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一計算函數(shù)分析投射圖像,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
近年來,投影系統(tǒng)逐漸的輕型化,達到可以攜帶投影系統(tǒng)至任何環(huán)境使用的目的。在任一種大小的空間中,投影系統(tǒng)至投射圖像的平面距離是不一樣的。面對不同的投射距離,必須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目前的光學投射裝置調整方式,包括手動與半自動。手動是使用者用手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直到使用者以肉眼判斷投射圖像清晰為止。半自動是使用者用有線或無線的遙控器,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直到使用者以肉眼判斷投射圖像清晰為止。如此,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困擾。
圖1顯示一種現(xiàn)有使用于液晶投影系統(tǒng)的自動調整焦距裝置的簡要圖。在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第11-119185公開號中,如圖1所示,三個液晶顯示組件1400r、1400g、1400b產(chǎn)生的紅、綠及藍的圖像經(jīng)由十字棱鏡4000合成彩色圖像。接著,通過半穿透反射組件3000后經(jīng)由投射鏡頭1000成像于屏幕s上。自屏幕s上反射的圖像通過投射鏡頭1000經(jīng)由半穿透反射組件3000反射至一光接收組件5000上。進一步,經(jīng)由信號產(chǎn)生組件1600、控制組件9000、操作組件8000及焦點調整控制組件6000分析比較投射鏡頭1000的各個焦距位置的圖像決定較佳的成像焦距位置。然而,在此現(xiàn)有技術中,必須使用半穿透反射組件,因而增加投射鏡頭與三片液晶顯示組件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增加投射鏡頭之后焦距(back focal length)同時增加投射鏡頭的設計難度。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其可免除使用者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的麻煩。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提出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適用于將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投影至一投影面,包括一全反射構件,具有一全反射面、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且使上述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通過上述全反射面及第一平面射出;一光學投射裝置,用以于一起始焦距位置與一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在焦距位置將經(jīng)由上述第一平面所射出的圖像投射至上述投影面,并將上述投影面所反射回來的圖像經(jīng)由上述第一平面、全反射面及第二平面射出;一圖像讀取裝置,用以讀取由上述第二平面射出的圖像;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在上述起始焦距位置與上述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接收到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其包括一全反射構件,具有一第一全反射面、一第二全反射面、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一第三平面、一第四平面及形成于上述第一與第二全反射面之間的一透光介質;一光源裝置,發(fā)射光進入上述第一平面,接著上述光經(jīng)由上述第一全反射面及第二平面而射出;一反射式顯示器,將經(jīng)由上述第二平面所射出的光反射成一圖像,接著上述圖像通過上述第一全反射面、透光介質、第二全反射面及第三平面而射出;一光學投射裝置,用以于一起始焦距位置與一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焦距位置將經(jīng)由上述第三平面所射出的圖像投射至一投影面,并將上述投影面反射回來的圖像經(jīng)由上述第三平面、第二全反射面及第四平面而射出;一圖像讀取裝置,用以讀取上述第四平面所射出的圖像;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上述起始焦距位置與上述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接收到一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方法,包括(a)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起始焦距位置投射一圖像;(b)經(jīng)由一圖像讀取裝置讀取上述圖像,并輸出一讀取信號至一分析系統(tǒng);(c)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分析該讀取信號;(d)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次一個焦距位置;(e)重復步驟(b)至步驟(e),當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設置于終端焦距位置時執(zhí)行下一步驟;(f)分析系統(tǒng)判斷最佳的計算函數(shù)值,并輸出此最佳函數(shù)值對應的最佳焦距位置的一調整信號至一伺服裝置;以及(g)伺服裝置根據(jù)上述調整信號調整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最佳的焦距位置,并結束上述步驟。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適用于將一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投影至一投影面,包括一全反射面,該全反射面為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一圖像產(chǎn)生裝置,該圖像產(chǎn)生裝置是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一側,用以產(chǎn)生該圖像,并投射至該全反射面;一光學投射變焦裝置,該裝置是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二側,該裝置并可于一起始焦距與一終端焦距之間調整焦距;一圖像讀取裝置,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二側;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上述起始焦距與上述終端焦距之間調整,并在接收到一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調整至一最佳焦距;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信號,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最佳焦距;其中由該圖像產(chǎn)生裝置所產(chǎn)生的該圖像,經(jīng)由穿透該全反射面及該光學投射裝置而投影至該投影面,該圖像于該投影面的反射將反向穿過該光學投射裝置,并通過該全反射面的全反射,而投射到該圖像讀取裝置。
本發(fā)明的主要特點在于,其分析系統(tǒng)利用調制轉換函數(shù)分析及判斷最佳的投影圖像。
本發(fā)明投影系統(tǒng)及其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在任一種投射距離上,投影系統(tǒng)可以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主動獲得最清晰的投射圖像,且使用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為現(xiàn)有自動調整焦距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示意圖;圖3為說明經(jīng)由透鏡組成像的可逆性示意圖;圖4為一全反射構件的上視圖;圖5A為一簡略圖,其說明投射距離改變時投射裝置的焦距也改變;圖5B為簡要顯示光學投射裝置的N個焦距位置圖;圖6為簡要說明一投射圖像的計算函數(shù)圖7為本發(fā)明自動調整焦距方法的流程圖;圖8為顯示投影系統(tǒng)投射一簡單的灰級圖像提供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焦距示意圖;圖9A與圖9B分別顯示圖像讀取裝置自動對焦前與自動對焦后輸出的讀取信號的狀況圖;圖10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焦距的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焦距的示意圖。
如圖2所示,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包括一圖像裝置1、一全反射構件2、一光學投射裝置3、一圖像讀取裝置4、一分析系統(tǒng)5以及一伺服裝置6。
在本發(fā)明中可利用成像原理的可逆性。如圖3所示,假若一物ob設置于一透鏡組L一側,物距為p1。通過透鏡組L將物ob在透鏡組L的另一側成一像I,像距為q1。應用眾所周知的光學倒置原理(optical reciprocaltheory)。圖3中,設置與像I位置及大小相同的物。由此透鏡組L在相對于物的一側將物成一像,并且圖3中像的大小及位置與物ob的大小及位置相同。
如圖4所示,在本發(fā)明中利用一全反射構件用以改變光的行進方向。全反射構件具有一全反射面21、一第一平面22與一第二平面23的全反射棱鏡20。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反射面具有一臨界角(critical angle)θc,當光的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在全反射面上產(chǎn)生光的全反射。光束r1的入射角θ1小于臨界角,光束r1經(jīng)由平面21折射后自平面21發(fā)射。光束r2的入射角θ2大于臨界角,光束r2經(jīng)由平面21全反射后自平面23發(fā)射。
如圖5A所示,光學投射裝置3具有多個透鏡且具有一可變焦距。光學投射裝置3的焦距變化為上述多個透鏡產(chǎn)生位置變化。也就是,光學投射裝置3產(chǎn)生長度變化(L1變化至L2)。因此,光學投射裝置3的最小焦距對應一第一長度L1以及最大焦距對應一第二長度L2。進一步,第一長度L1的光學投射裝置3可將圖像裝置1的圖像成像于最短距離D1的平面SC1;以及第二長度L2的光學投射裝置3可將圖像裝置1的圖像成像在最遠距離D2的平面SC2上。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采用后焦距為固定值的投射裝置,也就是圖像裝置1與光學投射裝置3的距離bf是保持固定的。
如圖5B所示,分析系統(tǒng)將光學投射裝置的長度變化分割成N-1個區(qū)段(section)。自上述最小焦距的第一長度至上述最大焦距的第二長度依序設定為第1焦距位置(起始焦距位置)f1、第2焦距位置f2、第3焦距位置f3、第4焦距位置f4……、第N焦距位置(終端焦距位置)fN。
如圖5B所示,當分析系統(tǒng)接收一自動調整焦距信號后,分析系統(tǒng)輸出一驅動信號。根據(jù)此驅動信號,伺服系統(tǒng)首先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第1焦距位置f1。接著,依序驅動光學投射裝置至第2焦距位置f2、第3焦距位置f3、第4焦距位置f4、……及第N焦距位置fN。
此外,如圖5B所示,伺服系統(tǒng)也可首先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第N焦距位置(起始焦距位置)fN。接著,依序驅動光學投射裝置至第N-1焦距位置fN-1、第N-2焦距位置fN-2、第N-3焦距位置fN-3、……及第一焦距位置(終端焦距位置)f1。
如圖2所示,設置一圖像讀取裝置于投影系統(tǒng)中,其中圖像讀取裝置4至投影的平面SC距離與圖像裝置1至投影的平面SC光程相等(即d1+D=d2+D)。當圖像裝置1利用光學投射裝置3投射在平面上成第一圖像時,第一圖像再利用光學投射裝置3及全反射構件2在圖像讀取裝置4上形成第二圖像。假若第一圖像為清晰時,第二圖像也為清晰的圖像。假若第一圖像為模糊時,第二圖像也為模糊的圖像。
因為光學投射裝置產(chǎn)生N個焦距,圖像讀取裝置接收清晰程度不同的N個第二圖像。圖像讀取裝置每讀取一第二圖像后,輸出一讀取信號。進一步,圖像讀取裝置輸出N個不同的讀取信號,依序為第1讀取信號、第2讀取信號、第3讀取信號、……及第N讀取信號。第1讀取信號為對應光學投射裝置的第1焦距位置產(chǎn)生,第2讀取信號為對應光學投射裝置的第2焦距位置產(chǎn)生,依此類推至第N讀取信號為對應光學投射裝置的第N焦距位置產(chǎn)生。
進一步,分析系統(tǒng)5還包括一分析計算單元51及一內存52。分析計算單元以一計算函數(shù)(evaluation function)計算上述N個讀取信號,并儲存于內存52中。
如圖6所示,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例如一調制轉換函數(shù)(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簡稱MTF),完成計算上述N個讀取信號后,接著分析上述N個計算函數(shù)值。根據(jù)最佳的計算函數(shù)值,分析系統(tǒng)判斷最佳的計算函數(shù)值以及焦距位置fi。再一步,根據(jù)分析結果,分析系統(tǒng)輸出一調整信號調整光學投射裝置至最佳的焦距位置fi,完成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
根據(jù)上述各組件的功能說明可完成的本發(fā)明的操作流程圖示,如圖7所示。當投影系統(tǒng)接收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指令后,開始執(zhí)行該流程圖。
步驟1,顯示裝置顯示一圖像,其中該圖像可來自計算機、影音器材或在投影系統(tǒng)內建一簡單的灰級圖像。
步驟2,設置光學投射裝置至起始焦距位置,并投射上述圖像。
步驟3,圖像讀取裝置讀取此灰級圖像后輸出讀取信號至分析系統(tǒng)。
步驟4,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計算該讀取信號后存儲在一內存中,并判斷此時光學投射裝置是否位于終端焦距位置。
步驟5,當光學投射裝置不位于終端焦距位置時,伺服裝置驅動光學投射裝置至下一個焦距位置。
步驟6,重復步驟(3)至步驟(6),當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設置于終端焦距位置時執(zhí)行下一步驟。
步驟7,分析系統(tǒng)判斷最佳計算函數(shù)值,并輸出此最佳計算函數(shù)值對應的最佳焦距位置的一調整信號至一伺服裝置。
步驟8,伺服裝置根據(jù)上述調整信號調整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最佳焦距位置,并結束以上步驟。
如圖8所示,投影系統(tǒng)可通過圖像裝置1產(chǎn)生一種簡單的黑白交錯的線對(Line-pair)圖像7用以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焦距。接著,如圖9A所示,圖像讀取裝置,例如線型電荷耦合顯示組件(charged couple display簡稱CCD)、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等,讀取該灰級圖像后,輸出一讀取信號。最后,如圖9B所示,經(jīng)由分析系統(tǒng)分析完成自動對焦后,圖像讀取裝置輸出的最佳讀取信號的波形近似完美的方波。
范例1如圖10所示,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機包括一圖像產(chǎn)生器10、一全反射構件20、一光學投射裝置30、一圖像讀取器40、一分析系統(tǒng)50及一服務器60。
圖像產(chǎn)生器10可產(chǎn)生圖像發(fā)光,例如一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一液晶顯示器、一激光顯示器等等。圖像發(fā)光通過全反射構件經(jīng)由光學投射裝置30在一平面上,例如一屏幕,形成一第一圖像。接著第一圖像經(jīng)由光學投射裝置30以等效光路徑長度在上述圖像讀取器40上形成第二圖像,其中通過全反射構件改變第二圖像的位置。
如前面所述的方法,分析系統(tǒng)50、服務器60及圖像讀取器40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30的焦距。進一步,在屏幕上獲得一清晰的圖像。
范例2如圖11所示,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機包括一光源100、一反射式顯示器200、一全反射構件300、一光學投射裝置400、一圖像讀取器500、一分析系統(tǒng)600及一服務器700。
如圖11所示,此全反射構件300具有一第一平面310、一第二平面320、一第三平面330、一第四平面340、一第一全反射面350、一第二全反射面360及一透光介質370。透光介質370形成在上述第一全反射面350與第二全反射面360之間并且具有一光折射率小于全反射構件材料的光折射率。
光源100設置在全反射構件300的第一平面310一側。反射式顯示器設置在全反射構件300的第二平面320一側。光學投射裝置400設置在全反射構件300的第三平面330一側。圖像讀取器500設置在全反射構件300的第四平面340一側。
光源100發(fā)出光后,光以大于第一全反射面310的第一臨界角全反射至上述反射式顯示器200。反射式顯示器200調制光后,反射產(chǎn)生圖像發(fā)光。反射式顯示器200可使用德州儀器公司的數(shù)字微反射鏡組件(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簡稱DMD)或反射式液晶顯示組件(LCOS)等等。圖像發(fā)光通過全反射構件300經(jīng)由光學投射裝置400在一平面上,例如一屏幕,形成一第一圖像。接著第一圖像經(jīng)由光學投射裝置400以等效光路徑長度形成第二圖像于上述圖像讀取器500上,其中藉由全反射構件300的第二全反射面320改變第二圖像的位置。
如前面所述的方法,分析系統(tǒng)600、服務器700及圖像讀取器500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400的焦距。進一步,在屏幕上獲得一清晰的圖像。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所提供一種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包括一全反射構件、一圖像讀取裝置、一分析系統(tǒng)以及一伺服裝置。圖像讀取裝置讀取通過光學投射裝置及全反射構件導引的投射圖像,并輸出一讀取信號。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分析上述讀取信號并判斷投影平面的最清晰圖像,以此輸出一調整信號。伺服裝置是根據(jù)上述調整信號自動調整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
雖然結合以上較佳實施例揭露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內,可作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適用于將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投影至一投影面,包括一全反射構件,具有一全反射面、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且使上述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通過上述全反射面及第一平面射出;一光學投射裝置,用以于一起始焦距位置與一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在焦距位置將經(jīng)由上述第一平面所射出的圖像投射至上述投影面,并將上述投影面所反射回來的圖像經(jīng)由上述第一平面、全反射面及第二平面射出;一圖像讀取裝置,用以讀取由上述第二平面射出的圖像;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在上述起始焦距位置與上述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接收到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為一光電耦合組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為一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分析系統(tǒng)包括一內存。
5.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其包括一全反射構件,具有一第一全反射面、一第二全反射面、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一第三平面、一第四平面及形成于上述第一與第二全反射面之間的一透光介質;一光源裝置,發(fā)射光進入上述第一平面,接著上述光經(jīng)由上述第一全反射面及第二平面而射出;一反射式顯示器,將經(jīng)由上述第二平面所射出的光反射成一圖像,接著上述圖像通過上述第一全反射面、透光介質、第二全反射面及第三平面而射出;一光學投射裝置,用以于一起始焦距位置與一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焦距位置將經(jīng)由上述第三平面所射出的圖像投射至一投影面,并將上述投影面反射回來的圖像經(jīng)由上述第三平面、第二全反射面及第四平面而射出;一圖像讀取裝置,用以讀取上述第四平面所射出的圖像;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上述起始焦距位置與上述終端焦距位置之間移動,并在接收到一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焦距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為一光電耦合組件。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為一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反射式顯示器為一數(shù)字光處理器。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反射式顯示器為一反射式液晶顯示組件。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透光介質的折射系數(shù)小于上述全反射構件的折射系數(shù)。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統(tǒng),其中上述分析系統(tǒng)包括一內存。
12.一種自動調整投影系統(tǒng)的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方法,包括(a)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起始焦距位置投射一圖像;(b)經(jīng)由一圖像讀取裝置讀取上述圖像,并輸出一讀取信號至一分析系統(tǒng);(c)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分析該讀取信號;(d)設置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次一個焦距位置;(e)重復步驟(b)至步驟(e),當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設置于終端焦距位置時執(zhí)行下一步驟;(f)分析系統(tǒng)判斷最佳的計算函數(shù)值,并輸出此最佳函數(shù)值對應的最佳焦距位置的一調整信號至一伺服裝置;以及(g)伺服裝置根據(jù)上述調整信號調整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最佳的焦距位置,并結束上述步驟。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計算函數(shù)為一調制轉換函數(shù)。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以圖像裝置顯示一灰級圖像。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一內存中存儲計算函數(shù)值。
16.一種具有自動調整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適用于將一圖像裝置產(chǎn)生的圖像投影至一投影面,包括一全反射面,該全反射面為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一圖像產(chǎn)生裝置,該圖像產(chǎn)生裝置是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一側,用以產(chǎn)生該圖像,并投射至該全反射面;一光學投射變焦裝置,該裝置是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二側,該裝置并可于一起始焦距與一終端焦距之間調整焦距;一圖像讀取裝置,置放于該全反射面的第二側;一伺服裝置,耦合至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用以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于上述起始焦距與上述終端焦距之間調整,并在接收到一調整信號時,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調整至一最佳焦距;以及一分析系統(tǒng),耦合至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及伺服裝置,用以分析上述圖像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圖像信號,并依據(jù)分析結果所得的焦距位置而輸出上述調整信號至上述伺服裝置,從而驅動上述光學投射裝置至上述最佳焦距;其中由該圖像產(chǎn)生裝置所產(chǎn)生的該圖像,經(jīng)由穿透該全反射面及該光學投射裝置而投影至該投影面,該圖像于該投影面的反射將反向穿過該光學投射裝置,并通過該全反射面的全反射,而投射到該圖像讀取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自動調整光學投射裝置焦距的投影系統(tǒng),包括一全反射構件、一圖像讀取裝置、一分析系統(tǒng)以及一伺服裝置。圖像讀取裝置讀取通過光學投射裝置及全反射構件導引的投射圖像,并輸出一讀取信號。分析系統(tǒng)以一計算函數(shù)分析上述讀取信號并判斷投影平面的最清晰圖像,以此輸出一調整信號。伺服裝置是根據(jù)上述調整信號自動調整上述光學投射裝置的焦距。
文檔編號G02B27/18GK1359018SQ00135549
公開日2002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梁棟 申請人:明碁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