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共振吸聲腔的穿孔板。
背景技術:
共振吸聲結構是利用共振吸聲原理設計的吸聲體,在聲波激勵下,振動著的結構由于自身的內摩擦和空氣的摩擦,把一部分振動能量轉變成熱能而消耗掉,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這些損耗的能量必定來自激勵它們振動的聲能量。入射聲波的頻率與結構的固有頻率相吻合時,結構產生共振,此時引起的能量損耗即構件的吸聲系數最大。
常見的共振吸聲結構有薄板和薄膜吸聲結構、穿孔板吸聲結構(包括微穿孔吸聲結構)。為使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具有較高的共振吸聲系數,應使穿孔板結構的聲阻與大氣的特性阻抗相匹配,即穿孔板結構的相對聲阻率應控制在1附近。普通穿孔板因為孔較大,本身所提供的線性聲阻很低,當入射聲壓不很高時,即使采用微穿孔板并考慮了非線性聲阻,仍很難獲得足夠高的聲阻率,因此需在穿孔板背面襯貼多孔吸聲材料以補充聲阻。通過與多孔吸聲材料復合使用,不僅可以提高其共振吸聲系數,同時可有效展寬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吸聲頻帶,已在工程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微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與普通穿孔板吸聲結構相比,其主要特點是穿孔直徑在1毫米以下,具有低聲質量、高聲阻,其吸聲頻帶寬度優(yōu)于常規(guī)的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在共振吸聲結構中,也唯有該結構具有寬吸聲頻帶,可彌補共振吸聲結構吸聲頻帶窄的不足,并具有清潔、無污染、不受環(huán)境限制等優(yōu)點。隨著加工技術和計算方法等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微穿孔板吸聲結構日益受到重視,并使微穿孔理論取得了深入的發(fā)展。
目前穿孔板(包括微穿孔板)普遍采用機械沖孔工藝,沖孔過程中有廢料產生,沖孔一般為規(guī)則的圓柱形孔,孔深即為板的厚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加孔的長度,改變孔的形狀來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穿孔板,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末端帶毛刺的圓柱孔或/和微圓柱孔。
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倒圓臺孔或/和倒微圓臺孔。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圓臺孔或/和微圓臺孔。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穿孔板的末端帶毛刺,毛刺的高度即等于增加穿孔板的板厚,使穿孔板的共振吸聲峰向低頻移動,從而提高了低頻段的吸聲系數。再一個穿孔板采用圓臺孔結構,也提高了穿孔板的平均吸聲系數。其中圓臺孔結構比倒圓臺孔結構的吸聲系數更好。這兩種結構與增加板厚相比,大大節(jié)省了原材料的消耗。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穿孔板的放大結構俯視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種穿孔板的放大結構俯視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末端帶毛刺的圓柱孔穿孔板的剖視放大結構主視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倒圓臺孔穿孔板的剖視放大結構主視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圓臺孔穿孔板的剖視放大結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圖3,將待穿孔的有延展性的金屬板材,放在帶錐形孔的特制的金屬模子上,把與金屬模子配套的壓模上帶突起的錐形針,對準金屬模子上的錐形孔對金屬板材進行擠壓,生成穿孔板1。該穿孔板1上具有擠壓出的圓柱孔2和圓柱孔2末端的毛刺3。圓柱孔2的長度等于穿孔板1的厚度,毛刺3的高度等于圓柱孔2增加的長度。
參照圖4、圖5是采用鉆圓錐形孔的鉆頭,直接在擬穿孔的金屬板材上鉆孔,即加工形成圓臺孔5的穿孔板1。將穿孔板1調個面,圓臺孔5即成為倒圓臺孔4。
根據上述圖1、圖3及圖4、圖5的具體實施方式
,能加工出與其孔形相同的微穿孔板。
參照圖2,根據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在同一塊穿孔板材上同時加工出末端帶毛刺的圓柱孔和微圓柱孔。在同一塊穿孔板材上加工出圓臺孔5和微圓臺孔6。也即在同一塊穿孔板材上加工出倒圓臺孔和倒圓微圓臺孔。
權利要求
1.一種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包括穿孔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孔板(1)上布置的是末端帶毛刺(2)的圓柱孔(3)或/和微圓柱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孔板(1)上布置的是倒圓臺孔(4)或/和倒微圓臺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孔板(1)上布置的是圓臺孔(5)或/和微圓臺孔。
全文摘要
一種改善吸聲性能的穿孔板,包括穿孔板,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末端帶毛刺的圓柱孔或/和微圓柱孔。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圓臺孔或/和微圓臺孔。在所述穿孔板上布置的是倒圓臺孔或/和倒微圓臺孔。本發(fā)明穿孔板圓柱孔或微圓柱孔末端帶毛刺使穿孔板的共振吸聲峰向低頻移動,從而提高了低頻段的吸聲系數大大節(jié)省了原材料的消耗,大大節(jié)省了原材料的消耗。穿孔板的圓臺孔結構也提高了穿孔板的平均吸聲系數。
文檔編號G10K11/16GK1917036SQ20061005334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翟國慶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