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圖像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93366閱讀:1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構 造成將圖像記錄在記錄片材上的圖像記錄裝置,尤其地涉及一種包括豎直層疊布置的多個盤的圖像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一種已知的圖像記錄裝置、例如在日本專利特許公布No. 2010-83626中公開的圖像記錄裝置包括附接至圖像記錄裝置的主體的第一引導構件、位于第一引導構件的外部的第二引導構件和位于第二引導構件的外部的第三引導構件。第一引導構件和第二引導構件限定U形第一路徑,片材通過該U形第一路徑從上盤被引導至記錄單元。第二引導構件和第三引導構件限定U形第二路徑,片材通過該U形第二路徑從下盤被引導至記錄單元。第一引導構件、第二引導構件和第三引導構件水平并排布置,并且位于第一引導構件和第三引導構件之間的第二引導構件將第一引導路徑與第二引導路徑分開。因此,圖像記錄裝置的尺寸可水平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記錄裝置,該圖像記錄裝置包括豎直層疊布置的多個盤同時防止圖像記錄裝置的尺寸水平增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yōu)點是片材在由數(shù)量相對少的構件弓丨導的同時從多個盤選擇性地被饋送至記錄單元。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像記錄裝置包括第一盤、第二盤、記錄單元、第一饋送器、第二饋送器、內部構件和外部構件。第一盤包括第一底板,該第一底板構造成在該第一底板上保持第一片材;和直立板,該直立板從第一底板的在饋送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向上延伸。第二盤設置在第一盤的下方并包括第二底板,該第二底板在該第二底板上保持第二片材。記錄單元構造成將圖像選擇性地記錄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第一饋送器構造成接觸保持在第一底板上的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并在饋送方向上朝向記錄單元饋送第一片材。第二饋送器構造成接觸保持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并在饋送方向上朝向記錄單元饋送第二片材。內部構件設置在第一盤的直立板的上方。外部構件包括與傾斜板對置的上游部和設置在上游部的在饋送方向上的下游并與內部構件對置的下游部。內部構件構造成引導由第一饋送器饋送的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和由第二饋送器饋送的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直立板構造成引導由第二饋送器饋送的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外部構件的上游部構造成引導由第二饋送器饋送的第二片材的第二表面,而外部構件的下游部構造成引導由第一饋送器饋送的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和由第二饋送器饋送的第二片材的第二表面。 第一盤的直立板構造成相對于外部構件移動。通過以下本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和附圖,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

      [0007]為 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由此滿足的需求及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技術優(yōu)點,現(xiàn)在將結合附圖對以下的說明作出參考。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多功能裝置的透視圖。圖2是在外部構件處于打開位置的情況下的多功能裝置的透視圖。圖3是示意性示出多功能裝置的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豎直剖視圖。圖4是示出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豎直剖視圖。圖5是示出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透視圖。圖6是示出能夠雙面圖像記錄的打印機4的內部結構的豎直剖視圖。圖7是示出包括分別具有后板的盤的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豎直剖視圖。圖8是示出能夠雙面圖像記錄的打印機的內部結構和釋放并向后暴露返回路徑的狀態(tài)的豎直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參考圖1-8,可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所述實施例的特征和技術優(yōu)點,在各種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于相同的對應部件。在以下的說明中,相對于設置在多功能裝置10被使用的取向中(即設置在圖1所示的狀態(tài)下)的該多功能裝置10定義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被定義成使得設置有外部構件51 (見圖1)的側面被認為是后側。相對于多功能裝置10的前側定義左右方向9。如圖1所示,多功能裝置10具有大致的盒形形狀。在多功能裝置10的上部中設置有掃描器12,并且在多功能裝置10的下部中設置有例如噴墨打印機11的圖像記錄裝置。 多功能裝置10具有諸如傳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的各種功能。除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可選擇的。在打印機11的前側上形成有開口(未示出)。第一盤22 (見圖3)和第二盤21 (見圖3)可通過開口插入打印機11和從打印機11被拆卸。盤21和22在前后方向8上滑動以便插入打印機11和從打印機11被拆卸。盤21和22中放置有記錄片材50 (見圖3)。在打印機11中,記錄片材50選擇性地從第二盤21或第一盤22被饋送至打印機11。在圖像被記錄單元40記錄在記錄片材50 上之后,記錄片材50被輸出在第一盤22的上表面23上(見圖3)。該上表面23用作輸出盤23。第一盤22的上表面23位于多功能裝置10的前側(即圖3中的右側)。多功能裝置10在連接至諸如計算機的外部信息設備(未示出)的同時被使用。打印機11根據(jù)從外部信息設備接收到的打印數(shù)據(jù)或由掃描器12讀取的原始文件的圖像數(shù)據(jù)將圖像記錄在記錄片材50上。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盤21和第一盤22位于記錄單元40的下方。第二盤21 和第一盤22以第一盤22設置在第二盤21的上方的方式豎直層疊。在兩個盤21和22中可保持規(guī)格或類型不同的記錄片材50。盤21和22構造成插入打印機11和從打印機11被拆卸。也就是說,盤21和22可朝向和離開打印機11地移動。如上所述,開口形成在打印機11的前側。如圖3和圖4所示,盤21和22通過開口從其后端(即設置有傾斜板24和34的端部)插入打印機11。盤 21和22當完全插入打印機11時位于開口中。在該狀態(tài)下,將容納在盤21和22中的記錄片材50選擇性地饋送至打印機11。盤21和22可通過從打印機11的前端抽出而從打印機 11被拆卸。這允許用記錄片材50再填充盤21和22。第一盤22包括第一底板70、左側板、右側板71以及例如第一傾斜板M的直立板。 記錄片材50被放置在第一底板70上。左側板(未示出)和右側板71在第一底板70的左右方向上的兩端處直立延伸。第一傾斜板M從第一底板70的后端部、即記錄片材50的在饋送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向上延伸。第二盤21包括第二底板80、左側板、右側板81以及第二傾斜板擬。記錄片材50被放置在第二底板80上。左側板(未示出)和右側板81在第二底板80的左右方向上的兩端處直立延伸。第二傾斜板34在第二底板80的后端部處向上延伸。因此,盤21和22中的每個盤均成形為向上開口的大致盒形。傾斜板M和34傾斜以便于記錄片材50的平穩(wěn)饋送。尤其地,傾斜板M與34中的每塊傾斜板均相對于第一底板70與第二底板80中對應的一個底板傾斜,使得傾斜板的上端比下端進一步向后(即在饋送方向上比下端進一步向下游)。確定第一傾斜板M與第一底板70的表面之間的角度,使得放置在第一底板70上的記錄片材50在由第一傾斜板 M引導的同時由第一饋送器平穩(wěn)地饋送至第一路徑18。確定第二傾斜板34與第二底板80 的表面之間的角度,使得放置在第二底板80上的記錄片材50在由第二傾斜板34引導的同時由第二饋送器38平穩(wěn)地饋送至第二路徑17。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路徑18形成在第一盤22的第一傾斜板M的上方。如由圖3中的單點劃線所示地,記錄片材50從第一傾斜板M的上側通過第一路徑18在輸送方向6上被輸送至記錄單元40。當?shù)谝槐P22插入打印機11時,第一傾斜板M位于第一路徑 18的下方,而第一饋送器28位于第一盤22的上方。第一饋送器28包括饋送輥25、臂沈和軸27。饋送輥25將放置在第一盤22中的記錄片材50每次一張地饋送至第一路徑18。饋送輥25朝向記錄單元40饋送記錄片材50。 也就是說,饋送輥25在饋送方向上、即從前朝后饋送記錄片材50。饋送輥25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臂26的末端處。尤其地,當饋送輥25在壓靠記錄片材50的同時旋轉時,通過饋送輥25的輥表面與記錄片材50之間的摩擦力朝第一傾斜板M饋送最上面的記錄片材 50。在記錄片材50的在饋送方向上的前緣與第一傾斜板M接觸的情況下向上引導該記錄片材50,將該記錄片材50饋送至第一路徑18并使該記錄片材50經(jīng)過第一路徑18。第一傾斜板M支撐從第一盤22饋送的記錄片材50。臂沈以可樞轉的方式設置在被打印機11 的外殼支撐的軸27上。由于自重或者借助于例如彈簧的彈力朝第一盤22以可樞轉的方式推壓臂26。第二路徑17形成在第二盤21的第二傾斜板34的上方并在外部構件51與第一傾斜板M之間。如圖3中的虛線所示地,記錄片材50從第二傾斜板34的上側通過第二路徑 17在輸送方向6上被輸送至第一路徑18的上游端16 (見圖幻。當?shù)诙P21插入打印機 11時,第二傾斜板34位于第二路徑17的下方,而第二饋送器38位于第二盤21的上方。第二饋送器38包括饋送輥35、臂36和軸37。饋送輥35將放置在第二盤21中的記錄片材50每次一張地饋送至第二路徑17。饋送輥35朝向記錄單元40饋送記錄片材50。 也就是說,饋送輥35在饋送方向上饋送記錄片材50。饋送輥35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臂 36的末端處。尤其地,當饋送輥35在壓靠記錄片材50的同時旋轉時,通過饋送輥35的輥表面與記錄片材50之間的摩擦力朝第二傾斜板34饋送最上面的記錄片材50。在記錄片材50的在饋送方向上的前緣與第二傾斜板34接觸的情況下向上引導該記錄片材50,將該記錄片材50饋送至第二路徑17并使該記錄片材50經(jīng)過第二路徑17。臂36以可樞轉的方式設置在被打印機11的外殼支撐的軸37上。由于自重或者借助于例如彈簧的彈力朝第二盤 21以可樞轉的方式推壓臂36。如圖3所示,排出路徑19從打印機11中第一路徑18的在輸送方向6上的下游端 15延伸。如由圖3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地,沿排出路徑19輸送沿第一路徑18輸送的記錄片材50。排出路徑19從在記錄單元40正下方的位置朝向多功能裝置10的前側延伸至在第一盤22的上表面23的上方的位置。如圖3所示,記錄單元40包括滑架41和安裝在滑架41上的記錄頭42。滑架41 在主掃描方向(即與圖3的紙張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往復運動。記錄頭42供應有來自墨盒(未示出)的青色(C)、品紅色(M)、黃色(Y)或黑色(Bk)的墨。記錄頭42通過設置在該記錄頭42的下表面中的噴嘴排出小的墨滴。當滑架41在主掃描方向上往復運動時,記錄頭42將圖像記錄于在壓板43上被輸送的記錄片材50上。壓板43與記錄單元40對置并支撐在排出路徑19上輸送的記錄片材50。
      如圖3和圖4所示,輸送輥對59位于記錄單元40的在記錄片材50的輸送方向6 上的上游側。輸送輥對59包括輸送輥60和夾持輥61。輸送輥60設置于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的第一路徑18的上方并被輸送馬達(未示出)驅動以旋轉。夾持輥61經(jīng)由第一路徑 18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輸送輥60的下方,并借助于彈簧壓靠輸送輥60。排出輥對64位于記錄單元40的在記錄片材50的輸送方向6上的下游側。排出輥對64包括片材排出輥62和正齒63。片材排出輥62設置在排出路徑19的下方并被輸送馬達驅動以旋轉。正齒63經(jīng)由排出路徑19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片材排出輥62的上方并借助于彈簧壓靠片材排出輥62。如圖4和圖5所示,中間輥對56位于輸送輥對59的在記錄片材50的輸送方向6 上的上游側。在圖3中未示出中間輥對56。中間輥對56包括中間輥58和從動輥57。中間輥58設置于在豎直方向7上延伸的第一路徑18的后側并被馬達(未示出)驅動以旋轉。 從動輥57經(jīng)由第一路徑18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中間輥58的前側并借助于彈簧壓靠中間輥58。輸送輥對59、排出輥對64和中間輥對56夾壓記錄片材50并沿著路徑18和19輸送記錄片材50。從第一盤22由第一饋送器28或從第二盤21由第二饋送器38在饋送方向上饋送記錄片材50。然后,由中間輥58和從動輥57以及輸送輥對59在輸送方向6上輸送記錄片材50,以U形轉彎并到達記錄單元40。然后,記錄片材50被排出輥對64排出至第一盤 22的上表面23。記錄片材50從第一盤22或第二盤21經(jīng)由記錄單元40在例如如上所述的饋送方向的饋送方向和以大致U形形狀彎曲的輸送方向6上被輸送至第一盤22。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路徑18由彼此以預定的距離對置的外部構件51和內部構件52限定。內部構件52例如在第一盤22的第一傾斜板24的上方的位置處固定至打印機11 的框架。內部構件52沿著第一路徑18從靠近并在第一傾斜板24的上方的位置延伸至在輸送輥對59后方的位置。內部構件52的鄰接第一路徑18的表面形成為中心位于打印機11的內側的大致的圓弧。內部構件52在左右方向9上(即在與圖4的紙張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外部構件51從靠近并在第二傾斜板34的上方的位置經(jīng)由靠近并在第一傾斜板M 的上方的位置延伸至在輸送輥對59后方的位置。外部構件51的與內部構件52對置的表面形成為中心位于打印機11的內側的大致的圓弧。外部構件51從圓弧起在輸送方向6上的上游部大致豎直地延伸。外部構件51在左右方向9上(即在與圖4的紙張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記錄片材50通過第一路徑18被饋送至輸送輥對59。外部構件51的在靠近并在第二傾斜板34的上方的位置和靠近并在第一傾斜板M 的上方的位置之間延伸的上游部與第一盤22的第一傾斜板M對置。外部構件51的具有圓弧形狀的下游部與內部構件52對置。換句話說,外部構件51從與第一傾斜板M對置的下位置延伸至與內部構件52對置的上位置。因此,第二路徑17由彼此以預定的距離對置的外部構件51和第一傾斜板M限定。從第二盤21饋送的記錄片材50被輸送通過形成在外部構件51和第一傾斜板M之間的第二路徑17。由于第二路徑17由第一傾斜板M與外部構件51限定,并且第一路徑18由設置在第一傾斜板M的上方的內部構件52與外部構件51限定,所以第一路徑18與第二路徑17彼此匯合。也就是說,通過第二路徑17被輸送至在第一傾斜板M的上方的位置的記錄片材50然后被輸送通過第一路徑18。第一饋送器觀在接觸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的同時饋送來自第一盤22的記錄片材50。內部構件52構造成引導由第一饋送器觀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外部構件51的下游部構造成引導由第一饋送器38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二表面。記錄片材的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相反。第二饋送器38在接觸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的同時饋送來自第二盤21的記錄片材50。內部構件52構造成引導由第二饋送器38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第一傾斜板M構造成引導由第二饋送器38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外部構件51的上游部構造成引導由第二饋送器38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二表面。記錄片材的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相反。外部構件51的下游部構造成在傾斜板M與外部構件51的上游部之間引導由第二饋送器38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第二表面。外部構件51可繞在左右方向9上(即在與圖3的紙張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軸53在箭頭M的方向上樞轉。外部構件51構造成在打開位置(即由圖3中的虛線所示的第一位置)與關閉位置(即由圖3中的實線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樞轉。當外部構件 51處于關閉位置時,路徑17和18相對于多功能裝置10的外部被外部構件51從后方覆蓋。 當外部構件51處于打開位置時,路徑17和18暴露于多功能裝置10的后方。圖1示出在外部構件51處于關閉位置的情況下的多功能裝置10,而圖2示出在外部構件51處于打開位置的情況下的多功能裝置10。盡管未示出,但第二盤21包括用于引導記錄片材50的左邊緣和右邊緣的側引導件,并且記錄片材50在左右方向9上中心對準的同時被朝向記錄單元40饋送。如圖2和圖5所示,第一傾斜板M包括例如突出板73和74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當?shù)谝槐P22插入打印機11時與外部構件51對置的后表面上設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端部處。突出板73 和74從后表面朝向外部構件51突出并沿著第二路徑17延伸。如圖2所示,突出板73從后表面的右端突出。如圖5所示,突出板74從該表面的左端突出。突出板73與突出板74之間的距離可比被容納在盤21和22中的最大記錄片材 50的在寬度方向上的尺寸稍大。寬度方向與輸送方向6垂直。也就是說,突出板73和突出板74設置在沿著第二路徑17輸送記錄片材50的區(qū)域的外部。因此,當插入第一盤22時, 突出板73與74用作防止經(jīng)過第二路徑17的記錄片材50的歪斜的引導構件。突出板73 和74從外表面突出一高度,使得在突出板73和74與外部構件51之間設置有預定的距離。 當從打印機11抽出并從開口拆卸第一盤22時,突出板73與74從第一傾斜板24 的后表面突出。因此,在用戶意外掉落第一盤22的情況下,突出板73與74可與其他物體相撞,從而減小損壞第一傾斜板24的限定第二路徑17的表面的可能性。突出板73與74 用作防止對第一傾斜板24的損壞的構件。盡管參考突出板73與74用作引導構件和防損構件的結構描述了本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此。第一傾斜板24可設置在打印機11中而非第一盤22中。在該情況下,第一傾斜板24的突出板73與74僅用作沿著第一路徑18引導記錄片材50的引導構件。如圖2和圖5所示,在第一傾斜板24的當?shù)谝槐P22插入打印機11時與外部構件 51對置的表面上、在突出板73與74之間設置有多個肋75。肋75在左右方向9上以預定的間隔布置并朝向外部構件51突出和沿著輸送方向6延伸。肋75從第一傾斜板24延伸至比突出板73和74低的高度。肋75的靠近第一傾斜板24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心部形成的一些肋位于從第二盤21饋送的并具有最小尺寸的記錄片材50的寬度內。在外部構件51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多個肋55。肋55在左右方向9上以預定的間隔布置,并朝向第一傾斜板24和內部構件52突出,且沿著輸送方向6延伸。肋55突出至一高度,該高度允許記錄片材50在外部構件51與第一傾斜板24之間經(jīng)過且在外部構件51 與內部構件52之間經(jīng)過。肋75的高度從在輸送方向6上的上游側朝下游側增大、即從在豎直方向7上的下側朝上側增大。另外,肋55從外部構件51起的高度從上游側朝下游側增大、即從在豎直方向7上的下側朝上側增大。因此,外部構件51上的肋55與第一傾斜板24上的肋75之間的距離從在輸送方向6上的上游側朝下游側減小。肋55與肋75布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不同位置處。包括第一盤22和第二盤21的打印機11需要兩條路徑(即第一路徑18與第二路徑17)。第二路徑17的外側由外部構件51限定,而第二路徑17的內側由第一傾斜板24限定。也就是說,根據(jù)上述實施例,由于第二路徑17的內側由第一傾斜板24限定,所以不需要提供限定第二路徑17的內側的附加構件。因此,即使當打印機11具有多個豎直疊置的盤21和22時,也能避免多功能裝置10尺寸的增大。設置在第一傾斜板24中的肋75減小了記錄片材50與第一傾斜板24之間的接觸面積。因此,可沿第二路徑17平穩(wěn)地輸送記錄片材50。另外,設置在外部構件51中的肋 55協(xié)助記錄片材50沿著第二路徑17的平穩(wěn)輸送。記錄片材50的前緣在該前緣移動離開饋送器28和38時可能拍動。因此,從第二盤21饋送的記錄片材50可能在第二路徑17的在輸送方向6上的下游側中拍動。相反地, 在第二路徑17的上游側比在下游側更穩(wěn)定地輸送記錄片材50。根據(jù)上述實施例,外部構件 51與肋75之間的距離朝向第二路徑17的在輸送方向6上的下游側減小。也就是說,第二路徑17在下游側變窄。該結構防止記錄片材50在下游側中的拍動并允許穩(wěn)定地輸送記錄片材50。在寬度方向上引導從第二盤21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突出板73和74形成在第一傾斜板M的后表面上、即形成在傾斜板M的限定第二路徑17的表面上。因此,更加穩(wěn)定地輸送記錄片材50。由于外部構件51構造成在不同位置之間移動,所以如果第一路徑18或第二路徑 17中卡塞,則能容易地去除記錄片材50。第一盤22構造成插入打印機11并從打印機11被拆卸。因此,即使在路徑17和 18中出現(xiàn)記錄片材50的卡紙,通過改變外部構件51的位置以暴露路徑17和18和通過拆卸第一盤22能更容易地去除記錄片材50。突出板73和74設置成從第一傾斜板M朝向外部構件51突出。采用該結構,例如在第一盤22意外地掉落至地面的情況下,突出板73與74與地面相撞,并且第一傾斜板 M不太可能與地面接觸。因此,第一傾斜板M不太可能損壞。因此,當?shù)谝槐P22插入打印機11時,由無瑕疵的第一傾斜板M平穩(wěn)地引導記錄片材50。肋55和肋75的布置與形狀不限于上述實施例的布置和形狀。尤其地,肋55和肋 75中的一個肋在輸送方向6上的上游側和下游側可在高度上恒定,而另一個肋在高度上可朝下游側增大。肋55和肋75可形成在左右方向8上的相同的位置。替代性地,可省略肋 55和肋75。本實用新型可在構造成進行雙面圖像記錄的多功能裝置10中實現(xiàn)。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能夠雙面圖像記錄的多功能裝置10的打印機11可包括返回路徑90, 如圖6所示。返回路徑90由記錄單元40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上的排出路徑19形成。 記錄片材50從記錄單元40的下游側沿著返回路徑90被引導至沿第一路徑18設置的中間輥對56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上游側。返回路徑90在位于記錄單元40的下方和第一盤22的上方的分支部91處從排出路徑19分支出,并在結合部92處結合至第一路徑18。沿著返回路徑90在返回方向上輸送記錄片材50。返回方向在此由圖6中帶箭頭的虛線示出。已由記錄單元40在一個表面(第二表面)上形成圖像的記錄片材50沿著返回路徑90被逆向輸送,翻轉并被再次饋送至記錄單元40。圖像由記錄單元40以與在一個表面(第二表面)上相同的方式記錄在記錄片材50的另一表面(第一表面)上。記錄片材50的另一表面(第一表面)是當從第一盤22或第二盤21饋送記錄片材50時第一饋送器28或第二饋送器38所接觸的表面。打印機11包括將記錄片材50從排出路徑19引導至返回路徑90的路徑切換單元 97和返回輥對65。路徑切換單元97設置在排出輥對64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返回輥對65設置在路徑切換單元97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作為返回輥對65中的一個返回輥的驅動輥66構造成在正向和逆向方向上旋轉,以便在輸送方向和與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輸送記錄片材50。路徑切換單元97可繞軸98在排出位置(即圖6中所示的位置)和返回位置(即末端99向下樞轉所處的位置)之間樞轉。當路徑切換單元97處于排出位置時,將記錄片材50沿排出路徑19排出至輸出盤23。當路徑切換單元97處于返回位置時,將記錄片材 50引導至返回路徑90。路徑切換單元97在該路徑切換單元97的下表面處包括正齒形輔助輥100和101。[0062]在正常狀態(tài)下,路徑切換單元97由于自重而向下樞轉,并維持處于返回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當已在記錄單元40的下方經(jīng)過的記錄片材50的前緣到達路徑切換單元97時, 路徑切換單元97被記錄片材50的上表面向上擠壓并從返回位置變成排出位置。在該狀態(tài)下,被進一步輸送的記錄片材50由設置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的返回輥對65夾持。當驅動輥66在路徑切換單元41維持在排出位置的同時在正向方向上旋轉時,朝向輸出盤23輸送記錄片材50。當記錄片材50的后緣到達輔助輥101上游的預定位置時,路徑切換單元 97由于自重向返回位置樞轉的力變得比記錄片材50向上擠壓路徑切換單元97的力大。因此,路徑切換單元97從排出位置樞轉至返回位置。以此方式,記錄片材50的后緣被輔助輥 101向下擠壓并因此被朝向返回路徑90引導。對于單面記錄,驅動輥66在正向方向上連續(xù)地旋轉,然后將記錄片材50排出至輸出盤23。對于雙面記錄,在記錄片材50的后緣朝向返回路徑90指向的狀態(tài)下將驅動輥66 的旋轉方向從正向方向切換成逆向方向。以此方式,將記錄片材50切換回到返回路徑90。內部構件52與上構件93限定返回路徑90。內部構件52是位于第一盤22的上方并在左右方向9和前后方向8上延伸的板狀構件。內部構件52在該內部構件52的后端處向上彎曲。也就是說,內部構件52包括主體46和端部47。主體46在第一盤22的上方的位置處在左右方向9和前后方向8上延伸。端部47在內部構件52的后端處在左右方向9 和豎直方向7上延伸。主體46與上構件93對置。主體46和上構件93限定返回路徑90。 端部47與外部構件51對置。端部47和外部構件51限定第一路徑18。上構件93設置在記錄單元40與內部構件52之間。也就是說,對置構件93從上方與內部構件52對置,并且內部構件52與對置構件93限定返回路徑90。上構件93從下方與記錄單元40對置,并且上構件93和記錄單元40限定排出路徑19。外部構件51與上構件93的在返回方向上的下游端對置。換句話說,外部構件51與上構件93的上游部對置, 并且上游部位于記錄單元40的在輸送方向40上的上游。上構件93和外部構件51限定第三路徑94。在上構件93構造成引導記錄片材50的第二表面的同時,外部構件51構造成引導記錄片材50的第一表面。如上所述,與在圖3中描繪的前述實施例不同,第一路徑18從上游端16 (即第一傾斜板24的上端)延伸至結合部92。第三路徑94從結合部92延伸至記錄單元40。如圖6和圖8所示,主體46的基端(即前端)由第一饋送器28的軸27支撐,使得內部構件52可繞軸27樞轉。也就是說,內部構件52的在返回方向上的下游側豎直移動。 當?shù)谝槐P22插入打印機11的預定位置時(即圖6所示的狀態(tài)),內部構件52的主體46的前端的接觸部例如下表面95接觸第一盤22 (即第一盤22的右側板71的上表面),并且內部構件52由第一盤22支撐。 在下表面95接觸第一盤22時,內部構件52樞轉到上位置中(見圖6)。在上位置中,內部構件52與上構件93 —起限定返回路徑90。位于上位置的內部構件52引導記錄片材50。當從打印機11抽出第一盤22時(即當?shù)谝槐P22從預定位置在離開外部構件 51的方向上縮回時),內部構件52失去第一盤22的支撐并朝向箭頭96的方向、即向下樞轉。位于下位置中的內部構件52釋放并開放返回路徑90,如圖8所示。如圖8所示,當外部構件51在內部構件52處于下位置中的同時移動至打開位置時,返回路徑90從多功能裝置10向后暴露。[0069]在該實施例中,內部構件52在限定第一路徑90的同時限定返回路徑90。與返回路徑90由與內部構件52單獨提供的附加構件限定的情況相比,該構造減小了多功能裝置 10的尺寸。在記錄片材50例如通過被卡在返回路徑90中而被卡塞的情況下,可通過使第一盤縮回并通過使外部構件51移動到打開位置中來使返回路徑90暴露,從而便于記錄片材 50的處理。也就是說,即使記錄片材50卡塞在返回路徑90中,也能容易地去除記錄片材 50。在圖3所描繪的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板M用作與外部構件51協(xié)作以限定第二路徑17并引導從第二盤21饋送的記錄片材50的直立板。然而,第一傾斜板M不一定用作直立板。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除第一底板70、左側板、右側板71和第一傾斜板M之外,第一盤22可設置有后板72。后板72從在第一傾斜板M后方的位置直立延伸。在該情況下,作為直立板的外部構件51和后板72限定第二路徑71。類似于第一盤22,第二盤21可設置有后板82。在圖3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外部構件51可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移動。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外部構件51可附接至打印機11。也就是說,當從打印機11拆卸外部構件51時,路徑17和18從多功能裝置10向后暴露。在記錄片材50卡塞在路徑17和18 的情況下,可容易地去除卡塞的記錄片材50。在圖3所描繪的實施例中,盤21和22可在前后方向8上滑動。然而,打印機11 可包括不滑動的盤21和22。例如,盤21和22可固定至打印機11。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從打印機11將盤21和22抽出一半。也就是說,盤21和22構造成不會從打印機11完全被拆卸。在圖3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傾斜板M和34設置在盤22和21中。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傾斜板24和34可設置在打印機11中除盤22和21之外的位置。在圖3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外部構件51由單一構件形成。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 外部構件51可由兩個或多個構件形成。外部構件51可由第一外部構件(未示出)和第二外部構件(未示出)形成。第一外部構件可與內部構件52對置并與內部構件52協(xié)作以限定第一路徑18。第二外部構件可在第一外部構件的下方的位置與第一傾斜板M對置并與第一傾斜板M協(xié)作以限定第二路徑17。盡管已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上述實施例的變體和變型。其他的實施例將從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或實踐的考慮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說明書和描述的示例僅被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本實用新型的真實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圖像記錄裝置,包括第一盤,所述第一盤包括第一底板和直立板,所述第一底板構造成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保持第一片材,所述直立板從所述第一底板的在饋送方向上的下游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片材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二盤,所述第二盤設置在所述第一盤的下方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構造成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保持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片材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記錄單元,所述記錄單元構造成將圖像選擇性地記錄在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上;第一饋送器,所述第一饋送器構造成與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觸,并且所述第一饋送器構造成在饋送方向上朝向所述記錄單元饋送所述第一片材;第二饋送器,所述第二饋送器構造成與被保持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觸,并且所述第二饋送器構造成在所述饋送方向上朝向所述記錄單元饋送所述第二片材;內部構件,所述內部構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盤的所述直立板的上方;以及外部構件,所述外部構件包括上游部和下游部,所述上游部與所述直立板對置,所述下游部設置在所述上游部的在所述饋送方向上的下游并與所述內部構件對置;其中所述內部構件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一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直立板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上游部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下游部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一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和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盤的所述直立板構造成相對于所述外部構件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直立板相對于所述第一底板傾斜, 并且所述直立板構造成朝向所述記錄單元引導由所述第一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一片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直立板包括多個肋,所述多個肋朝向所述外部構件突出,并沿著所述饋送方向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多個肋與所述外部構件之間的距離從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上游部朝向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下游部減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直立板還包括一對突出部,所述一對突出部朝向所述外部構件突出,并且所述一對突出部在與所述饋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彼此分開,使得在所述一對突出部之間饋送所述第二片材。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外部構件構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外部構件使所述內部構件和所述直立板暴露于所述圖像記錄裝置的外部,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外部構件相對于所述圖像記錄裝置的外部覆蓋所述內部構件和所述直立板。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外部構件構造成相對于所述內部構件繞軸樞轉,所述軸設置在所述外部構件的在所述饋送方向上的上游端處,并且所述軸在與所述饋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所述第一盤構造成從具有所述直立板的第一側插入所述圖像記錄裝置,并且所述第一盤構造成從與所述第一側相反的第二側從所述圖像記錄裝置被抽出。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饋送器包括臂和輥,所述臂構造成繞所述臂的第一端樞轉,所述輥以可旋轉的方式附接至所述臂的第二端。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還包括上構件,所述上構件設置在所述內部構件的上方以與所述內部構件對置,其中所述內部構件與所述上構件限定在所述記錄單元的在所述饋送方向上的下游側的返回路徑,并且其中使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已記錄有圖像的所述第一片材或所述第二片材沿著所述返回路徑在返回方向上朝向所述記錄單元返回。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外部構件與所述上構件的在所述返回方向上的下游端對置,并且所述外部構件構造成引導所述第一片材或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盤構造成在離所述外部構件較近的預定位置和離所述外部構件較遠的縮回位置之間移動,其中所述內部構件包括接觸部,所述接觸部構造成當所述第一盤處于所述預定位置時接觸所述第一盤,并且其中所述內部構件構造成繞軸樞轉至上位置,以便當所述第一盤移動至所述預定位置時限定所述返回路徑,所述軸設置在所述返回方向上的上游側并在與所述饋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內部構件構造成繞所述軸樞轉至下位置,以便當所述第一盤移動至所述縮回位置時開放所述返回路徑。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外部構件構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外部構件使所述上構件暴露于所述圖像記錄裝置的外部,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外部構件相對于所述圖像記錄裝置的外部覆蓋所述上構件,并且其中當所述第一盤處于所述縮回位置并且所述外部構件處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內部構件處于所述下位置并暴露于所述圖像記錄裝置的外部。
      14.一種圖像記錄裝置,包括第一盤,所述第一盤包括第一底板和傾斜板,所述第一底板構造成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保持第一片材,所述傾斜板從所述第一底板向上延伸并相對于所述第一底板傾斜,所述第一片材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二盤,所述第二盤設置在所述第一盤的下方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構造成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保持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片材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記錄單元,所述記錄單元構造成將圖像選擇性地記錄在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上;第一饋送器,所述第一饋送器構造成與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觸,并且所述第一饋送器構造成沿著所述傾斜板在饋送方向上朝向所述記錄單元饋送所述第一片材;第二饋送器,所述第二饋送器構造成與被保持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觸,并且所述第二饋送器構造成在所述饋送方向上朝向所述記錄單元饋送所述第二片材;內部構件,所述內部構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盤的所述傾斜板的上方;以及外部構件,所述外部構件包括上游部和下游部,所述上游部與所述傾斜板對置,所述下游部設置在所述上游部的在所述饋送方向上的下游并與所述內部構件對置;其中所述內部構件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一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上游部構造成引導在所述傾斜板與所述外部構件之間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外部構件的所述下游部構造成引導由所述第一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和由所述第二饋送器饋送的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二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圖像記錄裝置。第一饋送器接觸保持在第一盤中的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并朝向記錄單元饋送第一片材。第二饋送器接觸保持在第二盤中的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并朝向記錄單元饋送第二片材。內部構件設置在直立板的上方。外部構件包括與直立板對置的上游部和與內部構件對置的下游部。內部構件引導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直立板引導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外部構件的上游部引導第二片材的第二表面,而下游部引導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片材的第二表面。直立板相對于外部構件移動。
      文檔編號B41J13/00GK202062816SQ201120094599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平手賢介, 淺田哲男, 鷲野善行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