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儲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04510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儲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通常涉及到一種儲液容器。更特別地是,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用于將儲存液體用作記錄設備如噴墨記錄設備、“光電復印機”、傳真機或類似設備上的記錄媒介的儲液容器。此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主要包括上述類型儲液容器的記錄裝置。另外,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其上裝有上述類型記錄裝置的記錄設備。進一步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外部液體充滿上述類型的儲液容器的方法。
      傳統(tǒng)的液體噴射記錄設備(以下稱作噴墨記錄設備)一般具有這樣結構,即,將油墨從其上排出的記錄頭和與記錄頭相關的儲墨段分開設置,它們作為單獨構件相互遠離地放在不同位置上,但是它們工作時需通過包括設置在兩者內的供墨管的供墨系統(tǒng)使它們相互連接。
      由于在兩構件間必須伸展一長供墨管,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傳統(tǒng)噴墨記錄設備中配管是非常困難的,此外,在設備中易存在蒸發(fā)油墨或空氣。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與本發(fā)明相同的設計人(teh)提出了一種記錄頭與儲墨段相互成為一整體(盒)的噴墨記錄設備,它公開在日本專利申請公報上,公開號為61-249757,63-22653以及63-275793。按照這些申請,避免了上述蒸發(fā)油墨和空氣侵入的問題,同時這些申請的優(yōu)點是,因為不需裝配管道,任何無特殊技能的使用者均能容易地操作帶儲墨段的供墨系統(tǒng)。
      然而,當噴墨記錄設備中油墨完全消耗至最后一滴油墨時,他或她需購買一新的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成一整體的盒,并要用新的墨盒換下用過的墨盒。實際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即,盒中油墨完全用盡了,盡管記錄頭還能運轉一段時間,但不可避免地仍要用一新的記錄頭換下原記錄頭。在上述情況下,噴墨記錄設備的使用者提出了許多要求,即他們確信記錄頭中高作用件如壓電元件、硅晶片或類似件完全能有效地使用。
      為了滿意地滿足這些要求,設計人提出了在滑座上(on-carriage)型的噴墨記錄設備,它包括相互成一整體的記錄頭和儲墨盒,沒有配管的任何必要,其中,記錄頭可完全用到其最后工作壽命為止,此外,當儲墨盒用新的更換時,記錄頭可從儲墨盒上拆下。用這種“在滑座上”型噴墨記錄設備時,僅僅當儲墨盒內無墨時才需反復更換新的儲墨盒,而記錄頭要達到工作壽命結束時才更換。只要用噴墨記錄設備打印普通文件,用單一記錄頭就能為幾千張紙順序地進行一系列記錄工作,同時僅僅當儲墨盒內無墨時才反復更換新的儲墨盒。用“在滑座上”型噴墨記錄設備時,由于當記錄頭工作壽命終了再也不能進行記錄工作時,使用者需購買一新的記錄頭,所以用新的記錄頭才能重新開始記錄工作。此外,在實際使用中,設計人在將儲墨盒與記錄頭成為一整體方面做出了各種建議。
      由于在上述情況下作為個人計算機用的打印技術、硬件和軟件一年比一年先進,每次打印均能既輕松又美觀。從另一方面來說,賦予記錄設備的待改進的通用性的性能得以增加了。盡管經(jīng)常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即,是用染料基油墨還是顏料基油墨,這兩種油墨的每一種還都是具有各自特點的。決定選用那種油墨是很困難的。換言之,要求使用者隨意地作出選用那種型號油墨的決定。目前由于使用者增加了使用彩色打印的機會,所以這種傾向更加明顯了。此外,期望實際使用中的各種型號的油墨的每一種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上述事實大大地影響到儲墨盒的設計。這樣,存在著相應于所使用的每一種型號的油墨均必須準備一種儲墨盒的問題。
      另一問題是相應于某種油墨的儲墨盒存在著決定其最佳工作容量的問題。例如,在使用者頻繁地進行記錄工作時,希望使用者打印許多紙張時更換無油墨的儲墨盒的更換次數(shù)減少。反之,每當使用者在進行記錄工作中打印少量紙張時,使用含有大量油墨的儲墨盒是不經(jīng)濟的。特別是,當在每次記錄操作中消耗了小量油墨后,記錄頭要不工作很長時間時,墨中的揮發(fā)性物質從中蒸發(fā),使彩色物質不利地轉變。為此,每當記錄操作不進行時,要求使用者更換儲墨盒。所導致的結果是,對于儲墨盒內留有的無用油墨,使用者白付了費用。在上述情況下,許多使用者要求提供一個結構簡單、同時裝有少量油墨的儲墨盒。從另一方面來說,對于在每次記錄操作時要打印大量紙張的使用者來說,需要準備一個在其限制的預定工作容量范圍內裝有盡可能多的油墨的儲墨盒。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儲墨盒生產(chǎn)成本很高,還是希望每次記錄操作時的打印成本低。這里僅僅示出了解釋當前趨向的一個例子,即,希望在將來,與噴墨記錄設備有關的各種類型的先進技術得以發(fā)展。此外,可以預料相應于一共用記錄頭,每個儲墨盒的結構可以是不同的。
      在噴墨記錄設備上用可更換型儲墨盒時,當由彈性材料模壓成型的多孔吸墨件作為儲墨盒內的存墨裝置時,必須有一用來防止塵?;蝾愃齐s質進入噴墨記錄頭的技術措施。然而,實際上,因為在每次記錄操作期間多孔吸墨件會分離或剝落細小碎屑,因此必須在油墨流動通道上另外設置一過濾件,以防止細碎屑進入記錄頭。為此,可考慮將過濾器放在墨盒側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過濾器應放在每個儲墨盒上。這是因為如果過濾器僅僅設置在記錄頭側,將產(chǎn)生塵?;蝾愃齐s質沉積在過濾器上的現(xiàn)象,從而會造成在記錄頭運轉周期終了之前過濾器塞滿塵埃或類似物的情況。
      為了確保所設計的噴墨記錄設備具有較小尺寸,很顯然,需要儲墨盒自身被設計得較小。為此,必須限定儲墨盒的工作容量。然而,因為相應于預定的記錄量記錄頭所消耗的油墨量是恒定的,它與噴墨記錄設備的尺寸大小無關,所以,在假定儲墨盒內無墨而需更換新的時,對于每個具有較小尺寸的儲墨盒來說要求考慮儲墨盒的成本。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要求盡可能地提高存儲在儲墨盒內的油墨的利用率。
      然而,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噴墨記錄設備需要解決如下問題。具體地說,為了改進每次記錄工作的可靠性,當儲墨盒被一新的替換時,隨時間積存在記錄頭內的空氣(氣泡)或進入流墨通道的空氣(氣泡)應當從油墨中除去。為此,驅動布置在噴墨記錄設備中的泵,以將空氣與從排墨孔排出的油墨一同抽除。與空氣一同被泵抽出的額外量的油墨被無用地浪費掉了,因為它不可能用于記錄工作。在傳統(tǒng)的稍大尺寸的噴墨記錄設備中,因為儲墨盒就儲墨量而論有一定的余量,所以當接通噴墨記錄設備的動力源時,泵自動地每72小時一次地驅動,從而提高了每次記錄工作的可靠性。此外,當噴墨記錄設備相對每次泵操作所抽吸墨的容量及由泵導致的抽吸墨壓力來說被設計得具有足夠余量時,在噴墨記錄設備的記錄頭和儲墨盒內氣泡能可靠地除去。
      然而,在具有較小存墨量的小尺寸儲墨盒中,當進行上述同樣的泵動作無用地浪費了大量油墨時,增加了更換無墨儲墨盒的頻率,使使用者要進行討厭的困難的更換工作,同時伴隨著的是運轉費用的增加。這樣,由將每個儲墨盒設計得尺寸較小所獲得的有效作用降低或減少了。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提議在每次泵動作時把與氣泡一起泵出的無用墨量減為最小的方案。
      為了確保儲墨盒能從打印機滑座上的記錄頭上拆下,在儲墨盒上必須設置一閥機構,在儲墨盒從記錄頭上拆下后,用閥機構快速地封閉流墨通道,從而防止油墨從儲墨盒中泄漏。此外,一過濾器設置在位于閥機構下游側的記錄頭上。當假設存墨段與過濾器之間的容積被稱作閥空間,在某種原因下儲墨盒與記錄頭相互幾次地連接和脫開時,產(chǎn)生了閥空間侵入了氣泡不好的現(xiàn)象,這將導致在將儲墨盒連到記錄頭上后,所獲得的每次記錄工作都是不穩(wěn)定的,此外,由于在某個記錄工作中侵入了氣泡,使油墨供給不連續(xù)。為了避免上述現(xiàn)象,只要以與傳統(tǒng)噴墨記錄設備中相同的方式驅動泵就足以了。然而,對于小尺寸噴墨記錄設備來說,在以上述方式來限制減小每次泵動作時所無用浪費掉的油墨量的情況下,將產(chǎn)生下述問題。
      所述問題將在下面參照圖3A-3C及圖4A-4C加以說明。例如,在儲墨盒2-1與噴墨記錄頭2-2相互頻繁地連接和脫開的情況下或者在儲墨盒2-1和噴墨記錄頭2-2組件保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工作的情況下,由于油墨蒸發(fā),位于噴墨記錄頭2-2與閥空間2-3之間所限定的空間內的大部分油墨都損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僅僅靠記錄頭2-2的預定流率的泵2-4的單一抽吸動作,油墨不能令人滿意地輸送到噴墨記錄頭2-2上。在上述的這種情況下,必須連續(xù)地幾次進行同樣的抽吸動作,以補償抽吸量的缺乏。
      從圖3A-3C中明顯可見,在幾次斷續(xù)地進行抽吸動作的情況下,在每次泵動作過程中一旦吸入到了噴墨記錄頭2-2中的油墨2-5將返回到蓄墨槽2-7內。為了防止上述的油墨回流現(xiàn)象,推薦適當?shù)难b置來防止油墨2-5倒流到蓄墨槽2-7中,例如在一系列泵抽吸作用期間,用一個如圖4A-4C所示的保持閥空間2-3墨壓的蓋2-6連續(xù)不斷地緊緊接觸到噴墨記錄頭上。然而,在泵動作期間具有維持高可靠性的蓋2-6的這種安裝避免了噴墨記錄設備具有較小尺寸的設計。此外,另一個問題是噴墨記錄設備的制造成本增加了。
      例如,在公開號為3-41351的日本專利申請中所公開的將多孔件安放在儲墨盒內時,必須將一個過濾器緊貼住多孔件。然而,在包括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可拆卸型的噴墨記錄裝置中,當使用者反復錯誤地將單個儲墨盒連到對立的噴墨記錄頭上或從其上脫開時,安放在儲墨盒內的多孔件有害地變化,導致設置在噴墨記錄頭內的過濾器不能與多孔件緊接觸。這樣,油墨不能正確地輸送到噴墨記錄頭上。此外,在氣泡侵入儲墨盒的情況下,在某個記錄工作期間,氣泡能夠進入供墨通道,從而引起墨滴從排墨孔中不當?shù)嘏懦觥?br> 鑒于大量油墨存在在多孔件中而無任何油墨輸送到噴墨記錄頭的事實,為了避免上述差錯提出了許多建議。建議之一是限定從記錄頭側朝向多孔件的突件的伸出量,從而允許突件正確地接觸多孔件。另一個建議是沿著儲墨盒的內壁表面伸展多個肋條,從而使經(jīng)大氣進口進入的大氣分布在多孔件表面上方。
      盡管在當前投入使用的噴墨記錄設備增加的情況下,上述的建議無疑有效地解決了許多使用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對于發(fā)明人很清楚,在每一個構成打印機的噴墨記錄設備的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迄今為止還沒有被認為是不穩(wěn)定因素,然而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具有想不到的技術意義。
      特別是,在作為打印機的噴墨記錄設備整體地安裝在信息處理設備如個人計算機或類似件上、從而整個信息處理設備具有較小尺寸結構的情況下,對于與噴墨記錄設備有關的制造者來說,真正地認識到上述相互關系是非常有用的。
      考慮到要克服上述缺點,便形成了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儲液容器,它能夠高效地使用如油墨或類似的液體。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墨盒。
      本發(fā)明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相互正常連接的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其中,不會出現(xiàn)噴墨記錄頭中的過濾器被塵?;蝾愃齐s質堵塞的現(xiàn)象,此外,當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脫開時,也不會出現(xiàn)氣泡浸入儲墨盒內的差錯現(xiàn)象。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個墨盒殼體,它確保油墨在高效應用的情況下穩(wěn)定地輸送到排放孔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將噴墨記錄頭連到儲墨盒上的機構,其中,用這一機構,每次記錄工作的成本低,為了滿足使用者的要求,用此機構能將噴墨記錄頭連到不同類型的儲墨盒上,此外,事實上,這一機構可用很長時間。
      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墨盒殼體,它確保要消耗的油墨可高效地保持住。
      本發(fā)明還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儲液容器充滿液體的方法,其中,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吸液體安放在儲液容器內作為存液裝置,從而使液體高效地安全地填滿儲液容器。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儲液容器,為了用作為記錄媒介的液體進行記錄,儲液容器可連接到一記錄裝置上,并且隨著抽吸裝置的抽吸作用,儲液容器排放液體,被輸送到記錄裝置上的液體被存放到儲液容器內,其中,儲液容器包括一接合區(qū),它被連到位于記錄裝置側上的液體流入通道上,接合區(qū)包括一液體流出通道,它用于將儲液段的液體輸送到在那兒穿過的液體流入通道中;
      液體流出通道的容量與從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入口到液體排放區(qū)所測得的容量之和被確定小于每次液體抽吸作用所排放的液量。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儲液容器,可連接到一記錄裝置上以用作為記錄媒介的液體進行記錄以及隨著抽吸裝置的抽吸作用排放液體,輸送到記錄裝置的液體被存儲在液體存儲容器內,其中,儲液容器包括一接合區(qū),它被連到位于記錄裝置側上的有一過濾器的液體流入通道上,接合區(qū)包括將儲液容器中的液體輸送到在那兒通過的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出通道;
      液體流出通道容量與從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入口到過濾器所測得的容量之和被定為小于每次液體抽吸動作所排出的液體量。
      按照本發(fā)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記錄裝置,它包括一儲液容器,包括一其上形成一開口區(qū)的殼體,一從殼體內側伸出的同時在那兒圍繞開口區(qū)的圓柱形件,一設置在圓柱形件最內端上的第一過濾器,一安放在殼體內同時與過濾器相接觸的吸液件,以及一設置得能在圓柱形件內位移的閥體,它被靠近開口的方向偏置,一記錄頭,包括一圓柱形件,它具有一在其上形成的液體通道以與從那兒經(jīng)過的排放孔相連通,套筒形件能插入到開口區(qū),以及一設置在液體通道上的第二過濾器,以及當儲液容器與記錄頭相互連接時,在兩者之間密封的密封裝置,其中在第一過濾器與第二過濾器之間測得的容量被定為小于每次液體抽吸作用時其上裝有記錄裝置的記錄設備中的液體抽吸裝置所抽吸的液量。
      按照本發(fā)明第一-第三方面的包括儲液容器和記錄裝置的結構中,儲液容器同記錄裝置的液體流道中容量以下述不等式方式加以確定Cv<Pv-Hv其中,Pv表示每次抽吸動作時液體的流量,抽吸動作是由布置在噴液記錄設備上的如泵或類似的抽吸裝置所進行的,Hv表示在記錄頭上形成的流道容量,其中當在流道上沒有設置過濾器時,上述容量相同于從流道入口到孔所測得的流道容量,同時在過濾器設置在流道上的情況下,該容量相同于從流道入口到孔所測得的流道容量,Cv表示儲液容器內流道容量。
      當在三要素之間建立上述不等式時,已被認識到儲液容器在單個抽吸作用中沒有必要增加預定值,單個抽吸作用是由噴墨記錄設備中泵裝置的每次泵動作得到的。這樣,本發(fā)明可提供一小尺寸的制造成本低的儲液容器同時保持非常高的油墨應用率。此外,本發(fā)明可提供一記錄裝置和一噴液記錄設備,它們之中的每一個均包括一上述類型的儲液容器同時它被牢固地安放在那里。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一噴墨記錄頭和一儲墨盒,噴墨記錄裝置被可更換地裝到噴墨記錄設備的滑座上,以將墨滴排到記錄介質上方或在記錄介質上實現(xiàn)記錄,其中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將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連接和相互脫開的連接機構,以及當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連接時,使噴墨記錄頭上流道可密封地接觸到儲墨盒上流道的連接區(qū)。
      按照本發(fā)明第四方面的具有相互可任意連接和脫開的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的噴墨記錄裝置的結構中,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能相互可靠地連接,用一簡單和價廉的連接機構使兩流道之間可密封地連通。此外,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易于脫開,從而當儲墨盒中的油墨基本上完全消耗時,能用一新的儲墨盒來更換。
      由連接機構所獲得的連接力、由位于噴墨記錄設備中將儲墨盒從噴墨記錄頭上拆下的拆卸機構所獲得的拆卸力以及閥機構中螺旋彈簧的彈性推斥力建立如下的不等式Fj-Fv<F1Fj>>Fv其中,F(xiàn)j表示將噴墨記錄頭有效地連到儲墨盒上的連接力,F(xiàn)1表示噴墨記錄設備的脫開機構的脫開力,以及Fv表示由設置在儲墨盒的閥機構中的螺旋彈簧所獲得的彈性推斥力。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墨盒殼體,它包括一個具有在其上形成的第一開口區(qū)和第二開口區(qū)的殼體,以及一安放在殼體內用于存墨的吸墨件,第一開口區(qū)連到排墨段,而當?shù)谝婚_口區(qū)連到排墨段時第二開口區(qū)與外部連通,其中,當?shù)谝婚_口區(qū)連到排墨段時,在吸墨件與被相互連接的噴墨段之間的連接區(qū)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a與在鄰近于連接區(qū)設置的區(qū)域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b之間力的相互關系由下列不等式加以表示Ka(在連接時)≥Kb在第一開口區(qū)從排墨段脫開之后立即在連接區(qū)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a變化由下述不等式加以表示Ka(在連接時)≥Ka(在脫開時)此時,在連接區(qū)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a與在鄰近于連接區(qū)的區(qū)域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b之間力的相互關系由下面不等式加以表示Ka(在脫開時)≤Kb一般來說,由泡沫合成樹脂或類似物模壓成型的吸收件中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是可變化的,它決定于吸墨件中每個微孔的尺寸、在墨表面上出現(xiàn)的表面張力以及接觸角。毛細管作用力增加與被壓縮產(chǎn)生的微孔尺寸的減小成比例。毛細管作用力增加導致吸墨件存墨力的增加。
      按照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墨盒結構中,當墨盒連到排墨裝置上時,吸墨件中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分布狀況是由下面的在毛細管作用力Ka與Kb之間所建立的不等式來決定的,毛細管作用力Ka是當墨盒連到排墨裝置上時在吸墨件與排墨裝置間的連接區(qū)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b是在相鄰連接區(qū)的區(qū)域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
      Ka(在連接時)≥Kb隨著油墨從排墨段排出,在連接區(qū)上(此處產(chǎn)生較大毛細管作用力Ka)吸墨件內存的油墨比在鄰近連接區(qū)的區(qū)域中(此外產(chǎn)生毛細管作用力Kb)吸墨件內存的油墨提前消耗,引起油墨逐漸地移至存在較大存墨力的一側。這樣,在油墨消耗過程中,在產(chǎn)生毛細管作用力Ka的排墨段連接區(qū)內不會發(fā)生供墨中斷現(xiàn)象。
      在這種結構的墨盒中,在墨盒從排墨段上脫開后立即在吸墨件與排墨段之間的連接區(qū)內的吸墨件中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a由下面的比較在那兒之間連接時毛細管作用力Ka的不等式加以表示Ka(在連接時)≥Ka(在脫開時)此外,當墨盒從排墨段上拆下時,在連接區(qū)處吸墨件內產(chǎn)生的毛細管作用力Ka強度減弱,所以,不僅僅存放在連接區(qū)處的吸墨件的整個表面上方、而且也存放在吸墨件內部的額外量的油墨均被吸墨件吸收,結果是,油墨被可密封地存放到吸墨件內。
      這樣,并不會發(fā)生油墨經(jīng)第一開口區(qū)泄漏到吸墨件外的現(xiàn)象。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設置在噴墨記錄頭的進墨口的第一過濾器,噴墨記錄頭用于將油墨從排放孔中排出,以及一設置在儲墨盒的供墨口的第二過濾器,儲墨盒被連到噴墨記錄頭的進墨口上。
      在本發(fā)明第六方面的噴墨記錄裝置的結構中,第一過濾器設置在噴墨記錄頭的進墨口上,第二過濾器設置在儲墨盒的供墨口上,于是,設置在噴墨記錄頭上的第一過濾器不會被塵?;蝾愃齐s質堵塞,此外也沒有從油墨中可控制地移去塵埃的必要。另外,由于第二過濾器設置在儲墨盒上,所以它非??煽康鼐o緊地接觸到多孔吸墨件上。這樣就能使油墨穩(wěn)定地供到噴墨記錄頭上。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儲墨盒,它具有在其上不同位置上形成的大氣進口和油墨流出口,從而允許油墨供到油墨流出口的外面,儲墨盒還具有一安放在其內的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吸墨件,其中,沿著儲墨盒的內壁形成多個肋條,從而能使經(jīng)大氣進口進入的大氣分布在位于大氣進口側上的吸墨件的一表面上方,至少在吸墨件的一側表面上方以及位于油墨流出口側上的吸墨件的一表面上方。
      在按照本發(fā)明第七方面的儲墨盒中,在儲墨盒內進入的大氣平穩(wěn)地分布到吸墨件表面上方的作用下,油墨可從吸墨件中平穩(wěn)地供到排墨能量產(chǎn)生段。
      按照本發(fā)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機構,它用來將具有排墨作用的噴墨記錄頭連到一用來接收油墨的油墨接收盒上,其中,噴墨記錄頭與油墨接收盒相互靠一位于兩者之間的管形連接件加以連接,連接件包括一彈性密封件,它至少可密封地從外部封閉噴墨記錄頭與油墨接收盒之間的空間。
      按照本發(fā)明第九方面,提供了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呈現(xiàn)排墨作用的將油墨經(jīng)其上排墨孔排出的噴墨記錄頭,它包括從它的殼體上伸出的套筒型連接區(qū),連接區(qū)上有一流道,它與噴墨記錄頭上的排墨孔連通,一油墨接收盒,它包括一其上有開口區(qū)的殼體,一向殼體內突出同時圍繞開口區(qū)的圓柱形件以及一安放在殼體內的吸墨件,以及一連接件,它包括一插入到圓柱形件內、同時其直徑大于套筒型連接區(qū)的管形件,以及一圍繞著管形件外周裝配的彈性密封件,它至少與噴墨記錄頭的殼體相接觸。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噴墨記錄頭,它呈現(xiàn)排墨作用以將油墨從其上的排墨孔排出,噴墨記錄頭包括一套筒型連接區(qū),連接區(qū)上具有一與噴墨記錄頭的排墨孔連通的流道以及一圍繞著套筒連接區(qū)的底端設置的環(huán)形彈性件,一油墨接收盒,它包括一其上形成一開口區(qū)的殼體,一向殼體內突出的并圍繞著開口區(qū)的圓柱形件,以及一安放在殼體內的吸墨件,以及一連接件,它包括一管形件,管形件的第一管形區(qū)插入圓柱形件上,而管形件的第二管形區(qū)的直徑大于環(huán)形彈性件的直徑,以及一圍繞著管形件外周設置的彈性密封件。
      在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到第十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結構中,因為,通過其四周配有彈性密封件的管形連接件,噴墨記錄頭才被連到油墨接收盒上,所以當噴墨記錄頭連到油墨接收區(qū)時,能夠經(jīng)墨接收盒的連接口使油墨從吸墨件上供至噴墨記錄頭,通過連接件,噴墨記錄頭與油墨接收盒相互能不透液地連在一起。此外,當連接件通過油墨接收盒的連接口插入到油墨接收盒內時,吸墨件的最前端被連接件壓縮,通過吸墨件的壓縮,積極地促進了油墨的流動。在將墨袋安放到油墨接收盒內的情況下,噴墨記錄頭可直接地連到墨接收盒上而不須設置任何連接件。這樣,并不總是要求設計的噴墨記錄裝置僅僅設定為油墨接收盒可更換地連接到噴墨記錄頭上的這樣一種類型。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墨盒,它的殼體上形成一大氣進口,墨盒中的油墨被供到安放在那兒的記錄裝置上,其中,
      墨盒殼體包括一沿著其上形成有大氣進口的一表面上形成的切口區(qū)。
      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一方面的墨盒有助于用在墨盒設計較小比如較大吸墨件安放到小墨盒內的場合,以允許盡可能多的墨存放在吸墨件內。在這種情況下,墨盒的內壁表面具有一大氣進口以及一在其上形成的切口區(qū),該墨盒內壁表面與由海綿材料制成的多孔吸墨件直接接觸,從而使吸墨件的強壓縮不僅僅由大氣進口提供而且也由增加接觸面積的墨盒切口區(qū)提供。這樣,吸墨件足夠強的油墨存放力可在包括大氣進口的區(qū)域內高效地保持住,而吸墨件無任何局部壓縮。
      此外,因為最佳量的油墨被填充到吸墨件內,所以,在高溫這樣的惡劣條件下,以及重復地進行從低溫到高溫的寬溫度范圍循環(huán)的情況下進行搬運期間,不會發(fā)生油墨從吸墨件中泄漏、吸墨件同泄漏油墨一同存在的現(xiàn)象。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包括接收罩的儲液容器,在經(jīng)位于接收罩上的小直徑進氣口進入的大氣壓的作用下,接收罩接收壓縮狀態(tài)下的帶有大量相互連通孔隙的多孔件,儲液容器包括,一端部過濾器,液體從多孔件的端部輸送到端部過濾器上同時端部過濾器與多孔件的端部相接觸,以及在接觸區(qū)相對端部過濾器的中心具有多個對稱表面,在接觸區(qū),多孔件與端部過濾器相接觸,每個表面均在接觸區(qū)的供液方向上延伸。
      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二方面的儲液容器是考慮了多種因素而提出的,每個因素都在液體位移狀態(tài)方面有重大影響,這種液體位移狀態(tài)與多孔件的壓縮狀態(tài)分布有關,它是在以壓縮狀態(tài)安放到儲液容器內的多孔件供液側上多孔件的整個周邊表面上方的液體位移狀態(tài)(也就是,供液側在長度方向上與多孔件中心相偏置)。儲液容器的特征是它包括多個對稱表面,每個表面均在相對于接觸區(qū)的中心在供液方向上伸展到多孔件。在儲液容器有一三角形斷面和一在其中心的接觸區(qū)的情況下,它具有三個對稱表面,在儲液容器具有圓形斷面和也在其中心有一接觸區(qū)的情況下,它具有無數(shù)對稱表面。每個對稱表面均作為在對稱表面上方朝向接觸區(qū)均勻分布流動液體的構件。這一技術概念迄今為止在傳統(tǒng)的儲液容器中還沒有被認識到。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二方面,因為隨著液體供給的無效,在多孔件內產(chǎn)生局部集中的氣體,所以多孔件的整個平衡能被適當?shù)鼐S持。特別是,在儲液容器具有三角形斷面或多角形斷面而每側寬度為200mm或更小尺寸的情況下,使用這一儲液容器具有顯著增加的積極效果。
      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包括接收罩的儲液容器,在經(jīng)由接收罩上形成的具有較小直徑的大氣進口進入的大氣壓的作用下,帶有相互連通的大量孔隙的多孔件以壓縮狀態(tài)安放到接收罩內,儲液容器包括一圓形端部過濾器,液體從多孔件的端部供到其上,同時過濾器與多孔件的端部接觸;
      從圓形端部過濾器的接觸周緣到接收罩所測定的最短距離小于圓形端部過濾器與多孔件接觸處接觸范圍的直徑。
      在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三方面的儲液容器中,因為多孔件在壓縮狀態(tài)與儲液容器的內表面相接觸(并且此時它們之間還存在非穩(wěn)定因素),所以由端部過濾器壓縮的多孔件接觸區(qū)會對儲液盒整個結構產(chǎn)生一可控制的影響,從而確保穩(wěn)定供液。為此,推薦端部過濾器與接收罩之間最短距離小于端部過濾器的壓縮區(qū)(接觸區(qū))的直徑。特別是,當從端部過濾器的接觸區(qū)周邊到接收罩內壁表面所測得的最短距離大約是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直徑的一半(表示由數(shù)字1.3乘的直徑的一半值)時,從儲液容器中獲得的顯著效果是非常平穩(wěn)的。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包括接收罩的儲液容器,在經(jīng)位于接收罩上的具有較小直徑的大氣進口進入的大氣壓的作用下,帶有相互連通的大量孔隙的多孔件以壓縮狀態(tài)安放到接收罩內,儲液容器包括,一端部過濾器,液體從多孔件的端部供到過濾器上,同時過濾器與多孔件的端部相接觸;
      沿著與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相一致的橫平面所測得的多孔件截面積是多孔件接觸區(qū)的截面積的4倍或更多倍(6.0倍)或更少倍。
      與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二和第十三方面的儲液容器相比較(其中,已經(jīng)考慮到每個都對儲液容器中的液體位移狀態(tài)有重大影響的因素),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四方面的儲液容器的特征是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的截面與多孔件截面之間相互關系被特別限定。只要沿著與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相一致的橫平面所測得的多孔件截面是多孔件接觸區(qū)截面的3.0倍或更多倍(6.5倍)或更少倍時,則在朝著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的用于進行記錄操作的液體的收集中液體位移狀態(tài)會被保持住同時在多孔件整個表面上方允許大氣自由流動。特別是,以上述方式所測得的多孔件截面是多孔件接觸區(qū)截面的4.0倍或更多倍(6.0倍)或更少倍時,無論在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處多孔件斷面輪廓是如何根據(jù)與儲液容器的接收罩有關的周邊條件進行略微地變化,液體的供給均能高穩(wěn)定地獲得。
      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包括接收罩的儲液容器,在經(jīng)位于接收罩上的具有較小直徑的大氣進口而進入的大氣壓的作用下,帶有大量相互連通的孔隙的多孔件以壓縮狀態(tài)安放到接收罩內,包括一在供液側上與多孔件一端相接觸的接觸件,用于壓縮多孔件從而接收來自多孔件一端的供給液;
      由接觸件壓縮引起的多孔件壓縮量與壓縮前多孔件原量的壓縮比小于由接收罩內表面壓縮引起的最終壓縮狀態(tài)中的多孔件的壓縮量的壓縮比。
      在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五方面的儲液容器中,基于上述相互關系的知識所考慮的,在多孔件長度方向上液體位移狀態(tài)與在從多孔件周緣到接觸件(也就是設置在多孔件接觸區(qū)上端部過濾器)范圍內液體位移狀態(tài)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多孔件的壓縮狀態(tài)緊密相關。因為在長度方向上的壓縮比小于徑向上的壓縮比,所以,在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相對側上的多孔件中液體能夠容易地移到接觸區(qū)側,從而在由徑向液體位移所得到的增加功能作用下,可以得到輸送到端部過濾器接觸區(qū)附近的多孔件部分中的收集液體。這樣,例如,在由泵抽吸作用下液體被快速排放或噴出的情況下,液體能夠無任何特別問題地在多孔件內移動。特別是,當在多孔件整個表面上方壓縮比基本上均等并在±5%偏差范圍內最好是在±2%偏差范圍內時,在多孔件整個周緣上方可在一長時間內保持所需的收集液狀態(tài)。此外,當在長度方向上的多孔件壓縮比與在徑向的多孔件壓縮比之間的差位于0.05或更多(如0.25)或更少范圍內,特別是在0.09或更多(如0.18)或更少范圍內時,由于外界因素如機械振動、人工振動或類似情況,液體不正常地分布到多孔件上時,在有長度的多孔件內液體能有效地位移到多孔件中,同時維持著非常好的能快速地恢復到多孔件的原始狀態(tài)的狀態(tài)。
      最后,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向儲液容器填充液體的方法,其中儲液容器包括一多孔件,它具有大量相互連通的孔隙,多孔件被安放到儲液容器的接收罩內,一用來與多孔件相接觸的過濾區(qū),一用來從外部可密封地隔開過濾區(qū)的閥區(qū),在液體供給時閥區(qū)位移以允許過濾區(qū)與外部連通,以及一大氣進口,經(jīng)大氣進口,大氣進入接收罩內以使其與多孔件連通,其中當閥區(qū)位移時,在接收罩上形成一足以暫時存放位于過濾區(qū)和閥區(qū)之間的液體的空間,靠移動閥區(qū),儲液容器被充滿外來液體,同時在過濾區(qū)和閥區(qū)之間保持連通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液體填充方法不僅僅用于向初始儲液容器中充液而且也用于向儲液容器內重新充液。當儲液容器的結構與從上述技術概念組中選定的一個或更多個適當?shù)亟Y合時,可以更穩(wěn)定地獲得液體充填。在如權利要求55所限定的儲液容器中,因為為了液體輸送,過濾器預先緊貼多孔件,從而能可靠地獲得液體裝填,它與多孔件壓縮次數(shù)無關,也無任何必要對多孔件施加機械壓力,同時液體均勻地分布在多孔件內。此外,液體能夠逐漸地輸送到儲液容器中,而在多孔件內并無任何無規(guī)律分布的液體,同時液體暫地存放到過濾區(qū)和閥區(qū)之間的空間內。因為利用上述空間,過濾器被設置在儲墨盒內,所以在每次填充過程中,不會發(fā)生過濾區(qū)被損壞或毀壞的現(xiàn)象。
      當限定過濾區(qū)界線以及計算過濾器面積時,很顯然,有效的適用數(shù)值被用在上述限定和計算上,假設這些數(shù)值在一個確保流體流過過程器的范圍內。
      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從下面的伴隨附圖的說明中更加顯而易見。


      圖1示出了一種噴墨記錄設備的透視圖,本發(fā)明被用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上;
      圖2示出了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它包括噴墨記錄頭和盒式儲墨盒,這兩個構件相互可以分開;
      圖3示出了常規(guī)儲墨器的剖面圖,示出了其固有的問題;
      圖4也示出了常規(guī)儲墨器的剖面圖,示出了其固有的問題;
      圖5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6示出了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特別示出了處于非連接狀態(tài)的儲墨盒和噴墨記錄頭;
      圖7A-7D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8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9A示出了可用在本發(fā)明儲墨盒上的閥機構的剖面透視圖;
      圖9B和9C示出了圖9A中閥機構的工作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10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三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部件分解透視圖,特別示出了構成噴墨記錄裝置的基本構件;
      圖11是圖10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處于非連接狀態(tài)時的剖面圖;
      圖12是圖10中的噴墨記錄裝置處于連接狀態(tài)時的剖面圖;
      圖13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四個實施例的、處于非連接狀態(tài)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14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五個實施例的、處于非連接狀態(tài)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15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六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16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17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18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19是裝有圖1中的噴墨記錄設備的信息處理裝置的透視圖;
      圖20示出了圖19所示的信息處理裝置的線路網(wǎng)的方框圖;
      圖21示出了用圖19所示的信息處理裝置進行記錄操作的控制程序流程圖;
      圖22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個實施例的儲墨盒的局剖透視圖;
      圖23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一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24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二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橫截面圖;
      圖25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三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26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四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27A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五個實施例的、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27B是圖27A所示的儲墨盒的斷片的透視圖;
      圖28A-28I是用于圖27A所示的儲墨盒的各種肋條的每個輪廓的不全剖面圖;
      圖29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六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分解剖視圖;
      圖30示出了本發(fā)明所使用的用于儲墨盒的噴墨記錄頭的透視圖;
      圖31示出了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另一種儲墨盒用的噴墨記錄頭的剖面圖,特別示出了噴墨記錄頭直接與儲墨盒相連;
      圖32A-32D示出了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各種連接件的每一種結構的剖面圖;
      圖33A和33B示出了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另一種連接件的剖面圖;
      圖34是從本發(fā)明前述實施例改型的另一實施例的儲墨盒的剖面圖;
      圖35A和35B是從本發(fā)明前述實施例改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每一連接件的結構剖面圖;
      圖36示出了通過圖35B所示的連接件將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相互連接的剖面圖;
      圖37是傳統(tǒng)噴墨記錄裝置的示意透視圖;
      圖38是圖37所示的傳統(tǒng)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39是圖37所示的傳統(tǒng)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0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七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
      圖41是圖40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圖42是圖40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3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八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4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九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5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6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一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7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二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8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三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圖49A-49C分別示出了從本發(fā)明前述實施例改型的另一實施例的儲墨盒的透視圖;
      圖50A是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另一噴墨記錄設備的透視圖;
      圖50B是用于圖50A所示的噴墨記錄設備的印刷油墨盒的透視圖;
      圖51A-51C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四個實施例的儲墨盒的剖面圖,其中,圖51A是沿圖51B中的51A-51A線剖的儲墨盒的橫斷面視圖,圖51B是沿圖51A中的51B-51B線的儲墨盒的剖視圖,而圖51C是沿圖51A中的51C-51C線的儲墨盒的剖視圖;
      圖52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十五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構成噴墨記錄裝置的處于非連接狀態(tài)的基本構件;
      圖53是圖52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部分放大的剖視圖;
      圖54示意性地示出了圖52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該噴墨記錄裝置是如何連接到滑座部分上的;
      圖55是圖52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用第一種形式所替換的另一噴墨記錄裝置;
      圖56是圖52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用第二種形式所替換的另一噴墨記錄裝置;
      圖57是圖52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平面視圖,特別示出了力是如何施加到噴墨記錄裝置上的;
      圖58是圖50A所示的噴墨記錄設備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用于噴墨記錄設備的自動供紙區(qū);
      圖59是圖50B所示的印刷油墨盒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儲墨盒從滑座上脫開;
      圖60是用于圖52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的透視圖,特別示出了從噴墨記錄頭配合側的相對側看去的儲墨盒;
      圖61是圖52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部分前視圖,特別示出了墨盒殼體的尺寸;
      圖62A和圖62B是用于圖52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墨盒殼體和儲墨盒部分尺寸的平面視圖;
      圖63是圖52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的正視圖,特別示出了噴墨記錄裝置和滑座的尺寸;
      圖64A是本發(fā)明所用的儲墨盒上用的過濾塞的平面視圖;
      圖64B是圖64A所示的過濾塞的剖面圖;
      圖65A和圖65B是本發(fā)明所用的噴墨記錄裝置上的儲墨盒的剖面圖,特別示出了儲墨盒是如何供墨的。
      下面將參照最佳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加以詳細的描述。
      下面將參照圖1描述本發(fā)明所用的噴墨記錄設備IJRA。噴墨記錄設備IJRA包括一滑座HC,一噴墨記錄裝置IJC可拆卸地裝在其上?;鵋C包括一個銷(未示出),它用于與螺桿5004上的螺旋伸展的槽5005相嚙合。隨著驅動電機5013在正常方向或反方向上旋轉,電機5013通過動力傳遞齒輪5011和5009使螺桿5004旋轉,從而使滑座HC不僅僅在a箭頭標記方向而且也在b箭頭標記方向往復移動。在附圖中,序號5002表示一推板,它用于在滑座HC的位移范圍內,將記錄介質如紙、OHP薄膜、織物或類似物推向壓紙卷筒5000,序號5007和5008表示光耦合器。光耦合器5007和5008作為用光識別滑座HC上的桿5006的存在的起點位置檢測裝置,從而使電機5013的旋轉方向從正常方向轉為相反方向,反之亦然。序號5016表示支承帽件404的支承件,帽件404用于蓋住那兒的噴墨記錄頭的前表面,而序號5015表示吸收帽件404的抽吸裝置。
      抽吸裝置5015通過帽件404內的開口5023抽出廢墨,從而使噴墨記錄頭復原。
      序號5017表示一清洗刮刀,而序號5019表示一個使清洗刮刀5017在前后方向上位移的位移件。位移件5019由支承板5018支承。清洗刮刀5017的外形并不局限于圖示的這種。另外,任何型號的普通清洗板也能用于同樣的目的。序號5012表示一啟動抽吸裝置5015動作的桿。隨著與滑座HC相嚙合的凸輪5020的位移,桿5012位移,結果借助于迄今所知的動力傳送裝置比如離合轉換裝置或類似物,就能適當?shù)乜刂乞寗与姍C5013的傳動動力。
      滑座HC被設置在起點位置范圍內的同時,螺桿5005被旋轉,從而使滑座HC呈現(xiàn)在與上述的加蓋、清洗和抽吸工作相對應的預定位置上。
      實施例1接著,下面將參照圖2和圖5描述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它們兩個相互可分開。噴墨記錄裝置可用在圖1所示的噴墨記錄設備上。通常,為了從油墨中分離地除去塵埃,在噴墨記錄頭301的通道320的中間位置上設置過濾器302,它的有效孔隙直徑設置在5-20μm之間。在這個實施例中,靠一對從儲墨盒303上整體突出的箭頭形爪304與噴墨記錄頭301上所形成的相應接收段305嚙合,儲墨盒303與噴墨記錄頭301相連。見圖6,箭頭型爪304是對稱布置的,所以它們同時與接收段305相嚙合。當箭頭型爪304與接收段305的接合完成后,從噴墨記錄頭301上突出的供墨管315與儲墨盒303上的閥機構311相接合,引起閥體306克服螺旋彈簧312的彈力并在圖5的向右的方向上收縮,從而能夠通道320,將儲墨盒303中的油墨供給到噴墨記錄頭301上。同時,圍繞著供墨管315設置的O型環(huán)307密封住供墨管315和閥機構311之間的接合區(qū)。在儲墨盒303的閥機構311上游側上,設置一濾筒過濾器308。
      蓄墨箱309位于儲墨盒303上的濾筒過濾器308的上游。在這個實施例中,蓄墨箱309的結構是這樣的,即油墨被浸在儲墨盒303內的多孔材料310中,而多孔材料310處于壓縮狀態(tài)。一般說來,為了保持噴墨記錄設備的性能穩(wěn)定,噴墨記錄頭301的排放孔323中油墨壓力必須是負的。為此,儲墨盒303中的油墨壓力常常保持負的。在這個實施例中,用多孔材料的310的毛細管作用力來控制油墨壓力,從而能使其保持負壓。閥體306由彈性材料如橡膠或類似物模壓而成,所以它可在閥機構311中可滑動地位移。從圖6中可見,當儲墨盒303從噴墨記錄頭301上脫開時,在螺旋彈簧312的推斥力作用下,閥體306的環(huán)形密封區(qū)313與閥體接收區(qū)314緊緊地接觸,閥體接收區(qū)314圍繞在儲墨盒303上的插入孔321的周邊上,從而防止油墨無用地流出儲墨盒303。這樣,當儲墨盒303從噴墨記錄頭301上脫開后,并不會出現(xiàn)操作故障,而在搬運過程中由于沖撞、振動或類似原因而出現(xiàn)的泄漏油墨現(xiàn)象也不會出現(xiàn),同時儲存期間儲墨盒303中油墨干涸或油墨粘度增加的現(xiàn)象也不會出現(xiàn)。
      已經(jīng)確認上述的對稱布置的一對箭頭型爪304對于確保作為噴墨記錄裝置的油墨通路中的密封件的O型環(huán)307穩(wěn)定地作用來說其結構是簡單而有效的。可推薦乙烯-丙烯橡膠(EPDM)用作O型環(huán)307的原材料。這是因為乙烯-丙烯橡膠呈現(xiàn)高的隔擋性能,此外,它呈現(xiàn)O型環(huán)307所需要的抗油墨性、耐磨損性、不粘性以及抗蠕動能力等非常好的性能。
      由于以上述方式設計油墨通道,也就是接合區(qū)位于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之間,所以能夠保證當儲墨盒303與噴墨記錄頭301相連接時噴墨記錄裝置內部可靠地保持著負壓而不會產(chǎn)生經(jīng)過接合區(qū)的油墨泄漏現(xiàn)象。
      在這個實施例中,在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之間的連接力、在它們之間連接時閥體306的推斥力、以及將儲墨盒303從噴墨記錄頭301上脫開的噴墨記錄設備上拆卸機構的拆卸力這之中力的相互關系用下面的不等式加以表示Fj-Fv<FlFi>>Fv其中,F(xiàn)j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之間的連接力,F(xiàn)l噴墨記錄設備上拆卸機構的拆卸力,F(xiàn)v儲墨盒上閥機構中螺旋彈簧的推斥力。
      為了確保儲墨盒303非??煽康仄椒€(wěn)地連接和脫開,建立下面的不等式是理想的。
      9.8N<Fj<19.6NFv>4.9N
      采用這一結構,使用者可隨意地將噴墨記錄頭301與儲墨盒303相連接和脫開。在某種原因下噴墨記錄頭301反復地連到儲墨盒303上和從其上脫開時,空氣不僅逐漸地進入噴墨記錄頭301中,而且也進入儲墨盒303上的閥機構311中。維持前述狀態(tài)的同時,連續(xù)地進行記錄動作是非常困難的,這是由于油墨再也不能穩(wěn)定地供到噴墨記錄頭301中的緣故。在這個實施例中,閥機構311被設計為能夠允許閥機構311中的油墨通道具有非常少量的工作容量。這樣,即使有一表示噴墨記錄設備的泵(未示出)的每一沖程所泵量的預定值Pv,在進行一泵動作時,閥機構311也可以容易地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例如,為了確保噴墨記錄設備運轉費用壓縮同時減少油墨消耗量,最好是將泵的每一沖程所泵出的油墨量設置在0.1cc或更少值。在這個實施例中,閥機構311的容量Cv和從噴墨記錄頭301上通道320的入口到過濾器302所測量的容量Hv之和被設計為小于泵每沖程所泵出的油墨量。最好是容量總和為0.05cc或更少值。這樣,在預定值Pv、容量Cv和Hv之間建立如下不等式Pv>(Cv+Hv)或Cv<(Pv-Hv)在假定泵和噴墨記錄裝置設計為上述方式的情況下,下面將參照圖7A-7D描述泵動作期間油墨的流動狀態(tài)。
      圖7A示出了泵動作開始前噴墨記錄裝置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此時,在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上的油墨通道內充滿了空氣。在維持上述狀態(tài)的同時,不能得到任何正確的記錄動作。
      見圖7B,為進行第一泵動作,通過抽吸帽件404帶動泵以抽吸蓄墨箱,這樣,蓄墨箱中的油墨被引導到超過噴墨記錄頭301上過濾器302的位置上。然而,此時,油墨并沒有到達噴墨記錄頭301的卸墨孔323。圖7C示出了下一個泵動作期間油墨流動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在完成第一泵動作后,泵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以進行下一泵動作,此時,抽吸帽404一度脫開噴墨記錄頭301。此時,被填充到噴墨記錄頭301的流動通道的中間位置上的油墨返回到負壓下的蓄墨箱309中。然而,由于噴墨記錄頭301上的過濾器302上方存在表面張力,油墨不能返回到過濾器302上游位置上。
      圖7D示出了泵重新動作時泵動作狀態(tài)的剖視圖。在重新開始泵動作期間,在從過濾器302延伸到噴墨記錄頭301卸墨孔323的短范圍內足以填滿油墨。
      由于將儲墨盒303連到噴墨記錄頭301上是靠一對箭頭型爪304配入相應的接收段305而實現(xiàn)的,所以被連到儲墨盒303上的噴墨記錄頭301具有非常好的穩(wěn)定性。這樣,并沒有帶來記錄位置脫開原始位置的問題,此外,不管噴墨記錄頭301與儲墨盒303如何經(jīng)常相互重復地連接和相互脫開,記錄操作的質量并沒有降低。應當補充說明的是,當噴墨記錄裝置從噴墨記錄設備上拆下時,噴墨記錄裝置可保持為一獨立裝置。例如,在用噴墨記錄設備進行單色打印時,僅僅簡單地提升圖55所示的打印機滑座HC的裝置聯(lián)結/分離桿204就可實現(xiàn),從而用另一裝置就可互換噴墨記錄裝置。由于靠驅動作為脫開機構的裝置聯(lián)結/分離桿,脫開力均勻地施加到箭頭型爪304(作為連接機構)上,因此,由于所施加的負荷集中到每個箭頭型爪304的一部分上,所以并沒有出現(xiàn)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之間連接區(qū)損壞或毀壞的問題。
      實施例2下面參照圖8描述按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
      在這個實施例中,過濾器502位于噴墨記錄頭301上的供墨管315的最前端,供墨管315位于噴墨記錄頭301的上游側上。在這個結構中,儲墨盒303中閥機構311的工作容量靠滿足下面等式而決定。
      因為等式Hv=0建立,上述的不等式(1)用下列方式表示Cv<Pv因此,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能夠將Cv值設定得大于前一實施例中的Cv值。換言之,因為可減小預定值Pv,則噴墨記錄設備可在減少運轉費用的情況下操作。
      接著,下面將描述按照本發(fā)明前述的實施例的、用在儲墨盒的閥機構311,相應的結構和操作方式參見圖9A-9C。
      圖9A是部件分解透視圖,示出了還沒有連到噴墨記錄頭上的閥機構311的結構。在保持前述狀態(tài)的同時,因為靠壓縮的螺旋彈簧312的推斥力,閥體306與閥機構311的內壁表面相接觸,此時油墨并不會泄漏到閥機構311的外側。閥機構311包括與儲墨盒303頂壁為一整體的圓柱件322,同時它從儲墨盒303頂壁突出;還包括一固定到圓柱件322后端上的過濾器308。也詳見圖64A和64B,止件324位于過濾器308的下游側。止件324有一倒錐楔形表面325(它在面對著過濾器308的側面上生成),以及具有多個穿通止件324的通孔326。此外,為了防止出現(xiàn)過濾器308產(chǎn)生所不希望的變形并且該變形引起變形過濾器308關閉通孔326的現(xiàn)象,多個肋327與止件324形成一整體。沿著圓柱件322內圓柱壁形成多個軸向延伸槽328,同時,在閥體306的頂表面上的環(huán)形密封區(qū)313的內側上形成多個徑向延伸槽329。
      圖9B示出了閥機構311的動作狀態(tài),其中,閥體306被從外側壓向閥機構的內部,從而在閥機構311內移動。在保持上述狀態(tài)的同時,儲存在蓄墨箱309中的油墨流過過濾器308,然后,經(jīng)過濾器308后表面與止件324之間所限定的空間,經(jīng)多個通孔326、多個軸向延伸槽328以及多個徑向延伸槽329,油墨流到閥機構的外部。
      因為閥機構311為上述結構,所以在閥機構311內油墨通道的工作容量可減為最小仍能具有高可靠性,同時,可減小閥機構311內閥體306的可移動范圍。這里,閥機構311的前述容量Cv用下述方式來限定。具體地說,容量Cv表示一個相應于噴墨記錄頭301的供墨管315在圓柱件322內占有的容量加上一個被閥體306、螺旋彈簧312和止件324所占有的容量被從位于過濾器308下游的圓柱件322內部容量中減去之后所剩余的容量。
      圖9C示出了與圖9B相同的閥體動作狀態(tài),只是噴墨記錄頭301的供墨管315與閥機構311相接合。在這個實施例中,由于上述原因,過濾器502被固定到供墨管315的最前端。然而,因為圖9A的結構適用于相對過濾器502設置的閥體306上,很顯然過濾器502并不會阻礙油墨的流動。
      圖49A-49C每幅圖示意性地示出了用在本發(fā)明所用的噴墨記錄裝置上的儲墨盒結構的透視圖。
      圖中示出的儲墨盒的結構分別以倒置狀態(tài)裝到噴墨記錄設備的滑座上。連到噴墨記錄頭上的儲墨盒包括一個將油墨供到噴墨記錄頭上的開口區(qū)(未示出)以及一個大氣連通區(qū)(未示出),借助于大氣連通區(qū),儲墨盒的內部與外界大氣連通。儲墨盒包括一爪段1002,當從噴墨記錄設備上拆下時,它作為滑動止件;以及還包括一切口段1001,當裝到噴墨記錄設備上時,它與噴墨記錄設備上的突塊相嚙合,上述構件位于兩個預定的位置上,從而與以倒置狀態(tài)安裝儲墨盒相適應。
      圖49A示出了切口段1001成形在儲墨盒的相對的側壁內側上的透視圖,當儲墨盒裝在噴墨記錄設備上時,這種結構可以防止噴墨記錄設備上的突塊產(chǎn)生所不希望的碰撞或類似現(xiàn)象。
      圖49B和49C示出了類似的透視圖,其中切口段1001并沒有在儲墨盒相對側壁的內側上形成,而是沿著儲墨盒相對側壁的前邊緣上形成。為此,不能達到圖49A所示的儲墨盒的保護效果,但是便于生產(chǎn)儲墨盒。
      很顯然,按照本發(fā)明的前實施例的上述描述,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相互連接的同時,噴墨記錄頭的內部保持負壓狀態(tài),不會產(chǎn)生油墨從它們兩者之間的連接區(qū)泄漏的故障。因為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牢固地連接,所以,當將噴墨記錄頭隨意地連到儲墨盒上或從其上拆下時,不會產(chǎn)生影響記錄質量的現(xiàn)象,此外,可容易地替換一噴墨記錄裝置。因此,本發(fā)明提供的噴墨記錄裝置包括相互可隨意地連接和脫開的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其中,儲墨盒可簡單地連到噴墨記錄裝置上以形成一油墨流通道,并且靠一簡單和廉價的機構,就可將儲墨盒從噴墨記錄裝置上可更換地拆下,反之亦然。
      實施例3接著,下面參照圖10-12描述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圖10示出了噴墨記錄裝置的分解透視圖,特別用分解狀態(tài)示出了構成噴墨記錄裝置的基本構件,圖11示出了噴墨記錄裝置處于脫開狀態(tài)的剖面圖,圖12示出了類似的剖面圖,但此時噴墨記錄裝置處于連接狀態(tài)。
      在附圖中,序號100表示一墨盒殼體(作為儲墨盒)。墨盒殼體100包括一與底壁成整體的平行六面體形主體100A和一個用于關閉主體100A前開口區(qū)的蓋100B。作為第一開口區(qū)的圓柱件100C在蓋100B的中心區(qū)向內突出,從排墨裝置(作為噴墨記錄頭,將在下面加以說明)上突出的突塊配到第一開口區(qū)也就是圓柱件100C上。此外,在主體100A上形成第二開口區(qū)100D以使那兒與外界大氣連通,其上有一T型流通道的柱塞102壓配到第二開口區(qū)100D上,以防止墨盒殼體100中的油墨在下落時直接從墨盒殼體中散到外部或類似件上。一海綿狀吸收件103安放在墨盒殼體100內,所以油墨被留在吸收件103內?;诰郯滨サ呐菽牧?,基于三聚氰胺樹脂的吸收材料以及基于聚乙烯的吸收材料均可作為吸收件103的典型材料。
      吸收件103由平行六面體形的主體103A(在下文中稱之為主體吸收件)和一圓柱連接區(qū)103B(下文中稱之為連接區(qū)吸收件)組成,圓柱連接區(qū)103B從主體103A上伸出,從而,吸收件103的用圖11示出的作為兩者間界線的虛線所劃界的吸收件部分的毛細管作用力是不同的。在吸收件103安放在墨盒殼體100內之前,它可呈壓縮狀態(tài)或非壓縮狀態(tài)。然而,當主體吸收件103A安放到墨盒殼體100內時,它被以圖10中的箭頭所示方向(與垂直于圓柱體100C軸線的墨流出方向一致)壓縮以產(chǎn)生毛細管作用力Kb。另一方面,當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安放到圓柱件100C內時,它產(chǎn)生一或處于壓縮狀態(tài)或處于非壓縮狀態(tài)的毛細管作用力Ka。
      例如,在具有均勻分布的、每個尺寸基本一致的大量空隙或孔隙的吸收材料作為吸收件103的材料的情況下,當主體103A放在墨盒殼體100內時,主體吸收材料103A的容量被壓減到未放入墨盒殼體100內時的70%。另一方面,當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放到圓柱件100C內時,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的容量減少到未放圓柱件100C內時的95%。
      此外,序號104表示油墨排放段(噴墨記錄頭)。用于與墨盒殼體100的圓柱體100C相配合的圓柱突件104A從油墨排放段104的側壁上伸出。在油墨排放段104上形成的油墨腔104B與突件104A連通,從而它與多個油墨通道104C連通,每個油墨通道104C均具有位于排放段104最前端的排墨孔104D。
      每個油墨通道104C上均設置一個作為排墨裝置的電熱轉換元件(未示出)。實際上可使用各種類型的排放段104,也可使用任何型號的排放段104。
      序號105表示用橡膠或類似件模壓成型的O型環(huán)。當排放段104連到墨盒殼體100上時,O型環(huán)105作為密封裝置。
      當油墨被吸收,也就是,當墨盒殼體100和油墨排放段104如圖12所示相互連在一起時,由于連接區(qū)件103B被突件104A壓縮,所以連接區(qū)103B的毛細管作用力強度增加。一旦墨盒殼體100與油墨排放段104相互連接,放入兩者之間的O型環(huán)105就將它們保持在密封狀態(tài),也就是處于不透液體狀態(tài)。此時,所設定的連接區(qū)103的毛細管作用力Ka與主體103A的毛細管作用力Kb之間的關系滿足下列不等式Ka(在連接時)≥Kb靠調節(jié)突件104A的長度以及將突件104A裝入圓柱件100C的行程長度,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的容量將減少到圓柱件100C上連接區(qū)103B被接收之前的容量的50%。實際上,當墨盒殼體100和油墨排放段104相互連接時,相鄰于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的主體103A部分受到壓縮,但是上述部分被限制在一小范圍內,不可能對噴墨記錄裝置作用產(chǎn)生不利影響。反之,對噴墨記錄裝置的有利影響在于促使第一開口區(qū)附近的油墨收集更集中了。
      由于靠驅動排放裝置(未示出),墨滴從排放孔104D排放,通過墨腔104B,新墨從墨盒殼體100處流出,從而供到油墨通道104C,使排放孔104D基本上充滿新墨。
      在排墨期間,流經(jīng)第二開口區(qū)100D的大氣被存在主體103A側部的第二開口區(qū)上的部分油墨所代替,此部分油墨比主體103A側部上連接區(qū)103B上存有的部分油墨超前,于是,油墨平穩(wěn)地移至存在高強度毛細管作用力的地區(qū)??紤]上述事實,在油墨消耗過程中,在連接區(qū)103B中,并沒有產(chǎn)生油墨供給間斷的狀況。
      當在吸收件103中油墨消耗至最后一滴或當油墨排放段104與墨盒殼體100脫開時,允許油墨排放段104的突件104A與墨盒殼體100的圓柱件100C脫開,突件104A不再處于壓配合狀態(tài),連接區(qū)吸收件103B的毛細管作用力快速減小(于是建立Ka(連接時)≥Ka(在拆卸時))。此外,在此時,工作毛細管作用力以這樣的方式設立,即連接區(qū)103B毛細管作用力Ka與附近連接區(qū)的主體103A毛細管作用力Kb之間的關系用下列不等式加以表示Ka(脫開后馬上的)≤Kb為此,保留在墨盒殼體100和油墨排放段104間連接區(qū)附近的額外的油墨被平穩(wěn)地吸進連接區(qū)103B中。甚至在當額外量油墨被吸入連接區(qū)103B之后,連接區(qū)103B仍有存放一定量油墨留量的情況下,油墨被從鄰近上述連接區(qū)設置的主體103部分抽吸,從而抽吸的油墨保留在連接區(qū)103B內。這樣,并不會產(chǎn)生大氣吸入連接區(qū)103B的現(xiàn)象,而且當油墨排放區(qū)104重新連到墨盒殼體100上時,不會產(chǎn)生油墨中吸入氣泡的現(xiàn)象,并且避免了因油墨中的氣泡而使記錄操作不正確的現(xiàn)象,此外,在油墨消耗期間,不會間斷供給油墨。
      因為噴墨記錄裝置具有上述結構,從而可以減少噴墨記錄頭104上突件104A的伸出量。在將噴墨記錄頭104連到墨盒殼體100上時,能夠減少噴墨記錄頭相應的位移量,于是,裝有噴墨記錄裝置的打印機可具有較小尺寸。
      實施例4按照本發(fā)明第4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在下面參照圖13加以說明。
      在這個實施例中,在連接區(qū)內的吸收件103B′與鄰近連接區(qū)的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相互是分開的。在連接區(qū)內吸收件103B′的毛細管作用力Ka與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的毛細管作用力Kb之間關系用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用下列不等式加以表示
      Ka(連接時)≥KbKa(連接時)≥Ka(脫開后馬上的)Ka(脫開后馬上的)≤Kb此外,吸收件103A′、吸收件103B′以及儲墨盒100之中的相應尺寸以這樣方式來決定,即總是建立上述不等式關系。
      因為在連接區(qū)內吸收件103B′與主體內吸收件103A′以上述方式隔開設置,與它們是相互整體模壓的情況相比較,它們現(xiàn)可容易地用合成樹脂模壓成形,此外這種安排也易于調節(jié)每個吸收件的壓縮比。當將它們安放到墨盒殼體100中時,與它們是相互整體模壓的情況相比,每個吸收件均易于安放。例如,可以這種方式安放,即,首先,將吸收件103A′插入到與底壁成整體的平行六面體主體100A中,然后將蓋100B焊到主體100A上,接著,將吸收件103B′插入圓柱體100C中。換言之,吸收件103A′和103B′可使用不同的合成樹脂分別模壓成形。
      實施例5按照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在下面參照圖14加以說明。在這個實施例中,在連接區(qū)內的吸收件103B′與鄰近連接區(qū)的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相互分開設置。在連接區(qū)內吸收件103B′的毛細管作用力Ka與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的毛細管作用力Kb用與前實施例相同的不等式加以表示。
      在這個實施例中,過濾件106以這樣的方式放在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和連接區(qū)內吸收件103B′之間,即,插在它們兩者之間的過濾件106能將它們相互隔開。因為過濾件這樣放置,在主體段內吸收件103A′上的雜質不會侵入油墨排放裝置104,所以不會產(chǎn)生排放孔104D被雜質堵塞的現(xiàn)象,由此產(chǎn)生的油墨不能正常地從中排放的現(xiàn)象也不會出現(xiàn)。
      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為了在圓柱區(qū)100C附近集中收集油墨,用圓柱區(qū)100C的端表面附加地部分壓縮吸收件103A′是理想的,從而吸收件103A′的壓縮百分比局部變?yōu)?0-65%,它略微小于吸收件103A′的保留區(qū)的壓縮百分比70%。在吸收件103A′和103B′兩者用不同性能的不同材料形成時,推薦吸收件103A′以這樣方式與圓柱區(qū)100C的端表面緊緊接觸,即,使設置在吸收件103A′的第一開口區(qū)附近部分的毛細管作用力略微高于另一部分的毛細管作用力。
      在這個實施例中,所設置的吸收件103A′的毛細管作用力Kb在橫穿吸收件103A′整個長度上基本是恒定的。換言之,從第一開口區(qū)到第二開口區(qū)的毛細管作用力Kb是逐漸增加的。為此,在吸收件103A′放到墨盒殼體100A之前,推薦吸收件103A′的結構為錐形的,從而在第一開口區(qū)附近的吸收件103A′的壓縮比是額外增加的,于是,向第一開口區(qū)的油墨位移更加平穩(wěn)。
      實施例6按照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在下面參照圖2和15加以說明。
      圖2是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在該圖中,序號301表示噴墨記錄頭,而序號303表示一存墨的并將油墨輸送到噴墨記錄頭301上的儲墨盒。噴墨記錄頭301包括相應于每個排放孔的多個電熱轉換件(未示出),每個電熱轉換件用來產(chǎn)生熱能,該熱能用來作為引起油墨薄膜沸騰從而能使油墨微滴從相應的排放孔中排出的能量。
      圖15示意性地示出了圖2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在示出的實施例中,第一過濾器302位于進墨口320內,通過共同的墨腔,進墨口320與多個排墨孔323連通。浸墨的多孔件310放在儲墨盒303中。經(jīng)儲墨盒303,形成供墨口330和大氣連通口340。第二過濾器308固定到供墨口330上同時與多孔件310緊緊接觸。當噴墨記錄頭301與儲墨盒303如圖15所示相互連接時,進墨口320與供墨口330連通。上述結構的噴墨記錄頭301和儲墨盒303兩者均可在滑座上相互連接和相互脫開,滑座裝在以后將要說明的噴墨記錄設備上。
      接著,下面將說明上述結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動作方式。
      由于在噴墨記錄頭301上的電熱轉換元件(未示出)是可控制地驅動的,油墨被從排墨孔323中排出,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實現(xiàn)記錄。當重復記錄操作、油墨增加消耗時,在毛細管現(xiàn)象的作用下,浸入多孔件310中的油墨逐漸移向噴墨記錄頭301,從而將油墨供到噴墨記錄頭301上,并且經(jīng)大氣連通口340,空氣進入儲墨盒303。隨著浸入多孔件310中的油墨連續(xù)地供到噴墨記錄頭301上,在多孔件310中的塵?;蝾愃齐s質被第二過濾器308濾掉。這樣,任何塵埃均不能達到噴墨記錄頭301上的第一過濾器302上。盡管多個儲墨盒以這樣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重復替換,即,允許它們中的每一個均能連到一單一的公用噴墨記錄頭301上,也不會產(chǎn)生這種情況,即第一過濾器302被浸在儲墨盒303內的多孔件310中的塵埃堵塞。這樣,油墨總是平穩(wěn)地供到噴墨記錄頭中。因為第二過濾器308被固定到多孔件310上同時與其緊緊地接觸,所以無論單一的儲墨盒303如何經(jīng)常地重復地連到噴墨記錄頭301上和從其上脫開,油墨均能平穩(wěn)地供到噴墨記錄頭301上。
      第一過濾器302的粒度a和第二過濾器308的粒度b之間建立a>b的不等式。換言之,第一過濾器302的篩網(wǎng)織得粗于第二過濾器308的。這樣引起第一過濾器302側上的邊界保持力弱于第二過濾器308側上的。因此,當噴墨記錄頭301連到儲墨盒303上時,壓縮第一過濾器302和第二過濾器308之間的空氣,接著,通過第一過濾器302,壓縮空氣被擠到噴墨記錄頭301側部。此后,靠噴墨記錄頭301連到儲墨盒303上時所獲得的油墨抽吸恢復作用,擠到噴墨記錄頭301側部的空氣被從排墨孔323中抽吸到外部。這樣,不會產(chǎn)生油墨不當?shù)貜呐拍?23中排出的現(xiàn)象。見圖15,第一過濾器302被設計為小于第二過濾器308,從而第一過濾器302的面積小于第二過濾器308的面積。如果由于某個原因氣泡進入儲墨盒303的話,盡管有上述的油墨抽吸恢復作用,氣泡也并沒有完全排出,氣泡移到噴墨記錄頭301側。這樣,帶來了油墨不能準確地從排墨孔323中噴出的問題。另一個可能的問題是,留在供墨通道上的氣泡會變大,這是所不希望的。由于氣泡的增大,妨礙油墨供給,同樣導致不正常的油墨噴射。
      實施例7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個實施例的儲墨盒將在下面參照圖16加以說明。因為噴墨記錄頭(未示出)的結構基本上與第六實施例中的相一致,所以在圖16中沒有示出噴墨記錄頭。為此,在圖中僅僅示出了儲墨盒303。
      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通常用螺旋彈簧312加偏壓的閥體306位于儲墨盒303中,從而在螺旋彈簧312的彈性力作用下,供墨口330與閥體306相接。從圖16中明顯可見,當噴墨記錄頭脫離儲墨盒時,供墨口330與閥體306相接。反之,當噴墨記錄頭連到儲墨盒303上時,閥體306克服螺旋彈簧312的彈力在圖中向右方向位移直到供墨口330打開為止。采用這個結構時,當噴墨記錄頭從儲墨盒303上脫開時,不會產(chǎn)生供墨口330漏墨現(xiàn)象。其它結構而不是上述這一結構與參照圖15所述的第六實施例相同。
      實施例8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儲墨盒將在下面參照圖17加以說明。同樣,在這個實施例中,因為噴墨記錄頭的結構基本上與第六實施例中的相一致,所以在圖中省去了噴墨記錄頭。為此,圖17中僅僅示出了儲墨盒303。
      在這個實施例中,存墨用的代替多孔件310的柔性袋350安放在儲墨盒303內,儲墨盒303的結構完全與上述參照圖16的第七實施例中的儲墨盒303的結構相一致。其它結構而不是上述這一結構與第七實施例中的相同。
      實施例9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在下面參照圖18加以說明。在這個實施例中,從圖18的縱向看去,第一圓形過濾器302的位置偏離第二過濾器308。這樣,第一和第二過濾器302和308兩者的中心相互并不在同軸上。其它結構而不是上述結構與第六實施例中的相同。
      接著,下面參照圖1和圖19-21說明配有本發(fā)明噴墨記錄裝置的噴墨記錄設備。
      噴墨記錄設備IJRA(作為打印區(qū))的結構輪廓已在上文參照圖1加以說明了。
      下面將根據(jù)典型例子說明信息處理機(如個人計算機)的結構和電路,該信息處理機具有裝在其上的、與本發(fā)明噴墨記錄裝置有關的噴墨記錄設備。
      圖19示出了信息處理機74的外觀輪廓透視圖,信息處理機74上裝有噴墨記錄設備(用來作為打印區(qū))。在圖中,符號IJP表示打印區(qū),序號72表示鍵盤,它不僅包括輸入符號、數(shù)字或類似物的鍵而且也包括從那兒輸出各種指令的鍵,序號73表示包括顯示板的顯示區(qū)。
      圖20是一方框圖,示出了布置在信息處理機74內的電路結構。
      在圖中,序號81表示實現(xiàn)主控的控制器,序號82表示一微型電子計算機型式的中央處理單元,序號83表示一隨機存取存儲器,它包括產(chǎn)生文字數(shù)據(jù)和圖象數(shù)據(jù)的工作區(qū),序號84表示一只讀存儲器,它具有一工作程序和如存在那兒的鉛印數(shù)據(jù)或類似數(shù)據(jù)的固定數(shù)據(jù),序號85表示計時器,它用于調整中央處理單元82的操作循環(huán)以及當用打印區(qū)IJP進行記錄操作時,它用于調整所需的時間,序號86表示一交接區(qū),借助于此,從中央處理單元82傳送來的信號被輸入到輔助設備上。
      此外,序號87表示一用于打印區(qū)IJP的控制器,序號88表示一頭部驅動器,它用于將記錄信號和電流輸送到裝在噴墨記錄裝置上的噴墨記錄頭H上,序號89a和89b表示電機驅動器,用于傳送驅動滑座電機102a和搬運電機102b所需要的信號和電流,序號90表示滑座檢測器,它用來檢測滑座HC的位置以確定滑座HC是否位于原始位置上,序號91表示紙張檢測器,它用于檢測記錄介質P存在與否,從而,當記錄介質P沒有插入到打印區(qū)IJP或記錄操作已完成以達到記錄介質P的終端時,在除了記錄介質P的終端時,在除了記錄介質P(紙張)的區(qū)域內不允許進行任何記錄工作。
      另外,序號74表示一外存儲單元,如軟盤驅動器、硬盤驅動器、隨機存取存儲或類似件,序號75表示外交界區(qū),用于與另一信息處理機相連通或是控制輔助設備同時直接連到每個輔助設備內設的信息轉移通路上。
      接著,下面將基于圖21示出的流程圖說明由打印區(qū)IJP所進行的記錄操作的控制程序。
      首先,為開始記錄操作,響應由鍵盤72上的記錄指令鍵致動的來自打印區(qū)IJP顯示動作區(qū)的指令或者是響應經(jīng)外交界區(qū)75從外側傳送來的指令,依次進行如下所述的一系列操作。
      程序是從步驟S1開始,在這一步驟中,控制器81決定顯示動作區(qū)是否開啟或關閉。主要地,為開始記錄操作,通過連通系統(tǒng),響應從外部傳來的指令,控制器81執(zhí)行處理,所以當在打印區(qū)不準備進行打印操作時,不允許開始記錄操作。當控制器81決定顯示動作開啟時,程序進入步驟S2。
      在步驟S2,為響應紙張檢測器91輸出的信號,控制器81決定記錄介質P是否輸入到打印區(qū)IJP。在步驟S2中由控制器81所做的決定用來防止如下現(xiàn)象,即,當打印操作開始時,無任何記錄介質插入到打印區(qū)IJP,或作為記錄媒介的油墨已消耗時,打印區(qū)IJP比如噴墨記錄裝置或類似件被擴散油墨污染的現(xiàn)象。
      換句話說,控制器87在步驟S2中不僅能決定是否存在打印介質P,而且也能決定每個夾緊輥和每個輸送輥是否保持在松脫狀態(tài)。步驟S2中的這一決定防止了如下現(xiàn)象,即當每個夾緊輥被夾持在松脫狀態(tài)時,盡管記錄介質P被插入打印區(qū)IJP,但會出現(xiàn)記錄介質P的不當輸送現(xiàn)象??刂破?7可幫助如釋放桿上的機械開關作出每個夾緊輥是否保持松脫狀態(tài)的決定。在控制器87確定記錄介質P沒有正確地插入打印區(qū)IJP的情況下,程序進入步驟S3。
      在步驟S3中,控制器87向操作者發(fā)布他應更加注意打印區(qū)IJP的信息或指令,以允許記錄介質P正確地插入打印區(qū)IJP。接通顯示動作段,信息或指令才傳給操作者,從而啟動發(fā)光裝置以用燈產(chǎn)生一光束或啟動蜂音器以在那兒產(chǎn)生聲音。當在步驟S3中控制器87確定記錄介質P被正確地插入打印區(qū)IJP時,程序進入步驟S4。
      在步驟S4中,打印區(qū)IJP開始記錄操作。為響應從中央處理單元82輸出的指令,啟動頭部驅動器88以帶動打印區(qū)IJP。同時,電機驅動器89a和89b帶動滑座電機102a和搬運電機102b,從而,打印區(qū)IJP進行打印操作,滑座HC在主掃描方向上位移,記錄介質P在輔助掃描方向上位移并清潔記錄頭H。
      接著,程序進入步驟S5,在這一步驟中,為了響應中央處理單元82輸出的信號,控制器87命令記錄操作結束。當控制器87確定在輔助方向測量的單頁紙空間上記錄行數(shù)達到預定值時或者當紙張檢測器91測出在記錄介質P上記錄范圍內的記錄操作完成時,控制器87確定用記錄介質P的記錄操作結束。
      在步驟S5結束記錄操作后,控制器87啟動滑座HC以使其返回原位,在完成記錄操作關掉供源之前,打算用一合適的加蓋件蓋住記錄頭H,以使記錄頭H的排墨表面免遭損壞或毀壞。
      此后,驅動搬運電機102b,使記錄介質P從打印區(qū)IJP上放出,直到證實搬運電機102b被轉完預定轉數(shù)為止或直到紙張檢測器91測定記錄介質P從打印區(qū)IJP放出為止。在完成記錄操作時,控制器81通知中央處理單元82,以允許中央處理單元82啟動顯示動作段或是通過外交界區(qū)75向外界設備輸出一指令,于是結束記錄操作。
      在這個實施例中,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相互可連接和相互可脫開。因為打印區(qū)IJP的結構可以獲得連接或非連接操作,同時記錄頭和儲墨盒組件被裝在滑座HC上或從滑座HC上拆下,所以可以獲得下述的優(yōu)點。
      特別是,因為儲墨盒裝在滑座HC上,所以并不需要伸展或布置一個向噴墨記錄頭供墨的管,從而記錄區(qū)IJP的結構尺寸變小。當出現(xiàn)不適于打印操作的油墨的情況時,并不需替換新的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組件,而僅僅替換新的儲墨盒即可,結果打印區(qū)IJP運轉費用減少了。在需要更換新的噴墨記錄頭或儲墨盒之一時,將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之一更換成新的就足以,結果改善了打印區(qū)IJP的經(jīng)濟性。
      在用滑座上一桿或類似件將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脫開時,可適當?shù)卣{節(jié)打印區(qū)IJP的非連接操作,此外,并不會產(chǎn)生油墨遠離進墨口或供墨口分布的現(xiàn)象。當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在滑座HC上相互分開時,因為不需要操作者直接用手夾持噴墨記錄頭,因此,不會出現(xiàn)每個打印物品被散墨影響質量的現(xiàn)象,也不會出現(xiàn)打印物品被散墨污染的現(xiàn)象。
      當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在滑座Hc上不可避免地相互脫開時,因為在儲墨盒上特別具有施加某種強力的位置,因此僅僅要求相應于上述位置處的儲墨盒區(qū)域的厚度較大,它足以耐得住所施加的力,而其它區(qū)域的厚度較小。這樣,雖然儲墨盒內部部分增大但重量減輕了,見圖22。進氣口340與空氣通道(未示出)相連通,空氣通道在儲墨盒303上以復雜的方式延伸。實際上,空氣通道的結構是這樣的,即,即使由于儲墨盒303出現(xiàn)某種不正?,F(xiàn)象使容放在多孔件310中的油墨從中泄漏時,油墨也不會經(jīng)進氣口340流到儲墨盒303的外面。序號166表示多個后肋。后肋166布置在儲墨盒303后端部件上。類似地,多孔件310與后肋166緊密接觸。為了確保經(jīng)進口孔340進入的空氣完全分布到位于儲墨盒后端部件上方多孔件310的整個表面上,每個后肋166上形成多個切口167。當由于某種不正常地容放到多孔件310中的油墨流到多孔件310外部時,后肋166形成的空間作為存儲外流油墨的暫存腔。在這個實施例中,側肋164與后肋166交替地布置到儲墨盒303上,側肋164從允許經(jīng)進氣孔340進入空氣足以裝入儲墨盒303的位置起延伸到與油墨流出口330相一致的所定平面為止,安放在多孔件310內的油墨經(jīng)該油墨流出口330流到噴墨記錄頭上。在這個結構中,經(jīng)進氣孔340進入的空氣不僅僅流到由儲墨盒303后部內壁表面與在后肋166面前的多孔件310之間所限定的空間內,而且也流到由儲墨盒303側部內壁表面與在側肋164面前的多孔件310之間所限定的空間內,于是空氣完全分布到在進氣口340側上及在相對側壁側上的多孔材料310的上方。每個側肋164的寬度和高度及將側肋164一個排在另一個上方的間距以這樣的方式來確定,即,允許流入的空氣足以分布到多孔件310側表面的上方。推薦每個肋的斷面形狀之一呈現(xiàn)如圖28A-28I所示的形狀。因為儲墨盒303具有上述結構,所以用流入的空氣很容易地更換多孔件310中的油墨,使保留在儲墨盒303中的墨量基本上減少。換言之,放在多孔件310中的油墨可高效使用。
      根據(jù)每個側肋164長度,留在儲墨盒內的油墨量變化的測量結果在表1中示出。所得出的每次測量出的表示容量的每個比值均是設定在儲墨盒內所有肋用百分數(shù)表示而得出的,設定儲墨盒的整個長度為40mm,而每個側肋的長度用X表示。從表1中可見,當每個側肋長度設置為儲墨盒全長的70%或更多時,保留在儲墨盒內的油墨量可得到1g或更少的好結果。
      表1
      注意所具有的肋長度(X/40)位于70%-100%范圍內同時所顯示的保留墨量為1g或更少的每個儲墨盒被認為是可接受的儲墨盒。
      所測定的每個儲墨盒的內部尺寸
      40×20×20(mm)吸墨件每時上具有85-105空隙的泡沫聚氨脂樹脂。
      側肋斷面形狀寬1mm,高2mm,從每個儲墨盒的每個相對內側壁量起。
      實施例11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一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在下面參照圖23的剖視圖加以說明。
      經(jīng)大氣進口340,空氣被導入儲墨盒303內,并均勻地分布在多孔件310的整個后表面上。儲墨盒303包括上肋條和下肋條201,所以在上、下肋條210的作用下,流入的空氣被分布到多孔件310的上、下表面上方。在這個實施例中,上、下肋條201均從儲墨盒303內的進入足夠量的空氣的位置處起橫穿多孔件310延伸到噴墨記錄頭301。在這個結構中,實際上油墨被高效使用。
      實施例12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二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所用的儲墨盒將在下面參照圖24加以說明。
      穿過平行六面體形儲墨盒303的相對表面,形成一大氣進口(未示出)和一排墨口(未示出)。圖24是沿著平行于前端表面的平面剖的儲墨盒303的剖面圖,在該前端表面上有排墨口。在這個實施例中,儲墨盒303包括分別在其右手側壁、底壁、左手側壁和頂壁上的多個長向延伸的肋條371,372,373和374。在這個結構中,大氣經(jīng)進氣孔流至由儲墨盒303后壁與多孔件310間后肋(未示出)所形成的空間內,然后,通過由多孔件310與肋條371、372、373和374(每根肋條在長度方向上均穿過多孔件310延伸)之間限定的空間,到達其上具有排墨口的儲墨盒303的前端表面。在這個實施例中,由于多孔件310被夾持在肋條371,372,373和374內,好象它被它們包圍一樣,所以當多孔件310容量略微減小時,均不會產(chǎn)生任何特殊的問題。按照上述觀點,推薦用在儲墨盒303上的多孔件310具有稍稍大的容量。隨著由儲墨盒303的內壁與多孔件310所限定的接觸區(qū)越來越減少,導致在多孔件310中的存墨減少,空氣很容易地代替安放在多孔件310中的油墨。由于多個肋條以上述方式圍繞著儲墨盒310的內壁布置,所以空氣均勻地分布在除其上形成排墨口的表面外的所有表面上方,導致安放在多孔件310內的油墨被在改進的高效情況下使用??紤]到給予儲墨盒303的各種工作條件,每個肋條371、372、373和374的寬度和高度是可以變化的。例如,在如圖24所示的情況下,在儲墨盒303底壁上形成的肋條372的高度低于其它肋條的高度。這是考慮當出現(xiàn)不正常情況、一些油墨流到多孔件310外部、然后油墨存在儲墨盒303底壁和多孔件310之間的小空間內時,易于回收上述小空間內所吸住的漏墨。另外,每個肋條371、372、373和374的高度均設計為可變化的,此外,每個肋條從進氣口側錐形地朝向排墨口側,在這兩者間肋條的高度是不同的,以在橫穿儲墨盒303的長度上改變多孔件310的壓縮性,并允許油墨集中地收集到多孔件310的某個區(qū)域。
      實施例13按照本發(fā)明第十三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所用的儲墨盒將在下面參照剖面圖25加以說明。
      在圖中,序號501表示一肋條。肋條501可在長度方向上沿著儲墨盒303的頂壁或是沿著其底壁形成。本實施例的特征包括肋條501的一端也就是圖中肋條501的左手端是錐形的,它用序號502表示。因為肋條501具有一錐形段502,所以,當生產(chǎn)儲墨盒時,在將多孔件310插入到儲墨盒303中、然后用在排墨口側的蓋503密閉住的情況下,由于有錐形段502,插入工作平穩(wěn)地進行,而不會產(chǎn)生任何由肋條501的尖刃損壞或毀壞多孔件310的現(xiàn)象。所有的錐形段502伸到排墨口側即蓋503上并不總是必要的。換言之,如果經(jīng)進氣口進入的空氣能分布在多孔件310的整個表面上方而相對于油墨使用性能無任何問題的話,則錐形段502可在由多孔件310的長度限定的范圍內伸展。
      實施例14按照本發(fā)明第十四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所用的儲墨盒將在下面參照剖面圖26加以說明。
      儲墨盒303包括一大氣進氣口340和一排墨口330,從長度方向上看,它們兩者并不位于同一直線上。在這個實施例中,用前述觀點來看,多個肋條601被設置在儲墨盒303和多孔件310之間,它不僅沿著儲墨盒303的相對側壁布置,也沿著儲墨盒303的上下表面布置,從而經(jīng)進氣口340進入的空氣均勻地分布在多孔件310的整個表面上方,而無降低儲墨盒內油墨使用率的任何可能。
      實施例15一種按照本發(fā)明第15實施例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儲墨盒將參照圖27A和圖27B敘述如下;
      圖27A為儲墨盒的截面圖,圖中特別表明了安排許多斜延伸肋70。實際上,為了確保通過大氣進入口340輸進儲墨盒303的氣體充分地分布在盛墨的多孔件(未示出)的整個表面上,往往沒必要在氣體進入口340和墨出口330之間的范圍內的每條肋連續(xù)延伸。由于此原因,在該實施例中,斜延伸肋701安排成彼此平等等距延伸關系。此外正如圖27B所示,沿每條肋701的上邊緣成形有許多切口702。在所示情況下,每條肋701線性延伸,另一方面,顯而易見它可以成彎曲狀態(tài)延伸,因此本實施例有利于本發(fā)明的實施,特別是在儲墨盒和肋在整體結構受限,被同時模壓時所需要的模壓操作(與模壓方向有關)情況下有利于本發(fā)明的實施。
      具有上述方式構成的儲墨盒,由于盛在儲墨盒中的多孔件中的記錄墨終究可被利用,所以用儲墨盒可取得有利效果是提高了實際使用墨的可靠性,同時保持了儲墨盒的低運行成本。
      實施例16一種按照本發(fā)明第16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參照圖29敘述如下;
      圖29是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圖中特別表明了在非連接狀態(tài)下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的主要部件。在此圖中,參考號801代表噴墨記錄頭截面,參考號802代表儲墨盒,盒中墨被送到噴墨記錄截面801中儲存起來,參考號803代表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相互密封地連接起來的連接件,本實施例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相互連接起來的構件。由于此原因,為簡化起見噴墨記錄頭截面801本身的詳細結構未示出。由于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內部結構是該領域的任何技術人員公知的,所以僅僅示出了一個排墨孔804。在該圖中,參考號805代表由排墨孔804中排出的一滴墨,參考號806代表放置在噴墨記錄頭的供墨口801A上的一個過濾器,以便當儲墨盒802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不連接時阻止灰塵或類似雜質進入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液室807中。
      接著,下面將敘述儲墨盒802的結構。儲墨盒802是可互換的,并包括一裝在儲墨盒802中的多孔吸墨件808。在該圖中,參考號809代表大氣連通口,它起阻止儲墨盒802內部呈現(xiàn)極大負壓而加速墨損耗的作用。參考號810代表將儲墨盒802連接到噴墨記錄頭部分801上的連接部分,連接部分810設計成圓柱外形,它具有內直徑DJ,同時朝儲墨盒802的里邊突出,連接部分810的朝內突出部分力圖引起連接部分810與吸墨件808的一部分緊密接觸以便有可能使留在吸墨件808的這部分中的墨量比在吸墨件808的其它部分中的墨量大些,順便說一下,由于儲存在吸墨件808中的實際有效墨量不希望減少,所以連接部分810的長度L1不希望過大。
      另外,連接件803起將儲墨盒802連接到噴墨記錄頭801上的作用。在此實施例中,連接件803也被設計成圓柱外形,它具有一外直徑DO,該外直徑的尺寸被加工成能使被過濾的連接件803進入到儲墨盒802的連接部分中。過濾器812固定在連接件803的最前端。參考號813代表一O-環(huán)型彈性密封件,它位于連接件803在噴墨記錄頭側的端部附近。實際上,密封件813圍繞著在連接件803的外圓周上形成的環(huán)狀長槽803A安裝。
      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連到儲墨盒802上時,連接件803被裝進儲墨盒802的連接部分810中,使噴墨記錄頭801的供墨口801A沿那兒的內圓周表面插進連接件803中,直至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一相對表面801B和儲墨盒802的一相對表面802B與放入那兒之間的密封件13達到緊密接觸時為止。而保持上述狀態(tài),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的組裝件借助嚙合裝置(未示出)保持在牢固的連接狀態(tài)下。嚙合裝置可以這樣構成,即放置在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上或儲墨盒802上的嚙合爪與位于它們上的相應嚙合部分相連接。換句話說,那兒之間的嚙合可以通過嚙合槽(S)與相應的嚙合銷(S)來獲得。由于上述型式的嚙合裝置是該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所以為簡化起見,圖中的嚙合裝置的敘述省略了。
      當保持上述的嚙合狀態(tài)時,由于連接件803與吸墨件808緊密接觸強制引起儲墨盒802中的一部分吸墨件808在超過所示狀態(tài)下稍微受壓是所希望的。由于此原因,在考慮到上述事實情況下來確定連接件803的長度L是恰當?shù)摹?br> 放入帶吸墨件808的儲墨盒802可以使成本相對便宜些。而且記錄的高質量可以儲墨盒802來預料,因為儲墨盒能產(chǎn)生極好的保持著動力的墨,而且是在儲墨盒802中穩(wěn)定保持負壓的原因。以上述方式構成的儲墨盒802,因為與吸墨件808本身的體積、在吸墨件808中產(chǎn)生的汽泡等等有關的因素,含在吸墨件808里的墨量減少了預定量的大約2/3。此外,由于相對的大量墨在完成了預定數(shù)目的記錄操作之后無用地保留下來,實際印刷操作要備用的墨體積與預定的備用墨體積比較減少大約30%。在儲墨盒802使用顏料基墨的情況時,有增加吸墨件808塞滿顏料微粒的故障趨勢,此外由于組成部分不通過吸墨件808,分散在溶劑中的顏料微粒被凝聚在一起。在上述的情況下,根據(jù)預告設定的記錄操作形式來選擇其它型的儲墨盒。
      為了很好地滿足上述的需要,儲墨盒以這樣一種方式構成,即任何吸墨件一般不裝在里邊而是它可以任意地被連接到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上和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斷開。另一方面,相對于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來說,希望如圖29所示,它可以連接到該類型的儲墨盒802上和與該類型的儲墨盒802斷開。此外,它也可以被連接到里邊來裝有吸墨件類型的儲墨盒上和與里邊未裝有吸墨件類型的儲墨盒上和與里邊未裝有吸墨件類型的儲墨盒斷開。
      圖30通過透視圖方式示出了含有連接部分801A的一種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圖中,參考號801C代表形成在圓柱形連接部分801A端面上的切口部分。該實施例也在圖29中示出,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被連到相對件儲墨盒上的同時,噴墨記錄頭部分801中的液室807經(jīng)由切口部分801C與儲墨盒的內部相通。
      圖31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改進實施例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該實施例中,上述推薦的里邊不裝有吸墨件型的可互換型儲墨盒820被連接到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上,與示出在圖29中的噴墨記錄裝置相對照,那兒之間沒放置連接件,在相對儲墨盒820的表面820B上配置一彈性密封件825。這樣,將容易理解到,在圖29所示類型的儲墨盒的情況中連接件803用于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相配合,而在圖31所示類型的儲墨盒820的情況中,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可以直接連接到儲墨盒820上無任何必要配置圖29所示的連接件。
      現(xiàn)在,下邊將敘述上述推薦的圖31中所示的儲墨盒的結構概要。
      在儲墨盒820中裝有一模壓的高分子材料膜的墨袋822,該墨袋822融合到儲墨盒820的凸緣部分823上,墨袋822中充滿墨811,在儲墨盒820的相對表面820A上形成一環(huán)形槽824,使得在環(huán)形槽824中可裝進一例如一個O型環(huán)或類似物的彈性密封件825。此外,為了調節(jié)儲墨盒820中呈現(xiàn)的負壓,在大氣連通口809中配置一負壓調節(jié)閥826,負壓調節(jié)閥826包括一大圓形閥座827,它具有一透過那兒所形成的排氣孔826A,以及包括用油如硅油或硬的、干的但具有良好粘性的類似物涂敷的一圓形座828,以這樣一種方式立即從里邊封閉住排氣孔。類似于座828,大閥座827的外圓周部分用上述同樣的油涂敷上,使它與儲墨盒820的外壁表面達到密閉接觸。
      當墨袋中的墨811消耗掉某個數(shù)值時,引起在墨袋822上出現(xiàn)某一負壓強度,通過排氣孔826A,空氣被送進儲墨盒820中,然后蔓延到墨袋822,而座828克服油的粘力離開座827,從而儲墨盒820中的負壓隨進氣而減弱。當室溫升高而不進行記錄操作或由于某些原因圍繞在墨袋822周圍空間中的空氣膨脹而增加了空氣壓力時,墨有可能從排墨孔804中漏出來。在上述這種情況中,座827克服油的粘力離開儲墨盒820的外壁表面,使能增加壓力的空氣排出到外邊。用上述方式構成的儲墨盒820,有可能施加到儲墨盒820上一極高的沖擊值,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與儲墨盒820斷開時,可能引起墨811漏出。為了克服上述的墨漏問題,在儲墨盒820中配置一閥830。順便說一下,可推薦閥體830由一種橡膠如氯化異丁橡膠、乙烯丙烯二烯單體(EPDM)或類似物模壓而成,閥體830一般被彈力線圈彈簧831偏壓朝向連接口820A,直至它與連接口820A達到密閉接觸時為止,以便阻止墨由墨袋822中漏出。如圖31所示,當儲墨盒820連接到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上時,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供墨口801A與閥體830接觸,閥體830依次被向內推,導致圍繞著閥體830形成某環(huán)形氣隙,從而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墨室807經(jīng)由在連接部分801A上(見圖30)形成的切口部分801C與墨袋822連通。順便說一下,連接部分801A的凸出的長度這樣確定就足夠了,即它是足夠的長以可能使閥體830克服線圈彈簧831的彈力縮回,直至圍繞著閥體830形成一環(huán)形氣隙作為墨道用。相反,由于線圈彈簧831的安置,希望閥體830又不能縮進儲墨盒的內部太深。
      以這種方式構成的儲墨盒820與預定內體積的儲墨盒820相比較,可在墨袋822中儲存更多的墨811,因此在完成記錄操作時,僅僅少量的墨811保留在儲墨盒820中,結果儲墨盒820可獲得60~70%的體積利用效率。然而,雖然儲墨盒820的有利效果如上所述,但顯而易見,儲墨盒820具有一缺點,即與含有抽吸件類型的儲墨盒相比不可避免地成本昂貴,這是由于墨袋822融化地固定到凸出部分823上是困難的,在它的生產(chǎn)過程中要導致很多模壓步驟。為了適當?shù)乜刂苾δ?20中的負壓需要一負壓調節(jié)閥826,為防止發(fā)生墨漏需要一閥體830,然而墨袋22在一完成的構形中被模壓而成,該完成的構形具有較小的工作內體積,它比原始的構形的內體積小些。
      顯然,儲墨盒越小,同樣的缺點越明顯,然而由于上述類型的儲墨盒肯定具有上敘優(yōu)越的效果,所以最好是根據(jù)其應用范圍選擇使用二種儲墨盒中的一種,為了盡可能地有效利用圖31中所示類型的儲墨盒820的性能,推薦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連接部分801A的突出長度盡可能縮短。為此目的,在噴墨記錄頭截面801連到圖29所示類型的儲墨盒上的情況下,為了可變化的確定連接部分801A突出部分的長度,可以允許在那兒中間配置接頭附件,如配置按照本發(fā)明的連接件。
      在上述情況下,圖32A-32D、圖33A和圖33B作為本發(fā)明的替換實施例分別示出了將圖29中所示類型的儲墨盒連接到相對的噴墨記錄頭截面上的連接件情況。
      圖32A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一個圓柱形連接件833,它包括一方形截面形狀的彈性密封件834。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以圖中所示實施例的同樣方式連接到儲墨盒802上時,密封件834的前表面834A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相對表面801B進入緊密接觸,而后表面834B同樣與儲墨盒802的相對表面802B進入緊密接觸,從而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由放入那兒中間的密封件834彼此密封地連接起來。
      圖32B通過剖面圖示出一連接件833,它是由圖32A中所示的連接件833這樣改進而成,即密封件834的一部分從后表面834B沿軸向伸出,密封件834的外圓表面部分834C被壓配合到圖29中所示的儲墨盒802的圓柱形連接部分810,使具有改進了密封性的連接件833裝進儲墨盒802中。
      圖32C用剖面圖方式示出了一連接件833,它是由圖32B中所示的密封件這樣改進而成,即密封件834的外圓表面部分834D朝右方向斜削,以便于能使連接件833很容易地裝進儲墨池盒802中。
      此外,圖32D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一連接件833′,它是由圖32A至圖32C中所示的每一個連接件833這樣改進而成,即它被朝右斜削,并且它用一個由連接件833′的前端833′A到連接件833′的后端、跨越整個軸長的彈性密封件834套上。在圖34D中,參考號834E代表密封件834的外圓周表面部分,密封件834相應于連接件833′的外圓周表面模壓,以便于如圖32C中所示的密封件一樣的方式起作用。
      圖33A和33B每一個通過截面圖方式示出了一連接件,該連接件正如以后將敘述的一樣,在彈性密封件牢固地配置在噴墨記錄頭截面?zhèn)鹊那闆r中是較好的實施例。在這樣情況下,當借助于一個上述提到過的連接件,帶彈性密封件的噴墨記錄頭被連接到圖29所示類型的儲墨盒802上時,圍繞著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供墨口放置的彈性密封件(未示出)與連接件相抵觸。為了克服上述故障,在相對于噴墨記錄頭截面801連接側上的一部分連接件設計成具有一放大的直徑。尤其在圖中,參考號843代表一在其上成形有階梯形部分的連接件,參考號843A代表連接件843的前端,參考號843B代表具有放大內直徑的一凸出部分,以便形成連接件843的階梯形部分。
      在圖33A所示的情況中,圍繞凸出部分843B的外圓周形成一環(huán)形卡槽843C,使直徑比凸出部分843B大些的一O環(huán)型彈性密封件844圍繞著該環(huán)形卡槽843C安裝。另一方面,在圖33B所示情況中,一L形截面形狀的環(huán)形彈性密封件圍繞著凸出部分843B裝配。包括圖33B中所示的凸出部分的連接件843可被用于圖34中所示出的噴墨記錄裝置上。
      在圖34中,參考號835代表一彈性密封件,它安裝在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供墨口801A的周圍。在所示的情況中,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可以直接地連接到圖31中所示類型的儲墨盒820上。與圖31中所示的這里的彈性密封件825被夾在儲墨盒側上的情況相比較,在圖34所示的情況中,為同一用途,彈性密封件835被夾在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側上。
      接著,下邊將針對圖34所示的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借助于連接件843連接到圖29所示的儲墨盒802上的這種情況進行敘述。在借助于嚙合裝置(未示出)將噴墨記錄頭截面801連接到儲墨盒802上的同時,那兒中間的空間被安置在前述接頭區(qū)中的彈性密封件844保持密封。由于連接件843的最前端插在儲墨盒802的里邊,以與吸墨件808進行接觸,所以吸墨件808的一部分受壓,使吸墨件808中的墨811通過連接部分810輸入到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中。在所示的情況中,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以圖31所示實施例的同樣方式連接到儲墨盒802上時,置于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側的彈性密封件835不作用而彈性密封件844在相反方向中表現(xiàn)出嚴密密封作用。
      另外,圖35A和35B通過截面圖方式示出了一按照本發(fā)明另一替換實施例構成的連接件。該連接件843包括一如圖33A和33B所示的同樣方式的凸出部分843B。在圖35A所示的情況中,一O環(huán)型彈性密封件844圍繞著連接件843的凸出部分843B安裝以及有同樣的園柱形階梯部分843D。另一方面,在圖35B所示的情況中,錐形延伸的彈性密封件844在從凸出部分843B的后表面延伸到連接件843的最前端的范圍內圍繞著連接件843的階梯部分843D安裝,使連接件843不漏地被壓配合到儲墨盒802上。
      使用以上述方式,例如以圖35A所示情況的方式中的彈性件組成的連接件,連接件843和儲墨盒802之間的空用彈性密封件844密封,而連接件843和噴墨記錄頭截面801之間的空間用圍繞著噴墨記錄頭截面801的供墨口801A安裝的彈性密封件835密封。
      圖36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了一在圖34中所示類型的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借助于包含圖35B所示彈性密封件的連接件連接到儲墨盒802上,在所示情況中,為確保吸墨件808有足夠大的存留墨容量,以便允許在里邊容納大量墨,僅開口部分810A作為噴墨記錄頭截面801連接到儲墨盒802上的接頭部分,而沒有在那兒中間安置任何如圖29和34所示的圓柱形連接部分。由于此原因,在這種情況中,需要連接件843壓配合到儲墨盒802的開口部分810A中,以立刻壓吸墨件808的一部分,從而含在吸墨件808中的墨811可以通過連接件843輸入到噴墨記錄頭部分801中。同樣在這種情況中,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之間的空間不僅僅用放置在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側的彈性密封件835不漏地密封住,而且還用放置在連接件843上的錐形彈性密封件844進行密封。
      上面本發(fā)明已經(jīng)就本發(fā)明利用連接件可用來變換組裝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和儲墨盒802這一情況進行了敘述,但是本發(fā)明將不僅僅限于這種情況。換句話,本發(fā)明可以同樣地被應用到該情況中,即借助于連接件,噴墨記錄頭截面801整體地連接到儲墨盒802上。也就是說,噴墨記錄頭截面801可以不必要經(jīng)常與儲墨盒802斷開。
      正如上述所表明的一樣,按照每一個上述的實施例,由于噴墨記錄頭截面通過一包括彈性密封件的管狀連接件可以連接到儲墨盒上,以便于用密封件可密封地封閉住那兒中間的空間。連接件的這種安排使得同一噴墨記錄頭截面可以有可能任意地與不同類型的儲墨盒連接,這樣,每一個都包含不同墨種或墨色的許多儲墨盒中的一個,可以隨噴墨記錄裝置的應用領域任意地與同一噴墨記錄頭截面連接。因此,本發(fā)明所應用的噴墨記錄裝置的使用范圍實際可以擴大。
      接著,在敘述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之前,為了便于了解本發(fā)明,下邊將再參照圖37至圖39進行敘述。
      圖37是噴墨記錄裝置的透視圖,該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噴墨記錄頭1103和一儲墨盒1101,它們倆彼此是整體的。圖38是沿圖37中的線X-Y剖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
      參照圖38,由像海綿樣材料制成的吸墨件1102裝在儲墨盒1101中,排墨口1105適合于在其內接納噴墨記錄頭1103的凸出部分1104以及通過儲墨盒1101成形的大氣進口1106,它作為獲取大氣的方式,以便于當墨越來越耗盡時,使大氣能頂替被含在吸墨件1102中的墨。
      在儲墨盒1101和噴墨記錄頭1103之間的空間用一橡膠件1111可密封地封閉起來。
      吸墨件1102被兩側壁1107壓縮,每一側壁相對于上面成形有排墨口1105的表面以直角延伸,因此吸墨件1102的墨保持能力被兩側壁1107限制性的保持住。
      吸墨件1102的一部分被噴墨記錄頭1103的凸出部分1104壓縮,在上述部分處出現(xiàn)的彎液面力比被兩側壁1107壓縮的吸墨件1102的其它部分中的力設立的大些,這樣當包含在吸墨件1102中的墨消耗時,通過毛細管作用,它被不斷地排出到排墨口1105,在每一個記錄操作過程中無供墨中斷的故障事件。
      為了防止墨中的灰塵或類似雜物流進噴墨記錄頭1103中,過濾件1108被固定到吸墨件1102的一個部分上,該部分適合于與從噴墨記錄頭1103上突出來的凸出部分1104的最前端進入接觸。
      當從吸墨件1102通過過濾件1108獲取墨時,它流過一流墨道1109到達排墨孔1110,使墨從孔1110接箭頭a標出的方向借助激勵墨排出裝置(未示出)被排到一記錄介質上,如排到紙或類似物上。
      圖39是從后側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這里的大氣進口1106通過圖37和圖38中所示的噴墨記錄裝置上的儲墨盒1101制成。
      考慮到方便起見,通過使用例如一種注射模工藝來模壓合成樹脂的儲墨盒1101,大氣進口1106作為一單獨件模壓。
      使用上述方式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當吸墨件1102的一部分被噴墨記錄頭1103的突出部分1104壓縮時,具有一強度比出現(xiàn)在吸墨件1102的其它部分高些的彎液面力在吸墨件的前部提高,引起包含在吸墨件1102中的墨不斷地排了到排墨口1105,在每一個記錄操作過程中無任何供墨中斷的可能性。
      為確??諝膺M入大氣進口1106之后,任何墨不會流到大氣進口1106的外邊,大氣進口11065通常以復雜方式設計-用許多在那里安置的室將大氣進口1106的內部分割成許多部分,按一某距離將大氣進口1106插進儲墨盒1101中。
      在儲墨盒1101的體積減小以便滿足設計小尺寸印刷機需要的情況中,盡管儲墨盒1101本身的體積小、吸墨件1102的體積盡可能是大的,使可能的大量墨被容納在吸墨件1102中是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中,位于儲墨盒1101里邊的大氣進口1106的一個部分直接進入與構成吸墨件1102的多孔材料,例如一海綿或類似物接觸,引起吸墨件例如在1112處被大氣進入口1106局部地強烈地壓縮。
      由于這個原因,在大氣進口1106附近、在1112處的吸墨件中產(chǎn)生的彎液面力被增大,不僅僅超出了被用儲墨盒1101的兩側壁1107限制性地壓縮吸墨件1102所引起的彎液面力,而且也超出了被用噴墨記錄頭1103的突出部分1104壓縮吸墨件1102所引起的彎液面力。
      也就是說,墨易保留在大氣進口1106的附近,結果儲墨盒1101的墨利用效率降低了。
      由于如上所述的墨易保留在大氣進口1106附近的這一事實,噴墨記錄裝置存在這樣的情況即,在當噴墨記錄裝置運行期間,儲墨盒1101在受高溫的情況中或從一低溫變化到一高溫的溫度周期隨噴墨記錄裝置反復出現(xiàn)的情況中,墨容易浸入大氣進口1106中。
      考慮到上述情況,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它可以更有效地改進儲墨盒的墨利用效率,將敘述如下。
      實施例17按照本發(fā)明的第17實施例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參照圖40敘述如下,圖40是其透視圖。
      如圖40所示,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噴墨記錄頭1203和一儲墨盒1201,它們兩個在所示的情況中彼此整體地連接,而不彼此任意地斷開。順便說一下,圖41是沿圖40的線X-Y剖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剖面圖,圖42是從后側在儲墨盒1201上成形的一個大氣進口1206處觀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后視圖。
      參照圖41,一由海綿或類似物制成的吸墨件裝在儲墨盒1201中,墨排出口1205適合于容納一由噴墨記錄頭1203伸出的突出部分1204,大氣進口1206通過儲墨盒1201制成,通過大氣進口1206大氣很快在這里被獲得,以便當墨越來越消耗時,使輸入的空氣能取代被容納在吸墨件1202中的墨。
      在儲墨盒1201和噴墨記錄頭1203之間的空間,用由橡膠或類似物模壓的一彈性密封件1211可密封地封閉住。
      吸墨件1202被兩側壁1207壓縮,該壁1207相對于上面成形有墨排出口1205的儲墨盒1201上的前表面成直角延伸,引起吸墨件1202的墨保持力被兩側壁1207限制性地保持住。
      噴墨記錄頭1203的突出部分1204造成與吸墨件1202的一部分接觸,以立刻壓縮吸墨件的這一部分。在這一部分中呈現(xiàn)的彎液面力比在主要被兩側面壁1207壓縮的吸墨件其它部分中出現(xiàn)的彎液面力來的大些。
      如上所述在彎液面力存在的情況下,當墨消耗時,包含在吸墨件1202中的墨不斷地排出到墨排出口1205處,這樣,在每個記錄操作期間,不會出現(xiàn)供墨中斷的事故。
      過濾件1208被固定到噴墨記錄頭1203的突出部分1204上,在這里吸墨件1202的前述部分立刻進入接觸,以便防止在吸墨件1202中的灰塵或類似雜質流進噴墨記錄頭1203中。
      當從吸墨件1202通過過濾件108來獲取墨時,墨流過一流墨道1209到達排墨孔1210,以使墨由排墨孔1210借助激勵墨排出裝置(未示出)按箭頭a標出的方向排到一記錄介質上,例如排到一張紙或類似物上。
      最好見圖41,一缺口部分1212(作為相對于吸墨件1202的一突出部分)成形在儲墨盒1201后表面上的大氣進入口1206的下邊,大氣進入口1206成形在儲墨盒1201上。這樣,儲墨盒1201的一部分即位于大氣進入口1206下邊的空間通過形成缺口部分1212的那樣方式被去掉了。
      以上述方式安置的缺口部分1212使得有可能防止至今公知的吸墨件1202被大氣進入口1206過分壓縮的不正常現(xiàn)象。
      特別是,由于使大氣進入口1206與吸墨件1202緊密接觸而引起的接觸壓力可以被安置的缺口1212減弱。也就是說,吸墨件1202不僅僅與大氣進入口1206進行緊密接觸而且也與一個增加接觸面積的缺口部分1212進行緊密接觸。這樣,借助于缺口部分1212可以可靠地防止吸墨件1202的局部過分壓縮的現(xiàn)象。
      由于缺口部分1212安置在儲墨盒1201的后側上,這里通過儲墨盒1201成形有大氣進入口1206。所以雖然吸墨盒的內部容積減少了,大量墨仍可充滿在儲墨盒1201中,而不存在墨越來越被消耗時引起的吸墨件中的墨不均勻分布情況。這樣,儲墨盒1201的墨利用效率用上述方式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可以得到改進。
      與墨被局部集中在大氣進入口附近的噴墨記錄裝置相對照,本發(fā)明的噴墨記錄裝置可以可靠地防止;在當噴墨記錄裝置運行期間它受高溫的情況下或從一低溫變化到一高溫的溫度周期隨噴墨記錄裝置反復出現(xiàn)的情況下,墨不希望有的浸入大氣進入口1206中,然后通過大氣進入口1206漏到儲墨盒1201外邊的這種不正常的現(xiàn)象。
      實施例18至實施例20圖43至45通過后視圖方式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第18實施例至本發(fā)明第20實施例中的每一個所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的結構。
      在圖43至45中,參考號1312、1412和1512分別代表缺口部分,缺口部分1321成形在那上面成形有大氣進入口1306的儲墨盒1301的后表面上,缺口部分1412成形在其上形成有大氣進入口1406的儲墨盒1401的后表面上,缺口部分1502成形在其上形成大氣進入口1506的后表面上。
      在圖43所示的情況下,缺口部分1312有一寬的寬度,就像它是圖42所示的缺口部分1212被橫向放大的一樣。
      在圖44所示的情況下,缺口部分1412成形在儲墨盒1401的中心部分,實質上相同于圖42所示的缺口部分1212。
      在圖45所示的情況下,缺口部分1512成形在遠離大氣進入口1506的位置處,即正如在圖45中所見的一樣,在儲墨盒1501的左手側上。
      按照第18至第20實施例中的每一個,確保具有噴墨記錄裝置的同樣優(yōu)點效果,就如同在圖40至圖42所示的儲墨盒1201中可獲得的有利效果一樣。
      特別是,圖43至45中所示缺口部分1312、1412、1512的安排使得有可能放大由于使吸墨件分別與大氣進入口1306、1406、1506和缺口部分1312、1412、1512緊密接觸而被壓縮的吸墨件(未示出)的壓縮部分的面積。這樣,在那里不會發(fā)生吸墨件的一部分僅僅被大氣進入口1306、1406、1506局部過分地壓縮的不正常情況。
      由于缺口部分1312、1412、1512沿著那上面形成有大氣進入口1306、1406、1506的儲墨盒1301、1401、1501的后表面安置,所以大量墨可以充滿內容積減小的儲墨盒1301、1401、1501里,而無當墨越來越被消耗時引起的吸墨件中的墨不均勻散布的現(xiàn)象。這樣,儲墨盒1301、1401、1501的墨利用效率隨噴墨記錄裝置可以改進。
      實施例21至實施例23按照本發(fā)明第21實施例至本發(fā)明的第23實施例中的每一個構成的噴墨記錄裝置,將參照圖46至48敘述如下。
      在圖46至48所示的實施例中,大氣進入口1606、1706、1806分別成形在儲墨盒1601、1701、1801的中心位置處。
      參照圖46至48,缺口部分1612、1712、1812被安置在其上成形有大氣進入口1606、1706、1806的儲墨盒的后表面上。
      按那樣方式安排的缺口部分1612、1712、1812確保具有同樣有利的效果,就如同在圖40至圖45所示的儲墨盒1201、1301、1401、1501中可獲得的有利效果一樣。
      在上述實施例中的每一個,大氣進入口的突出量實質上等于從儲墨盒后表面的里邊作為測量的缺口深度,缺口部分的這個深度是在確保噴墨記錄裝置的有利效果的范圍內來確定的。因此,所提供的噴墨記錄裝置的有利效果不減弱的兩個因素,即大氣進入口的突出量和缺口深度可以彼此稍有不同。
      上面,本發(fā)明已經(jīng)相對于其中的儲墨盒可變換地與噴墨記錄頭(未示出)連接的實施例進行了敘述,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可以同樣地應用到儲墨盒整體地與噴墨記錄頭連接的情況,而不喪失上述的有利效果。
      實施例24下面將參照圖51A至51C敘述按照本發(fā)明第24個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裝置的儲墨盒。
      圖51A通過橫截面圖方式示出了一端部過濾件F同多孔件SP密閉接觸,而多孔件SP也同儲墨盒的四周壁密閉接觸,其中的儲墨盒沿圖51B的線51A-51A剖開。圖51B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了沿著通過端過濾件F的中心O伸展的對稱平面,(即沿圖51A中的線51B-51B)剖開的儲墨盒,這里的儲墨盒按圖51A中的箭頭X標出的方向觀測。圖51C通過剖面圖方式示出了沿著通過端過濾件F的中心O伸展的另一對稱平面(即沿圖51A的線51C-51C)剖開的儲墨盒,這里的儲墨盒按圖51A中的箭頭Y標出的方向觀測。
      圖中,參考符號R代表許多的肋,每條肋在縱向上延伸一比多孔件SP的長度長些的距離,以到達端過濾件F,正如由圖51C所看的一樣。在所示的情況下,三對肋R沿儲墨盒的相對側壁成形,正如由圖51A所看到的一樣,儲液容器即儲墨盒,相對于包含端過濾件F的中心O的多孔件SP的縱橫截面具有兩個對稱平面。當端過濾件F同多孔件SP密閉接觸時,它被固定地安裝在儲墨盒中。用這種結構,由于外壓力施加到多孔件SP上無變化,所以能獲得非常穩(wěn)定的液體輸送。參考符號C代表一對在供給液體的時刻內將儲墨盒連接到噴墨記錄頭上的夾子。夾子C正如以后將敘述的代替了噴墨記錄頭側上的一對夾子222。參考符號B代表一閥機構,它一般朝儲墨盒與噴墨記錄頭相連接的接頭部分偏置。當一輸液管插入到儲墨盒中時,閥機構B移位,使多孔件SP與噴墨記錄頭之間通過輸液管相通。參考符號BR代表許多適合于同多孔件SP的后端接觸的后肋,正如按縱向看的一樣。參考符號SP代表一停止件,它在防止端過濾件F移動到閥機構B側的同時,起頂著多孔件SP的前端、托住端過濾件F的作用。實際上,停止件ST設計所呈現(xiàn)的外形如圖64A和64B所示。
      在圖64B中,參考符號(F)代表停止件ST沿著支撐端過濾件F的一個平面。許多的通孔P2(在所示情況下為12個孔)具有直徑比端過濾件F的目尺寸大些,如所看到的一樣,在用端過濾件下的中心O作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成等距關系。與每個孔P2的直徑相同的另一通孔P1通過停止件ST的中心成形。停止件ST有一平的倒錐斷面形狀,它畫出的輪廓是這樣,即在停止件和端過濾件F之間的距離由停止件的周邊朝端過濾件F的中心是逐漸增大的,在那兒之間形成一錐形空間,以便于使液體能暫儲存在那里。順便說說,參考符號R1代表許多肋,每個肋起遏止端過濾件F位移的作用。
      下邊將敘述儲墨盒的對稱平面。
      端過濾件F同多孔件SP接觸的接觸區(qū)呈一圓形,其中心與儲墨盒的中心軸位置上是重合的。如圖51B所示,容器的上壁US和容器的下壁LS,用作對稱平面的每一個壁與端過濾件下的接觸區(qū)的外圓周隔開一最短距離X。同樣,如圖51C所示,容器的側壁SLS和容器的側壁SRS,用作對稱平面的每一個側壁與端過濾件F的接觸區(qū)的外圓周隔開一最短距離Y。在典型的實施例中,最短距離X采取4.2毫米數(shù)值,而最短距離Y采用2.9毫米的數(shù)值。當采取端過濾件F有8毫米的有效直徑時,上述最短距離X比端過濾件F的4毫米半徑稍長此。換言之,最短距離X以超出端過濾件半徑5%的量增加。然而,大體上距離X和Y實際比有效直徑要小(即端過濾件F的有效直徑的一半×1.3)。由于此原因,多孔件SP實際上受端過濾件F的接觸區(qū)影響。
      在上述典型實施例中,多孔件SP要相對于圖51A所示出的平行六面體形的外形定尺寸,使得在非壓縮狀態(tài)下,包括端過濾件下接觸區(qū)的多孔件SP的工作斷面面積相當于28毫米寬×30毫米高,而在多孔件SP的整個表面被容器的周邊壓縮的壓縮狀態(tài)下,它相當于(13.8~15.8)毫米寬×16.4毫米高。如圖51B所示,當使端過濾件F同多孔件SP接觸時,在多孔件SP插進容器之前多孔件SP的35毫米的長度在多孔件SP以那樣方式被壓縮之后減少到23毫米。
      這樣,多孔件SP的壓縮比可以表示為在輸送方向上為(13.5~15.8)/28,在垂直方面上為16.4/30,在長度方向上為23/35。當在考慮到壓縮多孔件SP所應用的工作條件下來檢驗上述閥時,在長度方向上的壓縮比比在輸送方向上的壓縮比及在垂直方向上的壓縮比要小些,在輸送方向上的壓縮比大體上等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壓縮比。另外,在長度方向上的壓縮比和在周圍方向上的壓縮比之間的差處在0.09~0.18的范圍內,而在輸送方向上的壓縮比和垂直方向上的壓縮比之間的差處在大體上如上述的同樣范圍內。這樣可以承認,多孔件SP不僅在輸送方向上而且也在垂直方向上均勻地被壓縮。結果,用本發(fā)明的儲墨盒取得了用傳統(tǒng)儲墨池盒不能得到的有利效果。
      下邊的圖52至63示意性地示出了有利于用于將本發(fā)明的儲液容器安裝到專門滑座上的一種機構。在這些圖中,參考號200代表一響應電信號排墨的噴墨記錄頭,參考號201代表一儲墨盒,在它里邊,墨被儲存起來。然后輸送到噴墨記錄頭200,參考號203代表一執(zhí)行掃描操作用的滑座,它被裝在一噴墨記錄設備上用于裝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參考號204代表一夾住噴墨記錄頭200和由安裝狀態(tài)松開它用的頭桿,參考號205代表將儲墨盒201與噴墨記錄頭201相連接以及將它們斷開用的一儲墨桿,參考號207代表一頭夾件彈簧用于牢固地將噴墨記錄頭200夾在滑座203上,參考號208代表一裝儲墨盒201的儲墨箱。后面的噴墨記錄裝置和托架截面由上述這些件構成。
      圖52通過透視圖方式示出了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的安排情況。在這個圖中,參考號220代表一接納墨套,它有一個在那里成形的孔,作為將墨輸送到噴墨記錄頭200上的通道用。參考號221代表輸墨孔,通過它墨由儲墨盒201被送到噴墨記錄頭200上。參考號222代表一連接卡子,它用作當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彼此整體連接時夾住它們的導引裝置。參考號223代表導引和嚙合連接卡子222用的一導引槽。參考號232代表一頭接片用于當噴墨記錄頭200被拿出托架203時很容易進行取出(taking-out)操作。噴墨記錄裝置202由上述這些件構成。
      噴墨記錄頭200包括,多個產(chǎn)生熱能用來排墨的電熱轉換件;一個基片,其上成形有驅動線路用來驅動電熱轉換件;多個排出孔和墨道,它們對應于電熱轉換件被成形在基片上;一個頂板,其內成形有共同墨室以使與墨道相通;上述這些件安置在一另外件之上以制造成一層狀結構。另外,噴墨記錄頭200包括電接頭,借助電接頭的方式,由噴墨記錄裝置輸出的信號傳送到驅動線路。為了從噴墨記錄設備側檢測噴墨記錄頭200的操作狀態(tài),多個傳感元件(未示出)可以安排在噴墨記錄頭200中。特別是,在電熱轉換件附近的檢測溫度的溫度檢測傳感元件、檢測供墨中斷和檢測在共墨室中無墨存在的墨保持量檢測傳感元件、以及一頭種類識別傳感元件用于當儲墨盒被換成其中儲有不同種類墨的噴墨記錄頭時可以如同噴墨記錄裝置202用的特有傳感元件一樣指出來。由這些傳感元件傳送的響應信號,噴墨記錄設備決定噴墨記錄頭200的現(xiàn)操作狀態(tài),以便適當?shù)乜刂剖┘拥诫姛徂D換元件上的信號,優(yōu)選要進行的每個記錄操作。
      噴墨記錄裝置202以這樣一種方式安裝在噴墨記錄設備上,即這種方式是具有其上安排許多噴墨記錄頭200的排墨孔的排出表面面對記錄介質如一張紙或類似物。
      儲墨盒201以池子的形式制備好,在池中墨被儲存起來,以便為了補償耗掉的墨量的目的而將墨輸送到噴墨記錄頭200上。在儲墨盒201單獨存在的情況下,供墨孔221用密封裝置(未示出)密封起來,用于防止墨由供墨口221中漏出。當噴墨記錄頭200整體與儲墨盒連接時,密封裝置自動地或手工地與供墨孔221斷開以便形成一噴墨記錄頭200的墨道。推薦密封裝置以這樣方式設計,如使金屬球通常能被一線圈彈簧偏置而同供墨孔221的一橡膠塞接觸。
      為確保噴墨記錄裝置202正確操作,最好是它包括一機構,用于將相當于墨越來越耗掉時所減少的墨量的大氣輸送進儲墨盒201中來。最好噴墨記錄裝置202包括一保持供到噴墨記錄頭200上的墨壓在一稍負壓位處的機構,以便改善每個記錄操作的質量,而無漏墨的現(xiàn)象。
      在本實施例中,其中儲有墨的一柔性袋(未示出)裝在儲墨盒201中,同時使它與供墨孔221相通。在儲墨盒中剩下的空間用壓力被一壓力調節(jié)閥(未示出)適當調節(jié)的空氣充滿。特別是壓力調節(jié)閥用來產(chǎn)生負壓并然后在預定的負壓范圍內保持它。
      為了實現(xiàn)壓力調節(jié)機構具有實質上簡易結構,推薦由海綿材料制造的吸墨件裝在儲墨盒201中,以便使墨能被包含在那里。在此情況中,由于吸墨件中的保留墨的能力可歸因于將毛細管現(xiàn)象的形狀應用到吸墨件上。當墨從吸墨件中取出時,負壓狀態(tài)自動地產(chǎn)生并保持住。為此目的,相當于耗掉的墨體積量的空氣被從外邊吸進儲墨盒201中,一個大氣進入口通過儲墨盒201成形。
      當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彼此整體連接時,噴墨記錄裝置202被安裝在一噴墨記錄設備上以立即執(zhí)行記錄操作。接著下邊將敘述將噴墨記錄頭200整體地與儲墨盒連接的一種方法。
      基本上,以前借助將接納墨套220接到供墨孔221上,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彼此整體連接,使接頭部分成形以便避免不正常現(xiàn)象,即墨從那之間的接頭部分中漏出或空氣經(jīng)過接頭部分浸入到流墨道內。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一種應用固體管和一由彈性材料制的塞子的方法用于儲墨盒201上。特別是接納墨套220由合成樹脂模壓成呈圓柱體外形,而與接納墨套220配合的供墨孔2321按有一通孔的園柱件形式的橡膠模壓而成,接納墨套220的外直徑定成是比供墨孔221的內直徑稍大些。當接納墨套220被壓配合到供墨孔221上時,供墨孔221在徑向上稍稍變形使接納墨套220和供墨孔221彼此成一體呈緊配合狀態(tài)。
      順便說說,接頭區(qū)在結構上不限于固體材料與彈性材料結合,換言之,一種合成樹脂模壓的管子與一合成樹脂模壓的孔結合以便通過管和孔的輕微彈性變形使管能密封地裝進孔中。另外,接頭部分可以由一注射針形管與一無任何通孔的橡膠模壓的密封件結合而構成。
      當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彼此整體地連接時,接納墨套220能接到供墨孔221上就足夠了。當意外的外力施加到噴墨記錄裝置202上或在它們彼此容易整體連接時某些導引裝置是通用的時候為了確保噴墨記錄頭200不容易與儲墨盒201斷開,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將連接卡子222裝進導引槽223可以獲得噴墨記錄頭與儲墨盒的可靠的整體連接,連接卡子222與噴墨記錄頭一起由合成樹脂整體模壓而成,這里的噴墨記錄頭包括按彈性變形的方式成形的接納墨套以及在連接卡子222的最前端部分上成形的突出部分在內。當連接卡子222裝進導引槽223中時,連接卡子222的突出部分開始與成形在導引槽223中的一凹座嚙合,同時連接卡子222彈性變形。連接卡子222與導引槽223的凹槽嚙合的完畢,那里之間的整體連接即完成了。
      另外,當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彼此連接時,連接卡子222用作容易將接納墨套220與供墨孔221定位成一直線的導引裝置。為此目的,連接卡子222定有一比供墨孔的長度長些的長度,使接納墨套220裝進供墨孔221之前連接卡子222進入同儲墨盒接觸。一對連接卡子222在其最前端斜著切掉使連接卡子222的斜切掉部分用作容易地將接納墨套220裝進供墨孔221的在箭頭a標出的方向上有效的導引裝置。連接卡子222的在前端部分成形的突出物的一部分被斜著切掉使突出物的斜切掉部分用作易于將接納墨套220裝進供墨孔221上的在箭頭b標出的方向上有效的導引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卡子222安置在噴墨記錄頭200側上。然而,本發(fā)明將不僅限于這種安排,換言之,連接卡子222可以安置在儲墨盒201側。另外,一對相反的連接子可以安置在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兩者上。
      接著,下邊將參照圖53和54敘述一種將噴墨記錄頭200同滑座203機械地和電地連接起來的方法。
      圖53是噴墨記錄頭200和滑座203之間的接頭部分的局部剖面圖。圖54是噴墨記錄裝置的示意透視圖,它特別地示出了噴墨記錄頭200如何被連接到滑座203上的。
      在這兩個圖中,參考號225代表不動地固定到滑座203上的定位銷,以被裝進成形在噴墨記錄頭200上的孔中,正如在圖54中所看到的,以便不僅僅在箭頭a標出的方向上而且也在箭頭b標出的方向上正確地定位頭200。參考號226代表不動地固定到滑座203上的停止件,以頂住按箭頭a標出的方向推的噴墨記錄頭200(見圖53)。參考號211代表把噴墨記錄設備(未示出)電連接到噴墨記錄頭200上的柔性電纜。參考號211a代表通過柔性電纜211形成的第一定位孔。參考號211b代表通過柔性電纜211形成的第二定位孔。參考號212代表柔性電纜211和滑座203之間在夾緊狀態(tài)下的一柔性電纜墊,以彈性地支撐柔性電纜211。參考號212a代表通過柔性電纜墊212形成的第一定位孔。參考號212b代表穿過柔性電纜墊成形的第二定位孔,參考號212c代表阻墨浸入接觸區(qū)的一墨檔板。參考號227代表安置在噴墨記錄頭200上的一頭接觸部分,以電連至噴墨記錄頭200中的加熱件部分上。參考號227a代表穿過頭接觸部分227成形的第一定位孔。參考號227b代表穿過頭接觸部分227成形的第二定位孔。參考號227c代表停止件接觸位置,在這里停止件226進入同頭接觸部分227接觸。
      通過頭夾件彈簧207的彈力借助一桿(未示出),噴墨記錄頭200按箭頭a標出的方向推入,噴墨記錄頭200的位置被穿過噴墨記錄頭200成形的孔定位銷225相對于上述孔的嚙合狀態(tài)及噴墨記錄頭200相對于停止件226的抵觸狀態(tài)所明確地規(guī)定。具有這種結構,噴墨記錄頭200機械地連接到滑座203上。
      另外,許多的電接頭被安排在預定的位置上,不僅僅在被固定到噴墨記錄頭200的頭接觸部分227上而且也在柔性電纜211的一表面上,當這些電接頭相對噴墨記錄頭200用一預定強度的力被推時,噴墨記錄頭設備通過這些電接頭與噴墨記錄頭200帶電地連接起來。當有必要電接頭相對噴墨記錄頭200同時推時,由彈性材料模壓成的柔性電纜墊212插入到截面中以便能相對噴墨記錄頭200均勻地電接頭。通常,柔性電纜墊212由硅橡膠模壓,并在相應于電接頭的位置處包括許多的突起,借助這些上述突起產(chǎn)生的預定強度的推力集中地施加到相應的電接頭上。順便說說,安排在柔性電纜211上的每一個電接頭可以設計成突起形的外形,以確保它們用更集中施加的推力可靠地與噴墨記錄頭200電連接起來。
      由于電接頭相對于噴墨記錄頭200被推時所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比相對于電接頭,適合于推噴墨記錄頭200的夾頭件彈簧207的彈力要小的多,這里由于從柔性電纜墊212所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原因所以不發(fā)生噴墨記錄頭200由原來位置被位移的不正常情況。
      為了在噴墨記錄頭200和噴墨記錄設備之間保持可靠的電連接,以及并且通過觸發(fā)噴墨記錄頭200來高質量的執(zhí)行每一個記錄操作,需要組裝的滑座203、柔性電纜墊212、柔性電纜211、頭接觸部分227和記錄頭裝置202精確地安置在預定位置上,為了滿足這種要求,采取下述措施。
      特別是,當采用兩定位銷225作為基準時,定位銷中的一個225a通過第一定位孔212a、211a和227a安裝及另一定位銷225b同樣地通過第二定位孔212b、211b和227b安裝,從而組件不僅在箭頭a標出的方向上、而且也在箭頭b標出的方向上,正如在圖54所見的一樣被精確地定位。
      另外,停止件226在如圖53所見的箭頭a標出的方向上被推直至停止件226的端表面進入同停止件接觸位置227c接觸時為止。從而噴墨記錄頭200的位置正如所見的在圖54箭頭c標出的方向上相對于滑座203被精確地確定。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墨浸入電的接觸平面(即,柔性電纜211和頭接觸部分227之間的空間)這里產(chǎn)生一個同噴墨記錄頭200發(fā)生電短路的問題。在該實施例中,為克服上述問題,柔性電纜墊212的一部分設計成突起形的外形,以用作墨檔板212c,該檔板212c依次同噴墨記錄頭200的端表面進行接觸,以阻止噴墨記錄頭200的排出孔外邊流的墨浸入電接觸平面內。
      上面本發(fā)明已經(jīng)相對于電的/機械接頭部分位于在噴墨記錄頭200側的實施例進行了敘述,然而本發(fā)明應該不僅限于該實施例,換言之,它可以被位于在儲墨盒201側或它可以不僅位于在噴墨記錄頭200側上而且還在儲墨盒210側上。另外,電接頭部分和機械接頭部分可以分開地位于在噴墨記錄頭200和/或儲墨盒201上。
      下面,一種操縱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的方法,即一種用新的一個更換不含墨的儲墨盒201或用新的一個更換由于某些原因而不運行的噴墨記錄頭200的方法,下邊將參照圖55至63敘述。
      第一種更換方法實際是這樣即,噴墨記錄頭200相對于滑座203首先從固定狀態(tài)下松開,與儲墨盒201一體的噴墨記錄頭200的組裝件作為一噴墨記錄裝置然后從滑座203中取出。接著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在這樣一狀態(tài)下即它們與滑座203離開(下文簡單涉及的當脫開滑座狀態(tài)時)的狀態(tài)下彼此斷開或連接。
      圖55通過透視圖方式示出了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的組件作為一裝置從滑座203中取出的情況。在此情況下,頭桿204按箭頭a標出的方向轉到如圖55所示的它保持直立的位置,接著放置在頭桿204上的一凸輪(未示出)位移一用作隨即推噴墨記錄頭200的軸(未示出),從而施加到噴墨記錄頭200上的推力消失。
      在此時刻,由于被接納在滑座203中的儲墨箱208被移動同時在儲墨箱208上的一突起部分進入與噴墨記錄頭200側上的儲墨盒201的端表面接觸,所以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的組合件作為一整體裝置按圖55所見的箭頭b標出的方向移動,這樣,當定位銷225與在噴墨記錄頭200上成形的相應孔離開時,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作為一整體裝置可以按圖55所見的箭頭c標出的方向移動,以呈現(xiàn)脫開滑座的狀態(tài)。在此該,固定在噴墨記錄頭200上的頭接片232用使用者的手指拿住然后提起它使整個頭盒202(噴墨記錄裝置)能很容易地從滑座203中取出。應提到,頭接片232由柔性材料(如聚酯樹脂)模壓,至少頭接片232的一部分即,進入同柔性電纜211接觸的頭接片232的表面是由電絕緣材料制作的。當執(zhí)行記錄操作時,頭接片232放入在頭桿205和柔性電纜211之間,以便防止柔性電纜211損壞或操作,同時,使相對于外邊電絕緣。在呈現(xiàn)脫開滑座狀態(tài)之后,一某強度的有效力在同連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在噴墨記錄頭200連到儲墨盒201的時該施加到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的組合件上,以便能使噴墨記錄頭200與儲墨盒201斷開。接著,被與儲墨盒201更換的一新儲墨盒同噴墨記錄頭200合成一體,使噴墨記錄頭200和新儲墨盒的組合件按上述一相反次序被接納在滑座203中。完成接收上述組件就完成了更換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噴墨記錄頭通過可轉動的操縱頭桿204由推的狀態(tài)中被松開。然而,本發(fā)明應該不僅僅被限于此實施例,換言之,推噴墨記錄頭200的桿可直接通過驅動某裝置來移動。另外,噴墨記錄頭固定方法是實際這樣即噴墨記錄頭200被頭夾件彈簧207推動。然而,本發(fā)明應該不僅僅限于上述方法,換言之,該噴墨記錄頭200可以借助掛鉤或類似物不動地被固定住。
      在第一種更換方法被用于噴墨記錄裝置的情況下,用本方法可獲得如下邊提到的有利效果。
      尤其是,在需要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中的任何一個與新的一個更換的情況下,僅它們中的一個應該與新的一個更換,實際上僅更換這一個就足夠了,結果改進了噴墨記錄裝置的經(jīng)濟效果。
      第二種更換方法實際上是這樣,即在噴墨記錄頭200被牢固地夾在滑座203上的這樣狀態(tài)下(下文簡單涉及的當“在滑座上”狀態(tài)時),通過把儲墨盒201與滑座203上的噴墨記錄頭200斷開,僅僅儲墨盒201從滑座203中取出。
      圖56通過透視圖方式示出了把儲墨盒201同滑座203上的噴墨記錄頭200斷開情況,在本情況下,安裝在儲墨桿205上的凸輪(未示出)用作;通過把儲墨桿205按圖56中箭頭a標出的方向轉到所示的處于直立位置,按圖56中所見的箭頭b標出的方向移動儲墨箱208。當儲墨箱208上的一突出物同在噴墨記錄頭201側上的儲墨盒201的端表面進入接觸時,儲墨盒201在箭頭b標出的方向上位移。在此時,由于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兩者完全沒有一起被移動,所以噴墨記錄頭200和儲墨盒201之間的接頭部分從連接的狀態(tài)中被松開。這樣儲墨盒201可以與噴墨記錄頭200斷開。接著,儲墨盒201可以通過按圖56中所見的箭頭c標出的方向移動而從滑座203中被取出。
      相反地,當一新的儲墨盒201連接到噴墨記錄頭200上時,它被插入箱208中,儲墨桿205然后按照上述的一個相反次序操縱,這樣引起儲墨箱208在儲墨盒201的后端處推該儲墨盒201,從而儲墨盒201借助由儲墨箱208給的推力可以連接到噴墨記錄頭200上。
      在噴墨記錄頭200被上述實施例情況中的頭夾件彈簧207彈性地推的情況下;這里可能產(chǎn)生一個問題即,當推力偏心地施加到儲墨盒201上時,噴墨記錄頭200從固定狀態(tài)松開,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推薦采取如下邊提到的措施。
      圖57是噴墨記錄裝置的示意平面圖,特別地示出了推力是如何通過儲墨盒201施加到噴墨記錄頭200上的。參照圖57,噴墨記錄頭200相對滑座203被頭夾件彈簧207用力f1推,為了把儲墨盒201與噴墨記錄頭200斷開,有必要用一f2力把連接卡子222與導槽223分開以及把接納墨套220與供墨孔221斷開,在此刻,當力f1和力f2之間的關系被確定為一種不等的f1>f2關系時,這里不發(fā)生在斷開操作期間的噴墨記錄頭200從固定狀態(tài)中松開的不正常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可轉動地操縱儲墨桿205,產(chǎn)生相當于力f2大小的力,以便把儲墨盒201與噴墨記錄頭200斷開。然而,本發(fā)明應該不僅僅限于這個實施例,當使用者用手拿儲墨盒的同時,通過按圖56所見的箭頭b標出的方向拉它時,儲墨盒201可以直接與噴墨記錄頭200斷開。
      當?shù)诙N更換方法用于噴墨記錄裝置時,除了使用第一種更換方法情況下可獲得的有利效果之外,用本方法可以取得如下邊提到的有利效果。
      特別是,當儲墨盒201與噴墨記錄頭200斷開時,通過把儲墨桿205上的凸輪設計成另外一個用于斷開用途的更有利于接受的外形可以適當?shù)乜刂评?。這里不發(fā)生墨從接納墨套220和/或供墨孔211中泄漏出來的不正常情況。
      另外,由于不需要直接用使用者的手指拿住噴墨記錄頭200,所以沒有可能使使用者的手同噴墨記錄頭200附近的位置接觸,這樣,就不發(fā)生排墨孔無益地被墨污染,引起記錄質量下降的不正常情況。
      另外,由于推力施加到儲墨盒201的位置被專門確定,所以只加固上述位置就滿足足以經(jīng)受相對的推力,這樣其它部分而不是上述位置設計成小厚度而保持輕的重量,這就使得有可能增大儲墨盒201的工作體積。
      接著,結合本實施例,相對于防止儲墨盒201錯誤地插進被裝在滑座203內的墨箱中的方法,下邊將作出敘述。儲墨盒201包括一其上成形有供墨孔221的端表面,以便被連接到噴墨記錄頭200和另一個與上敘一個相對的端表面上。把儲墨盒201插進儲墨箱208中的方向是根據(jù)把連接卡子222安裝進導引槽223中的方向特定確定的。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初步確定插入方法,在儲墨箱208側上成型一突出部分而在儲墨盒201側上成形一適合于在其內接納該突出部分的一凹座。
      圖59通過透視圖方式示出了儲墨箱208的結構,在本圖中,參考號208a代表儲墨箱端突起,它由儲墨箱208的里邊伸到儲墨盒201插進儲墨箱208的位置處。參考號208b代表儲墨箱端部,它用來推儲墨盒201。儲墨箱208的后端部被儲墨箱端突起208a和儲墨箱端部208b的大小所限定,儲墨箱端突起208a呈現(xiàn)平行六面體形的外形,但它并不限于此外形,它的尺寸為高H2、寬W2及厚度T2。
      圖60是相對于把噴墨記錄頭200(未示出)連接到儲墨盒201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看的儲墨盒201的示意透視圖。在該圖中,參考號201a代表一儲墨盒縫或從儲墨盒201的里邊凹進去的切口。該縫201a呈平行六面體形的外形并定尺寸為高H1,寬W1及深T1。順便說說,縫201a的三個尺寸外形不僅限于平行六面體形一種。
      按這種方式安排的儲墨箱端突起208a和縫201a,限制性地規(guī)定了把儲墨盒201插進儲墨箱308中的方向。當儲墨盒201正確地插進儲墨箱208中時,端突起208a被裝進縫201a中,然后儲墨盒201被裝進儲墨箱208中。在由于某些原因,儲墨盒201不正確插入時,儲墨箱端突起208與儲墨盒201相抵觸,引起儲墨盒201不能插進預定位置中。這樣使使用者有可能識別出他或她插的儲墨盒201方向錯了。這樣,這里不會發(fā)生由于錯誤的插儲墨盒201而損壞或斷裂噴墨記錄設備的不正常情況。
      接下來,下邊將相對于對儲墨盒201和儲墨箱208的尺寸限制進行敘述。圖61通過示意側視圖方式示出了儲墨箱208和儲墨盒201之間的尺寸關系。在圖中,位置O代表儲墨盒201按逆時針方向,即按圖中所見的箭頭C標出的方向轉動的轉動運動中心,位置A代表右手側上的相對于儲墨盒201的噴墨記錄頭側的一低角,位置B代表儲墨箱端208b的上角,長度L1代表由位置0至位置B斜著測量時的一個距離,長度L2代表由位置0至位置B斜著測量的一個距離。
      圖62A和62B通過局部平面圖方式示出了儲墨箱208和儲墨盒201之間的尺寸關系。在圖中,長度T3代表由儲墨盒201的外側壁表面至縫201a測量的一距離,長度T4代表由儲墨箱208的內側壁表面至儲墨箱端突起208a測量的一距離,長度T5代表儲墨盒201的寬度,長度T6代表儲墨箱208的內寬度,長度T7代表由儲墨盒201的外側壁表面至相對于長度T3方向的縫201a測量時的一距離,長度T8代表由儲墨箱208的內側壁表面至相對于長度T4方向的儲墨箱端突起208a。
      參照圖61,由于在長度L1和長度L2之間建立了由L1<L2表示的不等式,與僅通過在其向上方向上線性拉操作可以由儲墨箱中取出的傳統(tǒng)儲墨盒相對照,該儲墨盒201可通過它的在逆時針方向的轉動運動從儲墨箱208中取出來。這樣,可以改進儲墨盒201的靈活性。然而,在長度L2尺寸定的過大情況下,儲墨盒201的靈活性可以進一步改進,但滑座203相應增大了,引起整個噴墨記錄設備設計成其有較大的尺寸。在上述情形下,最好長度L2尺寸定成滿足由下述不等式表示的條件(長度L2)<(在主掃描方向上測量的儲墨盒201的長度)×2當儲墨箱端突起208a的寬度w2與儲墨盒縫201a的寬度w1之間的尺寸關系用不等式w1>w2表示成立時,儲墨盒201可以被儲墨箱端208a在其右手端推。這樣,推力可以穩(wěn)定地由儲墨箱端208b給予而儲墨箱端突起208a的存在對于儲墨盒201始終無關,以致儲墨盒201和噴墨記錄頭200可以平穩(wěn)地彼此連接??p201a的高H1與端突起208a的高H2之間的尺寸關系將以后敘述。
      參照圖62A和62B,為確保儲墨盒201正確地裝進儲墨箱208中,在長度T5和長度T6之間應建立由不等式T5<T6表示的尺寸關系,此外,為確保儲墨盒201平穩(wěn)地插進儲墨箱208中而與箱端突起208a無任何抵觸,有必要在長度T1、T2、T3、T4、T7和T8中間立下述不等式(長度T2)+(長度T4)<(長度T1)+(長度T3)(長度T2)+(長度T8)<(長度T1)+(長度T7)當上述尺寸關系成立時,箱端突起208a可以平穩(wěn)地插進縫201a中。
      接下來,涉及頭盒(噴墨記錄裝置)和滑座203的尺寸限制下邊將參照圖63敘述。
      圖63是頭盒202和滑座203的組合件的示意側視圖,尤其示出了限定頭盒202和滑座203的主要尺寸。在圖63中,參考號208c代表位于儲墨箱208左手端處的一箱突出部分,它與儲墨盒201的左手端部相嚙合,參考號206a代表位于頭夾件206的右手端處的一頭夾件突出部分,用來推噴墨記錄頭200,位置O代表與如圖61中所示的儲墨盒201的轉動運動中心位置上重合的儲墨盒208的一上端。
      圖63示出了在頭盒202進入滑座203的裝配過程中(或在從滑座203中取出頭盒202的過程中)的頭盒202的中間狀態(tài),及頭盒202進入滑座203或從滑座203中取出頭盒202的裝配通過按向上/向下的方向、同時按箭頭c標出的方向將它轉動θ角移動頭盒202取得。此外,有可能把頭盒202裝進滑座203中及由滑座203中取出頭盒202,無需任何頭盒202的轉動運動,僅通過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動它就可以了。
      在如圖63中所示的通過頭盒202的轉動運動把頭盒202裝進滑座203中及從滑座203中取出頭盒202的情況下,儲墨盒201不與儲墨箱端突起208a沖突,提供的由下述不等式表示的縫201a的長度H1和箱端突起208a的長度H2之間的尺寸關系令人滿意地成立。
      (長度H1)×(Cosθ>(長度H2)當墨在噴墨記錄頭200的排墨孔附近凝固,而該頭盒202被裝進滑座203中或從滑座203中被取出時,由于墨附著到柔性電纜211的接觸區(qū),有發(fā)生電短路的可能性。為此原因,最好噴墨記錄頭200和柔性電纜211這樣安排,即在頭盒202裝進滑座203及從滑座203中取出頭盒202期間,可靠保持它們之間的一氣隙d在o或大些的范圍內。由于在頭盒202的裝配/取出期間,箱突起208c和頭夾件突起206a僅僅通過過去的在圖63中由陰影線表示的噴墨記錄頭200的一部分,所以在它掃描方向上測量的噴墨記錄頭200的長度Lh和從位置O至柔性電纜211的接觸表面測量的一距離Lo之間的尺寸關系通過下述不等式表示。
      (長度Lo)-(長度Lh)>0在上述不等式成立時,由下述不等式所表示的位置O的高度Ho和柔性電纜211的接觸表面的最大高度Hc之間的尺寸關系也成立,這里不發(fā)生墨附著到柔性電纜211上的不正常情況。
      (長度Ho)+(長度Kh)×sinθ>(長度Hc)
      圖65A和64B是說明按照本發(fā)明、用一液體例如墨、充滿一儲液容器例如一儲墨盒的方法的剖面圖。逐一地,圖65是圖5和51A至51C中所示的儲液容器的剖面圖,特別地示出了儲液容器303在閥機構311由閉合狀態(tài)移動到打開狀態(tài)之前的狀態(tài),它是通過裝到儲液容器303上一個類似于上述噴墨記錄頭的、具有一連接機構TF的充液容器來實現(xiàn)的。圖65B是儲液容器303的剖面圖,特別地示出了儲液容器被裝到儲液容器303上,然后圍繞連接機構TF的中心線C轉動的情況。在這些圖中,參考號BB代表一球閥。當該球閥BB被保持在圖65A所示的狀態(tài)下時,它中斷了大氣與充液容器之間的交換。相反,當它保持在圖65B所示的狀態(tài)下時,球閥BB允許那里之間的交換。連接機構TF借助像噴墨記錄頭的接頭部分的同樣原理起在閥機構311和過濾件F之間形成一空間的作用。這樣,確保了用本發(fā)明的充液方法可達到的有利效果。
      順便說說,最好借助儲液容器303的復原抽吸裝置(未示出),實施該充液方法使用由上述不等式表示的結構。
      當應用于記錄頭或一記錄設備時,本發(fā)明取得了不同的效果,這是因為這樣一個系統(tǒng)可以取得高密度和高清晰度的記錄,其中的設備具有產(chǎn)生熱能的裝置如電熱變換器或激光,并且能借助熱能引處墨中的變化以便噴墨。
      一典型結構和其操作原理被公開在美國專利號4723129和4740796中,并且最好使用這個基本原理執(zhí)行這樣一個系統(tǒng)。雖然這個系統(tǒng)可應用到任何定量(On-demand)型或連續(xù)型噴墨記錄系統(tǒng)上,但它特別適用于定量型設備。這是因為定量型設備具有多個電熱變換器,每一個都放置在一個片上或保留液體(墨)的液道上,操作如下;首先,一個或多個驅動信號被施加到電熱變換器上,以產(chǎn)生相當于記錄信息的熱能;第二,熱能導致瞬時的超過核沸騰的溫度升高以便引起在記錄頭加熱區(qū)上的膜沸騰;第三,液體(墨)中的相當于驅動信號的泡沫增大。通過使用增大和破裂的泡沫,墨從至少一個頭的噴墨孔中排出形成一個或多個墨滴。驅動信號以脈沖形式較好,因為通過這種驅動信號的形式,可以瞬時地和適當?shù)孬@得泡沫的增大和破裂。當驅動信號以脈沖形式時,美國專利號4463359和4345262中所述的這些較好。此外,采用美國專利號4313124中所述的加熱區(qū)的溫度升高速度以獲取較好記錄。
      美國專利號4,558,333和4,459,600公開了下述記錄頭的結構,它被結合到本發(fā)明中;這種結構除了公開在上述專利中的噴孔、液道和電熱變換器的組合件之外還包括安置在彎曲部分上的加熱區(qū),而且,本發(fā)明可以應用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123670/1984和138461/1984上,以便取得同樣的效果。前者公開了一種結構,在該結構中通到所有電熱變換器上的一個縫用作這些電熱變換器的噴孔,而在后者公開的結構中,由熱能引起的吸收壓力的開口相當于噴口被成形。這樣,不管記錄頭的種類,本發(fā)明可以有效地、積極地得到記錄。
      本發(fā)明也可以應用到一個稱為全線型記錄頭上,它的長度等于橫跨記錄介質的最大長度。這樣一種記錄頭可以由許多結合在一起的記錄頭或一整體排列的記錄頭組成。
      此外,本發(fā)明可以應用到各種系列型記錄頭上;一種被裝配到記錄設備的主組件上的記錄頭;一種便利的可更換的片型記錄頭,當它裝在記錄設備的主組件上時,與主組件電連并從那兒獲得墨;以及一種包括儲墨器的整體盒型記錄頭。
      最好是附加一恢復系統(tǒng)或作為一記錄設備組成部分的記錄頭的初始輔助系統(tǒng),因為它們起到使本發(fā)明的效果更可靠的作用。作為恢復系統(tǒng)的壓力或空吸裝置。作為初始輔助系統(tǒng)的例子是;利用電熱變換器或其它加熱件與電熱變換器的結合件的初始加熱裝置及用于記錄的執(zhí)行獨立噴墨的初始噴墨裝置。這些系統(tǒng)對于可靠記錄是有效的。
      被安裝在記錄設備上的記錄頭的數(shù)目和類型也可以改變。例如可以使用對應于單獨顏色墨的僅一個記錄頭或對應于許多在顏色或濃度上不同的墨的許多記錄頭。換言之,本發(fā)明可以有效地應用于具有至少一種單色的、多色的及全色型的設備上。這里,單色型通過使用僅一個主要顏色如黑色進行記錄。多色型通過使用不同顏色的墨執(zhí)行記錄,及全色型通過顏色混合進行記錄。
      而且,雖然上述的實施例用液態(tài)墨,當施加記錄信號時液體的墨可以使用;例如,在比室溫低些的溫度處墨凝固并在室溫中被軟化或液化的情況下墨可以使用。這是因為在噴墨系統(tǒng)中,通常墨的溫度被調節(jié)在30℃-70℃的范圍內,以使墨的粘度保持在墨可以可靠噴射這樣一個值上。
      此外,本發(fā)明可以應用到這樣設備上,這里的墨通過如下所述的熱能噴射之前剛好是液態(tài)的,以使墨以液態(tài)從孔中排出,然后開始在到達的記錄介質上固化,從而防止了墨蒸發(fā);墨通過積極地利用將另外引起溫度升高的熱能,由固態(tài)轉化到液態(tài);或留在空氣中時是干燥的墨響應記錄信號的熱能而液化。在這樣情況下,墨可以盛在槽中或在如液體或固體材料的多孔片內成形的通孔中,使墨面對如在日本專利申請(Laying-open)號56847/1979或71260/1985中所述的電熱變換器。當本發(fā)明使用薄膜沸騰現(xiàn)象排墨時,它是更有效的。
      而且,本發(fā)明的噴墨記錄設備可以不僅作為信息處理裝置例如一臺計算機的象點輸出終端使用,而且也可以作為包括閱讀機的復印機的輸出裝置及作為具有傳送和接收功能的傳真設備的輸出裝置使用。
      本發(fā)明已經(jīng)就推薦的實施例詳細地敘述了,在本發(fā)明的較寬方面內、不離開本發(fā)明、可以作出改變和變形,因此意圖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覆蓋所有這樣的改變和變形均落在本發(fā)明的實際精神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儲液容器,它可連接到用液體如記錄劑記錄的記錄裝置上,并且當被送到記錄裝置上的液體儲存在儲液容器里時,響應一抽吸裝置的抽吸操作,排出所述液體,其特征在于,儲液容器包括一個連接到記錄裝置側的液體流入通道的接頭部分,所述接頭部分包括一個液體流出通道,用于將液體由儲液截面輸送到在那兒通過的所述液體流入通道,及液體流出通道的總體積和由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入口至液體排出部分測量的體積確定為比每一個液體抽吸操作排出的液體量小些。
      2.一種儲液容器,它可連接到用液體如記錄劑記錄的記錄裝置上,并且當被送到記錄裝置上的流體液體儲存在儲液容器里時,響應一抽吸裝置的抽吸操作,排出所述液體,其特征在于,儲液容器包括一接頭部分,它被連接到在記錄裝置側上具有一過濾件的液體流入通道上,所述接送部分包括把液體由儲液截面輸送到在那兒通過的所述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出通道,和液體流出通道的總體積和由液體流入通道的液體流入口至所述的過濾件測量的體積確定為比每一個液體抽吸操作排出的液體量小些。
      3.按照權利要求1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部分包括在所述液體流出通道同的一閥機構,以便當所述接頭部分被連到所述記錄裝置時,能使所述液體僅向外流出。
      4.按照權利要求2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部分包括在所述液體流出通道內的一閥機構,以便當所述接頭部分被連接到所述記錄裝置上時,能使所述液體僅向外流出。
      5.按照權利要求3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機構包括打開和閉合所述液體流出通道的一閥體及安排在所述閥體上游的一過濾件。
      6.按照權利要求4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機構包括打開和閉合所述液體流出通道的一閥體及安排在所述閥體上游的一過濾件。
      7.一種與儲液容器成一體型的記錄裝置,包括一儲液容器,正如權利要求2中限定的,一記錄頭,它同所述儲液容器相連或斷開,所述記錄頭用作記錄裝置朝記錄介質排出所述液體。
      8.按照權利要求7的一種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裝置包括,用所述液體、引起膜沸騰、產(chǎn)生熱能的一元件,所述元件也起生能元件的作用,以用來排出所述液體。
      9.一種噴液記錄裝置包括夾持裝置,用于與如權利要求7中所限定的儲液容器成一體型的可拆卸的夾持-記錄裝置,及抽吸液體裝置,適合于被連接到所述記錄頭的排出孔上,用于抽吸液體。
      10.按照權利要求9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抽吸裝置包括覆蓋所述記錄頭的所述排出孔的一個蓋及隨所述蓋抽吸所述液體的泵。
      11.一種記錄裝置包括儲液容器和記錄頭,一種儲液容器包括一個腔,其上成形有一開口部分,一圓柱形件,由所述腔的里邊突出同時又圍繞著所述開口部分,一第一過濾件,安排在所述園柱形件的最內部,一吸液件,裝在所述腔中同時進入同所述過濾件接觸,及一閥體,在所述園柱形件內被位置移動,以便封住開口,一種記錄頭包括一園柱形件,它有一個在其中成形的液道使與在那兒通過的排出孔相通,所述套形件能插進所述開口部分,及-第二過濾件,被安排在所述液道上,及密封裝置,用于當所述儲液容器與所述記錄頭彼此連接時,在它們之間密封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過濾件和所述第二過濾件之間測量的體積確定為比被記錄設備的吸液裝置的每一次吸液操作所取得的吸液量小些,該記錄設備上安裝有所述的記錄裝置。
      12.包括一個噴墨記錄頭和儲墨盒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所述噴墨記錄裝置是可換的被安裝在一個噴墨記錄設備的滑座上,通過它將墨滴排到所述記錄介質上,于是在記錄介質上實現(xiàn)記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包括把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儲墨盒彼此連接起來和彼此斷開它們的連接機構,和一個連接部分,用于當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儲墨盒彼此連接起來時,使得所述噴墨記錄頭中的一流道與所述儲墨盒中的一流道可密封地接觸。
      13.按照權利要求12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包括把所述儲墨盒和所述噴墨記錄頭斷開的斷盒機構,從所述連接機構中可得到的連接力的強度比施加到所述斷盒機構上的斷力強度小些。
      14.按照權利要求13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墨盒包括,一個閥,用于當所述儲墨盒與所述噴墨記錄頭斷開時,阻止墨從所述接頭區(qū)漏出,及一彈性件,用于從所述儲墨盒的里邊按向外方向偏置所述閥,所述彈性件的作用力強度確定為比從所述連接機構可得到的連接力的強度小些。
      15.按照權利要求12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部分包括一個O環(huán)。
      16.按照權利要求12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連接機構中可得到的連接力強度處在9.8N(大約1公斤力)至19.9N(大公2公斤力)的范圍內。
      17.按照權利要求12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一對由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儲墨盒中的一個的相對側伸出的箭頭形的卡子;和一對成形在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儲墨盒的另一個上的接收部分以與所述的箭頭形的卡子嚙合。
      18.由腔和吸墨件組成的一種墨容器,該腔在其上成形有第一開口部分和第二開口部分,吸墨件用于儲存盛在所述腔中的墨,所述第一開口部分被連到一個排墨截面上,當所述第一開口部分被連到所述排墨截面上時,所述第二開口部分與外邊連通,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開口部分被連接到所述排墨截面上時,在所述吸墨件和所述噴墨截面彼此連接之間的連接部分中出現(xiàn)的毛細管力Ka和在位于靠近所述連接部分的區(qū)域內出現(xiàn)的毛細管力Kb之間的力關系用下述不等式表示,Ka(在連接時刻)≥Kb在所述第一開口部分由所述排墨截面處被斷開之后,立即在所述連接部分中出現(xiàn)的所述毛細管力Ka的變化由下述不等式表示,Ka(在連接時刻)≥Ka(在斷開時刻)在此刻,在所述連接部分中出現(xiàn)的所述毛細管力Ka與在位于靠近所述連接部分的區(qū)域內出現(xiàn)的毛細管力Kb之間的力關系通過下述不等式表示,Ka(在斷開時刻)≤Kb
      19.按照權利要求18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墨截面和所述墨容器可以由使用者任意地連接和斷開。
      20.按照權利要求18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被接納在所述墨容器的所述吸墨件包括被接納在所述連接部分中的第一吸墨件和被接納在另一部分中而不是連接部分的第二吸墨件,它們中的每一個都制成單獨吸墨件的形式。
      21.按照權利要求20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一個件被安排在所述第一吸墨件和所述第二吸墨件之間,以便能使它們彼此隔開。
      22.按照權利要求21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開件被制作成過濾件的形式。
      23.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在那里安裝的如在權利要求18中所要求的所述墨容器。
      24.按照權利要求18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件至所述排墨截面的所述連接部分被定位在,向所述腔的里邊延伸同時圍繞著所述第一開口部分的一圓柱形件內,當所述墨容器被連接到所述排墨截面上時,所述排墨截面的圓柱體形件插進所述墨容器的所述圓柱體形件中,同時壓縮被定位在所述連接區(qū)的所述吸墨件的一部分,該所述排墨截面,其中成形有一與所述排墨截面的排出孔相通的流通。
      25.按照權利要求18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接納在所述墨容器的所述腔中的所述吸墨件具有由所述第二開口部分朝著所述第一開口部分增加的壓縮能力。
      26.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第一過濾件,它被安排在噴墨記錄頭的進墨口中,適應于從排出孔中排墨,及第二過濾件,它被安排在儲墨盒的供墨口中連接到所述噴墨記錄頭的所述進墨口。
      27.按照權利要求26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件具有比所述第二過濾件大些的目尺寸。
      28.按照權利要求26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件具有比第二過濾件小些的直徑。
      29.按照權利要求26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儲墨盒在噴墨記錄設備的滑座上彼此連接。
      30.按照權利要求26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記錄頭包括產(chǎn)生熱能引起膜沸騰的電熱轉換件,所述熱能被作為排墨能。
      31.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一滑架,它上面安裝有一如在權利要求26中所限定的一噴墨記錄裝置,可控制地驅動所述噴墨記錄裝置的裝置,相對于用墨記錄的記錄介質移動所述滑座的裝置。
      32.一種儲墨盒,在它上面、在彼此不同位置處成形有一大氣進入口和一墨流出口,以便使墨能由所述墨流出口輸送到外邊,所述儲墨盒在其內裝有一由多孔材料制的吸墨件,其特征在于許多肋沿所述儲墨盒的內壁成形,以便能使通過所述大氣進入口吸進的大氣布滿大氣進入口側上的所述吸墨件的表面,至少分布在所述吸墨件的側表面及在墨流出口側的所述吸墨件的表面。
      33.按照權利要求32的儲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這些肋中的每一條從這樣一個位置開始延伸,即在那里足夠量的空氣可以通過所述大氣進入口被吸進所述儲墨盒中,直至定位位置上與其上成形有所述墨流出口的表面相重合,在所述吸墨件和所述儲墨盒的內壁表面之間無任何密閉空間形成時為止。
      34.按照權利要求33的一種儲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墨盒具有在里邊接納所述吸墨件的平行六面體或立方體的接納吸墨件部分和所述這些肋至少成形在所述接納吸墨件部分的兩個內表面上。
      35.按照權利要求33的一種儲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墨盒有平行六面體形或立方體的接納吸墨件部分,在該部分內接納有吸墨件所述的肋成形在所述吸墨件接納部分的兩個表面上,這兩個表面不是在上面成形有所述大氣進入口的表面和在上面成形有墨流出口的表面。
      36.按照權利要求32的儲墨盒,其特征在于70%或多些的所述吸墨件的整個表面面積露于空氣,同時所述吸墨件的一部分進入與所述這些肋接觸。
      37.一種機構,用于將具有排墨功能的噴墨記錄頭連接到在其內接納墨的盛墨容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盛墨容器用一個在那里之間插入的管狀連接件彼此連接起來,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彈性密封件,用于同時從外邊可密封地密閉至少在所述噴墨記錄頭和所述盛墨容器之間的空間。
      38.按照權利要求37的一種機構,其特征在于吸墨件裝在所述墨接受容器中,該盛墨盒通過所述連接件被連接到所述噴墨記錄頭上,以便能使墨由所述吸墨件中通過所述墨接受容器的連接口供給到所述噴墨記錄頭上,和當所述墨接受容器經(jīng)由所述連接件連接到所述噴墨記錄頭上時,所述連接件的最前端通過所述連接口插進所述墨接受容器中,以便與此壓縮所述吸墨件的一部分。
      39.按照權利要求37的的一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安排在其流道中的一過濾件。
      40.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噴墨記錄頭,它顯示出由排墨孔排墨的排墨功能,所述的噴墨記錄頭包括由其腔中伸出的一套形連接部分,所述連接部分在其中成形有一流道,以使得與所述噴墨記錄頭的所述排墨孔相通,一盛墨容器,它包括在那上面成形有一開口部分的一個腔;一個園柱體形件由所述腔的里邊伸出同時圍繞著所述開口部分;以及裝在所述腔中的一吸墨件;和一連接件,它包括一個被插進園柱體形件中的管形件,該園柱體形件具有一直徑比所述套形的連接件的直徑大些;及一彈性密封件,它圍繞著所述管形件的外園周裝配,至少與所述噴墨記錄頭的腔進行接觸。
      41.按照權利要求40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形件的長度定為比所述園柱體形件的長度長些,并在其最前端包括一過濾件。
      42.按照權利要求40的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件用一彈性材料套上。
      43.按照權利要求42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件呈圓錐外形,它在其軸向方向上圓錐地延伸。
      44.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包括一噴墨記錄頭,它顯示出由排墨孔排墨的排墨功能,所述噴墨記錄頭包括套形連接部分和一環(huán)形彈性件,套形連接件在其內成形有一流道使得與所述噴墨記錄頭的排墨孔相通,該環(huán)形彈性件圍繞著套形連接部分的基端裝配,一盛墨容器,它包括在其上成形有開口部分的一腔;由所述腔的里邊突出的、同時圍繞著所述開口部分的一園柱體形的件;以及裝在所述腔中的一吸墨件;及一連接件,它包括一管形件,該件具有一插進所述圓柱體形的件中的第一管形部分,和有一直徑比環(huán)形彈性件的直徑大些的第二管形部分;以及圍繞著所述管形件的外圓周裝配的一彈性密封件。
      45.一種墨容器,它的腔成形有一大氣進入口,所述墨容器中具有供應到記錄裝置中的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容器的所述腔包括沿其上面成形有大氣進入口的表面的一個缺口。
      46.按照權利要求45的一種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分也用作一導件,用來限定當所述墨容器被裝在噴墨記錄設備的滑座上時呈現(xiàn)的位置。
      47.一種包括接納箱的儲液容器,其內,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在通過成形在所述接納箱上的一小直徑的大氣進入口輸入的大氣壓力下,被安放在壓縮狀態(tài)中,所述儲液容器包括;液體由所述多孔件的端部供到端過濾件,同時所述端過濾件進入與所述多孔件的所述端部接觸,和相對于在所述多孔件進入與所述端過濾件接觸的接觸部分的所述端過濾件的中心的許多對稱表面,所述這些表面的每一個在所述接觸區(qū)按供液方向延伸。
      48.按照權利要求47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納箱呈正方截面的形狀,所述對稱表面與彼此相對放置,同時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平行表面重合。
      49.一種包括接納箱的儲液容器,其內,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在通過成形在所述接納箱上的一小直徑的大氣進入口輸入的大氣壓力下,被安放在壓縮狀態(tài)中,所述儲液容器包括;液體由所述多孔件的端部被供給到環(huán)形過濾件,同時所述過濾件進入與所述多孔件的所述端部接觸,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環(huán)形端過濾件的接觸區(qū)的圓周到所述接納箱測量的最短距離尺寸定為比所述環(huán)形端過濾件進入與所述多孔件接觸的接觸區(qū)的直徑小些。
      50.按照權利要求49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短距離尺寸定為一半或小于所述端過濾件接觸區(qū)的直徑乘以數(shù)1.3。
      51.一種包括接納箱的儲液容器,其內,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在通過成形在所述接納箱上的一小直徑的大氣進入口輸入的大氣壓力下,被安放在壓縮狀態(tài)中,所述儲液容器包括液體由所述多孔件的端部供給到端過濾件,同時所述過濾件進入與所述多孔件的所述端部接觸,及其特征在于與所述端過濾件的接觸部分位置上重合的沿橫面測量時的所述多孔件的截面面積確定為,位于由3或多些至6.5或小些倍的所述多孔件接觸部分的截面面積范圍內。
      52.一種包括接納箱的儲液容器,其內,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在通過成形在所述接納箱上的一小直徑的大氣進入口輸入的大氣壓力下,安放在壓縮狀態(tài)中,所述的儲液容器包括,液體由所述多孔件的端部供給到端過濾件,同時所述過濾件進入與所述多孔件的端部接觸,及其特征在于與所述端過濾件的接觸部分位置上重合的沿橫面測量時的所述多孔件的截面面積確定為位于由4或多些至6.0或小些倍的所述多孔件接觸部分的截面面積的范圍內。
      53.一種包括接納箱的儲液容器,其內,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在通過成形在所述接納箱上的一小直徑的大氣進入口輸入的大氣壓力下,安放在壓縮狀態(tài)中;包括一接觸件,它進入多孔件的供液側上的端部處與所述多孔件接觸,用于壓縮所述多孔件,以便接收由所述多孔件的端部供給的液體;及其特征在于通過用所述接觸件壓縮所引起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體積與在所述壓縮之前的所述多孔件的原體積的壓縮比,比在通過用所述接納箱的內表面壓縮所導致的極限壓縮狀態(tài)中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體積的壓縮比小些。
      54.按權利要求53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當沿垂直于所述接納箱的每一個所述內表面的橫平面測量時,被所述接納箱的所述內表面壓縮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比的平均值大體上彼此相等。
      55.一種按照權利要求54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件相對于各自的所述內表面的所述壓縮比在±5%范圍內變化。
      56.一種按照權利要求54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件相對于各自的所述內表面的所述壓縮比在±2%的范圍內變化。
      57.一種按照權利要求53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當采用壓縮比用在所述接納箱中收到多孔件之后的所述多孔件的長度/在所述接納箱中收到多孔件之前的多孔件長度表示時,通過所述接納箱的內表面壓縮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比和通過在所述接納箱中的接觸件在供液方向上所壓縮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比之間的差位于0.5或多些,0.25或少些的范圍內。
      58.一種按照權利要求53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當假定壓縮比為多孔件被接納在所述接納箱中多孔件的長度/多孔件被接納在所述接納箱中之前多孔件長度表示時,所述接納箱的內表面壓縮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比和通過在所述接納箱中的接觸件在供液方向上所壓縮的所述多孔件的壓縮比之間的差位于0.09或多些至0.18或小些的范圍內。
      59.按照權利要求47的一種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納箱安排在所述多孔件的延伸方向上,與供液方向相重合,由所述接納箱的里邊突出的每條肋伸長比所述多孔件的伸長范圍大些。
      60.一種按照權利要求59的儲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納箱包括;一端過濾件,它被牢固地夾在其中;和一閥,它一般朝這樣的位置偏置,在此位置,閥將所述端過濾件可密封地與外界隔絕,所述閥借助施加的推力而被位移置一位置,即允許置液體流過的位置,所述閥相對于所述端過濾件保持在非-接觸狀態(tài)下,所述流體從閥側被補充進所述接納箱中。
      61.一種將液體充進儲液容器的方法,其中所述儲液容器包括具有一大量孔彼此相通的多孔件,所述多孔件裝在所述儲液容器的接納箱中,過濾件部分適于進入與所述多孔件密閉接觸,閥部分起到將所述過濾件部分與外界可密封地隔絕作用,所述閥部分在供液時刻被位移,以便許可所述過濾部分通過一大氣進入口與外界相通,通過它大氣被引進所述接納箱中,使得與所述多孔件相通,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閥部分被位移時,在所述接納箱中成形的所述過濾件部分和所述閥部分之間的一個空間足以暫時地儲存所述液體,和通過位移所述閥的位置,使所述閥和過濾件保持連通,使得液體從外面充入儲液容器。
      全文摘要
      可用于噴墨記錄設備的一種儲墨容器包括一腔,裝在腔中的一多孔件,和進入與吸墨件接觸的第一過濾件。該儲液容器可拆卸的連到噴墨記錄頭上,第二過濾件安排在噴墨記錄頭的液體流道中。儲液容器被構成這樣,即在第一過濾件和第二過濾件之間的體積、每一過濾件的尺寸、壓縮裝在腔中的吸墨件條件,以及儲液容器的內部結構均令人滿意地符合預定條件。
      文檔編號B41J2/05GK1103031SQ93117390
      公開日1995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氏田敏彥, 山川浩二, 竹之內雅典, 須斧定之, 渡邊顯二郎, 長田虎近, 中島一浩, 堤孝義, 久保田秀美, 小瀧靖夫, 佃圭一郎, 佐藤陽平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