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對鋼塑復合鋼的端頭進行封口的設備。
背景技術:
鋼塑復合管,即采用鋼板打孔、卷曲成型、氬弧焊接成穿孔鋼管,穿孔鋼管內外復塑,且內外塑聯(lián)體、一次成型的工藝技術,使得鋼塑結合緊密、不易分離,從根本上解決了鋼塑分離的技術難題。
鋼塑復合管具備塑料管道衛(wèi)生不結垢、耐腐蝕、不生銹的特點,同時具備鋼管承壓高、耐沖擊的優(yōu)點。但是,連續(xù)成型的鋼塑復合管,在按一定長度截斷之后,其兩端頭上的鋼管是暴露在外的,為了保證鋼塑復合管的使用性能,必須對其端頭進行封口,即將端頭的鋼管可靠地封入塑層內。但是一直以來,這個問題始終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簡單易行的鋼塑復合管端面端面封口機。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特點是在工作臺上,同軸設置一對支架,包括頂桿支架和鋼塑管支架,鋼塑管夾持在所述鋼塑管支架中,可沿軸向移動的頂桿以螺紋配合在頂桿支架上,頂桿上朝向鋼塑管的一端固定設置加熱模板,在所述加熱模板上,對應于鋼塑管的端面位置,為一環(huán)形可容鋼塑管管端緊配合插入的凹槽,凹槽斷面為“U”形。
本發(fā)明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U”形凹槽的圓弧形底部,放置有熔融后與鋼塑管塑層相接合的塑圈。
本發(fā)明采用“U”凹槽,該“U”凹槽的設置使得插入在凹槽中的鋼塑管的內外塑層都呈現(xiàn)為熔融狀態(tài),經冷卻之后,在鋼塑管的端部形成完整的“U”塑封端。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體現(xiàn)在其結構簡單、封口牢固,“U”形端頭在與管件的承插式配合中易于裝配。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封口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標號1手柄、2頂桿支架、3加熱圈、4電熱絲、5電源插頭、6頂桿、7加熱模板、8外層墊圈、9內層墊圈、10塑圈、11鋼塑管、12鋼塑管支架、13工作臺、14凹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1,本實施例是在工作臺13上,同軸設置一對支架,包括頂桿支架2和鋼塑管支架12,鋼塑管11夾持在鋼塑管支架12中,可沿軸向移動的頂桿6以螺紋配合在頂桿支架2上,頂桿6上朝向鋼塑管11的一端固定設置加熱模板7,在加熱模板7上,對應于鋼塑管11的端面位置,為一環(huán)形、并可容鋼塑管11的管端緊配合插入其中的凹槽14,凹槽14斷面為“U”形。
具體實施中,可以采用電熱方式,在加熱模板7的背部設置加熱圈3,加熱圈3中設置有電熱絲4,電熱絲4的電源接線在電源插頭5上引出。
為了增加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塑層的厚度,提高封口可靠性,可以在“U”形凹槽14的圓弧底部,放置有熔融后與鋼塑管11的塑層相接合的塑圈10。
為了避免熔融的塑料自“U”形凹槽14的槽口處溢出,可以在“U”型凹槽14的內、外圈分別設置內層墊圈9和外層墊圈8,內層墊圈9和外層墊圈8為聚四氟乙烯材質。為了便于操作,在頂桿6的尾部裝有旋轉手柄1。
封口作業(yè)時,根據對于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塑層厚度的需要,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塑圈10。若需要使用塑圈10,則首先將塑圈10放入在“U”型凹槽14中,將鋼塑管11夾持在鋼塑管支架12上,即成圖1所示。轉動旋轉手柄1,使頂桿6帶動加熱模板7向鋼塑管11方向靠攏,直至鋼塑管11的管端插入加熱模板7上的“U”形凹槽14中。隨著加熱模板7的不斷升溫,塑圈10和鋼塑鋼11上塑層都逐漸呈熔融態(tài),于此同時,轉動旋轉手柄1,使頂桿6向鋼塑管11所在側進一步推進,直至有料液自加熱模板7背部的溢流孔流出,停止頂桿6的推進,此時呈圖2所示。停止加熱之后,對加熱模板7連同鋼塑管11進行冷卻,完成定型后出模即可。
權利要求
1.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機,其特征是在工作臺(13)上,同軸設置一對支架,包括頂桿支架(2)和鋼塑管支架(12),鋼塑管(11)夾持在所述鋼塑管支架(12)中,可沿軸向移動的頂桿(6)以螺紋配合在頂桿支架(2)上,頂桿(6)上朝向鋼塑管(11)的一端固定設置加熱模板(7),在所述加熱模板(7)上,對應于鋼塑管(11)的端面位置,為一環(huán)形可容鋼塑管(11)的管端緊配合插入的凹槽(14),凹槽(14)的斷面為“U”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機,其特征是在所述“U”形凹槽(14)的圓弧形底部,放置有熔融后與鋼塑管(11)的塑層相接合的塑圈(10)。
全文摘要
鋼塑復合管端面封口機,其特征是在工作臺上,同軸設置一對支架,包括頂桿支架和鋼塑管支架,鋼塑管夾持在所述鋼塑管支架中,可沿軸向移動的頂桿以螺紋配合在頂桿支架上,頂桿上朝向鋼塑管的一端固定設置加熱模板,在所述加熱模板上,對應于鋼塑管的端面位置,為一環(huán)形可容鋼塑管管端緊配合插入的凹槽,凹槽斷面為“U”形。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封口牢固,“U”形端頭在與管件的承插式配合中易于裝配。
文檔編號B21D41/00GK1695845SQ20051004052
公開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汪兆鈞 申請人:汪兆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