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影劑容器和包括該顯影劑容器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設備,以及配置在該圖像形成設備中的顯影劑容器。
背景技術:
作為電子照相彩色打印機,迄今為止已知一種中間轉印型彩色打印機,該打印機包括多個顯影單元,并排配置在顯影單元的上方、與各顯影單元相對應的多個感光鼓,從感光鼓的上側與每個感光鼓相接觸的環(huán)狀帶,以及與環(huán)狀帶的一端相接觸的二次轉印輥。作為配置在這類中間轉印型彩色打印機中的顯影單元,例如,提出了這樣的顯影 單元,該顯影單元包括顯影室和位于顯影室下方的顯影劑容納室,在顯影室中設置有供給輥、顯影輥和攪拌構件,顯影劑容納室容納例如調色劑的顯影劑,并且在顯影劑容納室中設置有用于將顯影劑輸送到顯影室的輸送構件(例如,參見日本特開2008-170951)。此外,在這類顯影單元中,容納在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由可旋轉地設置的輸送構件從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裝載到顯影室,并在顯影室中在由攪拌構件攪拌的同時供給到供給輥。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這類顯影室位于顯影劑容納室上方的顯影單元中,顯影劑克服重力從顯影劑容納室供給到顯影室。因此,擔心顯影劑不能均勻地供給到顯影室,這可能導致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unevenlevelof developer)。此外,由于顯影劑的這種水平面不均勻,顯影劑可能不均勻地供給到供給輥,進而可能不均勻地承載在顯影輥上,導致圖像形成缺陷。因此,在上述顯影單元中,通過設置攪拌構件攪拌顯影劑來抑制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但是,當在顯影室中設置攪拌構件時,顯影單元的結構變復雜,難以實現(xiàn)顯影單元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影劑容器,該顯影劑容器在具有簡單的結構的同時,能夠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所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并且還提供一種具有該顯影劑容器的圖像形成設備。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顯影劑容器,包括顯影劑容納室,用于容納顯影劑;以及輸送構件,被配置為彈性變形和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旋轉,用于輸送容納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其中,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包括分隔壁,其具有滑動部,所述滑動部通過與所述輸送構件滑動接觸來使所述輸送構件變形,所述分隔壁限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一部分,以分隔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和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上部空間;
連通部,其相對于所述滑動部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所述連通部連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內側和外側,所述連通部用于使被所述滑動部彈性變形了的所述輸送構件恢復;以及接觸部,其相對于所述連通部位于沿著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已被所述連通部恢復了的所述輸送構件與所述接觸部相接觸。通過該配置,輸送構件通過旋轉與滑動部滑動接觸,沿著滑動部的形狀彈性變形。此外,當輸送構件進一步旋轉,從滑動部移動到連通部時,滑動部與輸送構件之間的滑動接觸終止,變形了的輸送構件朝著旋轉方向的下游側恢復,或者換句話說,朝著接觸部恢復。因此,隨著輸送構件的恢復,被輸送構件輸送的顯影劑中的一部分由于排出到連通部而分散開。此外,尚未排出到連通部的顯影劑朝著接觸部輸送,與輸送構件一起與接觸部相碰撞。由于顯影劑碰撞接觸部,在排出時已輸送到接觸部的顯影劑由于輸送構件與接觸部相碰撞所產(chǎn)生的氣流而從接觸部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外側。此外,由于氣流,排出到連 通部的顯影劑也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外側。換句話說,分散開的顯影劑從與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外側。因此,與由輸送構件將顯影劑從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裝載到顯影劑容納室外側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外側的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因此,能夠在實現(xiàn)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同時,抑制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而產(chǎn)生的圖像形成缺陷。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接觸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允許被所述輸送構件輸送的顯影劑流入到所述凹部中。通過該配置,當輸送構件已與接觸部接觸時,由輸送構件輸送的顯影劑流入凹部所限定的空間。因此,能夠防止顯影劑進入輸送構件和接觸部之間,防止顯影劑由于輸送構件的旋轉力而被壓縮凝聚(聚集)。其結果是,能夠抑制顯影劑產(chǎn)生聚集。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接觸部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并且沿水平方向具有間隔地布置的一對凸起,所述凹部位于所述一對凸起之間。換句話說,在接觸部包括一對凸起的情況下,朝上開放的凹部形成在兩個凸起之間。通過該配置,當輸送構件已與接觸部(凸起)接觸時,被輸送構件輸送的顯影劑流入每個凹部。此外,由于凹部的上部開放,因此已流入每個凹部的顯影劑從每個凹部朝上噴。因此,能夠在抑制顯影劑產(chǎn)生聚集的同時,增加顯影劑的供給量。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接觸部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凹部的端部的阻擋部,使得所述阻擋部截斷已流入所述凹部的顯影劑的朝下流動。通過該配置,限制流入凹部的顯影劑的朝下流動。因此,由于能夠實現(xiàn)增加從凹部朝上噴的顯影劑的量,能夠實現(xiàn)增加顯影劑的供給量。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還包括氣流產(chǎn)生部,所述氣流產(chǎn)生部用于產(chǎn)生從所述接觸部朝著所述連通部的氣流。通過該配置,由于產(chǎn)生從接觸部朝著連通部的氣流,通過所產(chǎn)生的氣流,在與接觸部相碰撞時分散開的顯影劑沿與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良好地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外側。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包括接觸壁,所述接觸壁包括所述接觸部,所述接觸壁形成為傾斜的,使得所述接觸壁具有所述接觸壁的上部與虛擬平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接觸壁的下部與所述虛擬平面之間的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小于所述第二距離,所述虛擬平面沿豎直方向延伸,包括所述接觸壁與所述連通部之間的邊界線。通過該配置,接觸部位于連通部附近。因此,對于通過與接觸部相碰撞并從其反射來沿與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從連通部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外側的顯影劑來說,能夠實現(xiàn)增加其供給量。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接觸壁的上端位于所述分隔壁在所述連通部側的端部的上方。通過該配置,能夠進一步將連通部設置得靠上。因此,能夠實現(xiàn)增加從連通部供 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外側的顯影劑的供給量。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由沿所述分隔壁延伸且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直線與沿所述接觸壁延伸且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所述旋轉軸線垂直的直線所形成的角的補角不小于90度且不大于160度。當由沿分隔壁的直線與沿接觸壁的直線所形成的角的補角小于90度或大于160度時,顯影劑即使與接觸部相碰撞也不沿與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外偵牝落入顯影劑容納室的顯影劑的比例增加。相反,當由沿分隔壁的直線與沿接觸壁的直線所形成的角的補角在上述范圍內時,由于落入顯影劑容納室的顯影劑的比例相對減小,因此能夠實現(xiàn)增加沿與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的顯影劑的供給量。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滑動部包括能彈性變形的彈性部。通過該配置,當輸送構件已與滑動部滑動接觸時,輸送構件與彈性部相接觸。因此,輸送構件振動,能防止輸送到輸送構件的顯影劑聚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還包括顯影室,其在所述連通部與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相連通;顯影輥,布置在所述顯影室中,用于保持顯影劑;以及供給輥,布置在所述顯影室中所述顯影輥的下方,被配置為旋轉以將顯影劑供給到所述顯影輥。所述顯影室布置在所述分隔壁的上方,從而使所述滑動部布置在所述輸送構件與所述供給輥之間。通過該配置,當輸送到輸送構件時,通過排出到連通部而分散開了的顯影劑和通過與接觸部相碰撞而分散開了的顯影劑,通過由輸送構件與接觸部相碰撞而產(chǎn)生的氣流,從連通部供給到顯影室。因此,能抑制顯影室中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其結果是,由于顯影劑均勻地供給到供給輥,并且均勻地保持在顯影輥上,因此,能夠防止圖像形成缺陷。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供給輥的旋轉方向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相反。通過該配置,由于能夠通過使顯影劑從供給輥的連通部側上升,而非將顯影劑壓入供給輥的下側,來將從連通部側供給的顯影劑供給到顯影輥,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填塞在供給輥與分隔壁之間,以將顯影劑充足地供給到顯影輥。此外,能抑制將由于累積在顯影室中而產(chǎn)生的顯影劑聚集物供給到顯影輥。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填塞在供給輥與分隔壁之間,抑制由于供給到顯影輥的顯影劑聚集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的產(chǎn)生。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分隔壁包括第一內側面,其相對于所述分隔壁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以及第二內側面,其相對于所述分隔壁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所述分隔壁從所述第一內側面朝著所述第二內側面朝上傾斜延伸。通過該配置,已供給到顯影室的顯影劑沿著分隔壁的傾斜表面移動,累積在顯影室的一側,或者換句話說,累積在供給輥附近因此,能將顯影劑穩(wěn)定地供給到供給輥,抑制由于供給到顯影輥的顯影劑不足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的產(chǎn)生。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分隔壁的上端部位于所述供給輥的旋轉中心的上側,所述分隔壁被布置為,在將所述顯影室中的顯影劑的坍塌角定義為Θ,將所述供給輥與如下交點之間沿水平方向的距離定義為A,將所述分隔壁的所述上端部與所述交點 之間沿豎直方向的距離定義為h的情況下,其中所述交點是沿所述豎直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分隔壁的所述上端部的直線與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供給輥的所述旋轉中心的直線的交點,則Θ、六和]1滿足如下關系h > Atan Θ。通常,隨著顯影劑因顯影操作而降質,以及顯影劑流動性惡化,顯影劑的坍塌角Θ變大。由于坍塌角Θ變大,“Atan0 ”的值變得大于h,顯影劑有時不能供給到供給輥旋轉中心的上側。但是,通過該配置,即使當顯影劑的坍塌角Θ變大時,也能將顯影劑供給到供給輥旋轉中心的上側。因此,能將顯影劑充足地從供給輥供給到顯影輥。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所述連通部位于所述供給輥的所述旋轉中心的上側。通過該配置,連通部的下端緣,或者換句話說,分隔壁的自由端部位于供給輥旋轉中心的上方。因此,能將顯影室中的顯影劑累積到顯影劑水平面在供給輥旋轉中心上方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將顯影劑穩(wěn)定地供給到供給輥,進一步抑制由于供給到顯影輥的顯影劑不足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中,還包括層厚限制構件,所述層厚限制構件從所述接觸部側朝著所述顯影輥延伸,位于所述連通部的上方,并且所述層厚限制構件用于限制保持在所述顯影輥上的顯影劑的層厚。通過該配置,已供給到顯影室的顯影劑通過在層厚限制構件上方移動由層厚限制構件的下表面限制。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在不由供給輥供給的情況下供給到(附著到)顯影輥。其結果是,能防止意外供給(附著)到顯影輥的顯影劑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用于在介質上形成圖像,包括多個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多個位于所述顯影劑容器的上方、與多個所述顯影劑容器相對應的感光鼓;位于所述感光鼓上方的環(huán)狀帶;多個一次轉印棍,布置成與所述感光鼓相面對,在所述一次轉印棍和所述感光鼓之間夾著所述環(huán)狀帶;以及二次轉印輥,位于所述環(huán)狀帶的一端側。通過該配置,由于顯影劑均勻地供給到供給輥,并且均勻地保持在顯影輥上,因此能防止圖像形成缺陷。
因此,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設備中,能在實現(xiàn)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同時,抑制顯影室中的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顯影劑容器和圖像形成設備中,能在實現(xiàn)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同時,抑制供給到顯影劑容納室外側的顯影劑的水平面不均勻,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顯影劑容器,包括殼,其限定用于容納顯影劑的顯影劑容納室,所述殼具有連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內側和外側的開口 ;以及能彈性變形的輸送構件,被配置為沿第一方向旋轉,以輸送容納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所述輸送構件位于所述殼的所述開口的下方,
所述殼包括滑動部,位于相對于所述開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側,所述滑動部用于使所述輸送構件彈性變形,所述開口用于使被所述滑動部彈性變形了的所述輸送構件恢復;以及接觸部,位于相對于所述開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側,用于與恢復了的所述輸送構件相接觸。
圖I是作為圖像形成設備的實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機的側剖視圖;圖2是側剖視圖,示出圖I所示顯影單元的實施方式;圖3是圖I所示顯影單元的接觸部的主視圖;圖4是圖I所示顯影單元的顯影室的放大圖;以及圖5是側剖視圖,示出顯影單元的另一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A.彩色打印機整體結構〉如圖I所示,作為圖像形成設備的一個例子的彩色打印機I是水平安裝型的中間轉印型彩色打印機。彩色打印機I包括主體殼2 ;給紙部3,用于給送紙張P ;以及圖像形成部4,用于在所供給的紙張P上形成圖像。給紙部3和圖像形成部4容納在殼2中?!碔.主體殼〉主體殼2呈在側視圖中大致矩形的盒狀,用于容納給紙部3和圖像形成部4。前蓋5可擺動地或可樞轉地設置在主體殼2的一個側壁上。前蓋5的下端部作為樞轉的支撐點安裝在該一個側壁上。在以下說明中,將前蓋5的所在側定義為前側,將其相反側定義為后側。換句話說,將圖I中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定義為前側和后側。此外,左、右以從前側看彩色打印機I時為基準。<2.給紙部 >給紙部3包括給紙盤6,用于容納紙張P。給紙盤6可拆卸地安裝在主體殼2內側底部。
給紙部3設置有拾取輥9,位于給紙盤6后端部的上側;給紙輥10,位于拾取輥9的后側;給紙墊11,面對給紙輥10的下側;一對輸送輥12,位于給紙輥10的后上側;以及一對定位棍13,位于輸送棍12的前上側,并且相互面對。容納在給紙盤6中的紙張P (參見圖I中的實線)通過拾取輥9的旋轉輸送到給紙輥10和給紙墊11之間,并通過給紙輥10的旋轉一張張分離。然后,分離后的紙張P向上朝兩個定位輥13之間的間隙給送,通過定位輥13在預定時刻的旋轉供給到圖像形成部4 (后述中間轉印帶30和二次轉印輥27之間)。<3.圖像形成部〉圖像形成部4位于給紙部3的上方,包括處理單元15、轉印單元17和定影單元18。<3-1.處理單元〉處理單元15設置在給紙盤6的上側,可在安裝位置和拉出位置之間沿前后方向移 動,安裝位置是處理單元15安裝在主體殼2中的位置,拉出位置是處理單元15從主體殼2拉出的位置。處理單元15包括處理框體20和作為顯影劑容器的一個例子的顯影單元25,顯影單元25由處理框體20可拆卸地保持。處理框體20呈大致矩形的盒狀,在側視圖中沿前后方向延伸。此外,處理框體20可沿前后方向滑動。處理框體20包括作為感光體的一個例子的四個感光鼓22 ;個電暈帶電器23 ;四個鼓清潔輥24;四個L E D (發(fā)光二極管)單元44;以及帶清潔單元43。每個感光鼓22呈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的大致圓筒狀,四個感光鼓22沿前后方向有間隔地并排布置,從而感光鼓22的上部從處理框體20的上端緣露出。每個感光鼓22由處理框體20的未圖示的兩個側壁可旋轉地支撐。每個電暈帶電器23布置成在相應感光鼓22的后下側有間隔地面對相應感光鼓22,沿左右方向延伸,由處理框體20的未圖示的兩個側壁支撐。每個鼓清潔輥24布置成在電暈帶電器23的上側且相應感光鼓22的后側面對感光鼓22,使得鼓清潔輥24與感光鼓22相接觸。每個鼓清潔輥24沿左右方向延伸,由處理框體20的未圖示的兩個側壁可旋轉地支撐。每個LED單元44由處理框體20支撐,從下側面對相應的感光鼓22。LED單元44基于預定的圖像數(shù)據(jù)來曝光相應的感光鼓22的表面。帶清潔單元43位于處理框體20內側的前側,包括在側視圖中呈矩形盒狀的廢顯影劑容納部45,設置在廢顯影劑容納部45內側上端的清潔輥46,刮輥47,以及刮片48。中間轉印帶30 (將在后面說明)表面上的顯影劑由清潔輥46清潔,一旦保持在刮輥47上之后,顯影劑被刮片48刮削,從而容納在廢顯影劑容納部45中。設置四個對應于各顏色的顯影單元25。顯影單元25以由處理框體20保持的狀態(tài)布置在相應感光鼓22的前下側,沿前后方向有間隔地并排布置。如后面詳細說明的,顯影單元25包括顯影框體32,顯影框體32包括顯影室67和顯影劑容納室68。顯影室67設置有顯影輥33、供給輥34和層厚限制片35。顯影劑容納室68設置有輸送構件37,并且容納相應顏色的顯影劑。
〈3-2.轉印單元〉轉印單元17布置在處理單元15的上方,包括帶單元26和二次轉印輥27。帶單元26沿前后方向布置,從上側面對各感光鼓22。帶單元26包括驅動輥28,從動輥29,作為環(huán)狀帶的一個例子的中間轉印帶30,以及四個一次轉印輥31。驅動輥28布置成沿前后方向有間隔地面對從動輥29。中間轉印帶30位于每個感光鼓22上方,從而中間轉印帶30的下部與每個感光鼓22相接觸,中間轉印帶30繞驅動輥28和從動輥29設置。中間轉印帶30通過驅動輥28的驅動和從動輥29的從動而旋轉,使得中間轉印帶30與每個感光鼓22相接觸的下部從前側朝后側移動。
各一次轉印輥31設置為夾著中間轉印帶30的下部面對各感光鼓22。二次轉印輥27設置在帶單元26的后側(中間轉印帶30的一端側),夾著中間轉印帶30面對驅動棍28。<3-3.定影單元〉定影單元18布置在二次轉印輥27的上方,包括加熱輥38和從上側與加熱輥38相接觸的施壓輥39。<3-4.圖像形成操作〉<3-4-1.顯影操作 >顯影單元25中的顯影劑供給到供給輥34,然后供給到顯影輥33。供給到顯影輥33的顯影劑的厚度隨著顯影輥33的旋轉由層厚限制片35限制,作為厚度固定的薄層承載在顯影輥33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在感光鼓22的表面由電暈帶電器23均勻帶正電荷之后,感光鼓22的表面被LED單元44曝光。因此,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形成與將要形成在紙張P上的圖像相對應的靜電潛像。隨著感光鼓22進一步旋轉,承載在顯影輥33表面上的顯影劑被供給到形成在感光鼓22表面上的靜電潛像。因此,感光鼓22上的靜電潛像變成可見圖像,通過反轉顯影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形成顯影劑圖像。〈3-4-2.轉印定影操作〉承載在感光鼓22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在從前側向后側移動的中間轉印帶30的下部依次進行一次轉印。因此,在中間轉印帶30上形成彩色圖像。在中間轉印帶30經(jīng)過面對二次轉印輥27的位置的同時,形成在中間轉印帶30上的彩色圖像在從給紙部3供給的紙張P上進行二次轉印。接下來,在紙張P經(jīng)過加熱輥38和施壓輥39之間的同時,已轉印到紙張P的彩色圖像在定影單元18中被加熱和施壓而熱定影在紙張P上。<4.排紙 >在定影單元18中定影了顯影劑圖像的紙張P被排紙輥50排出到排紙盤51上,排紙盤51形成在主體殼2的上表面?!碆.顯影單元的詳細說明>〈I.顯影框體〉
如圖2所示,顯影框體32(殼的一個例子)形成為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狀,其左側和右側的兩個端部分別由未圖示的兩個側壁封閉。顯影框體32包括下框體54以及鄰接下框體54的上側的上框體55。下框體54包括圓弧壁56和接觸壁57。圓弧壁56在側視圖中呈大致圓弧形,朝后上側開放。接觸壁57呈大致平板狀,形成為從圓弧壁56的后端部朝前上傾斜地突出。接觸壁57的內側面(前表面)作為接觸部58。在接觸部58設置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多個凸起62。
如圖3所示,每個凸起62的剖面呈朝前突出的大致三角形。凸起62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有間隔地并排布置。作為凹部的一個例子的凹部66形成在相鄰的凸起62之間。限定各凹部66的端部的阻擋部88設置在該凹部66的兩個相鄰凸起62之間。如圖2所示,阻擋部88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布置在沿豎直方向距每個凹部66的上端部大致1/3凹部66長度的位置。在接觸壁57的外側面(后表面)設置有片支撐部63。片支撐部63包括基部64和支撐板65?;?4在側視圖中呈朝后突出的大致矩形,形成在接觸壁57外側面上端部。支撐板65在側視圖中呈朝前彎的字母“L”形,固定在基部64的后表面。將基部64和支撐板65布置成支撐板65朝前彎的部分和基部64的上表面沿豎直方向有間隔地面對。上框體55的下部83呈沿著供給輥34的外周面的大致圓弧形,上框體55的上部84形成為從下部83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并且朝前彎。下框體54和上框體55相連接,其中,上框體55的下部83的下端部和下框體54的圓弧壁56的上端部相連接。在顯影框體32的內部空間中設置有分隔壁59。分隔壁59呈平板狀,從圓弧壁56與下部83的連接點,沿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后面將說明),朝著接觸部58朝上傾斜延伸地突出。分隔壁59的上端部被切成朝后突出的斜面,從而分隔壁59的上側比其下側更朝后突出。分隔壁59的上端部相對于接觸壁57的上端部位于前下側。換句話說,分隔壁59的上端部和接觸壁57的上端部彼此隔著距離地相面對。此外,分隔壁59的上端部沿前后方向有距離地面對凸起62的前端部??梢詫⒔铅?I的補角Θ 2設置在90 160度的范圍,其中,角Θ I由沿分隔壁59突出方向的直線LI和沿接觸壁57突出方向的直線L 2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補角Θ2設置為126度??蛇x地,也可將補角Θ 2設置為145度。分隔壁59的上端部和接觸壁57的上端部形成連通部60。因此,顯影框體32的內部空間被分為分隔壁59上側的空間和分隔壁59下側的空間,這兩個空間通過連通部60相連通。更具體地,通過上框體55的內側面和分隔壁59的上表面分隔出分隔壁59上側的空間作為顯影室67。通過下框體54的內側面(圓弧壁56的內側面和接觸部58)和分隔壁59的下表面(滑動部80(后述))分隔出分隔壁59下側的空間作為顯影劑容納室68。換句話說,分隔壁59將顯影框體32的內部空間分隔為位于上側的顯影室67和位于下側的顯影劑容納室68。顯影室67和顯影劑容納室68通過連通部60相連通。分隔壁59的下表面形成滑動部80?;瑒硬?0位于輸送構件37和供給輥34之間的、面對輸送構件37和供給輥34的區(qū)域?!?.顯影劑容納室〉顯影劑容納在顯影劑容納室68中。
顯影劑的一個例子是調色劑。具體來說,例如正帶電非磁性單成分調色劑。這類調色劑的一個例子可以例舉聚合物調色劑。聚合物調色劑呈球形,具有極佳的流動性,能夠形成高質量的圖像。顯影劑容納室68設置有輸送構件37,例如攪拌器,該輸送構件37用于攪拌容納在顯影劑容納室68中的顯影劑,并將顯影劑輸送到顯影室67。輸送構件37包括旋轉軸70和輸送片71。旋轉軸70在側剖視圖中大致位于顯影劑容納室68的中央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旋轉軸70由顯影框體32的兩個側壁(未圖示)可旋轉地支撐。固定輸送片71的固定部72 —體形成在旋轉軸70上。固定部72在側視圖中呈大致字母“L”形,其一個端部連接到旋轉軸70的周面。盡管在本實施方式中只有一個固定部72,但可以設置兩個固定部72沿旋轉軸70的徑向相互面對(參見圖5)。輸送片71由撓性片形成,呈可彈性變形的大致平板狀。輸送片71固定到固定部72的自由端部(位于固定部72與旋轉軸70相反側的端部),朝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的外側延伸。當驅動輸送構件37旋轉時,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位于與固定部72相反側的端部)與圓弧壁56的內側面、滑動部80和接觸部58 (例如,凸起62的前端部)滑動接觸。來自未圖示的、設置在主體殼2的驅動源例如馬達的驅動力輸入輸送構件37。隨著驅動力輸入到旋轉軸70,旋轉軸70被驅動旋轉,因此,輸送片71沿旋轉方向X(從其右側看時為順時針方向)旋轉,如圖2中的箭頭所示。換句話說,分隔壁59的基端部側是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X的上游側,自由端側是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X的下游側?;瑒硬?0、連通部60和接觸部58從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X的上游側向下游側依次(一個接著一個)布置。<3.顯影室〉顯影室67設置有供給輥34、顯影輥33和作為層厚限制構件的一個例子的層厚限制片35。供給輥34布置在上框體55的下部83的內側且分隔壁59的基端部的上側,使得旋轉中心與上框體55的下部83的圓弧的中心相一致。供給輥34沿左右方向延伸,由顯影框體32未圖示的兩個側壁可旋轉地支撐。當從左右方向看時,供給輥34的旋轉中心位于連通部60的下端緣的下側,或者換句話說,位于分隔壁59的上端部的下側。供給輥34滿足以下的關系式(I)。這里,如圖4所示,將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包括分隔壁59的上端部的直線L3,與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包括供給輥34的旋轉中心的直線L 4的交點,定義為交點Q。將交點Q與供給輥34的表面(Ql)之間沿水平方向的距離定義為距離A。將分隔壁59上端部與交點Q之間沿豎直方向的距離定義為距離h,并將顯影劑對塌角(collapse angle of developer)定義為 Θ。關系式(I)h > Atan θ顯影劑坍塌角是當堆積成錐形的顯影劑頂點由于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的沖擊而坍塌時的斜面的角度,以當顯影單元25完成了最大打印數(shù)量的顯影時儲存在顯影劑
容納室68中的顯影劑為基準來計算。具體來說,顯影劑坍塌角Θ的范圍在14 20度。顯影時,來自未圖示的、設置在主體殼2的驅動源例如馬達的驅動力傳遞到供給輥34。此外,在顯影時,將供給偏壓從未圖示的電源施加到供給輥34。隨著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供給輥34,供給輥34與顯影輥33面對面接觸的部分(將在后面說明)如圖2所示沿與顯影輥33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換句話說,供給輥34被驅動為沿圖2中的箭頭所示的旋轉方向Y(在右視圖中為逆時針方向)旋轉。換句話說,供給輥34的旋轉方向Y是與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相反的方向。顯影輥33布置為在供給輥34旋轉中心的上側面對供給輥34,從而顯影輥33前下側的外周面與供給輥34后上側的外周面有壓力地接觸。此外,顯影輥33布置在顯影室67內的上側,使得顯影輥33上側的表面和后側的表面從顯影框體32露出。顯影輥33沿左右方向延伸,由顯影框體32未圖示的兩個側壁可旋轉地支撐。顯影時,來自未圖示的、設置在主體殼2的驅動源例如馬達的驅動力傳遞到顯影輥33。此外,顯影時,將顯影偏壓從未圖示的電源施加到顯影輥33。隨著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顯影輥33,顯影輥33被驅動為沿圖2中的箭頭方向(在右視圖中為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顯影輥33與供給輥34面對面接觸的部分沿與供給輥34相反的方向旋轉。層厚限制片35呈大致平板狀,設置為遍及顯影框體32的整個左右方向。層厚限制片35的一個端部固定在支撐板65的自由端部,從而與顯影棍33下側的外周面彈性接觸。層厚限制片35布置為在連通部60的上側從接觸部58側朝顯影輥33延伸。層厚限制片35和顯影輥33之間相接觸的部分在顯影輥33的下半部分,與顯影輥33和供給輥34相接觸的部分相比,位于沿顯影輥33的旋轉方向的下游方向。當從豎直方向看時,層厚限制片35和顯影輥33相接觸的部分位于連通部60的前方。<4.顯影操作的詳細說明>接下來,以下將具體說明顯影單元25中的顯影操作。隨著在顯影操作時驅動力輸入到旋轉軸70,輸送構件37沿旋轉方向X旋轉。這時,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沿著圓弧壁56的內周面的形狀抵抗彈力地變形。具體來說,輸送片71沿著與旋轉方向X相反的方向彎曲。
隨著輸送構件37的旋轉,容納在顯影劑容納室68中的顯影劑在進入圓弧壁56的內周面和輸送片71之間的同時,朝著滑動部80輸送。接下來,由于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到達滑動部80,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與滑動部80滑動接觸。進而,保持有顯影劑的輸送片71被維持在沿滑動部80的形狀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
隨著輸送構件37進一步旋轉,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在與滑動部80滑動接觸的同時,沿傾斜的分隔壁59移動。隨著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到達分隔壁59的自由端部,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在沿著分隔壁59的自由端部的傾斜表面進一步朝后移動之后,到達連通部60。這時,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與滑動部80之間的滑動接觸終止。因此,輸送片71從彈性變形狀態(tài)(沿與旋轉方向X相反的方向彎曲的狀態(tài))恢復為大致平板狀。換句話說,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朝著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X的下游側移動。因此,隨著輸送片71的恢復,被輸送片71輸送的顯影劑中的一部分被輸送到輸送構件37旋轉方向X的下游側,換句話說,被朝著接觸部58輸送,當與接觸部58碰撞時分散開。由于輸送構件37與接觸部58相碰撞時所產(chǎn)生的氣流,分散開了的顯影劑通過連通部60沿與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相反的供給方向Z供給到顯影室67。供給方向Z由圖2中沿逆時針方向的箭頭示出。顯影劑流入設置在接觸部58的凹部66所限定的空間,與凹部66的底部(凹部66的前表面)相碰撞。隨著顯影劑與凹部66的底部相碰撞,顯影劑由于凹部66的底部的反射而分散開。分散開的顯影劑的朝下流動被設置在凹部66之間的阻擋部88阻擋。由于凹部66在上側開口,分散開的顯影劑從凹部66的上側噴,當在空間中散布時,沿與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相反的供給方向Z供給到顯影室67。這時,由于層厚限制片35設置在連通部60的上側,散布在空間中的顯影劑被層厚限制片35的下表面限制移動到層厚限制片35的上方。接下來,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由于重力而落下,均勻沉積在分隔壁59的上表面,累積在顯影室67中。由于分隔壁59是傾斜的,因而顯影劑沿著分隔壁59的斜坡朝著基端部移動,或者換句話說,朝著供給輥34附近的區(qū)域移動。這時,與已累積在顯影室67中的顯影劑相比,新供給的顯影劑在供給輥34的連通部60側(后半部)累積在沿供給輥34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因此,新供給的顯影劑比已累積的顯影劑更優(yōu)先由供給輥34供給到顯影輥33。供給到顯影輥33的顯影劑如上所述由層厚限制片35限制厚度,保持在顯影輥33的表面上。保持在顯影輥33上的顯影劑供給到感光鼓22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靜電潛像。因此,通過反轉顯影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形成顯影劑圖像。另一方面,已通過連通部60的輸送片71碰撞每個凸起62的前端部,隨著輸送構件37的旋轉再次產(chǎn)生彈性變形。
〈C.技術效果〉根據(jù)如圖2所示的顯影單元,由于輸送構件37的輸送片71的自由端部到達連通部60,與滑動部80的滑動接觸終止,并且由于彈力,輸送片71從彎曲變形狀態(tài)恢復到大致平板狀。因此,隨著輸送片71的恢復,輸送到輸送片71的顯影劑中的一部分在顯影劑排出到連通部60時分散開。尚未排出到連通部60的顯影劑朝著接觸部58輸送,當與輸送構件37 一起與接觸部58相碰撞時分散開。 因此,通過與接觸部58碰撞了的輸送構件37所產(chǎn)生的氣流,分散開了的顯影劑從連通部60供給到顯影室67。換句話說,良好地分散開了的顯影劑從與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相反的供給方向Z供給到顯影室67。因此,可以抑制顯影室67中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其結果是,由于顯影劑均勻地供給到供給輥34,并且均勻地承載在顯影輥33上,因此能防止圖像形成缺陷。因此,在顯影單元25中,能夠在實現(xiàn)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同時,抑制顯影室67中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而導致的圖像形成缺陷。此外,供給輥34的旋轉方向Y與輸送構件37的旋轉方向X相反。因此,能在供給輥34將顯影劑輸送到顯影輥33側將顯影劑輸送到供給輥34。換句話說,由于能在圖2中供給輥34的后側將顯影劑輸送到供給輥34,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填塞在供給輥34和分隔壁59的上表面之間,從而能將顯影劑充足地供給到顯影輥33。此外,在顯影室67中,能抑制將由于累積而產(chǎn)生的顯影劑聚集物供給到顯影輥33。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填塞在供給輥34和分隔壁59的上表面之間,并且防止由于將顯影劑聚集物供給到顯影輥33而導致的圖像形成缺陷。接觸部58包括多個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凸起62,這些凸起62沿水平方向有間隔地布置,從而允許顯影劑流入它們之間。相鄰凸起62之間的空間成為凹部66。因此,當輸送片71已碰撞凸起62的前端部時,由輸送片71輸送的顯影劑流入由每個凹部66所限定的空間。其結果是,能防止顯影劑進入輸送片71和接觸部58之間,從而防止顯影劑由于輸送構件37的旋轉力而被壓縮聚集。此外,由于每個凹部66的上側是開放的,因此,已流入各凹部66的顯影劑從各凹部66朝上噴。因此,能在抑制顯影劑產(chǎn)生聚集的同時,實現(xiàn)增加顯影劑供給量。此外,阻擋各凹部66的阻擋部88設置在各凹部66相鄰凸起62之間的區(qū)域。因此,已流入各凹部66的顯影劑被限制朝下流動。其結果是,能實現(xiàn)增加從各凹部66朝上噴的顯影劑的量,實現(xiàn)增加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的量。此外,分隔壁59形成為從下框體54與上框體55的連接部朝后側朝上傾斜。換句話說,分隔壁59形成為從顯影框體32前側的內側面(第一內側面)朝著后側的內側面(第二內側面)朝上傾斜地延伸。因此,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沿著分隔壁59的斜坡移動,累積在顯影室67的前側,或者換句話說,累積在供給輥34的附近的區(qū)域。
因此,能夠穩(wěn)定地將顯影劑供給到供給輥34,抑制由于供給到顯影輥33的顯影劑不足而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的發(fā)生。此外,分隔壁59的前端部位于供給輥34旋轉中心的上偵U。這里,如圖4所示,將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包括分隔壁59上端部的直線L 3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包括供給輥34旋轉中心的直線L 4的交點定義為交點Q。這時,這樣進行布置,使得交點Q與供給輥34的表面(Ql)之間沿水平方向的距離A、分隔壁59上端部與交點Q之間沿豎直方向的距離h、以及顯影劑坍塌角Θ滿足關系式h > Atan Θ。因此,即使顯影劑坍塌角Θ隨著顯影單元25的顯影操作變大,也能將顯影劑供給到供給棍34旋轉中心上方。具體來說,能夠將顯影劑供給到直線L4與供給輥34表面的交點Ql上方。其結果是,能夠將顯影劑從供給輥34充足地供給到顯影輥33。此外,接觸壁57形成為沿朝上的方向朝著連通部60 (朝前側)突出傾斜。
因此,接觸部58布置在連通部60附近。因此,對于當被接觸部58碰撞和反射時,從連通部60沿著供給方向Z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來說,能夠實現(xiàn)增加顯影劑的量。此外,接觸壁57的上端位于分隔壁59的上端的上方。因此,能進一步將接觸部58設置得靠上,或者換句話說,更朝著顯影室67。因此,能實現(xiàn)增加顯影劑的供給量。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連通部60位于供給輥34旋轉中心的上方。換句話說,連通部60的下端緣,或者換句話說分隔壁59的自由端部(上端部),位于供給輥34旋轉中心的上方。因此,能夠在顯影室67中累積顯影劑,直到顯影劑水平面到達供給輥34旋轉中心上方為止。其結果是,能夠穩(wěn)定地將顯影劑供給到供給輥34,進一步抑制由于供給到顯影輥33的顯影劑不足而導致的圖像形成缺陷的發(fā)生。此外,顯影單元25包括層厚限制片35。層厚限制片35在連通部60的上方從接觸部58朝著顯影輥33延伸。因此,已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特別是已注入空間的顯影劑,被層厚限制片35的下表面限制移動到層厚限制片35的上方。因此,能防止顯影劑在不由供給輥34供給的情況下供給到(附著到)顯影輥33。其結果是,能防止由于意外供給到顯影輥33的顯影劑(沉積、附著)而導致的圖像形成缺陷。此外,由沿分隔壁59的突出方向的直線與沿接觸壁57的突出方向的直線形成的角的補角為90 160度。(例如,該補角為126度。)因此,能夠實現(xiàn)增加供給到顯影室67的顯影劑的量。此外,彩色打印機I包括顯影單元25。因此,彩色打印機I能在實現(xiàn)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同時,抑制顯影室67中的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防止由于顯影劑水平面不均勻所引起的圖像形成缺陷。〈D.變形實施方式>在上述顯影單元25中還可以包括風扇86,作為氣流產(chǎn)生部的一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風扇86設置在接觸壁57的上端部,如圖2中的虛線所示。更具體地,風扇86設置在基部64的上表面,從而在連通部60的上方(其上側)產(chǎn)生從接觸部58側(后側)朝連通部60 (前側)的氣流。
在本變形實施方式中,因為氣流是從接觸部58側(后側)朝著連通部60(前側)產(chǎn)生的,由于該氣流,當碰撞接觸部58時被反射而散布在空間中的顯影劑良好地供給到顯影室67。因此,能夠實現(xiàn)增加顯影劑的供給量。此外,在顯影單元25中還可以包括彈性部87。在這種情況下,彈性部87由可彈性變形構件(例如橡膠)形成為大致片狀,如圖2中的虛線所示粘在滑動部80上。在本變形實施方式中,當輸送片71與滑動部80滑動接觸時,輸送片71與彈性部87接觸。因此,輸送片71振動,使得能防止由輸送片71輸送的顯影劑聚集物。此外,在顯影單兀25中,輸送構件37包括一個輸送片71和一個固定到輸送片71的固定部72。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輸送構件37可包括任意數(shù)量的輸送片71和固定部72。例如,輸送構件37可包括兩個輸送片71和兩個固定部72。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固定部72設置為沿旋轉軸70的徑向相互面對。在本變形實施方式中,能夠將容納在顯影劑容納室68中的顯影劑高效率地輸送到顯影室6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顯影單元25作為顯影劑容器的例子。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還適用于任意顯影劑容器。例如,顯影劑容器可以是調色劑盒??梢赃m當組合上述各變形實施方式。本申請要求2011年7月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1-151771的優(yōu)先權,該日本專利申請所記載的內容通過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顯影劑容器,包括 顯影劑容納室,用于容納顯影劑;以及 輸送構件,被配置為彈性變形和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旋轉,用于輸送容納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 其中,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包括 分隔壁,其具有滑動部,所述滑動部通過與所述輸送構件滑動接觸來使所述輸送構件變形,所述分隔壁限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一部分,以分隔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和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上部空間; 連通部,其相對于所述滑動部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所述連通部連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內側和外側,所述連通部用于使被所述滑動部彈性變形了的所述輸送構件恢復;以及 接觸部,其相對于所述連通部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被所述連通部恢復了的所述輸送構件與所述接觸部相接觸。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允許被所述輸送構件輸送的顯影劑流入到所述凹部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并且沿水平方向具有間隔地布置的一對凸起, 所述凹部位于所述一對凸起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凹部的端部的阻擋部,使得所述阻擋部截斷已流入所述凹部的顯影劑的朝下流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流產(chǎn)生部,所述氣流產(chǎn)生部用于產(chǎn)生從所述接觸部朝著所述連通部的氣流。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包括接觸壁,所述接觸壁包括所述接觸部, 所述接觸壁形成為傾斜的,使得所述接觸壁具有所述接觸壁的上部與虛擬平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接觸壁的下部與所述虛擬平面之間的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小于所述第二距離,所述虛擬平面沿豎直方向延伸,包括所述接觸壁與所述連通部之間的邊界線。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壁的上端位于所述分隔壁在所述連通部側的端部的上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由沿所述分隔壁延伸且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直線與沿所述接觸壁延伸且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所述旋轉軸線垂直的直線所形成的角的補角不小于90度且不大于160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部包括能彈性變形的彈性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顯影室,其在所述連通部與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相連通; 顯影輥,布置在所述顯影室中,用于保持顯影劑;以及 供給輥,布置在所述顯影室中所述顯影輥的下方,被配置為旋轉以將顯影劑供給到所述顯影輥,所述顯影室布置在所述分隔壁的上方,從而使所述滑動部布置在所述輸送構件與所述供給輥之間。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給輥的旋轉方向與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相反。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包括 第一內側面,其相對于所述分隔壁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以及 第二內側面,其相對于所述分隔壁位于沿所述輸送構件的旋轉方向的下游側, 所述分隔壁從所述第一內側面朝著所述第二內側面朝上傾斜延伸。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的上端部位于所述供給輥的旋轉中心的上側, 所述分隔壁被布置為,在將所述顯影室中的顯影劑的坍塌角定義為Θ,將所述供給輥與如下交點之間沿水平方向的距離定義為A,將所述分隔壁的所述上端部與所述交點之間沿豎直方向的距離定義為h的情況下,其中所述交點是沿所述豎直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分隔壁的所述上端部的直線與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供給輥的所述旋轉中心的直線的交點,則Θ、A和h滿足如下關系h > Atan Θ。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部位于所述供給輥的所述旋轉中心的上側。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影劑容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層厚限制構件,所述層厚限制構件從所述接觸部側朝著所述顯影輥延伸,位于所述連通部的上方,所述層厚限制構件用于限制保持在所述顯影輥上的顯影劑的層厚。
16.一種圖像形成設備,用于在介質上形成圖像,包括 多個根據(jù)權利要求I 15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影劑容器; 多個位于所述顯影劑容器的上方、與多個所述顯影劑容器相對應的感光鼓; 位于所述感光鼓上方的環(huán)狀帶; 多個一次轉印棍,布置成與所述感光鼓相面對,在所述一次轉印棍和所述感光鼓之間夾著所述環(huán)狀帶;以及 二次轉印輥,位于所述環(huán)狀帶的一端側。
17.—種顯影劑容器,包括 殼,其限定用于容納顯影劑的顯影劑容納室,所述殼具有連通所述顯影劑容納室的內側和外側的開口 ;以及 能彈性變形的輸送構件,被配置為沿第一方向旋轉,以輸送容納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所述輸送構件位于所述殼的所述開口的下方, 所述殼包括 滑動部,位于相對于所述開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側,所述滑動部用于使所述輸送構件彈性變形,所述開口用于使被所述滑動部彈性變形了的所述輸送構件恢復;以及 接觸部,位于相對于所述開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側,用于與恢復了的所述輸送構件相接觸。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顯影劑容器和包括該顯影劑容器的圖像形成設備。該顯影劑容器包括顯影劑容納室;以及輸送構件,被配置為彈性變形和旋轉,用于輸送容納在所述顯影劑容納室中的顯影劑。所述顯影劑容納室包括分隔壁,通過與所述輸送構件滑動接觸來使所述輸送構件變形。所述顯影劑容納室還包括連通部,用于使被所述滑動部彈性變形了的所述輸送構件恢復。所述顯影劑容納室還包括接觸部。被所述連通部恢復了的所述輸送構件與所述接觸部相接觸。
文檔編號G03G15/01GK102866613SQ2012102302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fā)明者千田成一, 吉川將成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