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磨床的工裝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夾具,主要是一種磨床的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因公司發(fā)展需要,在2000年從德國引進了13臺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磨加工設備,其中有6臺SAW-CNC,設備只能加工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法蘭盤,因市場原因,這些設備的利用率比較低。目前,公司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產品形式非常好,特別是配套的產品,而以往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中的小內圈零件的磨加工都是在國產設備上加工,分粗磨,粗磨溝道、口徑及外徑,并且道裝配前為保證產品的游隙還進行配磨加工,其加工精度低,效率差。為了滿足市場發(fā)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該設備,并根據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產品小內圈的磨加工工藝要求,經過多方論證,決定對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法蘭盤磨床SAW4-CNC,著重對工裝夾具進行改造,使其既能加工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法蘭盤,又能加工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的小內圈。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提高加工產品精度及穩(wěn)定性的一種磨床的工裝夾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磨床的工裝夾具,設有一固定連接在磨床主軸上的內圈溝道磨靠山,內圈溝道磨靠山的另一端與工件固定連接;設有一組擺動支承塊,其端部的支承頭支承在工件的側面圓周上。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自行改造的磨床,均能達到機床的安裝和使用要求,設備投入使用后,產品的精度穩(wěn)定,PPK值達到1.67以上,為公司引進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自動裝配線的選配奠定了基礎,加快了選配率,滿足了配套產品的生產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且只需要更換原來的工裝夾具及對磨削上、下料程序進行調整,即能加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產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擺動支承塊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主軸1,第一螺紋孔1-1,緊固螺釘2,定位銷3,內圈溝道磨靠山4,吸合層4-1,通孔4-2,工件5,支承頭6,銷孔6-1,擺動支承塊7,第二螺紋孔7-1,銷8,V形槽9;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這種磨床的工裝夾具,磨床主軸1上設有第一螺紋孔1-1與定位銷孔,內圈溝道磨靠山4上設有階梯式通孔4-2,緊固螺釘2通過階梯式通孔4-2、第一螺紋孔1-1與磨床主軸1固定連接,定位銷3安裝在主軸1與內圈溝道磨靠山4上的定位銷孔內。另一端的端面上設有用于與工件5吸合的吸合層4-1。設有二個擺動支承塊7,兩者之間呈120度布置,其端部的支承頭6支承在工件5的側面圓周上。所述擺動支承塊7的上端設有支承頭6,支承頭6通過銷8與擺動支承塊7上開有的銷孔6-1與擺動支承塊7相連接,支承頭6可繞銷8轉動一角度,擺動支承塊7的下端設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螺紋孔7-1,用于支承的V形槽9。
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磨床,根據機床性能及構造,設計了成型的金剛滾輪將小內圈的溝道、口徑及小端面進行一次修整成型磨削,并設計制作了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工裝夾具。在制作好工裝夾具后,在軟件方面根據機床性能更改機床的抓料方式,由外夾改為內漲,并對其PLC監(jiān)控進行更改,并確定了磨削,休整及上、下料程序;其次在機械方面,安裝所有自行設計的工裝夾具及滾輪,并進行調整,根據實驗對其進行修改,最后,加工產品并檢測其精度及穩(wěn)定性。
權利要求1.一種磨床的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設有固定連接在磨床主軸(1)上的內圈溝道磨靠山(4),內圈溝道磨靠山(4)的另一端與工件(5)固定連接;設有一組擺動支承塊(7),其端部的支承頭(6)支承在工件(5)的側面圓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1)上設有第一螺紋孔(1-1)與定位銷孔,內圈溝道磨靠山(4)上設有階梯式通孔(4-2),緊固螺釘(2)通過階梯式通孔(4-2)、第一螺紋孔(1-1)與主軸(1)固定連接,定位銷(3)安裝在主軸(1)與內圈溝道磨靠山(4)上的定位銷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圈溝道磨靠山(4)另一端的端面上設有用于與工件(5)吸合的吸合層(4-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設有二個擺動支承塊(7),兩者之間呈120度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磨床的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支承塊(7)的上端設有支承頭(6),支承頭(6)通過銷(8)與擺動支承塊(7)上開有的銷孔(6-1)與擺動支承塊(7)相連接,擺動支承塊(7)的下端設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螺紋孔(7-1),用于支承的V形槽(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磨床的工裝夾具,設有一固定連接在磨床主軸上的內圈溝道磨靠山,內圈溝道磨靠山的另一端與工件固定連接;設有一組擺動支承塊,其端部的支承頭支承在工件的側面圓周上。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自行改造的磨床,均能達到機床的安裝和使用要求,設備投入使用后,產品的精度穩(wěn)定,PPK值達到1.67以上,為公司引進第二代輪轂軸承單元自動裝配線的選配奠定了基礎,加快了選配率,滿足了配套產品的生產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且只需要更換原來的工裝夾具及對磨削上、下料程序進行調整,即能加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產品。
文檔編號B23Q3/12GK2690102SQ20042002023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肖月夫 申請人: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