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70409閱讀:12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設有配置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表面形成墨像的像載體,用于在轉印區(qū)域將形成在上述像載體表面的墨像轉印在從像載體下方區(qū)域運送來的記錄媒體表面上的轉印裝置,用于除去附著在將墨像轉印在記錄媒體后的像載體表面上的殘留墨粉、清掃像載體表面的清潔裝置,配置在像載體上方區(qū)域、當記錄媒體通過像載體和轉印裝置之間的上述轉印區(qū)域送向上方通過時將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墨像定影在該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定影裝置,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的、能開放將記錄媒體從像載體運送到定影裝置的記錄媒體運送通道的開閉體。
      電子復印機、各種打印機、傳真機或具有上述至少兩種機能的復合機等上述結構型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為人們所公知(參照例如特開平6-186798號公報)。
      根據這種型式的圖像裝置,一邊將記錄媒體從像載體的下方區(qū)域送向像載體上方區(qū)域,一邊將墨像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上,通過定影裝置將上述墨像定影在記錄媒體表面上,使該記錄媒體排向機外,所以,能使記錄媒體的全運送通道變短。這樣,圖像形成裝置小型化成為可能,而且,能縮短從最初供給記錄媒體經在該記錄媒體表面上形成圖像到最終朝機外排出該記錄媒體的時間。
      另外,通過打開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的開閉體,能將記錄媒體從像載體往定影裝置的運送通道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部開放,當記錄媒體運送途中發(fā)生故障導致該記錄媒體堵塞在上述運送通道中時,通過打開上述開閉體,很容易取出該記錄媒體。
      此時,若打開開閉體,面向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方的像載體表面部分處于暴露狀態(tài),來自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的光照到該像載體表面部分。因此,若長時間開放上述開閉體,會加速像載體劣化。另外,若手或物等接觸暴露的像載體表面部分,會弄臟或損傷其表面。若使用這樣的像載體在其表面形成圖像,不能得到高質量圖像。
      因此,打開開閉體時,設置遮蓋面向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方的像載體表面的遮蓋件是有利的。關閉開閉體時,使該遮蓋件退避,以便像載體表面的墨像能無阻礙地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在上述公開公報中也公開了設有上述遮蓋件的結構。
      但是,上述以往遮蓋件以基端部為中心,其自由端回轉時描出大軌跡,必須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確保用于使該遮蓋件回轉的大空間,因而恐怕會使圖像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大型化。若要使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小型化,必須防止圖像形成裝置元件與回轉遮蓋件發(fā)生干涉,所以,難以避免上述元件配設場所的自由度變小的缺點。
      并且,例如當記錄媒體堵塞于轉印區(qū)域和定影裝置之間,為取出該記錄媒體打開開閉體時,遮蓋件從其退避位置回轉到保護像載體的保護位置,此時,恐怕該堵塞的記錄媒體會被夾于回轉的遮蓋件和像載體之間。若記錄媒體這樣被夾,作業(yè)者就必須用手打開遮蓋件取出堵塞的記錄媒體,這種作業(yè)非常麻煩,作業(yè)者手接觸像載體表面的可能性很大。
      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上述先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裝置本體小型化、且能提高裝置元件配設自由度的具有本文一開頭所述型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其能克服上述先有技術存在的缺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設有配置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表面形成墨像的像載體,在轉印區(qū)域將形成在上述像載體表面的墨像轉印在從像載體下方區(qū)域運送來的記錄媒體表面上的轉印裝置,用于除去附著在將墨像轉印在記錄媒體后的像載體表面上的殘留墨粉、清掃像載體表面的清潔裝置,配置在像載體上方區(qū)域、當記錄媒體通過像載體和轉印裝置之間的上述轉印區(qū)域送向上方通過時將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墨像定影在該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定影裝置,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的能開放將記錄媒體從像載體運送到定影裝置的記錄媒體運送通道的開閉體;其特征在于,設有遮蓋體,該遮蓋件可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動作,當打開上述開閉體時,上述遮蓋件處于遮蓋像載體面向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方的表面部分的保護位置,當關閉開閉體時,該遮蓋件處于開放上述像載體表面部分的退避位置,設定上述退避位置,使得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位于像載體和定影裝置之間,支承上述遮蓋件使其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當該遮蓋件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間動作時,位于上述保護位置時面對上述像載體表面部分的遮蓋件對向面通常一邊保持面向像載體姿勢,一邊繞像載體回轉。
      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還在于,上述定影裝置不是被支承在開閉體上,而是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上。
      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還在于,設有將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空氣排向外部的風扇,同時,上述定影裝置由熱定影裝置構成,該熱定影裝置至少以熱作用使轉印在記錄媒體上的墨像定影,設定上述風扇位置時使得處于退避位置的上述遮蓋件位于由上述風扇產生的氣流中。
      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還在于,上述清潔裝置配置在像載體上方,設定上述遮蓋件的退避位置,當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使得該遮蓋件位于清潔裝置和定影裝置之間的空間,并且,該遮蓋件對向面對著上述清潔裝置的上表面。
      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還在于,上述遮蓋件位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處于離開上述清潔裝置上表面的位置,以使空氣流過該遮蓋件與清潔裝置之間。
      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還在于,回轉臂的自由端分別與上述遮蓋件長度方向各端部連接成一體,支承該回轉臂的基端部,使回轉臂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當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該回轉臂自由端位于清潔裝置上表面上方,以使空氣流過上述一對回轉臂之間的空隙。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能使遮蓋件動作時該遮光件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通過的空間變小,這樣,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小型化成為可能,而且能提高圖像形成裝置的元件配設自由度。此外,當記錄媒體堵塞于轉印區(qū)域與定影裝置之間,為了取出該記錄媒體打開開閉體,隨著上述開閉體打開遮蓋體從退避位置向保護位置運行時,能防止該遮蓋件夾持上述堵塞的記錄媒體。定影位置為熱定影裝置時,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體能有效地遮擋來自該熱定影裝置的熱量,能阻止像載體被加熱到高溫。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能簡單且低成本地提高定影裝置和像載體的相對位置精度,而且能在遮蓋件動作時阻止該遮蓋件與定影裝置發(fā)生干涉。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風扇使大量空氣流過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周圍,能有效抑制遮蓋件溫度上升。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空氣能順暢地流過位于退避位置的遮光件周圍,因此能提高遮蓋件的冷卻效果。這樣,雖然清潔裝置與定影裝置對向設置,但是,能阻止被該清潔裝置回收的墨粉因熱作用發(fā)生阻塞。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空氣能順暢地流過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上下區(qū)域,能更有效地冷卻該遮蓋件,能更可靠地防止被清潔裝置回收的墨粉發(fā)生阻塞。
      按照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簡單結構在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與清潔裝置上面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空間。


      如下圖1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一例的概略截面圖;圖2表示打開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的開閉體時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3是圖1局部放大圖;圖4是成像單元、遮蓋件、開閉體、臂及圖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分解斜視圖;圖5是遮蓋件與開閉體開閉動作連動的狀態(tài)說明圖;圖6是表示以往縱運送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圖7表示打開圖6所示圖像形成裝置開閉體時狀態(tài)的截面圖。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且通過附圖更具體地顯示上述先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
      圖1是顯示圖像形成裝置一例的垂直截面圖,這里表示的圖像形成裝置是激光打印機。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內部配置著作為像載體的鼓狀感光體2,其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回轉自如地被支承著。圖像形成動作時,感光體2被驅動朝圖1中反時針方向回轉,這時,通過作為帶電裝置的帶電輥3使感光體2表面以所定極性均一帶電。所定極性電壓施加于帶電輥3,帶電輥3一邊回轉一邊與感光體表面相接,使感光體表面帶電。也可以使用由帶電片和電暈放電器等構成的帶電裝置。
      帶電的感光體2表面受到由激光系4構成的像曝光裝置射出的經光調制的激光L照射,在感光體表面形成靜電替像。顯影裝置5的顯影輥6載置運送粉體狀顯影劑DA,通過該顯影劑DA使上述靜電潛像可視像化成為墨像。這樣,在作為像載體的感光體2表面形成墨像。
      另一方面,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下部配置供紙裝置7,收納在供紙盒8中的作為記錄媒體的轉印紙P通過供紙輥9回轉一張張地被送出。所送出的轉印紙P在一對定位輥10處與形成在感光體2表面的墨像同步朝作為轉印裝置的轉印輥11和感光體2之間的轉印區(qū)域TR被送向上方,當通過該轉印區(qū)域TR時,感光體2上的墨像被轉印在轉印紙P表面上。這時,轉印輥11一邊通過轉印紙P與感光體2相接一邊回轉,在該轉印輥11上施加有電壓,該電壓極性與感光體上墨像的墨粉帶電極性相反,這樣,墨像被轉印在轉印紙P上。也可以使用由轉印片、轉印刷或電暈放電器等構成的轉印裝置。這樣,從像載體下方區(qū)域運送來的作為記錄媒體的轉印紙P表面在轉印區(qū)域TR進行了墨像轉印。
      沒有轉印到轉印紙P上仍附著在感光體表面的殘留墨粉由作為清潔裝置12的清潔部件13從感光體表面除去,清潔裝置12起著除去轉印后附著在像載體表面的殘留墨粉、清掃像載體表面的作用。
      轉印紙通過由消電針28構成的分離裝置的放電作用與感光體2分離。通過轉印區(qū)域TR的轉印紙P繼續(xù)按箭頭A方向朝上方移動,通過定影裝置14。圖1所示定影裝置14包括定影外殼15、收納在該外殼內部回轉自如地被支承在定影外殼15上的定影輥16及加壓輥17,定影輥16內藏沒有圖示的加熱件。定影輥16和加壓輥17互相加壓分別朝圖1所示箭頭方向回轉,轉印紙P通過上述定影輥16和加壓輥17之間。這時,定影輥16由加熱件加熱,通過該熱量及來自兩輥16、17的壓力,轉印紙表面的未定影墨像得到定影。
      本實施例的定影裝置由至少通過熱作用使轉印在記錄媒體上的墨像定影的熱定影裝置構成,定影裝置14配置在由感光體2構成的像載體的上方區(qū)域,記錄媒體通過像載體與轉印裝置之間的轉印區(qū)域朝上方運送,當通過該定影裝置14時,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墨像被定影在該記錄媒體表面上。
      通過定影裝置14的轉印紙以被定影的墨像朝下狀態(tài)由排紙輥19排出到排紙盤20上。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包括外殼體21和本體機架18,排紙盤20由上述外殼體21的上壁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轉印紙P從感光體2下方區(qū)域被運送向轉印區(qū)域TR,通過該轉印區(qū)域TR的轉印紙P被送向感光體2上方區(qū)域,經定影裝置14排出到排紙盤20上,這種轉印紙運送方式通常稱為縱運送方式。采用這種縱運送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能縮短從供紙裝置7到排紙盤20的轉印紙運送通道,實現裝置小型化,當連續(xù)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能縮短最初轉印紙的圖像形成時間。
      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感光體2、帶電輥3、顯影裝置5及清潔裝置12成為一體形成成像單元22,該成像單元22可裝卸地裝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內部。成像單元22的單元外殼25本身構成顯影裝置5的顯影劑容器26以及清潔裝置殼體27,由墨粉組成的顯影劑DA收納在上述顯影劑容器26中,從感光體2回收的轉印殘留墨粉T收納在上述清潔裝置殼體27中。感光體2回轉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單元外殼25上,由沒有圖示的驅動裝置驅動回轉。感光體2所形成的像載體通過單元外殼25可回轉地被支承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上,其被驅動回轉以使感光體表面移動。
      如上所述,在圖示實施例中,是由感光體2形成的像載體、由用于在該像載體表面形成墨像的帶電輥3、顯影裝置5及清潔裝置12形成的成像元件、以及單元外殼25構成成像單元22,但是也可以使像載體與用于在該像載體表面形成墨像的至少一個成像元件組裝成一體構成成像單元22。感光體2的一部分通過形成在上述成像單元22的單元外殼25上的開口29暴露到單元外殼外,與由轉印輥11所構成的轉印裝置對向。當然,也可以不構成成像單元22,將感光體2和其它成像元件直接支承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構成圖像形成裝置。
      操作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的用戶(操作者)通常位于圖像形成裝置右側,因此,圖1中處于右側的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側相對操作者來說成為前面?zhèn)?。在該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前面?zhèn)仍O有開閉體23,其能以其下部一對同心樞軸24為中心回轉進行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開閉。該開閉體23通常如圖1所示位于遮復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內轉印紙運送通道的閉位置。樞軸24分別突設于構成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本體機架18的左右側板30、30A(參照圖4)上。
      位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前面?zhèn)鹊牟僮髡咦プ¢_閉體23的上部將其拉向前方,那么該開閉體23就如圖2所示繞樞軸24回轉,開放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內的轉印紙運送通道。轉印輥11和消電針28支承于開閉體23上,因此,若開閉體23如圖2那樣開放,上述轉印輥11和消電針28也與開閉體23一起離開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
      這樣,由于開放轉印紙P的運送通道,能很容易地除去因發(fā)生運送故障堵塞在那里的轉印紙。通過將開閉體23支承為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回轉,實現了能開放從由感光體2形成的像載體到定影裝置14的記錄媒體運送通道。
      對于成像單元22,也可以將其從圖像形成裝置前面?zhèn)冗M行更換。進一步說,供紙裝置7也可以從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前面?zhèn)壤驁D1右方向,將轉印紙補充到供紙盒8中。轉印紙補充后,將供紙裝置7朝圖1左方向推入,設置到圖1所示位置。
      如上所述,若使開閉體23回轉到開位置,轉印紙的運送通道暴露出來,此時,感光體2一部分從單元外殼25的開口29露出,因此,由于開放開閉體23,該感光體2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外部成為暴露狀態(tài),恐怕操作者手不小心會碰到該感光體2表面,或者來自外部的光長時間照到該感光體表面,會促進其劣化。
      于是,如圖1、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設有用于保護感光體2的遮蓋件31,該遮蓋件31被支承為可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間移動。所說保護位置是指如圖2所示,當打開開閉體23時,遮蓋朝向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外方的像載體表面部分的位置,即隨著開閉體23的開放朝被開放的圖像形成裝置本體的開口1A的感光體表面部分2A的位置。所說退避位置是指如圖1所示,關閉開閉體23時,開放上述像載體表面部分2A的位置。如后所述,在本實施例中,遮蓋件31被支承于單元外殼25上,通過該單元外殼25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但是也可以直接將遮蓋體31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
      如圖2所示,若開放開閉體23,遮蓋件31位于遮蓋單元外殼25的開口29的保護位置,保護感光體2,使得外部光不會直接照到感光體2上,操作者手等不會直接與感光體2接觸。
      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若關閉開閉體23,遮蓋件31位于感光體2和定影裝置14之間的空間S,這是遠離上述開口29的位置。因此,感光體2通過開口29向單元外殼外部暴露,該感光體2與轉印輥11相對。這樣,如上所述,能無障害地實行圖像形成動作,轉印紙P不會受到遮蓋件31干擾,能平滑地得到運送。上述遮蓋件31退避位置設定為當遮蓋件位于退避位置時,遮蓋件31位于像載體與定影裝置14之間的空間S。圖3表示圖1中遮蓋件位于退避位置時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圖。如后所述,若打開開閉體23,與該動作連動,遮蓋件31自動從退避位置移動到保護位置,相反,若關閉開閉體23,與該動作連動,遮蓋件31自動從保護位置回復到退避位置。
      在此,如圖2所示,打開開閉體23時,感光體表面部分2A朝向被開放的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開口1A側、即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外方,與該感光體表面部分2A對向的遮蓋件31的面稱為遮蓋件對向面31A,根據圖1-圖3可知,當遮蓋件31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動作時,該遮蓋件對向面31A通常朝向感光體2。在該遮蓋件對向面31A面向感光體表面狀態(tài)下,沿單元外殼25外表面,繞感光體2周面回轉。
      如上所述,遮蓋件31被支承為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作直接或間接回轉,使得位于保護位置時面向像載體表面部分2A的遮蓋件對向面31A移動于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時,通常一邊保持面向像載體姿勢,一邊繞像載體回轉,因此,遮蓋件31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動作時,可使該遮蓋件31所占空間小,從而能使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尺寸小型化。
      圖6和圖7是以往圖像形成裝置截面圖,為了容易與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進行比較,局部作了某些變更,與圖1-圖3相同部分標以相同符號。圖6表示關閉開閉體23時狀態(tài),此時遮蓋件132位于退避位置,圖7表示打開開閉體23時狀態(tài),此時遮蓋件132位于保護感光體2的保護位置。在圖6和圖7中所示的遮蓋件132可通過位于基端部的樞軸131繞成像單元22的單元外殼25回轉自如,因此,當該遮蓋件132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回轉時,遮蓋件132的自由端沿圖6點劃線TA所示回轉,描出大軌跡。因而,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對于遮蓋件132回轉需要一個大空間,這恐怕會導致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大型化。
      在圖6和圖7所示縱運送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被運送的轉印紙因其重力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必須使遮蓋件132退避到遠離轉印紙運送通道的位置,因此,在以往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遮蓋件132作大幅度回轉是不得已的事情。
      但是,在圖1-圖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如上所述,由于在遮蓋件對向面31A面向感光體2狀態(tài)下使遮蓋件31回轉,所以能減小對于回轉必要的空間。
      如圖6中符號Pa所示,當轉印紙堵塞于轉印區(qū)域TR和定影裝置14之間時,為了取出該堵塞的轉印紙Pa,如圖7所示打開開閉體23時,伴隨該開放動作,遮蓋件132從如圖6所示的退避位置回轉到圖7所示保護位置。此時,該遮蓋件132恐怕會與轉印紙Pa相碰,使該轉印紙折曲,如圖7所示夾入該遮蓋件132與感光體2之間。若發(fā)生這種情況,不僅除去該轉印紙Pa很麻煩,而且作業(yè)者手接觸感光體2的可能性很大。
      與此相反,在圖1-圖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遮蓋件31在保持遮蓋件對向面31A面向感光體2狀態(tài)下回轉,所以,如圖3符號Pa所示,轉印紙堵塞,為了取出該堵塞紙Pa打開開閉體23,當伴隨著此動作遮蓋件31從退避位置朝保護位置回轉時,該遮蓋件31通過轉印紙Pa和單元外殼25之間,當該遮蓋件31到達保護位置時位于轉印紙Pa和感光體2之間。往保護位置移動的遮蓋件31滑入轉印紙Pa與感光體2之間,因此,轉印紙不會夾入遮蓋件31與感光體2之間,作業(yè)者手不用接觸感光體2就能很方便地取出堵塞的轉印紙。
      另外,在圖6和圖7所示圖像形成裝置中,遮蓋件132回轉時描出了大軌跡,恐怕該遮蓋件132會與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元件發(fā)生干涉,因此,圖像形成元件的配置位置受到很大制約,即,若將圖6和圖7所示定影裝置14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打開開閉體23,伴隨該動作遮蓋件132從退避位置朝保護位置回轉時,遮蓋件132會與定影裝置14發(fā)生干涉。為了防止上述干涉,將定影位置14配置于圖6所示位置上方時,則會導致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大型化。
      于是在以往裝置中,將定影裝置14支承在開閉體23上,而不是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當打開開閉體23時,定影裝置14離開遮蓋件132,防止兩者發(fā)生干涉。但是,若將定影位置14支承于開閉體23側,而把感光體2支承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側,難以提高兩者的相對位置精度,為了提高該精度,必須形成堅實結構,例如增大開閉體23的剛性,因此,必然引起圖像形成裝置成本上升。
      與此相反,在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定影位置14不是支承在開閉體23側,而是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側。按照這種結構,打開開閉體,伴隨此動作遮蓋件31回轉時,該遮蓋件31繞感光體2移動,即使轉印區(qū)域TR與定影裝置14之間距離小,也不用擔心遮蓋件31會與定影裝置14發(fā)生干涉。這樣,通過將定影裝置14支承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側,能以低成本簡單地提高該定影裝置14和感光體2的相對位置精度。并且,最好將定影裝置14支承為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1裝卸。
      在圖1所示狀態(tài)下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從定影裝置14散發(fā)大量的熱量,該熱量若大量傳遞到成像單元22的感光體2及其它成像元件上,將會促進這些元件劣化。另外,若清潔裝置12回收的墨粉T和顯影裝置5的墨粉受到加熱的話,墨粉會發(fā)生粘連,在清潔裝置外殼27內部不能收納所定量墨粉,墨像質量將會顯著降低。
      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如上所述,遮蓋件31位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31位于感光體2與定影裝置14之間的空間S,所以,在遮蓋件31位于退避位置狀態(tài)下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從定影裝置14發(fā)散的熱量被遮蓋件31遮擋。因此,大量熱不會傳到構成成像單元22的感光體2、清潔裝置12、顯影裝置5,能防止各成像元件劣化及墨粉粘連發(fā)生。
      但是,若僅以上述結構構成時,尤其圖像形成裝置長時間運行場合,遮蓋件31本身因來自定影裝置14的熱被加熱到高溫,該熱量恐怕會傳到感光體2、清潔裝置12、顯影裝置5或其它成像元件,發(fā)生上述不良狀況。
      于是,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如圖1所示,設置風扇33,使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內的空氣通過形成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的排氣口32排出到該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外部,該風扇33的位置設定為使得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位于因該風扇33運轉而產生的氣流中。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通過上述風扇33運轉,空氣循環(huán),在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周圍產生如圖3中箭頭B所示的氣流。由于該氣流遮蓋件31受到冷卻作用,能防止其被加熱到高溫。這樣,即使定影裝置14由熱定影裝置構成,至少通過熱作用使轉印在記錄媒體上的墨像定影,也能夠阻止來自該定影裝置14的大量熱傳到成像單元22的各元件及墨粉,能防止發(fā)生上述不良狀況。
      如上所述,從圖1和圖3可知,風扇33配置在定影裝置14與由感光體2形成的像載體之間的空間S附近,吸引空間S中空氣,排出到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這樣,大量空氣流過處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使該遮蓋件31得到有效冷卻。因此,即使長時間進行圖像形成動作,也能防止該遮蓋件31被加熱到高溫,能阻止發(fā)生大量熱傳到成像單元22。
      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清潔裝置12配置在感光體2形成的像載體上方,當遮蓋件31如圖3所示那樣位于退避位置時,遮蓋件31位于清潔裝置12和定影裝置14之間的空間S,同時,該遮蓋件對向面31A與清潔裝置12的上面相對,處于大致平行的位置。當遮蓋件31處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31處于離開清潔裝置12上面的位置,以便使空氣流過該遮蓋件31與清潔裝置12之間。通過這種結構,空氣以大致同一方向順暢地流過遮蓋件31的上下區(qū)域,能有效地冷卻遮蓋件31。通過在遮蓋件31內部形成空洞或在該空洞內設置隔熱材等,提高遮蓋件31的隔熱效果,能更有效地遮斷熱傳往成像單元22,但是,如上所述,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若處于氣流中,則不用在該遮蓋件31設置空洞和隔熱材,僅以簡單板材構成遮蓋件31就能有效防止熱傳往成像單元22。按照后者結構能降低遮蓋件31的成本,而且能實現小型化。
      如圖1-圖4所示,遮蓋件31上設有若干突設于其外表面上的凸棱44,當遮蓋件31位于圖1和圖3所示退避位置時,這些凸棱44對處于遮蓋件31附近的氣流朝風扇33方向進行導向。通過控制氣流,空氣能更順暢地朝風扇33流過位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周圍,能更有效地提高冷卻效果。在圖示實施例中,排氣口32設于里側的本體機架的側板30A上,在該部位設置風扇33,所以,如圖1和圖3所示,凸棱44朝風扇33方向傾斜,將空氣平滑地導向風扇33。凸棱44構成用于將空氣導向風扇33側的空氣導向機構。
      下面,說明遮蓋件31的支承結構。如圖4所示,在遮蓋件31縱向各端部分別與回轉臂34、34A的自由端連接為一體,在回轉臂34、34A的基端部形成安裝孔35、35A,上述安裝孔回轉自如地與一對同心狀安裝銷36(圖4中僅顯示一個)相嵌合,所說安裝銷36突設于單元外殼25的各側壁上。因此,遮蓋件31能繞一對安裝銷36在圖2所示保護位置和圖1所示退避位置之間自由回轉。這樣,回轉臂34、34A的基端部通過單元外殼25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可回轉地被支承著,但是,如前面所說明那樣,該基端側也可以直接支承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上。
      從圖3可知,遮蓋件31位于退避位置時,回轉臂34、34A的自由端位于清潔裝置12上表面的上方,空氣流過一對回轉臂34、34A之間的空隙G。這樣,以簡單結構使得當遮蓋件31位于退避位置時空氣能確實流過遮蓋件31和清潔裝置12之間。
      另外,如本實施例所示,遮蓋件31可回轉地安裝在成像單元22的單元外殼25上,遮蓋件31能可靠地開放或關閉單元外殼開口29,而且,遮蓋件31與成像單元22整體構成一個單元,所以,安裝等也很容易。
      若在單元外殼25的面向定影裝置14的壁面上設置隔熱材(沒有圖示),則能更有效地防止熱量傳往成像單元22,但是由于處于退避位置的遮蓋件31設置于氣流中,所以,即使不設置上述隔熱材,也能有效抑制熱量傳往成像單元22。這樣,如果不設置隔熱材,就能降低成像單元22成本。
      成像單元22是更換件,當顯影裝置5中墨粉用盡、回收到清潔裝置12中的墨粉T充滿或感光體2劣化時,需要將其更換為新單元,這樣,若成像單元22成本上升,對于用戶來說是很大的經濟負擔,可是,按照本實施例結構,能防止上述不良狀況。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設有與開閉體23動作連動使遮蓋件31動作的連動機構,使得開閉體23位于開位置時,遮蓋件31處于保護位置,開閉體23位于閉位置時,遮蓋件31處于退避位置,伴隨開閉體23的開閉動作,能自動地使遮蓋件31移動到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下面說明該連動機構的具體結構例。
      如圖4所示,開閉體23上設有支承銷37,形成在長延伸臂38的一端的孔39與上述支承銷37回轉自如地嵌合著。在構成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的本體機架18的一邊側板30上形成有長延伸導孔40,設于臂38另一端的圓柱狀導銷41穿過上述導孔40,嵌合于該導孔40上,沿該導孔40的長度方向滑動自如。在圖1和圖2中,用點劃線表示臂38和導孔40的配置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遮蓋件31一側端部的回轉臂34上設有突部42,其與回轉臂34成為一體。
      圖5表示開閉體23的開閉動作以及伴隨該開閉動作而引起的臂38和遮蓋件31的動作狀態(tài),當開閉體23處于圖5中實線所示開位置時,臂38處于實線所示位置,此時,設于該臂38上的導銷41與導孔40的靠近開閉體23的端部43相接。在該狀態(tài)下,遮蓋件31處于圖5中實線所示的遮蓋感光體2的保護位置。這時,通過沒有圖示的賦勢機構、例如卷繞在安裝銷36上的螺旋彈簧,將遮蓋件31朝遮蓋單元外殼開口29的保護位置賦勢,使其保持在保護位置。
      在此,開始關閉開閉體23,若使其繞樞軸24按圖5中逆時針方向開始回轉,則臂38也動作,導銷41沿導孔40被導向,朝箭頭C方向滑動。開閉體23回轉到圖5中以點劃線所示位置時,臂38也移動到以點劃線表示的位置,這時,設于臂38上的導銷41與設于遮蓋件31的回轉臂34上的突部42相碰,若繼續(xù)關閉開閉體23,導銷41就開始推壓突部42。因此,遮蓋件31開始朝其退避位置繞安裝銷36回轉。
      若開閉體23到達圖5中用虛線表示的閉位置,則臂38也移動到圖5中用虛線表示的位置,這時,遮蓋件31到達圖5中用虛線表示的退避位置。此時由于保持在導銷41推壓突部42的狀態(tài),所以,開閉體23抵抗上述賦勢機構作用,被保持在退避位置。
      這時,設于回轉臂34上的突部42的平面部分42A取與導孔40的延伸方向、即點劃線D方向平行的狀態(tài)。因此,即使相對該突部42的導銷41位置偏移,遮蓋件31通常仍能處于相同的退避位置。即使相對開閉體23的支承銷37的位置多少有點不正確,從而導致導銷41位置偏移,遮蓋件31通常仍能處于所設定的正確退避位置。因而,圖像形成動作時,不用擔心遮蓋件31突出到轉印紙運送通道中阻礙轉印紙運送。
      開閉體23到達閉位置時,由于形成長導孔40,導孔40的另一端部43A與導銷41相互離開,因此,即使相對開閉體23的支承銷37的位置偏移,多少有點不正確,也能使開閉體23確實回轉到閉位置,而且能使遮蓋件31正確地保持在退避位置。
      開閉體23回轉到閉位置時,通過沒有圖示的鎖定裝置使該開閉體23保持在閉位置,若解除上述鎖定裝置打開開閉體23,進行與上述相反的動作,遮蓋件31因上述賦勢機構作用,回轉到保護位置。
      在上述實施例中,連動機構由下述各部分構成一端樞支在開閉體23上的臂38,形成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1上、與設于上述臂38另一端的導銷41嵌合的導孔40,設于遮蓋件31上的突部42,以及朝保護位置對遮蓋件31賦勢的賦勢機構。
      本發(fā)明對于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以外各種形式圖像形成裝置、例如電子復印機、傳真機或復合機等也能適用。另外,對于設有從感光體轉印墨像的中間轉印體的裝置,本發(fā)明也能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設有配置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表面形成墨像的像載體,在轉印區(qū)域將形成在上述像載體表面的墨像轉印在從像載體下方區(qū)域運送來的記錄媒體表面上的轉印裝置,用于除去附著在將墨像轉印在記錄媒體后的像載體表面上的殘留墨粉、清掃像載體表面的清潔裝置,配置在像載體上方區(qū)域、當記錄媒體通過像載體和轉印裝置之間的上述轉印區(qū)域送向上方通過時將轉印在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墨像定影在該記錄媒體表面上的定影裝置,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的能開放將記錄媒體從像載體運送到定影裝置的記錄媒體運送通道的開閉體;其特征在于,設有遮蓋體,該遮蓋件可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動作,當打開上述開閉體時,上述遮蓋件處于遮蓋像載體面向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外方的表面部分的保護位置,當關閉開閉體時,該遮蓋件處于開放上述像載體表面部分的退避位置,設定上述退避位置,使得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位于像載體和定影裝置之間,支承上述遮蓋件使其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當該遮蓋件在保護位置和退避位置間動作時,位于上述保護位置時面對上述像載體表面部分的遮蓋件對向面通常一邊保持面向像載體姿勢,一邊繞像載體回轉。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影裝置不是被支承在開閉體上,而是支承于圖像形成裝置本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將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空氣排向外部的風扇,同時,上述定影裝置由熱定影裝置構成,該熱定影裝置至少以熱作用使轉印在記錄媒體上的墨像定影,設定上述風扇位置時使得處于退避位置的上述遮蓋件位于由上述風扇產生的氣流中。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潔裝置配置在像載體上方,設定上述遮蓋件的退避位置,當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使得該遮蓋件位于清潔裝置和定影裝置之間的空間,并且,該遮蓋件對向面對著上述清潔裝置的上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蓋件位于退避位置時,該遮蓋件處于離開上述清潔裝置上表面的位置,以使空氣流過該遮蓋件與清潔裝置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回轉臂的自由端分別與上述遮蓋件長度方向各端部連接成一體,支承該回轉臂的基端部,使回轉臂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回轉,當上述遮蓋件處于退避位置時,該回轉臂自由端位于清潔裝置上表面上方,以使空氣流過上述一對回轉臂之間的空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將感光體上形成的墨粉轉印在轉印紙P上,通過定影裝置將該轉印墨像定影,設有可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開閉的開閉體以及打開上述開閉體時遮蓋住感光體的遮蓋件,支承遮蓋件31,使得遮蓋件31處于遮蓋感光體的保護位置時,面向感光體2的遮蓋件對向面31A一邊面向感光體2一邊回轉。因此,能減小遮蓋件動作所需要的空間。
      文檔編號G03G21/20GK1236119SQ9910416
      公開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須田武男, 吉永洋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