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相機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相機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小型化的數(shù)碼相機、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日益貼近人們的生活。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安裝于電子設備中的相機模組也變得越來越小?,F(xiàn)有的相機模組一般包括收容有鏡片的鏡頭模組及與鏡頭模組相連的影像感測模組。該影像感測模組包括承載基板及設置于承載基板上的影像感測器。然而,在將鏡頭模組與承載基板封裝為一體的過程中,影像感測器較易相對鏡頭模組的光軸傾斜,進而導致鏡頭模組的光軸很難與影像感測器同軸,直接影響了相機模組的組裝效率及相機模組的成像品質(zhì)。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組裝效率高的相機模組。一種相機模組包括一個鏡頭模組及一個與該鏡頭模組相固接的影像感測模組。該鏡頭模組包括鏡座。該鏡座具有一個與該影像感測模組相固接的中空的底座。該底座內(nèi)壁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斜面,且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靠近且朝向該影像感測模組。該影像感測模組包括一個與該底座同軸連接的中空的承載架。該承載架外壁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靠近該底座且朝向該底座內(nèi)壁。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與該底座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與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與該承載架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均為銳角且相等。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與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至少部分固接為一體。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的鏡頭模組的底座及影像感測模組的承載架分別具有相互匹配的至少一個第一斜面及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至少第一斜面與至少一個第二斜面在鏡頭模組及影像感測模組的組裝過程中有助于鏡頭模組與影像感測模組之間的精確對準,從而降低了鏡頭模組的中心軸偏離影像感測模組的中心軸的可能性,提高了組裝效率及相機模組的成像品質(zhì)。
圖I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提供的相機模組的立體圖。圖2是圖I中的相機模組沿II-II的剖面圖。圖3是圖I中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圖。圖4是圖3中的鏡座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提供的相機模組的鏡座與承載架的分解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鏡座及承載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ー種相機模組,其包括一個鏡頭模組及ー個與該鏡頭模組相配合的影像感測模組,該鏡頭模組包括鏡座,該鏡座具有一個與該影像感測模組相固接的中空的底座,其特征在干,該底座內(nèi)壁具有至少ー個第一斜面,且該至少ー個第一斜面靠近該影像感測模組,該影像感測模組包括一個與該底座同軸固接的中空的承載架,該承載架外壁具有至少ー個第二斜面,該至少ー個第二斜面靠近該底座,該至少ー個第一斜面與該底座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與該至少ー個第二斜面與該承載架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均為銳角且相等,該至少ー個第一斜面與該至少ー個第二斜面至少部分固接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影像感測模組包括一個與該承載架遠離該鏡頭模組的端部相連的的承載基板及一個設于該承載基板上的影像感測器,該承載架圍繞該影像感測器。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具有ー個靠近該影像感測模組的底端及一個由該底端向該影像感測模組延伸形成的凸塊,該至少ー個第一斜面設于該凸塊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底座設有至少ー個貫穿該底座的通孔。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內(nèi)壁為方形結(jié)構(gòu),且該底座內(nèi)壁具有四個首尾相連的第一斜面,該承載架外壁為方形結(jié)構(gòu),且該承載架外壁具有四個首尾相連的第二斜面。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內(nèi)壁為圓形結(jié)構(gòu),且該底座內(nèi)壁具有一個圓環(huán)形的第一斜面,該承載架外壁為圓形結(jié)構(gòu),且該承載架外壁具有一個圓環(huán)形的第二斜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鏡頭模組及影像感測模組。該鏡頭模組包括鏡座。該鏡座具有與該影像感測模組相固接的中空的底座。該底座內(nèi)壁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斜面。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靠近該影像感測模組。該影像感測模組包括與該底座同軸連接的中空的承載架。該承載架外壁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靠近該底座。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與該底座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與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與該承載架的中心軸之間的夾角均為銳角且相等。該至少一個第一斜面與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至少部分固接為一體。該至少第一斜面與該至少一個第二斜面在相機模組的組裝過程中便于鏡頭模組與影像感測模組之間的精確對準,提高了組裝效率。
文檔編號G03B17/02GK102759841SQ2011101104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張仁淙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