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以光學方式讀取底稿面的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處理裝置,該圖像處理裝置具有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搭載有圖像讀取裝置,根據(jù)來自該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數(shù)據(jù),在紙張中形成圖像。
背景技術:
伴隨近年的電子技術和光學技術的急速發(fā)展,人們試圖使圖像讀取裝置,圖像成形裝置和復印機高品質化,多功能化,小型化。
在圖像讀取裝置中,為了以光學方式高精度地讀取底稿面,作為用于將底稿圖像轉換為電信號的光電轉換機構的CCD采用具有更多像素的高分辨率的類型。另外,搭載這樣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成形裝置不僅具有復印功能,而且同時具有傳真功能和下述打印功能,該打印功能指從外部的個人計算機等的數(shù)據(jù)處理裝置,接收打印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打印。另外,還具有下述功能,該功能指將通過圖像讀取裝置獲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發(fā)送給個人計算機等的數(shù)據(jù)處理裝置。這樣,使一臺圖像成形裝置具有這些的多種功能,由此,使辦公工作的空間合理化和效率化。
圖8表示具有這樣的多種功能的圖像成形裝置210的外觀圖。排紙盤216設置于圖像讀取裝置的外殼217的底面與圖像成形裝置的外殼218的上面之間。由于在該圖像成形裝置210中,接納已形成圖像的紙張的排紙盤216不朝向圖像成形裝置210的側面外側突出,而接納于外殼的尺寸內部,故使實質上的設置空間大幅度地縮小。
另外,對于上述的圖像成形裝置,人們知道有下述類型,其中,如圖9所示,將底稿放置在安裝于外殼161上的壓板玻璃162上,通過第一滑架163和第二滑架167,共同地以光學方式在CCD等的圖像傳感器172上讀取底稿圖像。
對該圖像讀取裝置進行具體描述,通過設置于第一滑架163上的光源164,照射放置于壓板玻璃162上的底稿。來自底稿的反射光經(jīng)過第一滑架163的開口部165,借助第一反射鏡166,使光路偏向副掃描方向。發(fā)生光路偏向的底稿上的圖像通過第二滑架167的第二反射鏡168,偏向下方,借助第三反射鏡169,偏向透鏡171的方向。通過透鏡171實現(xiàn)聚光的圖像通過安裝于CCD基板173上的CCD 172,轉換為電信號。接著,通過CCD172轉換為電信號的圖像,通過設置于外殼161上的控制板(圖中未示出)的圖像處理電路處理。
從底稿面,通過3個反射鏡166,168,169,延伸到透鏡171的光路形成下述結構,其中其長度時常保持一定值,并且按照第二滑架167的倍速,對第一滑架163進行副掃描處理。
這樣,由于多種尺寸用的盒以疊置的方式接納于圖像成形裝置中,并且在排紙盤的上方,需要用于取出排紙盤上的紙張的空間,故圖像成形裝置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必然增加。另外,由于圖像成形裝置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增加,故設置圖像讀取裝置的位置變高,不容易對圖像讀取裝置中的底稿進行處理。
作為解決這樣的課題的裝置,在日本第133554/1996號發(fā)明專利公開公報中,公開有下述類型,其中以突出方式形成圖10所示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底面?zhèn)鹊囊徊糠?,按照與該突出部并排設置的方式,設置排紙盤的接納空間。
在該日本第133554/1996號發(fā)明專利公開公報中,圖像讀取裝置300的底面?zhèn)鹊耐怀霾?01同時用作圖像成形裝置305的連接部,通過在該突出部上設置光學系統(tǒng)的電氣部件302,由此,可沿高度方向,減小圖像讀取裝置300的尺寸。另外,由于與該突出部301并排而形成的空間形成排紙盤306的接納空間303,故使具有圖像讀取裝置的整個裝置趨于小型化。
但是,在該日本第133554/1996號發(fā)明專利公開公報中的裝置中,由于同時設置突出部301和紙張的排出部307,故不能夠形成足夠大的接納空間(取出空間),故具有下述問題,即,紙張的取出不容易,另外,排到排紙盤306上的紙張的視覺辨認性也不好。
此外,用于自動地將排紙盤306上的接納底稿,供到圖像讀取裝置300的壓板309上的底稿傳送機構304,設置于排紙盤306的接納空間303的上方。為了穩(wěn)定地支承該底稿傳送機構,圖像讀取裝置主體的框架必須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由此,具有下述問題,即,圖像讀取裝置的重量增加,支承該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成形裝置的框架也必須增加強度,具有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成形裝置的系統(tǒng)裝置整體變重。
還有,由于由底稿傳送機構304提供的底稿的設定方向和已形成圖像的紙張的取出方向是不同的,故底稿或紙張的處理是不方便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試圖改善底稿的設定,已形成圖像的紙張的取出的操作性,另外使高度方向的尺寸減小,重量減輕,并且具有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像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按照在其與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接納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的方式,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方,該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壓板,該壓板用于讀取底稿;底稿傳送機構,該底稿傳送機構將底稿供送到上述壓板上的一端側,接著將其排出;讀取機構,該讀取機構使靜止于壓板上的底稿移動,對其進行讀取,并且通過上述底稿傳送機構,使在壓板上通過的底稿靜止于規(guī)定的位置,對其進行讀?。豢刂茩C構,該控制機構對上述讀取機構的讀取動作進行控制;外殼,該外殼形成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在其與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該第二底面從該第一底面突出,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上。
圖1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包括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成形裝置的圖像處理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圖像成形裝置主體的剖視圖;圖3為圖像讀取裝置的壓板部分的俯視圖;圖4為圖像讀取裝置的剖視圖;圖5為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為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7為第三實施例的變換實例的示意圖;
圖8為第一已有技術的圖像成形裝置的外觀圖;圖9為第一已有技術用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剖視圖;圖10為第二已有技術用的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成形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圖1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圖像讀取裝置3和圖像成形裝置1的圖像處理裝置100的主視圖。
如圖1所示,圖像處理裝置100為同時具有復印機功能和傳真機功能的數(shù)碼復印機,其由下述部分形成,該部分包括圖像處理裝置主體101,該圖像處理裝置主體101讀取底稿圖像,在紙張上,形成圖像;供紙器103,該供紙器103安裝于圖像處理裝置主體101的下部;自動底稿傳送器(ADF)102,該自動底稿傳送器102安裝于圖像處理裝置主體101的上面。
在圖像處理裝置主體101中,圖像成形裝置1和供紙部2與圖像讀取裝置(掃描部)3沿上下方向疊置。在中間部,設置有圖像成形裝置1,供紙部2位于圖像成形裝置1的下面,圖像讀取裝置3設置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面。
在這里,中間部的圖像成形裝置1如圖2所示,包括成形裝置主體外殼15,在一端側設置有可通過鉸鏈41a實現(xiàn)開閉的排紙盤41。由于該排紙盤41在另一端側朝向上方實現(xiàn)開閉,故可容易對圖像成形裝置主體外殼15的內部進行維修和檢查。
在圖像成形裝置1的一端側,形成從圖像成形裝置1的上面,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支承部61,以便支承圖像讀取裝置3。此外,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一端側的底部,形成朝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25,該突出部125的底面(第二底面)124b與圖像成形裝置1的第一支承部61的上面接合,圖像讀取裝置3安裝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即,突出部125用作用于將圖像讀取裝置3安裝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的安裝部而起作用,圖像讀取裝置3主要由第一支承部61與突出部125支承。
在圖像成形裝置1的上面,形成有后面將要描述的排紙盤41,通過該排紙盤41的紙張接納面,圖像讀取裝置3的底面(第一底面)124a,第一支承部61,突出部125,形成排紙盤41的紙張接納空間和從排紙盤41的紙張取出空間。
在這里,在圖像成形裝置1的另一端側,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第二支承部62,圖像讀取裝置3的另一側的腿部134以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通過將第二支承部62與腿部13連接,對圖像讀取裝置3進行輔助支承。
下面根據(jù)圖2,對圖像成形裝置1進行描述。
在圖像成形裝置1中的成形裝置主體外殼15中,設置有感光鼓5,在該感光鼓5的周圍設置有充電器6,該充電器6對感光鼓表面進行充電處理;曝光器7,該曝光器7通過激光,將圖像信息照射到感光鼓上;顯影器8,該顯影器8使感光鼓上的靜電潛像形成可視圖像;轉印輥9,該轉印輥9將感光鼓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紙張上;清洗器10,該清洗器10除去并回收殘留在感光鼓上的調色劑;定影器11,該定影器11對圖像轉印后的紙張,進行定影處理。通過包含感光鼓5的這些部分,形成用于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成形部。
在圖像成形裝置1中,在成形裝置主體外殼15的一端側,設置有可旋轉的手工紙盤16。另外,在供紙部2上,設置有接納有各種尺寸的紙張的盒21。在該盒21中設置有朝向上方向彈性偏置的底板22,在底板22的上方,設置有供紙輥23。另外,在盒21的一端側附近,設置有進給輥24。
此外,在圖像成形裝置1中的支承部61的內部,設置有排出部40,該排出部40具有用于排出形成有圖像的紙張的進給輥52,排紙輥53,該排出部40將紙張排到圖像讀取裝置3的底面和圖像成形裝置1的上面之間的空間128,將其接納于排紙盤41上。
在這里,對圖像成形裝置1的圖像成形工藝進行簡單描述,接納于盒21中的紙張其前端側通過底板22上抬,通過供送輥23,從盒21陸續(xù)排出。接著,將排出的紙張通過傳送輥24,傳送到前面所述的用于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圖像成形部上。
在圖像成形部中,根據(jù)通過圖像讀取裝置3讀入,進行圖像處理的數(shù)字信號,驅動曝光器7中的激光二極管(LD,圖中未示出),通過多面反射鏡反射來自激光二極管的激光,然后,通過反射鏡,將其照射到感光鼓5上,在感光鼓上,形成靜電潛像。由于通過形成了靜電潛像的感光鼓5,便在紙張上,形成圖像。另外,紙張通過定影器11,借助傳送輥51,傳送到排出部40,排出部40的傳送輥52,排紙輥53,將其排到排紙盤41中。
圖3為表示圖像讀取裝置3的壓板31下方的結構的俯視圖,圖4為圖像讀取裝置3的剖視圖。
如圖3和圖4所示,該圖像讀取裝置3在行走滑架126上包括照射部153,該照射部153具有光源129,反射板150,擋光板151,感光開口152;反射鏡130,該反射鏡130對通過光源129照射光的底稿的反射光實施反射;反射鏡131,該反射鏡131將來自反射鏡130的反射光朝向沿壓板31的方向反射;透鏡組件132,該透鏡組件132具有匯聚來自反射鏡131的反射光的透鏡;遮擋板部154,該遮擋板部154設置于透鏡組件132的前面;圖像傳感器133,該圖像傳感器133接受來自透鏡組件132的光;基板155,該基板155上安裝有圖像傳感器133。
此外,第二反射鏡131與透鏡組件132之間的間距大于照射部153和第一反射鏡130的光軸方向的長度L1,L2,并且照射部153與反射部130,按照在反射鏡131和透鏡組件132之間不遮擋有效光的范圍內的方式進入而設置。即,照射部153按照光軸側最底端153a在透鏡組件132的上面132a的下方,位于透鏡組件132的有效感光區(qū)域R的上方的方式安裝。第一反射鏡130,按照其上端130a位于透鏡組件132的底面132b的上方,位于透鏡組件132的有效感光區(qū)域R的下方的方式安裝。
在這里,從照射部153的感光開口152,在透鏡組件132側,設置擋光部件151,并且照射部153靠近透鏡組件132,另外,同樣對于第二反射鏡131,也按照靠近透鏡組件132的方式設置。由此,縮短行走滑架126的長度,使圖像讀取裝置3的整體體積減小。
還有,在圖像讀取裝置3中設置有控制電路板121,該控制電路板121對光源129的照明進行控制,并且對來自光電轉換機構的電信號進行處理;電源裝置122,該電源裝置122向用于讀取底稿的圖像的各驅動源,進行供電;冷卻風扇123,該冷卻風扇123抑制溫度上升,以便不會因該電源裝置122產(chǎn)生的熱而損傷圖像傳感器133等的電子部件??刂齐娐钒?21,電源裝置122,冷卻風扇123設置于從底稿讀取裝置的底面突出的突出部125上,通過分隔板120,與掃描滑架126隔開。
再有,由于圖像讀取裝置3具有電源裝置122,故不僅可實現(xiàn)與圖像成形裝置結合而在紙張上形成圖像的功能,而且還可通過由圖像讀取裝置3單獨地讀取底稿圖像,將圖像數(shù)據(jù)傳送給個人計算機等的外部裝置的功能。
如圖3和圖4所示,讀取裝置主體外殼124支承壓板31,32,在該讀取裝置主體外殼124內部,設置有導向軸140,該導向軸140以滑動方式支承掃描滑架126;導軌141,該導軌141以可滑動的方式支承掃描滑架126的主掃描方向的另一側。
另外,在讀取裝置主體外殼124內的突出部125的上方,設置有用于使掃描滑架126移動的驅動馬達142,驅動馬達142的驅動力通過滑輪143,同步皮帶144,滑輪145,滑輪146,147,同步皮帶148,傳遞給掃描滑架126。另外,標號149表示掃描滑架126與同步皮帶148的結合部。
掃描滑架126的原來位置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突出部125側,即圖像成形裝置1的排出部40側,并且設定于讀取白基準板H的位置,該白基準板H用于在壓板玻璃31和32之間進行黑斑補償。另外,在讀取設置于壓板玻璃31上的底稿時,在使滑架126從原來位置移動到接觸玻璃31側的同時讀取圖像,在由自動底稿傳送裝置102傳送底稿而讀取時,將滑架126從原來位置移動到接觸玻璃32側,在使其停止于接觸玻璃32的下方的位置的狀態(tài),讀取移動的底稿。
在圖像讀取裝置3中,由于在從底稿讀取裝置3的底面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125上,設置控制電路板121,電源裝置122,冷卻風扇123,故可使相對圖像成形裝置1的排紙盤41的圖像讀取裝置3的部分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減小,可增大取出排紙盤41上的紙張的空間。
此外,由于重量較大的驅動馬達42,設置于兼作圖像成形裝置1和圖像讀取裝置3的安裝部的突出部125的一側,而且,電源裝置122,冷卻風扇123設置于突出部125上,故不會存在圖像讀取裝置3不穩(wěn)定的危險,該圖像讀取裝置3穩(wěn)定地支承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
還有,掃描滑架126的原來位置也設置于突出部125的上方,故圖像讀取裝置3的穩(wěn)定性提高。
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壓板31,32上,設置有底稿傳送裝置102。
該底稿傳送裝置102由底稿傳送機構,底稿按壓機構,以重合的方式設置于壓板玻璃31的上方的底稿盤81以及底稿排紙盤88形成,該底稿傳送機構用于傳送底稿,該底稿按壓機構導通過手動方式設置于壓板玻璃31上的底稿進行按壓,在裝置操作靠近自己一側的里側,壓板玻璃31,32以可開閉的方式通過鉸接件安裝于圖像讀取裝置主體外殼124上。
底稿傳送機構由下述部分構成,該部分包括搓紙輥82,該搓紙輥82陸續(xù)排出放置于底稿盤81上的底稿;供紙輥83和分離輥84,該供紙輥83和分離輥84將從搓紙輥82陸續(xù)排出的底稿以逐張地分開的方式提供;抵押輥85,該輥85將底稿排列整齊,送向下游側;傳送輥86,該傳送輥86將底稿傳送到壓板玻璃32的上面;排紙輥87,該排紙輥87將已讀取的底稿排到底稿排紙盤88上,將該底稿從底稿盤81,送向U字形的傳送通路,以與圖像成形裝置1的紙張排出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到排紙盤88上。
該底稿傳送機構設置于設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上面一端側的壓板玻璃32上。即,其設置于圖像讀取裝置3的突出部125的上方。這樣,由于在也作為圖像成形裝置1和圖像讀取裝置3的安裝部的突出部125的上方,設置有重量較大的底稿傳送機構,故圖像讀取裝置3可穩(wěn)定地支承底稿傳送裝置102。
在上述實施例中,由于形成于圖像讀取裝置3的底面124a的下方的突出部125的底面124b安裝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故可增大排紙盤41上的紙張的取出空間。
由于在安裝于圖像成形裝置1上的突出部125上,設置有電源裝置122,冷卻風扇123,在突出部125一側的上方,設置驅動馬達132和底稿傳送裝置102的底稿傳送機構,故可增加圖像成形裝置1,圖像讀取裝置3的外殼等的強度,另外不設置增加強度用的輔助部件,也可穩(wěn)定地支承底稿傳送裝置102和圖像讀取裝置3。
再有,由于在排紙盤41的上方,疊置有底稿盤81和底稿排紙盤88且向排紙盤41的紙張排紙方向與底稿排紙盤88的底稿排紙方向處于同一方向,故以進行了圖像成形處理的紙張的方向與已讀取了的底稿的方向相同的方式排出紙張。由此,容易分別對紙張和底稿進行操作,沒有不適感。
下面根據(jù)圖5,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描述。另外,除了下面描述的構成以外的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的相同。
該第二實施例的圖像讀取裝置3包括第一滑架201,該第一滑架201具有光源205和作為第一反射機構的反射鏡206,該光源205透過壓板玻璃31,32向底稿面照射光,該反射鏡206反射來自底稿的光;第二滑架202,該第二滑架202伴隨該第一滑架201而反射來自反射鏡206的光,并具有作為第二反射機構的反射鏡207,208;透鏡203,該透鏡203聚集來自反射鏡208的反射光;光電轉換機構204,該光電轉換機構204接受來自透鏡203的光,將其轉換為電信號。
通過這樣的構成,從底稿面,通過3個反射鏡206,207,208,直至透鏡203的光路形成下述的結構,其中該光路的長度時常保持一定,按照第二滑架202的倍速V,對第一滑架201進行副掃描處理。即,相對第一滑架202的移動范圍,第二滑架202可在該上述一半的移動范圍內移動。另外,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底面124a的一部分上,形成缺口部68,該缺口部68用于在使圖像成形裝置1中的排紙盤41實現(xiàn)開閉時,使排紙盤41的前端進入。
即,通過按照使第二滑架202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突出部125側的大致一半的區(qū)域中移動的方式,形成第一、第二滑架201,202,通過將透鏡203和光電轉換機構204設置于圖像讀取裝置3的大致中間位置,獲得下述空間,該空間指在第一滑架的下方的突出部145側的相反側的外殼124的內部,形成缺口部68。
由于這種方式形成缺口部68,并且排紙盤41的開閉支點41a設置于突出部125側,故如圖5所示,可增加排紙盤41的開閉角度,可容易進行維修,檢查作業(yè)。
另外,標號184表示設置于第二支承部62的上方的冷卻風扇。
下面根據(jù)圖6,對第三實施例進行描述,在該第三實施例中,在圖像讀取裝置3中的讀取機構的構成中,形成具有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相同的第一滑架201,第二滑架202,透鏡203,光電轉換機構204的光學讀取機構,在圖像成形裝置1中的與排紙盤41的紙張接納面相對的底部,形成第一平面500a和從第一平面突出的第二平面500b。該第一平面500a按照劃分第一滑架201的移動區(qū)域的方式形成,第二平面500b按照劃分在第二滑架202的移動區(qū)域中,添加透鏡203,以及光電轉換機構204的區(qū)域的方式形成。
即,排除第二實施例中給出的第一滑架201的下方的突出部145側的相反側的外殼124內的空間,將圖像成形裝置的整個底面,由在第一平面500a,第二平面500b,以及從該第二平面500b突出與圖像成形裝置1的第一支承部61接合的突出部125的底面501形成臺階狀。
由此,底稿的排出空間可大幅度地增大,容易取出紙張,并且已排出的紙張的視覺辨認性提高。
此外,圖7表示第三實施例的變換實例。該變換實例形成傾斜面600,該傾斜面600使與突出部125側相反的一側,即紙張的排出方向側的圖像讀取裝置3的底面端傾斜,靠這種方式,也可使底稿的取出空間大幅度增加。
還有,在第三實施例和其變換實例中,除圖像讀取裝置3以外的圖像成形裝置1,底稿傳送裝置102的構成與第一實施例的相同,故省略。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按照在其與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接納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的方式,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該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壓板,該壓板用于讀取底稿;底稿傳送機構,該底稿傳送機構將底稿傳送到壓板上的一端側,接著將其排出;讀取機構,該讀取機構使靜止于上述壓板上的底稿移動,對其進行讀取,并且通過上述底稿傳送機構,使在壓板上通過的底稿靜止于規(guī)定的位置,對其進行讀??;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對上述讀取機構的讀取動作進行控制;外殼,該外殼形成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在其與上述圖像處理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該第二底面從該第一底面突出,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上;上述外殼中的第二底面形成于上述壓板的一端側,在該壓板的一端側,并且在該第二底面的上方,設置上述控制機構和上述底稿傳送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了讀取靜止于上述壓板上的底稿,在上述壓板的一端側,并且在該第二底面的上方,設置使該讀取機構中的至少一部分移動的驅動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上述外殼的第二底面,并且比上述第一底面更突出的突出部上,設置有驅動上述驅動機構用的電源,為了讀取底稿而對上述讀取機構進行控制的控制機構,以及降低上述外殼內的溫度的冷卻風扇。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壓板包括第一接觸玻璃,該第一接觸玻璃上被放置靜止底稿;第二接觸玻璃,該第二接觸玻璃與上述第一接觸玻璃鄰接,使通過上述底稿傳送機構傳送的底稿通過。
5.一種圖像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按照在其與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接納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的方式,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該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壓板;讀取機構,該讀取機構用于讀取上述壓板上的底稿;外殼,該外殼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形成于上述壓板的一端側的下方,在該第一底面與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已形成圖像的紙的接納空間,該第二底面形成于上述外殼的另一側,比該第一底面更突出,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上;按照上述壓板和上述第一底面的上述第二底面?zhèn)纫欢瞬恐g的距離,小于上述壓板與第一底面的另一端部之間的距離的方式,形成第一底面。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讀取機構包括第一滑架,該第一滑架上安裝有用于對上述底稿進行照明的光源;透鏡,該透鏡聚集光;第二滑架,該第二滑架上安裝有用于將來自底稿的光送向該透鏡的反射鏡;圖像傳感器,該圖像傳感器將通過上述透鏡聚集的光轉換為電信號;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使上述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沿底稿的掃描方向移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底面由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形成,該第一平面部形成于上述壓板的另一側,該第二平面部按照比上述第一平面部更突出的方式形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底面由形成于上述第二底面的平面部和形成于另一端側的傾斜部形成。
9.一種圖像處理裝置,該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成形裝置,該圖像成形裝置用于在紙上形成圖像;圖像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設置于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上方,用于讀取底稿;底稿傳送裝置,該底稿傳送裝置設置于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上方,用于傳送由上述圖像讀取裝置讀取的底稿,其特征在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包括接納盤,該接納盤接納已形成圖像的紙;支承部,該支承部以比上述接納盤面更靠上方突出的方式設置,支承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紙張排出機構,該紙張排出機構設置于上述支承部,將已形成圖像的紙張,排到上述紙張接納盤中;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壓板,該壓板設置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讀取機構,該讀取機構是這樣形成的,即使靜止于上述壓板上的底稿移動,對其進行讀取,并使從壓板上通過的底稿靜止于規(guī)定位置,對其進行讀??;外殼,該外殼形成有底部和突出部,該底部形成于上述壓板的另一端側,在該底部與上述圖像成形裝置中的接納盤的接納面之間,形成紙張的接納空間,該突出部形成于上述壓板的一端側,比該底部的更靠下方突出,支承于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支承部上;上述底稿傳送裝置包括底稿傳送機構,該底稿傳送機構設置于上述壓板的一端側,該機構按照通過上述壓板,將上述底稿供紙盤上的底稿,排向底稿排紙盤的方式,傳送底稿。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稿傳送裝置包括傳送通路,該傳送通路按照與向上述接納盤的紙張排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傳送從上述壓板上通過的底稿,將該底稿排向上述底稿排紙盤。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稿傳送裝置,在上述接納盤的上方,疊置上述底稿供紙盤和上述底稿排紙盤。
12.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圖像讀取裝置包括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設置于壓板的一端側,為了讀取靜止于上述壓板上的底稿,使該讀取機構的至少一部分移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突出部上,設置有電源,該電源用于驅動上述驅動機構;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對上述讀取機構進行控制,以便讀取底稿;冷卻風扇,該冷卻風扇用于降低上述外殼內部的溫度。
14.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壓板包括第一接觸玻璃,該第一接觸玻璃上被放置靜止底稿;第二接觸玻璃,該第二接觸玻璃與上述第一接觸玻璃鄰接,使由上述底稿傳送機構傳送的底稿通過。
15.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以可旋轉的方式形成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接納盤,以便使圖像成形裝置的內部露出,并且在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上述外殼的底部,形成上述接納盤的前端插入的缺口部。
16.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接納盤的紙張接納面與上述底部的一端側之間的距離,大于上述接納盤的紙張接納面與上述第一底面的另一端部之間的距離的方式,形成第一底面。
17.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與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底部之間,設置支承上述圖像讀取裝置的輔助支承機構。
全文摘要
一種圖像處理裝置,該圖像處理裝置設置于圖像成形裝置的上方,在圖像處理裝置與圖像成形裝置的上面之間,形成接納紙張的接納空間,該裝置是這樣形成的,即在主體外殼的底部,設置設在圖像成形裝置上的突出部,該主體外殼支承接觸玻璃,并且該主體外殼內部設置有讀取機構,該讀取機構讀取上述壓板上的底稿;在上述突出部的上方,設置底稿傳送裝置,該底稿傳送裝置將底稿傳送到上述壓板上的一端側,并且從壓板上排紙。由此,改善圖像處理裝置的底稿的設定,以及已形成圖像的紙張的取出的操作性,另外,可使高度方向的尺寸減小、重量減輕并使穩(wěn)定性提高。
文檔編號G03G15/04GK1441323SQ0210534
公開日2003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飯室政昭 申請人: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