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中間轉印構件和使用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轉印材料附載構件(transfer medium carryingmember)或中間轉印構件(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和圖像形成裝置,特別涉及將采用電子照相方式或靜電記錄方式等形成的圖像載體上的調色劑圖像(toner image)轉印到轉印材料上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將圖像載體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的中間轉印構件、和具有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作為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黑白、單色或全色的電子照相復印機、打印機、其他各種記錄機等。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將圖像載體上的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上時使用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有各種各樣的。例如,在具有(帶電)-(圖像曝光)-(調色劑顯影)-(轉印)-(清潔)這樣的圖像形成手段的電子照相裝置中,作為將感光體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例如紙)上的手段,可以列舉圖1和圖2中分別所示的轉印鼓和轉印裝置。
在圖1中,轉印鼓10具有由配置在兩端的滾筒12、13和將這些滾筒連接的連接部14構成的支持體,在該支持體的外周面開口區(qū)域拉伸設置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此外,在上述連接部14上具有把持從給紙裝置輸送的轉印材料的轉印材料夾緊柄(grip)15。
這樣構成的轉印鼓10配置在圖2所示的轉印裝置中,在其內側和外側配置轉印用放電器21、和構成除電手段的內側除電用放電器23和外側除電用放電器22、24。符號25表示放電金屬線,26表示絕緣性構件,27表示擠壓構件,28表示分離爪,31表示旋轉式顯影裝置。
此外,還已知以下方式的電子照相裝置將感光體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暫時轉印到中間轉印構件上,然后將中間轉印構件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上。
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中的轉印工序中,由于在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上外加轉印材料的搬送、轉印帶電、除電和清潔等各種各樣的機械方面或電氣方面的外力,因此要求具有對這些外力的耐久性,即機械強度、耐磨耗性、電氣耐久性等各種各樣的特性。此外,對于中間轉印構件也要求同樣的特性。
特別是近年來為了實現(xiàn)電子照相工藝的更高速化,同時實現(xiàn)圖像的彩色化、全色化,逐漸使用將青色、品紅、黃色的三色或青色、品紅、黃色、黑色的四色的調色劑圖像按順序連續(xù)地在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上的轉印材料上或中間轉印構件上進行轉印的電子照相裝置。這樣,特別是在全色的情況下,為了連續(xù)地進行轉印工序,也必須使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的充電特性、耐電壓特性的條件更為嚴格。
以往,作為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一直使用聚四氟乙烯、聚酯、聚偏氟乙烯、三乙酸酯、和聚碳酸酯等樹脂,異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氯丁二烯-丙烯酸橡膠、聚氨酯、硅氧烷、丙烯酸等的彈性體,但這些單體的電阻值過高,連續(xù)轉印時有時產生充電(charge-up)現(xiàn)象,產生轉印脫墨或轉印不良。
作為該充電的對策,目前為止提出了使用將炭黑等作為導電性填充材料(以下稱為“導電性填料”)分散的樹脂,制造具有規(guī)定的電阻值的中間轉印帶(特公昭60-10625號公報、特開平4-303871號公報)。但是,因分散的導電性填料的量不同,有時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中間轉印構件的阻燃性降低。此外,因成為導電性填料的分散介質的樹脂的不同,有時該導電性填料難于均勻地分散,在這種情況下,有時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中間轉印構件的電阻變得不均勻,給調色劑圖像的順暢的轉印帶來障礙,或者引起機械強度的降低。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添加了導電性填料也顯示出優(yōu)異的阻燃性,而且顯示出良好的圖像特性,并且機械強度也優(yōu)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和中間轉印構件。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穩(wěn)定地賦予高品位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即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1]轉印材料附載構件,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用于電子照相裝置,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含有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該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
此外,作為上述[1]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優(yōu)選方案,可以列舉下述[2]~[9]的構成。
上述[1]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1)中,R1~R4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5~R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9和R10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C1-6的2價脂肪族烴基,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上述[1]或[2]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該樹脂還含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b)。
上述[3]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b)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2)中,R15~R18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C7-17的芳烷基,Y為 -S-,-SO2-,-O-,-CO-,-SO-或 這里,R19~R24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6-12的芳基,或者表示R21和R22以及R23和R24一起結合,形成C3-12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的基團(但不包括芴結構),a表示0~20的整數(shù))。
上述[2]或[4]的任一項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上述[5]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具體地說,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上述[4]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具有下述時(6)所示的結構 [8]上述[1]~[7]的任一項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形狀為片。
上述[1]~[7]的任一項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形狀為環(huán)形帶(endless belt)。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10]電子照相裝置,其具備上述[1]~[9]任一項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附載著擬將圖像載體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轉印的轉印材料、和已將調色劑圖像轉印的轉印材料的至少一個。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11]中間轉印構件,該中間轉印構件用于電子照相裝置,該中間轉印構件含有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該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
此外,作為上述[11]的中間轉印構件的優(yōu)選方案,可以列舉下述[12]~[19]的構成。
上述[11]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1)中,R1~R4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5~R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9和R10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C1-6的2價脂肪族烴基,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上述[11]或[12]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該樹脂還含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b)。
上述[13]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b)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2)中,R15~R18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C7-17的芳烷基,Y為 -S-,-SO2-,-O-,-CO-,-SO-或 這里,R19~R24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6-12的芳基,或者表示R21和R22以及R23和R24一起結合,形成C3-12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的基團(但不包括芴結構),a表示0~20的整數(shù))。[15]上述[12]或[14]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上述[15]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具體地說,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上述[14]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具有下述式(6)所示的結構 [18]上述[11]~[17]的任一項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形狀為片。
上述[11]~[17]的任一項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形狀為環(huán)形帶。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20]電子照相裝置,其具備擬將圖像載體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將該轉印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上的上述[11]~[19]任一項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獲得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其通過添加導電性填料,可以抑制充電,即使反復使用也可以給予無轉印不均勻或轉印脫墨等缺陷的良好的圖像,阻燃性優(yōu)異而且強度高。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獲得穩(wěn)定地給予高品位的電子照相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圖1為使用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轉印鼓的簡要構成例。
圖2為使用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轉印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3為使用片狀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4為使用片狀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5為使用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6為使用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其他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7為使用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中間轉印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圖8為使用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中間轉印構件的其他圖像形成裝置的簡要構成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案所涉及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包含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包含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的聚碳酸酯樹脂(以下也稱為“成分a”)。
此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中間轉印構件包含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
該樹脂包含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的聚碳酸酯樹脂(以下也稱為“成分a”)。
作為上述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的具體例,包括下述通式(1)和(3)各自所示的結構單元。
此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以及中間轉印構件除了作為上述成分a的聚碳酸酯樹脂外,還可以含有與該成分a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以下也稱為“成分b”),作為該成分b的聚碳酸酯樹脂的具體例,包括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聚碳酸酯樹脂。
(式(1)中,R1~R4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5~R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9和R10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C1-6的2價脂肪族烴基,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式(2)中,R15~R18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C7-17的芳烷基,Y為 -S-,-SO2-,-O-,-CO-,-SO-或 這里,R19~R24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6-12的芳基,或者表示R21和R22以及R23和R24一起結合,形成C3-12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的基團(但不包括芴結構),a表示0~20的整數(shù))。
以下對成分a和成分b的聚碳酸酯樹脂進行說明。
在作為成分a和成分b的聚碳酸酯樹脂中的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聚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中,R5~R8優(yōu)選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更具體地說,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優(yōu)選為下述式(4)所示的結構及下述式(5)所示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作為衍生出上述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具體可以列舉下述結構式(1)-1~(1)-12所示的化合物。
(1)-1
在上述式(1)-1~(1)-12中,X為選自 和 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或其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這里,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此外,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為2~200。優(yōu)選X中含有1~100個二甲基硅氧烷或1~100個二苯基硅氧烷的連接基團或它們的無規(guī)共聚物。
上述所列舉的衍生出上述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作為衍生出上述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特別優(yōu)選上述式(1)-1或7所示結構中包含的α,ω-二[3-(鄰羥苯基)丙基]聚二甲基二苯基無規(guī)共聚硅氧烷、上述式(1)-7所示結構中包含的α,ω-二[3-(鄰羥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此外,作為衍生出作為成分b的聚碳酸酯樹脂中的上述通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具體可以列舉4,4’-聯(lián)苯二酚、二(4-羥苯基)甲烷、二(4-羥苯基)醚、二(4-羥苯基)砜、二(4-羥基-3-甲基苯基)砜、二(4-羥苯基)亞砜、二(4-羥苯基)硫醚、二(4-羥苯基)酮、1,1-二(4-羥苯基)乙烷、2,2-二(4-羥苯基)丙烷(雙酚A;BPA)、2,2-二(4-羥苯基)丁烷、1,1-二(4-羥苯基)環(huán)己烷(雙酚Z;BPZ)、2,2-二(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二甲基雙酚A)、2,2-二(4-羥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二(4-羥苯基)-1-苯基乙烷(雙酚AP;BPAP)、二(4-羥苯基)二苯基甲烷、2,2-二(4-羥基-3-烯丙基苯基)丙烷、3,3,5-三甲基-1,1-二(4-羥苯基)環(huán)己烷(三甲基雙酚Z;TMBPZ)等。這些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此外,其中特別優(yōu)選2,2-二(4-羥苯基)丙烷。
作為衍生出作為成分a的聚碳酸酯樹脂中的上述通式(3)所示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具體可以列舉9,9-二(4-羥基-2-甲基苯基)芴、9,9-二(4-羥基-3-甲基苯基)芴、9,9-二(4-羥苯基)芴、3,6-二甲基-9,9-二(4-羥苯基)芴、9,9-二(3-甲氧基-4-羥苯基)芴、9,9-二(3-乙氧基-4-羥苯基)芴、9,9-二(3-乙基-4-羥苯基)芴、4,5-二甲基-9,9-二(4-羥苯基)芴、9,9-二(3-苯基-4-羥苯基)芴、3,6-二甲基-9,9-二(3-甲基-4-羥苯基)芴和3,6-二苯基-9,9-二(4-羥苯基)芴等。其中,特別優(yōu)選9,9-二(4-羥苯基)芴、9,9-二(4-羥基-3-甲基苯基)芴、9,9-二(4-羥基-2-甲基苯基)芴。這些化合物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
此外,作為成分a的聚碳酸酯樹脂必須含有上述式(1)和(3)所示的結構單元,但并不排除含有其他結構單元,例如可以還含有作為成為b的聚碳酸酯樹脂的結構單元的上述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
因此,作為成分a的聚碳酸酯樹脂,通過相對于例如衍生上述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上述式(3)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以及衍生上述式(1)和(3)所示結構單元以外的結構單元例如上述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的總重量,使衍生上述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10~90重量%、衍生上述式(3)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10~90重量%、衍生上述式(1)和(3)以外結構單元的化合物0~80重量%各自與碳酸酯形成化合物反應而合成。
此外,作為成為b的聚碳酸酯樹脂,通過相對于例如衍生上述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上述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的總重量,使衍生上述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0.1~50重量%、衍生上述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50~99.9重量%各自與碳酸酯形成化合物反應而合成。
作為上述衍生各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和碳酸酯形成化合物的反應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制造由雙酚A衍生的聚碳酸酯時使用的公知的方法,例如雙酚類和光氣的直接反應(光氣法)或雙酚類和二芳基碳酸酯的酯交換反應(酯交換法)等方法。
此外,作為上述碳酸酯形成化合物,可以列舉例如光氣,以及碳酸二苯酯、碳酸二對甲苯酯、苯基對甲苯基碳酸酯、碳酸二對氯苯酯、碳酸二萘酯等二芳基碳酸酯。這些化合物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
在前者的光氣法中,通常在酸結合劑和溶劑的存在下,使衍生本發(fā)明中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通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通式(3)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與光氣反應。作為酸結合劑,可以使用例如吡啶,以及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堿金屬的氫氧化物等,此外,作為溶劑,可以使用例如二氯甲烷、氯仿、氯苯、二甲苯等。此外,為了促進縮聚反應,添加三乙胺這樣的叔胺催化劑等催化劑,此外,在聚合度調節(jié)中添加苯酚、對叔丁基酚、對枯基酚、烷基取代酚類、羥基苯甲酸烷基酯類或烷氧基酚類等單官能團化合物作為分子量調節(jié)劑。此外,根據(jù)需要可以少量添加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鹽等抗氧劑,間苯三酚、靛紅雙酚、1,1,1-三(4-羥苯基)乙烷、α,α’,α”-三(4-羥苯基)-1,3,5-三異丙苯等支化劑。反應通常在0~150℃、優(yōu)選在5~40℃的范圍下進行是適當?shù)摹7磻獣r間由反應溫度決定,通常為0.5分鐘~10小時,優(yōu)選為1分鐘~2小時。此外,反應中優(yōu)選將反應體系的pH保持在10以上。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酯交換法中,將衍生本發(fā)明中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通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和衍生通式(3)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與二芳基碳酸酯混合,在減壓下、高溫下進行反應。此時,可以加入苯酚、對叔丁基酚、對枯基酚、烷基取代酚類、羥基苯甲酸烷基酯類或烷氧基酚類等單官能團化合物作為分子量調節(jié)劑。反應通常在150~350℃、優(yōu)選在200~300℃范圍的溫度下進行,此外,減壓度最終優(yōu)選達到1mmHg以下,將酯交換反應生成的來自該二芳基碳酸酯的酚類餾出到體系外。反應時間由反應溫度、減壓度等決定,通常為1~6小時左右。反應優(yōu)選在氮、氬等惰性氣體氣氛下進行,此外,根據(jù)需要可以添加抗氧劑、支化劑進行反應。
對于光氣法和酯交換法,當考慮衍生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衍生通式(2)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和衍生通式(3)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的反應性時,優(yōu)選光氣法。
在本發(fā)明中,當采用光氣法時,作為可以使用的叔胺聚合催化劑,包括例如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N,N’-二甲基環(huán)己胺、N,N’-二乙基苯胺、二乙基氨基吡啶等,從催化活性、洗滌除去的問題出發(fā),優(yōu)選三乙胺。聚合催化劑的添加量相對于使用的全部雙酚類,優(yōu)選0.001~5mol%。
在本發(fā)明中,當采用光氣法時,為了高效地進行反應,可以少量添加季銨鹽。作為季銨鹽,可以具體列舉四甲基氯化銨、三甲基芐基氯化銨、三乙基芐基氯化銨、四乙基溴化銨、四正丁基碘化銨等,其中優(yōu)選三甲基芐基氯化銨、三乙基芐基氯化銨。該季銨鹽相對于使用的全部雙酚類,一般優(yōu)選使用0.005~5mol%。
此外,當本發(fā)明中使用分子量調節(jié)劑時,特別優(yōu)選一元酚,具體可以列舉苯酚,以及丁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癸基酚、十四烷基酚、十七烷基酚、十八烷基酚等烷基取代酚;羥基苯甲酸丁酯、羥基苯甲酸辛酯、羥基苯甲酸壬酯、羥基苯甲酸癸酯、羥基苯甲酸十七烷基酯等羥基苯甲酸烷基酯;丁氧基酚、辛氧基酚、壬氧基酚、癸氧基酚、十四烷氧基酚、十七烷氧基酚、十八烷氧基酚等烷氧基酚類。該分子量調節(jié)劑的添加量相對于全部雙酚類,為0.1~50mol%,優(yōu)選為0.5~10mol%。
由在這些反應中合成的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具有硅氧烷結構和芴結構的化合物衍生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成分a)、和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成分b),優(yōu)選特性粘度為0.2~1.0dl/g的范圍。如果在該范圍內,可以得到機械強度優(yōu)異、并且成型性優(yōu)異的樹脂。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成分b)優(yōu)選在使用的全部單體中,衍生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優(yōu)選為0~50重量%,更優(yōu)選為0~30重量%。此外,本發(fā)明中使用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成分a)優(yōu)選在使用的全部單體中,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優(yōu)選為1~80重量%,更優(yōu)選為2~50重量%。
此外,在本發(fā)明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的(成分a)和(成分b)的全部使用單體中,優(yōu)選衍生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為1~50重量%,更優(yōu)選為2~20重量%。
在成分a和b的聚碳酸酯樹脂中,通過使衍生上述通式(1)所示結構單元的化合物相對于全部使用單體的比例為上述范圍,可以確實賦予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中間轉印構件作為目標的阻燃性,而且作為成型品可以附載足夠的強度。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在氮氣下的熱重分析中,優(yōu)選1%加熱減量溫度為380℃以上,和/或5%加熱減量溫度為430℃以上。更優(yōu)選1%加熱減量溫度為400℃以上,和/或5%加熱減量溫度為450℃以上。
以下對導電性填充劑(成分c)進行說明。
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中的導電性填充劑,可以使用例如導電性碳等。作為導電性碳,并無特別限定,但作為優(yōu)選使用的例子,可以列舉導電性炭黑、碳纖維。作為導電性炭黑的具體例,可以列舉超導電性爐法炭黑(super conductive furnaceblack)、導電性爐法炭黑、超導電性爐法炭黑(extraconductivefurnace black)、超磨耗爐法炭黑(superabrasion furnace black)和碳原纖維(carbon fibrils)等。
導電性碳必須為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吸油量優(yōu)選為100~500ml/100g、更優(yōu)選為120~400ml/100g的炭黑。當該DBP吸油量比500ml/100g大時,碳的分散狀態(tài)惡化,形成樹脂組合物時大量存在凝集塊,此外,當DBP吸油量不足100ml/100g時,導電性賦予效果差,因此不優(yōu)選。作為具有這樣特性的炭黑,可以列舉作為導電性炭黑在市場上出售的例如Lion公司制造的Ketjenblack EC,Cabot公司制造的VULCAN XC-72、XC-305、XC-605,電氣化學工業(yè)公司制造的DenkaBlack等,此外可以列舉在氫和氧的存在下將石腦油等烴部分氧化,制造含有氫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氣體時副產的上述特性的炭黑、或將其氧化或還原處理的上述特性的炭黑等。作為上述導電性炭黑,優(yōu)選平均粒徑10~100μm、比表面積200m2/g以上的導電性炭黑。
作為導電性炭黑的一種,還可以列舉碳纖維。作為具體例,其為平均纖維徑(直徑)200nm以下的碳纖維,為具有筒狀結構的纖維,可以是單層結構,也可以是多層結構。優(yōu)選使用例如特表平8-508534號公報中記載的碳原纖維。碳原纖維具有實質上同心地沿著該原纖維的圓柱狀軸沉積的石墨外層,其纖維中心軸不是直線狀,具有蜿蜒曲折的管狀形態(tài)。該碳原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由制造方法決定,大致均勻。
碳原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如果比200nm大,樹脂中的原纖維間的接觸變得不充分,難于得到穩(wěn)定的電阻值。因此,作為碳原纖維,使用平均纖維直徑200nm以下的原纖維。如果碳原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為20nm以下,制備的成型體的電阻值變得均勻,因此特別優(yōu)選。但是,如果碳原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過小,由于制造變得特別困難,因此碳原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優(yōu)選為0.1nm以上,特別優(yōu)選為0.5nm以上。
此外,碳原纖維的長度和平均纖維直徑的比(長度/直徑)優(yōu)選為5以上,特別優(yōu)選100以上,最優(yōu)選具有1000以上長/徑比的碳原纖維。此外,具有微細管狀形態(tài)的原纖維的壁(管狀體的壁厚)的厚度通常為3.5~75nm左右。這通常相當于原纖維的外徑的約0.1~0.4倍。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中導電性碳量(成分c)為(成分a)+(成分b)+(成分c)的合計量100重量%中的0.5~30重量%,優(yōu)選0.5~15重量%。如果導電性炭黑的量不足0.5重量%,樹脂組合物的導電性不足,另一方面,如果超過30重量%,成型性顯著下降,或者成型品的強度降低。當導電性碳的量在上述范圍中即使少時,有時在低電壓下樹脂組合物的導電性降低,但通過提高電壓,也可以獲得足夠的導電性。
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的調制方法,可以使用目前為止公知的各種方法,并無特別限定。優(yōu)選使用例如將熱塑性樹脂粉末和導電性碳混合的方法、將熱塑性樹脂的熔融物和導電性碳配合并混煉的熔融混煉法、或使導電性碳分散到溶劑中溶解有熱塑性樹脂的溶液中后將溶劑適當除去的方法等。
在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中間轉印構件中,除了已述的成分a、b、c外,也可以添加例如有機磺酸金屬鹽作為任意成分d。
作為有機磺酸金屬鹽,并無特別限定,可以列舉脂肪族磺酸金屬鹽、芳香族磺酸金屬鹽等。作為磺酸金屬鹽的金屬,可以優(yōu)選列舉堿金屬、堿土類金屬等,作為堿金屬和堿土類金屬,可以列舉鈉、鋰、鉀、銣、銫、鈹、鎂、鈣、鍶和鋇等。磺酸金屬鹽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2種以上混合使用。
作為成分d的有機磺酸金屬鹽,從阻燃性和熱穩(wěn)定性方面出發(fā),可以優(yōu)選列舉全氟鏈烷-磺酸金屬鹽、芳香族砜磺酸金屬鹽等。
作為全氟鏈烷-磺酸金屬鹽,可以優(yōu)選列舉全氟鏈烷-磺酸的堿金屬鹽、全氟鏈烷-磺酸的堿土類金屬鹽等,更優(yōu)選具有C4-8的全氟鏈烷基的磺酸堿金屬鹽、具有C4-8的全氟鏈烷基的磺酸堿土類金屬鹽等。
作為全氟鏈烷-磺酸金屬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全氟丁烷-磺酸鈉、全氟丁烷-磺酸鉀、全氟甲基丁烷-磺酸鈉、全氟甲基丁烷-磺酸鉀、全氟辛烷-磺酸鈉、全氟辛烷-磺酸鉀、全氟丁烷-磺酸的四乙基銨鹽等。
作為芳香族砜磺酸金屬鹽,可以優(yōu)選列舉芳香族砜磺酸堿金屬鹽、芳香族砜磺酸堿土類金屬鹽等,芳香族砜磺酸堿金屬鹽、芳香族砜磺酸堿土類金屬鹽可以為聚合物。
作為芳香族砜磺酸金屬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二苯砜-3-磺酸的鈉鹽、二苯砜-3-磺酸的鉀鹽、4,4’-二溴二苯砜-3-磺酸的鈉鹽、4,4’-二溴二苯砜-3-磺酸的鉀鹽、4-氯-4’-硝基二苯砜-3-磺酸的鈣鹽、二苯砜-3,3’-二磺酸的二鈉鹽、二苯砜-3,3’-二磺酸的二鉀鹽等。
有機金屬化合物(成分d)的配合量相對于(成分a)+(成分b)+(成分c)的合計量100重量%,為0.01~0.5重量%。如果為比0.01重量%少的配合量,阻燃效果降低,如果配合得比0.5重量%多,不僅不能期望阻燃效果進一步的提高,而且導致成型體的發(fā)泡、耐折強度的降低、外觀不良。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在發(fā)揮本發(fā)明效果的范圍內,可以含有各種熱塑性樹脂和添加劑等。
作為聚碳酸酯樹脂以外的其他熱塑性樹脂,可以列舉例如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此外,作為彈性體,還可以使用例如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丙烯酸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酰胺系彈性體、為核-殼型彈性體的MBS、MAS等熱塑性彈性體。
作為其他各種添加劑,可以配合例如補強劑(滑石、云母、粘土、硅灰石、碳酸鈣、玻璃纖維、玻璃珠、玻璃球、磨制纖維、玻璃片、碳纖維、碳片、碳珠、碳磨制纖維、金屬片、金屬纖維、金屬涂布玻璃纖維、金屬涂布碳纖維、金屬涂布玻璃片、二氧化硅、陶瓷粒子、陶瓷纖維、芳香族聚酰胺粒子、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聚芳酯纖維、石墨、導電性炭黑、各種晶須等)、阻燃劑(鹵素系、磷酸酯系、金屬鹽系、紅磷、金屬水合物系等)、熱穩(wěn)定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wěn)定劑、脫模劑、潤滑劑、滑動劑(PTFE粒子等)、著色劑(炭黑、氧化鈦等顏料、染料)、光擴散劑(丙烯酸交聯(lián)粒子、硅氧烷交聯(lián)粒子、極薄玻璃片、碳酸鈣粒子等)、熒光增白劑、蓄光顏料、熒光染料、抗靜電劑、流動改質劑、結晶核劑、無機和有機的抗菌劑、光催化系防污劑(微粒氧化鈦、微粒氧化鋅等)、以接枝橡膠為代表的沖擊改性劑、紅外線吸收劑、光致變色劑。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熱塑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通過將上述的各成分(成分a)、(成分b)、(成分c)和(成分d)以及根據(jù)需要使用的各種添加成分配合,進行混煉而調制。在該配合、混煉中采用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使用螺條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班伯里混合機、轉鼓式混合機、單螺桿擠出機、雙螺桿擠出機、共捏合機、多螺桿擠出機等的方法進行。混煉時的加熱溫度通常在240~330℃的范圍內選擇。這樣制備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可以采用已知的各種成型方法,例如注射成型、中空成型、擠出成型、壓縮成型、壓延成型、旋轉成型等成型,得到本發(fā)明的成型品。
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可以采用擠出成型、注射成型、鑄塑成型等方法成型為薄膜狀、片狀、帶狀、鼓狀的形狀,形狀可以為片狀,也可以采用熱熔接、超聲波熔接、和利用粘接劑的粘接等手段使片端部成為環(huán)形帶狀,此外,也可以將片多層卷取,采用熱熔接等成型為具有所需膜厚的環(huán)形帶。形狀根據(jù)所使用的圖像形成裝置,可以為任意最優(yōu)選的形狀。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的膜厚因粘接劑的楊氏模量、體積電阻率而異,但優(yōu)選為30μm~2000μm,特別優(yōu)選50μm~800μm。
此外,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在表面、背面可以具有保護層、介電層、抵抗層、導電層。
作為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接觸帶電構件的形態(tài),可以列舉輥、刷(磁刷)、葉片等。此外,作為接觸帶電構件的材質,可以從各種金屬、導電性金屬氧化物、導電性碳、和將它們混合的物質中選取?;蛘呖梢允褂迷跇渲?、彈性體中分散上述導電性粉體的物質。
本發(fā)明的具有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形態(tài)的具體例示于圖3~圖6。圖3~圖6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均為多色(全色)圖像形成裝置。
首先參照圖3簡單進行說明。圖3所示的多色電子照相復印裝置具有被軸支撐著沿箭頭方向a自由旋轉的圖像載體即感光鼓33,在其外周部配置圖像形成手段。該圖像形成手段可以為任意手段,在本例中具備使感光鼓33均勻帶電的一次帶電器34、照射被色分解的光像或與其相當?shù)墓庀瘢诟泄夤?3上形成靜電潛像的例如由激光束曝光裝置等構成的曝光手段32、使感光鼓33上的靜電潛像成為可視圖像的旋轉式顯影裝置31。
旋轉式顯影裝置31由分別容納有黃色顯影劑、品紅色顯影劑、青色顯影劑和黑色顯影劑的四色顯影劑的四個顯影器31Y、31M、31C、31BK和保持這四個顯影器并且被軸支撐自由旋轉的近似圓柱形狀的殼體構成。該旋轉式顯影裝置31的構成使得通過殼體的旋轉將所需的顯影器搬運到與感光鼓33的外周面相對的位置,進行感光鼓上的靜電潛像的顯影,使四色部分的全色顯影成為可能。
感光鼓33上的可視圖像即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由轉印裝置10所附載并搬運的轉印材料P上。在本例中,轉印裝置10為被軸支撐自由旋轉的轉印鼓。
以下對采用上述構成的多色電子照相復印裝置的全色圖像的形成工序進行簡單說明。
通過一次帶電器34在感光鼓33上進行均勻帶電后,用曝光裝置32照射與圖像信息相應的光像E,在感光鼓33上形成靜電潛像。該靜電潛像通過旋轉式顯影裝置31,作為用以樹脂為基材的調色劑在感光鼓33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而成為可視圖像。
另一方面,轉印材料P通過抗蝕劑輥36與圖像同期地輸送到轉印鼓10,用夾緊柄15等將其前端部夾持,沿圖中箭頭b方向進行搬運。
然后,在與感光鼓33相接的區(qū)域,通過采用轉印用放電器21接受與調色劑極性相反的電暈放電,將感光鼓33上的調色劑圖像從轉印鼓10具有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背面轉印到轉印材料P上。
轉印材料P在進行了必要次數(shù)的轉印工序后,邊采用除電用放電器22、23和24進行除電,邊通過分離爪28的作用從轉印鼓10上剝離,通過搬運帶38在定影器39中接受熱產生的定影后,排出到機器外。
另一方面,感光鼓33在用清潔裝置37將表面的殘留調色劑清掃后,再次供給圖像形成過程。
此外,轉印鼓10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表面也同樣在通過具有葉片或毛刷等的清潔裝置35a和清潔輔助手段35b的作用而被清掃后,再次供給到圖像形成過程。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2所示,優(yōu)選在轉印用電暈放電器21的轉印鼓10的旋轉方向(箭頭b的方向)下游側的隔離板上設置絕緣性構件26,例如聚碳酸酯樹脂板等,成為在轉印電暈中朝向感光鼓33方向的轉印電暈量多的結構。
此外,在本發(fā)明中,可以設置從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導入側向其移動方向下游側延伸并具有彈性的擠壓構件27。該擠壓構件27由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優(yōu)選體積電阻率為1010Ω·cm以上、特別優(yōu)選為1014Ω·cm以上的合成樹脂膜構成,配置在轉印部的整個區(qū)域上。
此外,該擠壓構件27因其自身具有的彈力而擠壓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其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側的前端部優(yōu)選為轉印材料P與感光鼓33最后接觸的位置、或開始接觸的位置、或極其接近的位置所對應的位置。
圖4表示在圖3所示的多色電子照相復印裝置中,作為從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背面給予與調色劑極性相反電荷的轉印用帶電器21,設置了刷帶電器21a的例子。在圖4中,由于其他要素的構成和動作與圖3中的內容實質上相同,因此不再詳細說明。
圖5公開了使用形狀為環(huán)形帶狀時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具體例。
圖5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感光鼓41a~41d,在其周圍配置1次帶電器42a~42d、曝光裝置43a~43d、顯影器44a~44d、轉印帶電器45a~45d、除電放電器46a~46d和47a~47d、感光鼓用清潔裝置48a~48d,此外,為使這些單元貫通,在感光鼓的下方配制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40,配制具有聚氨酯葉片49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用清潔裝置50。
轉印材料P在通過給紙輥給紙后,從環(huán)形帶狀轉印材料附載構件40通過配置了各轉印用放電器45a~45d的轉印部被搬運。
圖6表示在圖5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代替轉印帶電器45a-45d而使用轉印用葉片帶電器45e~45h的例子。在圖6中,其他要素的構成和工作與圖5的內容實質上相同,因此不再詳細說明。
圖7表示使用了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中間轉印構件的其他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感光鼓51,在其周圍配置有1次帶電輥52、圖像曝光裝置53、旋轉顯影器54、1次電暈轉印帶電器55、感光鼓用清潔裝置56,在感光鼓的下方還配置有環(huán)形帶狀的本發(fā)明的中間轉印構件57,在中間轉印構件單元上配置有2次轉印帶電器58。轉印材料P在通過給紙輥給紙后,通過環(huán)形帶狀中間轉印構件57和2次轉印輥58之間的2次轉印部被搬運。
圖8表示在圖7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代替1次電暈轉印帶電器55a而使用1次轉印輥帶電器55b的例子。在圖8中,其他要素的構成和工作與圖7的內容實質上相同,因此不再詳細說明。
實施例以下根據(jù)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受這些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和比較例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樹脂的合成例以及其他原材料如下所示。
(成分b)合成例1[PC(b1)的合成]在8.8%(w/v)的氫氧化鈉水溶液42L中加入下述結構的聚有機硅氧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X-22-1821)0.35kg和2,2-二(4-羥苯基)丙烷(以下簡稱BPA)6.65kg和亞硫酸氫鹽20g進行溶解。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36L,邊保持在15℃邊進行攪拌,以0.12kg/分鐘的速度吹入光氣3.50kg。吹入結束后,加入對叔丁基酚158g(以下簡稱為PTBP),繼續(xù)進行10分鐘劇烈攪拌,再加入10ml的三乙胺,攪拌約1小時使其聚合。
X為 a為平均39將聚合液分離為水相和有機相,用磷酸中和有機相,反復進行水洗直至洗液的電導率達到10μS/cm以下后,得到精制樹脂液。將樹脂液慢慢滴入強力攪拌的60℃的溫水中,在將溶劑除去的同時使聚合物成為固體。將固體物過濾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聚合物。該聚合物在以二氯甲烷為溶劑的濃度0.5g/dl溶液中,溫度20℃下的特性粘度[η]為0.48dl/g。以后將該合成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簡寫為PC(b1)。通過紅外線吸收光譜對制備的上述聚合物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1000~1100cm-1的位置有硅氧烷鍵產生的吸收、1770cm-1附近的位置有羰基產生的吸收、1240cm-1附近的位置有醚鍵產生的吸收,確認具有硅氧烷鍵和碳酸酯鍵。此外,在3650~3200cm-1的位置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來自羥基的吸收。采用GPC分析對該聚合物中的單體進行測定時,所有單體均為20ppm以下。綜合這些的結果確認,該聚合物為與加料組成相同的共聚比的聚碳酸酯聚合物。
合成例2[PC(b2)的合成]除了使用與合成例1同結構的聚有機硅氧烷化合物1.14kg、BPA6.46kg外,與合成例1同樣地合成共聚合聚碳酸酯。制備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為0.45dl/g。以后將該合成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簡寫為PC(b2)。采用紅外吸收光譜分析等確認除了該聚合物的聚合比外,具有與合成例1同樣的聚碳酸酯聚合物結構。
合成例3[PC(b3)的合成]除了使用2,2-二(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4.45kg、BPA 2.64kg外,與合成例1同樣地合成共聚合聚碳酸酯。制備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為0.51dl/g。以后將該合成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簡寫為PC(b3)。通過紅外線吸收光譜對制備的上述聚合物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1770cm-1附近的位置有羰基產生的吸收、1240cm-1附近的位置有醚鍵產生的吸收,確認具有碳酸酯鍵。此外,在3650~3200cm-1的位置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來自羥基的吸收。采用GPC分析對該聚合物中的單體進行測定時,所有單體均為20ppm以下。綜合這些的結果確認,該聚合物為與加料組成相同的共聚比的聚碳酸酯聚合物。
來自雙酚A的PC1三菱瓦斯化學(株)制、商品名ユ一ピロンS-2000、特性粘度0.53dl/g、以后簡寫為BPAPC1。
來自雙酚A的PC2三菱瓦斯化學(株)制、商品名ユ一ピロンE-1000、特性粘度0.61dl/g、以后簡寫為BPAPC2。
(成分a)合成例4[PC(a1)的合成]在8.8%(w/v)的氫氧化鈉水溶液30L中加入下述結構的聚有機硅氧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X-22-1827)2.60kg、9,9-二(4-羥基-3-甲基苯基)芴(以下簡稱BCFL)3.91kg、BPA 0.49kg和亞硫酸氫鹽20g進行溶解。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30L,邊保持在15℃邊進行攪拌,以0.12kg/分鐘的速度吹入光氣1.81kg。吹入結束后,加入PTBP 88g,繼續(xù)進行10分鐘劇烈攪拌,再加入50ml的三乙胺,攪拌約1小時使其聚合。
是這些復數(shù)的嵌段體認無規(guī)結合的。
二甲基體的合計平均為26。二苯基體的合計平均為13。
以后與合成例1同樣地進行處理,制備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為0.28dl/g。以后將該合成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簡寫為PC(a1)。采用紅外吸收光譜分析等確認該聚合物為與加料組成相同的共聚比的聚碳酸酯聚合物。
合成例5[PC(a2)的合成]在合成例4中,除了將聚有機硅氧烷化合物變?yōu)楹铣衫?中使用的聚有機硅氧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X-22-1821)外,與合成例4同樣地合成共聚合聚碳酸酯。制備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為0.29dl/g。以后將該合成的共聚合聚碳酸酯簡寫為PC(a2)。采用紅外吸收光譜分析等確認該聚合物為與加料組成相同的共聚比的聚碳酸酯聚合物。
合成例6[PC(Si)的合成]將雙酚A 60kg溶解于5wt%氫氧化鈉水溶液400L中。以138L/小時的流量將維持在室溫的該水溶液以及以69L/小時的流量將二氯甲烷通過孔板導入內徑10mm、管長10m的管型反應器中,使光氣與其并流、以10.7kg/小時的流量吹入,連續(xù)進行3小時反應。這里使用的管型反應器為雙重管,在夾套部分通冷卻水,將反應液的排出溫度保持在25℃。此外,進行調制使排出液的pH顯示為10~11。將這樣制備的反應液靜置,將水相分離除去,采取二氯甲烷相220升,得到目的物聚碳酸酯低聚物溶液。低聚物濃度為317g/L,氯甲酸酯基的濃度為0.7N。
然后將具有下述結構的硅氧烷化合物40g溶解到二氯甲烷2L中后,將該溶解液與上述制造的聚碳酸酯低聚物溶液10L混合。在該混合液中加入將氫氧化鈉56g溶解到水1L中得到的溶解液和三乙胺5.7cc,以300rpm、室溫下攪拌1小時。然后,加入將雙酚A 600g溶解到5.2wt%的氫氧化鈉水溶液5L中得到的溶解液、二氯甲烷8L和對叔丁基酚96g,以500rpm、室溫下攪拌該混合物2小時。然后,加入二氯甲烷5L,再用水5L洗滌,按順序進行用0.01N氫氧化鈉水溶液5L的堿洗滌、用0.1N鹽酸5L的酸洗滌、用水5L的水洗,最后將二氯甲烷除去,得到片狀的聚碳酸酯共聚物。該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為17000,硅氧烷化合物單元含量為1wt%。將該聚碳酸酯共聚物簡寫為PC(Si)。
該共聚物的特性粘度為0.40dl/g。
硅氧烷樹脂具有甲基和苯基作為取代基的具有分支結構的硅氧烷樹脂(信越化學工業(yè)制X-40-9805)。以后簡寫為Si-1。
(成分c)作為成分c,準備以下物質。
CNT平均纖維直徑10nm、平均纖維長1μm以上的HyperionCatalysis International公司制造的碳納米管。使用Buss公司制造的共捏合機將該碳纖維15重量%、上述合成例1中合成的PC(b1)在270~290℃的溫度下熔融、混煉后冷卻,得到碳纖維分散的母煉膠顆粒,在實施例中使用。
CB炭黑(商品名Ketjenblack EC;Lion Corporation制造,DBP吸油量360ml/100g)。
(成分d)作為成分d,準備以下的金屬鹽。
金屬鹽1全氟丁磺酸鉀鹽(商品名Megafac F-114P;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yè)(株)制)。
金屬鹽2二苯基磺酸磺酸鉀鹽(UCB制KSS)<實施例1~13>
將作為上述原材料的(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按表1-1和表1-2所示的比例計量,用超級混合機將(成分a)、(成分b)和(成分d)預混合后,追加(成分c),用帶排氣口的40mm擠出機在270~290℃的溫度下進行熔融、混煉后,得到顆粒。將該顆粒在120℃的熱風干燥機中干燥6小時后,用壓縮成型機在300℃下成型為厚100μm的薄膜狀,得到試驗膜。使用高電阻率計Hiresta-UP(三菱化學(株)制)在測定電壓100V、測定時間10秒下測定該試驗膜的體積電阻值、表面電阻值。阻燃性VTM試驗按照UL-94VTM,評價厚100μm的薄膜狀試驗片(寬50mm、長200mm)的阻燃性。
耐折強度對于厚100μm的薄膜狀試驗片(寬10mm、長50mm),用MIT耐屈度試驗(張力1.00kg/mm2)測定,用以下的基準進行評價。將其結果一并示于表1-1和表1-2。
A50000次沒有被折斷。
B30000次以上、50000次以下被折斷。
C不足30000次被折斷。
使用上述制作的樹脂膜,制作圖1所示的轉印鼓。即,作為圖1所示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將上述樹脂膜在2個鋁滾筒12、13間拉伸,制作轉印鼓10。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兩端部固定在連接構成轉印鼓10的2個鋁滾筒12、13的連接部14上。
在本實施例中,將轉印鼓10的直徑設定為160mm,將移動速度設定為160mm/sec。同時將作為感光鼓33等的移動速度的操作速度也設定為160mm/sec。此外,分別將轉印用電暈放電器21的開口寬設定為19mm,將放電金屬線25和感光鼓33的外周面的距離設定為10.5mm,將放電金屬線和轉印用電暈放電器21的隔離板底面的距離設定為16mm。
此外,作為擠壓構件27,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膜。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圖3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帶負電的感光鼓33上形成潛像,使用平均粒徑8μm的調色劑,通過反轉顯影得到調色劑圖像。此時,調色劑由樹脂、著材以及其他微量的用于提高帶電控制性、潤滑性的添加劑等構成,在顯影器中與載體粒子摩擦帶電,成為帶負電的調色劑。
然后,采用上述構成的轉印裝置通過正極性將該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上。然后用轉印鼓10將轉印材料分離,用定影器進行定影。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具有聚氨酯葉片的清潔裝置35a和清潔輔助裝置35b對轉印鼓10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11的表面進行清潔。
使用圖3所示的多色電子照片復印裝置,進行20000張圖像印刷耐久測試。對于初期圖像和耐久后的圖像兩者用目視進行觀察,按照以下基準進行評價。其結果一并示于表1-1和表1-2。
A沒有發(fā)現(xiàn)不均勻。
B發(fā)現(xiàn)不均勻。
<比較例1~2>
將作為原材料的(成分a)、(成分b)、(成分c)、或(成分d)按表2所示的比例計量,采用與上述實施例1~13同樣的方法,制作各樹脂膜,測定體積電阻值和表面電阻值,還進行阻燃性VTM試驗、MIT耐折試驗。此外,與上述實施例同樣,使用本比較例制作的各樹脂膜制作轉印鼓,對圖像特性進行評價。結果示于表2。
表1-1
表1-2
表2
<實施例14~15>
采用超聲波熔接法將實施例1、2制備的薄膜成型為環(huán)形帶狀,使用圖5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和與實施例1同樣的調色劑對其圖像進行評價。
此外,使用上述多色電子照片復印裝置,進行20000張圖像印刷耐久測試。其結果在初期圖像和耐久后的圖像上均沒有發(fā)現(xiàn)不均勻。
<實施例16~17>
采用超聲波熔接法將實施例1、2使用的薄膜成型為環(huán)形帶狀,使用圖7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和與實施例1同樣的調色劑對其圖像進行評價。
此外,使用上述多色電子照片復印裝置,進行20000張圖像印刷耐久測試。其結果在初期圖像和耐久后的圖像上均沒有發(fā)現(xiàn)不均勻。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阻燃性優(yōu)異、薄膜強度高、能獲得由于不易產生電氣劣化而即使反復使用也無轉印不均勻、轉印脫墨等缺陷的良好圖像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或中間轉印構件以及使用它們的圖像形成裝置,因此極其適于在電子照片領域使用。
權利要求
1.轉印材料附載構件,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用于電子照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含有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該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
2.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1)中,R1~R4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5~R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3-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9和R10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C1-6的2價脂肪族烴基,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3.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4.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單元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為從各自獨立地由[-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的均聚物,或2個或3個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聚合度為0-200,R11~R14、R29和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該樹脂還含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b)。
6.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b)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2)中,R15~R18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C7-17的芳烷基,Y為 -S-,-SO2-,-O-,-CO,-SO-或 這里,R19~R24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6-12的芳基,或者表示R21和R22以及R23和R24一起結合,形成C3-12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的基團,但不包括芴結構,a表示0~20的整數(shù)。
7.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8.權利要求7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
9.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中,上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具有下述式(6)所示的結構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形狀為片。
11.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形狀為環(huán)形帶。
12.電子照相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其附載著擬將圖像載體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轉印的轉印材料、和已將調色劑圖像轉印的轉印材料的至少一個。
13.中間轉印構件,該中間轉印構件用于電子照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中間轉印構件含有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該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
14.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1)中,R1~R4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5~R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9和R10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C1-6的2價脂肪族烴基,X為單鍵、從[-SiO(R11)(R12)-]所示結構單元、[-SiO(R13)(R14)-]所示結構單元和[-SiO(R29)(R30)-]所示結構單元中選取的任何1個結構單元構成的連接基團、或從上述3個結構單元中選取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的連接基團,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1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聚合度的總和為2~200,當該連接基團由選自上述3個結構單元的至少2個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構成時,該聚合物是各結構單元的嵌段共聚物或無規(guī)共聚物,在上述各結構單元中,R11~R14、R29~R30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R11和R12的組合、R13和R14的組合以及R29和R30的組合彼此不同,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為氫、C1-5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7-17的芳烷基。
15.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16.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
17.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該樹脂還含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b)。
18.權利要求17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b)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 式(2)中,R15~R18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6-12的芳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C7-17的芳烷基,Y為 -S-,-SO2-,-O-,-CO-,-SO-或 這里,R19~R24各自獨立地為氫、C1-10的烷基、C2-5的鏈烯基、C1-5的烷氧基或C6-12的芳基,或者表示R21和R22以及R23和R24一起結合,形成C3-12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的基團,但不包括芴結構,a表示0~20的整數(shù)。
19.權利要求18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在上述式(1)中,R5~R8各自獨立地為甲基或苯基。
20.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為下述式(4)所示的結構和下述式(5)所示的結構的至少1個 上述式(4)和(5)中,X與上述式(1)中的X同義。
21.權利要求18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中,上述通式(2)所示的結構單元具有下述式(6)所示的結構
22.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形狀為片。
23.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其形狀為環(huán)形帶。
24.電子照相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將圖像載體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將該轉印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上的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中間轉印構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阻燃性優(yōu)異,提供良好的電子照相圖像的轉引材料附載構件等。該轉印材料附載構件含有i)樹脂、和ii)導電性填充劑,該樹脂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該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含有硅氧烷結構的結構單元和含有芴結構的結構單元。
文檔編號G03G15/16GK1737697SQ20051007619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6月8日
發(fā)明者三浦大祐, 西田俊一郎, 內藤泰裕, 中山寬晴, 宮町尚利, 榊原悌互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