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機床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尤其是一種適合小型車床的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機械加工時,對原料進行加緊定位是一個重要的工序,對保證零部件的 尺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原料的夾緊裝置是一個重要的設備,而現(xiàn)有的棒料自動送 給夾緊裝置,雖然都能實現(xiàn)進料和夾緊功能,但存在結構復雜,而使車床的夾緊裝置體 積增大,影響了夾緊裝置的旋轉性能。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 結構簡單,不影響棒料的旋轉性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殼體、外夾緊塊、內夾緊 塊、彈簧、夾緊缸、頂塊和移動缸,外夾緊塊和內夾緊塊設置為三爪式,外夾緊塊和內 夾緊塊外側面的內端直徑分別設置為小于其外端直徑,外夾緊塊設置在殼體的腔體的一 端,外夾緊塊的外側面設置為與殼體斜面聯(lián)接,內夾緊塊設置在殼體的腔體的另一端, 內夾緊塊的外側面設置為與殼體斜面聯(lián)接,在內夾緊塊的外側面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彈 簧,外夾緊塊設置為與內夾緊塊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外夾緊塊和內夾緊塊設置有在同一 條水平線上的裝夾孔,頂塊上設置有夾緊缸,夾緊缸的伸縮端設置在頂塊的裝夾孔中, 頂塊的內側面設置為與外夾緊塊的外側面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的外側面設置有移動缸7。在使用本實施例時,當頂塊在移動缸帶動下向后移動時,外夾緊塊和內夾緊塊 不夾緊棒料,使夾緊缸夾緊棒料,再使移動缸向前移動,外夾緊塊和內夾緊塊夾緊棒 料,在進行機械加工時,使夾緊缸不夾緊棒料,同時控制移動缸的移動距離,從而控制 棒料的向前移動的量,由于設計了移動缸,使棒料的移動和夾緊同時完成,因此結構簡 單,不影響棒料的旋轉性能。本發(fā)明設計了,夾緊缸和移動缸設置為氣動式伸縮缸,使用方便。
四
附圖為本發(fā)明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殼體1、外夾 緊塊2、內夾緊塊3、彈簧4、夾緊缸5、頂塊6和移動缸7,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設 置為三爪式,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外側面的內端直徑分別設置為小于其外端直徑,外 夾緊塊2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一端,外夾緊塊2的外側面設置為與殼體1斜面聯(lián)接,內夾緊塊3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另一端,內夾緊塊3的外側面設置為與殼體1斜面聯(lián)接, 在外夾緊塊2的內側面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彈簧4,在內夾緊塊3的外側面與殼體1之間 設置有彈簧4,外夾緊塊2設置為與內夾緊塊3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6、外夾緊塊2和內夾 緊塊3設置有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裝夾孔,頂塊6上設置有夾緊缸5,夾緊缸5的伸縮端 設置在頂塊6的裝夾孔中,頂塊6的內側面設置為與外夾緊塊2的外側面接觸式聯(lián)接,頂 塊6的外側面設置有移動缸7。在本實施例中,夾緊缸5和移動缸7設置為氣動式伸縮缸。 在使用本實施例時,當頂塊6在移動缸7帶動下向后移動時,頂塊6不與外夾緊 塊2接觸,在彈簧4和斜面的作用下,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分離使其裝夾孔變大,棒 料不動,使夾緊缸5夾緊棒料,再使移動缸7向前移動,頂塊6與外夾緊塊2接觸,外夾 緊塊2和內夾緊塊3向內收縮使其裝夾孔變小而夾緊棒料,使夾緊缸5不夾緊棒料,使殼 體1轉動,就可以對棒料進行機械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殼體(1)、外夾緊塊(2)、內夾緊 塊⑶、彈簧⑷、夾緊缸(5)、頂塊(6)和移動缸(7),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設 置為三爪式,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外側面的內端直徑分別設置為小于其外端直 徑,外夾緊塊(2)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一端,外夾緊塊(2)的外側面設置為與殼體 (1)斜面聯(lián)接,內夾緊塊(3)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另一端,內夾緊塊(3)的外側面設 置為與殼體(1)斜面聯(lián)接,在內夾緊塊(3)的外側面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彈簧(4),外 夾緊塊(2)設置為與內夾緊塊(3)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6)、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 設置有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裝夾孔,頂塊(6)上設置有夾緊缸(5),夾緊缸(5)的伸縮端 設置在頂塊(6)的裝夾孔中,頂塊(6)的內側面設置為與外夾緊塊(2)的外側面接觸式聯(lián) 接,頂塊(6)的外側面設置有移動缸(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其特征是夾緊缸(5)和移動缸 (7)設置為氣動式伸縮缸。
全文摘要
一種棒料自動送給夾緊裝置,包含有殼體(1)、外夾緊塊(2)、內夾緊塊(3)、彈簧(4)、夾緊缸(5)、頂塊(6)和移動缸(7),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外側面的內端直徑分別設置為小于其外端直徑,外夾緊塊(2)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一端,內夾緊塊(3)設置在殼體(1)的腔體的另一端,在內夾緊塊(3)的外側面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彈簧(4),外夾緊塊(2)設置為與內夾緊塊(3)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6)、外夾緊塊(2)和內夾緊塊(3)設置有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裝夾孔,頂塊(6)上設置有夾緊缸(5),夾緊缸(5)的伸縮端設置在頂塊(6)的裝夾孔中,頂塊(6)的內側面設置為與外夾緊塊(2)的外側面接觸式聯(lián)接,頂塊(6)的外側面設置有移動缸(7),因此結構簡單,不影響棒料的旋轉性能。
文檔編號B23B13/00GK102009191SQ20101025374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8日
發(fā)明者張琳 申請人: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