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圖像讀取裝置及使用它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78280閱讀:1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讀取裝置及使用它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能夠讀取反射原稿和透射原稿的圖像讀取單元的圖像讀取裝置及使用它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圖像掃描器、復印機等圖像讀取單元中,具有讀取雜志等反射原稿與照相底片等透射原稿兩種原稿的圖像功能者是公知的。
      這種圖像讀取單元由在內(nèi)部備有內(nèi)裝有圖像傳感器等的圖像讀取部的單元主體、和相對于單元主體轉(zhuǎn)動自如地設置的、位于單元主體的上部的壓板單元構成,在壓板單元中內(nèi)裝著透射原稿用光源。
      在讀取底片等透射原稿的圖像的場合,把透射原稿放置在設在單元主體的上面的原稿臺玻璃上,點亮內(nèi)裝于壓板單元中的透射原稿用光源,通過由圖像讀取部檢測透射原稿的透射光來讀取透射原稿圖像。
      歷來,在讀取透射原稿的場合,把透射原稿夾入稱為膠片夾的保持具中,把該膠片夾放置于原稿臺玻璃上。此外,通常,因為透射原稿光源的照明范圍比原稿臺玻璃的大小窄,故有必要把透射原稿放置于原稿臺玻璃上的透射原稿讀取區(qū)域。而且,為了容易進行此放置,把長方形形狀的膠片夾的角作為定位部,通過碰到原稿臺玻璃上的一個角進行放置使膠片夾內(nèi)的透射原稿放置于透射原稿讀取區(qū)域內(nèi)(參照例如日本特開2000-35813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5304號公報)。
      但是,上述歷來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如上所述,歷來,在能夠讀取反射原稿與透射原稿這兩種原稿的圖像讀取裝置中,采用把透射原稿裝設于膠片夾后放在原稿臺玻璃上的方法。而且,因為膠片夾與讀取單元是分體,僅在進行透射原稿的讀取之際使用,故保管于與圖像讀取裝置不同的場所,需要時取出來使用。
      但是,一般來說這種圖像讀取裝置,用于讀取反射原稿的圖像的情況多于用于讀取透射原稿,使用膠片夾的機會很少。因此,產(chǎn)生一旦想要讀取膠片圖像之際不知道把膠片夾放在哪里了,無法讀取膠片圖像這樣的問題,或取出膠片夾比較麻煩這樣的問題。
      此外,在這種圖像讀取裝置中,通常能夠使光照射透射原稿而讀取圖像的透射原稿可讀取區(qū)域比反射原稿可讀取區(qū)域要窄。因而為了正確地讀取膠片圖像,必須把膠片夾放置在所裝設的底片進入透射原稿可讀取區(qū)域內(nèi)的位置。此外,如果考慮讀取后的處理,則配置成傾斜時不讀取也很重要。
      雖然在日本特開2000-35813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5304號公報中所公開的方式中使膠片夾的角碰到原稿臺玻璃的一角而進行定位,但是由于僅靠使膠片夾的角碰到原稿臺玻璃的角來進行放置,所以在手碰到、或閉合壓板單元之際有時會使膠片夾的位置錯位。其結(jié)果,底片是在底片的一部脫離了透射原稿可讀取區(qū)域的狀態(tài)下被放置、或在傾斜的狀態(tài)下放置。作為其結(jié)果,產(chǎn)生無法讀取膠片圖像的一部分、或讀取了傾斜的圖像這樣的問題。
      此外,歷來,在把底片放在膠片夾中的狀態(tài)下進行圖像的讀取的場合,必須以使底片的表面(基面)與讀取單元主體相面對、且底片背面(乳劑面或膜面)面向透射原稿用光源的方式放置底片。但是,歷來在把底片裝設于膠片夾中放在原稿臺玻璃上的狀態(tài)下,難以判別該底片的表面是否朝上或背面是否朝里,因而發(fā)覺弄錯是困難的。因此有時會產(chǎn)生如下的問題,當設置成使底片的表面面向透射原稿光源時,因為使用者在未發(fā)覺底片的表里相反的情況下進行了圖像的讀取,從而讀取了表里相反的圖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這類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的圖像讀取裝置及使用此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上述目的由圖像讀取裝置來實現(xiàn),該裝置包括反射原稿用光源、和透射原稿用光源,包括可讀取用反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反射原稿和用透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透射原稿的圖像讀取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放置反射原稿的原稿臺、和安裝于原稿臺的規(guī)定位置、用來保持透射原稿的保持機構,保持機構安裝于原稿臺并被安裝成在其安裝于原稿臺上的狀態(tài)下可取得相對于原稿臺的方向180°不同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狀態(tài)。
      此外,上述目的由圖像讀取裝置來實現(xiàn),該裝置包括反射原稿用光源、和透射原稿用光源,包括可讀取由反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反射原稿和由透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透射原稿的圖像讀取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放置反射原稿的原稿臺、和安裝于原稿臺的規(guī)定位置的、用來保持透射原稿的保持機構,保持機構安裝于原稿臺上并安裝成在其安裝于原稿臺上的狀態(tài)下不從原稿臺卸下就可有選擇地取得透射原稿的一面與原稿臺相對的第1位置和透射原稿的另一面與原稿臺相對的第2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狀態(tài)。
      此外,上述目的也可以由使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來實現(xiàn)。
      根據(jù)以下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式的描述,上述以外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在本說明書中,參照附圖,附圖來自說明書的一部分,并圖示本發(fā)明的各實施方式的一個例子。然而,此一例子不是本發(fā)明的各實施例的窮盡的,因而參照附在說明書后面的確定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權利要求書。


      包括于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剖視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透視圖。
      圖3是表示圖2中壓板單元9打開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4是表示圖3中膠片夾61向右旋轉(zhuǎn)而放倒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5是膠片夾的透視圖。
      圖6是表示把膠片夾安裝于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上的情形的透視圖。
      圖7是圖6的放大圖。
      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壓板單元9的構成的透視圖。
      圖9是表示在圖8的狀態(tài)下取下白色片單元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讀取反射原稿時的單元B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確認透射原稿的放置狀態(tài)之際的讀取單元B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讀取透射原稿時的讀取單元B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3是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透視圖。
      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的主要構成的剖視圖。
      圖1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向左旋轉(zhuǎn)放倒膠片夾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1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向右旋轉(zhuǎn)放倒膠片夾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17是膠片夾的透視圖。
      圖18是表示把膠片夾安裝于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情形的透視圖。
      圖19是圖18的放大圖。
      圖2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主要功能構成的框圖。
      圖21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透射原稿讀取處理的流程圖。
      圖22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構成的圖。
      最佳實施方式(第1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式。
      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構成零件的尺寸、材質(zhì)、形狀、其相對配置等,只要沒有限定于此的明示,就僅是一個例子,不限定發(fā)明的范圍。
      此外,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作為根據(jù)用本發(fā)明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之一例子,說明具有取入原稿的圖像進行記錄的復印功能、基于從計算機送來的數(shù)據(jù)打印的打印機功能、取入原稿的圖像把圖像數(shù)據(jù)送到計算機裝置的掃描器功能、以及取入膠片圖像把圖像數(shù)據(jù)送到計算機裝置的膠片掃描器功能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但是,利用圖像讀取裝置的其他任意的圖像形成裝置、例如復印機或傳真裝置中也能夠使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
      圖1中示出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概略剖視圖,圖2中示出其外觀透視圖,圖20示出表示其主要功能構成的框圖。
      如圖1和圖20中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由噴墨式記錄裝置組成的記錄單元A、光學式讀取原稿的讀取單元B、配置有顯示部或操作鍵等的操作部C、把實施裝置的電源供給的電源單元D與控制裝置總體用的控制部620和連接主計算機等外部裝置或通信網(wǎng)絡用的連接部610匯總于例如一處的電氣裝置部、以及覆蓋這些裝置零件的殼體來構成??刂撇?20包括例如儲存控制程序的ROM、執(zhí)行此控制程序的CPU、以及作業(yè)用的RAM,通過按照控制程序控制各部來控制后述的包括透射原稿讀取處理在內(nèi)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動作。
      在讀取單元B中內(nèi)裝有檢測膠片夾的位置的膠片夾位置檢測傳感器640、反射原稿用光源,包括靠攝像元件讀取反射光像或透射光像的圖像讀取部41和使圖像讀取部在副掃描方向上移動的驅(qū)動部650。再者,在圖20中省略了與本發(fā)明沒有直接關系的構成。
      此外,如圖2中所示,此殼體,由覆蓋裝置背面的后蓋1、位于裝置的中側(cè)部的中間蓋2、裝置下部的底蓋3、位于裝置前面的左邊的前蓋左部分4a、位于裝置前面的右邊的前蓋右部分4b(參照圖4)、位于操作部C的下部的操作下蓋6、位于其上部的操作面板7、覆蓋讀取單元B的掃描器蓋8、從上邊按壓放在讀取單元B上的原稿的壓板單元9、以及記錄紙蓋10構成。
      此外,如圖3中所示,此壓板單元9由于配置于其端部兩處的鉸鏈能夠轉(zhuǎn)動,并且配置成蓋在原稿臺玻璃60上。
      配置于原稿臺玻璃60的左端的是膠片夾61。圖5是膠片夾61的透視圖。在讀取透射原稿時使用此膠片夾61。膠片夾61的開口部61c的輪廓是包圍35mm條狀膠片F(xiàn)4~6幀量的曝光范圍的大小的長方形。開口部61c的縱長方向平行于讀取單元B的主掃描方向(圖3的裝置的前后方向)。
      膠片夾61保持35mm條狀膠片F(xiàn)(以下稱為底片),可以把膠片放在原稿臺玻璃60上的規(guī)定的位置。再者,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描述了底片保持用膠片夾,但是也可以是正片用膠片保持夾或者可以保持正片、底片兩種的膠片的膠片夾。
      在膠片夾的縱長方向的兩端有共用沿縱長方向延伸的中心線的圓軸61a和61b,以連接圓軸61a和61b的中心線的軸線為旋轉(zhuǎn)中心如箭頭a所示能夠轉(zhuǎn)動地安裝于掃描器蓋8上面上。膠片夾61具有用戶容易裝拆的結(jié)構,構成為例如把圓軸61a、61b插入設在掃描器蓋上面上的凹部而設置于掃描器蓋上。圖4表示以圓軸61a和61b為旋轉(zhuǎn)中心使膠片夾61旋轉(zhuǎn)而放倒于原稿臺玻璃60上的狀態(tài)。
      在使膠片夾61從圖3的狀態(tài)旋轉(zhuǎn)180°成為圖4的狀態(tài)時,膠片夾61的圓軸61a、61b配置于掃描器蓋8上以便使膠片夾61定位于透過原稿讀取區(qū)域內(nèi)。此外在圓軸61a附近且讀取單元內(nèi)配置著檢測膠片夾的狀態(tài)的膠片夾傳感器(未畫出)。膠片夾傳感器由光遮斷傳感器構成,其結(jié)構為在前述膠片夾向右放倒時,從膠片夾伸出的肋(未畫出)擋住光遮斷傳感器的窄縫,借此可以檢測膠片夾61的狀態(tài)。
      參照圖4、圖8對壓板單元的構成進行說明。圖8是從里面看壓板單元9的立體圖。
      在壓板單元9上配置著白色片單元62,以便在閉合壓板單元9時緊密接觸原稿臺玻璃60。白色片單元62具有按白色片、海綿、板狀的塑料構件的順序疊層的結(jié)構。在白色頁與板狀的塑料構件之間設有海綿,其目的是即使是具有厚度的原稿的場合也能夠緊密接觸原稿臺玻璃60,并緊密接觸到原稿臺玻璃60的周邊。
      白色片單元62鉤掛住從壓板單元9伸出的爪形狀部(未畫出)而安裝于壓板單元上,通過從爪形狀部上卸下而可從壓板單元9卸下(圖9)。
      此外,如圖9中所示,在白色片單元62與壓板單元9之間配置著透射原稿用光源63。它是讀取膠片圖像時照射膠片的光源。透射原稿用光源63具有由擴散板與配置于擴散板附近的熒光燈等光源(全都未畫出)組成的面發(fā)光部與光源驅(qū)動電路部。
      圖6是表示把膠片夾61安裝于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上的情形的立體圖,圖7是其放大圖。構成為膠片夾61的圓軸61a和61b插入設在掃描器蓋上面上的凹部的構成。首先,把圓軸61b插入設在掃描器蓋上面前側(cè)的凹部8b,接著把圓軸61a配合于設在掃描器蓋上面深側(cè)的凹部8a,由此將膠片夾61安裝于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掃描器蓋上。
      白色片單元62不存在膠片夾61一側(cè)的端部,以便在讀取放置在原稿臺玻璃60上的反射原稿的場合,在膠片夾61處于圖3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在把壓板單元9閉合于原稿臺玻璃60上的狀態(tài)下膠片夾61與白色頁單元62不干涉。
      在用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讀取底片的圖像的場合,在圖3的位置上像圖5那樣打開膠片夾61裝設底片,確認膠片的表里方向是否正確后,向右旋轉(zhuǎn)膠片夾61放倒于原稿臺玻璃60上(弄成圖4的狀態(tài))。接著卸下白色頁單元62后把壓板單元9閉合于原稿臺玻璃60上,開始讀取底片的圖像。下文對此操作順序和裝置動作進行詳細說明。再者,為了把膠片裝設于膠片夾61開閉膠片夾61的方向不限于圖5~圖7中所示的方向。
      確定透射原稿用光源63與膠片夾61的圓軸61a和61b的位置,以便在圖4的狀態(tài)下將壓板單元9蓋在原稿臺玻璃60上之際,使膠片夾61的開口部61c與透射原稿用光源63的照射區(qū)域相對。
      接下來,對作為被記錄材料的記錄紙的輸送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記錄紙采用普通標準規(guī)格的切紙。
      如圖1中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具有自動喂紙器26,多張此普通標準規(guī)格的切紙重疊地收容于自動喂紙器26中。自動喂紙器26構成為借助能夠在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移動的滑塊27對應于記錄紙的尺寸能夠在記錄紙的側(cè)面上滑動。再者,設有防止灰塵落到堆放的記錄紙上、或異物進入記錄部用的記錄紙蓋10。
      而且,收容堆積于自動喂紙器26中的記錄紙由供紙輥和分離墊(全都未畫出)逐張分離輸送。然后,夾持輸送到記錄單元A。
      在記錄單元A中,進行由記錄頭進行的記錄。而且,記錄單元A由此記錄頭、位于該記錄頭的下游用于將打字了的記錄紙向裝置的下游側(cè)輸送的排紙輥、處于排紙輥的相對側(cè)由即使接觸于記錄紙的打字面墨水也不會轉(zhuǎn)印到其上的材質(zhì)構成的齒輪構成。
      由這些當中的排紙輥和齒輪輸送的記錄紙被排出到設在裝置主體的前部的記錄紙排紙盤5上。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中的記錄單元A的結(jié)構進行說明。
      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使用的是噴墨式的記錄單元A,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電子照相式的圖像形成機構等適宜的圖像形成機構。噴墨式的記錄頭一般來說具有微細的液體噴出口(小孔)、流路和設在其一部分的能量作用部、以及用于產(chǎn)生作用于處于此作用部處的液體的液滴形成能量的能量產(chǎn)生機構。此外,此記錄頭構成為能夠更換。
      此外,作為產(chǎn)生墨水噴出用的能量的能量產(chǎn)生機構,可以列舉出使用壓電元件等的電氣機械變換體能量產(chǎn)生機構、照射激光等電磁波使此液體吸收能量而發(fā)熱靠此發(fā)熱的作用使液滴噴出而飛翔、通過由電熱變換體加熱液體而噴出液體的能量產(chǎn)生機構。
      這些當中的、靠熱能噴出液體的噴墨記錄方式中所用的記錄頭,因為可以高密度地排列噴出記錄用液滴而形成飛翔用液滴用的液體噴出口(小孔),故可進行高分辨率的記錄。
      此外,能量產(chǎn)生機構采用電熱變換體的記錄頭與其他記錄頭相比其整體容易緊湊化,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最近半導體領域中的技術顯著進步與可靠性顯著提高了的IC技術或微細加工技術的優(yōu)點。
      進而,采用電熱變換體的記錄頭,因為容易細長化和面狀化(二維化)等,所以矩陣化或高密度裝設化變得容易。而且,此用電熱變換體的記錄頭,可大量地提供、生產(chǎn)率高制造成本也低的噴墨記錄用頭。
      因而,在本實施方式中也是,記錄單元A也使用借助電熱變換元件的發(fā)熱在墨水中所產(chǎn)生的膜沸騰的壓力從噴嘴前端的噴出口噴出墨水的結(jié)構的記錄頭。
      這樣,能量發(fā)生機構使用電熱變換體的、經(jīng)過半導體制造工藝制造的噴墨用記錄頭,一般來說,設有對應于各個墨水噴出口的液路。而且,構成為通過對充滿于這些液路的每個液路中的液體進行作用,而從對應的墨水噴出口噴出液體。
      此外,在噴墨用的記錄頭中設有作為形成飛翔用液滴的機構的電熱變換體,在各個液路中從與各個液路連通的共同液室供給液體。
      接下來對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的電氣裝置部的結(jié)構進行說明。
      也就是說,電氣裝置部由主要控制裝置總體的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控制電路板、主要控制記錄系統(tǒng)的打印機控制電路板、向裝置供給電源的電源單元D、裝設有操作面板或LED的操作控制電路板來構成。
      這些當中的操作控制電路板考慮到裝置操作性而將操作部C傾斜地配置于裝置前面上。
      此外,如圖1中所示,所有的電源單元D配置于供紙部的下部。此外,系統(tǒng)控制電路板配置于裝置的一方側(cè)(圖中右側(cè))、且配置于記錄單元A與讀取單元B之間。
      此外,操作部C由數(shù)值鍵等各種鍵開關等構成,進行裝置的動作指示和各種信息的輸入。在操作部上還設有由LCD、LED等構成的、用來顯示裝置的狀態(tài)等的顯示部。
      接下來,用作為表示讀取單元B概略構成的剖視圖的圖10對讀取單元B的構成進行說明。
      圖像讀取部41內(nèi)裝有作為例如LED陣列等線狀光源的反射原稿用光源101、多個反射鏡104a~104c、聚光透鏡102和攝像元件103,該圖像讀取部41在作為原稿放置臺的原稿臺玻璃60的里面?zhèn)龋谂c原稿臺玻璃60保持一定距離的狀態(tài)下能夠在紙面左右方向上移動。而且,基于所讀取的圖像的圖像數(shù)據(jù)由撓性電纜等傳送到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圖像處理部、即控制部。
      雖然圖中所示的攝像元件103使用的是線性傳感器,但是線性傳感器以多個光電變換元件與托架的移動方向(在此場合為圖像讀取部41的移動方向)垂直地幾乎直線狀地排列的姿勢搭載著。作為光電變換元件可以使用發(fā)光二極管、CDD(電荷耦合器件)、MOS晶體管開關等。線性傳感器的光電變換元件的排列方向規(guī)定讀取的主掃描方向,托架的移動方向成為副掃描方向。線性傳感器在一定時間內(nèi)蓄積光電變換可見光、紅外光、紫外光等規(guī)定波長范圍的光所得到的電荷,輸出對應于受光量的電氣信號。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透鏡縮小型線性圖形傳感器,但是也可以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
      使攝像元件103的主掃描線沿副掃描方向移動的驅(qū)動部650(圖20)具有卡定于圖像讀取部41的殼體(托架)的同步皮帶、使此皮帶旋轉(zhuǎn)的步進電動機、與副掃描方向平行設置的軸等(都未圖示)。托架滑動自如地結(jié)合于軸上,并安裝成相對于原稿臺玻璃60的板面平行地往復移動自如。驅(qū)動部650按照控制部620的指示由電動機借助皮帶驅(qū)動托架,相對于原稿臺玻璃60的盤面平行地移動線性傳感器103與反射原稿用光源101。
      接下來用圖10對反射原稿的掃描進行說明。把反射原稿G使其圖像讀取面朝下(面向原稿臺玻璃60)地放在原稿臺玻璃上。旋轉(zhuǎn)壓板單元9使其蓋在原稿臺玻璃60上。此時,原稿G由白色頁單元62壓緊而不會從原稿臺玻璃60浮起。
      如圖10中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讀取單元B其反射原稿的讀取范圍是除了向左側(cè)放倒的狀態(tài)的膠片夾61所處的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因此,如果把膠片夾61向左側(cè)放倒,則即使在讀取反射原稿時也沒有必要卸下膠片夾61。
      在讀取反射原稿G的圖像時如圖11中虛線所示,由反射原稿用光源101照射的光L被原稿臺玻璃60上的反射原稿G反射,此反射光由反射鏡104a~104c和聚光透鏡102成像于攝像元件103的受光部。托架沿與原稿臺玻璃60的盤面平行的方向(圖10的箭頭J的方向)移動進行反射原稿的副掃描方向的圖像讀取。
      接下來,用圖11、圖12和圖21對透射原稿的圖像讀取時的順序和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用戶打開壓板單元9,在把膠片夾61向左放倒的狀態(tài)(圖3和圖11中所示的狀態(tài))下把打算讀取的底片裝設于膠片夾61上。此時底片的表面(底面)朝裝置上側(cè)(也就是說,成為膠片的背面處于對著原稿臺玻璃的位置的狀態(tài))。這是與現(xiàn)有技術的方法相反的方向,因為放置成可以正確看見圖像故不容易弄錯。
      在裝設著底片向左放倒膠片夾61的狀態(tài)下,不閉合壓板單元9而壓下配置于操作面板上的膠片掃描鍵(未圖出)。配置于控制電路板上的控制部620(圖20)一檢測到膠片掃描鍵的壓下(圖21,S101),就檢測膠片夾位置檢測傳感器640的狀態(tài),判別膠片夾61處于倒向哪邊的狀態(tài)(S103)。
      由于在此場合是倒向左邊的狀態(tài),所以轉(zhuǎn)移到S107,不點亮透射原稿用光源63,點亮讀取部41內(nèi)的反射原稿用光源101,控制讀取單元中的驅(qū)動部650,使電動機旋轉(zhuǎn)而使托架沿副掃描方向(圖11中箭頭K的方向)上移動(S109)。反射原稿用光源101一邊點亮一邊移動,借此使用者可以確認膠片圖像的內(nèi)容和膠片表里方向是否正確放置。如果托架移動到規(guī)定的位置(S111),則CPU停止托架的移動,熄滅反射原稿用光源101。
      如果通過上述操作未將膠片放置成表面朝上,則重新放置膠片。然后,如果可以確認膠片的表里方向正確,則使用者接著把膠片夾61向右旋轉(zhuǎn)放倒(圖4中所示的狀態(tài),也就是成為處于膠片的表面對著原稿臺玻璃的位置的狀態(tài))。然后,從壓板單元9取下白色片單元62,旋轉(zhuǎn)壓板單元9而將其放倒成蓋在原稿臺玻璃60上。此時透射原稿用光源63位于膠片夾61上。
      當使用者壓下操作面板上的膠片掃描鍵時,配置于控制基板上的控制部620檢測此壓下(S101),由膠片夾位置檢測傳感器640判別膠片夾61放倒的方向(S103)。然后,檢測到向右放倒(S105),進行透射原稿讀取處理(S113)。
      也就是說,不點亮反射原稿用光源101而點亮透射原稿用光源63。借此,如圖12中虛線所示,由透射原稿用光源63所照射的原稿臺玻璃60上的透射原稿的透射光像由反射鏡104a、104b、104c和聚光透鏡102成像于攝像元件103的受光部??刂撇?20控制驅(qū)動部650而驅(qū)動配置于讀取單元B內(nèi)的電動機,使托架沿副掃描方向(圖12箭頭M的方向)移動來進行透射原稿的副掃描方向的圖像讀取。托架一移動到讀取范圍的結(jié)束位置就結(jié)束處理。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具有不只是將膠片夾以從裝置分離的狀態(tài)放在原稿臺玻璃上,而是將膠片夾裝設于裝置上的構成,故定位容易,而且可以防止錯位。此外,因為在讀取反射原稿時沒有必要卸下膠片夾,故防止膠片夾的丟失,并且消除了取出膠片夾對其進行放置的麻煩。
      此外,因為可在膠片夾裝設于裝置上的狀態(tài)下把膠片夾翻過來,故首先以正確看見圖像的方向裝設膠片夾,然后旋轉(zhuǎn)膠片夾就可以了,所以對用戶來說沒有裝設時的失調(diào)感,不容易弄錯。
      進而,因為利用反射原稿用光源可以確認膠片的安裝狀態(tài),故可進一步減少安裝錯誤。
      (第2實施方式)圖1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外觀的立體圖。
      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是在第1實施方式的壓板單元9中設有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的裝置。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包括堆積原稿束的原稿堆積盤201、限制原稿的寬度方向的原稿滑塊202。除了與原稿的自動輸送有關的構成外,本實施方式中的壓板單元9′的構成與第1實施方式的壓板單元的構成相同。也就是說,在內(nèi)部內(nèi)裝透射原稿用光源63,此外能夠裝拆地設有白色片單元62(圖14)。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5中所示,在原稿臺玻璃60上,面向裝置來說,右側(cè)的區(qū)域60a是放置反射原稿(不用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讀取圖像用的反射原稿讀取區(qū)域,如圖16中所示,面向裝置來說左側(cè)的區(qū)域60b是讀取由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輸送的反射原稿的圖像的自動輸送原稿讀取區(qū)域。這兩個區(qū)域60a、60b由引導用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輸送的原稿用的透明前傾面片(透明導向片)211分離。
      用圖14中所示的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的概略剖視圖說明原稿的輸送路徑。摞置于原稿堆積盤201上的原稿摞P由拾起輥203輸送到分離輥204。在與分離輥204相對的位置上,由橡膠材質(zhì)構成的分離板在彈簧的作用下對分離輥204進行推壓,由拾起輥203輸送的原稿摞P由分離板與分離輥204的作用,從原稿摞P中分離出一張,輸送到抽出輥205。原稿由抽出輥205驅(qū)動沿著導向器行進,通過進給輥207、208行進。通過進給輥207、208后行進的原稿由圖像讀取傳感器41讀取其上的圖像后,被透明前傾面片211引導到上方而輸送到排紙輥209、210,由排紙輥209、210排出。
      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的一部分的透明前傾面片211設在原稿臺玻璃60上。因此,膠片夾61′的形狀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圖17是膠片夾61′的立體圖。具體地說,從膠片夾61′的框體向透明前傾面片211的兩側(cè)伸出兩個腿,在其端部設有圓軸61a和61b,以便膠片夾61′能夠跨越透明前傾面片211轉(zhuǎn)動。把圓軸61a、61b安裝于掃描器蓋8的結(jié)構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圖18是表示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中安裝膠片夾61′的情形的透視圖。圖19是其放大圖。構成為膠片夾61′的圓軸61a和61b插入設在掃描器蓋上面的凹部。首先,把圓軸61b插入設在掃描器蓋上面前側(cè)的凹部8b,接著把圓軸61a配合于設在掃描器蓋上面里側(cè)的凹部8a中,由此膠片夾61′安裝于圖像讀取記錄裝置的掃描器蓋。
      在本實施方式的裝置中,在用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場合,可以向右側(cè)放倒膠片夾61′使之成為圖16的狀態(tài),然后閉合壓板單元9′,把原稿放在盤201上進行讀取。此外,在不用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而進行反射原稿的讀取的場合,向左側(cè)放倒膠片夾61′而使之成為圖15的狀態(tài),把原稿放在區(qū)域60a上閉合壓板單元9′進行讀取。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在使膠片夾61′旋轉(zhuǎn)180°放倒于原稿臺玻璃16的右側(cè)的區(qū)域60a上時(圖16),確定壓板單元9′的透射原稿用光源63的位置和掃描器蓋8中的圓軸61a、61b的位置,以使膠片夾61′定位于透射原稿讀取區(qū)域內(nèi)。
      關于對膠片夾61′放倒于哪一側(cè)的檢測也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進行。也就是說,在圓軸61a附近且讀取單元內(nèi)配置由光遮斷傳感器構成的膠片夾傳感器(未圖示),構成為在膠片夾放倒于60b側(cè)時(圖15),從膠片夾伸出的肋(未圖示)擋住光遮斷傳感器的窄縫,而在倒到60a側(cè)時,不擋住光遮斷傳感器的窄縫。
      關于放在區(qū)域60a的反射原稿的讀取、和使用膠片夾61′的透射原稿的讀取的動作控制,因為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如果用本實施方式,即使是在壓板單元9中設置自動原稿分離輸送單元M的構成的圖像讀取記錄裝置也可以得到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
      (其他實施方式)再者,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為了確認透射原稿的放置是否正確在移動圖像讀取部41后、且在進行透射原稿的讀取前,使圖像讀取部41返回到原來位置?;蛘?,也可以為了確認透射原稿的放置是否正確在移動圖像讀取部41后,在該狀態(tài)下等待時,開始透射原稿的讀取。
      此外,膠片夾若在其在安裝于圖像讀取裝置的狀態(tài)下能夠把所安裝的透射原稿翻過來,則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狀,安裝方法也是任意的。
      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僅說明了在讀取放在原稿臺玻璃上的反射原稿之際也安裝著膠片夾61的狀態(tài)的構成,但是也可以構成為在讀取放在原稿臺玻璃上的反射原稿之際卸下膠片夾61。雖然在此種情況下,得不到防止膠片夾61的丟失的效果,但是依然可以實現(xiàn)其他效果。
      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僅說明了膠片夾的軸直接安裝于掃描器蓋的構成,但是只要在安裝于圖像讀取單元上的狀態(tài)下能夠把所保持的透射原稿翻過來,換句話說,在膠片夾安裝于圖像讀取裝置上的狀態(tài)下,只要有可選擇地取得相對于原稿臺的方向180°不同的第1位置(膠片的一面對著原稿臺的位置)和第2位置(膠片的另一面對著原稿臺的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狀態(tài),也可以經(jīng)由其他構件將膠片夾安裝于掃描器蓋上。
      此外,也可以是圖22中所示的那樣由從讀取單元B能夠上下出入的一對支持棒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持的結(jié)構那樣,不改變原稿臺上的位置而能夠把膠片夾翻過來的構成。
      可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明顯不同的實施例有很多,而不脫離其精神和范圍,雖然如此,應該理解,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具體的實施例,其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進行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反射原稿用光源、和透射原稿用光源,還包括可對由前述反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反射原稿和由前述透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透射原稿進行讀取的圖像讀取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反射原稿的原稿臺;安裝于前述原稿臺的規(guī)定位置的、用于保持透射原稿的保持機構,前述保持機構安裝于前述原稿臺上,并且安裝成在其安裝于前述原稿臺的狀態(tài)下不從前述原稿臺卸下就可有選擇地取得相對于前述原稿臺的方向為180°不同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任一位置的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透射原稿用光源的位置被定成其照射范圍至少包括處于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保持機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機構位于上述第2位置的狀態(tài)下,由前述反射原稿用光源能夠照射被保持于前述保持機構上的透射原稿。
      4.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它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
      5.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包括反射原稿用光源、和透射原稿用光源,還包括可對由前述反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反射原稿和由前述透射原稿用光源照射的透射原稿進行讀取的圖像讀取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反射原稿的原稿臺;安裝于前述原稿臺的規(guī)定位置的、用來保持透射原稿的保持機構,前述保持機構安裝于前述原稿臺上,并被安裝成在其安裝于前述原稿臺的狀態(tài)下不從前述原稿臺將其卸下,就可有選擇地取得前述透射原稿的一面與前述原稿臺相對的第1位置和前述透射原稿的另一面與前述原稿臺相對的第2位置中任一位置的狀態(tài)。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透射原稿用光源的位置被定成其照射范圍至少包括處于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保持機構。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機構位于上述第2位置的狀態(tài)下,由前述反射原稿用光源能夠照射被保持于前述保持機構上的透射原稿。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它使用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及使用它的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能夠讀取反射原稿與透射原稿中,在以正確看見透射原稿的方式能夠以軸為中心左右轉(zhuǎn)動地設置保持透射原稿的膠片夾。借此,放置透射原稿后,通過將該膠片夾向左右放倒,可以轉(zhuǎn)移到膠片的表里正確放置的狀態(tài)。此時,因為膠片夾保持于讀取裝置,故可以防止錯位。
      文檔編號G03B27/62GK1642211SQ200510001720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西之原隆行, 石田靖, 杉山茂行, 小花克己, 野口廣行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