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墨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片材設(shè)置成波形狀來傳送并記錄圖像的噴墨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公知如下噴墨記錄裝置:通過傳送輥對傳送片材,由壓印平板支撐所傳送的片材,從記錄頭向壓印平板上所支撐的片材吐出墨滴來記錄圖像,通過排紙輥對排出記錄有圖像的片材。在這種噴墨記錄裝置中,有將片材設(shè)置成波形狀來傳送、以防止在記錄圖像時片材從壓印平板上浮的噴墨記錄裝置(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壓印平板上所設(shè)置的多個肋、傳送方向上的傳送輥對(供給側(cè)驅(qū)動輥、定位輥)與記錄頭之間所配置的記錄片材按壓板、以及傳送方向上的記錄頭與排紙輥對(排出側(cè)驅(qū)動輥、排出用齒盤)之間所配置的多個齒盤。肋與傳送方向平行地設(shè)置。在肋之間設(shè)置有凹部。記錄片材按壓板具有向凹部突出的多個突起。齒盤向凹部突出。片材在通過肋與突起之間時,被肋和突起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按壓,成為以被肋上壓的部分為“波峰”、以被突起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通過壓印平板的肋支撐波峰的部分并傳送。片材在通過壓印平板之后,通過齒盤按壓波谷的部分?,F(xiàn)有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71711號公報在傳送方向上的片材的后端從傳送輥對拔出后仍向片材繼續(xù)吐出墨滴。因此,像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噴墨記錄裝置那樣在片材的后端從傳送輥對拔出后也維持波形狀,因此需要按壓片材的齒盤。然而,存在片材在齒盤上卡紙的可能性。對此進行詳細說明。片材通過壓印平板的肋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并傳送,因此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的高度位置一定。然而,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高度位置不一定。這是因為,由于所吐出的墨水,產(chǎn)生如波形狀的波峰與波谷的高低差減小這樣片材的變形平緩的部分。高低差減小的比例根據(jù)片材的剛性、濕度及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墨水的吐出量及吐出分布等而變化。由于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高度位置不一定,因此在按壓波谷的部分的齒盤上,傳送負荷升高,存在片材卡紙的可能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片材在從傳送輥對拔出后也能夠維持波形狀、且能夠減小片材卡紙的可能性的方案。(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第I傳送部,向與上下方向交叉的傳送方向夾持并傳送片材;壓印平板,在比上述第I傳送部靠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具有向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多個第I肋部,該第I肋部向與上下方向及上述傳送方向交叉的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在該第I肋部的上端支撐片材;記錄頭,配置在上述壓印平板的上側(cè),從噴嘴向上述壓印平板上所支撐的片材吐出墨滴;多個第I按壓部,在比上述噴嘴靠傳送方向上游側(cè)且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I肋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與上述第I肋部上所支撐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第I肋部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多個第2傳送部,在上述第I肋部的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且上述傳送方向上與上述第I肋部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夾持并傳送片材;以及多個第2按壓部,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為在上述傳送方向上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與所傳送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下方。片材在通過第I傳送部向傳送方向傳送而通過第I按壓部時,被第I按壓部和第I肋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按壓,成為以被第I肋部上壓的部分為“波峰”、以被第I按壓部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的韌度增強,在壓印平板上由于墨水的吐出而抑制所產(chǎn)生的彎曲。在壓印平板上傳送這種成為波形狀的片材并記錄圖像。記錄了圖像的片材在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被第I肋部支撐,該波峰的部分被第2傳送部夾持而進一步傳送,到達第2按壓部。片材在與第2按壓部抵接之前被第2傳送部夾持波峰的部分,因此能夠防止在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高度不一定的狀態(tài)下與第2按壓部抵接的情況。其結(jié)果,第2按壓部的傳送負荷升高而引起片材卡紙的可能性被抑制。(2)本實用新型的噴墨記錄裝置也可以還包括引導(dǎo)部件,該引導(dǎo)部件具有第I引導(dǎo)部,該第I引導(dǎo)部位于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之間,向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引導(dǎo)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引導(dǎo)部件向第2按壓部的下端引導(dǎo)被第2傳送部夾持后的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因此,即使到達第2傳送部之前片材的變形多少變得平緩,片材被傳送而不會在第2按壓部發(fā)生卡紙。此外,引導(dǎo)部件在片材被第2傳送部夾持之后與片材抵接,因此不會由于與引導(dǎo)部件抵接而導(dǎo)致片材的傳送方向上游端側(cè)從壓印平板上浮。(3)本實用新型的噴墨記錄裝置也可以還包括支撐部件,該支撐部件具有多個第2肋部,該多個第2肋部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之間的位置向上述傳送方向至少延伸至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的下側(cè)的位置,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且支撐片材的上端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由于在與第2傳送部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也通過第2肋部支撐片材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因此即使傳送方向上的第2傳送部與第2按壓部之間的距離變長,也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4)也可以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部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向上端面引導(dǎo)片材的第2引導(dǎo)部。由此,片材的傳送方向上的頂端能夠不掛在第2肋部地上升到第2肋部的上端。(5)本實用新型的噴墨記錄裝置也可以還包括:排出口,與上述第2肋部相比設(shè)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排出片材;和多個第3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排出口之間且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與所傳送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下方。由于在傳送方向上分離的第2按壓部和第3按壓部這兩點按壓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因此與在第2按壓部這一點按壓時相比,能夠抑制片材從壓印平板上浮。[0020](6)本實用新型的噴墨記錄裝置也可以還包括第3傳送部,該第3傳送部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與上述排出口之間,夾持并傳送片材。(7)上述第2肋部也可以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由此,片材在波谷的部分被第3按壓部從上側(cè)按壓時,被第2肋部支撐。因此,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8)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配置在使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與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的距離比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I傳送部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下端之間的距離短的位置。由此,在片材的傳送方向上游端通過第I按壓部之前,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到達第2按壓部。因此,片材的傳送方向上游端及下游端保持波形狀。其結(jié)果,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9)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是齒盤。第2按壓部在記錄有圖像的面與片材抵接,因此通過將第2按壓部設(shè)置為齒盤,能夠抑制墨水的劃痕。(10)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包括:多個齒盤,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和隔離物,配置在上述多個齒盤之間。由于成為波形狀的片材的一個波谷的部分被多個齒盤按壓,因此能夠使力分散而按壓片材。(1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第I傳送部,向傳送方向夾持并傳送片材;壓印平板,與上述第I傳送部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支撐通過上述第I傳送部傳送的片材;記錄頭,與上述壓印平板相對地配置,從噴嘴吐出墨滴;第I按壓部,與上述噴嘴相比在傳送方向上游側(cè)以在與上述傳送方向及片材的記錄面交叉的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的方式配置有多個,從上述記錄頭側(cè)向上述壓印平板側(cè)突出;多個肋,在上述壓印平板上設(shè)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I按壓部之間并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且向上述記錄頭側(cè)突出,上述多個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記錄頭側(cè);第2傳送部,與上述肋相比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成具有在上述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夾持片材的多個夾持位置,在各夾持位置夾持并傳送片材,上述寬度方向上的片材的各夾持位置是與上述肋對應(yīng)的位置;第I傳送路徑部件,與上述壓印平板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在上述壓印平板側(cè)劃分傳送路徑;第2傳送路徑部件,與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相對地配置而劃分傳送路徑;以及多個第2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或其下游側(cè)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并且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片材在通過第I傳送部向傳送方向傳送而通過第I按壓部時,被第I按壓部和肋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按壓,成為以被肋上壓的部分為“波峰”、以被第I按壓部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的韌度增強,在壓印平板上由于墨水的吐出而抑制所產(chǎn)生的彎曲。在壓印平板上傳送這種成為波形狀的片材并記錄圖像。記錄了圖像的片材在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被肋支撐,該波峰的部分被第2傳送部夾持而進一步傳送,到達第2按壓部。片材在與第2按壓部抵接的同時或之前被第2傳送部夾持波峰的部分。此外,片材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按壓部按壓。(12)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具有引導(dǎo)部,該引導(dǎo)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向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引導(dǎo)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通過引導(dǎo)部,即使在片材到達第2按壓部之前波形狀多少發(fā)生變形,片材也不會在第2按壓部卡紙而順利地傳送。(13)上述引導(dǎo)部也可以是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從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接近地傾斜的傾斜肋。由此,能夠以簡易的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引導(dǎo)部。(14)也可以包括包括第2肋,該第2肋至少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設(shè)置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2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由于在與第2傳送部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也通過第2肋支撐片材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因此即使傳送方向上的第2傳送部與第2按壓部之間的距離變長,也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15)也可以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從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接近且與上述突出端連續(xù)的傾斜面。由此,片材的傳送方向上的頂端能夠上升到第2肋的上端,而不掛在第2肋上。(16)也可以還包括第3按壓部,該第3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之間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2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在與第2按壓部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也通過第3按壓部支撐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因此即使傳送方向上的第2傳送部與第2按壓部之間的距離變長,也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17)也可以還包括第3傳送部,該第3傳送部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與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之間,夾持并傳送片材。(18)上述第2肋的上述傳送方向的下游端也可以與上述第3按壓部相比位于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側(cè)。由此,在配置有第3按壓部的位置,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3按壓部支撐,且波峰的部分被第2肋支撐,因此片材切實地維持波形狀。(19)上述第2肋的上述傳送方向的下游端也可以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還包括第3肋,該第3肋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的上游側(cè)端部與下游側(cè)端部之間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下游側(cè),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3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由此,在配置有第3按壓部的位置,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3按壓部支撐,且波峰的部分被第3肋支撐,因此片材切實地維持波形狀。(20)也可以還包括第4肋,該第4肋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比上述第2按壓部靠上游側(cè)的位置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下游側(cè),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3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4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3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由此,片材的波形狀的波峰與波谷之間的部分被第4肋支撐,因此片材切實地維持波形狀。(21)也可以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4肋之間且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開口。即使墨滴落在片材上,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向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膨脹,該波谷的部分也能夠由于開口而不與第I傳送路徑部件滑動接觸,因此能夠防止片材的波谷的部分與第I傳送路徑部件的滑動摩擦增大。(22)也可以還包括第4肋,該第4肋至少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設(shè)置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4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由此,片材的波形狀的波峰與波谷之間的部分被第4肋支撐,因此片材切實地維持波形狀。(23)也可以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4肋之間且與上述第2按壓部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開口。即使墨滴落在片材上,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向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膨脹,該波谷的部分也由于開口而不與第I傳送路徑部件滑動接觸,因此能夠防止片材的波谷的部分與第I傳送路徑部件的滑動摩擦增大。(24)也可以使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的沿著上述傳送方向的第I距離比上述第I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的沿著上述傳送方向的第2距離短。由此,在片材的傳送方向上游端通過第I按壓部之前,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到達第2按壓部。因此,片材在傳送方向上游端及下游端保持波形狀。其結(jié)果,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25)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是以上述寬度方向為軸旋轉(zhuǎn)的齒盤。第2按壓部在記錄有圖像的面上與片材抵接,因此通過將第2按壓部設(shè)置為齒盤,能夠抑制墨水的劃痕。(26)上述第2按壓部也可以包括:一對齒盤,與上述寬度方向相對且以上述寬度方向為軸旋轉(zhuǎn);和隔離物,設(shè)置在該一對齒盤之間。由于成為波形狀的片材的一個波谷的部分被多個齒盤按壓,因此能夠使力分散而按壓片材。(27)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也可以是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突出肋的端面。由此,能夠以簡易的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上述第I按壓部。(28)也可以還包括多個第4按壓部,該多個第4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的下游側(cè)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且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在與第3按壓部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也通過第4按壓部支撐片材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因此能夠切實地將片材維持成波形狀。(29)也可以包括 第I傳送路徑,沿著上述傳送方向設(shè)置有上述第I傳送部、上述記錄部、上述第2傳送部及上述第3傳送部;第2傳送路徑,連接上述第I傳送路徑上的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的下游側(cè)且上述第3傳送部的上游側(cè)的第I位置與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I傳送部的上游側(cè)的第2位置;以及切換部件,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上向上述第3傳送部引導(dǎo)在上述第I位置向上述傳送方向傳送的片材的頂端,并且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引導(dǎo)在上述第I位置向與上述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傳送的片材的頂端。由此,能夠使在第I面上記錄了圖像的片材從第I位置通過第2傳送路徑再次向第2位置返回,在片材的第2面上進行圖像記錄。根據(jù)本實用新型,通過由第2按壓部按壓片材,能夠?qū)⑵木S持成波形狀。此外,通過在與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第2按壓部,能夠通過第2按壓部按壓高度位置穩(wěn)定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其結(jié)果,通過第2按壓部按壓片材時在片材上產(chǎn)生的傳送阻力減小,片材卡紙的可能性減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墨記錄裝置10的立體圖。圖2是主體13的示意性縱剖視圖。圖3是記錄頭46的仰視圖。圖4是主體13的一部分的立體圖。圖5㈧是壓印平板50及按壓部件60的與前后方向8正交的剖視圖,圖5 (B)表示傳送韌度弱的片材6的狀態(tài),圖5(C)傳送韌度強的片材6的狀態(tài)。圖6是壓印平板50及支撐部件70的立體圖。圖7是支撐部件70及支架103的縱剖視圖。圖8 (A)是通過第2肋72及第5肋75的支撐部件70的縱剖視圖,圖8⑶是通過第4肋74的支撐部件70的縱剖視圖,圖8 (C)是變形例3的支撐部件70的一部分的立體圖。圖9 (A)是變形例I的主體13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縱剖視圖,圖9 (B)是變形例2的主體13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縱剖視圖。圖10 (A)是變形例4的支撐部件70的一部分的立體圖,圖10⑶是變形例5的支撐部件70的一部分的立體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方式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立體圖。圖12是主體213的示意性縱剖視圖。圖13是主體213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14是主體213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15(A)是壓印平板250及抵接部件260的與前后方向208正交的剖視圖,圖15(B)表不傳送韌度弱的片材206的狀態(tài),圖15(C)表不傳送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的狀態(tài)。[0078]圖16是壓印平板250及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的立體圖。圖17(A)是連動部370的俯視圖,圖17(B)是連動部370的與前后方向208正交的剖視圖。圖18是連動部370附近的立體圖。圖19是連動部370附近的剖視圖。圖20是記錄頭246的仰視圖。圖21 (A)和21⑶是壓印平板250及抵接部件260的與前后方向208正交的剖視圖。圖22 (ΑΓ22 (C)是 壓印平板250及抵接部件260的與前后方向208正交的剖視圖。圖23 (A) 23 (F)是抵接部件260的六面圖及立體圖。圖24 (ΑΓ24 (D)是表示抵接部件260被組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及首1J視圖。圖25 (A) 25 (F)是抵接部件270的六面圖及立體圖。圖26是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的與左右方向209正交的剖視圖。圖27(A)是通過第2肋312及第5肋315的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的與左右方向209正交的剖視圖,圖27(B)通過第4肋314的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的與左右方向209正交的剖視圖。圖28是表示主體213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29是表示通過換向輥對330傳送韌度弱的片材206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0(A)是下限位置的抵接部件260的沿著前后方向208的剖視圖,圖30(B)是上限位置的抵接部件260的沿著前后方向208的剖視圖。圖31(A)是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附近的沿著前后方向208的剖視圖,圖31 (B)是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附近的沿著左右方向209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I實施方式]以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一例,在不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圍內(nèi)也可以適當(dāng)變更實施方式。在以下說明中,如圖1所示,以將噴墨記錄裝置10設(shè)置為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為基準(zhǔn)定義上下方向7。此外,操作面板16設(shè)置在噴墨記錄裝置10的側(cè)面,將該側(cè)面設(shè)為噴墨記錄裝置10的前表面(正面)定義前后方向8。此外,從前表面?zhèn)扔^察噴墨記錄裝置10來定義左右方向9。[噴墨記錄裝置10的概要]如圖1所示,噴墨記錄裝置10包括在記錄紙、光面紙或明信片等片材6(圖2)上記錄圖像的打印部11以及取入原稿(未圖示)上所記錄的圖像的掃描部12,能夠執(zhí)行打印、掃描、復(fù)印等。掃描部12為任意的結(jié)構(gòu),省略詳細說明。[打印部11的概要]如圖1所示,打印部11包括主體13和容納在主體13的下部的供紙盒20。如圖2所示,由用戶在供紙盒20上放置片材6。在主體13的框體14 (圖1)內(nèi),設(shè)置有圖2所示的供給部40、傳送路徑31、傳送輥對34、排紙輥對37、按壓部件60、記錄部45、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主體13通過供給部40向傳送路徑31送出片材6,通過傳送輥對34傳送所送出的片材6,通過按壓部件60使所傳送的片材6成為波形狀,從記錄部45吐出墨滴而在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上記錄圖像。記錄有圖像的片材6通過排紙輥對37、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維持波形狀,通過排紙輥對37向供紙盒20的排紙托盤29排出。以下,說明打印部11的各結(jié)構(gòu)。[框體14]如圖1所示,框體14在前后方向8上的前表面具有插拔供紙盒20的插拔口 15。在插拔口 15的里側(cè),設(shè)置有將供紙盒20支撐為能夠向前后方向8滑動的未圖示的導(dǎo)軌部。[供紙盒2O]如圖1所示,供紙盒20被容納在框體14的下部,被框體14上所設(shè)置的未圖示的導(dǎo)軌部支撐為能夠向前后方向8滑動。如圖2所示,供紙盒20包括保持圖像記錄前的片材6的主托盤21和接收圖像記錄后的片材6的排紙托盤29。排紙托盤29配置在主托盤21的上側(cè),被主托盤21支撐。主托盤21包括放置片材6的底板22和從前后方向8上的底板22的后端朝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傾斜板26。傾斜板26向傳送路徑31引導(dǎo)由供給部40送出的片材6。在底板22上設(shè)置有通過中心對齊對片材6進行定位的側(cè)導(dǎo)向機構(gòu)27。中心對齊是指,使各種尺寸的片材6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與主托盤21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一致的位置對齊。[供給部40]如圖2所示,供給部40包括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的支軸41、一端部能夠轉(zhuǎn)動地支撐在支軸41上且從支軸41朝向斜后下方延伸的臂42、以及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臂42的另一端部上的供給輥43。在臂42上設(shè)置有向供給輥43傳遞支軸41的旋轉(zhuǎn)的多個齒輪44。供給輥43經(jīng)由齒輪44通過支軸41進行旋轉(zhuǎn),從而片材6向前后方向8上的后方送出。送出的片材6通過主托盤21的傾斜板26向傳送路徑31引導(dǎo)。[傳送路徑31]如圖2所示,傳送路徑31由包括支撐部件70的多個導(dǎo)向部件及壓印平板50劃分。省略支撐部件70以外的導(dǎo)向部件的圖示。傳送路徑31包括由單點劃線表示的彎曲路徑32和由雙點劃線表示的直線路徑33。彎曲路徑32以主托盤21的傾斜板26的上端為基端朝向上方,接著進行彎曲而朝向前后方向8上的前方延伸。直線路徑33從彎曲路徑32的末端朝向前方直線狀延伸。另外,在后文詳細說明支撐部件70。[壓印平板50]如圖2所示,壓印平板50呈以上下方向7為厚度的板狀的外形,配置在供紙盒20的上側(cè)。如圖5 (A)所示,從壓印平板50的上表面突出有多個第I肋51 (與第I肋部相當(dāng))、第8肋56及凸肋57。第I肋51是上壓片材6而形成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的肋。如圖6所示,第I肋51在前后方向8上從壓印平板50的后端延伸到前端附近,以能夠?qū)⒊蔀椴ㄐ螤畹钠?的波峰的部分支撐到前后方向8上的壓印平板50的前端附近。第I肋51配置在向左右方向9(與第I方向相當(dāng))彼此分離、且以左右方向9上的壓印平板50的中央部為基準(zhǔn)左右對稱的位置。這是為了使通過側(cè)導(dǎo)向機構(gòu)27中心對齊地定位的各種尺寸的片材6成為左右對稱的波形狀。成為左右對稱的波形狀是為了使波形狀難以被破壞從而提高圖像記錄的精度。后述的記錄頭46考慮根據(jù)波形狀周期性地變化的噴嘴47(圖3)與片材6的距離而吐出墨滴,因此在波形狀沒有被破壞時,圖像記錄的精度好。第8肋56是調(diào)整片材6的波形狀(曲率半徑)的肋。如圖5㈧所示,第8肋56配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第I肋51與按壓部件60之間,向片材6被傳送的傳送方向19 (與傳送方向相當(dāng),參照圖2)延伸。另外,如后文所述,按壓部件60配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相鄰的兩個第I肋51的中間。第8肋56與第I肋51相比高度低,以防止被第8肋56支撐的部分成為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第8肋56在片材6成為波形狀時在波峰與波谷之間抬起片材6而調(diào)整波的
曲率半徑。凸肋57是支撐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的波谷的部分的肋。凸肋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比第8肋56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此外,凸肋57從按壓片63的傳送方向19(圖2)上的下游端的下側(cè)的位置向傳送方向19延伸至前后方向8上的壓印平板50的前端。如圖5(A)所示,一個凸肋57配置在一個按壓部件60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間位置的下側(cè)。該凸肋57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兩個凸肋57在一個按壓片63的下側(cè)向左右方向9分離而配置。這兩個凸肋57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I肋51支撐、波谷的部分被凸肋57支撐而在壓印平板50上傳送。通過這樣傳送片材6,抑制片材6的波形狀被破壞。壓印平板50在前后方向8上的前端部能夠轉(zhuǎn)動地支撐在排紙輥38的旋轉(zhuǎn)軸38A(圖2)上,以能夠不使光面紙等韌度強的片材6 (圖5(C))成為波形狀地進行傳送。壓印平板50通過轉(zhuǎn)動,轉(zhuǎn)動為圖5(A)所示的第I姿勢及圖5(C)所示的第2姿勢。前后方向8上的壓印平板50的后端部由未圖示的彈性部件向第I姿勢側(cè)(上方)施力。若傳送韌度強的片材6,則壓印平板50通過片材6克服彈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從第I姿勢向第2姿勢轉(zhuǎn)動。[記錄部45]如圖2所示,記錄部45包括配置在壓印平板50的上側(cè)的托架48和配置在托架48上的記錄頭46。如圖4所示,托架48能夠向左右方向9往返移動地支撐在壓印平板50的上側(cè)所配置的前后一對導(dǎo)向軌92、93上。導(dǎo)向軌92、93在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在導(dǎo)向軌93上,設(shè)置有固定有托架48的未圖示的帶。該帶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周向運動,使托架48向左右方向9往返移動。如圖2所示,記錄頭46配置在托架48上,隔著間隙G位于壓印平板50的上側(cè)。如圖3所示,記錄頭46在下表面具有吐出墨滴的多個噴嘴47。記錄頭46從噴嘴47向壓印平板50上的片材6吐出墨滴,從而在壓印平板50上向片材6記錄圖像。[傳送輥對34]如圖2所示,傳送輥對34(與第I傳送部相當(dāng))與壓印平板50相比配置在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后側(cè)),夾持由供給部40送出的片材6并向傳送方向19傳送。傳送輥對34包括向左右方向9 (與圖2的紙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轉(zhuǎn)軸35A、設(shè)置在旋轉(zhuǎn)軸35A上且與旋轉(zhuǎn)軸35A —體地旋轉(zhuǎn)的傳送輥35、以及配置在傳送輥35的下側(cè)的從動輥36。旋轉(zhuǎn)軸35A能夠旋轉(zhuǎn)地將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旋轉(zhuǎn)。從動輥36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保持部件上。該保持部件由未圖示的彈性部件向上方施力。從動輥36通過該彈性部件與配置在上側(cè)的傳送輥35壓接。傳送輥對34通過傳送棍35和從動棍36夾持片材6,并向傳送方向19傳送片材6。所傳送的片材6通過壓印平板50的第I肋51及按壓部件60成為波形狀。[按壓部件60]如圖4所示,按壓部件60 (與第I按壓部相當(dāng))向左右方向9分離而安裝在導(dǎo)向軌92上,位于在左右方向9上相鄰的兩個第I肋51的中間。這是為了使波峰與波谷的距離一定而使得波形狀難以被破壞,提高圖像記錄的精度。如圖2所示,按壓部件60包括安裝在導(dǎo)向軌92(圖4)上的固定部61、從固定部61避開傳送輥35而彎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彎曲片62、以及從彎曲片62的下端部朝向間隙G延伸的按壓片63。固定部61具有從下側(cè)插入到導(dǎo)向軌92上所設(shè)置的插入孔97 (圖4)中的未圖示的插入突起。如圖4所示,在插入突起的上端部,設(shè)置有掛在導(dǎo)向軌92的上表面上的爪66。固定部61通過其上端面和爪66上下夾持導(dǎo)向軌92,從而固定于導(dǎo)向軌92。按壓片63呈從彎曲片62的頂端部即前端部朝向斜前下方延伸的板狀的外形,隨著靠向前方而接近壓印平板50的上表面。按壓片63的下端(前后方向8上的前端)位于間隙G,接近噴嘴47 (圖3)。如圖5㈧所示,按壓片63的下端與處于第I姿勢的壓印平板50的第I肋51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所傳送的片材6通過第I肋51及按壓片63成為以被第I肋51上壓的部分為“波峰”、以被按壓片63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不彎曲而在壓印平板50上傳送,通過記錄頭46記錄圖像。記錄有圖像的片材6到達排紙輥對37,被排紙輥對37進一步傳送。[排紙輥對37]如圖2所示,排紙輥對37 (與第2傳送部相當(dāng))包括配置在壓印平板50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前側(cè))的旋轉(zhuǎn)軸38A、設(shè)置在旋轉(zhuǎn)軸38A上的多個排紙輥38、以及配置在排紙輥38的上側(cè)的第I齒盤39。旋轉(zhuǎn)軸38A向左右方向9 (與圖2的紙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左右兩端部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旋轉(zhuǎn)軸38A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旋轉(zhuǎn)。如圖7所示,旋轉(zhuǎn)軸38A的高度位置被確定為,排紙輥對37的夾持(nip)位置比后述的第5肋75的上端稍微靠上方。這是為了使被第5肋75支撐的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進入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如圖6所示,第I齒盤39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徑向上具有彈性的彈性軸101上。具體地說,左右一對第I齒盤39設(shè)置在彈性軸101上。一對第I齒盤39通過彈性軸101上所設(shè)置的隔離物(spacer) 102向左右方向9分離。左右方向9上的彈性軸101的兩端部固定在后述的支架103 (圖7)上。彈性軸101在一對第I齒盤39與排紙輥38抵接的狀態(tài)下?lián)锨勺笥曳较?上的中央部比兩端部位于上方,向下側(cè)對一對第I齒盤39施力。一對第I齒盤39通過彈性軸101的作用力向排紙輥38壓接。如圖6所示,排紙輥對37分別配置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I肋51的延長線上(第I肋51的前方)的位置。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在被第I肋51支撐之后到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37夾持。如圖2的虛線框內(nèi)的圖所示,傳送方向19上的傳送輥對34的夾持位置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之間的距離LI比被傳送的各種片材6中傳送方向19上的長度最短的片材6的長度短。由此,在任何尺寸下,傳送方向19上的片材6的上游端從傳送輥對34的夾持位置拔出之前,傳送方向19上的片材6的下游端被排紙棍對37夾持。[支架IO3]如圖7所示,支架103在排紙輥38的上側(cè)向傳送方向19(圖2)延伸設(shè)置,并固定于頂板94(圖4)。頂板94在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支撐于未圖示的框架。如圖7所示,支架103包括固定第I齒盤39的彈性軸101 (圖6)在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的多個第I固定部(未圖示)、固定后述的第2齒盤82的彈性軸101的左右兩端部的多個第2固定部104、以及固定第3齒盤83的彈性軸101的左右兩端部的多個第3固定部105。第I固定部、第2固定部104及第3固定部105均為相同的結(jié)構(gòu)。第I固定部配置為在排紙輥38的上側(cè)向左右方向9分離。第2固定部104配置為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按壓片63的延長線上且與第I固定部相比在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前側(cè))向左右方向9分離。第3固定部105配置為在傳送方向19上的第2固定部104的延長線上且與第2固定部104相比在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向左右方向9分離。如圖7所示,支架103 (與引導(dǎo)部件相當(dāng))具有向第2齒盤82引導(dǎo)片材6的波谷的部分的第I引導(dǎo)面111 (與第I引導(dǎo)部相當(dāng))。第I引導(dǎo)面111分別設(shè)置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各按壓部件60的延長線上,使得片材6的頂端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抵接。第I引導(dǎo)面111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與第2齒盤82的下端之間,從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的上方朝向前后方向8上的斜前下方傾斜地延伸。前后方向8上的第I引導(dǎo)面111的前端(下端)位于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大致相同的高度。傳送的片材6的頂端與第I引導(dǎo)面111抵接,朝向斜前下方。在后文進行詳細說明。另外,支架103也可以具有從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相比在傳送方向19的上游側(cè)朝向前后方向8上的斜前下方傾斜地延伸的傾斜面。此時,該傾斜面中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與第2齒盤82的下端之間的區(qū)域與第I引導(dǎo)部相當(dāng)。[第2齒盤82、第3齒盤83]第2齒盤82 (與第2按壓部相當(dāng))及第3齒盤83 (與第3按壓部相當(dāng))是從上側(cè)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來使片材6維持波形狀的部件。如圖6所示,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為與第I齒盤39相同的結(jié)構(gòu),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彈性軸101上。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彈性軸101上是為了在傳送光面紙等韌度強的片材6時使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向上方退避。一對第2齒盤82及一對第3齒盤83分別通過隔離物102向左右方向9分離。使一對第2齒盤82分離的隔離物102相當(dāng)于隔離物。S卩,在左右方向9上,通過隔離物102連接的兩個第2齒盤82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間與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對應(yīng)。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設(shè)置成一對是為了在按壓片材6時分散對片材6施加的力。如圖7所示,第2齒盤82的彈性軸101的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固定在支架103的第2固定部104上。第2齒盤82的下端位于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靠下方且與前后方向8上的按壓片63的前端(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第2齒盤82能夠從上側(cè)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如圖2的虛線框內(nèi)的圖所示,第2齒盤82配置在使第2齒盤82的下端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之間的傳送方向19上的距離L2比傳送輥對34的夾持位置與按壓片63的下端的前端(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端)之間的傳送方向19上的距離L3短的位置。這是為了在傳送方向19上的片材6的上游端(以下簡單記載為片材6的后端)被第I肋51與按壓片63上下夾持期間使片材6的前端到達第2齒盤82。由此,片材6在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維持波形狀。如圖7所示,第3齒盤83的彈性軸101的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固定在支架103的第3固定部105上。第3齒盤83的下端位于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靠下方且與按壓片63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第3齒盤83能夠從上側(cè)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第3齒盤83與第2齒盤82相比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下游側(cè)與第2齒盤82分離而配置。這是為了在傳送方向19上分離的兩點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抑制在片材6的后端通過按壓片63之后片材6的后端從壓印平板50上浮。另外,若傳送方向19上的第2齒盤82與第3齒盤83的距離過于接近,則產(chǎn)生片材6以第2齒盤82為支點轉(zhuǎn)動的可能性,若過于遠離,則產(chǎn)生在片材6到達第3齒盤83之前片材6的后端通過按壓片63、片材6轉(zhuǎn)動的可能性。由此,第3齒盤83在傳送方向19上的長度最短的片材6的后端從按壓片63拔出之前片材6的頂端到達的范圍內(nèi)與第2齒盤82分離而配置。[支撐部件70]如圖2所示,支撐部件70配置在支架103的下側(cè),是支撐被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按壓的片材6的部件。從傳送方向19上比支撐部件70的下游側(cè)的端靠下游側(cè)的排出口 18向排紙托盤29排出片材6。如圖7所示,支撐部件70包括配置在旋轉(zhuǎn)軸38A與支架103之間且固定在未圖示的框架上的板狀的基部71和從基部7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多個第2肋72、第3肋73、第4肋74及第5肋75。如圖6所示,在基部71上,開口有使排紙輥38從上表面突出的多個開口 78。第5肋75是向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引導(dǎo)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肋。第5肋75從傳送方向19(圖2)上的開口 78的上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后側(cè))的端邊緣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間向傳送方向19延伸至傳送方向19上的基部71的上游側(cè)的端(前后方向8上的后端)。由此,第5肋75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第I肋51的延長線上。第5肋75的上端的高度位置與第I肋51的上端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以能夠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設(shè)置有第5肋75是因為,由于壓印平板50被設(shè)置為能夠轉(zhuǎn)動,無法使壓印平板50的第I肋51延伸至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如圖8㈧所示,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5肋75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傳送方向19上的基部71的上表面的上游側(cè)的端邊緣朝向斜前上方傾斜地延伸至第5肋75的上端的第5引導(dǎo)面115。片材6的頂端與第5引導(dǎo)面115抵接而向第5肋75的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6卡在第5肋75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圖6所示的第2肋72是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肋,配置在傳送方向19 (圖2)上的第I肋51的延長線上。第2肋72的上端的高度位置與第I肋51的上端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以能夠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第2肋72從傳送方向19上的開口 78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前側(cè))的端邊緣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間向傳送方向19延伸。該端邊緣與第2齒盤82的下端相比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前后方向8上的前側(cè))。由此,第2肋72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端與第2齒盤82的下端相比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這是為了在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齒盤82從上側(cè)按壓時,通過第2肋72支撐波峰的部分。第2肋72從開口 78的下游側(cè)的端邊緣向傳送方向19延伸至傳送方向19上的第2齒盤82與第3齒盤83之間的位置。延伸至第2齒盤82與第3齒盤83之間的位置是因為設(shè)置有后述的第3肋73。第2肋72及后述的第3肋73與第2肋部相當(dāng)。如圖8㈧所示,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2肋72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開口 78的端邊緣朝向斜前上方傾斜地延伸至第2肋72的上端的第2引導(dǎo)面112(與第2引導(dǎo)部相當(dāng))。通過了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的片材6的頂端與第2引導(dǎo)面112抵接而向第2肋72的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6卡在第2肋72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第3肋73是取代第2肋72來支撐由第2肋72支撐的片材6的波峰的部分的肋。如圖6所示,第3肋73配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第2齒盤82和第2肋72的中間與第2肋72之間,以能夠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此外,第3肋73從與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2肋72的下游側(cè)的端相比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的位置向傳送方向19延伸至傳送方向19上的與第2齒盤82相比靠下游側(cè)的位置,以從第2肋72繼續(xù)引導(dǎo)片材6。第3肋73的上端的高度位置比第2肋72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片材6通過第2肋72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之后,通過第3肋73支撐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并傳送。如圖8㈧所示,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3肋73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基部71的上表面朝向斜前上方傾斜地延伸至第3肋73的上端的第3引導(dǎo)面113。片材6的頂端與第3引導(dǎo)面113抵接而向第3肋73的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6卡在第3肋73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第4肋74是支撐被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按壓的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的肋。如圖6所示,第4肋74與第2齒盤82相比從傳送方向19(圖2)上的上游側(cè)向傳送方向19延伸至與第3齒盤83相比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的位置。第4肋74配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第3肋73與第2齒盤82之間,以能夠支撐片材6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此外,由于支撐波谷的部分,因此第4肋74的上端的高度位置比第2肋72及第3肋73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如圖8(B)所示,在傳送方向19(圖2)上的第4肋74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基部71的上表面向斜前上方傾斜地延伸至第4肋74的上端的第4引導(dǎo)面114。片材6的頂端與第4引導(dǎo)面114抵接而向第4肋74的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6卡在傳送方向19上的第4肋74的上游側(cè)的端。片材6通過第4肋74支撐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并傳送。[實施方式的動作]參照圖2說明噴墨記錄裝置10的動作。主托盤21上所放置的片材6通過供給輥43向傳送路徑31送出。送出的片材6通過傳送輥對34進行傳送。通過傳送輥對34傳送的片材6在通過按壓部件60時被第I肋51支撐,上表面被按壓部件60的按壓片63按壓,成為波形狀。具體地說,片材6成為以被第I肋51上壓的部分為“波峰”、以被按壓片63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6不彎曲而在壓印平板50上傳送。若片材6的頂端部到達記錄頭46的噴嘴47(圖3)的下方位置,則傳送輥35的旋轉(zhuǎn)停止。之后,托架48向左右方向9往返移動,并且從噴嘴47向片材6吐出墨滴,進行一行的打印。在進行一行的打印之后,傳送輥35旋轉(zhuǎn),片材6傳送一行量。交替反復(fù)進行一行的打印和一行量的片材6的傳送,在片材6上記錄圖像。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I肋51支撐而在壓印平板50上傳送,接著通過支撐部件70的第5肋75支撐波峰的頂點部分而傳送。之后,被第5肋75支撐的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到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37夾持。片材6在波峰的頂點部分被排紙棍對37夾持,向傳送方向19傳送。片材6中通過了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2肋72支撐。另一方面,波谷的部分通過第I引導(dǎo)面111及第4引導(dǎo)面114向第2齒盤82的下端引導(dǎo),被第2齒盤82從上側(cè)按壓。此時,片材6的后端還沒有通過按壓片63。由此,片材6的頂端部和后端部這兩部分仍被支撐為波形狀。由此,片材6切實地維持波形狀。片材6的頂端在通過第2齒盤82之后,到達第3肋73及第4肋74,通過第3肋73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被第4肋74支撐,并且向傳送方向19傳送,到達第3齒盤83。到達第3齒盤83的片材6被第3齒盤83按壓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片材6在向傳送方向19分離的第2齒盤82和第3齒盤83這兩點被按壓,因此即使在片材6通過按壓片63之后,也不會以第2齒盤82為支點轉(zhuǎn)動地被傳送。在傳送韌度強的片材6的情況下,壓印平板50克服彈性部件的作用力,通過片材6從圖5(A)所示的第I姿勢向圖5(C)所示的第2姿勢轉(zhuǎn)動。此時,片材6如圖5(C)所示不成為波形狀地傳送。片材6在記錄部45記錄圖像之后,被排紙輥對37夾持而被進一步傳送。韌度強的片材6在通過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時,使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的彈性軸101撓曲,使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向上方移動。片材6通過使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向上方移動,保持平面形狀而被傳送,向排紙托盤29排出。[實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排紙輥對37夾持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并通過第2齒盤82從上側(cè)按壓波谷的頂點部分,因此能夠?qū)⑵?維持為波形狀。此外,第2齒盤82配置在傳送方向19上的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靠下游側(cè)的位置,因此在片材6通過排紙輥對37夾持波峰的頂點部分之后,第2齒盤82按壓片材6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由此,第2齒盤82按壓片材6時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高度位置穩(wěn)定。此外,第2齒盤82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相比設(shè)置在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因此與在比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設(shè)置第2齒盤82的情況相比,能夠在傳送方向19上接近壓印平板50設(shè)置排紙輥對37。由此,能夠較早通過排紙輥對37夾持由于墨滴的吐出而要恢復(fù)成平面形狀的片材6來抑制波形狀的波谷的高度位置發(fā)生變化,第2齒盤82按壓片材6時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高度位置更穩(wěn)定。由此,能夠減小片材6被第2齒盤82按壓時的片材6的傳送阻力。其結(jié)果,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qū)⑵?維持為波形狀,且能夠降低片材6卡紙或圖像記錄的精度惡化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由于吐出墨滴而導(dǎo)致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高度位置稍微向上方位移,也能夠通過支架103上所設(shè)置的第I引導(dǎo)面111向第2齒盤82的下端引導(dǎo)波谷的頂點部分。其結(jié)果,能夠進一步減小片材6的傳送阻力。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4肋74上設(shè)置有第4引導(dǎo)面114,該第4引導(dǎo)面114向第2齒盤82的下端引導(dǎo)通過第I引導(dǎo)面111朝向斜前下方的片材6的頂端,因此能夠減小片材6在第2齒盤82卡紙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2齒盤82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時,通過第2肋72支撐波峰的部分,因此能夠?qū)⑵?切實地維持為波形狀。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2齒盤82相比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設(shè)置有第3齒盤83,并且在向傳送方向19分離的兩點按壓片材6,因此能夠抑制在片材6的后端通過按壓片63之后片材6從壓印平板50浮起。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一個彈性軸101上,旋轉(zhuǎn)自如地設(shè)置有通過隔離物102向左右方向9彼此分離的一對第2齒盤82及第3齒盤83,因此在按壓片材6時,能夠分散對片材6施加的力。其結(jié)果,能夠進一步減小片材6的傳送阻力。[變形例I]如圖9⑷所示,在本變形例中,說明在與第3齒盤83相比靠傳送方向19(圖2)上的下游側(cè)還設(shè)置有輥對120 (與第3傳送部相當(dāng))的例子。輥對120包括與排紙輥38相同結(jié)構(gòu)的輥121和與第I齒盤39相同結(jié)構(gòu)的第4齒盤122。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的輥對120的配置位置與排紙輥對37相同。第4齒盤122的彈性軸101的左右方向9上的兩端部固定于支架103。在支撐部件70上,開口有使輥121從上表面突出的開口 79。本變形例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輥對120夾持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而傳送片材6,并向排紙托盤29排出。這樣,本實用新型還能夠用于在與第3齒盤83相比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進一步設(shè)置有輥對120的噴墨記錄裝置10。[變形例2]如圖9(B)所示,在本變形例中,說明噴墨記錄裝置10具有雙面打印功能的例子。噴墨記錄裝置10還包括輥對120、反轉(zhuǎn)傳送路徑123及第2導(dǎo)向部件124。第2導(dǎo)向部件124與支撐部件70在傳送方向19 (圖2)上的下游側(cè)與支撐部件70分離而配置。在第2導(dǎo)向部件124上,開口有使輥對120的輥121從上表面突出的開口 125。此外,從第2導(dǎo)向部件12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有與第2肋72相同結(jié)構(gòu)的第6肋126。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的第6肋126的配置位置與第2肋72相同,第6肋126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反轉(zhuǎn)傳送路徑123從傳送方向19上的支撐部件70與第2導(dǎo)向部件124之間通過壓印平板50的下側(cè)延伸至彎曲路徑32。反轉(zhuǎn)傳送路徑123由未圖示的導(dǎo)向部件劃分。本變形例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gòu)相同。在單面打印的情況下,記錄有圖像的片材6通過輥對120向傳送方向19傳送而向排紙托盤29排出。在雙面打印的情況下,輥對120在一面(表面)上記錄有圖像的片材6的后端通過支撐部件70之后,向反方向旋轉(zhuǎn)。這樣,傳送方向19上的片材6的后端進入反轉(zhuǎn)傳送路徑123。片材6通過反轉(zhuǎn)傳送路徑123及彎曲路徑32以表背反轉(zhuǎn)的狀態(tài)向壓印平板50上傳送。片材6在壓印平板50上在背面記錄圖像,通過輥對120向排紙托盤29排出。這樣,本實用新型還能夠用于具有雙面打印功能的噴墨記錄裝置10。[變形例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如圖6的放大圖所示,說明了第2肋72的傳送方向19(圖2)上的上游端與第2齒盤82的下端相比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的例子。然而,第2肋72只要能夠在片材6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齒盤82從上側(cè)按壓時支撐片材6的波峰的部分即可,因此也可以如圖8(C)所示與開口 78的端邊緣分離而設(shè)置。具體地說,第2肋72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端從在傳送方向19上與第2齒盤82的下端相同的位置向傳送方向19延伸設(shè)置。即使這樣設(shè)置第2肋72,也能夠在片材6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齒盤82按壓時通過第2肋72支撐片材6的波峰的部分,能夠?qū)⑵?維持為波形狀。[變形例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說明了第2肋部由第2肋72和第3肋73構(gòu)成的例子。在本變形例中,圖10(A)所示,代替設(shè)置有第3肋73,而第2肋72與第3齒盤83相比延伸至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片材6在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齒盤82、第3齒盤83從上側(cè)按壓時,通過第2肋72支撐波峰的部分。由此,能夠切實地將片材6維持為波形狀。在本變形例中,第2肋72與第2肋部相當(dāng)。另外,也可以使實施方式中的所有第2肋72像本變形例那樣構(gòu)成,也可以使實施方式中的一部分第2肋72像本變形例那樣構(gòu)成。此夕卜,也可以在設(shè)置第3肋73 (圖6)之外,像本變形例那樣將第2肋72延伸至第3齒盤83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變形例5]在變形例4中,如圖10㈧所示,說明了代替第3肋73而使第2肋72與第3齒盤83相比延伸至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的例子。在本變形例中,如圖10(B)所示,說明代替第3肋73而設(shè)置有第7肋77的例子。第7肋77在左右方向9上與第2肋72相同的位置且第2肋72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向傳送方向19延伸設(shè)置。第7肋77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端與第3齒盤83相比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側(cè)。第7肋77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端與第3齒盤83相比位于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第7肋77被設(shè)置為上端成為與第2肋72的上端相同的高度位置。在第7肋77的傳送方向19上的上游端,設(shè)置有從支撐部件70的上表面朝向斜前上方延伸至第7肋77的上端的第7引導(dǎo)面117。第7引導(dǎo)117將片材6的波峰的部分引導(dǎo)至第7肋77的上端,抑制片材6卡在第7肋77上。在本變形例中,第2肋72及第7肋77與第2肋部相當(dāng)。[0189]片材6在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3齒盤83按壓時,通過第7肋77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由此,能夠?qū)⑵?切實地維持為波形狀。另外,也可以使實施方式中的一部分第2肋72像本變形例那樣構(gòu)成,也可以使實施方式中的一部分第2肋72像本變形例那樣構(gòu)成,且另一部分像變形例4那樣構(gòu)成。[其他變形例]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一個彈性軸101上設(shè)置有兩個按壓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第3齒盤83的例子。然而,也可以在一個彈性軸101上設(shè)置有一個第3齒盤83。這是因為,第3齒盤83按壓被第2齒盤82按壓后的波谷的部分。S卩,第3齒盤83不需要以第2齒盤82程度的強力按壓片材6,因此存在不需要分散按壓片材6的力的情況,此時在一個彈性軸101上僅設(shè)置一個第3齒盤83。此外,在第2齒盤82按壓片材6的力小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一個彈性軸101上僅設(shè)置一個第2齒盤8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設(shè)置有第3齒盤83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不設(shè)置第3齒盤83。僅通過第2齒盤82也能夠按壓片材6的波谷的部分而將片材6維持為波形狀。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設(shè)置有支撐部件70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不設(shè)置支撐部件70。此時,第2齒盤82在與排紙輥對37的夾持位置相比靠傳送方向19上的下游側(cè)接近該夾持位置而配置。此時,即使不通過支撐部件70的第2肋72支撐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通過排紙輥對37和第2齒盤82也能夠?qū)⑵?維持為波形狀。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支架103上設(shè)置有第I引導(dǎo)面111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不設(shè)置第I引導(dǎo)面111。此時,排紙輥對37在傳送方向19上盡可能靠近記錄頭46的噴嘴47而配置。此時,能夠在被吐出墨滴的片材6剛開始向平面恢復(fù)之后立即夾持片材6,因此不需要向第2齒盤82引導(dǎo)片材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設(shè)置有第I引導(dǎo)面Ilf第7引導(dǎo)面117的例子。然而,即使不設(shè)置第I引導(dǎo)面Ilf第7引導(dǎo)面117,也能夠?qū)⑵?維持為波形狀,且能夠減小片材6卡紙的可能性。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第I引導(dǎo)面Ilf第7引導(dǎo)面117由傾斜的傾斜面(平面)構(gòu)成的例子。然而,第I引導(dǎo)面Ilf第7引導(dǎo)面117也可以由球面或曲面構(gòu)成。[第2實施方式]以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方式。在以下說明中,如圖11所示,以將噴墨記錄裝置210設(shè)置為能夠使用的狀態(tài)為基準(zhǔn)定義上下方向207。此外,操作面板216設(shè)置在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側(cè)面,將該側(cè)面設(shè)為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前表面(正面)定義前后方向208。此外,從前表面?zhèn)扔^察噴墨記錄裝置210來定義左右方向209。[噴墨記錄裝置210的概要]如圖11所示,噴墨記錄裝置210包括在記錄紙、光面紙或明信片等片材206 (圖12)上記錄圖像的打印部211以及取入原稿(未圖示)上所記錄的圖像的掃描部212。噴墨記錄裝置210能夠執(zhí)行打印、掃描、復(fù)印等。另外,掃描部212為任意的結(jié)構(gòu),因此在此省略詳細說明。如圖11所示,框體214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表面具有插拔供紙盒220的插拔口215。在插拔口 215的里側(cè),設(shè)置有將供紙盒220支撐為能夠向前后方向208滑動的未圖示的導(dǎo)軌部。[供紙盒220]如圖11所示,打印部211包括主體213和容納在主體213的下部的供紙盒220。如圖12所示,由用戶在供紙盒220上放置片材206。如圖12所示,供紙盒220包括保持圖像記錄前的片材206的主托盤221和接收圖像記錄后的片材206的排紙托盤229。排紙托盤229配置在主托盤221的上側(cè),被主托盤221支撐。主托盤221包括放置片材206的底板222和從前后方向208上的底板222的后端朝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傾斜板226。傾斜板226向第I傳送路徑231引導(dǎo)由供給部240送出的片材206。在底板222上設(shè)置有通過中心對齊對片材206進行定位的側(cè)導(dǎo)向機構(gòu)227。中心對齊是指,使各種尺寸的片材206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與主托盤221在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一致的位置對齊。[供給部240]如圖12所示,供給部240包括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的支軸241、一端部能夠轉(zhuǎn)動地支撐在支軸241上且從支軸241朝向斜后下方延伸的臂242、以及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臂242的另一端部上的供給輥243。在臂242上設(shè)置有向供給輥243傳遞支軸241的旋轉(zhuǎn)的多個齒輪244。供給輥243經(jīng)由齒輪244通過支軸241進行旋轉(zhuǎn),從而片材206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后方送出。送出的片材206通過主托盤221的傾斜板226向第I傳送路徑231引導(dǎo)。[第I傳送路徑231]如圖12所示,第I傳送路徑231由包括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的多個傳送路徑部件及壓印平板250等劃分。省略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以外的傳送路徑部件的圖示。第I傳送路徑231包括由單點劃線表示的彎曲路徑232和由雙點劃線表示的直線路徑233。彎曲路徑232以主托盤221的傾斜板226的上端為基端朝向上方,接著進行彎曲而朝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前方延伸。直線路徑233從彎曲路徑232的末端朝向前方直線狀延伸。[第2傳送路徑223]如圖12所示,第2傳送路徑223連接第I傳送路徑231上的排紙輥對237與換向輥對330之間的第I位置224和彎曲路徑232上的傳送輥235的傳送方向219的上游側(cè)的第2位置225。第2傳送路徑223從第I位置224朝向后側(cè)(即相對于第I位置224而言配置有記錄部245的一側(cè))向斜下方延伸。并且,通過記錄部245的下側(cè)且供給輥243的上側(cè),在第2位置225與第I傳送路徑231的彎曲路徑232連續(xù)。片材206在第2傳送路徑223中向傳送方向217引導(dǎo)。在此,傳送方向217是指,在第2傳送路徑223中從第I位置224朝向第2位置225的方向。[壓印平板25O]如圖12所示,壓印平板250配置在供紙盒220的上側(cè)。壓印平板250在打印部211的框架(未圖示)上支撐左右方向209的兩端。如圖13、14所示,壓印平板250形成為,在支撐于框架的狀態(tài)下,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的長度比上下方向207的長度長。[0217]在壓印平板250的前端部形成有嵌合部258。嵌合部258為從壓印平板250的前端部向前側(cè)突出而嵌入旋轉(zhuǎn)軸238A的外側(cè)的筒形狀。在嵌合部258中能夠旋轉(zhuǎn)地嵌入有排紙輥238的旋轉(zhuǎn)軸238A。由此,壓印平板250的前后方向208的后端側(cè)以排紙輥238的旋轉(zhuǎn)軸238A為中心轉(zhuǎn)動。即,壓印平板250能夠通過轉(zhuǎn)動而移動。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壓印平板250以旋轉(zhuǎn)軸238A為中心轉(zhuǎn)動,但壓印平板250也可以通過轉(zhuǎn)動以外的方式來移動。例如,也可以使壓印平板250的整體通過公知的凸輪功能等沿著上下方向207移動。如圖13所示,從壓印平板250的上表面向記錄頭246方向(上方)突出有向傳送方向219延伸的多個第I肋251、第8肋256及凸肋257。如圖22(A)所示,第I肋251(表示251A 251D)是支撐所傳送的片材206 (表示206A.206B)而形成成為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的肋,配置在相鄰的兩個抵接部件260 (表示260A 260D)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間位置。具體地說,如圖21(A)所示,與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最近的第I肋251A從該中央分離距離D1/2而配置。第I肋251A的右側(cè)相鄰的第I肋25IB從第I肋25IA分離距離D2而配置。第I肋25IB的右側(cè)相鄰的第I肋251C從第I肋251B分離距離D3而配置。第I肋251C的右側(cè)相鄰的第I肋251D從第I肋25IC分離距離D4而配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相鄰的兩個抵接部件260分離距離D,第I肋251A 251D位于抵接部件260的中間,因此距離Dl、D2、D3、D4均為距離D。第I肋251向傳送方向219延伸,橫跨前后方向208上的壓印平板250的大致兩端而設(shè)置。通過這樣設(shè)置第I肋251,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波峰的頂點與波谷的頂點之間的沿著左右方向209的距離相同。此時,更容易控制記錄頭246。如圖2UA)所示,第I肋251自壓印平板250的基部252的上表面的突出量Pl被設(shè)定為,上端與抵接肋263A的前后方向208上的前端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由此,所傳送的片材206成為以被第I肋251支撐的部分為“波峰”、以被抵接部263下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突出量Pl對多個第I肋251A151D而言相同。這是為了使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的高度位置相同。在片材206中,與左右方向209上的端部相比,中央部難以成為波形狀。因此,不僅在第I肋251及抵接部件260、270,使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剛性均勻是困難的。圖21 (A)和21 (B)所示的第8肋256是用于在片材206成為波形狀時與片材206的一部分抵接,使與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中央部近的波形狀的曲率半徑小于與該中央部遠的波形狀的曲率半徑,使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剛性的均勻性良好的肋。以下,對于多個第8肋256,從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朝向右方依次說明第
8肋 256A、256B、256C、256D、256E。第8肋256A 256E將自壓印平板250的上表面的突出量P2設(shè)置為全部相同。第8肋256A配置在抵接部件260A與第I肋251A之間。第8肋256B配置在第I肋251A與抵接部件260B之間。第8肋256(:配置在抵接部件260(:與第1肋251(:之間。第8肋256D設(shè)置在第I肋251C與抵接部件260D之間。第8肋256E設(shè)置在抵接部件260D與第I肋251D之間。第8肋256A與第I肋25認(rèn)之間的距離05比第I肋25IA與第8肋256B之間的距離D6短。距離D6比第I肋25IC與第8肋256C之間的距離D7短。距離D7和第I肋25IC與第8肋256D之間的距離D8相同。距離D8和第I肋25ID與第8肋256E之間的距離D9相同。第8肋256的突出量P2被設(shè)定為第8肋256能夠支撐片材206。具體地說,突出量P2被確定為,第8肋256的突出端(上端)位于抵接部263的下端的上方且第I肋251的突出端(上端)的下方。進一步,突出量P2被確定為,第8肋256的上端位于假想直線L的上側(cè)。假想直線L是連接和第8肋256最近的第I肋251的上端與和第8肋256最近的抵接部263的下端的直線。例如,如圖21(B)的單點劃線內(nèi)的放大圖所示,第8肋256A的上端位于連接抵接部件260A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的抵接肋263A的下端與第I肋251A的上端的假想直線L的上側(cè)。此外,如圖21(B)的雙點劃線內(nèi)的放大圖所示,第8肋256D的上端位于連接抵接部件260D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的抵接肋263A的下端與第I肋251C的上端的假想直線L的上側(cè)。突出量P2被設(shè)定為第8肋256的上端位于第I肋251的上端的下方是為了不使被第8肋256按壓的部分成為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通過這樣設(shè)置第8肋256,與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中央部近的波的曲率半徑小于與該中央部遠的波的曲率半徑。參照圖22 (A廣22 (C)詳細進行說明。圖22(A)表示被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部的第I肋251A支撐的片材206的一部分206A和被右端部的第I肋251C支撐的片材206的一部分206B。圖22 (B)表示將片材206的一部分206A和片材206的一部分206B重疊的圖。所傳送的片材206被第I肋251及第8肋256支撐,且被抵接部263下壓。在第I肋251A的兩側(cè)所設(shè)置的第8肋256A、252B與第I肋251A之間的距離D5、D6比在第I肋251C的兩側(cè)所設(shè)置的第8肋256C、252D與第I肋251C之間的距離D7、D8短。因此,如圖22(B)所示,片材206的一部分206A的波的波峰的部分的曲率半徑小于片材206的一部分206B的波的波峰的部分的曲率半徑。此外,根據(jù)距離D5 D8的長度關(guān)系,左右方向209上的第8肋256C與抵接部件260C之間的距離及第8肋256D與抵接部件260D之間的距離比第8肋256A與抵接部件260A之間的距離短。S卩,與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近時,和與該中央遠時相比,左右方向209上的第8肋256與波谷的頂點部分之間的距離長。因此,與壓印平板250的中央近的抵接部件260A的抵接部263的撓曲小于與該中央遠的抵接部件260D、260E的抵接部263的撓曲。此時,片材206的一部分206A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曲率半徑小于片材206的一部分206B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的曲率半徑。由此,片材206的一部分206A的波的曲率半徑在波峰及波谷雙方上小于片材206的一部分206B的曲率半徑。其結(jié)果,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剛性的均勻性良好。由此,波的形狀難以被破壞,圖像記錄的精度提聞。圖13所示的凸肋257是用于如下情況的肋:例如光面紙以外的普通紙及厚紙等片材206上打印相片的情況等時由于吐出大量的墨水而導(dǎo)致片材206膨脹時,防止片材206的波谷的部分與壓印平板250的上表面滑動接觸。凸肋257從傳送方向219上的抵接部263的下游端(前后方向208上的前端)的下方的位置向傳送方向219延伸,分別位于左右方向209上的第I肋251之間。如圖22(C)所示,凸肋257在傳送方向219的上游側(cè)的端部具有隨著靠向傳送方向219而朝向上方的傾斜面253A。傾斜面253A位于抵接部263的下側(cè),抑制所傳送的片材206卡在凸肋257上。如圖22(A)所示,凸肋257自壓印平板250的基部252的上表面的突出量P3被設(shè)定為,上端位于抵接肋263A的前后方向208上的前端的下端的下方。如圖21(B)所示,一個凸肋257配置于在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打印區(qū)域的中央)位置上所配置的抵接部件260A的前側(cè)。凸肋257與抵接部件260A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對應(yīng)地配置。在壓印平板250的中央所配置的抵接部件260A的右側(cè)相鄰的抵接部件260B的前側(cè),分別配置有向左右方向209分離的兩個凸肋257。在抵接部件260D、260E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的前側(cè),分別配置有一個凸肋257。在抵接部件270的前側(cè),配置有向左右方向209分離的兩個凸肋257。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例如由于吐出大量的墨水而膨脹、波谷的部分下降時,在波谷的部分與凸肋257抵接。由此,能夠抑制片材206的波谷的部分與壓印平板250的基部252的上表面滑動接觸。其結(jié)果,能夠抑制波形狀被破壞及傳送阻力增大,能夠抑制圖像記錄的精度下降。另外,對抵接部件260B及抵接部件270設(shè)置兩個凸肋257是為了如下情況:對于左右方向209上的長度略有不同的兩種片材206 (例如明信片和L版、legal尺寸和A4尺寸)的各片材,能夠通過凸肋257支撐片材206。此外,如圖14、18所示,第I肋251及第8肋256與抵接部件260、270的抵接部263、273相比延伸至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壓印平板250上的與第I肋251及第8肋256相比靠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的沒有設(shè)置第I肋251及第8肋256的區(qū)域254是在到片材206的端部為止進行圖像記錄的無邊距打印中在片材206的端部進行圖像記錄的情況下使用的區(qū)域。在片材206的端部進行圖像記錄的情況下若記錄頭246吐出墨滴,則存在墨滴不附著在片材206上而是附著在片材206的外側(cè)的壓印平板250上的情況。若在墨滴能夠附著的區(qū)域設(shè)置有第I肋251及第8肋256,則向片材206的外側(cè)吐出的墨滴附著在第I肋251及第8肋256上,被它們的支撐的片材206的與記錄面相反側(cè)的面被墨水污染。因此,在區(qū)域254沒有設(shè)置第I肋251及第8肋256。這樣,區(qū)域254在進行無邊距打印時用于在片材206的端部進行圖像記錄。第I肋251及第8肋256延伸至區(qū)域254的附近,從而與抵接部263、273相比在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片材206的波形狀也難以被破壞,圖像記錄的精度提聞。[連動部370]如圖14、17、18、19所示,打印部211包括連動部370。連動部370包括從動輥236的支架357、抵接部371、被抵接部372及彈簧373。在壓印平板250上形成有與從動輥236的支架357抵接的抵接部371。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7(A)所示,從壓印平板250的后端部向后側(cè)延伸有在左右方向209上相互分離的多個突起374。抵接部371從各突起374的頂端部向上側(cè)延伸。壓印平板250以前端部的嵌合部258中所嵌入的排紙輥238的旋轉(zhuǎn)軸238A為中心轉(zhuǎn)動。在該壓印平板250的轉(zhuǎn)動頂端側(cè)形成有抵接部371。突起374在左右方向209上相互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突起374上所形成的抵接部371也在左右方向209上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如圖17(B)所示,抵接部371在左右方向209上從壓印平板250的中央部對稱地分離設(shè)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多個抵接部371在從動輥236之間與從動輥236的支架357上所形成的被抵接部372抵接。在支架357的底板358上的與抵接部371相對的位置形成有開口 368,抵接部371能夠插通開口 368而與被抵接部372抵接。在從動輥236的支架357上,形成有與抵接部371抵接的被抵接部372。在本實施方式中,被抵接部372是如圖17(B)所示從支架357的支撐部359的側(cè)面向右方或左方延伸的突起。支撐部359在左右方向209上隔著預(yù)定的間隔而設(shè)置。支撐部359上所形成的被抵接部372也在左右方向209上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被抵接部372在左右方向209上從壓印平板250的中央部對稱地分離設(shè)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多個被抵接部372分別在上下方向207上與抵接部371相對設(shè)置。被抵接部372的下表面與抵接部371的上表面抵接。在壓印平板250的下側(cè),設(shè)置有向從動輥236的支架357對壓印平板250施力的彈簧373。彈簧373在左右方向209上在與抵接部371及被抵接部372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多個。各彈簧373從下側(cè)支撐壓印平板250的各突起374。各彈簧373將下端安裝在打印部211的框架384上。由此,壓印平板250被彈簧373施力,抵接部371的上表面與被抵接部372的下表面壓接。壓印平板250的突起374在左右方向209上相互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因此在突起374的下側(cè)所形成的彈簧373也在左右方向209上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彈簧373在左右方向209上在與抵接部371及被抵接部372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多個。抵接部371及被抵接部372在左右方向209上從壓印平板250的中央部對稱地分離設(shè)置有多個。彈簧373也在左右方向209上從壓印平板250的中央部對稱地分離設(shè)置有多個。由此,彈簧373從壓印平板250的左端部橫跨至右端部向從動輥236的支架357對壓印平板250施力。S卩,彈簧373向從動輥236的支架357對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至少中央部施力。從動輥236的支架357被彈簧375向傳送輥235側(cè)施力。由此,從動輥236與傳送輥235壓接。若片材206進入傳送輥235與從動輥236之間,則從動輥236克服彈簧373、375的施力而向下側(cè)移動片材206的厚度量。若從動輥236及支架357向下側(cè)移動,則經(jīng)由被抵接部372及抵接部371,支架357的移動向壓印平板250傳遞。從而,壓印平板250的后端側(cè)(突起374側(cè))與從動輥236連動而向下側(cè)移動。[記錄部245]如圖12所示,記錄部245包括配置在壓印平板250的上側(cè)的托架248和配置在托架248上的記錄頭246。如圖13所示,托架248能夠向左右方向209往返移動地支撐在壓印平板250的上側(cè)所配置的前后一對導(dǎo)向軌292、293上。導(dǎo)向軌292、293在左右方向209上的兩端部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在導(dǎo)向軌293上,設(shè)置有固定有托架248的未圖示的帶。該帶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周向運動,使托架248向左右方向209往返移動。如圖12所示,記錄頭246配置在托架248上,隔著頭間隙G位于壓印平板250的上側(cè)。如圖20所示,記錄頭246在下表面具有吐出墨滴的多個噴嘴247。記錄頭246從噴嘴247向壓印平板250上的片材206吐出墨滴,從而在壓印平板250上向片材206記錄圖像。[傳送輥對234]如圖12所示,傳送輥對234(與第I傳送部相當(dāng))與壓印平板250相比配置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后側(cè)),夾持由供給部240送出的片材206并向傳送方向219傳送。傳送輥對234包括向左右方向209 (與圖12的紙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轉(zhuǎn)軸235A、設(shè)置在旋轉(zhuǎn)軸235A上且與旋轉(zhuǎn)軸235A —體地旋轉(zhuǎn)的傳送輥235、以及配置在傳送輥235的下側(cè)的從動輥236。旋轉(zhuǎn)軸235A能夠旋轉(zhuǎn)地將左右方向209上的兩端部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旋轉(zhuǎn)。從動輥236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支架357上。該支架357由彈簧373、375向記錄頭246方向(上方)施力。從動輥236通過彈簧373、375的作用力與傳送輥235壓接。傳送輥對234通過傳送輥235和從動輥236夾持片材206,并向傳送方向219傳送片材206。所傳送的片材206通過壓印平板250的第I肋251及抵接部件260、270成為波形狀。[抵接部件26O]圖12、13所示的抵接部件260、270是與壓印平板250的第I肋251協(xié)作而使所傳送的片材206成為波形狀的部件。如后文所述,片材206通過抵接部件260、270及第I肋251成為以被抵接部件260、270下壓的部分為“波谷”、以被第I肋251支撐的部分為“波峰”的波形狀。第I肋251配置在以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為基準(zhǔn)左右對稱的位置上,因此在圖21 (A)和21 (B)中,省略圖示壓印平板250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左部。該圖21 (A)和21 (B)中的壓印平板250的左端與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相當(dāng)。如該圖21 (A)和21 (B)所示,在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的上側(cè)配置有一個抵接部件260(260A)。在配置于中央的抵接部件260A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右側(cè),相互分離距離D(D10、D11、D12)配置有3個抵接部件260 (260B、260C、260D)。在左右方向209上的抵接部件260A的左側(cè),也分別相互分離距離D10、D11、D12配置有3個抵接部件260。距離D10、距離D11、距離D12為相同的距離D。這是為了使波的波峰與波峰之間的距離相同(使周期一定)。記錄頭246考慮根據(jù)一定的周期而變化的記錄頭246與片材206之間的距離而吐出墨滴,提高圖像記錄的精度。通過使記錄頭246與片材206之間的距離以一定的周期變化,容易控制記錄頭246。以下,參照圖23 (A) 23 (F)、24 (A) 24 (D)詳細說明抵接部件260。另外,圖23 (A) 23 (F)、24 (A) 24 (D)所示的上下方向207、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是在導(dǎo)向軌292上安裝有抵接部件260的狀態(tài)下的方向。如圖23 (A廣23 (F)所示,抵接部件260包括安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的安裝部261、按壓片材206的抵接部263、以及連接安裝部261及抵接部263的彎曲部262。抵接部件260由具有彈性的樹脂材料成型,以使得抵接部263能夠彈性變化。在后文說明抵接部263的彈性變形。從安裝部26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有增強用的多個增強肋264、向?qū)蜍?92的插入孔297 (圖24(A))插入的4個插入突起265、以及向?qū)蜍?92的插入孔296 (圖24(A))插入的插入突起288。4個插入突起265配置于在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上各排列兩個的位置。插入突起288配置在前后方向208的后側(cè)的兩個插入突起265之間。插入突起288從彈性片259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彈性片259能夠向上下方向207彈性變形。在插入突起265的突出的頂端部(上端部),設(shè)置有掛在導(dǎo)向軌292的上表面上的前后一對爪266、267。爪266從插入突起265的突出的頂端部(上端部)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前方突出。爪267從插入突起265的上端部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后方突出。在安裝部261與彎曲部262之間,設(shè)置有在抵接部件260安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的狀態(tài)下從安裝部261向上方突出、且沿著左右方向209延伸的平板形狀的限制部280A。限制部280A通過使其上端面與導(dǎo)向軌292抵接來確定后述的上限位置。此外,在比限制部280A靠安裝部261側(cè)且安裝部261上的左右方向209的兩側(cè),設(shè)置有從安裝部26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限制部280B。限制部280B的上端面與限制部280A的上端面相比為在上下方向207上低的位置。限制部208B也通過與導(dǎo)向軌292抵接而確定后述的上限位置。在導(dǎo)向軌292上安裝抵接部件260時,如圖24(B)所示,將插入突起265從導(dǎo)向軌292的下表面?zhèn)认虻贗孔298插入。此時,插入突起288與插入孔296沒有對準(zhǔn),插入突起288與導(dǎo)向軌292的下表面抵接,彈性片259向下方變形。接著,使抵接部件260向左右方向209上的左方滑動,如圖24(C)、(D)所示,將插入突起265嵌入第2孔299。安裝部261通過插入突起265在前后方向208上與劃分第2孔299的壁面抵接、且爪266、267掛在導(dǎo)向軌292的上表面上,安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此外,由此插入突起288與插入孔296對準(zhǔn),向下方變形的彈性片259復(fù)原,在插入孔296中嵌入插入突起288。如圖23 (A) "23 (F)所示,彎曲部262沿著傳送輥235的周面彎曲為圓弧狀。這是為了避免彎曲部262與傳送輥235接觸。彎曲部262為了抑制撓曲而通過增強肋268進行增強。在彎曲部262的下端,設(shè)置有向抵接部263引導(dǎo)所傳送的片材206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端(也簡稱為片材206的頂端)的引導(dǎo)部269。若詳細說明,則彎曲部262的引導(dǎo)部269從彎曲部262突出,以向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靠近,其下表面形成為從斜前上方朝向斜前下方延伸的傾斜面。在引導(dǎo)部269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有3個導(dǎo)向肋269A。導(dǎo)向肋269A分別設(shè)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的引導(dǎo)部269的下表面的兩端部和中央部。通過傳送輥對234傳送的片材206的頂端與導(dǎo)向肋269A的突出的頂端(下端)抵接,并向抵接部263被引導(dǎo)。如圖19所示,在抵接部件260安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的狀態(tài)下,引導(dǎo)部269與傳送輥235的傳送方向219的下游端即傳送輥235的輥面最向下游側(cè)突出的位置相比,在壓印平板250側(cè)突出到傳送方向219的上游側(cè)。由此,被傳送輥對234夾持而向壓印平板250傳送的片材206的頂端不會進入傳送棍235與彎曲部262之間,而是被引導(dǎo)部269引導(dǎo)而向抵接部263行進,記錄頭246側(cè)的面被抵接部263壓向壓印平板250偵U。如圖23 (A) "23 (F)所示,抵接部263是從彎曲部262的下端部的前后方向208上的前表面朝向斜前下方延伸的板狀,以隨著靠向前方而接近壓印平板250的上表面的方式相對于水平面傾斜。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63的前端位于前后方向208上的記錄頭246的噴嘴247 (圖20)的后側(cè),接近噴嘴247。多個抵接部件260在導(dǎo)向軌292上安裝成抵接部263在上下方向207及前后方向208上成為相同位置。抵接部263傾斜是為了向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63的前端引導(dǎo)片材206的頂端。抵接部263成板狀是為了在上下方向207上的距離縮短的頭間隙G配置抵接部263的前端,且確保抵接部263的強度。使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63的前端接近噴嘴247是為了在接近噴嘴247的位置按壓片材206來提高圖像記錄的精度。抵接部263形成為左右方向209的兩端隨著靠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前方而彼此接近地傾斜的末端變細的形狀,以使得容易向上下方向207撓曲。此外,抵接部263的板狀的厚度隨著靠向前后方向208上的前方而變薄。抵接部263的前端部通過被設(shè)置為末端變細的形狀且變薄,在將所傳送的片材206設(shè)置為波形狀時發(fā)生撓曲。使抵接部263的前端部撓曲是為了調(diào)整波形狀。此外,抵接部263的前端部在傳送厚度稍厚的片材206時發(fā)生撓曲,抑制厚的片材206在抵接部263與壓印平板250之間卡紙。此外,由于抵接部263的前端部的厚度變薄,因此能夠增大與記錄頭246的噴嘴247側(cè)的面(下表面)的間隙,抵接部263與記錄頭246難以接觸。此外,在片材206以與抵接部263接觸的狀態(tài)卡紙時,容易去除片材206。從抵接部26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有向抵接部263所延伸的方向(斜前下方)延伸的3個抵接肋263A。抵接肋263A分別設(shè)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的抵接部263的兩端部和中央部,與彎曲部262的引導(dǎo)部269的導(dǎo)向肋269A連接。抵接肋263A與所傳送的片材206的上表面抵接,從上側(cè)按壓片材206。由于設(shè)置有抵接肋263A,因此抵接部件260與片材206的接觸面積減小,片材206的傳送阻力減小。其結(jié)果,圖像記錄的精度提高。前后方向208上的爪266的前端與爪267的后端之間的距離比前后方向208上的第I孔298的寬度稍短,以能夠?qū)⒉迦胪黄?65向第I孔298中插入。此外,爪266、267之間的距離比第2孔299的寬度長,以使得在插入突起265嵌入第2孔299時爪266、267掛在導(dǎo)向軌292的上表面上。此外,為了在插入孔297內(nèi)容易向左右方向209移動抵接部件260,爪266、267的下端與增強肋264的上端之間的距離大于導(dǎo)向軌292的板厚。由此,抵接部件260能夠在爪266、267抵接于導(dǎo)向軌292的上表面的下限位置(圖30(A))與增強肋264的上端抵接于導(dǎo)向軌292的下表面的上限位置(圖30(B))之間向上下方向207移動。這樣,抵接部件260在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上卡止于導(dǎo)向軌292,在上下方向207上能夠稍微移動。抵接部件260在沒有施加外力時,由于自重而位于下限位置。若片材206與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抵接,則抵接部件260通過片材206從圖30 (A)所示的下限位置向圖30(B)所示的上限位置移動。在抵接部件260處于上限位置的姿勢下,抵接部件260的限制部280A的上端面與導(dǎo)向軌292在邊緣向上方彎折的部位抵接,限制部280B的上端面與導(dǎo)向軌292的下表面抵接。如圖23 (A) 23 (F)所示,從抵接部263的上表面281的周緣向上方突出有包圍肋284。包圍肋284與左右方向209上的上表面281的兩端部及前后方向208的前端部連接而設(shè)置。包圍肋284和上表面281 —起劃分儲存墨水的凹空間。從左右方向209上的上表面281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有向抵接部263所傾斜的方向(斜前下方)延伸的突出肋285。如圖31 (A)和31⑶所示,突出肋285自上表面281的突出量LI大于包圍肋284自上表面281的突出量L2。由此,若記錄頭246或抵接部263向記錄頭246與抵接部263接近的方向相對移動,則抵接部263在突出肋285上與記錄頭246的下表面抵接。此時,若在記錄頭246的下表面由于墨霧等而附著有墨水,則該墨水附著在突出肋285的上端。突出肋285上所附著的墨水通過重力在突出肋285的表面上傳遞而向上表面281流入。突出肋285與包圍肋284相比設(shè)置在內(nèi)側(cè),且與包圍肋284分離,以防止突出肋285上所附著的墨水向包圍肋284的上端流入。在上表面281上設(shè)置有多個肋286,以防止向上表面281流入的墨水滯留在突出肋285的附近。肋286在左右方向209上的突出肋285的兩側(cè)分別設(shè)置有多個。肋286向左右方向209延伸,并向前后方向208彼此分離地設(shè)置。肋286的左右方向209的一端延伸至突出肋285,另一端與包圍肋284分離。肋286自上表面281的突出量L3小于突出肋285的突出量LI,以防止肋286與記錄頭246抵接。由相鄰的兩個肋286構(gòu)成向左右方向209延伸的凹槽。突出肋285上所附著的墨水在突出肋285上傳遞而向凹槽流入,通過毛細現(xiàn)象在凹槽內(nèi)擴散,向由肋286和包圍肋84構(gòu)成的凹槽流入。由此,突出肋285上所附著的墨水不會滯留在突出肋285的附近。這樣,能夠抑制在突出肋285與記錄頭246再次抵接時墨水從突出肋285向記錄頭246移動。[抵接部件270]如圖13所示,抵接部件270分別配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兩端部的上側(cè)。抵接部件270與抵接部件260的形狀略有不同。以下,參照圖25 (A) ^25 (F)詳細說明抵接部件270。另外,圖25 (A) ^25 (F)所示的上下方向207、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是在導(dǎo)向軌292上安裝有抵接部件270的狀態(tài)下的方向。抵接部件270包括安裝部271、彎曲部272及抵接部273。在安裝部271上,與抵接部件260同樣地,設(shè)置有增強用的增強肋274及插入突起275。安裝部271通過4個插入突起275、插入突起275上所設(shè)置的爪276、277及增強肋274,與抵接部件260的安裝部261同樣地,安裝在導(dǎo)向軌292上。彎曲部272包括增強用的增強肋278、引導(dǎo)部279及導(dǎo)向肋279A,形成為與抵接部件260的彎曲部262大致相同的形狀。抵接部273是以前后方向208上的前端比后端位于下方的方式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矩形板狀。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73的前端(下端)與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63的前端(下端)在上下方向 207及前后方向208上位于相同位置。抵接部件270配置在片材206 (例如A4尺寸、legal尺寸)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左端或右端在兩個抵接肋273A之間的位置。因此,存在片材206只與左右方向209上的一個抵接肋273A抵接的情況。此時,若將抵接部273像抵接部263那樣設(shè)置成末端變細的形狀,則無法到噴嘴247(圖3(B))的附近為止按壓片材206。因此,抵接部273沒有被設(shè)置成末端變細的形狀,而是設(shè)置成矩形板狀。抵接部件270通過抵接肋273A,在左右方向209上的片材206的兩端的內(nèi)側(cè),到噴嘴247的附近為止按壓片材206。另外,在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273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部,設(shè)置有從前端切除的形狀的缺口部273B。由于缺口部273B,左右方向209上的抵接部273的中央部上所設(shè)置的抵接肋273A的前后方向208上的前端與左右兩側(cè)的抵接肋273A的前端相比位于后方。抵接部273的前端部的板形狀的厚度變薄,從而在將所傳送的片材206設(shè)置為波形狀時發(fā)生撓曲。使抵接部273的前端部撓曲是為了調(diào)整波形狀。此外,抵接部273的前端部在傳送厚度稍厚的片材206時發(fā)生撓曲,抑制厚的片材206在抵接部273與壓印平板250之間卡紙。此外,由于抵接部273的前端部的厚度變薄,因此能夠增大與記錄頭246的噴嘴247側(cè)的面(下表面)的間隙,抵接部273與記錄頭246難以接觸。此外,在片材206以與抵接部273接觸的狀態(tài)卡紙時,容易去除片材206。另外,雖然省略詳細說明,但與抵接部件260同樣,抵接部件270也能夠相對于導(dǎo)向軌292向下限位置和上限位置移動。此外,在抵接部件270的抵接部273上也設(shè)置有與包圍肋284、突出肋285、肋286相同的肋,此外設(shè)置有與限制部280A、280B相同的限制部。[排紙輥對237][0280]如圖12所示,排紙輥對237 (與第2傳送部相當(dāng))包括配置在壓印平板250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側(cè))的旋轉(zhuǎn)軸238A、設(shè)置在旋轉(zhuǎn)軸238A上的多個排紙輥238、以及配置在排紙輥238的上側(cè)的第I齒盤239。旋轉(zhuǎn)軸238A向左右方向209 (與圖12的紙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左右兩端部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旋轉(zhuǎn)軸238A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旋轉(zhuǎn)。如圖26所示,旋轉(zhuǎn)軸238A的高度位置被確定為,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比第5肋315的上端稍微靠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這是為了使被第5肋315支撐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進入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排紙輥238的輥面從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上所設(shè)置的開口 318向第I傳送路徑231露出。如圖16所示,第I齒盤239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徑向上具有彈性的彈性軸301上。具體地說,左右一對第I齒盤239設(shè)置在彈性軸301上。一對第I齒盤239通過彈性軸301上所設(shè)置的隔離物302向左右方向209分離。左右方向209上的彈性軸301的兩端部固定在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 (圖26)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與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相對,在壓印平板250的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劃分第I傳送路徑231。彈性軸301在一對第I齒盤239與排紙輥238抵接的狀態(tài)下?lián)锨勺笥曳较?09上的中央部比兩端部位于上方,向下側(cè)對一對第I齒盤239施力。一對第I齒盤239通過彈性軸301的作用力向排紙輥238壓接。如圖16所示,排紙輥對237分別配置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I肋251的延長線上(第I肋251的前方)的位置。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在被第I肋251支撐之后到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237夾持。如圖12的虛線框內(nèi)的圖所示,傳送方向219上的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與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之間的距離LI比被傳送的各種片材206中傳送方向219上的長度最短的片材206的長度短。由此,在任何尺寸下,傳送方向219上的片材206的上游端從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拔出之前,傳送方向219上的片材206的下游端被排紙輥對237夾持。[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如圖26所示,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和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以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為下側(cè)在上下方向207上相對配置,在它們之間形成有第I傳送路徑231。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及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支撐于未圖示的框架。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包括固定第I齒盤239的彈性軸301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兩端部的多個第I固定部(未圖示)、固定后述的第2齒盤282的彈性軸301的左右兩端部的多個第2固定部304、以及固定第3齒盤283的彈性軸301的左右兩端部的多個第3固定部305。第I固定部、第2固定部304及第3固定部305均為相同的結(jié)構(gòu)。第I固定部在排紙輥238的上側(cè)向左右方向209分離而配置。第2固定部304在傳送方向219上的抵接部263的延長線上且與第I固定部相比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側(cè))向左右方向209分離而配置。第3固定部305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2固定部304的延長線上且與第2固定部304相比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向左右方向209分離而配置。如圖26所示,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具有向第2齒盤282引導(dǎo)片材206的波谷的部分的第I引導(dǎo)面310 (與引導(dǎo)部相當(dāng))。第I引導(dǎo)面310分別設(shè)置在傳送方向219上的各抵接部件260的延長線上,使得片材206的頂端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抵接。第I引導(dǎo)面310位于傳送方向219上的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與第2齒盤282的下端之間,從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的上方朝向前后方向208上的斜前下方即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傾斜地延伸。第I引導(dǎo)面310的前端的上下方向207的位置位于與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大致相同的高度。傳送的片材206的頂端與第I引導(dǎo)面310抵接,朝向斜前下方。另外,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也可以具有從與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相比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朝向前后方向208上的斜前下方即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傾斜地延伸的傾斜面。此時,該傾斜面中位于傳送方向219上的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與第2齒盤282的下端之間的區(qū)域與引導(dǎo)部相當(dāng)。如圖12所示,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配置在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的下側(cè),是支撐被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按壓的片材206的部件。從傳送方向219上比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的下游側(cè)的端靠下游側(cè)的排出口(與末端相當(dāng))向排紙托盤229排出片材206。如圖26、27所示,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包括配置在旋轉(zhuǎn)軸238A與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之間且固定在未圖示的框架上的板狀的基部311和從基部3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多個第2肋312、第3肋313、第4肋314及第5肋315。如圖16所示,在基部311上,開口有使排紙輥238從上表面突出的多個開口 318。第5肋315是向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引導(dǎo)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肋。第5肋315從傳送方向219上的開口 318的上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后側(cè))的端邊緣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間向傳送方向219延伸至傳送方向219上的基部311的上游側(cè)的端(前后方向208上的后端)。第5肋315位于傳送方向219上的第I肋251的延長線上。第5肋315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與第I肋251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大致相同,以能夠支撐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設(shè)置有第5肋315是因為,由于壓印平板250被設(shè)置為能夠轉(zhuǎn)動,無法使壓印平板250的第I肋251延伸至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如圖27㈧所示,在傳送方向219 (圖12)上的第5肋315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傳送方向219上的基部311的上表面的上游側(cè)的端邊緣朝向斜前上方傾斜地延伸至第5肋315的突出端(上端)的第5引導(dǎo)面325。片材206的頂端與第5引導(dǎo)面325抵接而向第5肋315的突出端(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206卡在第5肋315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圖16所示的第2肋312是支撐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肋,配置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I肋251的延長線上。第2肋312的突出端(上端)的高度位置與第I肋251的突出端(上端)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以能夠支撐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第2肋312從傳送方向219上的開口 318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側(cè))的端邊緣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間向傳送方向219延伸。第2肋312的傳送方向219下游側(cè)的端與第2齒盤82的下端相比位于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側(cè))。第2肋312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端與第2齒盤282的下端相比位于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這是為了在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被第2齒盤282從上側(cè)按壓時,通過第2肋312支撐波峰的部分。第2肋312從開口 318的下游側(cè)的端邊緣向傳送方向219延伸至傳送方向219上的第2齒盤82與第3齒盤83之間的位置。第2肋312延伸至第2齒盤282與第3齒盤283之間的位置是因為設(shè)置有第3肋313。如圖27(A)所示,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2肋312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開口 318的端邊緣朝向斜前上方即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傾斜地延伸至第2肋312的突出端(上端)的第2引導(dǎo)面322 (與傾斜面相當(dāng))。通過了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的片材206的頂端與第2引導(dǎo)面322抵接而向第2肋312的突出端(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206卡在第2肋312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第3肋313是取代第2肋312來支撐由第2肋312支撐的片材206的波峰的部分的肋。如圖16所示,第3肋313配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的第2齒盤282和第2肋312的中間與第2肋312之間,以能夠支撐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第3肋313從與傳送方向219上的第2肋312的下游側(cè)的端相比靠傳送方向219的上游側(cè)的位置且與第2肋312的上游側(cè)的端相比靠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向傳送方向219延伸至傳送方向219上的與第2齒盤282相比靠下游側(cè)的位置,以從第2肋312繼續(xù)引導(dǎo)片材206。第3肋313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比第2肋312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低,即靠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另外,在圖26中,由于第2肋312與第3肋313的高度差很小,因此表示為大致相同。片材206通過第2肋312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之后,通過第3肋313支撐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并傳送。如圖27(A)所示,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3肋313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基部311的上表面朝向斜前上方即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傾斜地延伸至第3肋313的突出端(上端)的第3引導(dǎo)面323。片材206的頂端與第3引導(dǎo)面323抵接而向第3肋313的突出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206卡在第3肋313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的端。第4肋314是支撐被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按壓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的肋。如圖16所示,第4肋314與第2齒盤282相比從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側(cè)向傳送方向219延伸至與第3齒盤283相比靠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的位置。第4肋314配置在左右方向209上的第3肋313與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之間,以能夠支撐片材206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此外,由于支撐波谷的部分,因此第4肋314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比第3肋313的突出端(上端)的位置低,即靠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偵U。如圖27(B)所示,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4肋314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從基部311的上表面朝向斜前上方即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傾斜地延伸至第4肋314的突出端(上端)的第4引導(dǎo)面324。片材206的頂端與第4引導(dǎo)面324抵接而向第4肋314的突出端(上端)引導(dǎo)。由此,抑制片材206卡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4肋314的上游側(cè)的端。片材206通過第4肋314支撐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并傳送。在基部311的上表面,在相鄰的第4肋314之間且與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有開口 319(參照圖16),不存在基部311的上表面。由此,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例如由于吐出大量的墨水而膨脹、波谷的部分下降時,在波谷的部分不與基部311的上表面抵接,能夠抑制片材206的波谷的部分與基部311的上表面滑動接觸。其結(jié)果,能夠抑制波形狀被破壞及傳送阻力增大,能夠抑制圖像記錄的精度下降。[第2齒盤282、第3齒盤283][0303]第2齒盤282 (與第2按壓部相當(dāng))及第3齒盤283 (與第3按壓部相當(dāng))是從上側(cè)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來使片材206維持波形狀的部件。如圖16所示,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為與第I齒盤239相同的結(jié)構(gòu),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彈性軸301上。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彈性軸301上是為了在傳送光面紙等韌度強的片材206時使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向上方退避。一對第2齒盤282及一對第3齒盤283分別通過隔離物302向左右方向209分離。在左右方向209上,通過隔離物302連接的兩個第2齒盤282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間與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對應(yīng)。第2齒盤282及第3齒盤283設(shè)置成一對是為了在按壓片材206時分散對片材206施加的力。如圖26所示,第2齒盤282的彈性軸301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兩端部固定在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的第2固定部304上。第2齒盤282的下端即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的突出端位于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靠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且與前后方向208上的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的前端(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第2齒盤282能夠從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如圖12的虛線框內(nèi)的圖所示,第2齒盤282配置在使第2齒盤282的下端與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之間的傳送方向219上的距離L2比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與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的前端的下端之間的傳送方向219上的距離L3短的位置。這是為了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片材206的上游端被第I肋251與抵接部263上下夾持期間使片材206的前端到達第2齒盤282。由此,在片材206的上游端通過了第I肋251與抵接部263之間時,片材206已與第2齒盤282抵接。由此,片材206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維持波形狀。如圖26所示,第3齒盤283的彈性軸301的左右方向209上的兩端部固定在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的第3固定部305。第3齒盤283的下端即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的突出端位于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靠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且與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第3齒盤283能夠從上側(cè)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第3齒盤283與第2齒盤282相比在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與第2齒盤282分離而配置。這是為了在傳送方向219上分離的兩點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部分,抑制在片材206的后端通過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之后片材206的后端從壓印平板250上浮。若傳送方向219上的第2齒盤282與第3齒盤283的距離過于接近,則產(chǎn)生片材206以第2齒盤282為支點轉(zhuǎn)動的可能性,若過于遠離,則產(chǎn)生在片材206到達第3齒盤283之前片材206的后端通過抵接部263、片材206轉(zhuǎn)動的可能性。由此,第3齒盤283在傳送方向219上的長度最短的片材206的后端從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拔出之前片材206的頂端到達的范圍內(nèi)與第2齒盤282分離而配置。[換向輥對330]如圖12、27所示,在第I傳送路徑231上與第3齒盤283及第I位置224相比靠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設(shè)置有換向輥對330 (與第3傳送部相當(dāng))。換向輥對330包括配置在第I位置224的傳送方向219上的下游側(cè)(前后方向208上的前側(cè))的旋轉(zhuǎn)軸331A、設(shè)置在旋轉(zhuǎn)軸331A上的多個換向輥(以下還稱為SB輥)331、以及配置在SB輥331的上側(cè)的第5齒盤332。旋轉(zhuǎn)軸331A向左右方向209(與圖12的紙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左右兩端部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未圖示的框架上。旋轉(zhuǎn)軸331A通過未圖示的驅(qū)動電動機進行旋轉(zhuǎn)。如圖28所示,第5齒盤332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徑向上具有彈性的彈性軸333上。具體地說,左右一對第5齒盤332設(shè)置在彈性軸333上。一對第5齒盤332通過彈性軸333上所設(shè)置的隔離物334向左右方向209分離。左右方向209上的彈性軸333的兩端部固定在未圖示的傳送路徑部件上。彈性軸333在一對第5齒盤332與SB輥331抵接的狀態(tài)下?lián)锨勺笥曳较?09上的中央部比兩端部位于上方,向下側(cè)對一對第5齒盤332施力。一對第5齒盤332通過彈性軸333的作用力向SB輥331壓接。如圖28所示,換向輥對330分別配置在傳送方向219上的第I肋251的延長線上(第I肋251的前方)的位置。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在被第I肋251支撐之后到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237夾持,進一步到達換向輥對330的夾持位置并被夾持。[第4齒盤 335]第4齒盤335 (與第4按壓部相當(dāng))是從上側(cè)即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來使片材206維持波形狀的部件。如圖28所示,第4齒盤335為與第I齒盤239相同的結(jié)構(gòu),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彈性軸336上。第4齒盤335能夠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在彈性軸336上是為了在傳送光面紙等韌度強的片材206時使第4齒盤335向上方退避。一對第4齒盤335分別通過隔離物337向左右方向209分離。在左右方向209上,通過隔離物337連接的兩個第4齒盤335的左右方向209上的中間與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對應(yīng)。第4齒盤335設(shè)置成一對是為了在按壓片材206時分散對片材206施加的力。另外,在圖12中,第4齒盤335與第5齒盤332重疊,沒有表示在圖中。第4齒盤335的下端即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的突出端位于比換向輥對330的夾持位置靠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側(cè)且與抵接部件260的抵接部263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第4齒盤335能夠從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按壓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如圖29所示,第4齒盤335的下端與SB輥331及第5齒盤332的夾持位置相比靠上下方向207的下側(cè)。此外,在左右方向209上,在各SB輥331及第5齒盤332之間有第4齒盤335。由此,片材206成為在左右方向209上以被SB輥331及第5齒盤332夾持的部分為“波峰”、以被第4齒盤335按壓的部分為“波谷”的波形狀。[路徑切換部340]如圖12所示,路徑切換部340在第I位置224中配置在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路徑切換部340沿著左右方向209設(shè)置有多個。路徑切換部340與切換部件相當(dāng)。路徑切換部340分別由第6齒盤341、第7齒盤342、擺動板343及支軸344構(gòu)成。支軸344在左右方向209上延伸,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撐在打印部211的框架等上。擺動板343由從支軸344向傳送方向219的下游側(cè)延伸的多個肋構(gòu)成。擺動板343的各肋的左右方向209的配置與排紙輥對237的位置對應(yīng)。擺動板343伴隨著支軸344的旋轉(zhuǎn)而轉(zhuǎn)動。在擺動板343的肋之間設(shè)置有第6齒盤341。第6齒盤341配置在擺動板343的轉(zhuǎn)動基端與轉(zhuǎn)動頂端之間,其一部分與擺動板343的下端相比向下側(cè)突出。第6齒盤341被設(shè)置為能夠以左右方向209為軸旋轉(zhuǎn),在左右方向209上分離地設(shè)置有多個。擺動板343構(gòu)成為能夠改變姿勢,在其下表面?zhèn)扰c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相比位于第2傳送路徑部件362側(cè)的排出姿勢(圖12中用虛線所示的姿勢)與其轉(zhuǎn)動頂端超過第I傳送路徑部件361而進入第2傳送路徑223的反轉(zhuǎn)姿勢之間轉(zhuǎn)動。即,反轉(zhuǎn)姿勢的擺動板343的轉(zhuǎn)動頂端部與排出姿勢的擺動板343的轉(zhuǎn)動頂端部相比位于下方。即,反轉(zhuǎn)姿勢是與排出姿勢相比位于下側(cè)的姿勢。擺動板343通常通過自重維持反轉(zhuǎn)姿勢,通過在第I傳送路徑231上向傳送方向219傳送的片材206被抬起,從反轉(zhuǎn)姿勢向排出姿勢改變姿勢。片材206在擺動板343為排出姿勢的情況下進一步向第I傳送方向的末端傳送。此時,第6齒盤341與所傳送的片材206的上表面抵接而旋轉(zhuǎn)。即,排出姿勢的路徑切換部340對在第I傳送路徑231上向傳送方向219傳送的片材206的上表面進行導(dǎo)向,沿著第I傳送路徑231引導(dǎo)該片材206。若片材206的后端通過第6齒盤341的正下方,則由擺動板343的自重引起的向下方的力大于片材206向上方推動擺動板343的力。由此,擺動板343再次通過自重從排出姿勢向反轉(zhuǎn)姿勢改變姿勢。其結(jié)果,片材206的后端朝向第2傳送路徑223的方位。在該狀態(tài)下,若SB輥331向傳送方向219旋轉(zhuǎn),則片材206向排紙托盤229排出。在片材206的后端朝向第2傳送路徑223的方位的狀態(tài)下,若SB輥331向傳送方向219的反方向旋轉(zhuǎn),則片材206向第2傳送路徑223引導(dǎo)。S卩,片材206在擺動板343為反轉(zhuǎn)姿勢的情況下,波形狀的“波峰”的部分與構(gòu)成擺動板343的各肋抵接而向第2傳送路徑223引導(dǎo),從而進行換向傳送。[再傳送輥對350]在第2傳送路徑223上,設(shè)置有包括再傳送輥351和夾送輥352的再傳送輥對350。再傳送輥351及夾送輥352相互抵接,夾持并傳送片材206。片材206從電動機(未圖示)經(jīng)由驅(qū)動傳遞機構(gòu)(未圖示)傳遞旋轉(zhuǎn)驅(qū)動力而旋轉(zhuǎn)。驅(qū)動傳遞機構(gòu)由行星齒輪等構(gòu)成,無論傳送用電動機向正轉(zhuǎn)或反轉(zhuǎn)的任意方向旋轉(zhuǎn),均使再傳送棍351向一個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以使片材206向傳送方向217傳送。[突出部363]第2傳送路徑223的上側(cè)通過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劃分。此外,第2傳送路徑223的下側(cè)通過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劃分。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和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隔著片材206能夠通過的預(yù)定間隔而彼此相對配置。此外,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和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在與圖12的紙面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209上延伸。如圖12所示,第2傳送路徑223的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與再傳送輥351相比在傳送方向217的上游側(cè)彎曲。具體地說,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的第2傳送路徑223側(cè)的面由第I面366和第2面367構(gòu)成。在該圖12中雖然沒有詳細表示,但是第I面366及第2面367由在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上沿著傳送方向217延伸的多個肋的突出面構(gòu)成。在第2傳送路徑223上傳送的片材206通過這些肋的突出面向傳送方向217引導(dǎo)。第I面366是越靠向后側(cè)高度越低的傾斜面。即,第I面366是從與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平行地延伸的水平面傾斜了預(yù)定角度的面。第2面367是大致與前后方向208及左右方向209平行地延伸的大致水平面。S卩,第I面366與第2面367相比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度大。另外,第2面367也可以是與第I面366相比傾斜角度小的傾斜面。由于第I面366為傾斜面且第2面367為大致水平面,因此第I面366與第2面367的邊界成為突出部363。另外,如上所述,第I面366及第2面367是在左右方向209上延伸的面,因此第I面366與第2面367交叉而成的突出部363是在左右方向209上延伸的線。在此,突出部363與連接SB輥對330對片材206的夾持位置與再傳送輥351對片材206的夾持位置的假想線即圖12中的虛線390相比向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側(cè)突出。S卩,在側(cè)視圖中,在以虛線390為基準(zhǔn)的情況下,突出部363構(gòu)成向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側(cè)突出的凸部。[實施方式的動作]以下,依次說明在普通紙等韌度弱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在光面紙等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在厚紙等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厚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首先,參照圖15(A) 15(C)、20、21說明在普通紙等韌度弱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供紙盒220上所載置的片材206通過側(cè)導(dǎo)向機構(gòu)227被中心對齊地定位。定位的片材206通過供給輥243向第I傳送路徑231送出。送出的片材206通過傳送輥對234進行傳送。通過了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的片材206的頂端通過抵接部件260,270的引導(dǎo)部269,279向抵接部263,273引導(dǎo)。若片材206與抵接部263,273抵接,則抵接部件260、270從下限位置向上限位置移動(參照圖30 (A)和30(B))。此外,由于片材206是普通紙等韌度弱的片材,因此幾乎不使壓印平板250轉(zhuǎn)動而被第I肋251及第8肋256支撐。在該狀態(tài)下,抵接部263、273的下表面與第I肋251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下壓片材206,因此片材206成為波形狀(圖15(B))。通過中心對齊對片材206進行定位,并在以左右方向209上的壓印平板250的中央為基準(zhǔn)左右對稱的位置配置有抵接部件260,270及第I肋251及第8肋256,因此片材206成為左右對稱的波形狀。此外,第I肋251之間的距離Df D4全部被設(shè)置為相同的距離D,并在相鄰的第I肋251的中間配置有抵接部件260,因此片材206成為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與波谷的頂點之間的距離全部相同的波形狀。此外,片材206通過第8肋256成為與左右方向209上的中央近的波的曲率半徑小于與該中央遠的波的曲率半徑的波形狀。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韌度變強,抑制彎曲地傳送。若片材206的頂端部到達記錄頭246的噴嘴247的下方位置,則傳送輥235的旋轉(zhuǎn)停止。之后,托架248向左右方向209往返移動,并且從噴嘴247向片材206吐出墨滴,進行一個路徑(path)量的打印。此時,記錄頭246考慮根據(jù)片材206的波形狀而周期性地變化的片材206與噴嘴247之間的距離而吐出墨滴。另外,片材206是否為韌度弱的普通紙等是通過打印指示中所包含的信息來判斷的。在進行一個路徑量的打印之后,傳送輥235旋轉(zhuǎn),片材206被傳送一個路徑量。交替反復(fù)進行一個路徑的打印和一個路徑量的片材206的傳送,在片材206上記錄圖像。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I肋251支撐并在壓印平板250上傳送,接著在第I傳送路徑部件362的第5肋315上支撐波峰的頂點部分并傳送。之后,被第5肋315支撐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到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237夾持。片材206在波峰的頂點部分被排紙輥對237夾持而向傳送方向219傳送。片材206中通過了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2肋312支撐。另一方面,波谷的部分通過第I引導(dǎo)面310及第4引導(dǎo)面324向第2齒盤282的下端引導(dǎo),被第2齒盤282從上側(cè)按壓。此時,片材206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被第4肋314支撐。此外,片材206的后端還沒有通過抵接部263、273。由此,片材206的頂端部和后端部這兩部分仍被支撐為波形狀。由此,片材206切實地維持波形狀。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2齒盤282之后,到達第3肋313,通過第3肋313支撐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被第4肋314支撐,并且向傳送方向219傳送,到達第3齒盤283。到達第3齒盤283的片材206被第3齒盤283按壓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片材206在向傳送方向219分離的第2齒盤282和第3齒盤283這兩點被按壓,因此即使在片材206通過抵接部263、273之后,也不會以第2齒盤282為支點轉(zhuǎn)動地傳送。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3齒盤283之后,到達第I傳送路徑231的第I位置224,與路徑切換部340的第6齒盤341抵接。由于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韌度,因而擺動板343繞支軸344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由此,片材206的頂端在第I位置224向SB輥對330側(cè)行進。另外,第6齒盤341與成為波形狀的片材206的波峰的部分抵接,但片材206的波形狀不會由于擺動板343的自重而被破壞。使擺動板343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到達SB輥對330的夾持位置,被SB輥對330夾持。而波谷的部分被第4齒盤335從上側(cè)按壓。由此,片材206切實地維持波形狀。并且,在記錄圖像之后,片材206通過排紙輥對237及SB輥對330向排紙托盤229排出。接著,說明在光面紙等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供紙盒220上所放置的片材206通過供給輥243向第I傳送路徑231送出,并通過傳送輥對234進行傳送。若片材206進入傳送輥235與從動輥236之間,則從動輥236克服彈簧373、375的施力而向下側(cè)移動片材206的厚度量。若片材206像光面紙那樣具有比普通紙厚的厚度,則壓印平板250的后端側(cè)(突起374側(cè))與從動輥236連動而向下側(cè)移動。通過了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的片材206的頂端通過抵接部件260、270的引導(dǎo)部269,279向抵接部263,273引導(dǎo)。若片材206與抵接部263,273抵接,則抵接部件260、270從下限位置向上限位置移動(參照圖30 (A)和30 (B))。此外,由于片材206是光面紙等韌度非常強的片材,因此若抵接部件260、270被定位在上限位置,則壓印平板250通過片材206轉(zhuǎn)動為傳送方向219的上游側(cè)向下方下降。其結(jié)果,壓印平板250的抵接部371從支架357的被抵接部372分離。即,壓印平板250從支架357分離而向下方移動。另一方面,即使片材206被夾持在壓印平板250的第I肋251與抵接部件260、270的抵接部263、273之間,從動輥236也不會進一步向下方移動。此時,如圖15(C)所示,片材206不成為波形狀地傳送。之后,片材206通過記錄頭246記錄圖像。由于片材206沒有成為波形狀,因此記錄頭246認(rèn)定為上下方向207上的片材206與噴嘴247之間的距離一定而吐出墨滴。另外,片材206是否為韌度非常強的光面紙等是通過打印指示中所包含的信息來判斷的。被第5肋315支撐的片材206到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并被排紙輥對237夾持。并且,通過了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的片材206的頂端通過第I引導(dǎo)面310及第4引導(dǎo)面324向第2齒盤282的下端引導(dǎo)。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在通過第2齒盤282時使第2齒盤282的彈性軸301撓曲,使第2齒盤282向上方移動。片材206通過使第2齒盤282向上方移動,仍保持平面形狀地傳送。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2齒盤282之后,被第3肋313支撐,到達第3齒盤283。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在通過第3齒盤283時使第3齒盤283的彈性軸301撓曲,使第3齒盤283向上方移動。片材206通過使第3齒盤283向上方移動,仍保持平面形狀地傳送。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3齒盤283之后,到達第I傳送路徑231的第I位置224,與路徑切換部340的第6齒盤341及第7齒盤342抵接。由于非常強的片材206的韌度,因而擺動板343繞支軸344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由此,片材206的頂端在第I位置224向SB輥對330側(cè)行進。使擺動板343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的片材206到達SB輥對330的夾持位置,被SB輥對330夾持。韌度非常強的片材206在通過第4齒盤335時使第4齒盤335的彈性軸336撓曲,使第4齒盤335向上方移動。片材206通過使第4齒盤335向上方移動,仍保持平面形狀地傳送,通過排紙輥對237及SB輥對330向排紙托盤229排出。接著,說明在厚紙等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厚的片材206上記錄圖像時的噴墨記錄裝置210的動作。供紙盒220上所放置的片材206通過供給輥243向第I傳送路徑231送出,并通過傳送輥對234進行傳送。通過了傳送輥對234的夾持位置的片材206的頂端通過抵接部件260,270的引導(dǎo)部269,279向抵接部263,273引導(dǎo)。若片材206與抵接部263,273抵接,則抵接部件260、270從下限位置向上限位置移動(參照圖30 (A)和30 (B))。此外,由于片材206是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后的片材,因此若抵接部件260、270被定位在上限位置,則壓印平板250通過片材206稍微轉(zhuǎn)動。此時,片材206如圖22(A)的實線所示,成為比普通紙的情況(圖的虛線)平緩的(振幅小的)波形狀而進行傳送。記錄頭246認(rèn)定為片材206成為平緩的波形狀而吐出墨滴。具體地說,雖然片材206與噴嘴247之間的距離周期性地變化,但記錄頭246認(rèn)定為該變化量小于普通紙的情況而吐出墨滴。另外,片材206是否為厚紙等是通過打印指示中所包含的信息來判斷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I肋251支撐而在壓印平板250上傳送,接著在第I傳送路徑部件362的第5肋315上支撐波峰的頂點部分并傳送。之后,被第5肋315支撐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到達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被排紙輥對237夾持。片材206在波峰的頂點部分被排紙輥對237夾持而向傳送方向219傳送。片材206中通過了排紙輥對237的夾持位置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被第2肋312支撐。另一方面,波谷的部分通過第I引導(dǎo)面310及第4引導(dǎo)面324向第2齒盤282的下端引導(dǎo),被第2齒盤282從上側(cè)按壓。由于片材206是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厚的片材,因此第2齒盤282的彈性軸301通過片材206稍微變形,第2齒盤282稍微向上側(cè)移動。此時,片材206成為比普通紙的情況平緩的(振幅小的)波形狀而傳送。此時,片材206的后端還沒有通過抵接部263、273。由此,片材206的頂端部和后端部這兩部分仍被支撐為平緩的波形狀。由此,片材206切實地維持平緩的波形狀。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2齒盤282之后,到達第3肋313及第4肋314,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被第3肋313支撐,波谷的頂點部分的左右兩側(cè)被第4肋314支撐,并且向傳送方向219傳送,到達第3齒盤283。到達第3齒盤283的片材206被第3齒盤283按壓波形狀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由于片材206是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厚的片材,因此第3齒盤283的彈性軸301通過片材206稍微變形,第3齒盤283稍微向上側(cè)移動。此時,片材206成為比普通紙的情況平緩的(振幅小的)波形狀而傳送。片材206在向傳送方向219分離的第2齒盤282和第3齒盤283這兩點被按壓,因此即使在片材206通過抵接部263、273之后,也不會以第2齒盤282為支點轉(zhuǎn)動地傳送。片材206的頂端在通過第3齒盤283之后,到達第I傳送路徑231的第I位置224,與路徑切換部340的第6齒盤341及第7齒盤342抵接。通過成為平緩的波形狀的片材206的韌度,擺動板343繞支軸344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由此,片材206的頂端在第I位置224向SB輥對330側(cè)行進。使擺動板343向上側(cè)轉(zhuǎn)動的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到達SB輥對330的夾持位置,被SB輥對330夾持。而波谷的部分被第4齒盤335從上側(cè)按壓。由于片材206是與普通紙相比厚度厚的片材,因此第4齒盤335的彈性軸336通過片材206稍微變形,第
4齒盤335稍微向上側(cè)移動。此時,片材206成為比普通紙的情況平緩的(振幅小的)波形狀而傳送。由此,片材206切實地維持平緩的波形狀。并且,在記錄圖像之后,片材206通過排紙輥對237及SB輥對330向排紙托盤229排出。另外,能夠在任何片材206上進行雙面打印。在雙面打印的情況下,SB輥331在第I面(例如表面)上記錄有圖像的片材206的后端通過第I傳送路徑231的第I位置224、且通過SB輥對330的夾持位置之前,暫時停止,向傳送方向219的反方向旋轉(zhuǎn)。這樣,傳送方向219上的片材206的后端成為頭部,在第I傳送路徑231中向傳送方向219的反方向行進而進入第I位置224。在第I位置224,路徑切換部340將擺動板343的轉(zhuǎn)動頂端向下側(cè)轉(zhuǎn)動以進入第2傳送路徑223,因此片材206被擺動板343引導(dǎo),頂端側(cè)以SB輥對330的夾持位置為中心轉(zhuǎn)動成進入第2傳送路徑223。在第2傳送路徑223中傳送的片材206的頂端部沿著上側(cè)導(dǎo)向部件364的第I面366向傳送方向217行進,若通過突出部363,則與下側(cè)導(dǎo)向部件365抵接并行進。由此,在突出部363,片材206行進的方向在頂端側(cè)和后端側(cè)稍微變化。由于該變化,片材206稍微彎折,波形狀的“波峰”與“波谷”之差即波形狀的振幅稍微減小。并且,若片材206的頂端部被再傳送輥351夾持,則片材206成為其頂端部被再傳送輥351夾持、且其后端部被SB輥對330夾持的狀態(tài)。并且,片材206成為在SB輥對330與再傳送輥對350之間沿著傳送方向217被拉伸的狀態(tài),片材206的上表面與突出部363抵接。在該狀態(tài)下,若片材206進一步向傳送方向217傳送,則片材206的上表面在突出部363被擠壓。由此,片材206的波形狀的振幅進一步減小。換言之,被卷成波形狀的片材206通過被突出部363擠壓,波形狀消除而成為接近平面形狀的狀態(tài)。并且,片材206通過第2傳送路徑223到達第I傳送路徑231的第2位置225,以表背反轉(zhuǎn)的狀態(tài)即以使第2面與記錄頭246相對的狀態(tài)再次進入第I傳送路徑231的彎曲路徑232,被傳送輥對234夾持而向壓印平板250上傳送。由于片材206的波形狀被消除,因此片材206順利被傳送輥對234夾持。片材206在壓印平板250上與上述同樣地在第2面上記錄圖像,之后片材206通過排紙輥對237及SB輥對330向排紙托盤229排出。[0362]在這樣的第2實施方式中,也能夠獲得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夕卜,在第2實施方式中,當(dāng)然也能夠進行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各變形例相同的變形。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傳送部,向與上下方向交叉的傳送方向夾持并傳送片材; 壓印平板,在比上述第I傳送部靠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具有向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多個第I肋部,該第I肋部向與上下方向及上述傳送方向交叉的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在該第I肋部的上端支撐片材; 記錄頭,配置在上述壓印平板的上側(cè),從噴嘴向上述壓印平板上所支撐的片材吐出墨滴; 多個第I按壓部,在比上述噴嘴靠傳送方向上游側(cè)且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I肋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與上述第I肋部上所支撐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第I肋部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 多個第2傳送部,在上述第I肋部的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且上述傳送方向上與上述第I肋部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夾持并傳送片材;以及 多個第2按壓部,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為在上述傳送方向上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與所傳送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下方。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引導(dǎo)部件,該引導(dǎo)部件具有第I引導(dǎo)部,該第I引導(dǎo)部位于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之間,向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引導(dǎo)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支撐部件,該支撐部件具有多個第2肋部,該多個第2肋部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之間的位置向上述傳送方向延伸,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且支撐片材的上端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部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向上端面引導(dǎo)片材的第2引導(dǎo)部。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排出口,與上述第2肋部相比設(shè)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排出片材;和 多個第3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排出口之間且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部之間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地配置,與所傳送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下端與上述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下方。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3傳送部,該第3傳送部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與上述排出口之間,夾持并傳送片材。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肋部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配置在使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與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的距離比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I傳送部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下端之間的距離短的位置。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為齒盤。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包括: 多個齒盤,向上述第I方向分離;和 隔離物,配置在多個齒盤之間。
11.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傳送部,向傳送方向夾持并傳送片材; 壓印平板,與上述第I傳送部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支撐通過上述第I傳送部傳送的片材; 記錄頭,與上述壓印平板相對地配置,從噴嘴吐出墨滴;第I按壓部,與上述噴嘴相比在傳送方向上游側(cè)以在與上述傳送方向及片材的記錄面交叉的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的方式配置有多個,從上述記錄頭側(cè)向上述壓印平板側(cè)突出;多個肋,在上述壓印平板上設(shè)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I按壓部之間并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且向上述記錄頭側(cè)突出,上述多個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記錄頭側(cè); 第2傳送部,與上述肋相比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成具有在上述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夾持片材的多個夾持位置,在各夾持位置夾持并傳送片材,上述寬度方向上的片材的各夾持位置是與上述肋對應(yīng)的位置; 第I傳送路徑部件,與上述壓印平板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在上述壓印平板側(cè)劃分傳送路徑;第2傳送路徑部件,與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相對地配置而劃分傳送路徑;以及多個第2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或其下游側(cè)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并且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下游側(c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具有引導(dǎo)部,該引導(dǎo)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向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引導(dǎo)片材的傳送方向下游端。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導(dǎo)部是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從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接近地傾斜的傾斜肋。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2肋,該第2肋至少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設(shè)置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2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的上游側(cè)的端部,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從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接近且與上述突出端連續(xù)的傾斜面。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3按壓部,該第3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之間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2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3傳送部,該第3傳送部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與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之間,夾持并傳送片材。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肋的上述傳送方向的下游端與上述第3按壓部相比位于上述傳送路徑的末端側(cè)。
1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肋的上述傳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按壓部與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 還包括第3肋,該第3肋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的上游側(cè)端部與下游側(cè)端部之間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下游側(cè),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3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2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4肋,該第4肋從上述傳送方向上的比上述第2按壓部靠上游側(cè)的位置延伸至比上述第3按壓部靠下游側(cè),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3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4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3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2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0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4肋之間且與上述第2按壓部及上述第3按壓部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開口。
2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4肋,該第4肋至少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之間設(shè)置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且配置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2肋與上述第2按壓部之間并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該第4肋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肋的突出端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2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上,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上述第4肋之間且與上述第2按壓部相對的位置,設(shè)置有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開口。
2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2按壓部的突出端的沿著上述傳送方向的第I距離比上述第I傳送部的夾持位置與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的沿著上述傳送方向的第2距離短。
2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是以上述寬度方向為軸旋轉(zhuǎn)的齒盤。
2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按壓部包括: 一對齒盤,與上述寬度方向相對且以上述寬度方向為軸旋轉(zhuǎn);和 隔尚物,設(shè)置在該一對齒盤之間。
2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按壓部的突出端是沿著上述傳送方向延伸的突出肋的端面。
2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多個第4按壓部,該多個第4按壓部在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的下游側(cè)且上述寬度方向上的與上述第I按壓部對應(yīng)的位置設(shè)置在上述第2傳送路徑部件側(cè),且向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突出的突出端與上述第2傳送部的夾持位置相比位于上述第I傳送路徑部件側(cè)。
2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8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傳送路徑,沿著上述傳送方向設(shè)置有上述第I傳送部、上述記錄部、上述第2傳送部及上述第3傳送部; 第2傳送路徑,連接上述第I傳送路徑上的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3按壓部的下游側(cè)且上述第3傳送部的上游側(cè)的第I位置與上述傳送方向上的上述第I傳送部的上游側(cè)的第2位置;以及 切換部件,在上述第I傳送路徑上向上述第3傳送部引導(dǎo)在上述第I位置向上述傳送方向傳送的片材的頂端,并且向上述第2傳送路徑引導(dǎo)在上述第I位置向與上述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傳送的片材的頂端。
專利摘要一種噴墨記錄裝置,能夠?qū)⑵木S持為波形狀,且能夠減小片材卡紙的可能性。所傳送的片材通過壓印平板(50)上所設(shè)置的第1肋(51)和配置在壓印平板的上側(cè)的按壓部件成為波形狀。在壓印平板上記錄了圖像的片材(6)被多個排紙輥對(37)夾持波形狀的波峰的頂點部分而傳送。由于被排紙輥對夾持,因此波谷的頂點部分的高度位置穩(wěn)定。在與排紙輥對相比靠傳送方向下游側(cè),配置有向左右方向(9)分離的第2齒盤(82)。第2齒盤按壓高度位置穩(wěn)定的波谷的頂點部分。由此,片材在第2齒盤卡紙的可能性減小。片材被排紙輥對夾持波峰的頂點部分,且被第2齒盤按壓波谷的頂點部分,從而維持波形狀。
文檔編號B41J11/22GK203063275SQ20122064012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1月28日
發(fā)明者伊藤毅, 古閑雄二, 杉山亙, 佐本賢治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