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測量拉力的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可測量拉力的夾頭。
(二)技術背景目前,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于拉彎、繞彎等設備的夾持工件的夾頭只起夾持作用,不具有測量工作拉力的功能,需要測知工作拉力,現(xiàn)在一般采用兩種措施一是在夾頭的支承結構--液壓缸內(nèi)安裝壓力傳感器,由油壓反算得出工作拉力,此方法計算的工作拉力誤差較大;二是在外部結構上作改進,安裝拉力傳感器,該方法由于受機床總結構的限制,較難實現(xiàn),即使實現(xiàn)也對機床結構改動較多,降低機床總體性能指標。
發(fā)明內(nèi)容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夾持工件的夾頭只起夾持作用,不能測量工作拉力的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可以在保持機床原結構的情況下,實現(xiàn)對所夾持工件的工作拉力的直接測量,提高了工作拉力的測量精度。
本發(fā)明包括后蓋、拉力傳感器、前蓋、限位套筒、活塞、推力板及夾緊塊。其技術特征在于前蓋和后蓋皆為圓形腔體,并相互嵌套安裝,兩者間可相對滑動;拉力傳感器安裝在后蓋的外圓周上,且兩端面分別固定在前蓋和后蓋上;限位套筒安裝在前蓋外端;活塞位于前蓋內(nèi)腔,活塞桿與推力板相連接。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在液壓油的推動下,位于限位套筒內(nèi)的多塊夾緊塊可沿軸向運動,并受錐形腔體的約束,在運動的過程中向中心線靠攏,將安裝在限位套筒內(nèi)軸線上工件夾緊,使工件的拉力通過夾緊塊傳遞給限位套筒,從而經(jīng)過前蓋把力傳遞給拉力傳感器,使其產(chǎn)生微小形變,輸出電信號。
本發(fā)明的效果是方便實用,既具有夾持工件的作用,又具有測量工作拉力的功能,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造。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夾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夾頭的A向示意圖。
圖3是前蓋結構示意圖。
圖4是后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拉力傳感器結構示意圖。
圖6是活塞結構示意圖。
1-后蓋 2-橡皮管3-拉力傳感器4-前蓋 5-限位套筒6-螺釘 7-夾緊塊8-活塞 9-密封圈 10-螺栓11-螺栓12-端蓋 13-推力板 14-油缸 15-沉頭孔16-油孔17-油孔 18-油缸槽 19-油孔 20-螺紋孔21-插線端口22-活塞桿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主要包括后蓋1、拉力傳感器3、前蓋4、限位套筒5、活塞8、推力板13及夾緊塊7。
后蓋1為中間不貫通的圓筒,其外表面呈階梯狀,其中一端圓筒的內(nèi)壁為螺紋孔20,用于夾頭與外界聯(lián)接;另一端圓筒的內(nèi)壁為光滑筒壁,作為油缸槽18,用以安裝油缸14。在后蓋1外表面的階梯臺階上有油孔19,并沿該臺階的圓周表面有開口槽,用以安裝拉力傳感器3。
前蓋4為一端封閉的圓筒,該圓筒的外徑與油缸槽18的內(nèi)徑相同,并與油缸槽18間隙配合安裝。在該圓筒開口端的外圓有邊沿,邊沿的外徑與后蓋1的外表面階梯的最大外徑相同,并且在該邊沿上有油孔16和螺栓連接孔。該圓筒的內(nèi)腔用做活塞的油缸14,其內(nèi)徑與活塞頭的外徑相同;油缸14端口內(nèi)徑處有一沉頭孔15,該沉頭孔15內(nèi)壁為螺紋,用于安裝端蓋12。筒底部亦有油孔17。
在后蓋1外表面的階梯臺階上和前蓋4的外圓邊沿上均布有5個螺紋通孔,用于與拉力傳感器3和限位套筒5連接。
拉力傳感器3呈圓環(huán)形,中心的圓孔的內(nèi)徑較后蓋1上的環(huán)形槽的外徑大2~3毫米,端面均布有5個螺紋通孔,用于與后蓋1和前蓋4相連接。圓周表面上有一插線端口21,用于外接電纜輸送拉力信號。拉力傳感器3內(nèi)部電路采用現(xiàn)有技術設計。
活塞8與活塞桿22為一體結構,活塞8的圓周表面上有U形槽,用于安裝密封圈9,活塞桿22的端頭為階梯狀,設有螺紋,用于連接推力板13。
端蓋12為圓形,中間有圓孔,該圓孔的內(nèi)徑與活塞桿的外徑相同,并與活塞桿間隙配合;該端蓋12的外圓周表面為全程螺紋,以便于與前蓋沉頭孔15安裝,用于密封油缸14。
限位套筒5的內(nèi)腔為光滑錐形,四塊夾緊塊7沿軸向向腔口運動時,受錐形內(nèi)腔限制,向限位套筒5的軸心靠攏,將安裝在限位套筒5內(nèi)軸線上工件夾緊,使工件的拉力通過夾緊塊傳遞給限位套筒。
推力板13及夾緊塊7位于限位套筒5內(nèi),其結構與裝配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夾緊塊7外圓面為錐形,配合在限位套筒5的內(nèi)腔中,由螺釘6限制其周向的自由度,軸向有小范圍的運動。夾緊塊7軸線一側有用于安裝推力板13的內(nèi)槽。
安裝時前蓋4的圓筒安裝在油缸槽18內(nèi),兩者間為滑動配合;拉力傳感器3安裝在位于后蓋1外表面階梯臺階圓周表面上的開口槽內(nèi);限位套筒5安裝在前蓋4外端。限位套筒5、前蓋4、拉力傳感器3、后蓋1之間由螺栓10、11連接。密封圈9安裝在活塞8的U形槽內(nèi),以防止液壓油泄漏;活塞8位于前蓋4的油缸14內(nèi),一端與推力板13連接;推力板13嵌在位于夾緊塊7上的內(nèi)槽中,前后運動時,帶動夾緊塊7一起運動。前蓋4的油缸14端口由端蓋12封住,由油孔16和油孔17進出液壓油,推動活塞8前后運動。前蓋4的油孔17與后蓋1的油孔19之間由橡皮管2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包括后蓋(1)、前蓋(4)、限位套筒(5)、活塞(8)、推力板(13)及夾緊塊(7),其特征在于該可測量拉力的夾頭中還包括安裝在后蓋(1)的外圓周上的拉力傳感器(3);前蓋(4)和后蓋(1)皆為圓形腔體,并相互嵌套安裝,兩者間可相對滑動;活塞(8)位于前蓋(4)內(nèi)腔,活塞桿(22)與推力板(13)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其特征在于后蓋(1)為中間不貫通的圓筒,其外表面呈階梯狀,其中一端圓筒的內(nèi)壁為螺紋孔(20),另一端圓筒為油缸槽(18);在后蓋(1)外表面的階梯臺階上有油孔(19),并沿該臺階圓周表面有環(huán)形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其特征在于前蓋(4)為一端封閉的圓筒,圓筒的內(nèi)腔用做活塞的油缸(14)。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其特征在于拉力傳感器(3)、限位套筒(5)、前蓋(4)和后蓋(1)之間相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可測量拉力的夾頭,其特征在于在前蓋(4)的圓筒開口端外圓有邊沿,并且在該邊沿上有油孔(16);油缸(14)端口內(nèi)徑處有一螺紋沉頭孔(15);筒底部亦有油孔(17)。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可測量拉力的夾頭。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夾頭只具有夾持作用,不能測量工作拉力的不足,本發(fā)明將拉力傳感器3安裝在夾頭的后蓋1上,且拉力傳感器3兩端面分別固定在前蓋4和后蓋1上;前蓋4和后蓋1皆為圓形腔體,并相互嵌套安裝,兩者間可相對滑動;限位套筒5安裝在前蓋4外端;活塞8位于前蓋4內(nèi)腔,活塞桿與推力板13相連接。在液壓油的推動下,位于限位套筒5內(nèi)的多塊夾緊塊7可沿軸向運動,并受錐形腔體的約束,在運動的過程中向中心線靠攏,將安裝在限位套筒5內(nèi)軸線上的工件夾緊,使工件的拉力通過夾緊塊7傳遞給限位套筒5,繼而通過前蓋4把力傳遞給拉力傳感器13。本發(fā)明既可夾持工件,又可測量工作拉力,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B23Q3/06GK1618573SQ200410073080
公開日2005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盛兵, 王永軍, 王俊彪, 楊毅 申請人:西北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