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的精密鍛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精密鍛造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塑性成形工藝。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金屬塑性成形工藝,反向擠壓和徑向擠壓是分別進行的,工序多,生產(chǎn)成本高,效益低。而加工形狀為筒形或杯形,且外圓上有呈對稱或不對稱分布的凸筋的產(chǎn)品時,即使將反向擠壓和徑向擠壓分別進行,也不易得到合格產(chǎn)品。這是因為如果先反向擠壓后徑向擠壓,坯料變形量大,擠壓力聚增;如果先徑向擠壓后反向擠壓,由于凸筋部分反向擠壓速度慢于套筒部分反向擠壓速度,會出現(xiàn)凸筋撕裂。因此國內(nèi)目前通常采用機加工方式加工此類零件,而機加工零件的強度遠低于精密鍛造零件;發(fā)達國家通常采用粉未壓制的方式加工此類零件,而這種方式生產(chǎn)難度較高。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難題,在一次擠壓過程中同時完成徑向與反向成形的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的精密鍛造工藝。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的精密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制坯,②涂層--將坯料在防氧化劑溶液中浸濕后吹干,③加熱--將涂層后的坯料加熱到750-800℃,④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在正常反擠凹模內(nèi)壁上按成品形狀開出凹槽,凹槽尺寸要比最終成品大15-25%,材料在受擠壓時,向沖頭的反向和開槽方向流動,在材料流動快的地方增加背壓裝置,該裝置套在反擠沖頭上,采用彈簧或聚氨脂橡膠等彈性元件控制反擠流動速度,⑤拋丸,⑥磷皂化,⑦精整。
本發(fā)明在正常反擠凹模內(nèi)壁上按成品形狀開出凹槽,使得材料在一次反擠過程中既向反向流動又向徑向流動。而要在一次反擠過程中要實現(xiàn)材料的反向和徑向流動,就要求材料的流動性相當好,因此坯料在擠壓前進行了加熱,增大材料的流動性;為了防止材料在加熱過程中氧化,在加熱前增加了涂層工序。而加熱溫度控制在750~800℃,確保了材料氧化很少,材料的流動性好,擠壓力小,模具使用壽命長。在擠壓時,工件反擠流動速度大于徑向流動速度,特別在沒有凸筋處流動最快,因此本發(fā)明采用在材料流動快的地方增加背壓裝置,該裝置套在反擠沖頭上,采用彈簧或聚氨脂橡膠等彈性元件控制反擠流動速度,從而得到飽滿的凸筋和平整的端面。本發(fā)明由于在一次擠壓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徑向擠壓與反向擠壓,因此減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而按本發(fā)明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由于只需要少量精整,因此產(chǎn)品的強度較機加工產(chǎn)品大大提高。
附圖為本發(fā)明擠壓示意圖。
圖中1、凹模,2、坯料,3、背壓裝置,4、反擠沖頭,5、彈性元件。
具體實施方案(1)制坯--將原材料表面的氧化皮和微裂紋車去。
(2)涂層--將坯料加熱150~200℃后,浸泡在防氧化的溶劑中,浸濕后吹干。
(3)加熱--將坯料放入中頻爐加熱至750-800℃。
(4)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在正常反擠凹模內(nèi)壁上按成品形狀開出凹槽,凹槽尺寸要比最終成品大20%,材料在受擠壓時,向沖頭的反向和開槽方向流動,在材料流動快的地方增加背壓裝置,該裝置套在反擠沖頭上,采用彈簧或聚氨脂橡膠等彈性元件控制反擠流動速度,制得到預成形毛坯。
(5)毛坯經(jīng)過拋丸和磷皂化后,再進入精整模腔進行精整,制得所要求的產(chǎn)品。
權利要求
1.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的精密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制坯,②涂層——將坯料在防氧化劑溶液中浸濕后吹干,③加熱——將涂層后的坯料加熱到750-800℃,④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在正常反擠凹模內(nèi)壁上按成品形狀開出凹槽,凹槽尺寸要比最終成品大15-25%,材料在受擠壓時,向沖頭的反向和開槽方向流動,在材料流動快的地方增加背壓裝置,該裝置套在反擠沖頭上,采用彈簧或聚氨脂橡膠等彈性元件控制反擠流動速度,⑤拋丸,⑥磷皂化,⑦精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的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的精密鍛造工藝,涉及金屬精密鍛造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①制坯,②涂層-將坯料在防氧化劑溶液中浸濕后吹干,③加熱-將涂層后的坯料加熱到750-800℃,④徑向與反向復合擠壓-在正常反擠凹模內(nèi)壁上按成品形狀開出凹槽,凹槽尺寸要比最終成品大15-25%,材料在受擠壓時,向沖頭的反向和開槽方向流動,在材料流動快的地方增加背壓裝置,該裝置套在反擠沖頭上,采用彈簧或聚氨酯橡膠等彈性元件控制反擠流動速度,⑤拋丸,⑥磷皂化,⑦精整。本發(fā)明在一次擠壓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徑向擠壓與反向擠壓,減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品強度。
文檔編號B21C31/00GK101020200SQ20061003827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2月14日
發(fā)明者徐祥龍, 楊海平, 儲麗華 申請人:江蘇森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