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平面顯示裝置被廣泛開發(fā),其中液晶顯示裝置由于輕量、薄型、低耗電等優(yōu)點尤其受到關(guān)注。特別是,在各像素中組裝了切換元件的有源矩陣型液晶顯示裝置中, IPS (In-Plane Switching :平面內(nèi)切換)模式或 FFS (Fringe Field Switching :邊緣場切換)模式等利用橫向電場(也包括邊緣電場)的構(gòu)造受到了關(guān)注。這樣的橫向電場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形成在陣列基板上的像素電極和對置電極,通過與陣列基板的主面大體平行的橫向電場對液晶分子進行切換。另一方面,還提出了在形成于陣列基板的像素電極和形成于對置基板的對置電極之間形成橫向電場或斜向電場,從而對液晶分子進行切換的技術(shù)。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及輔助電容線,分別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字狀的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副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帶狀的副電極與所述第一主電極相連結(jié),位于所述輔助電容線的上方,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ct。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副電極和帶狀的第一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副電極從所述第一主電極朝向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分別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 GP/ 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沿著相對于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右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沿著相對于第二方向左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和帶狀的第四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一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四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二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在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對置電極之間未形成電場的關(guān)斷時沿著第二方向初始取向的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三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與所述第二主電極和所述第四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大致相等,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
圖I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結(jié)構(gòu)的圖。圖2是概略地表示圖I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結(jié)構(gòu)及等價電路的圖。圖3是概略地表示從對置基板一側(cè)觀察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像素時的陣列基板的構(gòu)造的俯視圖。圖4是概略地表示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對置基板中的像素的構(gòu)造的俯視圖。圖5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一結(jié)構(gòu)例的一個像素中的最小單位結(jié)構(gòu)體的俯視圖。圖6是概略地表示將圖5所示的單位結(jié)構(gòu)體中的、包含第一主電極及第二主電極的液晶顯示面板以A-A'線切斷的截面的截面圖。圖7是用于說明液晶層中含有的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的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截面圖。圖8是用于說明液晶層中含有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狀態(tài)的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截面圖。圖9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其他結(jié)構(gòu)例的一個像素中的最小單位結(jié)構(gòu)體的俯視圖。圖10是用于對液晶層中含有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狀態(tài)進行說明的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截面圖。圖11是用于對液晶層中含有的展曲取向后的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進行說明的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及輔助電容線,分別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字狀的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副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帶狀的副電極與所述第一主電極相連結(jié),位于所述輔助電容線的上方,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 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 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副電極和帶狀的第一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副電極從所述第一主電極朝向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分別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 tan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其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 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沿著相對于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右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沿著相對于第二方向左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和帶狀的第四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一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四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二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在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對置電極之間未形成電場的關(guān)斷時沿著第二方向初始取向的液晶分子; 在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三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與所述第二主電極和所述第四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大致相等,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 時,以tanΘ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另外,在各圖中,對于發(fā)揮相同或類似的功能的結(jié)構(gòu)要素賦予相同的參照符號,并省略重復的說明。圖I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液晶顯示裝置I的結(jié)構(gòu)的圖。S卩,液晶顯示裝置I具備有源矩陣式的液晶顯示面板LPN、與液晶顯示面板LPN 連接的驅(qū)動IC芯片2及撓性布線基板3、對液晶顯示面板LPN進行照明的背光燈4等。液晶顯示面板LPN具備作為第一基板的陣列基板AR、與陣列基板AR對置地配置的作為第二基板的對置基板CT、保持在這些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的液晶層。這種液晶顯示面板LPN具備顯示圖像的有源區(qū)ACT。該有源區(qū)ACT由配置為mXn個矩陣狀的多個像素PX構(gòu)成(其中m及η為正整數(shù))。背光燈4在圖示的例子中配置在陣列基板AR的背面?zhèn)?。作為這樣的背光燈4,能夠應(yīng)用各種方式,此外,作為光源能夠應(yīng)用利用了發(fā)光二極管(LED)的光源或利用了冷陰極管(CCFL)的光源等,對于詳細構(gòu)造省略說明。圖2是概略地表示圖I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結(jié)構(gòu)及等價電路的圖。液晶顯示面板LPN在有源區(qū)ACT中,具備η條柵布線G (Gl Gn)、n條輔助電容線 C (Cl Cn)、m條源布線S (SI Sm)等。柵布線G及輔助電容線C沿著第一方向X分別延伸。此外,這些柵布線G及輔助電容線C沿著與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隔開間隔地相鄰,交錯地并列配置。源布線S與柵布線G及輔助電容線C交叉,沿著第二方向Y分別延伸。此外,源布線S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配置。這里示出的例子中,柵布線G及輔助電容線 C與源布線S之間大致正交,但是相互電絕緣。另外,柵布線G、輔助電容線C、以及源布線S 并不是一定要以直線延伸,也可以是其一部分是彎曲的。各柵布線G被引出到有源區(qū)ACT的外側(cè),與柵驅(qū)動器⑶連接。各源布線S被引出到有源區(qū)ACT的外側(cè),與源驅(qū)動器SD連接。這些柵驅(qū)動器⑶及源驅(qū)動器SD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形成在陣列基板AR上,與內(nèi)置有控制器的驅(qū)動IC芯片2連接。各像素PX具備切換元件SW、像素電極PE、對置電極CE等。保持電容Cs例如形成在輔助電容線C和像素電極PE之間。輔助電容線C與施加有輔助電容電壓的電壓施加部 VCS電連接。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液晶顯示面板LPN是像素電極PE形成在陣列基板AR上而對置電極CE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對置基板CT上的結(jié)構(gòu),主要利用在這些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的電場來對液晶層LQ的液晶分子進行切換。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的電場,是相對于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規(guī)定的X-Y平面、或陣列基板 AR的基板主面、或?qū)χ没錍T的基板主面稍微傾斜的電場(或與基板主面幾乎平行的橫向電場)。切換元件SW例如由η溝道薄膜晶體管(TFT)構(gòu)成。該切換元件SW與柵布線G及源布線S電連接。這樣的切換元件SW可以是頂部柵型或底部柵型中的某個。此外,切換元件SW的半導體層例如通過多晶硅形成,但是也可以通過非晶硅形成。在有源區(qū)ACT中,形成有mXn個切換元件SW。像素電極PE配置于各像素PX,與切換元件SW電連接。對置電極CE例如是共用電位,經(jīng)由液晶層LQ與多個像素PX的像素電極PE共通地配置。這樣的像素電極PE及對置電極CE例如通過氧化銦錫(ITO)或氧化銦鋅(IZO)等具有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形成,也可以通過鋁等其他金屬材料來形成。
陣列基板AR具備用于向?qū)χ秒姌OCE施加電壓的供電部VS。該供電部VS例如形成在有源區(qū)ACT的外側(cè)。對置基板CT的對置電極CE被引出到有源區(qū)ACT的外側(cè),經(jīng)由未圖示的導電部件與供電部VS電連接。圖3是概略地表示從對置基板CT 一側(cè)觀察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像素 PX時的陣列基板AR的構(gòu)造的俯視圖。柵布線Gl、輔助電容線Cl及輔助電容線C2分別沿著第一方向X延伸。源布線SI 及源布線S2分別沿著第二方向Y延伸。柵布線Gl位于輔助電容線Cl和輔助電容線C2之間,靠近輔助電容線C2。S卩,柵布線Gl和輔助電容線C2的沿著第二方向Y的間隔比柵布線 Gl和輔助電容線Cl的沿著第二方向Y的間隔小。在圖示的例子中,如圖中的虛線所示,像素PX相當于由輔助電容線Cl及輔助電容線C2和源布線SI及源布線S2形成的方格的區(qū)域,是沿著第二方向Y的長度比沿著第一方向X的長度長的長方形狀。像素PX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長度相當于源布線SI和源布線S2 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間隔,像素PX的沿著第二方向Y的長度相當于輔助電容線Cl和輔助電容線C2的沿著第二方向Y的間隔。在圖示的像素PX中,輔助電容線Cl配置于上側(cè)端部,輔助電容線C2配置于下側(cè)端部,源布線SI配置于左側(cè)端部,源布線S2配置于右側(cè)端部。嚴格地說,源布線SI跨著該像素PX與鄰接于其左側(cè)的像素的邊界而配置,源布線S2跨著該像素PX與鄰接于其右側(cè)的像素的邊界而配置。在源布線SI和像素電極PE之間、以及源布線S2和像素電極PE之間, 形成有沿著第二方向Y延伸的大致長方形狀的透射區(qū)域。像素電極PE具備第一主電極PA及副電極PC。這些第一主電極PA及副電極PC — 體地形成,相互電連接。另外,在圖示的例子中,僅圖示了在一個像素PX中配置的像素電極 PE,但是對于省略了圖示的其他像素中也配置有同一形狀的像素電極。這樣的像素電極PE 例如在副電極PC處與切換元件電連接。第一主電極PA形成為沿著第二方向Y直線延伸的帶狀。該第一主電極PA與源布線SI及源布線S2的正上方的位置相比,更位于像素PX的內(nèi)側(cè),位于源布線SI和源布線S2 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該第一主電極PA從像素PX的上側(cè)端部附近延伸到下側(cè)端部附近。 在圖示的例子中,在像素PX的靠近輔助電容線C2的一側(cè),第一主電極PA與柵布線Gl交叉, 但是相互電絕緣。副電極PC與第一主電極PA相連結(jié),形成為沿著第一方向X直線延伸的帶狀。該副電極PC位于輔助電容線Cl的上方。換言之,副電極PC與輔助電容線Cl對置,輔助電容線Cl位于副電極PC的下方。但是,副電極PC和輔助電容線Cl相互電絕緣。此外,換個觀察角度來說,副電極PC從第一主電極PA分別朝向源布線SI及源布線S2延伸,形成為直線狀。該副電極PC如圖所示,可以是像素電極PE的一部分(即,與第一主電極PA等通過相同的材料一體地形成),也可以通過與像素電極PE電連接的其他部件、例如與切換元件的半導體層相同的部件或與源布線相同的部件來形成。這樣的副電極PC的沿著第一方向X 的長度比源布線SI和源布線S2之間的輔助電容線Cl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長度短,優(yōu)選為副電極PC與源布線SI及源布線S2的雙方都不重疊。另外,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副電極PC與第一主電極PA的上端即第一主電極PA 的與輔助電容線Cl重疊的位置相連結(jié),像素電極PE形成為T字狀,但是在副電極PC與第一主電極PA的中間部相連結(jié)的情況下,像素電極PE形成為十字狀。圖4是概略地表示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對置基板CT中的像素PX的構(gòu)造的俯視圖。另外,為了說明對置電極CE和像素電極PE的位置關(guān)系,以虛線圖示了像素電極PE、源布線SI及源布線S2。對置電極CE包括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這些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分別形成為沿著第二方向Y直線延伸的帶狀。第二主電極CAl位于源布線SI的上方,第二主電極CA2位于源布線S2的上方。換言之,第二主電極CAl與源布線SI對置, 源布線SI位于第二主電極CAl的下方。此外,第二主電極CA2與源布線S2對置,源布線S2 位于第二主電極CA2的下方。這些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體地形成,相互電連接。這些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與像素電極PE的第一主電極PA是不重疊的,沿著第一方向X隔開大致恒定的間隔交錯地排列。即,第一主電極PA位于第二主電極 CAl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換言之,在相鄰的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之間,存在有I條第一主電極PA。S卩,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夾著I條第一主電極PA而位于該第一主電極PA兩側(cè)。從圖中的左側(cè)起沿著第一方向X,按照第二主電極CAl、第一主電極PA、第二主電極CA2的順序排列。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與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大致相同。這樣的像素PX之中對顯示做出主要貢獻的透射區(qū)域(開口部)分別形成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在像素電極 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有電場的狀態(tài)下,各開口部中的液晶分子LM的主要的取向方向是圖中的箭頭Al及A2的某個所示的方向。即,在一個像素PX中形成有多個例如2個域 (domain)。對該現(xiàn)象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圖5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一結(jié)構(gòu)例的一個像素PX中的最小單位結(jié)構(gòu)體的俯視圖。另外,液晶分子LM —般為棒狀或橄欖球狀,但是在此示意地以圓錐形狀圖示了液晶分子LM。像素電極PE包含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一主電極PA。對置電極CE包含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這些第一主電極PA、第二主電極CAl 及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相互平行地配置。圖6是概略地表示將圖5所示的單位結(jié)構(gòu)體中的、包含第一主電極PA、第二主電極 CAl及第二主電極CA2的液晶顯示面板LPN以A-A^線切斷后的截面的截面圖。在此,圖示了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形成有電位差的狀態(tài)下的等電位線。陣列基板AR使用例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等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絕緣基板SUBl來形成。該陣列基板AR在第一絕緣基板SUBl的與對置基板CT相對置的一側(cè),除了切換元件之外,還具備像素電極PE、第一取向膜ALl等。像素電極PE除了圖示的第一主電極PA之外,還包含未圖示的副電極PC。在圖示的例子中,像素電極PE形成在絕緣層IS之上,經(jīng)由形成在絕緣層IS的接觸孔與切換元件電連接。第一取向膜ALl配置在陣列基板AR的與對置基板CT對置的面上,遍及有源區(qū)ACT 的大致整體地延伸。該第一取向膜ALl覆蓋像素電極PE。這樣的第一取向膜ALl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在該第一取向膜ALl中,為了使液晶層LQ的液晶分子LM初始取向,沿著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進行取向處理(例如摩擦處理或光取向處理)。將第一取向膜ALl使液晶分子初始取向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設(shè)定為圖5所不的第三方向D3。另一方面,對置基板CT使用例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等具有透光性的第二絕緣基板SUB2來形成。該對置基板CT在第二絕緣基板SUB2的與陣列基板AR對置的一側(cè)具備對置電極CE和第二取向膜AL2等。另外,在該對置基板CT中,雖然省略了圖示,但是也可以配置對各像素PX進行劃分的黑矩陣或與各像素PX對應(yīng)地配置的濾色層、對濾色層的表面凹凸的影響進行緩和的涂覆層等。對置電極CE包含圖示的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如圖所示,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配置在相對于第一主電極PA的正上方錯開的位置。即,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分別夾著第一主電極PA的正上方位置而配置在兩側(cè),配置為不與第一主電極PA對置。第二取向膜AL2配置在對置基板CT的與陣列基板AR對置的面上,遍及有源區(qū)ACT 的大致整體地延伸。該第二取向膜AL2覆蓋對置電極CE。這樣的第二取向膜AL2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來形成。在該第二取向膜AL2中,為了使液晶層LQ的液晶分子LM初始取向,沿著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進行取向處理(例如摩擦處理或光取向處理)。第二取向膜AL2使液晶分子初始取向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與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為同一方向。即,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在X-Y平面內(nèi)與第三方向D3平行。在圖5(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和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相互反向。在圖5(b)所示的例子中, 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和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是相同朝向。上述那樣的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配置成各自的第一取向膜ALl及第二取向膜AL2對置。這時,在陣列基板AR的第一取向膜ALl和對置基板CT的第二取向膜AL2之間,配置有例如通過樹脂材料一體地形成在一方的基板上的柱狀間隔件,由此,形成規(guī)定的單元間隙,例如2 7 μ m的單元間隙。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在形成了規(guī)定的單元間隙的狀態(tài)下,通過未圖示的密封構(gòu)件貼合在一起。液晶層LQ被保持于在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形成的單元間隙,配置在第一取向膜ALl和第二取向膜AL2之間。液晶層LQ包含液晶分子LM。這樣的液晶層LQ通過正性型(Positive-type)的液晶材料來構(gòu)成。在陣列基板AR的外表面即構(gòu)成陣列基板AR的第一絕緣基板SUBl的外表面,通過粘接劑等粘貼有第一光學元件ODl。該第一光學元件ODl位于液晶顯示面板LPN的與背光燈4對置的一側(cè),控制從背光燈4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LPN的入射光的偏振狀態(tài)。該第一光學元件ODl包含具有第一偏振軸(或第一吸收軸)AXl的第一偏振板PU。另外,在第一偏振板PLl和第一絕緣基板SUBl之間也可以配置有相位差板等其他光學元件。在對置基板CT的外表面即構(gòu)成對置基板CT的第二絕緣基板SUB2的外表面,通過粘接劑等粘貼有第二光學元件0D2。該第二光學元件0D2位于液晶顯示面板LPN的顯示面一側(cè),控制從液晶顯不面板LPN出射的出射光的偏振狀態(tài)。該第二光學兀件0D2包含具有第二偏振軸(或第二吸收軸)AX2的第二偏振板PL2。另外,在第二偏振板PL2和第二絕緣基板SUB2之間也可以配置有相位差板等其他光學元件。 第一偏振板PLl的第一偏振軸AXl和第二偏振板PL2的第二偏振軸AX2處于大致正交的位置關(guān)系(正交尼科爾(crossNicols))。這時,一方的偏振板配置為其偏振軸與液晶分子LM的長軸方向、即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或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平行(即與第三方向D3平行)或正交(即與第三方向D3正交)。在圖5中,在(C)所不的例子中,第一偏振板PLl配置為其第一偏振軸AXl與第三方向D3正交,此外第二偏振板PL2配置為其第二偏振軸AX2與第三方向D3平行。在圖5 中,在(d)所不的例子中,第二偏振板PL2配置為其第二偏振軸AX2與第三方向D3正交,此外第一偏振板PLl配置為其第一偏振軸AXl與第三方向D3平行。由此,實現(xiàn)了標準黑模式。在此,像素電極PE的第一主電極PA及對置電極CE的第二主電極CA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方向Y,和相對于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平行的第三方向 D3所成的角度Θ I是大于等于0°且小于45°的角度。即,第三方向D3是相對于第二方向Y以銳角交叉的方向,包括與第二方向Y平行的情況。作為一例,將該所成的角度Θ I設(shè)為O。 25。左右,更優(yōu)選為10°左右,這從液晶分子LM的取向控制的觀點出發(fā)極為有效。 在此,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是相對于第二方向Y僅傾斜了幾度程度的方向。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未形成電場的無電場時(關(guān)斷時),液晶層LQ 的液晶分子LM取向成,其長軸朝向第一取向膜ALl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膜 AL2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這樣的關(guān)斷時相當于初始取向狀態(tài),關(guān)斷時的液晶分子LM 的取向方向相當于初始取向方向。另外,嚴格地說,液晶分子LM不取向成與X-Y平面平行, 而是預傾。因此,這里的液晶分子LM的初始取向方向相當于將關(guān)斷時的液晶分子LM的長軸正投影到X-Y平面上的方向。在此,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都與第三方向D3平行。BP, 在關(guān)斷時,液晶分子LM在X-Y平面內(nèi)初始取向成其長軸與第三方向D3大致平行的方向。液晶分子LM的初始取向方向與第三方向D3平行。特別是,在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為相互平行且反向的方向的情況下,如圖5的虛線所示,液晶分子LM取向成其長軸與第三方向D3平行。并且, 這時,液晶分子LM取向成在第一取向膜ALl的附近、第二取向膜AL2的附近及液晶層LQ的中間部具有大致均勻的預傾角(沿面取向(homogeneous alignment))。來自背光燈4的背光燈光的一部分透射第一偏振板PLl,入射到液晶顯不面板 LPN0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LPN的光的偏振狀態(tài)根據(jù)經(jīng)過液晶層LQ時液晶分子LM的取向狀態(tài)而不同,但是在關(guān)斷時,直到經(jīng)過液晶層LQ為止維持入射時的偏振狀態(tài)。因此,在關(guān)斷時,從液晶層LQ經(jīng)過的光被第二偏振板PL2吸收(黑顯示)。另一方面,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有電場的狀態(tài)(接通時)下,如圖6所示,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 分別形成有與基板大致平行的橫向電場。由此,液晶分子LM以使其長軸與電場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在與基板主面大致平行的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
在圖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橫向電場旋轉(zhuǎn),取向成相對于第二方向Y朝向圖5 中的左側(c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橫向電場旋轉(zhuǎn),取向成相對于第二方向Y朝向圖中的右側(cè)。這樣,在各像素PX中,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有橫向電場的狀態(tài)下,液晶分子LM的取向方向分為2個方向,以各自的取向方向形成域。即,各像素PX中形成2個域。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LPN的一部分背光燈光在經(jīng)過了這些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以及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時,其偏振狀態(tài)變化。在這樣的接通時,經(jīng)過了液晶層LQ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第二偏振板PL2(白顯示)。S卩,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區(qū)域及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區(qū)域分別成為對顯示做出貢獻的透射區(qū)域(或開口部)。根據(jù)這樣的本實施方式,由于能夠在一個像素內(nèi)形成多個域,所以能夠光學地補償多個方向的視場角,使廣視場角化成為可能,并且能夠抑制灰度反轉(zhuǎn)的發(fā)生。因此,能夠提供顯示品質(zhì)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如果Θ I為45°以上,則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電場時,液晶分子LM難以在各透射區(qū)域中一樣地朝向上述方向旋轉(zhuǎn),容易發(fā)生取向的混亂。另一方面,在 Θ I為比45°小的銳角的情況下,即使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的電場的強度比較小,液晶分子LM在各區(qū)域中也能夠一樣地朝向上述方向旋轉(zhuǎn),能夠穩(wěn)定地形成多個域。另外,在發(fā)生了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的錯移時,第一主電極PA與第二主電極CAl的電極間距離和第一主電極PA與第二主電極CA2的電極間距離會產(chǎn)生差。但是,這種錯移在所有像素PX中共通地產(chǎn)生,所以像素PX間的電場分布是沒有區(qū)別的,不會給圖像的顯示帶來影響。此外,在一個像素內(nèi),即使第一主電極PA與第二主電極CAl的電極間距離和第一主電極PA與第二主電極CA2的電極間距離差別較大,各自的透射區(qū)域中的液晶分子LM的旋轉(zhuǎn)方向也是相同的,容易使各自的區(qū)域中的液晶分子LM的取向一致。因此,能夠抑制起因于取向異常等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透射率降低。換言之,即使發(fā)生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的錯移,也能夠?qū)-T特性保持為大致一定,該V-T特性表示液晶顯示面板LPN的透射率⑴相對于在像素電極PE-對置電極 CE間施加的施加電壓(V)的關(guān)系。由此,能夠降低液晶顯示面板的個體差,此外能夠降低與 V-T特性的調(diào)整相關(guān)的負載。另外,在接通時,在像素電極PE的第一主電極PA附近、此外在對置電極CE的第二主電極CAl及第二主電極CA2附近,幾乎不形成橫向電場(或未形成充分驅(qū)動液晶分子LM 的電場),所以液晶分子LM與關(guān)斷時同樣,相對于第三方向D3幾乎不動。因此,像素電極 PE及對置電極CE雖然由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形成,但是在這些區(qū)域背光燈的光幾乎不透射, 在接通時幾乎不對顯示做出貢獻。因此,像素電極PE及對置電極CE并非一定要由透明的導電材料形成,也可以使用鋁或銀等導電材料來形成。圖7是用于說明液晶層LQ中含有的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α的液晶顯示面板LPN 的概略截面圖。另外,該圖7相當于沿著第三方向D3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截面,僅圖示了說明所需的結(jié)構(gòu)。配置于陣列基板AR表面的第一取向膜ALl被沿著與第三方向D3平行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進行取向處理。配置于對置基板CT表面的第二取向膜AL2被沿著與第三方向D3平行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進行取向處理。液晶分子LM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棒狀。在關(guān)斷時,液晶層LQ的液晶分子LM大致均勻地取向。在本實施方式中,液晶分子 LM的預傾角α定義為,與陣列基板AR的主面平行的平面(或X-Y平面)和位于第一取向膜ALl附近的液晶分子LM的長軸所成的角度。將該液晶分子LM中的、朝向?qū)χ没錍T立起的前端部稱為LMT,將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伏下的后端部稱為LMB。圖8是用于說明液晶層LQ中含有的液晶分子LM的取向狀態(tài)的液晶顯示面板LPN 的概略截面圖。另外,該圖8相當于沿著第一方向X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截面,僅圖示了說明所需的結(jié)構(gòu)。此外,這里示出的例子相當于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與第一主電5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相等的情況。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設(sh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 (或第二主電極CA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為L,設(shè)保持液晶層LQ的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的單元間隙為GP時,以tanΘ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 比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α 大。另外,這里的電極間距離L是指從對置基板CT側(cè)觀察液晶顯示面板LPN時,從第一主電極PA的緣部起到第二主電極CAl (或第二主電極CA2)的緣部為止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距離。此外,這里的單元間隙GP是指根據(jù)液晶層LQ的相位延遲(retardation)計算出的平均值,而不是在某特定位置實際測量的值。在接通時,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 CA2之間,分別以具有比預傾角α大的所成的角度Θ的方式形成斜向電場。在第一主電極 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區(qū)域,液晶分子LM分別通過這樣的斜向電場受到取向控制。S卩,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區(qū)域,液晶分子LM通過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形成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qū)χ没錍T側(cè)。此外,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 之間的區(qū)域,液晶分子LM通過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形成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朝向?qū)χ没錍T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這時,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區(qū)域、以及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 之間的區(qū)域,如圖所示,包含以比預傾角α大的角度Θ取向的液晶分子LM。根據(jù)本實施方式,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比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ct大,所以使液晶分子LM仰起的力較大,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區(qū)域能夠使液晶分子順暢地旋轉(zhuǎn),并且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l之間的區(qū)域也能夠使液晶分子順暢地旋轉(zhuǎn)。其結(jié)果,在由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區(qū)域、以及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CA2之間的區(qū)域構(gòu)成的一個像素內(nèi),能夠使液晶分子LM的旋轉(zhuǎn)方向統(tǒng)一。因此, 在關(guān)斷時及接通時,能夠使液晶分子LM的取向穩(wěn)定化,能夠抑制起因于取向異常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透射率降低。預傾角α根據(jù)形成第一取向膜ALl及第二取向膜AL2的材料的取向限制力、取向處理條件、液晶分子LM的介電常數(shù)各向異性等來設(shè)定,在本實施方式中,設(shè)定為1°以上 10°以下的角度。所成的角度Θ如上所述,通過單元間隙GP和電極間距離L來設(shè)定,在本實施方式中,設(shè)定為大于0°小于45°的角度。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其他結(jié)構(gòu)例。另外,省略與上述結(jié)構(gòu)例相同的結(jié)構(gòu)(例如柵布線、輔助電容線、源布線等)。圖9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其他結(jié)構(gòu)例的一個像素PX中的最小單位結(jié)構(gòu)體的俯視圖。像素電極PE包含第一主電極PA及第二主電極PB。第一主電極PA及第二主電極 PB向與省略了圖示的柵布線所延伸的第一方向X及省略了圖示的源布線所延伸的第二方向Y不同的方向延伸。更具體地說,第一主電極PA是沿著相對于第二方向Y向右旋方向以銳角交叉的第三方向D3延伸的帶狀。第二主電極PB是沿著相對于第二方向Y向左旋方向以銳角交叉的第四方向D4延伸的帶狀。這些第一主電極PA及第二主電極PB通過各自的端部相連結(jié)。因此,像素電極PE是大致V字形狀。對置電極CE包含在與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主電極 CA及第四主電極CB。第三主電極CA是沿著第三方向D3延伸的帶狀,與第一主電極PA平行。第四主電極CB是沿著第四方向D4延伸的帶狀,與第二主電極PB平行。這些第三主電極CA及第四主電極CB通過各自的端部相連結(jié)。因此,對置電極CE是與像素電極PE同樣的大致V字形狀。另外,圖示的第三主電極CA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有2條,以下為了將它們區(qū)別, 將圖中的左側(cè)的第三主電極稱為CA1,將圖中的右側(cè)的第三主電極稱為CA2。同樣地,第四主電極CB也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有2條,以下為了將它們區(qū)別,將圖中的左側(cè)的第四主電極稱為CBl,將圖中的右側(cè)的第四主電極稱為CB2。第三主電極CAl和第四主電極CBl相連結(jié),第三主電極CA2和第四主電極CB2相連結(jié)。這些第三主電極CAl及第三主電極CA2、以及第四主電極CBl及第四主電極CB2全部電連接。即,對置電極CE形成為梳齒狀。在相鄰的第三主電極CAl及第三主電極CA2之間,存在I條第一主電極PA。S卩,第三主電極CAl及第三主電極CA2夾著I條第一主電極PA的正上方位置而配置在兩側(cè)。因此,沿著第一方向X交錯地配置有第三主電極CAl、第一主電極PA、以及第三主電極CA2。這些第一主電極PA、第三主電極CAl及第三主電極CA2相互平行地配置。此外,第三主電極 CAl和第一主電極PA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與第三主電極CA2和第一主電極PA 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大致相等。在相鄰的第四主電極CBl及第四主電極CB2之間,存在I條第二主電極TO。S卩,第四主電極CBl及第四主電極CB2夾著I條第二主電極PB的正上方位置而配置在兩側(cè)。因此,沿著第一方向X交錯地配置有第四主電極CB1、第二主電極PB、以及第四主電極CB2。這些第二主電極PB、第四主電極CBl及第四主電極CB2互相平行地配置。此外,第四主電極 CBl和第二主電極PB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與第四主電極CB2和第二主電極PB 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大致相等。
在此,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D3所成的角度Θ I、以及第二方向Y和第四方向D4 所成的角度Θ 2優(yōu)選為大于0°小于45°的角度。此外,所成的角度Θ I也可以是與所成的角度Θ 2相同的角度。這種情況下,當?shù)谝恢麟姌OPA的長度和第二主電極PB的長度相同時,像素電極PE成為相對于沿著第一方向X的第一主電極PA和第二主電極PB的邊界線而線對稱的形狀。此外,這種情況下,當?shù)谌麟姌OCAl的長度和第四主電極CBl的長度相同,并且第三主電極CA2的長度和第四主電極CB2的長度相同時,對置電極CE成為相對于沿著第一方向X的第三主電極CA和第四主電極CB的邊界線而線對稱的形狀。覆蓋像素電極PE的第一取向膜ALl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覆蓋對置電極CE 的第二取向膜AL2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互相平行,例如與第二方向Y平行。在圖9(a) 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和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為平行且相互反向的方向。 在圖9(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和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為平行且同向的方向。另外,其他結(jié)構(gòu)與上述的結(jié)構(gòu)例相同,省略說明。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例中,在關(guān)斷時,液晶層LQ的液晶分子LM取向成與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平行的方向。在此,如圖中的虛線所示,液晶分子LM取向成其長軸與第二方向Y平行。這時,與上述的結(jié)構(gòu)例相同,成為黑顯示。另一方面,在接通時,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以及第一主電極PA 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分別形成與基板大致平行的橫向電場。同樣地,在第二主電極PB 和第四主電極CBl之間、以及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分別形成與基板大致平行的橫向電場。由此,液晶分子LM以使其長軸與電場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在與基板主面大致平行的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在圖示的例子中,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的橫向電場逆時針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朝向圖中的左上。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 之間的橫向電場逆時針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朝向圖中的右下。此外,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I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之間的橫向電場順時針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朝向圖中的左下。第二主電極I3B 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的液晶分子LM沿著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的橫向電場順時針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朝向圖中的右上。這樣,在各像素PX中,在像素電極PE和對置電極CE之間形成有橫向電場的狀態(tài)下,液晶分子LM的取向方向被分為4個方向,以各個取向方向形成域。即,在各像素PX中形成4個域。這時,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LPN的一部分背光燈光在經(jīng)過了這些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 CBl之間、以及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時,其偏振狀態(tài)變化,經(jīng)過了液晶層LQ 的光透射第二偏振板PL2,成為白顯示。根據(jù)這樣的本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gòu)例,除了能得到與上述的結(jié)構(gòu)例同樣的效果外,還能夠在一個像素內(nèi)形成4個域,所以能夠光學地補償4個方向的視場角,能夠使廣視場角化成為可能,能夠抑制灰度反轉(zhuǎn)的發(fā)生。因此,能夠提供顯示品質(zhì)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
圖10是用于說明液晶層LQ中含有的液晶分子LM的取向狀態(tài)的液晶顯示面板LPN 的概略截面圖。另外,圖10(a)所示的截面圖相當于以沿著圖9的第一方向X的B-B'線切斷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截面圖,圖10(b)所示的截面圖相當于以沿著圖9的第一方向 X的C-C'線切斷的液晶顯示面板LPN的截面圖,分別僅圖示了說明所需的結(jié)構(gòu)。此外,這里示出的例子相當于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的沿著第一方向X 的電極間距離、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以及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都相等的情況。在該結(jié)構(gòu)例中也是,將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 (或第三主電極CA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將保持液晶層LQ的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的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比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α大?;蛘?,在將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 (或第四主電極CB2)的沿著第一方向X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將保持液晶層LQ的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的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比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α大。在接通時,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 CA2之間、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之間、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分別以具有比預傾角α大的角度Θ的方式形成斜向電場。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 CAl之間、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之間、以及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的各自的透射區(qū)域中,液晶分子LM通過這樣的斜向電場受到取向控制。即,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的透射區(qū)域中,液晶分子LM通過形成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l之間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朝向?qū)χ没錍T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此外,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的透射區(qū)域中,液晶分子LM通過形成在第一主電極PA和第三主電極CA2之間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qū)χ没錍T側(cè)。此外,在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I之間的透射區(qū)域中,液晶分子LM通過形成在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l之間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 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qū)χ没錍T側(cè)。此外,在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的透射區(qū)域中,液晶分子LM通過形成在第二主電極PB和第四主電極CB2之間的電場旋轉(zhuǎn),從而取向成,關(guān)斷時的前端部LMT朝向?qū)χ没錍T側(cè)并且后端部LMB朝向陣列基板AR側(cè)。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例中也能夠得到與上述結(jié)構(gòu)例同樣的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互相平行且反向的情況下,在關(guān)斷時,液晶分子LM沿面取向,但在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及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都與第三方向D3平行且為相同朝向的方向的情況下,液晶分子LM在關(guān)斷時,取向成其長軸與第三方向D3平行。并且這時,如圖11所示,液晶分子LM在液晶層LQ的中間部大致水平地取向,以此為邊界,在第一取向膜ALl的附近及第二取向膜AL2的附近以具有對稱那樣的預傾角ct的方式取向(展曲取向(splay alignment))。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傾角α如參照圖7進行定義那樣,是指位于第一取向膜ALl附近的液晶分子LM的長軸和相對于陣列基板AR的主面平行的平面所成的角度,忽略液晶層LQ中間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以下分別說明實施例I及實施例2?!秾嵤├齀》準備圖3所示形狀的具備像素電極PE的陣列基板AR。對于這樣的陣列基板AR, 形成覆蓋像素電極PE的、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第一取向膜AL1,沿著與第三方向D3平行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進行取向處理。另一方面,準備圖4所不形狀的具備對置電極CE的對置基板CT。對于這樣的對置基板CT,形成覆蓋對置電極CE的、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第二取向膜AL2,沿著與第三方向D3 平行且與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反向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進行取向處理(沿面取向處理)。在這樣的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形成5. O μ m的單元間隙GP,將陣列基板 AR和對置基板CT粘貼到一起。這時,將像素電極PE的各主電極和對置電極CE的各主電極的電極間距離L設(shè)定為10 μ m。在這些陣列基板AR和對置基板CT之間注入默克(Merck) 公司制的正性型液晶材料,從而制作出液晶顯示面板LPN。這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O為27°。第一取向膜ALl附近的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α為5。。根據(jù)這樣的實施例1,確認出能夠得到不依賴于安裝錯位大小的均勻的顯示品質(zhì)。 此外,分別制作預傾角α為1°、3°、7°、10°的液晶顯示面板LPN,并確認了顯示品質(zhì),確認出都能夠得到不依賴于安裝錯位大小的均勻的顯示品質(zhì)。《實施例2》除了使第二取向膜AL2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RB2與第一取向處理方向RBl相同 (展曲取向處理)以外,以與實施例I相同的條件制作了液晶顯示面板LPN。這時,以tan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O為27°,第一取向膜ALl附近的液晶分子LM的預傾角 α 為 5。。根據(jù)這樣的實施例2,確認出能夠得到不依賴于安裝錯位大小的均勻的顯示品質(zhì)。 此外,分別制作預傾角α為1°、3°、7°、10°的液晶顯示面板LPN,并確認了顯示品質(zhì),確認出都能夠得到不依賴于安裝錯位大小的均勻的顯示品質(zhì)。如以上說明,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能夠提供顯示品質(zhì)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方式,但是這些實施方式僅作為例子來提示,并未意圖限定發(fā)明的范圍。這些新的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各種方式實施,在不脫離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各種省略、置換和變更。這些實施方式或其變形包含于發(fā)明的范圍或主旨,并且包含于與權(quán)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發(fā)明及其均等的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及輔助電容線,分別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字狀的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副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帶狀的副電極與所述第一主電極相連結(jié),位于所述輔助電容線的上方,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在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對置電極之間未形成電場的關(guān)斷時沿著第三方向初始取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成的角度Θ1大于等于0°且小于45°。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第一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偏振軸;以及第二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偏振軸,該第二偏振軸與所述第一偏振軸處于正交尼科爾的位置關(guān)系;所述第一偏振軸或所述第二偏振軸設(shè)定為與第三方向平行。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三方向平行,并且相互反向。
5.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三方向平行,并且都為相同的朝向。
6.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傾角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0°。
7.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成的角度 大于0°且小于45°。
8.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源布線及第二源布線,分別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副電極和帶狀的第一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和所述第二源布線的大致中間位置,沿著第二方向延伸,該副電極從所述第一主電極朝向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分別延伸;和第一取向膜, 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位于所述第一源布線及所述第二源布線的上方,沿著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液晶分子; 在將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二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設(shè)為L,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 O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還具備輔助電容線,該輔助電容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副電極的下方。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在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對置電極之間未形成電場的關(guān)斷時沿著第三方向初始取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成的角度Θ1大于等于0°且小于45°。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第一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偏振軸;以及第二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偏振軸,該第二偏振軸與所述第一偏振軸處于正交尼科爾的位置關(guān)系;所述第一偏振軸或所述第二偏振軸設(shè)定為與第三方向平行。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三方向平行,并且相互反向。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三方向平行,并且都為相同的朝向。
14.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傾角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0°。
15.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成的角度 大于0°且小于45°。
16.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一主電極和帶狀的第二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一主電極沿著相對于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右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二主電極沿著相對于第二方向左旋并以銳角交叉的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一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和帶狀的第四主電極,該帶狀的第三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一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三方向延伸,該帶狀的第四主電極夾著所述第二主電極而配置在兩側(cè),沿著第四方向延伸;和第二取向膜,通過表現(xiàn)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覆蓋所述對置電極;以及液晶層,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包含有在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對置電極之間未形成電場的關(guān)斷時沿著第二方向初始取向的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主電極和所述第三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與所述第二主電極和所述第四主電極的沿著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L大致相等,并且將所述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Θ = GP/L的關(guān)系表示的所成的角度Θ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預傾角α。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成的角度θ I、以及第二方向和第四方向所成的角度θ 2大于O。且小于45°。
18.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成的角度θI及所述所成的角度θ 2為相同的角度。
19.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第一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偏振軸;以及第二偏振板,配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偏振軸,該第二偏振軸與所述第一偏振軸處于正交尼科爾的位置關(guān)系;所述第一偏振軸或所述第二偏振軸設(shè)定為與第二方向平行。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二方向平行,并且相互反向。
21.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處理方向及所述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處理方向與第二方向平行,并且都為相同的朝向。
22.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傾角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0°。
23.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成的角度 大于0°且小于45°。
全文摘要
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第一基板,具備柵布線,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及第二源布線,沿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像素電極,具備位于第一和第二源布線中間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帶狀第一主電極和從第一主電極向第一及第二源布線延伸的副電極;和第一取向膜,由水平取向性材料形成,覆蓋像素電極;第二基板,具備對置電極,具備位于第一及第二源布線上方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帶狀第二主電極;和第二取向膜,由水平取向性材料形成,覆蓋對置電極;液晶層,保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含有液晶分子;第一和第二主電極沿第一方向的電極間距離為L且單元間隙設(shè)為GP時以tanΘ=GP/L表示的角度Θ大于液晶分子的預傾角。
文檔編號G02F1/1362GK102608813SQ20121001556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月19日
發(fā)明者廣澤仁, 武田有廣, 福岡暢子 申請人:東芝移動顯示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