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粘貼于上述第一基板的與上述第二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和粘貼于上述第二基板的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熱收縮薄膜,作為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與作為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縮方向相同。
【專利說明】顯示裝置【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計算機(電腦)等信息通信終端及電視接收機的顯示器件,廣泛使用具有液晶顯示面板、有機EL顯示器或場發(fā)射顯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的顯示裝置。例如,具有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通過使“封入在液晶顯示面板的兩個基板間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變化,從而使“從背光源照射至液晶顯示面板的光”的透過程度變化而顯示圖像。近年來,這種顯示裝置尤其利用于手機及智能手機,要求其薄型化。
[0003]作為這種顯示裝置,已知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顯示面板”和“粘貼于顯不面板的一面的偏光片(即,偏振光片)”的結構。另外,在日本特開2010 — 262057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在塑料基板上粘貼有“基體層和加強部件(即,增強構件)”的結構。
[0004]偏光片由于在成型時一邊被加熱一邊向多個方向被拉伸而具有收縮各向異性。因此,例如在為“偏光片被粘貼于第一基板的顯示裝置”的情況下,由于向顯示裝置施加的溫度上升,因而偏光片以與第一基板不同的幅度及方向收縮。
[0005]由此,第一基板越薄,“由偏光片的應力帶來的影響”越大,例如可能產(chǎn)生“在顯示面板產(chǎn)生翹曲”等不利情況。另外,在如專利文獻I記載的顯示裝置那樣具有加強部件的結構的情況下,顯示裝置的厚 度增加與加強部件的厚度相應的量。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正是鑒于這種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顯示面板的翹曲,并且實現(xiàn)
薄型化。
[0007](I)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粘貼于上述第一基板的“與上述第二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和粘貼于上述第二基板的“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熱收縮薄膜(film),
[0008]作為“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與作為“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縮方向相同(即,第一收縮方向與第二收縮方向相同,該第一收縮方向為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該第二收縮方向為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
[0009](2)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上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與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相等。
[0010](3)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或(2)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外周,在俯視時位于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外周的外側。
[0011](4)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分割(劃分)為多個帶狀體,上述多個帶狀體在與上述第二收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上述帶狀體的上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比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大。
[0012](5)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上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比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大,在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沿上述第二收縮方向設置有多個狹縫。
[0013](6)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3)?(5)的任一項中,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一基板與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之間的、“粘合(即,貼合)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第一粘接層”;和配置于上述第二基板與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之間的、“粘合上述第二基板和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第二粘接層”,上述第二粘接層的粘接力在上述第一粘接層的粘接力以下。
[0014](7)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6)的任一項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厚度比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厚度薄(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厚度比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厚度小)。
[0015](8)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7)的任一項中,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為偏光片(即,偏光板)。
[0016](9)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8)的任一項中,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由玻璃形成。
[0017](10)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I)?(9)的任一項中,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被金屬膜覆蓋。
[0018](11)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和粘貼于上述第一基板的“與上述第二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上述第二基板的“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構成沿作為“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延伸的板狀的多個壁部,上述多個壁部在與上述第一收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具有間隔。
[0019]( 12 )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是,在(11)中,上述壁部被金屬膜覆蓋。
[0020](13)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一熱收縮薄膜(即,收縮率根據(jù)方向的不同而不同的第一熱收縮薄膜);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熱收縮薄膜;和被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和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夾著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粘貼于上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側,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粘貼于“上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側的相反面”,作為“上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與作為“上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縮方向相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平面圖);
[0022]圖2是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II 一 I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概略截面圖);
[0023]圖3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概略俯視圖;[0024]圖4是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的IV -1V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
[0025]圖5是第三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概略俯視圖;
[0026]圖6是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的V1- V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
[0027]圖7是第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概略俯視圖;
[0028]圖8是圖7所示的顯示裝置的VIII — VII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對于“說明書中出現(xiàn)的結構要素”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參照的附圖,有時為了容易理解特征,為了便于說明而將特征部分放大進行表示,各結構要素的尺寸比率等未必與實際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例示的材料等僅為一個例子,各結構要素可以與它們不同,也可以在不改變其趣旨的范圍內,加以改變而實施。
[0030]首先,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自發(fā)光型的顯不面板10、第一熱收縮薄膜16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自發(fā)光型的顯示裝置”作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0031]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概略俯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I的I1-1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
[0032]顯示面板10例如為有機EL顯示面板,具有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第一基板12例如為彩色濾光片基板(S卩,濾色片基板),設置有未圖示的彩色濾光片。第二基板14例如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基板。在第一基板12與第二基板14之間密封有未圖示的填充劑。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例如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醚諷(polyethersulfone)、聚酰亞胺(polyimide)等樹脂,但材料并未限于此,也可以為玻璃等。
[0033]第二基板14例如形成為其長度方向的長度比第一基板12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長。因此,第二基板14的一部分不與第一基板12重疊,而向一個方向突出。令該第二基板14中不與第一基板12重疊而突出的一部分為部分14a,令部分14a的上表面為上表面14al。在該上表面14al例如設置有集成電路芯片20和柔性配線基板25。
[0034]第一熱收縮薄膜16為用于防止反射的薄膜,例如能夠使用圓偏光片等偏光片。第一熱收縮薄膜16具有熱收縮性,其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其收縮率根據(jù)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在本實施方式中,令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為第一收縮方向Xi。
[0035]在第一基板12與第一熱收縮薄膜16之間,配置有“粘合第一基板12和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粘接層15”。通過具有這種結構,第一熱收縮薄膜16經(jīng)由(即,隔著)第一粘接層15粘合(貼合)于第一基板12的作為“與第二基板14相反一側的面”的上表面12a。
[0036]作為第一粘接層15,例如能夠使用雙面膠帶等,但只要能夠“粘合第一基板12和第一熱收縮薄膜16”,也可以為液狀的粘接劑等其它物質。
[0037]第二熱收縮薄膜18為具有熱收縮性的薄膜,其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在本實施方式中,令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為第二收縮方向X2。第二熱收縮薄膜18以使得第二收縮方向X2與第一收縮方向X1為相同方向的方式粘合于第二基板14的下表面14b。
[0038]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例如設為與“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相等。第二熱收縮薄膜18只要根據(jù)“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大小和/或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大小、以及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適當設定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即可。因此,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也可以比“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大。
[0039]另外,第二收縮方向X2及其熱收縮率,根據(jù)“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及其熱收縮率”,通過調整“形成第二熱收縮薄膜18時”的加熱延伸的條件而決定即可。即,“第一熱收縮薄膜16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以使得抑制顯示面板10的翹曲的方式,調整收縮方向并粘貼于顯示面板10。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將第一收縮方向X1和第二收縮方向X2設為相同方向,因此,能夠使顯示面板的表面和背面的收縮相互抵消。通過這樣配置“第一熱收縮薄膜16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能夠提供變形少的顯示裝置I。
[0040]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外周18a,優(yōu)選在俯視時與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外周16a相同,或者位于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外周16a的外側。另外,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厚度優(yōu)選為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厚度薄,但也可以為與第一熱收縮薄膜16相同的厚度。
[0041]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材料能夠根據(jù)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熱收縮率選擇“具有熱收縮性的任意材料”。作為這樣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聚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亞胺或液晶性聚合物等。
[0042]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具有光透過性,但由于顯示面板10為自發(fā)光型,因此,即使不具有光透過性也無妨。這樣,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不必具有光透過性,因此,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作為“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8b也
可以被金屬膜覆蓋。
[0043]在第二基板14與第二熱收縮薄膜18之間配置有“粘合第二基板14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粘接層17”。通過具有這種結構,第二熱收縮薄膜18隔著(經(jīng)由)第二粘接層17粘合于作為“第二基板14的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4b。作為第二粘接層17,例如能夠使用雙面膠帶等,但只要粘合第二基板14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也可以為液狀的粘接劑等其它物質。
[0044]另外,第二粘接層17的粘接力,只要根據(jù)“第一熱收縮薄膜16及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大小”和/或“第一收縮方向X1的熱收縮率”以及“第二收縮方向X2的熱收縮率”適當調整即可,但優(yōu)選為與第一粘接層15的粘接力相同,或為第一粘接層15的粘接力以下。
[0045]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中,“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方向之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第一收縮方向X1 ”,與“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收縮方向之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第二收縮方向X2”相同。因此,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作用于第一收縮方向X1的應力”,通過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作用于第二收縮方向X2的應力”被緩和。
[0046]因此,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即使使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薄型化也能夠抑止顯示面板10的翹曲。
[0047]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利用其應力緩和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應力,因此,與“利用加強部件抑止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應力的作用的顯示裝置”相比,即使是“厚度比加強部件薄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也能抑制由“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應力”帶來的影響。如上所述,能夠實現(xiàn)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薄型化。
[0048]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使得第二粘接層17的粘接力在第一粘接層15的粘接力以下,在“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外周18a”俯視時“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外周16a更靠外側的情況”下、和/或“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大的情況下,能夠實現(xiàn)“對第一基板12作用的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力”與“對第二基板14作用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收縮力”的平衡。
[0049]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使“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與“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相等,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能夠更有效地防止顯示面板10的翹曲,并且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薄型化。
[0050]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使“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外周18a”在俯視時“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外周16a更靠外側”,從而使第二基板14的下表面14b中與“第一基板12的上表面12a的粘貼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區(qū)域”對應的區(qū)域,全部被第二熱收縮薄膜18覆蓋。由此,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收縮力對“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力作用的整個區(qū)域”發(fā)揮作用。因此,不會產(chǎn)生“僅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力作用的區(qū)域”,能夠防止區(qū)域顯示面板10的局部翹曲。
[0051]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使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厚度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厚度薄,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薄型化。
[0052]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使第一熱收縮薄膜16為偏光片,能夠實現(xiàn)具有偏光片的顯示面板10的薄型化。
[0053]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即使使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的剛直性下降,也能抑制顯示面板10的翹曲,因此,能夠使用“樹脂等剛直性比玻璃低的材料”作為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的材料。因此,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
[0054]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I具有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10,因此,不需要如液晶顯示裝置那樣使光從顯示面板10的背面?zhèn)韧高^。這樣,在光不需要透過第二基板14的情況下,能夠用金屬膜覆蓋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作為“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8b。通過該金屬膜,將顯示面板10的熱傳導至金屬膜。因此,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能夠提高顯示面板10的散熱性。因此,顯示裝置I不需要另設散熱板,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薄型化。
[0055]在本實施方式中,如果具有“具有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10、第一熱收縮薄膜16和第二熱收縮薄膜18,則例如也可以為有機EL顯示裝置、電場發(fā)射顯示器(電界放出7〗^ > —)、場發(fā)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如果使用這種自發(fā)光型的方式作為顯示面板10,則不需要“由光學片和導光體構成的背光源”。因此,能夠進一步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薄型化。進一步,在顯示裝置I為有機EL顯示裝置的情況下,顯示面板10不必一定具有“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雙方”,能夠僅由“具有由有機EL形成的發(fā)光層的第二基板14”構成顯示面板10。因此,能夠更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薄型化。[0056]接著,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進行說明。
[0057]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熱收縮薄膜18被分為(分割為)多個帶狀體18c的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在以下說明中,對與帶狀體18c相關的結構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
[0058]圖3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概略俯視圖,圖4是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I的IV -1V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分割為多個帶狀體18c。該多個帶狀體18c在“與第二收縮方向X2正交的方向X3上”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另外,第二粘接層17與“帶狀體18c的俯視時的形狀” 一致地分割為多個。
[0059]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 (帶狀體18c)具有光透過性,但根據(jù)顯示裝置I的種類,也可以不具有光透過性。這樣,在帶狀體18c不需要具有光透過性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金屬膜覆蓋帶狀體18c的作為“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8Cl。
[0060]本實施方式中的帶狀體18c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大。通過具有這種結構,從而即使在“多個帶狀體18C粘貼于第二基板14的下表面14b的區(qū)域”的面積的合計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粘貼于第一基板12的上表面12a的區(qū)域”的面積小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在帶狀體18c的第二收縮方向X2作用的應力”緩和“在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作用的應力”。
[0061]本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通過采用“第二熱收縮薄膜18分割為多個帶狀體18c,且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之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相比,“俯視時看第二熱收縮薄膜18 (多個帶狀體18c)的情況下的面積”少。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比“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輕。如上所述,除能夠獲得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的效果外,還能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成本降低。
[0062]接著,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二熱收縮薄膜18設置有多個狹縫18d的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在以下說明中,對與狹縫18d (帶狀體18c)相關的結構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
[0063]圖5是第三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概略俯視圖,圖6是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I的V1- V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沿第二收縮方向X2設置有多個狹縫18d。狹縫18d在“與第二收縮方向X2正交的方向X3”相互隔開間隔地設置。另外,第二粘接層17與“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俯視時的形狀”相一致地形成。
[0064]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具有光透過性,但根據(jù)顯示裝置I的種類,也可以不具有光透過性。這樣,在第二熱收縮薄膜18不需要具有光透過性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金屬膜覆蓋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作為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8e”。
[0065]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第二收縮方向X2的收縮率”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第一收縮方向X1的收縮率”大。通過具有這種結構,從而即使在“第二熱收縮薄膜18粘貼于第二基板14的下表面14b的區(qū)域”的面積比“第一熱收縮薄膜16粘貼于第一基板12的上表面12a的區(qū)域”的面積小的情況下,也能利用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在第二收縮方向X2作用的應力”緩和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在第一收縮方向X1作用的應力”。
[0066]本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通過在第二熱收縮薄膜18設置多個狹縫18d,從而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相比,“俯視看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情況下的面積”變少。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比“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輕。如上所述,因此,除了能夠獲得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的效果外,還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成本降低。
[0067]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熱收縮薄膜18由于未被分割為多個,因此,除了能夠獲得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的效果外,還能實現(xiàn)制造時的成本降低和防止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錯位。
[0068]接著,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基板14的下表面14b構成“沿第一收縮方向X1延伸的板狀的多個壁部14c”,未設置第二熱收縮薄膜18的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在以下說明中,對與壁部14c相關的結構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I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詳細說明。
[0069]圖7是第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概略俯視圖,圖8是圖7所示的顯示裝置I的VII1- VIII切斷線上的概略剖面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具有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顯示面板10 ;和粘貼于第一基板12的作為“與第二基板14相反一側的面”的上表面12a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16。
[0070]第二基板14的作為“與第一基板12相反一側的面”的下表面14b,構成沿第一收縮方向X1延伸的板狀的多個壁部14C。這多個壁部14c以在“作為與第一收縮方向X1正交的方向的方向X/’相互具有間隔的方式構成。本實施方式中的壁部14c的下表面14d優(yōu)選被金屬膜覆蓋。
[007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的“第二基板14的多個壁部14c”,沿“第一熱收縮薄膜16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第一收縮方向X/’延伸。因此,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第二基板14對于“在第一收縮方向X1作用的應力”,具有強的剛性。通過具有這種結構,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即使使“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薄型化,也能抑制顯示面板10的翹曲。因此,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薄型化。
[0072]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由于不具有第二熱收縮薄膜18,因此,除了能夠獲得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I具有的效果外,還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薄型化和輕量化。
[0073]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通過采用“壁部14c的下表面14d被金屬膜覆蓋”的結構,與不具有本結構的顯示裝置相比,能夠提高顯示面板10的散熱性。因此,不需要在顯示裝置I另設散熱板。如上所述,能夠實現(xiàn)顯示裝置I的輕量化和薄型化。
[0074]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未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結構,也可以用實質上相同的結構、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結構、或能夠實現(xiàn)相同的目的的結構置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發(fā)光型的顯不面板; 粘貼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和 粘貼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熱收縮薄膜, 作為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與作為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縮方向相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所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與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所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相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外周,在俯視時與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外周相比更靠外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分割為多個帶狀體, 所述多個帶狀體在與所述第二收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 所述帶狀體的所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比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所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所述第二收縮方向的收縮率,比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所述第一收縮方向的收縮率大, 在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沿所述第二收縮方向設置有多個狹縫。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之間的、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第一粘接層;和 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之間的、粘合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第二粘接層, 所述第二粘接層的粘接力為所述第一粘接層的粘接力以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厚度比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厚度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為偏光片。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由樹脂形成。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被金屬膜覆蓋。
1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發(fā)光型的顯不面板;和 粘貼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與所 述第二基板相反一側的面的、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熱收縮薄膜, 所述第二基板的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反一側的面,構成沿第一收縮方向延伸的板狀的多個壁部,該第一收縮方向是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所述多個壁部在與所述第一收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具有間隔。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被金屬膜覆蓋。
13.—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一熱收縮薄膜; 收縮率根據(jù)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熱收縮薄膜;和 被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和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夾著的自發(fā)光型的顯示面板, 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粘貼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側, 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粘貼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側的相反面, 作為所述第一熱收縮薄膜的收縮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縮方向,與作為所述第二熱收縮薄膜的收縮 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縮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縮方向相同。
【文檔編號】G09F9/30GK103810941SQ201310541310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佐佐木亨, 中村智樹, 山田泰之, 佐藤敏浩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