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相機底片分攝器的制作方法本實用新型是用于一般單鏡頭、雙鏡頭反光相機底片多次定位曝光達到一底多像效果的分攝器。目前一般單鏡頭、雙鏡頭相機的拍攝都采用一底一次曝光法成像,若要得到彩色一寸人像照片必須用135型、120型等彩色膠卷拍攝并在8.9×12.4厘米的標準規(guī)格擴印后再行裁剪。這樣必然造成彩色相紙的大量浪費。假如不按8.9×12.4厘米標準規(guī)格擴印則產(chǎn)生擴印加工的不便。所以目前經(jīng)營一寸、二寸等規(guī)格的彩色人像照受到限制。據(jù)《攝影叢刊》第一輯介紹國外采用裝有八個同焦距鏡頭的一步成像照相機可在一張一步法片基上自動連續(xù)拍攝八張24×37毫米的照片”。這是一種專為體育攝影設計的專用相機也可拍攝一寸人像照片。然而該類相機技術(shù)要求高,制作復雜,價格昂貴,其用途比較單一,不適宜一般攝影者普遍采用。本實用新型是為一般單鏡頭、雙鏡頭反光相機提供一種底片多次定位曝光,達到一底多像效果的分攝器。以而在使用分攝器拍攝的彩色膠片經(jīng)8.9×12.4厘米標準規(guī)格擴印后經(jīng)裁剪得到多張一寸、二寸、書簽型、三寸等規(guī)格的彩色照片。圖1為分攝器固定框的示意圖。圖2為分攝器分攝片的示意圖。照相底片分攝器由固定框及分攝片所組成。固定框是由金屬或塑料制成的矩形或正方形框架。框架的形狀大小與各類相機匹配,拍攝時安裝在相機底片前一定部位,達到連接和固定分攝片與相機位置的作用??蚣艿淖笥覂啥碎_有楔形槽供安置各種型號的分攝片之用。分攝片是由金屬或塑料等材料制成。且與固定框相配的矩型或正方形薄片。據(jù)分攝需要分攝片〔1〕在不同的位置開有不同規(guī)格、不同形狀的進光孔〔2〕。拍攝時分攝片被輪換安置在固定框上。135型相機底片分攝器系列型號列表如下A-9A-8A-6A-4A-3A-2分張攝片數(shù)986432分效底果九分攝八分攝六分攝四分攝三分攝二分攝統(tǒng)效一充擴果九張一寸工作照八張一寸藝術(shù)照“40×40”毫米六張方形藝術(shù)照二寸藝術(shù)照長二寸書簽照三寸二張藝術(shù)照</tables>注A型用于135相機。使用分攝器拍攝幾張底片的步驟如下(以A-2型為例)在裝膠片的同時把A-2型固定框安置在相機底片前的一定部位并把A-2型1號分攝片插入固定框。接著以一般方法拍攝幾張后倒片回原位。并打開照相機底蓋取出固定框內(nèi)的A-2型1號分攝片換上A-2型2號分攝片再正常拍攝幾張便得到了一底二像的分攝效果。其它型號的拍攝方法類同。照相底片分攝器具有下列優(yōu)點(1)、拍攝應用程序簡易,操作輕巧方便,效果穩(wěn)定可靠。分攝片可在亮光處裝換故適用于室內(nèi)人像攝影也適用于外景拍攝。(2)、一般單鏡頭、雙鏡頭反光相機皆可安裝使用,并可按不同的分攝需要選用各種型號的分攝片。分攝器的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現(xiàn)以A-8型為例拍攝后取得一寸四張彩色人像,照片成本僅需0.30元。由此可見分攝器拍攝技術(shù)一旦被推廣將給照相業(yè)創(chuàng)開彩色人像攝影的新路,同時也受益于廣大攝影愛好者。照相底片分攝器以A-3型為例實施情況如下A-3型分攝器的固定框為長36mm,寬24mm,厚為2.5mm的矩形框架??组L32mm寬22mm。固定框左右開有楔形槽。槽深0.3mm至0.5mm。倒角80°。A-3型分攝器的分攝片是三張矩形薄片其中A-3型1號片為長34mm,寬24mm厚0.3mm至0.5mm的矩形薄片,其薄片離左框邊1mm,上、下框邊各1mm的位置開有長10.6mm寬22mm的矩形孔。A-3型2號片矩形孔的位置為1號片孔位向右平移10.6mm。A-3型3號片矩形孔的位置為1號片孔位向右平移21.2mm。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相機底片分攝器,其特征在于分攝器是由固定框及分攝片所組成。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攝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框為一矩形框架且二邊有固定分攝片的楔形槽。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攝器其特征在于分攝片為一矩形薄片其上開有進光孔。4.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分攝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框及分攝片可由金屬、塑料等材料組成。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用于一般單鏡頭、雙鏡頭反光相機底片多次曝光達到一底多像效果的分攝器。該分攝器由固定框及分攝片組成。應用時只要安裝及變換各種型號不同規(guī)格的分攝插片便可得到預期的分攝效果。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一般彩色膠卷拍攝后在8.9×12.4厘米標準規(guī)格的擴印下經(jīng)裁剪得到多張一寸、二寸、三寸等規(guī)格的彩色照片,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該分攝器還具有操作簡便,一般135、120型等相機都可使用等優(yōu)點。文檔編號G03B17/28GK86208970SQ86208970公開日1987年10月28日申請日期1986年11月16日發(fā)明者陳平法,郁秀嵐申請人:陳平法導出引文BiBTeX,EndNote,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