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 (condensing film),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 該聚光膜被設計成具有適度的發(fā)射光分布以改善液晶顯示器(LCD)的視 角范圍并以均一的亮度顯示圖像。
背景技術:
通常,液晶顯示器(LCD)指的是一種通過如下步驟顯示圖像的設備 將液晶材料注入到彩色濾光器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之間,所述彩色濾光器 基板具有普通電極以及在其中形成的彩色濾光器等,而所述TFT-陣列基板 則具有薄膜晶體管以及在其中形成的像素電極等;通過對像素電極和普通 電極施加不同的電壓形成一個電場來改變液晶分子的排列;以及通過液晶 分子的取向控制光的透射率。
因為LCD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和能量消耗低等優(yōu)點,所以LCD作為 一種可以用于解決與陰極射線管(CRT)相關的問題的替代圖像顯示系統(tǒng) 己經受到了關注。近來,LCD已經用在幾乎所有的圖像顯示系統(tǒng)中。
同時,因為LCD不會自發(fā)地發(fā)光,所以在LCD面板的下部設置了背 光源組件來給LCD提供光。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光源的位置可以將背光源 組件分成側光式背光源組件(edge-type backlight unit)和直下式背光源組件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圖1和2是解釋常規(guī)LCD背光源組件的構造 的示意圖。這里,圖l顯示了在大型LCD中廣泛使用的一種直下式背光源 組件,圖2則顯示了一種側光式背光源組件。
如圖1中所示,例如散光板20、散光膜30和30、以及聚光膜40的光 學膜被堆疊在常規(guī)直下式背光源組件1的光源10上。這些光學膜的作用是 防護光源并漫射和會聚光線以改善從該光源發(fā)出的光的光學性能。
同時,如圖2所示,側光式背光源組件2包括光源10、導光板50、散光膜30和30、以及聚光膜40。這里,導光板50的作用是將從光源10發(fā)出 的光的方向改變成向前的方向(即朝向觀眾的方向)。
根據消費者的要求、產品的預期用途等可以將背光源組件的光學膜構 造成更簡單或更復雜的結構。例如,在必要時,背光源組件中可以不使用 下散光膜30或上散光膜30',或者可以堆疊并使用兩個聚光膜。
在這些光學膜中,聚光膜的作用是將向各個方向上發(fā)散的光會聚在視 角范圍內以提高屏幕的亮度。通常使用棱鏡膜、雙凸透鏡膜等作為聚光膜。 近來,已經廣泛使用一種雙凸透鏡膜,該雙凸透鏡膜具有在其下表面中形 成的反射層。
圖3顯示了常規(guī)聚光膜IOO,其包括雙凸透鏡并具有在其下表面中形成 的反射層。如圖3所示,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反射層的聚光膜100包括雙 凸透鏡120,其順序配置在由聚酯(PET)膜制備的基礎構件110的上表面 上;和反射層130,其形成在該基礎構件110的下表面上。在這種情況下, 該反射層包括反射表面150和開口 140。這里,只有會聚在視角范圍內的光 才能夠通過開口 140,而其它光則從反射表面150反射出去。
大部分通過上述常規(guī)聚光膜的光被會聚并導向屏幕的前方。因此,當 觀眾從屏幕的側面或頂部和底部而不是屏幕的中央觀看該屏幕時,因為導 向觀眾的光強變小,所以屏幕的亮度逐漸降低,這導致在上下或者左右方 向上屏幕的亮度缺乏均一性。
圖4是解釋亮度根據常規(guī)聚光膜的視角而變化的曲線圖。如圖4所示, 其表明常規(guī)聚光膜在0 20。的視角附近的亮度較高,但是在視角范圍以外 就突然降低。常規(guī)聚光膜的使用導致屏幕的視角范圍非常窄。當基礎構件 的厚度接近或者大于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時,這種現象會變得更加嚴重。 因此,在聚光膜中的發(fā)射光應當更適度地分散以改善LCD的視角范圍并以 均一的亮度顯示圖像。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
設計本發(fā)明是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
5—種用于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其中將發(fā)射光的分布控制在適度水平,
該聚光膜能夠改善LCD的視角范圍并以均一的亮度顯示圖像。 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源 組件的聚光膜,該聚光膜包括基礎構件單元;聚光單元,其設置在所述 基礎構件單元的上表面中,并且具有順序配置在其上的單元透鏡組,各個 單元透鏡組由至少兩個不同形狀的透鏡的組合構成;和反射單元,其設置 在所述基礎構件單元的下表面中,并且由透過光的開口和反射光的反射表 面構成。
這里,各個單元透鏡組可以包括一個雙凸透鏡和多個棱鏡透鏡。在這 種情況下,該單元透鏡組可以具有設置在其中心的雙凸透鏡,并具有設置 在雙凸透鏡的兩邊上的棱鏡透鏡。
此外,在所述單元透鏡組中所述雙凸透鏡與棱鏡透鏡的數目比的范圍 為1 : 1 1 :4。
另外,所述單元透鏡組可以具有約100 300 pm (微米)的寬度,所 述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可以占該單元透鏡組寬度的50 90%,而且所述雙 凸透鏡的高度可以占該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的約20 50%。并且,所述棱 鏡透鏡的豎直角可以在70 100。(度)的范圍內。
此外,所述聚光膜可以包括在其中形成的光漫射劑。在這種情況下, 所述光漫射劑可以選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聚丁二烯 和它們的共聚物以及二氧化硅中。
進而,基礎構件單元可以選自聚酯膜、聚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苯乙烯膜、聚醚砜膜、聚丁二烯膜、聚醚酮膜和聚 氨酯膜中,而聚光單元和反射單元可以由可固化樹脂制備。在這種情況下, 所述可固化樹脂可以選自聚氨酯丙烯酸酯、環(huán)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 和自由基形成單體,并且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以其組合的方式使用。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所述聚光膜的直下式或者側光式 背光源組件。
6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包括所述聚光膜的液晶顯示器。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通過在聚光膜上順序配置單元透鏡組(各個單元透鏡組包 括形狀不同的多個透鏡)來適度分散在聚光膜中的發(fā)射光,根據本發(fā)明的
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可以用于拓寬LCD的視角范圍并以均一的亮 度顯示圖像。
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因為聚光單元和反射單元 由可固化樹脂制備,所以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工藝制備聚光膜并且可以容易 地制備聚光膜,而且也可以在聚光膜中容易地添加光漫射劑。
而且,當在聚光膜中包括光漫射劑時,可以只使用一個光學膜就能完 成散光功能和聚光功能兩種功能。因此,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 案的聚光膜可以用于減少在背光源組件中使用的光學膜的數目,由于減少 光學膜的數量而簡化制造工藝并且降低生產成本。
圖1是解釋常規(guī)直下式背光源組件的構造的示意圖。 圖2是解釋常規(guī)側光式背光源組件的構造的示意圖。 圖3是解釋常規(guī)聚光膜的構造的示意圖。
圖4是解釋發(fā)射光分布根據常規(guī)聚光膜的視角而變化的曲線圖。
圖5是解釋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的構造的橫截 面圖。
圖6是解釋發(fā)射光的分布根據在實施例和比較實施例中所述的聚光膜 的視角而變化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已經投入極大的熱情來努力制備具有改善的光學性質 和適度的發(fā)射光分布的聚光膜,并且得出結論,當在聚光膜中使用單一形 狀的透鏡時,難以改善發(fā)射光的分布。由此,他們發(fā)現通過在聚光膜上順序配置單元透鏡組(各個單元透鏡組包括多個形狀不同的透鏡)可以解決 上述問題。因此,在上述事實的基礎上完成了本發(fā)明。
以下,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
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參考圖5將 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
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200包括基 礎構件單元210、聚光單元220和反射單元230。
1. 基礎構件單元210
基礎構件單元210起到支撐聚光單元220和反射單元230(這兩者將在 后面進行描述)的作用,并通常由聚合物膜組成。例如,可以在這里使用 的基礎構件單元210包括聚合物膜,例如聚酯膜、聚氯乙烯膜、聚碳酸酯 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苯乙烯膜、聚醚砜膜、聚丁二烯膜、聚醚酮 膜、聚氨酯膜等。
同時,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基礎構件單元的厚度與單元透鏡組的鏡片間 距成比例。這就是說,當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為200pm (微米)時,基礎構 件單元的適合厚度為約125 188 |im (微米),而當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為 100pm (微米)時,優(yōu)選基礎構件單元的厚度為約62.5 94 pm (微米)。
當基礎構件單元的厚度與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的比過高時,進入聚光單 元的光的強度降低,這導致光學效率劣化。相反,當基礎構件單元的厚度 與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的比過低時,則可能劣化光學膜的機械性能并且難以 制造該光學膜。因此,在本發(fā)明中通過根據單元透鏡組的寬度控制基礎構 件單元的厚度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2. 聚光單元220
聚光單元220起到會聚光以在視角范圍內提高屏幕亮度的作用,并且 是通過順序配置單元透鏡組形成的,其中各個單元透鏡組由不同形狀的至 少兩個透鏡的組合構成。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單元透鏡組由不同形狀透鏡的組 合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于形成所述單元透鏡組的各個透鏡包括,
8但并不限于,雙凸透鏡、棱鏡透鏡、梯形棱鏡等。
此外,優(yōu)選形成所述單元透鏡組以使其可以具有對稱結構,并且特別 優(yōu)選形成所述單元透鏡組以使其對稱中心能夠與如下面所述的反射單元中 的開口的中心相匹配。當單元透鏡組的形狀相對于該單元透鏡組的中心不 對稱時,發(fā)射光的分布就可能會傾向一邊,這導致圖像缺乏均一性和亮度。
因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單元包括不同形狀的透 鏡,所以從這些透鏡中發(fā)出的光具有不同的光會聚形狀。因此,與其中順 序配置具有相同形狀的透鏡的常規(guī)聚光膜相比,可以獲得具有適度發(fā)射光 分布的聚光單元。
同時,發(fā)射光的分布可以根據所使用透鏡的形狀、間距、高度、角度 和數目以及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等而變化。因此,通過控制所使用的透鏡的 形狀、間距、高度、角度和數目以及單元透鏡組的寬度可以制造具有各種 發(fā)射光分布的聚光膜。
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如圖5所示,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單元透鏡組226可以由至少一個雙凸 透鏡222和至少一個棱鏡透鏡224的組合構成。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將雙凸透鏡222設置在單元透鏡組226的中心上, 并且優(yōu)選將相同數目的棱鏡透鏡224設置在該雙凸透鏡的兩邊。在這種情 況下,優(yōu)選一個單元透鏡組226的寬度在約100 300 pm (微米)的范圍 內。
此外,優(yōu)選在單元透鏡組中雙凸透鏡與棱鏡透鏡的數目比在約1:1 1:4 的范圍內。當棱鏡透鏡的數目超出所述數目比的范圍時,則棱鏡單元在尺 寸方面太小,這導致光會聚和使用效率劣化。
同時,優(yōu)選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占單元透鏡組寬度的約50 90%,且 在單元透鏡組中的棱鏡組的總寬度優(yōu)選占該單元透鏡組寬度的約10 50%。當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小于單元透鏡組寬度的50%時,由于低聚光 效率會導致屏幕中的亮度低。相反,當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大于單元透鏡 組寬度的90%時,發(fā)射光的分布不適度。同時,優(yōu)選棱鏡透鏡的豎直角在約70 100。的范圍內。當棱鏡透鏡的
豎直角處于所述豎直角范圍之外時,通過開口進入聚光單元的光不能形成 理想的發(fā)射角。
同時,雖然在附圖中沒有顯示出來,在必要時可以使用梯形棱鏡透鏡 代替棱鏡透鏡。該梯形棱鏡具有形成在棱鏡透鏡中的平頂峰。因此,通過 使用梯形棱鏡透鏡代替棱鏡透鏡,用戶可以得到與使用棱鏡透鏡不同的發(fā) 射光分布。在所述梯形棱鏡透鏡中,優(yōu)選平頂峰(上面)的寬度小于鏡片
間距(底面)寬度的50%。
在這樣構造的聚光膜200中,發(fā)射光的分布根據如下因素變化很大
雙凸透鏡的間距227、棱鏡組的寬度228、雙凸透鏡的形狀、棱鏡的數目、 棱鏡的角度、基礎構件單元的厚度、反射單元開口的大小等。通過適當調 節(jié)棱鏡透鏡和雙凸透鏡的上述要素,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可以制造出具有 理想的發(fā)射光分布的聚光膜。
同時,可以用可固化樹脂制備聚光單元220,并且該可固化樹脂包括聚 氨酯丙烯酸酯、環(huán)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自由基形成單體等,并且 這些材料可以單獨使用或者以組合的方式使用。
通過將所述可固化樹脂的溶液傾倒入基礎構件單元210和雕刻有所需 圖案的模型之間并固化該溶液可以形成聚光單元220。因此,通過使用以適 當形狀、高度和間距制備的模型可以形成具有多種形狀、高度和間距的聚 光單元220。
3.反射單元230
反射單元230的作用是切斷朝向不聚光的途徑傳播的光,并且僅透過 能夠在視角范圍內會聚光的光以改善光的使用效率和光學性能。在這種情 況下,反射單元230由透光的開口 240和切斷光的反射表面250組成。
在從根據本發(fā)明的聚光膜的下部進入的光中,透過反射單元230的開 口 240的光由聚光單元的雙凸透鏡和棱鏡會聚。當聚光膜沒有反射單元時, 所述光可能從其它區(qū)域而不是從開口透過。但是,從其它區(qū)域而不是從開 口透過的光會沿著其中聚光單元不能在視角范圍內會聚該光的途徑傳播。 因此,因為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中設置了具有開
10口的反射單元,所以通過選擇性地透光,隨后會聚透過的光并反射和重復 利用其它光,該聚光膜可以用于提高光利用效率。
同時,如圖5所示,優(yōu)選將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反射
單元230形成為凹凸形狀。當以凹凸形狀形成反射單元230時,通過將反 射墨水涂覆在凸區(qū)就可以簡單地形成反射表面。因此,與常規(guī)聚光膜相比, 反射單元230的優(yōu)點在于其容易形成反射表面250。
反射單元230也可以由可固化樹脂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可固化 樹脂包括,但并不特別限于,聚氨酯丙烯酸酯、環(huán)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 酸酯、自由基形成單體等,并且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以它們的組合的方 式使用。
用于形成反射單元230的方法基本上與用于形成聚光單元的方法相同。 這就是說,通過將可固化樹脂傾倒入基礎構件單元210的下表面和雕刻有 所需圖案(即,凹凸圖案)的模型之間并固化該可固化樹脂來形成反射單 元230。但是,用于形成反射單元230的方法進一步需要形成反射表面的操 作,例如在可固化樹脂完全固化以后,用反射墨水涂覆反射單元的凸區(qū)。
同時,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可以包括在其中形 成的光漫射劑。通過將漫射劑粒子(所述漫射劑粒子具有與可固化樹脂不 同的折射率)與用于形成反射單元和/或聚光單元的可固化樹脂混合,隨后
由含有漫射劑粒子的可固化樹脂形成反射單元和/或聚光單元可以制備包 含光漫射劑的聚光膜。在這種情況下,基于可固化樹脂的總重量,所加入 的光漫射劑的用量范圍優(yōu)選為5 30重量%。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使用的光漫射劑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 苯乙烯、聚丁二烯和它們的共聚物以及二氧化硅等。
當如上所述在聚光膜中包含光漫射劑時,通過聚光膜的光被漫射劑粒 子散射和漫射。因此,在沒有使用額外的散光膜的情況下,光的亮度分布 均勻并提高了光學性能。
此外,因為使用一個光學膜來同時進行漫射功能和聚光功能,所以可 以減少在背光源組件中使用的光學膜的數量,這導致制造工藝的簡化和生 產成本的降低。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本發(fā)明提供了包括上述聚 光膜的背光源組件。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背光源組件可以 是直下式背光源組件或側光式背光源組件,所述下光式背光源組件包括 光源,其具有以預定距離配置在其中的線性燈;散光板,其均一地漫射從 光源發(fā)出的光以使屏幕的亮度均一;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 的聚光膜,所述側光式背光源組件包括側光式光源;導光板,其將從光 源發(fā)出的光的方向改變成向前的方向;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 案的聚光膜。在這種情況下,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背光 源組件中,在聚光膜的上部和/或下部可以進一步設置散光膜。
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本發(fā)明提供了包括上述聚 光膜的液晶顯示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液晶顯示器包括 液晶面板,其包括彩色濾光器基板、TFT-陣列基板和設置在該彩色濾光器 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盒;以及直下式背光源組件,其包括具有 以預定距離配置在其中的線性燈的光源、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均一地擴散以 使屏幕的亮度均一的散光板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 膜。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面 板,其包括彩色濾光器基板、TFT-陣列基板和設置在該彩色濾光器基板和 TFT-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盒;以及側光式背光源組件,其包括側光式光源、
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的方向改變成向前方向(即朝向觀眾的方向)的導光板 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膜。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 性實施方案的液晶顯示器中,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聚光 膜的上部和/或下部可以設置散光膜。
以下,將參照下面的實施例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的 是,這里進行的描述僅僅是出于解釋目的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不是意圖限制 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
使用厚度為188 pm (微米)的PET膜作為基礎構件。通過將丙烯酸UV-固化樹脂傾倒入模型和基礎構件之間并固化該丙烯酸UV-固化樹脂形 成了具有在其中順序配置的單元透鏡組的聚光單元,各個單元透鏡組都由
一個雙凸透鏡和4個棱鏡透鏡組成,而且所述丙烯酸UV-固化樹脂的折射 率約為1.53。在這種情況下,將雙凸透鏡設置在單元透鏡組的中心,并將 兩個棱鏡透鏡設置在該雙凸透鏡的兩邊上。在這種情況下,所述雙凸透鏡 具有120 pm (微米)的間距和37 nm (微米)的高度,所述棱鏡的角度(棱 鏡的兩個相對平面之間的角度)為90°,單個棱鏡的間距為20nm (微米), 且一個單元透鏡組的寬度為200pm (微米)。
隨后,通過將可固化樹脂傾倒入模型和基礎構件之間并固化該可固化 樹脂在該基礎構件(PET膜)的下表面上形成具有84 jim的開口間距的反 射單元。通過將反射墨水涂覆在該反射單元的凸面上形成反射表面。
比較實施例
使用厚度為125 pm (微米)的PET膜作為基礎構件。通過將丙烯酸 UV-固化樹脂傾倒入模型和基礎構件之間并固化該丙烯酸UV-固化樹脂形 成具有在其中順序配置的雙凸透鏡的聚光單元,各個雙凸透鏡都具有200 Hm (微米)的間距和75 pm (微米)的高度,而且所述丙烯酸UV-固化樹 脂的折射率約為1.53。
隨后,通過將可固化樹脂傾倒入模型和基礎構件之間并固化該可固化 樹脂在該基礎構件的下表面上同樣形成具有84 Hm的開口間距的反射單 元。通過將反射墨水涂覆在該反射單元的突出表面上形成反射表面。
實驗實施例發(fā)射光的分布的測量
將用實施例和比較實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制備的聚光膜堆疊在直下式背 光源組件的散光板上,并通過使用EZContrastTM (ELDIM)根據視角測量 發(fā)射光的亮度。結果示于圖6中。如圖6所示,其表明,與比較實施例的 聚光膜相比,實施例的聚光膜顯示出在亮度上的適度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其包括基礎構件單元;聚光單元,其設置在所述基礎構件單元的上表面中,并且具有順序配置在其上的單元透鏡組,各個單元透鏡組由不同形狀的至少兩個透鏡的組合構成;和反射單元,其設置在所述基礎構件單元的下表面中,并且由透過光的開口和反射光的反射表面構成。
2、 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透鏡包括選自雙凸透鏡、棱 鏡透鏡和梯形棱鏡透鏡中的至少一種。
3、 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各個單元透鏡組包括至少一個雙 凸透鏡和至少 一個棱鏡透鏡的組合。
4、 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單元透鏡組具有設置在其 中心的雙凸透鏡;和設置在該雙凸透鏡的兩邊上的相同數目的棱鏡透鏡。
5、 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膜,其中,在所述單元透鏡組中所述雙凸透 鏡與棱鏡透鏡的數目比的范圍為1 : 1 1 :4。
6、 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雙凸透鏡的鏡片間距占該單 元透鏡組寬度的50 卯%。
7、 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棱鏡透鏡的豎直角的范圍為 70 100。。
8、 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聚光膜包括在其中形成的光 漫射劑。
9、 權利要求8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光漫射劑選自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它們的共聚物以及二氧化硅中。
10、 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基礎構件單元選自聚酯膜、 聚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苯乙烯膜、聚醚砜膜、 聚丁二烯膜、聚醚酮膜和聚氨酯膜中。
11、 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聚光單元和反射單元由可 固化樹脂制備。
12、 權利要求l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可固化樹脂選自聚氨酯丙 烯酸酯、環(huán)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自由基形成單體及其組合中。
13、 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光膜,其中,所述反射單元以凹凸形狀形成。
14、 一種直下式背光源組件,其包括光源,其具有以預定距離配置在其中的線性燈;散光板,其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均一地擴散以使屏幕的亮度均一;和聚光膜,其由權利要求1 13中的任一項限定。
15、 一種側光式背光源組件,其包括 側光式光源;導光板,其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的方向改變?yōu)橄蚯暗姆较?;和聚光膜,其由權利要? 13中的任一項限定。
16、 一種液晶顯示器,其包括液晶面板,其包括彩色濾光器基板、TFT-陣列基板和設置在該彩色濾 光器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盒;以及直下式背光源組件,其包含具有以預定距離配置在其中的線性燈的光 源、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均一地擴散以使屏幕的亮度均一的散光板和由權利要求1 13中的任一項所限定的聚光膜。
17、 一種液晶顯示器,其包括液晶面板,其包括彩色濾光器基板、TFT-陣列基板和設置在該彩色濾 光器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盒;以及側光式背光源組件,其包括側光式光源、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的方向改 變?yōu)橄蚯暗姆较虻膶Ч獍搴陀蓹嗬? 13中的任一項所限定的聚光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LCD背光源組件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包括基礎構件單元;聚光單元,其設置在所述基礎構件單元的上表面上,并且具有順序配置在其上的單元透鏡組,各個單元透鏡組由不同形狀的至少兩個透鏡的組合構成;和反射單元,其設置在所述基礎構件單元的下表面中,并且由透過光的開口和反射光的反射表面構成。因為這樣構造的聚光膜與常規(guī)聚光膜相比具有更適度的發(fā)射光分布,所以該聚光膜可以用于解決與屏幕的視角和亮度均一性相關的問題。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1578550SQ200880001387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8月14日
發(fā)明者樸光承, 金勍模, 金鎮(zhèn)賢, 韓尚澈 申請人:Lg化學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