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27854閱讀:6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而放射狀地排列了多個散熱片的照明裝置,特別涉及可改善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同時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呈放射狀照射,而且可進一步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產生的熱而放射狀排列了多個散熱片的照明裝置。作為這種照明裝置的例子,有例如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
      在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中,在板狀的基部上配置有絕緣性散熱器,在該絕緣性散熱器上配置有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并且,在基部的下側(背面?zhèn)?安裝有圓筒狀的支撐體,在該圓筒狀的支撐體的外周面上安裝有多個長方形的板狀的散熱片。
      詳細地說,在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中,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產生的熱經由絕緣性散熱器、基部以及支撐體從散熱片散發(fā)。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中,絕緣性散熱器配置為在照明裝置的中心軸線方向上偏離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并且,基部配置為在照明裝置的中心軸線方向上偏離絕緣性散熱器,而且,支撐體和散熱片配置為在照明裝置的中心軸線方向上偏離基部。
      即,在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中,散熱片配置于在照明裝置的中心軸線方向上遠離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的位置處。
      因此,在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所記載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到散熱片的散熱路徑變長,其結果,散熱片的散熱特性下降。
      另一方面,當為了縮短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到散熱片的散熱路徑而把支撐體和散熱片配置在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的徑向外側時,也就是說,把支撐體和散熱片配置于在照明裝置的中心軸線方向上不偏離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的位置時,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呈放射狀發(fā)出的光被支撐體和散熱片遮擋,其結果,來自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芯片)的光不能在照明裝置的徑向上呈放射狀照射。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93097號公報發(fā)明內容鑒于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改善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的同時,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呈放射狀照射的照明裝置。
      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與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在散熱片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裝置。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而放射狀地排列了多個散熱片,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散熱片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光通過的開口,并在散熱片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照明裝置中,上述多個散熱片配置在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徑向的外側。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照明裝置中,該照明裝置設置有用于橋接上述多個散熱片的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在上述橋接單元的表面中的、與上述多個散熱片相向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
      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照明裝置中,在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的中心軸線方向的兩端配置有上述橋接單元。
      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照明裝置中,用于引導來自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光的燈罩(lens)被壓入到上述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的內周面內。
      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照明裝置中,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和壓入有上述燈罩的內周面的一方的橋接單元、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另一方的橋接單元、以及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多個散熱片由同一材料形成。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在相鄰的散熱片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通過的開口。換句話說,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在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通過相鄰的散熱片之間的狀態(tài)下,將散熱片配置在發(fā)光元件的較近處。優(yōu)選的是,多個散熱片配置在發(fā)光元件的徑向的外側。因此,根據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與散熱片配置在遠離發(fā)光元件的位置的情況相比,可改善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
      此外,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通過的開口形成在呈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中相鄰的散熱片之間。換句話說,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通過呈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之間的開口,而呈放射狀照射。因此,根據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可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呈放射狀照射。
      并且,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在散熱片的表面上形成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的光的反射面。換句話說,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且通過了相鄰的散熱片之間的開口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的表面上的光被散熱片的表面反射,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根據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與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且射到散熱片表面上的光在散熱片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
      即,根據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照明裝置,可在改善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的同時,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呈放射狀照射,并且,與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在散熱片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
      在第三方面的照明裝置中,設置有用于橋接多個散熱片的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并且,用于反射通過了相鄰散熱片之間的開口的光的反射面形成在橋接單元的表面中的、與多個散熱片相向的面上。換句話說,在第三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且通過了相鄰散熱片之間的開口的光中的射到橋接單元表面上的光被橋接單元的表面反射,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根據第三方面的照明裝置,與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出且射到橋接單元表面上的光在橋接單元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
      在第四方面的照明裝置中,用于橋接多個散熱片的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配置在呈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的中心軸線方向的兩端。因此,根據第四方面的照明裝置,與橋接單元配置在散熱片的中心軸線方向的僅一端的情況相比,可提高呈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的剛性。
      在第五方面的照明裝置中,用于引導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燈罩被壓入到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的內周面內。換句話說,在第五方面的照明裝置中,橋接單元具有用于橋接多個散熱片的功能和用于進行燈罩的定位和固定的功能。因此,根據第五方面的照明裝置,可排除在橋接單元之外另外設置用于進行燈罩的定位和固定的構件的必要性。
      在第六方面的照明裝置中,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的光的反射面和壓入有燈罩的內周面的一方的橋接單元、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另一方橋接單元、以及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多個散熱片由同一材料形成。
      因此,根據第六方面的照明裝置,可以防止由于一方的橋接單元、另一方的橋接單元以及多個散熱片由不同的材料形成而引起經由固定在橋接單元上的燈罩以及形成在橋接單元和散熱片上的反射面照射的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光路偏離所期望的光路。


      圖1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組裝圖。
      圖3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
      圖4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
      圖5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
      圖6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
      圖7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
      圖8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燈罩支架2與發(fā)光元件4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圖。詳細地說,圖1(A)是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平面圖,圖1(B)是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正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組裝圖。
      在圖1和圖2中,1表示燈罩,2表示用于保持燈罩1的燈罩支架。3表示大致O狀的熱傳導片,4表示例如LED那樣的發(fā)光元件。5表示用于支撐發(fā)光元件4的基板,6表示用于支撐基板5的支撐構件。7表示大致O狀的熱傳導片,8表示燈座,9表示用于電連接形成在燈座8內的接點(未作圖示)與基板5的導線。
      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安裝在具有例如鍵孔形狀的孔(未作圖示)的安裝構件(未作圖示)上來使用。詳細地說,首先使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向圖1(B)的下側移動。詳細地說,使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的燈座8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參照圖2)通過鍵孔形狀的孔,并插入到安裝構件的下側。接著,使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以其中心軸線(圖2的單點劃線)為中心旋轉例如90°。結果,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固定在安裝構件上,使燈座8的右端部和左端部不會從鍵孔形狀的孔中脫出。
      另一方面,在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從安裝構件(未作圖示)上取下的情況下,首先把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以其中心軸線(圖2的單點劃線)為中心旋轉例如90°。然后,使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向圖1(B)的上側移動。詳細地說,使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的燈座8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參照圖2)通過鍵孔形狀的孔(未作圖示)。即,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構成為可從安裝構件的上側(表面?zhèn)?進行更換。
      當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固定在安裝構件(未作圖示)上時,使形成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燈座8內的接點(未作圖示)與配置在安裝構件的下側的印刷電路板(未作圖示)接觸,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發(fā)光元件4處于可點亮狀態(tài)。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當使發(fā)光元件4點亮時,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的光的一部分經由燈罩1的下表面(圖2的下側的面)進入燈罩1內,接著,經由燈罩1的上表面(圖2的上側的面)的棱紋(lens cut)部漫射,并向上方(圖1(B)和圖2的上側)照射。并且,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的光的一部分經由燈罩1的下表面(圖2的下側的面)進入燈罩1內,然后從燈罩1的側面出射,經由燈罩支架2的側面呈大致放射狀照射。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伴隨發(fā)光元件4的點亮而由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的一部分經由基板5、熱傳導片3、支撐構件6以及熱傳導片7被熱傳導到安裝構件(未作圖示),并從安裝構件的表面散發(fā)。同時,伴隨發(fā)光元件4的點亮而由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的一部分經由基板5、熱傳導片3以及支撐構件6被熱傳導到燈罩支架2,也從燈罩支架2的表面散發(fā)。
      圖3~圖7是圖1和圖2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放大部件圖。詳細地說,圖3(A)是燈罩支架2的平面圖,圖3(B)是燈罩支架2的正視圖,圖4(A)是燈罩支架2的左側視圖,圖4(B)是燈罩支架2的右側視圖,圖5(A)是燈罩支架2的后視圖,圖5(B)是燈罩支架2的仰視圖,圖6(A)是圖3(A)的A-A剖面圖,圖6(B)是圖3(A)的B-B剖面圖,圖7(A)是圖3(B)的C-C剖面圖,圖7(B)是圖3(B)的D-D剖面圖。
      在圖3~圖7中,2b1、2b2、2b3、2b4、2b5、2b6、2b7、2b8表示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而形成在燈罩支架2上的散熱片。2a、2c表示用于橋接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環(huán)狀的橋接部。2a9表示橋接部2a的內周面。2c9表示為了收容發(fā)光元件4而形成在橋接部2c上的開口。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7(A)和圖7(B)所示,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呈放射狀排列。詳細地說,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的一部分從燈罩支架2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散發(fā)。并且,如圖3(B)、圖4(A)、圖4(B)、圖5(A)、圖6(A)和圖6(B)所示,橋接部2a、2c配置在燈罩支架2的中心軸線L方向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兩端。詳細地說,橋接部2a、2c和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由同一材料形成。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將燈罩1壓入到燈罩支架2的橋接部2a的內周面2a9內,結果,由燈罩支架2保持燈罩1。即,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燈罩支架2具有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1產生的熱的功能和保持燈罩1的功能。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3(B)、圖4(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1與散熱片2b2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配置在燈罩支架2的中心軸線L上的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1c。并且,如圖3(A)、圖3(B)、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2與散熱片2b3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2c。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3(B)、圖4(B)、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3與散熱片2b4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3c。并且,如圖3(A)、圖4(B)、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4與散熱片2b5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4c。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B)、圖5(A)、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5與散熱片2b6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5c。并且,如圖3(A)、圖5(A)、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6與散熱片2b7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6c。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A)、圖5(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7與散熱片2b8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7c。并且,如圖3(A)、圖4(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8與散熱片2b1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通過的開口2b8c。
      因此,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的光的一部分經由燈罩1的下表面(圖2的下側的面)進入燈罩1內,接著,從燈罩1的側面出射,然后,經由燈罩支架2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及2b8c呈大致放射狀照射。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3(B)、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1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1上的光的反射面2b1a。并且,如圖3(A)、圖4(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1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2上的光的反射面2b2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3(B)、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2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2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2上的光的反射面2b2a。并且,如圖3(A)、圖3(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3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2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3上的光的反射面2b3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3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3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3上的光的反射面2b3a。并且,如圖3(A)、圖3(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4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3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4上的光的反射面2b4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4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4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4上的光的反射面2b4a。并且,如圖3(A)、圖4(B)、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5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4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5上的光的反射面2b5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5(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5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5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5上的光的反射面2b5a。并且,如圖3(A)、圖4(B)、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6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5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6上的光的反射面2b6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5(A)、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6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6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6上的光的反射面2b6a。并且,如圖3(A)、圖5(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7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6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7上的光的反射面2b7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A)、圖6(B)、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7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7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7上的光的反射面2b7a。并且,如圖3(A)、圖5(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8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7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8上的光的反射面2b8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A)、圖4(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8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8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8上的光的反射面2b8a。并且,如圖3(A)、圖4(A)、圖6(A)、圖7(A)和圖7(B)所示,在散熱片2b1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8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1上的光的反射面2b1b。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B)、圖4(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3(B)和圖4(A)的下側,與散熱片2b1、2b2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1。并且,如圖3(B)、圖4(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3(B)和圖4(A)的上側,與散熱片2b1、2b2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1。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B)、圖6(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3(B)和圖6(A)的下側,與散熱片2b2、2b3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2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2。并且,如圖3(B)、圖6(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3(B)和圖6(A)的上側,與散熱片2b2、2b3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2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2。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B)、圖4(B)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3(B)和圖4(B)的下側,與散熱片2b3、2b4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3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3。并且,如圖3(B)、圖4(B)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3(B)和圖4(B)的上側,與散熱片2b3、2b4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3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3。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4(B)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4(B)的下側,與散熱片2b4、2b5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4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4。并且,如圖4(B)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4(B)的上側,與散熱片2b4、2b5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4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4。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4(B)、圖5(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4(B)和圖5(A)的下側,與散熱片2b5、2b6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5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5。并且,如圖4(B)、圖5(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4(B)和圖5(A)的上側,與散熱片2b5、2b6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5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5。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5(A)、圖6(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5(A)和圖6(A)的下側,與散熱片2b6、2b7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6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6。并且,如圖5(A)、圖6(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5(A)和圖6(A)的上側,與散熱片2b6、2b7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6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6。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4(A)、圖5(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4(A)和圖5(A)的下側,與散熱片2b7、2b8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7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7。并且,如圖4(A)、圖5(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4(A)和圖5(A)的上側,與散熱片2b7、2b8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7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7。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4(A)和圖7(A)所示,在橋接部2a的下側(圖4(A)的下側,與散熱片2b8、2b1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8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a上的光的反射面2a8。并且,如圖4(A)和圖7(B)所示,在橋接部2c的上側(圖4(A)的上側,與散熱片2b8、2b1相向的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8c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參照圖2)的光中的射到橋接部2c上的光的反射面2c8。
      圖8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燈罩支架2與發(fā)光元件4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圖。詳細地說,圖8(A)是在圖7(B)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剖面圖上追加描繪了發(fā)光元件4的圖,圖8(B)是在圖6(A)所示的燈罩支架2的剖面圖上追加描繪了發(fā)光元件4的圖。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8(A)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通過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并且,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配置在發(fā)光元件4的徑向的外側。
      詳細地說,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8(B)所示,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配置在發(fā)光元件4的較近處,以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通過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即,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與發(fā)光元件4在圖8(B)的上下方向上的偏移量被設定為較小的值。
      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與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配置在圖8(A)的徑向和圖8(B)的上下方向的較為遠離發(fā)光元件4的位置的情況相比,可改善由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8(A)所示,在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通過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換句話說,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的光通過呈放射狀排列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并呈放射狀照射。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不僅可照射到圖1(B)的上側,而且呈放射狀照射。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8(A)所示,在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的光的反射面2b1a、2b1b、2b2a、2b2b、2b3a、2b3b、2b4a、2b4b、2b5a、2b5b、2b6a、2b6b、2b7a、2b7b、2b8a、2b8b。
      換句話說,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且通過了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的光中的射到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上的光被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反射,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與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且照射到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上的光在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的利用效率。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如圖3(B)、圖4(A)、圖4(B)和圖5(A)所示,設置有用于橋接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環(huán)狀的橋接部2a、2c。并且,在橋接部2a、2c的表面中的與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相向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的光的反射面2a1、2a2、2a3、2a4、2a5、2a6、2a7、2a8、2c1、2c2、2c3、2c4、2c5、2c6、2c7、2c8。
      換句話說,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且通過了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之間的開口2b1c、2b2c、2b3c、2b4c、2b5c、2b6c、2b7c、2b8c的光中的照射到橋接部2a、2c的表面上的光被橋接部2a、2c的反射面2a1、2a2、2a3、2a4、2a5、2a6、2a7、2a8、2c1、2c2、2c3、2c4、2c5、2c6、2c7、2c8反射,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與從發(fā)光元件4發(fā)出且照射到橋接部2a、2c的表面上的光在橋接部2a、2c的表面被吸收的情況相比,可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的利用效率。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用于橋接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環(huán)狀的橋接部2a、2c配置在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中心軸線方向的兩端。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與橋接部僅配置在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中心軸線方向的一端的情況相比,可提高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剛性。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用于引導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的燈罩1被壓入到環(huán)狀的橋接部2a的內周面2a9內。換句話說,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橋接部2a具有用于橋接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功能和用于進行燈罩1的定位和固定的功能。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可排除在橋接部2a之外另外設置用于進行燈罩1的定位和固定的構件的必要性。
      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橋接部2a、橋接部2c以及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由同一材料形成。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可以防止由于橋接部2a、橋接部2c以及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由不同材料形成而引起經由固定在橋接部2a上的燈罩1以及形成在橋接部2a、2c和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上的反射面照射的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的光路偏離所期望的光路。
      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在燈罩支架2上設置了8個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然而在第二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取而代之,可在燈罩支架上設置8個以外的任意數量的散熱片。
      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由平面構成散熱片2b1、2b2、2b3、2b4、2b5、2b6、2b7、2b8的反射面2b1a、2b1b、2b2a、2b2b、2b3a、2b3b、2b4a、2b4b、2b5a、2b5b、2b6a、2b6b、2b7a、2b7b、2b8a、2b8b、以及橋接部2a、2c的反射面2a1、2a2、2a3、2a4、2a5、2a6、2a7、2a8、2c1、2c2、2c3、2c4、2c5、2c6、2c7、2c8,然而在第三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取而代之,這些反射面也可以由例如拋物面那樣的任意的面來構成。
      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設置有用于引導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的燈罩1,然而,在第四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取而代之,也可以省略燈罩1。
      在第五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適當組合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可應用于例如車輛用燈具、一般照明燈具、游藝用燈具等。
      權利要求
      1.一種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而放射狀地排列了多個散熱片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散熱片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光通過的開口,并在散熱片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散熱片配置在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徑向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照明裝置設置有用于橋接上述多個散熱片的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在上述橋接單元的表面中的、與上述多個散熱片相向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放射狀排列的多個散熱片的中心軸線方向的兩端配置有上述橋接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引導來自上述發(fā)光元件的光的燈罩被壓入到上述環(huán)狀的橋接單元的內周面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和壓入有上述燈罩的內周面的一方的橋接單元、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另一方的橋接單元、以及具有用于反射通過了上述開口的光的反射面的多個散熱片由同一材料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其課題在于,在改善由發(fā)光元件產生的熱的散熱特性的同時,使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呈放射狀照射,提高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利用效率。作為解決手段,在為了散發(fā)由發(fā)光元件(4)產生的熱而放射狀地排列了多個散熱片(2b1、2b2、…、2b8)的照明裝置中,在相鄰的散熱片(2b1、2b2、…、2b8)之間形成有用于使來自發(fā)光元件(4)的光通過的開口(2b1c、2b2c、…、2b8c),并在散熱片(2b1、2b2、…、2b8)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通過了開口(2b1c、2b2c、…、2b8c)的光的反射面(2b1a、2b1b、2b2a、2b2b、2b3a、2b3b、2b4a、2b4b、2b5a、2b5b、2b6a、2b6b、2b7a、2b7b、2b8a、2b8b)。
      文檔編號F21V7/00GK101030619SQ20071008480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杉山優(yōu)司, 正田齊, 西鄉(xiāng)健彥, 川口嘉史 申請人:斯坦雷電氣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