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諸如打印機、多功能外圍設備(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 (MFP)、傳真機等,更具體地涉及包括潛像運載元件(latent image-carrying member)和潛像寫入單元(latent image writing unit)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潛像運載元 件在不斷運動的表面上承載潛像,所述潛像寫入單元可在進行寫入操作以在所述表面上寫 入潛像的寫入操作位置和當寫入操作未進行時的收回位置之間移動。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的靜電印刷圖像形成裝置中,潛像寫入單元諸如激光寫入器(laser writer)——其利用激光束進行光學掃描,在潛像運載元件諸如均勻充電的感光鼓上寫入 潛像。取決于圖像形成裝置內(nèi)部的布局,潛像寫入單元成為一種障礙,從而損害了潛像運載 元件和各種外圍設備諸如布置于潛像運載元件外圍的顯影器的可維護性。在日本專利觀49978中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潛像寫入單元由開合蓋(opening and closing cover)支撐,所述開合蓋相對于固定蓋可被打開和關閉,所述固定蓋是圖像 形成裝置的底座的一部分。松開(release)所述開合蓋使?jié)撓駥懭雴卧c潛像運載元件顯 著地分離。使用前面提及的結構,隨著開合蓋的松開,使得潛像寫入單元能夠從與潛像運載 元件相對的位置收回,以及能夠暴露在潛像運載元件和外圍設備的外面。因此,潛像運載元 件和外圍設備的可維護性可得到增強。然而,在前面提及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開合蓋靠著固定蓋震動,從而導致由開合蓋 支撐的潛像寫入單元和由固定蓋支撐的潛像運載元件的相對位置發(fā)生錯誤。該錯誤的發(fā)生 降低了潛像寫入單元的寫入位置準確性。為克服該缺陷,本申請人提出了在申請?zhí)峤惶?006-008716 (下文稱為“在先申 請”)中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具體地解釋,在該在先申請中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當開 合蓋閉合并且使標準位置元件(standard position member)與圖像形成裝置內(nèi)部的定位 單元接觸時,標準位置元件——其被包括在由開合蓋支撐的潛像寫入單元之內(nèi)——由在寫 入操作位置處的偏置單元(biasing unit)進行偏置。由于這個原因,潛像寫入單元的位置 可相對于由圖像形成裝置內(nèi)部的固定蓋支撐的潛像運載元件進行精確確定。因此,潛像寫 入單元的寫入位置準確性的下降得到控制。然而,在前面提及的在先申請中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相對于固定蓋強力關閉 開合蓋在標準位置元件與定位單元碰撞時增加了震動,并可能導致開合蓋和標準位置元件的顯著變形。如果開合蓋和標準位置元件顯著變形,因為變形量顯著,所以潛像寫入單元相 對于潛像運載元件的位置不能被精確確定,即使偏置單元使標準位置元件與定位單元接觸 也是如此。由于這個原因,潛像寫入單元的寫入位置準確性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標是至少部分解決傳統(tǒng)技術中的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感光圖像載體;潛像寫入單 元,其在所述圖像載體上寫入潛像;支撐單元(holding unit),其被配置在支撐所述潛像 寫入單元的同時,以布置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上的轉動軸為中心,在相對于所述主 體的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轉動;定位單元,其布置在所述主體上并且當所述支撐單元 處于關閉位置時,對潛像寫入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載體進行定位;第一偏置單元,其偏置所 述潛像寫入單元并使所述潛像寫入單元與所述定位單元接觸;以及震動吸收單元(shock absorbing unit),其吸收當所述支撐單元從所述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時所述支撐單 元和所述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當結合附圖進行考慮時,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標、特征、優(yōu)勢以及技術上和工業(yè) 上的重要性將在閱讀了本發(fā)明的目前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后得到更好的理解。
圖1是本發(fā)明的顯著特征的概略示意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概略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打印機的K處理器的示意圖;圖4是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的示意圖,其中使用打開前蓋法進行內(nèi)部元件的維 修;圖5是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的示意圖,其中使用打開左蓋法進行內(nèi)部元件的維 修;圖6是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的示意圖,其中使用打開上蓋法進行內(nèi)部元件的維 修;圖7是當光寫入器和頂架(upper frame)處于寫入操作位置時打印機的示意圖;圖8是偏置承載單元(supporting unit)的彈簧的固定位置的概略示意圖;圖9是當光寫入器和頂架處于收回位置時打印機的示意圖;圖10是由支撐單元(holding unit)支撐的承載單元的示意圖;圖11是當突出單元(protruding unit)布置在頂架上時所述頂架的概略示意圖;圖12是當光寫入器和頂架從寫入操作位置移動到收回位置時空氣氣缸附近的示 意圖;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示意圖;圖14是聯(lián)鎖開關(interlock switch)的概略示意圖;圖15是當頂架從收回位置轉回寫入操作位置時轉矩限制器(torque limiter)附 近的示意圖;圖16是當頂架相對于主機架(main frame)完全關閉時轉矩限制器附近的示意
5圖;和圖17是當彎曲頂架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的主機架完全關閉時的概略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參考附圖進行詳細解釋。靜電印刷打印機(下文簡稱為“打印機”)的第一實施方式在下文中以本發(fā)明應用 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加以解釋。首先解釋該打印機的基本結構。圖2是該打印機的概略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 打印機包括四個處理器1Y、1C、1M和1K,其分別用于形成黃色、洋紅色、青色和黑色(下文 稱為“Y、M、C和K”)的墨粉圖像。處理器1Y、1C、1M和IK分別使用互相不同的Y、M、C和 K墨粉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然而,處理器1Y、1C、1M和IK包括類似的結構并在達到壽命期 限后被更換。形成K墨粉圖像的處理器IK被用作例子。如圖3所示,處理器IK包括感光 鼓I,其是鼓狀潛像運載元件;鼓清潔裝置I ;未示出的中和裝置;充電單元4K ;和顯影器 漲。處理器IK——其是圖像形成單元——可被附于打印機的主體并可從主體拆卸,且用舊 的元件可被同時更換。充電單元4K對感光鼓觀的表面進行均勻充電,該感光鼓觀通過未示出的驅動器 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感光鼓觀的均勻帶電的表面由激光束L進行曝光掃描,并運載K靜電 潛像。K靜電潛像通過使用未示出的K墨粉的顯影器漲被顯影成K墨粉圖像。K墨粉圖像 被中間轉印在中間轉印帶66上,該中間轉印帶66以后解釋。鼓清潔裝置3K除去在中間轉 印過程之后粘附于感光鼓觀表面的轉印殘留墨粉。中和裝置在清潔后中和感光鼓觀的殘 留電荷。由于該中和,感光鼓I的表面被初始化,并準備好用于下一次圖像形成。類似地, 在其它處理器1Y、1M和IC中,Y、M和C墨粉圖像分別形成于感光鼓2Y、2M和2C上。Y、C和 M墨粉圖像被中間轉印至中間轉印帶66上。顯影器漲包括其中裝有未示出的K墨粉的立式長儲料器(hopper)6K,以及顯影單 元7K。儲料器6K內(nèi)部包括攪拌器61K、攪拌槳61和墨粉供應輥68K。攪拌器61K由未示 出的驅動器旋轉驅動。攪拌槳62K由位于攪拌器61K的垂直向下方向的未示出的驅動器旋 轉驅動。墨粉供應輥68K由位于攪拌槳62K的垂直向下方向的未示出的驅動器旋轉驅動。 儲料器6K內(nèi)的K墨粉由于攪拌器6IK和攪拌槳6 的旋轉驅動而被攪拌,并且由于其自身 重量向墨粉供應輥68K移動。墨粉供應輥68K包括金屬芯桿和由覆蓋于所述金屬芯桿表面 的樹脂泡沫形成的輥。墨粉供應輥68K旋轉,同時將儲料器6K內(nèi)部的K墨粉粘附于所述輥 表面。顯影器漲的顯影單元7K內(nèi)部包括顯影輥67K和薄刮片(thinning blade)64K。顯 影輥67K旋轉,同時接觸感光鼓I和墨粉供應輥68K。薄刮片64K的尖端接觸顯影輥67K。 粘附于儲料器6K內(nèi)部的墨粉供應輥68K的K墨粉通過顯影輥67K和墨粉供應輥68K的接 觸部分被供應于顯影輥67K的表面。隨同顯影輥67K的旋轉,無論供應的K墨粉何時通過 顯影輥67K和薄刮片64K的接觸位置,在輥表面上的K墨粉的層厚被調節(jié)。接下來,在層厚 調節(jié)之后K墨粉粘附于顯影區(qū)內(nèi)感光鼓I表面上的K靜電潛像,所述顯影區(qū)是顯影輥67K 和感光鼓I的接觸部分。由于K墨粉的粘附,K靜電潛像被顯影成K墨粉圖像。用于K顏色的處理器IK參考圖3進行解釋。然而,其它處理器1Y、1M和IC也進行相似的過程,以分別在感光鼓2Y、2M和2C的表面上形成Y、M和C墨粉圖像。如圖2所示,光寫入器70被布置在處理器1Y、1M、1C和IK的垂直向上方向?;?圖像數(shù)據(jù),光寫入器70——其為潛像寫入單元一利用從激光二極管發(fā)射的激光束L在各 處理器1Y、1M、1C和IK中進行感光鼓2Y、2M、2C和I的光學掃描。由于該光學掃描,Y、M、C 和K靜電潛像分別形成于感光鼓2Y、2M、2C和I上。當進行光學掃描時,光寫入器70通過 使用由未示出的多邊電機(polygon motor)旋轉驅動的多面旋轉鏡(polygon mirror)使 從光源發(fā)射的激光束L極化,并通過多個光學透鏡和反射鏡將激光束L發(fā)射至感光鼓2上。 也可以使用通過應用從LED陣列的多個LED發(fā)射的發(fā)光二極管(LED)光束進行光寫入的設 備。轉印單元65被布置在處理器1Y、1M、1C和IK的垂直向下方向。環(huán)形中間轉印環(huán) 帶66在轉印單元65上拉伸,并以逆時針方向連續(xù)移動。除了中間轉印帶66,轉印單元65 包括傳動輥17、從動輥69、四個初級轉印輥83Y、83M、83C和83K、一個次級轉印輥80、帶狀 清潔裝置81和清潔支承輥82。中間轉印帶66在傳動輥17、從動輥69、清潔支承輥82和初級轉印輥83Y、83M、83C 和81之上拉伸。由于由未示出的驅動器以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的傳動輥17的旋轉,中間 轉印帶66以逆時針方向循環(huán)移動。循環(huán)移動的中間轉印帶66被分別夾在四個初級轉印輥83Y、83M、83C和81與感 光鼓2Y、2M、2C和I之間。由于中間轉印帶66夾入中間,在中間轉印帶66前表面接觸感 光鼓2Y、2M、2C和I的地方,分別形成Y、M、C和K顏色的初級轉印壓區(qū)(nip)。未示出的轉印偏壓電源向初級轉印輥83Y、83M、83C和8 施加初級轉印偏壓。由 于這個原因,分別在感光鼓2Y、2M、2C和I上的靜電潛像和初級轉印輥83Y、83M、83C和81 之間形成轉印電場。轉印充電單元或轉印刷也可代替初級轉印輥83Y、83M、83C和81而使 用。隨感光鼓2Y的旋轉,當形成于Y處理器IY的感光鼓2Y表面上的Y墨粉進入Y顏 色的初級轉印壓區(qū)時,Y墨粉由于轉印電場和壓區(qū)壓力從感光鼓2Y初級轉印至中間轉印帶 66上。當包括初級轉印的Y墨粉圖像的連續(xù)運動的中間轉印帶66經(jīng)過M、C和K顏色的初 級轉印壓區(qū)時,在感光鼓2M、2C和I上的M、C和K墨粉圖像分別被順序地疊加在Y墨粉圖 像上,并被初級轉印。由于這樣的疊加初級轉印,四種顏色墨粉圖像在中間轉印帶66上形 成。轉印單元65的次級轉印輥80布置在中間轉印帶66的環(huán)的外面。由于這個原因, 中間轉印帶66被夾在次級轉印輥80和該環(huán)內(nèi)表面上的從動輥69之間。因此,次級轉印壓 區(qū)在中間轉印帶66的前表面接觸次級轉印輥80的地方形成。未示出的轉印偏壓電源向次 級轉印輥80施加次級轉印偏壓。由于這個原因,在次級轉印輥80和接地的從動輥69之間 形成次級轉印電場。進紙盒84布置在轉印單元65的垂直向下方向,這樣進紙盒84可附著于打印機的 底座或可從其拆卸。進紙盒84在其中裝有一扎多張記錄紙P。進紙盒84使進紙輥85與該 扎紙中最上面的記錄紙P接觸并使進紙輥85在預定的時限以逆時針方向旋轉,將記錄紙P 傳送至進紙路徑86。一對套準輥87置于進紙路徑86的末端附近。當從進紙盒84輸送的記錄紙P被
7夾在該對套準輥87之間時,套準輥87立即停止旋轉。接下來,套準輥87在與次級轉印壓 區(qū)中的中間轉印帶66上的四種顏色墨粉圖像同步的時限重新開始旋轉驅動,并將記錄紙P 朝次級轉印壓區(qū)傳送。由于次級轉印電場和壓區(qū)壓力,在中間轉印帶66上的四種顏色墨粉圖像——其附 著在次級轉印壓區(qū)中的記錄紙P上——被整體次級轉印于記錄紙P上。四種顏色墨粉圖像 與記錄紙P的白色合并,并成為彩色墨粉圖像。在經(jīng)過次級轉印壓區(qū)后,包括在表面上形成 的彩色墨粉圖像的記錄紙P與次級轉印輥80和中間轉印帶66彎曲分離。接下來,記錄紙 P經(jīng)由轉印后傳送路徑33傳送至稍后解釋的定影裝置34。未被轉印至記錄紙P的轉印殘留墨粉粘附于已經(jīng)通過次級轉印壓區(qū)的中間轉印 帶66。與中間轉印帶66的前表面接觸的帶狀清潔裝置81從帶表面清潔轉印殘留墨粉。被 置于中間轉印帶66的環(huán)內(nèi)表面的清潔支承輥82,從所述環(huán)的內(nèi)表面進行支撐,通過帶狀清 潔裝置81進行帶清潔。定影設置34在定影輥3 和增壓輥34b之間形成定影壓區(qū)。定影輥34a內(nèi)部包 括加熱源諸如未示出的鹵燈。增壓輥34b旋轉,同時以預定的壓力接觸定影輥34a。被傳 送至定影裝置34內(nèi)部的記錄紙P被夾在定影壓區(qū)之間,這樣,記錄紙P的承載未定影的墨 粉圖像的表面粘附于定影輥34a。由于加熱和加壓,墨粉圖像中的墨粉軟化,彩色圖像被定影。從定影裝置34內(nèi)彈出的記錄紙P經(jīng)過定影后傳送路徑89傳遞,并進入彈出路徑 90和預反轉傳送路徑41的分支點。以轉動軸4 為中心旋轉驅動的開關爪42被置于定影 后傳送路徑89的側向。開關爪42的旋轉關閉或打開定影后傳送路徑89的端部附近區(qū)域。 在記錄紙P從定影裝置34傳送的時間內(nèi),開關爪42在如圖2所示的連續(xù)線所表示的旋轉 位置處停止,從而打開定影后傳送路徑89的端部附近區(qū)域。由于這個原因,記錄紙P從定 影后傳送路徑89前進至彈出路徑90內(nèi),并夾在一對彈出輥91之間。基于在操作單元上的輸入操作——該操作單元包括未示出的數(shù)字鍵區(qū)并控制從 未示出的個人計算機發(fā)出的信號,如果設置了單面打印模式,則夾在彈出輥91之間的記錄 紙P被彈出打印機。接下來,彈射出的記錄紙P被堆疊在堆疊單元,該堆疊單元是底座的上 蓋50的上表面。如果設定了雙面打印模式,被傳送至彈出路徑90內(nèi)部的記錄紙P的后端邊通過定 影后傳送路徑89,同時記錄紙P的頂端被夾在彈出輥91之間,而開關爪42旋轉至如圖2所 示的虛線所表示的位置,從而關閉定影后傳送路徑89的端部附近區(qū)域。幾乎同時,彈出輥 91開始反向旋轉。由于這個原因,記錄紙P被傳送,使得記錄紙P的后端邊朝前端反轉,且 記錄紙P前進至預反轉傳送路徑41的內(nèi)部。打印機的前側示于圖2中。與圖2所示的紙面呈正交方向的前側是打印機的前表 面,且后側是后表面。此外,在圖2中示出的打印機右側是右表面,而左側是左表面。打印機 的右端部分是反轉單元40,其以轉動軸40a為中心旋轉。由于這個原因,反轉單元40可相 對于底座主體被打開或關閉。當彈出輥91反向旋轉時,記錄紙P前進到反轉單元40的預 反轉傳送路徑41的內(nèi)部,并以垂直方向從上面朝下面?zhèn)魉?。在通過一對反向傳送輥43后, 記錄紙P前進至反向傳送路徑44內(nèi)部,該反向傳送路徑44具有半圓形的曲線。因為記錄 紙P沿著該彎曲形狀傳送,記錄紙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被反轉,記錄紙P從上面以垂直方向朝下面的前進方向也被反轉,且記錄紙P以垂直方向從下面朝上面?zhèn)魉?。接下來,記錄紙P 經(jīng)由進紙路徑86內(nèi)部再前進至次級轉印壓區(qū)。在彩色圖像被整體次級轉印在記錄紙P的 另一面之后,記錄紙P順序通過轉印后傳送路徑88、定影裝置34、定影后傳送路徑89、彈出 路徑90和彈出輥91,并彈出打印機外。反轉單元40包括外蓋45和擺動元件46。具體而言,反轉單元40的外蓋45得到 支撐,使得外蓋45以布置于打印機主體的底座中的轉動軸40a為中心旋轉。由于旋轉,外 蓋45以及被支撐在內(nèi)部的擺動元件46相對于底座打開和關閉。如圖2所示的虛線所示, 當外蓋45和內(nèi)部支撐的擺動元件46打開時,進紙路徑86、次級轉印壓區(qū)、轉印后傳送路徑 88、定影后傳送路徑89和彈出路徑90——它們布置在反轉單元40和打印機主體之間—— 在縱向上被分成兩部分,并暴露于外面。由于這個原因,進紙路徑86、次級轉印壓區(qū)、轉印后 傳送路徑88、定影后傳送路徑89和彈出路徑90內(nèi)部的卡紙可容易取出。此外,擺動元件46由外蓋45支撐,使得當外蓋45打開時,擺動元件46以布置在外 蓋45中的未示出的擺動軸為中心旋轉。由于旋轉,當擺動元件46相對于外蓋45打開時, 預反轉傳送路徑41和反向傳送路徑44在縱向上被分成兩部分,并暴露于外面。由于這個 原因,預反轉傳送路徑41和反向傳送路徑44內(nèi)部的卡紙可容易取出。如圖2所示的箭頭所指示,打印機的底座的上蓋50以軸元件51為中心得以旋轉 式支撐。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上蓋50相對于底座打開了上蓋50。因此,底座的上部分開口被 充分暴露。然而,在最近使用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移除圖像形成裝置的內(nèi)部組件和裝置而不 影響圖像形成裝置的緊湊性、輕質和可操作性是期望的。如圖4所示,布置在圖像形成裝置 底座的前側端(圖4中所示的箭頭F方向的端部)的前蓋可以被打開,作為移除內(nèi)部組件 和裝置的方法??蛇x地,如圖5所示,布置在底座的左側端的左蓋可以被打開,作為移除方 法。如圖6所示,對于相比之下具有高移除頻率的內(nèi)部組件和裝置而言,打開上蓋是期望 的。由于這個原因,當從上面觀察底座的內(nèi)部而無需下蹲、彎腰或彎身時,移除操作可以被 認可。因此,工作量可被減少,且操作錯誤的發(fā)生可得到控制。此外,因為圖像形成裝置的 上部可能處于強可視性的位置,上部通常被用作彈出盤或者掃描器被安裝在上部。在根據(jù)該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在圖2中示出的四個處理器1Y、1M、1C和IK作為 相比之下具有高移除頻率的代表性例子進行解釋。因為處理器1Y、1M、1C和IK在各自的顯 影器5Y、5M、5C和漲中的墨粉耗盡時被更換,處理器1Y、1M、1C和IK被頻繁移除。如果圖 6所示的打開上蓋法被用于移除處理器1Y、1M、1C和1K,則水平布置處理器1Y、1M、1C和IK 是每一處理器1Y、1M、1C和IK的最重要的布局情況。如果處理器1Y、1M、1C和IK豎直布置 而非水平布置,則例如,為了從頂部更換第三個處理器,不需要更換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處理 器也需要與第三個處理器一起移除。因此,可操作性被顯著降低。如圖2所示,如果水平布局被用于四個處理器1Y、1M、IC和1K,則中間轉印帶66需 要被水平拉伸,使得中間轉印帶66接觸感光鼓2Y、2M、2C和I。此外,如圖2所示,四個水 平處理器1Y、1M、1C和IK可以布置在水平方向上長的中間轉印帶66的垂直向上方向???選地,四個水平處理器1Y、1M、1C和IK也可以布置在水平方向上長的中間轉印帶66的向下 方向。如果四個水平處理器1Y、1M、IC和IK布置在中間轉印帶66的向下方向,則光寫入器 70需要水平布置在處理器1Y、1M、1C和IK的向下方向,使得光寫入器70能夠對四個感光
9鼓2Y、2M、2C和I進行光掃描。因此,在圖2所示布局的反轉布局中,光寫入器70、處理器 1Y、1M、1C和1K、以及中間轉印帶66從垂直方向的下部向上部順序疊加。然而,如果記錄紙 P將以垂直方向從下部向上部傳送,則定影裝置34需要布置在比形成次級轉印壓區(qū)的中間 轉印帶66更向上的方向。由于這個原因,如果前面提及的布局被使用,則定影裝置34的左 側變成空的空間。因此,圖像形成裝置的緊湊性和空間節(jié)約的實現(xiàn)變得困難。因此,如圖2所示,在根據(jù)該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使用的布局中,四個處理器1Y、 1M、1C和IK水平布置在水平方向上長的中間轉印帶66的向上方向。如圖2所示,在前面提 及的布局中,水平方向上長的光寫入器70布置在四個處理器1Y、1M、1C和IK的向上方向。 此外,四個處理器1Y、1M、IC和IK和光寫入器70布置在定影裝置34的側向。因此,可以避 免產(chǎn)生空的空間。即使水平布置的處理器1Y、1M、1C和IK布置在水平方向上長的中間轉印帶66的 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光寫入器70仍需要在對處理器1Y、1M、IC和IK進行移除操作之前從 與處理器1Y、1M、1C和IK相對的位置收回。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例如,如果處理 器1Y、1M、1C和IK布置在中間轉印帶66的向上方向,則光寫入器70布置在處理器1Y、1M、 IC和IK的向上方向。在這樣的布局中,即使上蓋50相對于底座打開,光寫入器70仍成為 障礙,處理器1Y、1M、IC和IK不能被暴露。因此,在對處理器1Y、1M、IC和IK進行移除操作 前,光寫入器70需要從緊挨處理器1Y、1M、IC和IK之上收回。因此,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為了實現(xiàn)緊湊性和空間節(jié)約,處理器1Y、1M、 IC和IK布置在中間轉印帶66的向上方向,光寫入器70進一步布置在處理器1Y、1M、1C和 IK之上。由于這個原因,光寫入器70需要從緊挨處理器1Y、1M、1C和IK之上收回。在根據(jù) 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用于打開上蓋50的方法中,為了收回光寫入器70,光寫入器70的一 個端側由底座內(nèi)部的架子可旋轉地支撐,且光寫入器70就像開關門一樣進行旋轉,從而使 得光寫入器70得以從緊挨處理器1Y、1M、1C和IK之上收回或者使得在緊挨處理器1Y、1M、 IC和IK之上安置光寫入器70??蛇x地,光寫入器70可以被支撐在可被打開和關閉的上蓋 50的下表面?zhèn)龋⑶译S著上蓋50的打開和關閉,光寫入器70可從緊挨處理器1Y、1M、IC和 IK之上收回或者緊挨在處理器1Y、1M、IC和IK之上安置。然而,無論所使用的任何結構如何,可滑動地移動或轉動的光寫入器70的震動和 上蓋50的震動導致底座內(nèi)部光寫入器70和感光鼓2Y、2M、2C和I的相對位置發(fā)生錯誤。 由于該錯誤,光寫入器70的寫入位置準確性下降。寫入位置準確性的下降導致圖像模糊、 圖像遺漏、圖像漸淡等等。而且,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括多個處理器1Y、1M、1C和IK的打 印機中,寫入位置準確性的下降也導致顏色未對準。接下來解釋作為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顯著特征的一個結構。光寫入器70——其在進行操作諸如圖像形成時處于寫入操作位置、感光鼓2、主機 架8和頂架9被示于圖7中。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和11分別貫入頂架9的支撐托 架(holding bracket) 12和13,并分別與支撐單元14和15接合,支撐單元14和15是布 置在主機架8上的定位單元(positioning unit)。因此,支撐單元14和15分別支撐承載 單元10和11。當由各自的支撐單元14和15支撐時,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和11分 別壓住空氣氣缸16和17。而且,承載單元10和11以預定的間隙貫入支撐托架12和13。 例如,如圖8所示,彈簧27使承載單元10偏置,并使承載單元10接觸主機架8的支撐單元
1014。相似地,彈簧27也被布置在承載單元11的一側,并使承載單元11接觸支撐單元15。 由于這個原因,光寫入器70相對于主機架8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而不受頂架9的位置精 確性的影響。因此,光寫入器70的寫入位置準確性的下降得到控制。參考圖9,解釋通過相對于主機架8轉動光寫入器70而將光寫入器70移至收回位 置(retracting position)。支軸桿18的兩端都由主機架8支撐,并且支軸桿18可轉動 地樞軸支撐頂架9。彈簧27使得承載單元10和11與支撐托架12和13的外圍分別接觸。 由于這個原因,當將光寫入器70從寫入操作位置移動至收回位置時,光寫入器70和頂架9 可一起轉動,同時控制光寫入器70的嚴重震動。因此,當頂架9相對于主機架8關閉時,由 于頂架9和光寫入器70受到嚴重的震動而發(fā)生扭曲或變形可得到控制。因為承載單元10和承載單元11的結構基本上是相同的,除非另外指出,所以僅解 釋承載單元10,而省略對承載單元11的解釋。圖1是當光寫入器70被移動至寫入操作位置時,空氣氣缸16附近狀況的示意圖。 空氣氣缸16包括活塞19、氣缸20、氣缸偏置彈簧21、壓縮室22、孔口 23、連通孔M、連通孔 開/閉元件25和彈簧26。氣缸偏置彈簧21以從氣缸20拉開的方向偏置活塞19。活塞19 壓向壓縮室22,從而減少壓縮室22的體積??卓?23連通壓縮室22和外部。連通孔M獨 立于孔口 23連通壓縮室22和外部。連通孔開/閉元件25打開和關閉連通孔24。彈簧沈 以連通孔M的打開方向偏置連通孔開/閉元件25。接下來,解釋光寫入器70從收回位置回復到寫入操作位置的過程。首先,光寫入 器70的承載單元10按壓連通孔開/閉元件25,關閉連通孔M。其次,承載單元10經(jīng)由連 通孔開/閉元件25按壓活塞19。壓縮室22由于活塞19的壓入得以壓縮,并且壓縮室22 內(nèi)的空氣以箭頭C的方向經(jīng)由孔口 23釋放。如果用戶嘗試從收回位置迅速將光寫入器70 回復至寫入操作位置,則因為從壓縮室22內(nèi)部經(jīng)由孔口 23釋放的空氣的量較少,所以壓縮 室22內(nèi)部的壓力增加。由于壓縮室22內(nèi)部的壓力和氣缸偏置彈簧21,偏置力在承載單元 10的向上推的方向上起作用。當空氣氣缸16使承載單元10接觸主機架8的支撐單元14 時,該偏置力使得能夠吸收震動。此外,活塞19被壓入,且壓縮室22內(nèi)部的空氣以箭頭C的方向從孔口 23釋放,從 而,逐漸降低壓縮室22內(nèi)部的壓力,也降低了使空氣氣缸16向上推承載單元10的偏置力。 接下來,如圖10所示,當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由主機架8的支撐單元14支撐且壓縮 室22內(nèi)部的壓力逐漸降低并接近零時,偏置于承載單元10上的偏置力僅由彈簧27和頂架 9的重量以及由氣缸偏置彈簧21提供。因此,滿足關系“彈簧27的偏置力+頂架9的重量 >氣缸偏置彈簧21 (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使得能夠精確確定光寫入器70在主機架8的 支撐單元14中的位置。因此,即使氣缸偏置彈簧21 (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大于彈簧27的偏置力,滿足 前面提及的關系也能夠將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壓向支撐單元14,并且能夠精確確定 光寫入器70的位置。然而,彈簧27的偏置力被設定為大于氣缸偏置彈簧21的偏置力。由 于這個原因,因圖像形成裝置在圖像形成期間的震動或在運輸期間的震動引起的光寫入器 70位置的位移可被控制,且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此外,即使彈簧沈的偏置力大于彈簧27的偏置力,滿足關系“彈簧27的偏置力+ 頂架9的重量>偏置彈簧沈的偏置力”使得能夠將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壓向支撐單
11元14,并且能夠精確確定光寫入器70的位置。特別地,彈簧27的偏置力被設定為大于彈簧 26的偏置力。由于這個原因,因圖像形成裝置在圖像形成期間的震動或在運輸期間的震動 引起的光寫入器70位置的位移可被控制,且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因此,當突然將光寫入器70從收回位置回復至寫入操作位置時,空氣氣缸16對承 載單元10施加顯著的偏置力、吸收震動并將光寫入器70緩慢回復至寫入操作位置。隨后, 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逐漸下降,從而使得能夠通過使用彈簧27的偏置力,精確確定光寫入 器70相對于支撐單元14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空氣氣缸16壓向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可以吸收震 動。此外,如圖11所示,突出單元31也可布置在頂架9上,且可使用突出單元31按壓空氣 氣缸16來吸收震動。然而,與在本實施方式中類似,使用承載單元10——其被用于確定光 寫入器70的位置——來壓縮空氣氣缸16消除了在頂架9上布置突出單元31的必要。因 此,圖像形成裝置的成本可被減小。圖12是當光寫入器70從寫入操作位置移動至收回位置時空氣氣缸16附近的示 意圖。當光寫入器70以寫入操作位置的向上方向移動以移動至收回位置時,連通孔開/閉 元件25由于彈簧沈的回復力被向上推,且連通孔M打開。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連通孔 24可通過使用彈簧沈向上推連通孔開/閉元件25而被打開,從而消除了包括用于驅動打 開和關閉連通孔M的連通孔開/閉元件25的專用促動器的必要。由于這個原因,圖像形 成裝置的成本可被減少,而圖像形成裝置的內(nèi)部結構可得以簡化。當連通孔M打開時,空氣同時從孔口 23和連通孔M分別以箭頭D和E的方向被 帶入壓縮室22中。換言之,相比于僅包括孔口 23時,包括連通孔M以及孔口 23使得空氣 從外部迅速向壓縮室22內(nèi)部傳送。由于這個原因,壓縮室22內(nèi)部的空間擴張,且空氣氣缸 16的偏置力可被迅速恢復。因此,當光寫入器70再次從收回位置移動至寫入操作位置時, 快速恢復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使得能夠快速處理震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與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相同。然 而,如圖13所示,除了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解釋的結構外,頂架9包括轉矩限制器觀,其包括 齒輪四,而主機架8包括與轉矩限制器28的齒輪四相嚙合的齒條30。在頂架9上布置轉 矩限制器觀而不是在主機架8上布置轉矩限制器觀,使得能夠有效利用空間和能夠增強圖 像形成裝置的緊湊性。此外,聯(lián)鎖開關32——其檢測頂架9是否相對于主機架8被打開或 關閉,被布置在主機架8上,位于包括轉矩限制器觀的頂架9的同一側。如圖14所示,聯(lián) 鎖開關32包括可動桿35和基座36。可動桿35以箭頭G的方向受壓,而聯(lián)鎖開關32被開 啟。當頂架9從收回位置移動到寫入操作位置并被關閉時,連接于頂架9的上蓋50的突出 單元M直接按壓并開啟聯(lián)鎖開關32。由于這個原因,頂架9的關閉可被鑒別出。圖15是當頂架9在維修期間移除感光鼓2時相對于主機架8轉動的時候,轉矩限 制器觀周圍的示意圖。當轉矩限制器觀的齒輪四以箭頭F的方向旋轉時,在箭頭F的方向上大于或等 于預定轉矩(至少大于作用于可相對于主機架8連同頂架9 一起轉動的部件諸如光寫入器 70等的重力的力)的轉矩需要被加到轉矩限制器觀。如果所施加的轉矩小于預定的轉矩, 則通過轉矩限制器觀施加高轉矩。由于這個原因,齒輪四不能旋轉并在相同的位置與齒 條30保持配合。換言之,轉矩限制器28調整頂架9的轉動,這樣,即使通過使用小于預定偏置力(預定轉矩)的偏置力來以相對于主機架8關閉的方向偏置頂架9,頂架9也不向關 閉方向轉動。由于這個原因,即使用戶在從收回位置移動頂架9至寫入操作位置的過程中停止 支撐頂架9,齒輪四也努力以圖15所示的箭頭F的方向旋轉,且轉矩限制器觀施加高轉 矩。由于這個原因,齒輪四和齒條30在相同位置保持配合,且頂架9不因為作用于頂架9 和光寫入器70的重力而關閉。因此,用戶可使用雙手更換感光鼓2,可維護性得以增強。此外,大于或等于預定轉矩的轉矩以頂架9相對于主機架8的關閉方向被施加于 轉矩限制器觀,從而使得轉矩限制器觀旋轉。轉矩限制器觀停止對齒輪四施加轉矩,因 此使得齒輪四能夠旋轉。因此,在關閉方向上手動下壓頂架9使得齒輪四沿著齒條30旋 轉和移動,并且頂架9以關閉方向轉動,從而使得能夠相對于主機架8關閉頂架9。當齒輪四在與箭頭F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施加于齒輪四的轉矩是可忽略 的,且齒輪四能夠沿著齒條30旋轉和移動。因此,因為在打開頂架9時由轉矩限制器觀 施加在齒輪四上的轉矩幾乎為零,所以當打開頂架9時,由于力小于關閉頂架9時的力,齒 輪四以圖9所示的箭頭F的相反方向沿著齒條30旋轉和移動。因此,頂架9可被容易地 打開。因為無論頂架9的關閉速度如何,轉矩限制器觀的轉矩是恒定的,所以如果用戶 以蠻力關閉頂架9,則頂架9被強力關閉。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空氣氣缸16被用作震動 吸收單元,使得偏置力根據(jù)關閉速度增加。因此,因為在關閉頂架9時的震動可以被適當?shù)?吸收,對光寫入器70的扭曲和損壞可以被防止。圖16是當相對于主機架8關閉頂架9時轉矩限制器觀附近的示意圖。當頂架9 被關閉時,齒條30和齒輪四分離。分離齒條30和齒輪四防止了轉矩限制器觀的轉矩的 發(fā)生,且所述轉矩接近零,從而使得能夠控制頂架9由于長時期施加扭矩導致的變形以及 隨后的聯(lián)鎖開關32——其檢測頂架9是否打開或關閉——的錯誤操作。換言之,即使頂架 9被關閉,聯(lián)鎖開關32也不能因為頂架9的變形而受到頂架9的按壓而聯(lián)鎖開關32檢測頂 架9為打開狀態(tài)。然而,齒輪四和齒條30的分離使得能夠控制這樣的聯(lián)鎖開關32錯誤操 作。參考圖17具體解釋,當移動光寫入器70至寫入操作位置時,頂架9由于轉矩限制 器觀的偏置力在箭頭H的方向上被偏置,從而在頂架9中產(chǎn)生彎曲。由于這個原因,在移動 頂架9至寫入操作位置后,固定于頂架9的掣子37卡住前架38。由于這個原因,彎曲的頂 架9相對于打印機的主體完全關閉。在這樣的關閉狀態(tài)下,因為突出單元M處于邊緣上向 上的方向,而不是合適的位置,所以聯(lián)鎖開關32即使在頂架9完全關閉的情況下也不操作。 為克服該缺陷,當頂架9被移動至寫入操作位置并關閉時,齒條30和齒輪四互相分離,并 使轉矩限制器觀的轉矩幾乎等于零。由于這個原因,頂架9的彎曲得到控制,且使用突出 單元M,聯(lián)鎖開關32可被下壓。為保持頂架9的關閉狀況,即使用戶停止用手支撐頂架9,扭力彈簧——其以打開 方向偏置頂架9而不考慮頂架9的位置——也可被布置在支軸桿18上。然而,當使用扭力 彈簧時,在頂架9的關閉狀態(tài)期間,利用扭力彈簧的固定末端以及主機架8的彈簧,顯著的 偏置力被持續(xù)施加在頂架9的操作點上。由于這個原因,頂架9的變形可能性增加。因此, 轉矩限制器觀被期望用作這樣的機構即使當使用雙手更換感光鼓2時用戶停止手動支撐
13頂架9,其也維持頂架9的關閉狀態(tài)。在本實施方式中,為有效利用空間并增強打印機的緊湊性,轉矩限制器觀被布置 在頂架9上。然而,轉矩限制器觀也可被布置在主機架8上。當使用前面提及的結構時, 齒條30被布置在具有頂架9的一側上,且頂架9在關閉方向上被手動支撐,以在轉矩限制 器觀上施加大于或等于預定轉矩的轉矩。由于這個原因,轉矩限制器觀旋轉,并使齒輪四 旋轉。因此,齒條30在齒輪四上移動,且頂架9可在關閉方向上轉動。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具有圖像形成裝置形式的打印機包括感光鼓2、光寫入 器70和頂架9。感光鼓2是運載潛像的潛像運載元件。光寫入器70是在感光鼓2上寫入 潛像的潛像寫入單元。頂架9是這樣的支撐元件,其可以以支軸桿18為中心,在相對于圖 像形成裝置的主體為打開位置的收回位置和為關閉位置的寫入操作位置之間轉動,同時支 撐光寫入器70,所述支軸桿18是布置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的轉動軸。打印機包括支撐單 元14和15、彈簧27以及空氣氣缸16。支撐單元14和15是被置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并 在頂架9處于寫入操作位置時確定光寫入器70相對于感光鼓2的位置的定位單元。彈簧 27是偏置單元,其偏置光寫入器70并使光寫入器70接觸支撐單元14和15。空氣氣缸16 是震動吸收單元,其吸收當頂架9從收回位置移動到寫入操作位置時頂架9和光寫入器70 受到的震動。在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中,當頂架9處于寫入操作位置時,由彈簧27施加的 偏置使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和11接觸被置于主機架8上的支撐單元14和15。由于 這個原因,光寫入器70相對于感光鼓2的位置可以被精確地確定。此外,空氣氣缸16可吸 收當頂架9從收回位置移動到寫入操作位置時頂架9和光寫入器70受到的震動。因此,當 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關閉時,由于頂架9和光寫入器70受到的震動導致的顯著 扭曲或形變的發(fā)生可被控制。換言之,除了偏置光寫入器70的承載單元10、11和使承載單 元10、11接觸作為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nèi)部定位單元的支撐單元14和15之外,頂架9和光 寫入器70受到的震動被吸收,且顯著扭曲的發(fā)生得以防止。由于這個原因,相比于未吸收 震動的結構,光寫入器70可被精確確定。因此,光寫入器70的寫入位置準確性的下降可得 到控制。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扭力彈簧被包括在內(nèi),其是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以打開 方向偏置頂架9的第二偏置單元。由于這個原因,即使用戶停止手動支撐頂架9,頂架9的 關閉狀態(tài)可得到維持。因此,用戶可使用雙手更換感光鼓2,可維護性得到增強。此外,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轉矩限制器被包括在內(nèi),這樣,頂架9由于偏置力小于 預定偏置力(預定轉矩)而不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以關閉方向轉動,并且頂架9可以 由于偏置力大于預定偏置力以關閉方向轉動。由于這個原因,即使用戶停止手動支撐頂架 9,轉矩限制器觀也可調節(jié)頂架按關閉方向的轉動,原因在于重力小于預定的偏置力且作 用于頂架9和光寫入器70上。因此,由于頂架9的關閉狀態(tài)可得到維持,用戶可用雙手更 換感光鼓2,可維護性被增強。此外,相比于當扭力彈簧(torsion spring)被用于維持頂架 9的打開狀態(tài)時,頂架9等的扭曲可得到控制。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在頂架9上布置轉矩限制器觀使得能夠增強圖像形成裝置主 體的緊湊性和感光鼓2的可維護性。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打印機包括主機架8和聯(lián)鎖開關32。主機架8是布置在圖像 形成裝置主體上且垂直于感光鼓軸向的一對框架。聯(lián)鎖開關32是布置于主機架8之一并
14檢測頂架9的開和閉的開/閉檢測器。轉矩限制器觀被布置于主機架8的布置了頂架9 的聯(lián)鎖開關32的同側。由于這個原因,當由于轉矩限制器觀難以關閉的頂架9的一側被 關閉時,聯(lián)鎖開關32被開啟,且能夠檢測頂架9的關閉。因此,布置轉矩限制器觀得以預 防關閉缺陷。此外,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當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完全關閉時,施加于 轉矩限制器觀上的轉矩幾乎等于零。由于這個原因,即使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 關閉長時間,頂架9也不變形。因此,當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被關閉時,聯(lián)鎖開 關32能夠可靠地確認頂架9的關閉。此外,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打印機包括布置在轉矩限制器觀上的齒輪四和與齒輪 29嚙合的齒條30。當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完全關閉時,齒輪四和齒條30分離。 由于這個原因,當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完全關閉時,轉矩限制器觀的轉矩幾乎 等于零。因此,頂架9由于長期施加扭矩而導致的形變可得到控制,并且聯(lián)鎖開關32由于 頂架9的變形而導致的錯誤操作也可得到控制。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當通過頂架9和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形成的角度 小于預定角度,換言之,當頂架9和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之間的距離與預定距離比較已經(jīng)減 少時,空氣氣缸16——其為震動吸收單元——以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打開的方向偏置 頂架9。由于這個原因,空氣氣缸16可吸收當頂架9從收回位置移動到寫入操作位置時頂 架9和光寫入器70受到的震動,從而能夠控制頂架9和光寫入器70的顯著扭曲或形變。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空氣氣缸16是對光寫入器70施加偏置力的第三 偏置單元。由于這個原因,施加于光寫入器70的震動可被有效吸收。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彈簧27的偏置力大于空氣氣缸16——其為第三偏置 單元——的偏置力。由于這個原因,光寫入器70由于在圖像形成期間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 震動或運輸期間的震動導致的位置上的移動可得到控制,且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被精確 確定。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當頂架9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關閉時,空氣 氣缸16的偏置力在預定時間過去之后幾乎等于零。由于這個原因,施加于光寫入器70上 的偏置力僅由彈簧27的重量和頂架9的重量(作用于頂架9等上的重力)和由氣缸偏置 彈簧21提供。因此,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使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支撐單元14來精確確定。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空氣氣缸16是利用流體的流體減震器。因此,由 于通常已知的流體減震器的特性,空氣氣缸16可吸收當關閉頂架9的轉動速度高時較大力 下的震動,并可吸收當關閉頂架9的轉動速度較小時較小力下的震動。換言之,當轉動速度 高并可能導致頂架9和光寫入器70的顯著扭曲或變形時,空氣氣缸16可充分吸收較大力 下的震動。當轉動速度較小時,空氣氣缸可吸收較小力下的震動。因此,由于空氣氣缸16 的偏置力引起的在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關閉頂架9中的困難可被控制。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空氣氣缸16至少包括活塞19,壓縮室22——由 于活塞19的壓縮使得壓縮室22的體積減少,以及孔口 23——其在壓縮室22和空氣氣缸 16外部之間連通。按壓活塞19壓縮了壓縮室22,且經(jīng)由孔口 23釋放至空氣氣缸16外的 空氣的量可通過控制孔口 23的截面來加以控制。因此,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可使用簡單
15的結構進行調節(jié)。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空氣氣缸16包括連通孔M和連通孔開/閉元件 25。連通孔對在壓縮室22和空氣氣缸16外部之間連通,獨立于孔口 23。連通孔開/閉元 件25打開和關閉連通孔24。因此,除了孔口 23,連通孔M被包括在內(nèi),且連通孔開/閉元 件25在打開頂架9時打開連通孔M。由于這個原因,相比于僅包括孔口 23時,空氣迅速從 壓縮室22外部傳輸?shù)絻?nèi)部。因此,壓縮室22內(nèi)部的空氣膨脹,且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可 被迅速回復。因此,迅速回復空氣氣缸16的偏置力使得能夠快速處理當光寫入器70被再 次關閉時發(fā)生的震動。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連通孔M被布置于活塞19上。在通過光寫入器 70按壓后,連通孔開/閉元件25接觸活塞19并關閉連通孔24,從而消除了包括用于驅動 打開和關閉連通孔M的連通孔開/閉元件25的專用促動器的需要。由于這個原因,圖像 形成裝置的成本可被減少,而圖像形成裝置的內(nèi)部結構可得以簡化。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打印機包括彈簧沈,其處于連通孔開/閉元件25 由光寫入器70按壓方向的相反方向。彈簧沈是第四偏置單元,其偏置連通孔開/閉元件 25。由于這個原因,隨著頂架9打開,光寫入器70與連通孔開/閉元件25分離。因此,因 為連通孔開/閉元件25可通過彈簧沈的偏置力與活塞19分離,連通孔M可使用簡單結 構打開。此外,根據(jù)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彈簧27的偏置力大于彈簧沈的偏置力。由于這 個原因,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在圖像形成期間的震動或在運輸期間的震動產(chǎn)生的光寫入器70 的位置移動可被控制,且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在前面提及的實施方式中,頂架9和光寫入器70受到的震動也可通過使用彈簧作 為震動吸收單元而不是使用空氣氣缸16作為吸收震動的震動吸收單元來加以吸收。如此 使用的彈簧被連接至識別頂架9的開和關的聯(lián)鎖開關32,并且當頂架9關閉時,該彈簧縮 回,以確保該彈簧不接觸頂架9和光寫入器70。由于這個原因,在吸收震動后,該彈簧不對 頂架9在打開的方向上施加偏置,且光寫入器70的位置可被進一步精確確定。在本發(fā)明中,當支撐元件處于關閉位置時,通過偏置單元的偏置,使?jié)撓駥懭雴卧?接觸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nèi)部的定位單元。由于這個原因,潛像寫入單元相對于圖像形成裝 置主體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此外,震動吸收單元可吸收當支撐元件從打開位置移動到關 閉位置時支撐元件和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因此,當支撐元件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 體關閉時,由支撐元件和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導致的顯著扭曲的發(fā)生可被控制。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潛像寫入單元被偏置并使之接觸圖像形成裝 置主體內(nèi)部的定位單元。此外,支撐元件和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被吸收,且顯著扭曲的 發(fā)生得到控制。因此,相比于震動未被吸收的結構,潛像寫入單元的位置可被精確確定。盡管本發(fā)明已經(jīng)就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描述,以便完全和清楚的公開,但是所附 的權利要求不因此受到限制,而被理解為體現(xiàn)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想到的適當?shù)芈淙氡?文所述基本教導的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和可選結構。
權利要求
1.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感光圖像載體;潛像寫入單元,其在所述圖像載體上寫入潛像;支撐單元,其被配置在支撐所述潛像寫入單元的同時,以布置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 主體上的轉動軸為中心,在相對于所述主體的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轉動;定位單元,其布置在所述主體上并且當所述支撐單元處于關閉位置時,對所述潛像寫 入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載體進行定位;第一偏置單元,其偏置所述潛像寫入單元并使所述潛像寫入單元與所述定位單元接觸;震動吸收單元,其吸收當所述支撐單元從所述打開位置移動至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支 撐單元和所述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和轉矩限制器,其被布置在所述支撐單元上,在具有所述轉矩限制器的情況下,所述支撐 單元不被小于預定偏置力的偏置力在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關閉的方向轉動,并 且所述支撐單元由大于所述預定偏置力的偏置力在所述關閉方向上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偏置單元,其以相對于所述 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打開的方向偏置所述支撐單元。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轉矩限制器被布置于所述支撐單元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對框架,其以垂直于潛像運載元件軸向的方向布置于所述主體上;和 開/閉檢測器,其布置于所述框架之一上并檢測所述支撐單元的打開和關閉,其中 所述轉矩限制器被置于布置有所述支撐單元的所述開/閉檢測器的所述框架的同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 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施加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的轉矩幾乎變?yōu)榱恪?br>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 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施加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的轉矩幾乎變?yōu)榱恪?br>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 齒輪,其布置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和齒條,其與所述齒輪嚙合,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所述齒輪和所述齒條 分離。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 齒輪,其布置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和齒條,其與所述齒輪嚙合,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所述齒輪和所述齒條 分離。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 齒輪,其布置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和齒條,其與所述齒輪嚙合,其中2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所述齒輪和所述齒條 分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齒輪,其布置于所述轉矩限制器上;和齒條,其與所述齒輪嚙合,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被完全關閉時,所述齒輪和所述齒條 分離。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震動吸收單元作為第 三偏置單元起作用,所述第三偏置單元當所述支撐單元和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形成的 角度小于預定值時,相對于所述主體以所述打開方向偏置所述支撐單元。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第三偏置單元對所述潛像寫入單 元施加偏置力。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單元的所述偏置力大于 所述第三偏置單元的所述偏置力。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當所述支撐單元相對于所述圖像形成 裝置的主體關閉時,所述第三偏置單元的偏置力在預定的時間過去后幾乎等于零。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第三偏置單元是利用流體的流體 減震器。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流體減震器包括空氣氣缸,和所述空氣氣缸至少包括活塞、壓縮室以及連通所述壓縮室和所述空氣氣缸外部的孔 口,所述壓縮室的體積在被所述活塞壓縮后減少。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連通孔,其獨立于所述孔口,連通所述壓縮室和所述空氣氣缸外部;和連通孔開/閉單元,其打開和關閉所述連通孔。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連通孔被布置于所述活塞上,和在被所述潛像寫入單元按壓后,所述連通孔開/閉單元接觸所述活塞,并關閉所述連 通孑L。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包括第四偏置單元,其以所述連通 孔開/閉單元被所述潛像寫入單元按壓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布置,并偏置所述連通孔開/閉 單元。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單元的偏置力大于所述 第四偏置單元的偏置力。
全文摘要
本申請的發(fā)明名稱是圖像形成裝置。支撐單元在支撐潛像寫入單元的同時,以布置在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上的轉動軸為中心,在相對于所述主體的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轉動。定位單元,其布置在所述主體上,并且當支撐單元處于關閉位置時,對潛像寫入單元相對于圖像載體進行定位。偏置單元偏置潛像寫入單元,使其與定位單元接觸。震動吸收單元吸收當支撐單元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時支撐單元和潛像寫入單元受到的震動。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2063033SQ201010548458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出原良, 古市祐介, 喜多信彥, 多田薰, 小沼精, 萩原元太, 近藤和芳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