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56156閱讀:2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具體的說特別適用于對大型回轉(zhuǎn)零部件進行多面的鏜銑削加工、大量的孔系鉆削加工和攻絲加工等的復(fù)合加工,屬于機械加工設(shè)備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國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迅速,市場上對復(fù)雜零件高精高效的加工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復(fù)合加工機床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的。復(fù)合加工機床的使用,使得原來需要通過幾臺加工機床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現(xiàn)在通過一臺機床就可以完成加工,不僅大幅的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由于避免了多次裝夾,消除了多次裝夾引起的誤差,有利于提高和保證加工精度。但對一些特殊零件來說,采用復(fù)合加工機床雖然能有效的保證產(chǎn)品的加工精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產(chǎn)效率,但提高效率的幅度并不明顯。例如有大量的孔系鉆削、攻絲加工的圓柱類零件,該類零件除了需要進行平面的銑削、圓孔的高精度鏜削外,還有大量的孔系需要進行鉆削以及攻絲的加工,目前市場上主要采用數(shù)控臥式鏜銑床加工機床進行該類零件的加工,該類型機床采用單主機結(jié)構(gòu)形式并配備回轉(zhuǎn)工作臺,雖然在完成鏜銑高精度加工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對于大量的孔系加工,仍然無法明顯的提高加工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合理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與普通的單主機數(shù)控臥式鏜銑床加工機床相比,不僅能完成鏜銑加工功能,還可用于大量的孔系鉆削、攻絲加工,在有效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生產(chǎn)效率可提高四倍。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shù)方案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主機單元、操縱部組和配套的控制系統(tǒng);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包括消隙傳動箱部組、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和卡盤部組,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通過消隙傳動箱部組驅(qū)動,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上設(shè)有四套用于裝夾工件的卡盤部組;所述主機單元有四個,它們按90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外圍,每個主機單元均包括底座部組、立柱部組、Y軸拖板部組和主傳動箱部組;所述底座部組包括底座、拖板和X向驅(qū)動裝置,底座頂部兩側(cè)設(shè)有X向?qū)к?,拖板放置在X向?qū)к壣?,拖板通過X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X軸方向移動;所述立柱部組包括立柱、第一 Y向?qū)к?、第?Y向?qū)к壓蚘向驅(qū)動裝置,立柱與底座部組中的拖板連接,第一 Y向?qū)к?、第?Y向?qū)к壋?0度方向布置在立柱上,第一 Y向?qū)к?、第?Y向?qū)к壣戏謩e設(shè)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滑塊、第二滑塊與Y軸拖板部組中的Y軸拖板固定連接,Y軸拖板通過Y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Y軸方向移動;所述Y軸拖板部組包括Y軸拖板和Z向驅(qū)動裝置, Y軸拖板上設(shè)有Z向滑槽,所述主傳動箱部組包括由箱體和箱蓋組成的密封腔體,在箱體上設(shè)有Z向?qū)к?,Z向?qū)к壷糜赮軸拖板上的Z向滑槽內(nèi),主傳動箱部組通過Z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Z軸方向移動,所述在密封腔體內(nèi)安裝有輸入軸部件、傳動軸部件和輸出軸部件;所述操縱部組有兩個,每個操縱部組匹配兩個主機單元,操縱部組安裝在其中一個主機單元的立柱部組上。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部組上還設(shè)置有用于將拖板與底座位置固定的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共有四組,四組夾緊裝置分別布置在拖板的前側(cè)左右端和后側(cè)左右端與χ向?qū)к壪噜彽牟课惶帲粖A緊裝置包括中塊和鎖緊塊,中塊橫跨底座一側(cè)的χ向?qū)к壝妫⑼ㄟ^螺釘與拖板連接固定,鎖緊塊通過螺釘、螺母與中塊連接,旋動螺母可使鎖緊塊接觸壓緊或離開X向?qū)к壉砻?;所述底座的兩頭各安裝有一件死擋鐵,死擋鐵用于限制拖板在X軸方向上的移動行程。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X向?qū)к壥桥c底座為一體的矩形硬軌,拖板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拖板的前后側(cè)底部緊固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壓板與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矩形硬軌與拖板相配合的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設(shè)置有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鑲條上設(shè)有開口槽;所述拖板安裝有鑲條螺釘,鑲條螺釘?shù)穆葆敯杨^與鑲條上的開口槽相配合,由此固定住鑲條在X軸方向的安裝位置,從而固定住底座與拖板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同時擋板通過螺釘與拖板連接,以防止鑲條受重力作用向下脫離安裝位置,完成安裝后,拖板僅保留X軸方向運動一個自由度;刮屑板安裝在拖板上,刮屑板與底座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X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電機、聯(lián)軸器、絲桿、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向后支撐機構(gòu),絲桿通過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底座上,絲桿前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直接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絲桿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絲母與拖板連接;所述X向前支撐機構(gòu)包括鎖緊螺母、法蘭蓋、隔套、支撐軸承組、隔套和絲桿軸承座,絲桿前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中,絲桿軸承座通過螺釘與底座連接,絲桿與絲桿軸承座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隔套裝配在絲桿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之間,隔套裝配在支撐軸承組外側(cè),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同時壓緊支撐軸承組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上,與絲桿軸承座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X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X向后支撐機構(gòu)包括隔套、支撐軸承組、法蘭蓋、隔套、鎖緊螺母和絲桿軸承座,絲桿后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中,絲桿軸承座通過螺釘與底座連接,絲桿與絲桿軸承座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隔套裝配在絲桿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之間,隔套裝配在支撐軸承組外側(cè),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同時壓緊支撐軸承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上,與絲桿軸承座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X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柱部組中,第一 Y向?qū)к壨ㄟ^壓塊在導(dǎo)軌全長上壓緊,壓塊用螺釘連接在立柱上,所述第二 Y向?qū)к壊捎猛瑯拥姆绞焦潭?;第?Y向?qū)к墐啥朔謩e安裝第一下假導(dǎo)軌與第一上假導(dǎo)軌,第二 Y向?qū)к墐啥朔謩e安裝第二下假導(dǎo)軌與第二上假導(dǎo)軌,其中第一下假導(dǎo)軌、第二下假導(dǎo)軌通過螺釘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連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過螺釘與立柱連接。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Y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Y向絲桿、聯(lián)軸器、減速機、伺服電機、電機安裝過渡板、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Y向絲桿通過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支撐安裝在立柱上,Y向絲桿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絲母與 Y軸拖板部組中的Y軸拖板連接,伺服電機與減速機連接以減速并增加輸出扭矩,減速機通過螺釘安裝在電機安裝過渡板上,電機安裝過渡板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上,減速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Y向絲桿上端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所述上支撐機構(gòu)包括第一絲桿軸承座、調(diào)整墊、鎖緊螺母、隔套、法蘭蓋、第一支撐軸承組和隔套,Y向絲桿上端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中,第一絲桿軸承座通過螺釘與立柱連接,調(diào)整墊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與立柱之間,用于將Y向絲桿在上下端的安裝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Y向絲桿與第一絲桿軸承座之間布置有第一支撐軸承組,隔套裝配在Y向絲桿上軸肩處與第一支撐軸承組之間,隔套裝配在第一支撐軸承組上端,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同時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一絲桿軸承座上,與第一絲桿軸承座上的臺階共同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上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下支撐機構(gòu)包括第二絲桿軸承座、鎖緊螺母、隔套、第二支撐軸承組、法蘭蓋、隔套和鎖緊螺母,Y向絲桿下端布置在第二絲桿軸承座中,第二絲桿軸承座通過螺釘與立柱連接,Y向絲桿與第二絲桿軸承座之間布置有第二支撐軸承組,隔套裝配在Y向絲桿與第二支撐軸承組之間,并安裝鎖緊螺母壓緊隔套,同時將壓緊力傳遞到第二支撐軸承組的內(nèi)鋼圈,隔套裝配在第二支撐軸承組下端,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同時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二絲桿軸承座上,與第二絲桿軸承座上的臺階一起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下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柱部組上還設(shè)有第二防撞塊、第一防撞塊和第三防撞塊,第二防撞塊通過螺釘與第一絲桿軸承座連接,第三防撞塊通過螺釘與第二絲桿軸承座連接,以防止Y向驅(qū)動裝置超出設(shè)計行程而損壞Y向絲桿;第一防撞塊通過螺釘安裝在第二絲桿軸承座旁的立柱上,防止Y軸拖板在失控情況下直接下落造成各部組的損壞; 所述第一絲桿軸承座上設(shè)有第一潤滑接頭,所述第二絲桿軸承座設(shè)有第二潤滑接頭,分別用于向第一支撐軸承組與第二支撐軸承組提供潤滑油,保證軸承組的正常運行。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Y軸拖板部組包括壓板、第一調(diào)整墊、Y軸拖板、第二調(diào)整墊、Z軸拖鏈、拖鏈支架、Y軸拖鏈、拖鏈支架、Z軸拖鏈安裝板、緊定螺釘和Z向驅(qū)動裝置,Y軸拖板通過螺釘與第一滑塊、第二滑塊連接,第一滑塊、第二滑塊與Y軸拖板之間分別安裝第一調(diào)整墊與第二調(diào)整墊,用于調(diào)整Y軸拖板的安裝位置,壓板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連接,用于壓緊第二 Y向?qū)к壣系牡诙瑝K,固定Y軸拖板與立柱的位置,壓板的數(shù)量與第二 Y向?qū)к壣系牡诙瑝K的數(shù)量相同;緊定螺釘安裝在Y軸拖板上,緊定螺釘?shù)木o定力作用在第一 Y向?qū)к壍牡谝换瑝K上,用于固定Y軸拖板與立柱的位置,緊定螺釘通常四件一組,共同作用在第一滑塊上,緊定螺釘組的數(shù)量也與第一滑塊的數(shù)量相同;拖鏈支架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連接,拖鏈支架通過螺釘與立柱連接,拖鏈支架與拖鏈支架之間安裝有Y軸拖鏈,Z軸拖鏈一端與拖鏈支架連接,另一端與Z軸拖鏈安裝板連接。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Z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Z向前支撐機構(gòu)、絲桿、第二調(diào)整墊、Z向后支撐機構(gòu)、伺服電機、減速器、聯(lián)軸器和電機座,絲桿通過Z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Z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Y軸拖板上,絲桿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 絲母與主傳動箱部組中的箱體連接;伺服電機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通過螺釘與電機座連接,電機座與Y軸拖板緊固連接,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絲桿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所述Z向前支撐機構(gòu)包括法蘭蓋、支撐軸承組、隔圈、鎖緊螺母和隔套,絲桿的前端通過支撐軸承組安裝在Y
      14軸拖板上,隔套裝配在支承軸承組內(nèi)側(cè)與絲桿前部的臺階之間,隔圈裝配在支承軸承組外側(cè),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同時也支撐軸承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Z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Z向后支撐機構(gòu)包括隔套、隔套、支撐軸承組、隔圈、法蘭蓋和鎖緊螺母,絲桿的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安裝在Y軸拖板上,隔套裝配在支承軸承組內(nèi)側(cè)與絲桿后部的臺階之間,隔圈裝配在支承軸承組外側(cè),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同時支撐軸承組內(nèi)鋼圈,法蘭蓋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外鋼圈,完成Z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Z向?qū)к壥桥c箱體為一體的矩形硬軌,Y軸拖板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Y軸拖板的兩側(cè)分別通過螺釘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Y軸拖板與箱體配合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布置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鑲條螺釘通過螺紋與Y軸拖板連接,并固定住鑲條的位置,由此固定Y軸拖板與箱體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裝配完成后,箱體僅保留Z軸方向運動的一個自由度;刮屑板安裝在Y軸拖板上,并與箱體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輸入軸部件包括齒輪軸和主軸電機,齒輪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電機安裝在密封腔體上,主軸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軸連接;所述傳動軸部件包括傳動軸、高低檔齒輪組和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傳動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高低檔齒輪組滑動裝配在傳動軸上,并可通過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帶動在傳動軸上滑動;高低檔齒輪組包括小傳動齒輪和大傳動齒輪,其中的大傳動齒輪始終與輸入軸部件中的齒輪軸相嚙合;所述輸出軸部件包括主軸和主軸松拉刀,主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上通過平鍵安裝有大輸出齒輪和小輸出齒輪,其中的大輸出齒輪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小傳動齒輪嚙合或脫開,其中的小輸出齒輪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大傳動齒輪嚙合或脫開;所述主軸為內(nèi)部中空的結(jié)構(gòu),主軸松拉刀設(shè)置在主軸內(nèi),主軸松拉刀用于抓緊刀具。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齒輪軸下端通過下軸承支承安裝在箱體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用于拆卸下軸承時使用;所述齒輪軸上端通過上軸承支承安裝在箱蓋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主軸電機通過箱蓋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裝, 并與箱蓋緊固連接,主軸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軸通過平鍵連接;所述上軸承上依次安裝有波形彈簧圈、隔圈并最后安裝孔用擋圈,通過波形彈簧圈的變形為上軸承提供預(yù)緊力,并為齒輪軸在發(fā)熱變形后留有伸長空間;所述傳動軸下端通過下軸承支承安裝在箱體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用于拆卸下軸承時使用;所述傳動軸上端通過上軸承支承安裝在箱蓋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壓蓋與箱蓋采用過盈配合,壓蓋與上軸承外鋼圈間隙配合;所述小傳動齒輪通過平鍵安裝在傳動軸上,大傳動齒輪通過平鍵與小傳動齒輪連接,大傳動齒輪上依次安裝隔圈、軸承和墊,在通過螺母鎖緊后安裝止動墊圈防止螺母松動;所述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包括撥叉和高低檔氣缸,所述軸承的外鋼圈部分安裝在拔叉內(nèi),并安裝壓蓋壓緊,拔叉上開有氣缸軸安裝孔與定位鍵槽,高低檔氣缸的氣缸軸安裝在氣缸軸安裝孔內(nèi),氣缸軸也上開有定位鍵槽,鍵通過螺釘與高低檔氣缸的氣缸軸連接,并固定氣缸軸在拔叉中的位置;在箱體上設(shè)計有安裝鍵所用開口,在鍵安裝完成后,安裝蓋板;所述高低檔氣缸上安裝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用于檢測并反饋高低檔氣缸狀態(tài)的發(fā)信開關(guān); 所述主軸前端通過主軸軸承組支承安裝在水套上,主軸軸承組包括隔套、第一軸承組、外隔套、內(nèi)隔套、第二軸承組、外隔圈、內(nèi)隔圈和法蘭蓋,第一軸承組安裝在主軸前端靠后的位置處,隔套安裝在第一軸承組外側(cè),隔套通過前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第一軸承組內(nèi)鋼圈;所述前鎖緊螺母組包括前內(nèi)螺母與前外螺母,前內(nèi)螺母和前外螺母順次螺紋連接在主軸上, 前內(nèi)螺母壓緊隔套,前外螺母通過螺釘與前內(nèi)螺母連接,前內(nèi)螺母與前外螺母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外隔套、內(nèi)隔套設(shè)置在第一軸承組和第二軸承組之間,并分別壓緊第一軸承組和第二軸承組的外鋼圈、內(nèi)鋼圈;第二軸承組安裝在主軸最前端位置處,第二軸承組外側(cè)通過由外隔圈和內(nèi)隔圈組成的迷宮密封機構(gòu)密封,該迷宮密封機構(gòu)通過法蘭蓋鎖緊封裝;所述主軸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支承安裝在箱蓋上,在支撐軸承組外側(cè)安裝有隔套,隔套通過后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支撐軸承組的內(nèi)鋼圈,所述后鎖緊螺母組包括后內(nèi)螺母和后外螺母,其裝配方式與前鎖緊螺母組裝配方式相同;在隔套外安裝有密封蓋,密封蓋通過螺釘安裝在箱蓋上;在支撐軸承組內(nèi)側(cè)安裝有隔套,隔套一端壓緊支撐軸承組的內(nèi)鋼圈,隔套另一端壓緊所述的小輸出齒輪;所述主軸軸承組與大輸出齒輪之間裝配有隔套,隔套上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所述隔套上同樣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軸前端整體安裝在水套中,水套與箱體連接,水套外壁上開有螺紋槽作為冷卻油通路,在箱體上對應(yīng)水套外壁上螺紋槽的起始與終止位置均設(shè)計有冷卻油管路,作為冷卻油循環(huán)通路;在水套后端布置有隔套,隔套靠緊第一軸承組外鋼圈;在水套前端布置有與水套連接的法蘭蓋,法蘭蓋靠緊外隔圈,同時靠緊第二軸承組外鋼圈,從而保證主軸與水套的連接;所述主軸前端安裝冷卻塊,冷卻塊通過螺釘與箱體連接;外接油箱安裝在箱體的下部,用于儲存主傳動箱內(nèi)的潤滑油,油泵安裝在箱體的上部, 將油箱內(nèi)的油抽出并潤滑箱體內(nèi)的部件。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軸松拉刀包括增壓缸、壓套、增壓氣缸座、蓋、拉桿、半圓形隔套、蝶形彈簧組和卡爪,增壓氣缸座通過螺釘連接在箱蓋上,增壓缸安裝在增壓氣缸座上,壓套布置在增壓氣缸座內(nèi)部,并通過螺釘與增壓缸連接;拉桿裝在主軸內(nèi),拉桿的后端與拉桿螺母螺紋連接,并通過螺紋力壓縮安裝在拉桿上的蝶形彈簧組;拉桿的后端還安裝有兩個半圓形隔套,兩個半圓形隔套與蓋組成防松結(jié)構(gòu),蓋通過螺釘與拉桿螺母連接;卡爪安裝在拉桿的前端,用于抓緊刀具;所述蓋上方的壓套內(nèi)部空間中安裝有旋轉(zhuǎn)接頭,旋轉(zhuǎn)接頭可連接冷卻水。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柱部組中的立柱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 所述Y軸拖板部組中的Y軸拖板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動尺支架,Y軸光柵動尺支架通過螺釘與Y軸光柵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Y軸位置信息;所述Y軸拖板部組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行程開關(guān)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有兩件與其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分別安裝在立柱上的 Y軸拖板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操縱部組提供Y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Y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所述Y軸拖板部組中的Y軸拖板上安裝有Z軸光柵,所述主傳動箱部組中的箱體上通過螺釘安裝有Z軸光柵動尺支架,Z軸光柵動尺支架通過螺釘與Z軸光柵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Z軸位置信息;所述主傳動箱部組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行程開關(guān)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通過螺釘與壓板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有兩件與其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分別通過螺釘連接在箱體上的相對行程開關(guān)安裝位置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系統(tǒng)提供Z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Z 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中的消隙傳動箱部組通過螺釘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的床身上,消隙傳動箱部組上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上的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中的齒圈嚙合;四套卡盤部組通過定位銷定位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中的工作臺上,并通過T型螺釘連接。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包括工作臺、堵、密封蓋、第一套、 中心軸、第一隔套、第一法蘭蓋、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第二隔套、第二套、第一鎖緊螺母、第三套、推力球軸承、第三隔套、第二鎖緊螺母、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第一墊、第四隔套、第三鎖緊螺母、第二法蘭蓋、床身、圓光柵、第二墊、聯(lián)軸器、軸、罩、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和液壓夾緊裝置;第二隔套安置在床身上的臺階部分,并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外鋼圈,然后通過第一法蘭蓋壓緊;推力球軸承安裝在床身上的另一個臺階部分,第三隔套、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外鋼圈、第四隔套依次安裝,最后安裝第二法蘭蓋,將上述零部件壓緊,第二法蘭蓋上開有油孔;第一隔套安裝在中心軸上安裝法蘭部位下端,并在中心軸上錐面部分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 然后安裝第二套,最后通過第一鎖緊螺母將上述部分鎖緊;第三套安裝在中心軸的臺階位置;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安裝在中心軸上,并通過錐面配合安裝, 并安裝第一墊,并在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上端和第一墊的下端分別安裝第二鎖緊螺母和第三鎖緊螺母;軸安裝在中心軸下端,并用螺釘連接;中心軸部分直接安裝到床身上,使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與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上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與外鋼圈部分配合;第三套與推力球軸承接觸,并承載中心軸部分的重量;罩通過螺釘與第二法蘭蓋連接,圓光柵與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罩側(cè)面開有開口,用于聯(lián)軸器的安裝; 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的回轉(zhuǎn)支撐部分通過螺釘、定位銷與床身連接,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的齒圈部分通過螺釘與工作臺連接并安裝定位銷。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液壓夾緊裝置包括第一壓板、第二壓板、端蓋、第一活塞桿、蝶形彈簧、第二活塞桿、油缸體、第一油管接頭和第二油管接頭,所述端蓋安裝在油缸體上,端蓋與油缸體形成一個密封的液壓油腔;所述端蓋中心開有第一軸孔,第一活塞桿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一軸孔內(nèi),第一活塞桿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一活塞桿頭部與缸蓋之間形成上油腔;所述油缸體底部中心設(shè)有第二軸孔,第二活塞桿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二軸孔內(nèi),第二活塞桿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二活塞桿頭部與油缸體底部之間形成下油腔;所述蝶形彈簧布置在第一活塞桿頭部與第二活塞桿頭部之間并呈壓縮狀態(tài); 所述端蓋上開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外端連接第一油管接頭,第一油道內(nèi)端連通上油腔;所述油缸體上開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外端連接第二油管接頭,第二油道內(nèi)端連通下油腔;所述第一壓板安裝在第一活塞桿的桿體端部,第二壓板安裝第二活塞桿的桿體端部,第一壓板、第二壓板跟隨第一活塞桿、第二活塞桿同步聯(lián)動。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油缸體內(nèi)裝配有經(jīng)過耐磨熱處理的隔套,隔套與油缸體同軸設(shè)置,以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油缸體內(nèi);所述第一活塞桿、第二活塞桿滑動裝配在隔套內(nèi);所述端蓋上設(shè)有定位凸臺,該定位凸臺的外壁與油缸體開口部的內(nèi)壁相貼合,在定位凸臺的外壁上嵌裝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壓板和端蓋上開有位置相對應(yīng)的定位銷孔,定位銷孔內(nèi)安裝有用于防止第一壓板發(fā)生轉(zhuǎn)動放置定位銷;所述第二壓板安裝在油缸體上的兩個安裝腳之間,受安裝腳的限制而不會發(fā)生轉(zhuǎn)動;所述第一活塞桿的桿體與第一軸孔之間、第二活塞桿的桿體與第二軸孔之間均安裝有兩層用于保證液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桿、第二活塞桿的頭部均加工密封槽,密封槽內(nèi)裝有密封圈,以保證上油腔和下油腔的密封;所述液壓夾緊裝置上還設(shè)有用于調(diào)整油缸體與工作臺底座之間安裝距離的調(diào)整墊。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工作臺與中心軸之間設(shè)置有第二墊,以使中心軸在安裝第二墊后的水平高度低于比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的齒圈部分的水平高度;第一套設(shè)置在中心軸與工作臺之間,第一套通過螺釘與中心軸連接,第一套的錐面部分與中心軸錐面部分配合,第一套的圓柱面部分與工作臺中的定位圓柱面配合,在擰緊螺釘時形成漲緊套結(jié)構(gòu),使工作臺與中心軸的定位可自動找準中心軸;工作臺與中心軸連接后安裝定位銷,在工作臺上的螺釘連接孔和定位銷孔安裝堵,在中心軸安裝孔位置安裝密封蓋。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消隙傳動箱部組包括箱體、第一軸承座、第一輸出傳動軸、第一圓錐滾子軸承、第一斜齒輪、第一鎖緊螺母、第一隔套、圓錐滾子軸承組、密封圈、第二隔套、第一蓋、第二軸承座、第二斜齒輪、第二輸出傳動軸、孔用擋圈、第三軸承座、 第一隔圈、壓蓋、碟型彈簧、軸、彈簧座、推力球軸承、第一圓柱滾子軸承、第二隔圈、第四軸承座、第一調(diào)整墊、第二圓錐滾子軸承、齒輪軸、第三斜齒輪、第四斜齒輪、第二調(diào)整墊、第五斜齒輪、斜齒輪軸、第六斜齒輪、第二圓柱滾子軸承、第二蓋、第三蓋、第三調(diào)整墊、第四調(diào)整墊、減速機和伺服電機;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分別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上,第一軸承座上加裝第四調(diào)整墊,第一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組分別安裝在第一輸出傳動軸上, 它們的外鋼圈分別與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配合;第二隔套布置在圓錐滾子軸承組與第一輸出傳動軸的輸出齒輪之間,第二隔套與第二軸承座之間的空隙位置安裝有密封圈,第一蓋緊固連接在第二軸承座上以固定住密封圈;圓錐滾子軸承組后端先安裝第一隔套,然后安裝第一鎖緊螺母,為第一輸出傳動軸提供安裝預(yù)緊力;第一輸出傳動軸的后端用第一圓錐滾子軸承提供支承力;第一輸出傳動軸的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一斜齒輪;第二輸出傳動軸的安裝預(yù)緊方式與第一輸出傳動軸相同,在第二輸出傳動軸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二斜齒輪;第一圓柱滾子軸承與第二圓柱滾子軸承用于支承斜齒輪軸;第六斜齒輪通過鍵連接在斜齒輪軸上,從第六斜齒輪往前端依次安裝第二圓柱滾子軸承和第二蓋,第二蓋通過螺釘與斜齒輪軸連接,通過壓緊第二圓柱滾子軸承內(nèi)鋼圈來固定第六斜齒輪的安裝位置,第三蓋通過螺釘安裝在箱體上,同時也與箱體上的軸肩一同固定了第二圓柱滾子軸承的外鋼圈;安裝在斜齒輪軸后端的第一圓柱滾子軸承通過第三軸承座的軸肩和孔用擋圈來固定外鋼圈,通過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來固定內(nèi)鋼圈;第三軸承座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上,壓蓋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三軸承座上,并通過螺釘力壓縮安裝在軸的碟型彈簧,軸與彈簧座用螺釘連接,彈簧座通過推力球軸承將壓縮碟型彈簧的作用力傳遞在斜齒輪軸上;第四斜齒輪用漲緊套連接在斜齒輪軸上,第二調(diào)整墊和第五斜齒輪用螺釘連接在第四斜齒輪上;電機與減速機直接連接,減速機與齒輪軸連接,齒輪軸的另一端安裝第二圓錐滾子軸承,第二圓錐滾子軸承的外鋼圈與第四軸承座配合,第四軸承座通過螺釘與箱體連接,第四軸承座與箱體之間裝有第一調(diào)整墊;第三斜齒輪通過漲緊套與齒輪軸連接,第三斜齒輪與第四斜齒輪、第五斜齒輪嚙合。
      18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上的安裝孔用一件第一蓋板和左右各一件第二蓋板蓋住,在第一輸出傳動軸上的輸出齒輪一側(cè)安裝著與其嚙合的毛氈齒輪,在工作中為輸出齒輪提供潤滑;消隙傳動箱部組是通過螺釘直接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連接,并根據(jù)消隙傳動箱部組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上齒圈的嚙合情況的修配調(diào)整墊。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盤部組包括卡爪底座、卡爪、螺桿、銷和T型螺釘,卡爪底座通過T型螺釘和銷固定安裝在工作臺上,T型螺釘通過工作臺的T型槽將卡爪底座安裝在工作臺上,銷的上部配合安裝在卡爪底座上的定位銷孔中,下部與工作臺上的定位銷孔配合安裝,由此完成卡爪底座的定位;螺桿布置在卡爪底座中螺桿槽內(nèi),卡爪與卡爪底座采用T型導(dǎo)軌形式配合,卡爪底部的螺紋槽與螺桿上的螺紋相嚙合。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操縱部組包括座、支座、壓蓋、軸承、軸承蓋、懸吊接頭、第一蓋、第一連桿、第一接頭、定位銷、墊、第二接頭、第二連桿、第二蓋、豎連桿、連接座、擋圈、操縱箱、連接架、手柄、支架和銷軸;座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上,支座通過螺釘與座連接;軸承的外鋼圈與支座上的臺肩處配合安裝,并安裝軸承蓋壓緊外鋼圈;軸承的內(nèi)鋼圈與壓蓋配合,壓蓋通過螺釘與懸吊接頭連接,共同壓緊軸承內(nèi)鋼圈,懸吊接頭可帶動操縱部組的前端部分在支座上轉(zhuǎn)動;第一連桿放置于懸吊接頭內(nèi)的連桿口內(nèi),并通過螺釘將兩者連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通過螺釘與第一接頭連接,所述第二接頭與第二連桿也是通過相同的方式連接;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的連接頭處的間隙修配有兩件墊,然后分別安裝兩件定位銷;定位銷與第一接頭、第二接頭的連接頭處的定位銷孔配合,并通過螺釘分別與第一接頭、第二接頭連接,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可以繞定位銷進行轉(zhuǎn)動;第二連桿與豎連桿通過銷軸連接,銷軸將豎連桿上的連接板和第二連桿串接,最后用開口銷固定;豎連桿下端布置在連接座內(nèi),擋圈同樣布置在連接座內(nèi),并與連接座內(nèi)臺階接觸配合,同時擋圈也通過螺釘與豎連桿連接,由此完成豎連桿與連接座的配合安裝;操縱箱通過螺釘與連接座連接,操縱箱上安裝有由連接架、手柄和支架組成的手柄結(jié)構(gòu),連接架通過螺釘連接布置在操縱箱左右兩側(cè),支架通過螺釘安裝在操縱箱下端,手柄也分為左右兩件,分別安裝在連接架和支架之間;擋圈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擋圈裝配在連接座與豎連桿之間;在懸吊接頭和第二連桿上都開有便于操縱電氣線接線的觀察口,并分別安裝第一蓋和第二蓋將觀察口蓋住。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液壓站、油冷機、電柜、水冷卻裝置、潤滑系統(tǒng)和氣源,所述液壓站為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內(nèi)的液壓夾緊裝置提供液壓力;所述每兩個主機單元配置一個電柜和一個油冷機,用于冷卻主傳動箱部組中的主軸;所述水冷卻裝置用于冷卻主軸加工中的刀具;所述潤滑系統(tǒng)用于為鏜銑鉆床中有相對運動的部件提供潤滑。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優(yōu)點在于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合理,與普通的單主機數(shù)控臥式鏜銑床加工機床相比,不僅能完成鏜銑加工功能,還可用于大量的孔系鉆削、攻絲加工,在有效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生產(chǎn)效率可提高四倍。


      圖1為本發(fā)明整機結(jié)構(gòu)俯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單主機單元及回轉(zhuǎn)臺結(jié)構(gòu)主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單主機單元側(cè)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底座部組主視圖。圖5為本發(fā)明X向驅(qū)動裝置裝配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立柱部組裝配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Y向驅(qū)動裝置裝配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立柱部組與Y軸拖板部組裝配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Z向驅(qū)動裝置裝配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Y軸拖板部組與主傳動箱部組裝配外形仰視圖。圖11為本發(fā)明Y軸拖板部組與主傳動箱部組裝配示意圖。圖12本發(fā)明主傳動箱部組結(jié)構(gòu)總裝示意圖。圖13本發(fā)明主傳動箱部組中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的局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4本發(fā)明消隙傳動箱部組結(jié)構(gòu)總裝展開示意圖。圖15本發(fā)明消隙傳動箱部組外觀示意圖。圖16本發(fā)明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裝配示意圖。圖17本發(fā)明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液壓夾緊裝置裝配圖。圖18本發(fā)明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液壓夾緊裝置外觀圖。圖19本發(fā)明操縱部組裝配示意圖。圖20本發(fā)明卡盤部組裝配示意圖。圖21本發(fā)明卡盤部組裝配外觀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本發(fā)明主要由底座部組1、立柱部組2、Y軸拖板部組3、消隙傳動箱部組 4、主傳動箱部組5、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操縱部組7以及卡盤部組8組成。如圖1所示,消隙傳動箱部組4、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和卡盤部組8組成一個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通過消隙傳動箱部組4驅(qū)動,消隙傳動箱部組4通過螺釘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的床身上,消隙傳動箱部組4上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的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嚙合;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設(shè)有四套用于裝夾工件的卡盤部組8 ;四套卡盤部組8通過定位銷定位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中的工作臺601上,并通過T型螺釘805連接。如圖2、圖3所示,底座部組1、立柱部組2、Υ軸拖板部組3與主傳動箱部組5組成一個主機單元,本發(fā)明共有四個主機單元,它們按90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外圍。所述底座部組1包括底座101、拖板104和X向驅(qū)動裝置,底座101頂部兩側(cè)設(shè)有X向?qū)к?28,拖板104放置在X向?qū)к?28上,拖板104通過X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X軸方向移動。所述立柱部組2包括立柱201、第一 Y向?qū)к?05、第二 Y向?qū)к?13和Y向驅(qū)動裝置, 立柱201通過螺釘與底座部組1中的拖板104連接,第一 Y向?qū)к?05、第二 Y向?qū)к?13 呈90度方向布置在立柱201上,第一 Y向?qū)к?05、第二 Y向?qū)к?13上分別設(shè)有第一滑塊 236、第二滑塊237,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與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固定連接,Y軸拖板304通過Y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Y軸方向移動。所述Y軸拖板部組3包括Y 軸拖板304和Z向驅(qū)動裝置,Y軸拖板304上設(shè)有Z向滑槽,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包括由箱體549和箱蓋550組成的密封腔體,在箱體549上設(shè)有Z向?qū)к?78,Z向?qū)к?78置于Y 軸拖板304上的Z向滑槽內(nèi),主傳動箱部組5通過Z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Z軸方向移動,所述在密封腔體內(nèi)安裝有輸入軸部件、傳動軸部件和輸出軸部件。所述操縱部組7有兩個,每個操縱部組7匹配兩個主機單元,操縱部組7安裝在其中一個主機單元的立柱部組2上。為了方便表述本發(fā)明中各部組的裝配關(guān)系,以下按圖2所示的單主機單元和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配置進行表述。如圖1 圖13所示,該主機單元由底座部組1、立柱部組2、Y軸拖板部組3與主傳動箱部組5組成。如圖4、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底座部組1主要由底座101、壓板102、刮屑板103、拖板104、鑲條105、鑲條螺釘106、死擋鐵107、中塊108、鎖緊塊109、螺釘110、螺母111、電機
      112、聯(lián)軸器113、鎖緊螺母114、法蘭蓋115、隔套116、支撐軸承組117、隔套118、絲桿119、 隔套120、支撐軸承組121、法蘭蓋122、隔套123、鎖緊螺母124、絲桿軸承座125、絲桿軸承座126、擋板127和絲母129組成。如圖4、圖5所示,所述X向?qū)к?28是與底座101為一體的矩形硬軌,拖板104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拖板104的前后側(cè)底部通過螺釘緊固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102,壓板102與矩形硬軌的接觸面也采用貼塑材料。所述矩形硬軌與拖板104相配合的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設(shè)置有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105, 鑲條105上設(shè)有開口槽;所述拖板104安裝有鑲條螺釘106,鑲條螺釘106特制的螺釘把頭與鑲條105上的開口槽相配合,由此固定住鑲條105在X軸方向的安裝位置,從而固定住底座101與拖板104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同時擋板127通過螺釘與拖板104連接,以防止鑲條105受重力作用向下脫離安裝位置,完成安裝后,拖板104僅保留X軸方向運動一個自由度。刮屑板103安裝在拖板104上,刮屑板103與底座101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如圖4、圖5所示,所述X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主要由電機112、聯(lián)軸器
      113、絲桿119、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向后支撐機構(gòu)組成,絲桿119通過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 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底座101上,絲桿119前端與電機112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113直接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絲桿119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129,絲母129與拖板104連接。所述X向前支撐機構(gòu)主要由鎖緊螺母114、法蘭蓋115、隔套116、支撐軸承組 117、隔套118和絲桿軸承座126組成,絲桿119前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126中,絲桿軸承座 126通過螺釘與底座101連接,絲桿119與絲桿軸承座126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117,隔套118裝配在絲桿119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117之間,隔套116裝配在支撐軸承組117外側(cè),鎖緊螺母114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116,同時也壓緊了支撐軸承組117的內(nèi)鋼圈,然后將法蘭蓋115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126上,與絲桿軸承座126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117外鋼圈,完成X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X向后支撐機構(gòu)主要由隔套120、支撐軸承組121、法蘭蓋122、隔套123、鎖緊螺母124和絲桿軸承座125組成,絲桿119后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125中,絲桿軸承座125通過螺釘與底座101連接,絲桿119與絲桿軸承座 125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121,隔套120裝配在絲桿119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121之間, 隔套123裝配在支撐軸承組121外側(cè),鎖緊螺母124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123,同時也壓緊支撐軸承組121內(nèi)鋼圈,然后將法蘭蓋122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125上,與絲桿軸承座125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121外鋼圈,完成X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如圖4、圖5所示,所述底座部組1上還設(shè)置有用于將拖板104與底座101位置固定的夾緊裝置,當(dāng)X向驅(qū)動裝置將拖板104驅(qū)動到工作位置后,本發(fā)明通過夾緊裝置將拖板 104與底座101位置固定,夾緊裝置共有四組,四組夾緊裝置分別布置在拖板104的前側(cè)左右端和后側(cè)左右端與X向?qū)к?28相鄰的部位處。由于在本發(fā)明在生產(chǎn)使用中,X軸方向上并不參與聯(lián)動,夾緊裝置的使用率不高,所以本發(fā)明的夾緊裝置采用手動鎖緊結(jié)構(gòu)。該夾緊裝置包括中塊108和鎖緊塊109,中塊108橫跨底座101 —側(cè)的X向?qū)к?28面,并通過螺釘與拖板104連接固定,鎖緊塊109通過螺釘110、螺母111與中塊108連接,當(dāng)需要夾緊時,手動旋動螺母111可使鎖緊塊109接觸壓緊或離開X向?qū)к?28表面;當(dāng)需要夾緊時, 手動擰緊螺釘110與螺母111,使鎖緊塊109壓緊X向?qū)к?28 ;當(dāng)需要移動拖板104時,手動松開螺釘110與螺母111,則可進行驅(qū)動動作。所述底座101的兩頭各安裝有一件死擋鐵 107,死擋鐵107用于限制拖板104在X軸方向上的移動行程,防止拖板104在X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下,失控超出X軸方向的行程而造成碰撞損失。如圖6 圖8所示,本發(fā)明的立柱部組2主要由立柱201、第一支架202、第一下假導(dǎo)軌203、壓塊204、第一 Y向?qū)к?05、Y向絲桿206、第一絲桿軸承座207、聯(lián)軸器208、減速機209、伺服電機210、Y軸光柵211、調(diào)整墊212、第二 Y向?qū)к?13、第一上假導(dǎo)軌214、第二下假導(dǎo)軌215、第二支架216、第二絲桿軸承座217、第一防撞塊218、電機安裝過渡板219、 第二上假導(dǎo)軌220、鎖緊螺母221、隔套222、法蘭蓋223、第一支撐軸承組224、隔套225、第二防撞塊226、鎖緊螺母227、第三防撞塊228、隔套229、第二支撐軸承組230、法蘭蓋231、 隔套232、鎖緊螺母233、第一潤滑接頭234、第二潤滑接頭235、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 和絲母238組成。如圖6 圖8所示,所述立柱部組2中,立柱201通過螺釘與底座部組1中的拖板 104連接,第一 Y向?qū)к?05通過壓塊204在導(dǎo)軌全長上壓緊,壓塊204用螺釘連接在立柱 201上,所述第二 Y向?qū)к?13與第一 Y向?qū)к?05呈90度方向布置,并采用同樣的方式固定,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分別滑動裝配在第一 Y向?qū)к?05、第二 Y向?qū)к?13上, 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與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固定連接。第一 Y向?qū)к?205兩端分別安裝第一下假導(dǎo)軌203與第一上假導(dǎo)軌214,第二 Y向?qū)к?13兩端分別安裝第二下假導(dǎo)軌215與第二上假導(dǎo)軌220,其中第一下假導(dǎo)軌203、第二下假導(dǎo)軌215通過螺釘與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16連接,而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16通過螺釘與立柱201 連接,假導(dǎo)軌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安裝保護導(dǎo)軌的防護罩。Y軸光柵211通過螺釘與立柱201 連接。如圖6 圖8所示,所述Y向驅(qū)動裝置同樣采用絲桿驅(qū)動,其主要由Y向絲桿206、 聯(lián)軸器208、減速機209、伺服電機210、電機安裝過渡板219、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組成;Y向絲桿206通過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支撐安裝在立柱201上,Y向絲桿206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238,絲母238與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連接,伺服電機210與減速機209連接以減速并增加輸出扭矩,減速機209通過螺釘安裝在電機安裝過渡板219上,電機安裝過渡板219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201上,減速機209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208與Y向絲桿206上端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所述上支撐機構(gòu)主要由第一絲桿軸承座207、調(diào)整墊212、鎖緊螺母221、隔套222、法蘭蓋223、第一支撐軸承組224和隔套225組成,Y向絲桿206上端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中,第一絲桿軸承座207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調(diào)整墊212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與立柱201之間,用于將Y向絲桿206在上下端的安裝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Y向絲桿206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之間布置有第一支撐軸承組224,隔套225裝配在Y向絲桿206上軸肩處與第一支撐軸承組224 之間,隔套222裝配在第一支撐軸承組224上端,鎖緊螺母221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222,同時也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224內(nèi)鋼圈,法蘭蓋223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 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的臺階共同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224外鋼圈,完成上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下支撐機構(gòu)主要由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鎖緊螺母227、隔套229、第二支撐軸承組230、法蘭蓋231、隔套232和鎖緊螺母233組成,Y向絲桿206下端布置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中,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Y向絲桿206與第二絲桿軸承座 217之間布置有第二支撐軸承組230,隔套229裝配在Y向絲桿206與第二支撐軸承組230 之間,并安裝鎖緊螺母227壓緊隔套229,同時將壓緊力傳遞到第二支撐軸承組230的內(nèi)鋼圈,隔套232裝配在第二支撐軸承組230下端,鎖緊螺母233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232,同時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230內(nèi)鋼圈,法蘭蓋231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上,與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上的臺階一起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230外鋼圈,完成下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如圖6 圖8所示,所述立柱部組1上還設(shè)有第二防撞塊226、第一防撞塊218和第三防撞塊228,第二防撞塊226通過螺釘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連接,第三防撞塊228通過螺釘與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連接,以防止Y向驅(qū)動裝置超出設(shè)計行程而損壞Y向絲桿206 ; 第一防撞塊218通過螺釘安裝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旁的立柱201上,防止Y軸拖板304 在失控情況下直接下落造成各部組的損壞;所述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設(shè)有第一潤滑接頭 234,所述第二絲桿軸承座217設(shè)有第二潤滑接頭235,分別用于向第一支撐軸承組224與第二支撐軸承組230提供潤滑油,保證軸承組的正常運行。本發(fā)明中的Y軸拖板部組3以及Y軸拖板部組3與立柱部組2裝配關(guān)系按圖8、圖 9、圖10所示,主要由開關(guān)槽板組301、壓板302、第一調(diào)整墊303、Y軸拖板304、法蘭蓋305、 支撐軸承組306、隔圈307、鎖緊螺母308、隔套309、絲桿310、第二調(diào)整墊311、隔套312、隔套313、支撐軸承組314、隔圈315、法蘭蓋316、Z軸拖鏈317、伺服電機318、減速器319、聯(lián)軸器320、電機座321、鎖緊螺母322、拖鏈支架323、Y軸拖鏈324、拖鏈支架325、行程開關(guān)支架326、行程開關(guān)327、Y軸光柵動尺支架328、Z軸拖鏈安裝板329、緊定螺釘330和絲母 331組成。如圖8、圖9所示,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主要由壓板302、第一調(diào)整墊303、Υ軸拖板 304、第二調(diào)整墊311、Z軸拖鏈317、拖鏈支架323、Y軸拖鏈324、拖鏈支架325、Z軸拖鏈安裝板329、緊定螺釘330和Z向驅(qū)動裝置組成,Y軸拖板304通過螺釘與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連接,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與Y軸拖板304之間分別安裝第一調(diào)整墊303與第二調(diào)整墊311,用于調(diào)整Y軸拖板304的安裝位置,壓板302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用于壓緊第二 Y向?qū)к?13上的第二滑塊237,固定Y軸拖板304與立柱201的位置,壓板302的數(shù)量與第二 Y向?qū)к?13上的第二滑塊237的數(shù)量相同。緊定螺釘330安裝在Y 軸拖板304上,緊定螺釘330的緊定力作用在第一 Y向?qū)к?05的第一滑塊236上,用于固定Y軸拖板304與立柱201的位置,緊定螺釘330通常四件一組,共同作用在第一滑塊236 上,緊定螺釘組的數(shù)量也與第一滑塊236的數(shù)量相同。拖鏈支架323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拖鏈支架325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拖鏈支架323與拖鏈支架325之間安裝有Y軸拖鏈324,Z軸拖鏈317 —端與拖鏈支架323連接,另一端與Z軸拖鏈安裝板329連接。如圖8、圖9所示,所述Z向驅(qū)動裝置同樣采用絲桿驅(qū)動,其主要由Z向前支撐機構(gòu)、絲桿310、第二調(diào)整墊311、Z向后支撐機構(gòu)、伺服電機318、減速器319、聯(lián)軸器320和電機座321,絲桿310通過Z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Z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絲桿310 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331,絲母331與主傳動箱部組5中的箱體549連接;伺服電機318與減速器319連接,減速器319通過螺釘與電機座321連接,電機座321與Y軸拖板304緊固連接,減速機319的輸出軸與絲桿310通過聯(lián)軸器320連接。所述Z向前支撐機構(gòu)包括法蘭蓋305、支撐軸承組306、隔圈307、鎖緊螺母308和隔套309,絲桿310的前端通過支撐軸承組306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隔套309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06內(nèi)側(cè)與絲桿310前部的臺階之間,隔圈307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06外側(cè),鎖緊螺母308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307,同時也支撐軸承組306內(nèi)鋼圈,法蘭蓋305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306外鋼圈,完成Z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Z向后支撐機構(gòu)包括隔套 312、隔套313、支撐軸承組314、隔圈315、法蘭蓋316和鎖緊螺母322,絲桿310的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314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隔套312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14內(nèi)側(cè)與絲桿310 后部的臺階之間,隔圈315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14外側(cè),鎖緊螺母322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 315,同時支撐軸承組314內(nèi)鋼圈,法蘭蓋316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314外鋼圈,完成Z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本發(fā)明中的主傳動箱部組5以及主傳動箱部組5與Y軸拖板部組3的裝配關(guān)系如圖10、圖11、圖12、圖13所示,其主要由增壓缸501、壓套502、增壓氣缸座503、旋轉(zhuǎn)接頭 504、蓋505、拉桿506、隔套507、后外螺母508、后內(nèi)螺母509、隔套510、密封蓋511、拉桿螺母512、支撐軸承組513、軸承蓋514、隔套515、蝶形彈簧組516、小輸出齒輪517、平鍵518、 大輸出齒輪519、隔套520、前外螺母521、前內(nèi)螺母522、隔套523、隔套524、第一軸承組 525、水套526、外隔套527、內(nèi)隔套528、第二軸承組529、外隔圈530、內(nèi)隔圈531、卡爪532、 主軸533、法蘭蓋534、取出墊535、下軸承536、小傳動齒輪537、平鍵538、大傳動齒輪539、 取出墊540、下軸承541、齒輪軸542、隔圈543、拔叉544、軸承545、墊546、壓蓋547、上軸承 548、箱體549、箱蓋550、波形彈簧圈551、隔圈552、平鍵553、螺母554、傳動軸555、上軸承 556、壓蓋557、主軸電機558、平鍵559、蓋板560、高低檔氣缸561、支架562、發(fā)信開關(guān)563、 鍵564、止動墊圈565、開關(guān)槽板組566、行程開關(guān)567、行程開關(guān)支架568、壓板569、刮屑板 570、鑲條螺釘571、鑲條572、Z軸光柵573、Z軸光柵動尺支架574、冷卻塊575、冷卻油管接頭576、冷卻油管接頭577、外接油箱578和油泵579組成。如圖10、11所示,所述Z向?qū)к?80是與箱體549為一體的矩形硬軌,Y軸拖板304 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Y軸拖板304的兩側(cè)分別通過螺釘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569 ;Y軸拖板304與箱體549配合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布置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572,鑲條螺釘571通過螺紋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固定住鑲條 572的位置,由此固定Y軸拖板304與箱體549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裝配完成后,箱體549 僅保留Z軸方向運動的一個自由度;刮屑板570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并與箱體549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
      24
      如圖12、圖13所示,箱體549和箱蓋550組成密封腔體,在密封腔體內(nèi)安裝有輸入軸部件、傳動軸部件和輸出軸部件;所述輸入軸部件包括齒輪軸542和主軸電機558,齒輪軸542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電機558安裝在密封腔體上,主軸電機558的輸出軸與齒輪軸542連接;所述傳動軸部件包括傳動軸555、高低檔齒輪組和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 傳動軸555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高低檔齒輪組滑動裝配在傳動軸555上,并可通過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帶動在傳動軸555上滑動;高低檔齒輪組包括小傳動齒輪537和大傳動齒輪 539,其中的大傳動齒輪539始終與輸入軸部件中的齒輪軸542相嚙合;所述輸出軸部件包括主軸533和主軸松拉刀,主軸533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533上通過平鍵518 安裝有大輸出齒輪519和小輸出齒輪517,其中的大輸出齒輪519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小傳動齒輪537嚙合或脫開,其中的小輸出齒輪517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大傳動齒輪539嚙合或脫開;所述主軸533為內(nèi)部中空的結(jié)構(gòu),主軸松拉刀設(shè)置在主軸533內(nèi),主軸松拉刀用于抓緊刀具。所述輸入軸部件的裝配方式具體如圖12、圖13所示,所述齒輪軸542下端通過下軸承541支承安裝在箱體549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540, 用于拆卸下軸承541時使用;所述齒輪軸542上端通過上軸承548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主軸電機558通過箱蓋550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裝,并通過螺釘與箱蓋 550緊固連接,主軸電機558的輸出軸與齒輪軸542通過平鍵553連接。由于齒輪軸542是直接與主軸電機558連接,該齒輪軸542的轉(zhuǎn)速是所有軸中最高的,發(fā)熱量也是最高,如果在裝配中上軸承548與下軸承541內(nèi)外鋼圈壓緊安裝,則在齒輪軸542發(fā)熱變形后,極易使上軸承548與下軸承541因受力過大而損壞,所以本發(fā)明在上軸承548上依次安裝波形彈簧圈551、隔圈552并最后安裝孔用擋圈,通過波形彈簧圈551的變形為上軸承548提供預(yù)緊力,并為齒輪軸542在發(fā)熱變形后留有伸長空間。所述傳動軸555下端通過下軸承536支承安裝在箱體549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535,用于拆卸下軸承536時使用;所述傳動軸555上端通過上軸承556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壓蓋557與箱蓋550采用過盈配合, 壓蓋557與上軸承556外鋼圈間隙配合,留有一定的空間保證傳動軸555在受熱膨脹時有伸縮空間。所述小傳動齒輪537通過平鍵559安裝在傳動軸555上,大傳動齒輪539通過平鍵538與小傳動齒輪537連接,大傳動齒輪539上依次安裝隔圈543、軸承545和墊546, 在通過螺母554鎖緊后安裝止動墊圈565防止螺母554松動;所述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包括撥叉 544和高低檔氣缸561,所述軸承545的外鋼圈部分安裝在拔叉544內(nèi),并安裝壓蓋547壓緊,拔叉544上開有氣缸軸安裝孔與定位鍵槽,高低檔氣缸561的氣缸軸安裝在氣缸軸安裝孔內(nèi),氣缸軸也上開有定位鍵槽,鍵564通過螺釘與高低檔氣缸561的氣缸軸連接,并固定氣缸軸在拔叉544中的位置;在箱體549上設(shè)計有安裝鍵564所用開口,在鍵564安裝完成后,安裝蓋板560。所述高低檔氣缸561上安裝有支架562,支架562上安裝有兩件用于檢測并反饋高低檔氣缸561狀態(tài)的發(fā)信開關(guān)563。所述輸出軸軸部件的裝配方式具體如圖12、圖13所示,所述主軸533前端通過主軸軸承組支承安裝在水套526上,主軸軸承組包括隔套524、第一軸承組525、外隔套527、 內(nèi)隔套528、第二軸承組529、外隔圈530、內(nèi)隔圈531和法蘭蓋534,第一軸承組525安裝在主軸533前端靠后的位置處,隔套524安裝在第一軸承組525外側(cè),隔套524通過前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第一軸承組525內(nèi)鋼圈;所述前鎖緊螺母組主要由前內(nèi)螺母522與前外螺母521組成,前內(nèi)螺母522和前外螺母521順次螺紋連接在主軸533上,前內(nèi)螺母522壓緊隔套524,前外螺母521通過螺釘與前內(nèi)螺母522連接,前內(nèi)螺母522與前外螺母521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前內(nèi)螺母522與前外螺母521組成螺母防松結(jié)構(gòu),防止螺母在主軸533高速旋轉(zhuǎn)時發(fā)生松動。外隔套527、內(nèi)隔套528設(shè)置在第一軸承組525和第二軸承組529之間,并分別壓緊第一軸承組525和第二軸承組529的外鋼圈、內(nèi)鋼圈;第二軸承組529安裝在主軸533最前端位置處,第二軸承組529外側(cè)通過由外隔圈530和內(nèi)隔圈531組成的迷宮密封機構(gòu)密封,該迷宮密封機構(gòu)通過法蘭蓋534鎖緊封裝,以保護主軸軸承組,完成主軸軸承組的安裝。所述主軸533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513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在支撐軸承組513外側(cè)安裝有隔套510,隔套510通過后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支撐軸承組513的內(nèi)鋼圈,所述后鎖緊螺母組主要由后內(nèi)螺母509和后外螺母508組成,其裝配方式和作用與前鎖緊螺母組裝配方式相同。在隔套510外安裝有密封蓋511,密封蓋511通過螺釘安裝在箱蓋550上;在支撐軸承組513內(nèi)側(cè)安裝有隔套515,隔套515 —端壓緊支撐軸承組513的內(nèi)鋼圈,隔套515另一端壓緊所述的小輸出齒輪517,從而完成支撐軸承組513的安裝。所述主軸軸承組與大輸出齒輪519之間裝配有隔套520,為了防止主軸箱油進入主軸533,所述隔套520上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所述隔套515上同樣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在工作狀態(tài)時通過高速旋轉(zhuǎn)可防止主軸箱油進入主軸533流出。如圖10、圖11、圖12、圖13所示,所述主軸533前端整體安裝在水套526中,水套526通過螺釘與箱體549連接,水套526外壁上開有螺紋槽作為冷卻油通路,在箱體549 上對應(yīng)水套526外壁上螺紋槽的起始與終止位置均設(shè)計有冷卻油管路,作為冷卻油循環(huán)通路;在箱體549上對應(yīng)水套526上螺紋槽的起始與終止位置設(shè)計有冷卻油管路,并安裝冷卻油管接頭576與冷卻油管接頭577連接成冷卻油循環(huán)通路。在水套526后端布置有隔套 523,隔套523靠緊第一軸承組525外鋼圈;在水套526前端布置有與水套526連接的法蘭蓋534,法蘭蓋534靠緊外隔圈530,同時靠緊第二軸承組529外鋼圈,從而保證主軸533與水套526的連接;冷卻塊575安裝在本發(fā)明的主軸533前端,并通過螺釘與箱體549連接, 在進行加工時,可通過箱體549向加工刀具噴射冷卻水,降低刀具溫度。由圖2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在裝配完成時,主傳動箱部組5是水平放置,考慮到其內(nèi)部的齒輪潤滑需求,將外接油箱578安裝在箱體549的下部,用于儲存主傳動箱內(nèi)的潤滑油,而油泵579安裝在箱體549 的上部,將油箱578內(nèi)的油抽出并潤滑箱體549內(nèi)的部件。如圖12、圖13所示,所述主軸松拉刀主要由增壓缸501、壓套502、增壓氣缸座 503、蓋505、拉桿506、半圓形隔套507、蝶形彈簧組516和卡爪532組成,增壓氣缸座503通過螺釘連接在箱蓋550上,增壓缸501安裝在增壓氣缸座503上,壓套502布置在增壓氣缸座503內(nèi)部,并通過螺釘與增壓缸501連接;拉桿506裝在主軸533內(nèi),拉桿506的后端與拉桿螺母512螺紋連接,并通過螺紋力壓縮安裝在拉桿506上的蝶形彈簧組516,蝶形彈簧組516受壓后的回復(fù)力主要用作為拉刀力。拉桿506的后端還安裝有兩個半圓形隔套507, 兩個半圓形隔套507與蓋505組成防松結(jié)構(gòu),以保證主軸松拉刀的正常工作,蓋505通過螺釘與拉桿螺母512連接;卡爪532安裝在拉桿506的前端,用于抓緊刀具。當(dāng)需要完成松刀動作時,壓套502在增壓缸501的帶動下,向主軸533前端方向運動,并推動蓋505向主軸 533前端方向運動,壓縮蝶形彈簧組516并將卡爪532推至主軸533上的錐面部分位置;當(dāng)需要完成拉刀動作時,壓套502在增壓缸501的帶動下與蓋505脫離,蝶形彈簧組516回復(fù)到安裝狀態(tài),同時卡爪532將刀具拉至安裝位置。所述蓋505上方的壓套502內(nèi)部空間中還安裝有旋轉(zhuǎn)接頭504,旋轉(zhuǎn)接頭504可連接冷卻水。在主軸533加工時可通過旋轉(zhuǎn)接頭 504、拉桿506上的中空部分經(jīng)中空刀具為加工提供冷卻。具體應(yīng)用時,在低速檔狀態(tài)下,高低檔氣缸561的氣缸軸處于最下端,高低檔齒輪組中的大傳動齒輪539與齒輪軸542嚙合,小傳動齒輪537與大輸出齒輪519嚙合,此時主軸533主要用于銑削加工。當(dāng)需要轉(zhuǎn)換成高速檔時,在高低檔氣缸561的帶動下,氣缸軸向上端運動,帶動高低檔齒輪組在傳動軸555上滑動,最終到達高速檔位置,此時大傳動齒輪 539仍然與齒輪軸542嚙合,但大傳動齒輪539同時也與小輸出齒輪517嚙合,而小傳動齒輪537與齒輪19脫開,此時主軸533主要用于鉆削加工。在上述的主機單元中,所述立柱部組1中的立柱201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 211,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動尺支架328,Y軸光柵動尺支架328通過螺釘與Y軸光柵211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Y軸位置信息; 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327,行程開關(guān)327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326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326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327有兩件與其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301,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301分別安裝在立柱201上的Y軸拖板304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301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327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操縱部組提供 Y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Y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上安裝有Z軸光柵573,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中的箱體549上通過螺釘安裝有Z軸光柵動尺支架574,Z軸光柵動尺支架574通過螺釘與Z軸光柵573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Z軸位置信息;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567,行程開關(guān)567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568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568通過螺釘與壓板569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567 有兩件與其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566,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566分別通過螺釘連接在箱體549上的相對行程開關(guān)567安裝位置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566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567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系統(tǒng)提供Z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Z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如圖1Γ18所示,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主要由消隙傳動箱部組4、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 6和卡爪部組8組成。如圖14、圖15所示,所述消隙傳動箱部組4主要由箱體401、第一軸承座402、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第一圓錐滾子軸承404、第一斜齒輪405、第一鎖緊螺母406、第一隔套407、 圓錐滾子軸承組408、密封圈409、第二隔套410、第一蓋411、第二軸承座412、第二斜齒輪 413、第二輸出傳動軸414、孔用擋圈415、第三軸承座416、第一隔圈417、壓蓋418、碟型彈簧419、軸420、彈簧座421、推力球軸承422、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第二隔圈424、第四軸承座425、第一調(diào)整墊426、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齒輪軸428、第三斜齒輪429、第四斜齒輪430、第二調(diào)整墊431、第五斜齒輪432、斜齒輪軸433、第六斜齒輪434、第二圓柱滾子軸承 435、第二蓋436、第三蓋437、第三調(diào)整墊438、第四調(diào)整墊439、減速機440、伺服電機441、 第一蓋板442、第二蓋板443、毛氈齒輪444和調(diào)整墊445組成。在消隙傳動箱部組4的裝配中,第一軸承座402、第二軸承座412分別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401上,但第一軸承座402的安裝還需要加裝第四調(diào)整墊439,其作用是可根據(jù)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的實際安裝情況調(diào)整第一軸承座402的安裝高度;第一圓錐滾子軸承 404、圓錐滾子軸承組408分別安裝在第一輸出傳動軸403上,其外鋼圈分別與第一軸承座 402、第二軸承座412配合。第二隔套410布置在圓錐滾子軸承組408與第一輸出傳動軸403 的輸出齒輪之間,第二隔套410與第二軸承座412之間的空隙位置安裝有密封圈409,并將第一蓋411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第二軸承座412上以固定住密封圈409;圓錐滾子軸承組408 后端先安裝第一隔套407,然后安裝第一鎖緊螺母406,為第一輸出傳動軸403提供安裝預(yù)緊力。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的后端用第一圓錐滾子軸承404提供支承力。傳動軸403的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一斜齒輪405 ;第二輸出傳動軸414的安裝預(yù)緊方式與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相同,在第二輸出傳動軸414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二斜齒輪413。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與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用于支承斜齒輪軸433。第六斜齒輪434通過鍵連接在斜齒輪軸433上,從第六斜齒輪434往前端依次安裝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和第二蓋436,第二蓋436通過螺釘與斜齒輪軸433連接,通過壓緊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內(nèi)鋼圈來固定第六斜齒輪434的安裝位置,第三蓋437通過螺釘安裝在箱體401 上,同時也與箱體401上的軸肩一同固定了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的外鋼圈。這里僅采用單螺釘固定第二蓋436而沒有采用防松結(jié)構(gòu),是因為第二蓋436與第三蓋437之間的間隙使得第二蓋436無法脫離現(xiàn)有的位置,也就保證了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的安裝。安裝在后端的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通過第三軸承座416的軸肩和孔用擋圈415來固定外鋼圈, 通過第一隔圈417和第二隔圈424來固定內(nèi)鋼圈。第三軸承座416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 401上,壓蓋418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三軸承座416上,并通過螺釘力壓縮安裝在軸420的碟型彈簧419,軸420與彈簧座421用螺釘連接,彈簧座421通過推力球軸承422將壓縮碟型彈簧419的作用力傳遞在斜齒輪軸433上;第四斜齒輪430用漲緊套連接在斜齒輪軸433 上,第二調(diào)整墊431和第五斜齒輪432用螺釘連接在第四斜齒輪430上。為了防止電機441高度高出工作臺401,本發(fā)明使用的直角形式減速機440使得安裝電機441可以側(cè)向安裝。電機441與減速機440直接連接,通過降低輸出轉(zhuǎn)速、提高輸出扭矩。減速機440通過螺釘與齒輪軸428連接,齒輪軸428的另一端安裝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的外鋼圈與第四軸承座425配合,第四軸承座425通過螺釘與箱體401連接,第四軸承座425與箱體401之間裝有第一調(diào)整墊426,第一調(diào)整墊426 的安裝使得第四軸承座425的安裝位置可根據(jù)齒輪軸428的實際安裝情況進行調(diào)整。第三斜齒輪429通過漲緊套與齒輪軸428連接,第三斜齒輪429與第四斜齒輪430、第五斜齒輪 432嚙合。本消隙傳動箱部組4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如下
      第四斜齒輪430和第五斜齒輪432有相同的模數(shù)和齒數(shù),它們同時與第三斜齒輪429 嚙合;通過修配第二調(diào)整墊431,使得其尺寸略大于或略小于第四斜齒輪430和第五斜齒輪 432之間的間隙,用螺釘緊固連接后,第四斜齒輪430和第五斜齒輪432分別與第三斜齒輪 429的同一齒的兩側(cè)嚙合。這樣就達到了第三斜齒輪429與第四斜齒輪430和第五斜齒輪 432之間的無間隙傳動。在安裝時,用螺釘壓緊壓蓋418,螺釘力壓縮碟型彈簧419上,并通過彈簧座421和推力球軸承422,最后作用于斜齒輪軸433上,推動斜齒輪軸433向前移動;由于斜齒輪軸433的齒輪部分與第二斜齒輪413嚙合,第六斜齒輪434與第一斜齒輪 405嚙合,斜齒輪軸433向前移動時對第二斜齒輪413和第一斜齒輪405產(chǎn)生有圓周力,由
      28于第二斜齒輪413與第一斜齒輪405分別為左旋和右旋,所以它們所受的圓周力使第二斜齒輪413與第一斜齒輪405向兩相反方向轉(zhuǎn)動,由此帶動第一輸出傳動軸403和第二輸出傳動軸414也朝兩個相反方向旋轉(zhuǎn),則第一輸出傳動軸403和第二輸出傳動軸414上的輸出齒輪分別向兩個方向與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部分嚙合;這樣無論電機正反方向運轉(zhuǎn),都會有一組傳動齒輪是無間隙傳動的。本消隙傳動箱部組4由此完成消隙傳動。本消隙傳動箱部組4的箱體401是采用整體設(shè)計,所以開有用于在箱體內(nèi)安裝齒輪軸、齒輪等的安裝孔,在完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安裝后,將安裝孔用第一蓋板442 —件與第二蓋板 443左右各一件共三件蓋板蓋住。毛氈齒輪444安裝在第一輸出傳動軸403上的輸出齒輪一側(cè),并與之嚙合,在工作中為輸出齒輪提供潤滑。消隙傳動箱部組4是通過螺釘直接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連接,并根據(jù)消隙傳動箱部組4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齒圈的嚙合情況的修配調(diào)整墊445。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的裝配如圖16、圖17和圖18所示,其分為回轉(zhuǎn)工作臺部分與液壓夾緊裝置部分,主要由工作臺601、堵602、密封蓋603、第一套604、中心軸605、第一隔套606、第一法蘭蓋607、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第二隔套609、第二套610、第一鎖緊螺母611、第三套612、推力球軸承613、第三隔套614、第二鎖緊螺母615、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第一墊617、第四隔套618、第三鎖緊螺母619、第二法蘭蓋620、床身621、圓光柵622、第二墊623、聯(lián)軸器624、軸625、罩626、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第一壓板 628、第二壓板629、端蓋630、第一活塞桿631、蝶形彈簧632、第二活塞桿633、油缸體634、 調(diào)整墊635、隔套636、定位銷637、第一油管接頭638和第二油管接頭639。如圖16 圖18所示,本部組中的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與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可分為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以及外鋼圈部分兩部分,在床身部分裝配時,第二隔套609安置在床身621上的臺階部分,并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 的外鋼圈,然后通過第一法蘭蓋607壓緊;推力球軸承613安裝在床身621上的另一個臺階部分,第三隔套614、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外鋼圈、第四隔套618依次安裝,最后安裝第二法蘭蓋620,將上述零部件壓緊,第二法蘭蓋620上開有油孔,可將中心軸部分積攢的潤滑油等排出。在中心軸部分安裝時,先將第一隔套606安裝在中心軸605上安裝法蘭部位下端,并在中心軸605上錐面部分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然后安裝第二套610,最后通過第一鎖緊螺母611將上述部分鎖緊;第三套 612安裝在中心軸605的臺階位置;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安裝在中心軸605上,并通過錐面配合安裝,并安裝第一墊617,并在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的上端和第一墊617的下端分別安裝第二鎖緊螺母615和第三鎖緊螺母619 ;軸 625安裝在中心軸605下端,并用螺釘連接。最后將中心軸部分直接安裝到床身621上,使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與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上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與外鋼圈部分配合;第三套612與推力球軸承613接觸,并承載中心軸部分的重量;罩 626通過螺釘與第二法蘭蓋620連接,圓光柵622與軸625通過聯(lián)軸器624連接,罩626側(cè)面開有開口,用于聯(lián)軸器624的安裝。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回轉(zhuǎn)支撐部分通過螺釘、定位銷與床身621連接,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齒圈部分通過螺釘與工作臺601連接并安裝定位銷。罩626側(cè)面開有開口,用于聯(lián)軸器624的安裝。如圖16 圖18所示,所述工作臺601與中心軸605之間設(shè)置有第二墊623,在安裝工作臺601時,通過修配安裝在第二墊623,可以使中心軸605在安裝第二墊623后比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齒圈部分的水平高度略低,這樣可保證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承載到加工工件幾乎所有的重量;第一套604設(shè)置在中心軸605與工作臺601之間,第一套604通過螺釘與中心軸605連接,第一套604的錐面部分與中心軸605錐面部分配合,第一套604的圓柱面部分與工作臺601中的定位圓柱面配合,在擰緊螺釘時,形成漲緊套結(jié)構(gòu),使工作臺 601與中心軸605的定位可自動找準中心軸;在通過螺釘將工作臺601與中心軸605連接后,安裝定位銷,并在工作臺601上的螺釘連接孔和定位銷孔安裝堵602,防止鐵屑掉入,同樣在中心軸605安裝孔位置也需要安裝密封蓋603。如圖17、圖18所示,所述液壓夾緊裝置主要由第一壓板628、定位銷637、端蓋 630、第一活塞桿631、第一油管接頭638、蝶形彈簧632、隔套636、第二油管接頭639、油缸體 634、第二活塞桿633、調(diào)整墊635和第二壓板629等零部件組成;所述端蓋630通過螺釘安裝在油缸體634上,端蓋630與油缸體634形成一個密封的液壓油腔;所述端蓋630中心開有第一軸孔,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一軸孔內(nèi),第一活塞桿631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一活塞桿631頭部與缸蓋之間形成上油腔;所述油缸體634底部中心設(shè)有第二軸孔,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二軸孔內(nèi),第二活塞桿633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二活塞桿633頭部與油缸體634底部之間形成下油腔;所述蝶形彈簧632布置在第一活塞桿631頭部與第二活塞桿633頭部之間并呈壓縮狀態(tài);所述端蓋630上開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外端連接第一油管接頭638,第一油道內(nèi)端連通上油腔;所述油缸體634上開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外端連接第二油管接頭639,第二油道內(nèi)端連通下油腔;所述第一壓板628通過螺釘安裝在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端部,第二壓板629通過螺釘安裝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端部,上油腔和下油腔內(nèi)進油、卸荷時,第一壓板628、第二壓板629跟隨第一活塞桿631、第二活塞桿633同步聯(lián)動。如圖17、圖18所示,所述油缸體634內(nèi)裝配有經(jīng)過耐磨熱處理的隔套636,隔套 636與油缸體634同軸設(shè)置,以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油缸體634內(nèi),這就保證了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液壓油無法通過油缸體634與隔套636之間的間隙溢出。所述第一活塞桿631、 第二活塞桿633滑動裝配在隔套636內(nèi),隔套636的作用是保證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液壓油無法通過油缸體634與隔套636之間的間隙溢出。所述端蓋630上設(shè)有定位凸臺,該定位凸臺的外壁與油缸體634開口部的內(nèi)壁相貼合,定位凸臺底部與隔套636上端面貼合,在定位凸臺的外壁上嵌裝有密封圈,以防止液壓油泄漏。所述第一壓板628和端蓋630上開有位置相對應(yīng)的定位銷孔,定位銷孔內(nèi)安裝有定位銷637,該定位銷637用于防止第一壓板 628發(fā)生轉(zhuǎn)動;所述第二壓板629通過單螺釘安裝在油缸體634上的兩個安裝腳之間,由于受安裝腳的限制,第二壓板629不會發(fā)生轉(zhuǎn)動。所述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與第一軸孔之間、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與第二軸孔之間均安裝有兩層用于保證液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桿631、第二活塞桿633的頭部均加工密封槽,密封槽內(nèi)裝有密封圈,以保證上油腔和下油腔的密封。所述液壓夾緊裝置上還設(shè)有用于調(diào)整油缸體634與工作臺601底座之間安裝距離的調(diào)整墊635,調(diào)整墊635安裝時,可先將本液壓夾緊裝置夾緊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部分,然后根據(jù)油缸體634與床身之間的距離進行修配安裝。在工作臺601需要鎖緊時,通過本裝置上的第一油管接頭638、第二油管接頭639 分別向上油腔和下油腔進油,從而使第一活塞桿631和第二活塞桿633向壓縮蝶形彈簧632的方向運動,最終使第一壓板628和第二壓板629與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部分接觸,并通過摩擦力將安裝在工作臺601上的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部分抱緊,也就是將工作臺601鎖定,可保證了銑削加工的順利進行。當(dāng)需要解除工作臺601鎖定時,上油腔和下油腔的液壓油通過第一油管接頭638 和第二油管接頭639卸荷,第一活塞桿631和第二活塞桿633受蝶形彈簧632的回復(fù)力作用,帶動第一壓板628和第二壓板629脫離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部分,工作臺601 就可在回轉(zhuǎn)驅(qū)動電機的驅(qū)動下進行車削加工。本液壓夾緊裝置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中共需四件,按90度方向等分布置??ūP部組8布置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的工作臺601上,并按90度方向共布置四件, 圖20、圖21所示,單件的卡盤部組8由卡爪底座801、卡爪802、螺桿803、銷804和T型螺釘805組成??ㄗΦ鬃?01的固定安裝是通過T型螺釘805和銷804完成的,T型螺釘805 通過工作臺601的T型槽將卡爪底座801安裝在工作臺601上;銷804的上部配合安裝在卡爪底座801上的定位銷孔中,下部與工作臺601上的定位銷孔配合安裝,由此完成卡爪底座801的定位。螺桿803布置在卡爪底座801中螺桿槽內(nèi),卡爪802與卡爪底座801采用 T型導(dǎo)軌形式配合,同時卡爪802底部設(shè)計的螺紋槽與螺桿803上的螺紋嚙合。在工作中, 只需要轉(zhuǎn)動螺桿803就可將卡爪802沿卡爪底座801前后移動,在四件卡盤部組8從四個方向?qū)⒐ぜ难b夾完成后,即可進行工件的加工。在本發(fā)明中,采用兩個主機單元共用一套操縱部組7,這樣本發(fā)明中實際使用的操縱部組7是兩套,如圖19所示,單套的操縱部組7由座701、支座702、壓蓋703、軸承704、 軸承蓋705、懸吊接頭706、第一蓋707、第一連桿708、第一接頭709、定位銷710、墊711、第二接頭712、第二連桿713、第二蓋714、豎連桿715、連接座716、擋圈717、操縱箱718、連接架719、手柄720、支架721和銷軸722組成。如圖19所示,座701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201上,支座702通過螺釘與座701連接。軸承704的外鋼圈與支座702上的臺肩處配合安裝,并安裝軸承蓋705壓緊外鋼圈; 軸承704的內(nèi)鋼圈與壓蓋703配合,壓蓋703通過螺釘與懸吊接頭706連接,共同壓緊軸承 704內(nèi)鋼圈,在工作中,懸吊接頭706可帶動操縱部組7的前端部分在支座702上轉(zhuǎn)動。第一連桿708放置于懸吊接頭706內(nèi)的連桿口內(nèi),并通過螺釘將兩者連接,第一連桿708的另一端通過螺釘與第一接頭709連接,所述第二接頭712與第二連桿713也是通過相同的方式連接;第一接頭709與第二接頭712的配合安裝首先需要根據(jù)第一接頭709與第二接頭 712的連接頭處的間隙修配兩件墊711,然后分別安裝兩件定位銷710。定位銷710與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的連接頭處的定位銷孔配合,并通過螺釘分別與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連接。在工作中,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可以繞定位銷710進行轉(zhuǎn)動。第二連桿713與豎連桿715通過銷軸722連接,銷軸722將豎連桿715上的連接板和第二連桿 713串接,最后用開口銷固定;豎連桿715下端布置在連接座716內(nèi),擋圈717同樣布置在連接座716內(nèi),并與連接座716內(nèi)臺階接觸配合,同時擋圈717也通過螺釘與豎連桿715連接,由此完成豎連桿715與連接座716的配合安裝。操縱箱718是用于安裝操縱部組的操縱面板的,操縱箱718通過螺釘與連接座716連接,操縱箱718上安裝有由連接架719、手柄 720和支架721組成的手柄結(jié)構(gòu),連接架719通過螺釘連接布置在操縱箱718左右兩側(cè),支架721通過螺釘安裝在操縱箱718下端,手柄720也分為左右兩件,分別安裝在連接架719和支架721之間;擋圈717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擋圈717裝配在連接座716與豎連桿715之間,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可以根據(jù)需要拉動手柄720使操縱箱718和連接座716相對豎連桿715轉(zhuǎn)動。在懸吊接頭706和第二連桿713上都開有便于操縱電氣線接線的觀察口,在操縱部組7和電氣線安裝完成后,分別安裝第一蓋707和第二蓋714將觀察口蓋住。
      以上是本發(fā)明中單主機單元和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進行的裝配組合,本發(fā)明同時還需要配備液壓站、油冷機、電柜、水冷卻裝置、潤滑系統(tǒng)和氣源等,以組成完整的控制系統(tǒng),其中的液壓站為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內(nèi)的液壓夾緊裝置提供液壓力;所述每兩個主機單元配置一個電柜和一個油冷機,用于冷卻主傳動箱部組5中的主軸;其中的水冷卻裝置用于冷卻主軸加工中的刀具;其中的潤滑系統(tǒng)用于為本發(fā)明的提供潤滑鏜銑鉆床中有相對運動的部件如絲桿、絲母、滑塊、導(dǎo)軌等提供潤滑;其中的氣源用于為主軸松拉刀、高低檔氣缸561提供氣動力等。
      權(quán)利要求
      1.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主機單元、操縱部組 (7)和配套的控制系統(tǒng);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包括消隙傳動箱部組(4)、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和卡盤部組(8), 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通過消隙傳動箱部組(4)驅(qū)動,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設(shè)有四套用于裝夾工件的卡盤部組(8);所述主機單元有四個,它們按90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外圍,每個主機單元均包括底座部組(1 )、立柱部組(2)、Y軸拖板部組(3)和主傳動箱部組(5);所述底座部組 (1)包括底座(101 )、拖板(104)和X向驅(qū)動裝置,底座(101)頂部兩側(cè)設(shè)有X向?qū)к?128 ), 拖板104放置在X向?qū)к?128)上,拖板(104)通過X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X軸方向移動;所述立柱部組(2)包括立柱(201)、第一 Y向?qū)к?205)、第二 Y向?qū)к?213)和Y向驅(qū)動裝置, 立柱(201)與底座部組(1)中的拖板(104)連接,第一 Y向?qū)к?205)、第二 Y向?qū)к?213) 呈90度方向布置在立柱(201)上,第一 Y向?qū)к?205)、第二 Y向?qū)к?213)上分別設(shè)有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與Y軸拖板部組(3)中的 Y軸拖板(304)固定連接,Y軸拖板(304)通過Y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Y軸方向移動;所述Y 軸拖板部組(3)包括Y軸拖板(304)和Z向驅(qū)動裝置,Y軸拖板(304)上設(shè)有Z向滑槽,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包括由箱體(549)和箱蓋(550)組成的密封腔體,在箱體(549)上設(shè)有 Z向?qū)к?578),Ζ向?qū)к?578)置于Y軸拖板(304)上的Z向滑槽內(nèi),主傳動箱部組(5)通過Z向驅(qū)動裝置驅(qū)動,在Z軸方向移動,所述在密封腔體內(nèi)安裝有輸入軸部件、傳動軸部件和輸出軸部件;所述操縱部組(7 )有兩個,每個操縱部組(7 )匹配兩個主機單元,操縱部組(7 )安裝在其中一個主機單元的立柱部組(2)上。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組(1)上還設(shè)置有用于將拖板(104)與底座(101)位置固定的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共有四組,四組夾緊裝置分別布置在拖板(104)的前側(cè)左右端和后側(cè)左右端與X向?qū)к?128)相鄰的部位處;夾緊裝置包括中塊(108)和鎖緊塊(109),中塊(108)橫跨底座(101) —側(cè)的X向?qū)к?(128)面,并通過螺釘與拖板(104)連接固定,鎖緊塊(109)通過螺釘(110)、螺母(111)與中塊(108)連接,旋動螺母(111)可使鎖緊塊(109)接觸壓緊或離開X向?qū)к?128)表面; 所述底座(101)的兩頭各安裝有一件死擋鐵(107),死擋鐵(107)用于限制拖板(104)在X 軸方向上的移動行程。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qū)к?128)是與底座(101)為一體的矩形硬軌,拖板(104)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拖板(104)的前后側(cè)底部緊固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102),壓板(102)與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矩形硬軌與拖板(104)相配合的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設(shè)置有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105),鑲條(105)上設(shè)有開口槽;所述拖板(104)安裝有鑲條螺釘(106),鑲條螺釘(106)的螺釘把頭與鑲條(105)上的開口槽相配合,由此固定住鑲條(105 )在X軸方向的安裝位置,從而固定住底座(101)與拖板(104)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同時擋板(127)通過螺釘與拖板(104)連接,以防止鑲條(105)受重力作用向下脫離安裝位置,完成安裝后,拖板(104)僅保留X軸方向運動一個自由度;刮屑板(103)安裝在拖板(104)上,刮屑板(103)與底座(101)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電機(112)、聯(lián)軸器(113)、絲桿(119)、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向后支撐機構(gòu),絲桿(119)通過X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X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底座(101)上,絲桿(119)前端與電機(112)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113)直接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絲桿(119)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129),絲母(129)與拖板(104)連接;所述X向前支撐機構(gòu)包括鎖緊螺母(114)、法蘭蓋(115)、隔套(116)、支撐軸承組 (117 )、隔套(118 )和絲桿軸承座(126 ),絲桿(119 )前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126 )中,絲桿軸承座(126)通過螺釘與底座(101)連接,絲桿(119)與絲桿軸承座(126)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117),隔套(118)裝配在絲桿(119)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117)之間,隔套(116)裝配在支撐軸承組(117)外側(cè),鎖緊螺母(114)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116),同時壓緊支撐軸承組(117 )的內(nèi)鋼圈,法蘭蓋(115 )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126 )上,與絲桿軸承座(126) 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117)外鋼圈,完成X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X向后支撐機構(gòu)包括隔套(120)、支撐軸承組(121)、法蘭蓋(122)、隔套(123)、鎖緊螺母(124)和絲桿軸承座(125),絲桿(119)后端布置在絲桿軸承座(125)中,絲桿軸承座(125)通過螺釘與底座(101)連接,絲桿(119)與絲桿軸承座(125)之間布置有支撐軸承組(121),隔套(120)裝配在絲桿(119)上軸肩與支撐軸承組(121)之間,隔套(123)裝配在支撐軸承組(121)外側(cè),鎖緊螺母(124)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123),同時壓緊支撐軸承組 (121)內(nèi)鋼圈,法蘭蓋(122)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桿軸承座(125)上,與絲桿軸承座(125)上的臺階共同壓緊支撐軸承組(121)外鋼圈,完成X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組(2)中, 第一 Y向?qū)к?205)通過壓塊(204)在導(dǎo)軌全長上壓緊,壓塊(204)用螺釘連接在立柱 (201)上,所述第二 Y向?qū)к?213)采用同樣的方式固定;第一 Y向?qū)к?205)兩端分別安裝第一下假導(dǎo)軌(203)與第一上假導(dǎo)軌(214),第二 Y向?qū)к?213)兩端分別安裝第二下假導(dǎo)軌(215)與第二上假導(dǎo)軌(220),其中第一下假導(dǎo)軌(203)、第二下假導(dǎo)軌(215)與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16)連接,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16)與立柱(201)連接。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Y向絲桿(206)、聯(lián)軸器(208)、減速機(209)、伺服電機(210)、電機安裝過渡板(219)、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Y向絲桿(206)通過上支撐機構(gòu)和下支撐機構(gòu)支撐安裝在立柱(201)上,Y向絲桿(206)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238),絲母 (238 )與Y軸拖板部組(3 )中的Y軸拖板(304 )連接,伺服電機(210 )與減速機(209 )連接以減速并增加輸出扭矩,減速機(209 )通過螺釘安裝在電機安裝過渡板(219 )上,電機安裝過渡板(219 )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201)上,減速機(209 )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208 )與Y 向絲桿(206)上端連接,由此傳遞驅(qū)動扭矩;所述上支撐機構(gòu)包括第一絲桿軸承座(207)、調(diào)整墊(212)、鎖緊螺母(221)、隔套 (222)、法蘭蓋(223)、第一支撐軸承組(224)和隔套(225),Y向絲桿(206)上端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 )中,第一絲桿軸承座(207 )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調(diào)整墊(212 )布置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與立柱(201)之間,用于將Y向絲桿(206)在上下端的安裝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Y向絲桿(206)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之間布置有第一支撐軸承組(224),隔套(225 )裝配在Y向絲桿(206 )上軸肩處與第一支撐軸承組(224)之間,隔套(222 )裝配在第一支撐軸承組(224)上端,鎖緊螺母(221)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222),同時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2 )內(nèi)鋼圈,法蘭蓋(223)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的臺階共同壓緊第一支撐軸承組(224)外鋼圈,完成上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下支撐機構(gòu)包括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鎖緊螺母(227)、隔套(2 )、第二支撐軸承組(230)、法蘭蓋(231)、隔套(232)和鎖緊螺母(233),Y向絲桿(206)下端布置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 )中,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Y向絲桿(206 )與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之間布置有第二支撐軸承組(230),隔套(229)裝配在Y向絲桿(206) 與第二支撐軸承組(230)之間,并安裝鎖緊螺母(227)壓緊隔套(2 ),同時將壓緊力傳遞到第二支撐軸承組(230)的內(nèi)鋼圈,隔套(232)裝配在第二支撐軸承組(230)下端,鎖緊螺母(233)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套(232),同時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230)內(nèi)鋼圈,法蘭蓋(231) 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上,與第二絲桿軸承座(217)上的臺階一起壓緊第二支撐軸承組(230 )外鋼圈,完成下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組(2)上還設(shè)有第二防撞塊(2 )、第一防撞塊(218)和第三防撞塊(2 ),第二防撞塊(2 )通過螺釘與第一絲桿軸承座(207)連接,第三防撞塊(228)通過螺釘與第二絲桿軸承座(217)連接, 以防止Y向驅(qū)動裝置超出設(shè)計行程而損壞Y向絲桿(206);第一防撞塊(218)通過螺釘安裝在第二絲桿軸承座(217)旁的立柱(201)上,防止Y軸拖板(304)在失控情況下直接下落造成各部組的損壞;所述第一絲桿軸承座(207)上設(shè)有第一潤滑接頭(234),所述第二絲桿軸承座(217)設(shè)有第二潤滑接頭(235),分別用于向第一支撐軸承組(2M)與第二支撐軸承組 (230)提供潤滑油,保證軸承組的正常運行。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Y軸拖板部組(3) 包括壓板(302)、第一調(diào)整墊(303)、Y軸拖板(304)、第二調(diào)整墊(311)、Z軸拖鏈(317)、拖鏈支架(323)、Y軸拖鏈(3M)、拖鏈支架(325)、Z軸拖鏈安裝板(3 )、緊定螺釘(330 )和 Z向驅(qū)動裝置,Y軸拖板304通過螺釘與第一滑塊(236)、第二滑塊(237)連接,第一滑塊 (236)、第二滑塊(237)與Y軸拖板(304)之間分別安裝第一調(diào)整墊(303)與第二調(diào)整墊 (311),用于調(diào)整Y軸拖板(304)的安裝位置,壓板(302)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 用于壓緊第二 Y向?qū)к?213)上的第二滑塊(237),固定Y軸拖板(304)與立柱(201)的位置,壓板(302)的數(shù)量與第二 Y向?qū)к?213)上的第二滑塊(237)的數(shù)量相同;緊定螺釘 (330)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緊定螺釘(330)的緊定力作用在第一 Y向?qū)к?205)的第一滑塊(236)上,用于固定Y軸拖板(304)與立柱(201)的位置,緊定螺釘(330)四件一組, 共同作用在第一滑塊(236)上,緊定螺釘組的數(shù)量也與第一滑塊(236)的數(shù)量相同;拖鏈支架(323)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拖鏈支架(325)通過螺釘與立柱(201)連接,拖鏈支架(323)與拖鏈支架(325)之間安裝有Y軸拖鏈(3M),Z軸拖鏈(317) —端與拖鏈支架(323)連接,另一端與Z軸拖鏈安裝板(3 )連接。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驅(qū)動裝置采用絲桿驅(qū)動,其包括Z向前支撐機構(gòu)、絲桿(310)、第二調(diào)整墊(311)、Z向后支撐機構(gòu)、伺服電機(318)、減速器(319)、聯(lián)軸器(320)和電機座(321),絲桿(310)通過Z向前支撐機構(gòu)和Z向后支撐機構(gòu)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絲桿(310)上配裝有與其構(gòu)成螺紋傳動的絲母(331),絲母(331)與主傳動箱部組(5)中的箱體(549)連接;伺服電機(318)與減速器 (319)連接,減速器(319)通過螺釘與電機座(321)連接,電機座(321)與Y軸拖板(304)緊固連接,減速機(319)的輸出軸與絲桿(310)通過聯(lián)軸器(320)連接;所述Z向前支撐機構(gòu)包括法蘭蓋(305)、支撐軸承組(306)、隔圈(307)、鎖緊螺母 (308)和隔套(309),絲桿(310)的前端通過支撐軸承組(306)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隔套(309 )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06 )內(nèi)側(cè)與絲桿(310 )前部的臺階之間,隔圈(307 )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06)外側(cè),鎖緊螺母(308)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307),同時也支撐軸承組(306) 內(nèi)鋼圈,法蘭蓋(305)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306)外鋼圈,完成Z向前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所述Z向后支撐機構(gòu)包括隔套(312)、隔套(313)、支撐軸承組(314)、隔圈(315)、法蘭蓋(316)和鎖緊螺母(322),絲桿(310)的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314)安裝在Y軸拖板(304) 上,隔套(312)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14)內(nèi)側(cè)與絲桿(310)后部的臺階之間,隔圈(315)裝配在支承軸承組(314)外側(cè),鎖緊螺母(322)通過螺紋力壓緊隔圈(315),同時支撐軸承組 (314)內(nèi)鋼圈,法蘭蓋(316)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壓緊支撐軸承組(314)外鋼圈,完成Z向后支撐機構(gòu)的裝配。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qū)к?80是與箱體549為一體的矩形硬軌,Y軸拖板304與該矩形硬軌的接觸面采用貼塑材料;所述Y 軸拖板304的兩側(cè)分別通過螺釘安裝有兩件起限位作用的壓板569 ;Y軸拖板304與箱體 549配合側(cè)向間隙處的前后端各布置一件用于調(diào)整側(cè)向裝配間隙的鑲條572,鑲條螺釘571 通過螺紋與Y軸拖板304連接,并固定住鑲條572的位置,由此固定Y軸拖板304與箱體 549之間的側(cè)向裝配間隙,裝配完成后,箱體549僅保留Z軸方向運動的一個自由度;刮屑板570安裝在Y軸拖板304上,并與箱體549上的矩形硬軌表面貼合,以防止鐵屑等雜質(zhì)進入破壞貼塑面與矩形硬軌面。
      11.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部件包括齒輪軸(542)和主軸電機(558),齒輪軸(542)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電機658)安裝在密封腔體上,主軸電機(558 )的輸出軸與齒輪軸(542 )連接;所述傳動軸部件包括傳動軸(555)、高低檔齒輪組和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傳動軸(555)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高低檔齒輪組滑動裝配在傳動軸(555)上,并可通過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帶動在傳動軸(555)上滑動;高低檔齒輪組包括小傳動齒輪(537)和大傳動齒輪(539),其中的大傳動齒輪(539)始終與輸入軸部件中的齒輪軸(542)相嚙合;所述輸出軸部件包括主軸(533)和主軸松拉刀,主軸(533)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密封腔體內(nèi),主軸(533)上通過平鍵(518)安裝有大輸出齒輪(519)和小輸出齒輪(517),其中的大輸出齒輪(519)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小傳動齒輪(537)嚙合或脫開,其中的小輸出齒輪(517) 可與傳動軸部件中的大傳動齒輪(539)嚙合或脫開;所述主軸(533)為內(nèi)部中空的結(jié)構(gòu),主軸松拉刀設(shè)置在主軸(533)內(nèi),主軸松拉刀用于抓緊刀具。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542)下端通過下軸承(Ml)支承安裝在箱體(M9)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540),用于拆卸下軸承(541)時使用;所述齒輪軸(542)上端通過上軸承(548)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主軸電機(558)通過箱蓋(550)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裝,并與箱蓋(550)緊固連接,主軸電機(558)的輸出軸與齒輪軸(542)通過平鍵(553)連接;所述上軸承(548)上依次安裝有波形彈簧圈(551)、隔圈 (552)并最后安裝孔用擋圈,通過波形彈簧圈(551)的變形為上軸承(548)提供預(yù)緊力,并為齒輪軸(542)在發(fā)熱變形后留有伸長空間;所述傳動軸(555)下端通過下軸承(536)支承安裝在箱體(549)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該軸承安裝孔內(nèi)同時安裝有取出墊(535),用于拆卸下軸承(536)時使用;所述傳動軸(555) 上端通過上軸承(556)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的軸承安裝孔內(nèi),壓蓋(557)與箱蓋(550) 采用過盈配合,壓蓋(557)與上軸承(556)外鋼圈間隙配合;所述小傳動齒輪(537)通過平鍵(559 )安裝在傳動軸(555 )上,大傳動齒輪(539 )通過平鍵(538 )與小傳動齒輪(537 )連接,大傳動齒輪(539 )上依次安裝隔圈(543 )、軸承(M5 )和墊(546 ),在通過螺母(554)鎖緊后安裝止動墊圈(565)防止螺母(554)松動;所述換擋驅(qū)動機構(gòu)包括撥叉(544)和高低檔氣缸(561),所述軸承(545)的外鋼圈部分安裝在拔叉(544)內(nèi),并安裝壓蓋(547)壓緊, 拔叉(544)上開有氣缸軸安裝孔與定位鍵槽,高低檔氣缸(561)的氣缸軸安裝在氣缸軸安裝孔內(nèi),氣缸軸也上開有定位鍵槽,鍵(564)通過螺釘與高低檔氣缸(561)的氣缸軸連接, 并固定氣缸軸在拔叉(544)中的位置;在箱體(549)上設(shè)計有安裝鍵(564)所用開口,在鍵 (564)安裝完成后,安裝蓋板(560);所述高低檔氣缸(561)上安裝有支架(562),支架(562) 上安裝有用于檢測并反饋高低檔氣缸(561)狀態(tài)的發(fā)信開關(guān)(563);所述主軸(533)前端通過主軸軸承組支承安裝在水套(526)上,主軸軸承組包括隔套 (524)、第一軸承組(525)、外隔套(527)、內(nèi)隔套(5 )、第二軸承組(5 )、外隔圈(530)、內(nèi)隔圈(531)和法蘭蓋(534),第一軸承組(525)安裝在主軸(533)前端靠后的位置處,隔套(524)安裝在第一軸承組(525)外側(cè),隔套(5 )通過前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第一軸承組(525)內(nèi)鋼圈;所述前鎖緊螺母組包括前內(nèi)螺母(522)與前外螺母(521),前內(nèi)螺母(522)和前外螺母(521)順次螺紋連接在主軸(533)上,前內(nèi)螺母(522)壓緊隔套(5 ),前外螺母 (521)通過螺釘與前內(nèi)螺母(522)連接,前內(nèi)螺母(522)與前外螺母(521)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外隔套(527)、內(nèi)隔套(5 )設(shè)置在第一軸承組(525)和第二軸承組(5 )之間,并分別壓緊第一軸承組(525)和第二軸承組(5 )的外鋼圈、內(nèi)鋼圈;第二軸承組(529)安裝在主軸(533 )最前端位置處,第二軸承組(529 )外側(cè)通過由外隔圈(530 )和內(nèi)隔圈(531)組成的迷宮密封機構(gòu)密封,該迷宮密封機構(gòu)通過法蘭蓋(534)鎖緊封裝;所述主軸(533)后端通過支撐軸承組(513)支承安裝在箱蓋(550)上,在支撐軸承組(513)外側(cè)安裝有隔套(510), 隔套(510)通過后鎖緊螺母組鎖緊并壓緊支撐軸承組(513)的內(nèi)鋼圈,所述后鎖緊螺母組包括后內(nèi)螺母(509)和后外螺母(508),其裝配方式與前鎖緊螺母組裝配方式相同;在隔套 (510)外安裝有密封蓋(511),密封蓋(511)通過螺釘安裝在箱蓋(550)上;在支撐軸承組 (513)內(nèi)側(cè)安裝有隔套(516),隔套(516)—端壓緊支撐軸承組(513)的內(nèi)鋼圈,隔套(516) 另一端壓緊所述的小輸出齒輪(517);所述主軸軸承組與大輸出齒輪(519)之間裝配有隔套 (520),隔套(520)上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所述隔套(516)上同樣設(shè)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結(jié)構(gòu)。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533)前端整體安裝在水套(5 )中,水套(5 )與箱體(549)連接,水套(526)外壁上開有螺紋槽作為冷卻油通路,在箱體(549)上對應(yīng)水套(526)外壁上螺紋槽的起始與終止位置均設(shè)計有冷卻油管路,作為冷卻油循環(huán)通路;在水套(5 )后端布置有隔套(523),隔套(523)靠緊第一軸承組(525)外鋼圈;在水套(5 )前端布置有與水套(526)連接的法蘭蓋(534),法蘭蓋(534)靠緊外隔圈(530),同時靠緊第二軸承組(5 )外鋼圈,從而保證主軸(533)與水套 (526 )的連接;所述主軸(533 )前端安裝冷卻塊(575 ),冷卻塊(575 )通過螺釘與箱體(549 ) 連接;外接油箱(578)安裝在箱體(549)的下部,用于儲存主傳動箱內(nèi)的潤滑油,油泵(579) 安裝在箱體(549)的上部,將油箱(578)內(nèi)的油抽出并潤滑箱體(549)內(nèi)的部件。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松拉刀包括增壓缸(501)、壓套(502)、增壓氣缸座(503)、蓋(505)、拉桿(506)、半圓形隔套(507)、 蝶形彈簧組(516)和卡爪(532),增壓氣缸座(503)通過螺釘連接在箱蓋(550)上,增壓缸 (501)安裝在增壓氣缸座(503)上,壓套(502)布置在增壓氣缸座(503)內(nèi)部,并通過螺釘與增壓缸(501)連接;拉桿(506)裝在主軸(533)內(nèi),拉桿(506)的后端與拉桿螺母(512) 螺紋連接,并通過螺紋力壓縮安裝在拉桿(506)上的蝶形彈簧組(516);拉桿(506)的后端還安裝有兩個半圓形隔套(507),兩個半圓形隔套(507)與蓋(505)組成防松結(jié)構(gòu),蓋(505) 通過螺釘與拉桿螺母(512)連接;卡爪(532)安裝在拉桿(506)的前端,用于抓緊刀具;所述蓋(505)上方的壓套(502)內(nèi)部空間中安裝有旋轉(zhuǎn)接頭(504),旋轉(zhuǎn)接頭(504)可連接冷卻水。
      1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組1中的立柱(201)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211),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 上通過螺釘安裝有Y軸光柵動尺支架(3 ),Y軸光柵動尺支架(328 )通過螺釘與Y軸光柵 (211)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Y軸位置信息;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327),行程開關(guān)(327)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3 )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3 )通過螺釘與Y軸拖板(304)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327)有兩件與其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301),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301)分別安裝在立柱(201)上的Y軸拖板(304)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301)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327)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操縱部組提供Y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Y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所述Y軸拖板部組(3)中的Y軸拖板304上安裝有Z軸光柵(573 ),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 )中的箱體(549 )上通過螺釘安裝有Z軸光柵動尺支架(574),Z軸光柵動尺支架(574)通過螺釘與Z軸光柵(573)上的動尺連接,用于檢測并反饋Z軸位置信息;所述主傳動箱部組(5)中設(shè)置有行程開關(guān)(567),行程開關(guān)(567) 通過螺釘與行程開關(guān)支架(568)連接,行程開關(guān)支架(568)通過螺釘與壓板(569)連接;所述行程開關(guān)(567)有兩件與配合的開關(guān)槽板組(566),兩件開關(guān)槽板組(566)分別通過螺釘連接在箱體(549)上的相對行程開關(guān)(567)安裝位置的兩端行程極限處,開關(guān)槽板組(566) 上設(shè)置的開關(guān)擋鐵可與行程開關(guān)(567)上的開關(guān)接觸,為系統(tǒng)提供Z軸行程的極限位置信號和Z軸行程的超行程保護信號。
      1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中的消隙傳動箱部組(4)通過螺釘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的床身上,消隙傳動箱部組 (4)上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的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中的齒圈嚙合;四套卡盤部組(8)通過定位銷定位連接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中的工作臺(601)上,并通過T型螺釘(805)連接。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包括工作臺(601)、堵(602)、密封蓋(603)、第一套(604)、中心軸(605)、第一隔套(606)、第一法蘭蓋(607)、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第二隔套(609)、第二套(610)、第一鎖緊螺母(611)、第三套(612)、推力球軸承(613)、第三隔套(614)、第二鎖緊螺母(615)、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第一墊(617)、第四隔套(618)、第三鎖緊螺母(619)、第二法蘭蓋(620)、床身(621)、圓光柵(622)、第二墊(623)、聯(lián)軸器(6M)、軸 (625)、罩(6 )、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和液壓夾緊裝置;第二隔套(609)安置在床身(621) 上的臺階部分,并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的外鋼圈,然后通過第一法蘭蓋 (607)壓緊;推力球軸承(613)安裝在床身(621)上的另一個臺階部分,第三隔套(614)、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外鋼圈、第四隔套(618)依次安裝,最后安裝第二法蘭蓋 (620),將上述零部件壓緊,第二法蘭蓋(620)上開有油孔;第一隔套(606)安裝在中心軸 (605)上安裝法蘭部位下端,并在中心軸(605)上錐面部分安裝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然后安裝第二套(610),最后通過第一鎖緊螺母(611)將上述部分鎖緊;第三套(612)安裝在中心軸(605)的臺階位置;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 (616)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安裝在中心軸(605)上,并通過錐面配合安裝,并安裝第一墊(617), 并在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的上端和第一墊(617)的下端分別安裝第二鎖緊螺母(615)和第三鎖緊螺母(619);軸(625)安裝在中心軸(605)下端,并用螺釘連接;中心軸部分直接安裝到床身(621)上,使第二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16)與第一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608)上的滾子和內(nèi)鋼圈部分與外鋼圈部分配合;第三套(612)與推力球軸承613接觸,并承載中心軸部分的重量;罩(6 )通過螺釘與第二法蘭蓋(620)連接,圓光柵(622)與軸(625)通過聯(lián)軸器(624)連接,罩(626)側(cè)面開有開口,用于聯(lián)軸器(6 )的安裝;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回轉(zhuǎn)支撐部分通過螺釘、定位銷與床身(621)連接,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齒圈部分通過螺釘與工作臺(601)連接并安裝定位銷。
      18.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夾緊裝置包括第一壓板(6 )、第二壓板(6 )、端蓋(630)、第一活塞桿(631)、蝶形彈簧(632)、第二活塞桿(633)、油缸體(634)、第一油管接頭(638)和第二油管接頭(639),所述端蓋(630) 安裝在油缸體(634)上,端蓋(630)與油缸體(634)形成一個密封的液壓油腔;所述端蓋(630)中心開有第一軸孔,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一軸孔內(nèi),第一活塞桿(631)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一活塞桿(631)頭部與缸蓋之間形成上油腔;所述油缸體(634)底部中心設(shè)有第二軸孔,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滑動裝配在第二軸孔內(nèi),第二活塞桿(633)頭部位于所述液壓油腔內(nèi),第二活塞桿(633)頭部與油缸體(634)底部之間形成下油腔;所述蝶形彈簧(632)布置在第一活塞桿(631)頭部與第二活塞桿(633)頭部之間并呈壓縮狀態(tài);所述端蓋(630)上開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外端連接第一油管接頭(638), 第一油道內(nèi)端連通上油腔;所述油缸體(634)上開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外端連接第二油管接頭(639),第二油道內(nèi)端連通下油腔;所述第一壓板(628)安裝在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端部,第二壓板(6 )安裝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端部,第一壓板(6 )、第二壓板 (629)跟隨第一活塞桿(631)、第二活塞桿(633)同步聯(lián)動。
      19.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體(634)內(nèi)裝配有經(jīng)過耐磨熱處理的隔套(636),隔套(636)與油缸體(634)同軸設(shè)置,以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油缸體(634)內(nèi);所述第一活塞桿(631)、第二活塞桿(633)滑動裝配在隔套(636) 內(nèi);所述端蓋(630)上設(shè)有定位凸臺,該定位凸臺的外壁與油缸體(634)開口部的內(nèi)壁相貼合,在定位凸臺的外壁上嵌裝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壓板(6 )和端蓋(630)上開有位置相對應(yīng)的定位銷孔,定位銷孔內(nèi)安裝有用于防止第一壓板(628)發(fā)生轉(zhuǎn)動放置定位銷(637);所述第二壓板(629)安裝在油缸體(634)上的兩個安裝腳之間,受安裝腳的限制而不會發(fā)生轉(zhuǎn)動;所述第一活塞桿(631)的桿體與第一軸孔之間、第二活塞桿(633)的桿體與第二軸孔之間均安裝有兩層用于保證液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桿(631)、第二活塞桿(633) 的頭部均加工密封槽,密封槽內(nèi)裝有密封圈,以保證上油腔和下油腔的密封;所述液壓夾緊裝置上還設(shè)有用于調(diào)整油缸體(634)與工作臺601底座之間安裝距離的調(diào)整墊(635)。
      20.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601)與中心軸(605)之間設(shè)置有第二墊(623),以使中心軸(605)在安裝第二墊(623)后的水平高度低于比回轉(zhuǎn)支撐及齒圈(627)的齒圈部分的水平高度;第一套(604)設(shè)置在中心軸(605) 與工作臺(601)之間,第一套(604)通過螺釘與中心軸(605)連接,第一套(604)的錐面部分與中心軸(605)錐面部分配合,第一套(604)的圓柱面部分與工作臺(601)中的定位圓柱面配合,在擰緊螺釘時形成漲緊套結(jié)構(gòu),使工作臺(601)與中心軸(605)的定位可自動找準中心軸;工作臺(601)與中心軸(605)連接后安裝定位銷,在工作臺(601)上的螺釘連接孔和定位銷孔安裝堵(602 ),在中心軸(605 )安裝孔位置安裝密封蓋(603 )。
      21.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隙傳動箱部組(4)包括箱體(401)、第一軸承座(402)、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第一圓錐滾子軸承(404)、第一斜齒輪(405)、第一鎖緊螺母(406 )、第一隔套(407 )、圓錐滾子軸承組(408 )、密封圈(409)、第二隔套(410)、第一蓋(411)、第二軸承座(412)、第二斜齒輪(413)、第二輸出傳動軸(414)、孔用擋圈(415)、第三軸承座(416)、第一隔圈(417)、壓蓋(418)、碟型彈簧(419)、軸(420)、彈簧座(421)、推力球軸承(422)、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第二隔圈 (似4)、第四軸承座(425)、第一調(diào)整墊(似6)、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齒輪軸(似8)、第三斜齒輪(4 )、第四斜齒輪(430 )、第二調(diào)整墊(431)、第五斜齒輪(432 )、斜齒輪軸(433 )、第六斜齒輪(4;34 )、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 )、第二蓋(436 )、第三蓋(437 )、第三調(diào)整墊(438 )、 第四調(diào)整墊(439 )、減速機(440 )和伺服電機(441);第一軸承座(402 )、第二軸承座(412 )分別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401)上,第一軸承座(402)上加裝第四調(diào)整墊(439),第一圓錐滾子軸承(404)、圓錐滾子軸承組(408)分別安裝在第一輸出傳動軸(403)上,它們的外鋼圈分別與第一軸承座(402)、第二軸承座(412)配合;第二隔套(410)布置在圓錐滾子軸承組(408)與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的輸出齒輪之間,第二隔套(410)與第二軸承座(412)之間的空隙位置安裝有密封圈(409),第一蓋(411)緊固連接在第二軸承座(412)上以固定住密封圈(409);圓錐滾子軸承組(408)后端先安裝第一隔套(407),然后安裝第一鎖緊螺母 (406),為第一輸出傳動軸(403)提供安裝預(yù)緊力;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的后端用第一圓錐滾子軸承(404)提供支承力;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的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一斜齒輪(405);第二輸出傳動軸(414)的安裝預(yù)緊方式與第一輸出傳動軸(403)相同,在第二輸出傳動軸(414)中部用漲緊套連接有第二斜齒輪(413);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與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用于支承斜齒輪軸(433);第六斜齒輪(434)通過鍵連接在斜齒輪軸(433) 上,從第六斜齒輪(434)往前端依次安裝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和第二蓋(436),第二蓋(436)通過螺釘與斜齒輪軸(433)連接,通過壓緊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內(nèi)鋼圈來固定第六斜齒輪(434)的安裝位置,第三蓋(437)通過螺釘安裝在箱體(401)上,同時也與箱體 (401)上的軸肩一同固定了第二圓柱滾子軸承(435)的外鋼圈;安裝在斜齒輪軸(433)后端的第一圓柱滾子軸承(423)通過第三軸承座(416)的軸肩和孔用擋圈(415)來固定外鋼圈, 通過第一隔圈(417)和第二隔圈(424)來固定內(nèi)鋼圈;第三軸承座(416)用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401)上,壓蓋(418)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三軸承座(416)上,并通過螺釘力壓縮安裝在軸(420)的碟型彈簧(419),軸(420)與彈簧座(421)用螺釘連接,彈簧座(421)通過推力球軸承(422)將壓縮碟型彈簧(419)的作用力傳遞在斜齒輪軸(433)上;第四斜齒輪(430)用漲緊套連接在斜齒輪軸(433 )上,第二調(diào)整墊(431)和第五斜齒輪(432 )用螺釘連接在第四斜齒輪(430 )上;電機441與減速機(440 )直接連接,減速機(440 )與齒輪軸(428 )連接,齒輪軸428的另一端安裝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27)的外鋼圈與第四軸承座(425)配合,第四軸承座(425)通過螺釘與箱體(401)連接,第四軸承座(425)與箱體(401)之間裝有第一調(diào)整墊(426);第三斜齒輪(429)通過漲緊套與齒輪軸(428)連接, 第三斜齒輪(429)與第四斜齒輪(430)、第五斜齒輪(432)嚙合。
      22.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401)上的安裝孔用一件第一蓋板(442)和左右各一件第二蓋板(443)蓋住,在第一輸出傳動軸(403) 上的輸出齒輪一側(cè)安裝著與其嚙合的毛氈齒輪(444),在工作中為輸出齒輪提供潤滑;消隙傳動箱部組(4)是通過螺釘直接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連接,并根據(jù)消隙傳動箱部組(4) 的輸出齒輪與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上齒圈的嚙合情況的修配調(diào)整墊(445)。
      2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盤部組(8)包括卡爪底座(801)、卡爪(802 )、螺桿(803 )、銷(804 )和T型螺釘(805 ),卡爪底座(801)通過 T型螺釘(805 )和銷(804)固定安裝在工作臺(601)上,T型螺釘(805 )通過工作臺(601)的 T型槽將卡爪底座(801)安裝在工作臺(601)上,銷(804)的上部配合安裝在卡爪底座(801) 上的定位銷孔中,下部與工作臺(601)上的定位銷孔配合安裝,由此完成卡爪底座(801)的定位;螺桿(803 )布置在卡爪底座(801)中螺桿槽內(nèi),卡爪(802 )與卡爪底座(801)采用T 型導(dǎo)軌形式配合,卡爪(802)底部的螺紋槽與螺桿(803)上的螺紋相嚙合。
      2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部組(7) 包括座(701)、支座(702)、壓蓋(703)、軸承(704)、軸承蓋(705)、懸吊接頭(706)、第一蓋(707)、第一連桿(708)、第一接頭(709)、定位銷(710)、墊(711)、第二接頭(712)、第二連桿(713)、第二蓋(714)、豎連桿(715)、連接座(716)、擋圈(717)、操縱箱(718)、連接架 (719)、手柄(720)、支架(721)和銷軸(722);座(701)通過螺釘連接在立柱(201)上,支座 (702)通過螺釘與座(701)連接;軸承(704)的外鋼圈與支座(702)上的臺肩處配合安裝, 并安裝軸承蓋(705)壓緊外鋼圈;軸承(704)的內(nèi)鋼圈與壓蓋(703)配合,壓蓋(703)通過螺釘與懸吊接頭(706)連接,共同壓緊軸承(704)內(nèi)鋼圈,懸吊接頭(706)可帶動操縱部組7 的前端部分在支座(702)上轉(zhuǎn)動;第一連桿(708)放置于懸吊接頭(706)內(nèi)的連桿口內(nèi),并通過螺釘將兩者連接,第一連桿(708)的另一端通過螺釘與第一接頭(709)連接,所述第二接頭(712)與第二連桿(713)也是通過相同的方式連接;第一接頭(709)與第二接頭(712) 的連接頭處的間隙修配有兩件墊(711),然后分別安裝兩件定位銷(710);定位銷(710)與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的連接頭處的定位銷孔配合,并通過螺釘分別與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連接 ,第一接頭(709)、第二接頭(712)可以繞定位銷(710)進行轉(zhuǎn)動;第二連桿(713 )與豎連桿(715 )通過銷軸(722 )連接,銷軸(722 )將豎連桿(715 )上的連接板和第二連桿(713)串接,最后用開口銷固定;豎連桿(715)下端布置在連接座(716) 內(nèi),擋圈(717)同樣布置在連接座(716)內(nèi),并與連接座(716)內(nèi)臺階接觸配合,同時擋圈 (717)也通過螺釘與豎連桿(715)連接,由此完成豎連桿(715)與連接座(716)的配合安裝; 操縱箱(718)通過螺釘與連接座(716)連接,操縱箱(718)上安裝有由連接架(719)、手柄 (720)和支架(721)組成的手柄結(jié)構(gòu),連接架(719)通過螺釘連接布置在操縱箱(718)左右兩側(cè),支架(721)通過螺釘安裝在操縱箱(718)下端,手柄(720)也分為左右兩件,分別安裝在連接架(719)和支架(721)之間;擋圈(717)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擋圈(717)裝配在連接座(716)與豎連桿(715)之間;在懸吊接頭(706)和第二連桿(713)上都開有便于操縱電氣線接線的觀察口,并分別安裝第一蓋(707)和第二蓋(714)將觀察口蓋住。
      2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液壓站、油冷機、電柜、水冷卻裝置、潤滑系統(tǒng)和氣源,所述液壓站為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6)內(nèi)的液壓夾緊裝置提供液壓力;所述每兩個主機單元配置一個電柜和一個油冷機,用于冷卻主傳動箱部組(5)中的主軸;所述水冷卻裝置用于冷卻主軸加工中的刀具;所述潤滑系統(tǒng)用于為鏜銑鉆床中有相對運動的部件提供潤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四工位數(shù)控臥式鏜銑鉆床,其包括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主機單元、操縱部組和配套的控制系統(tǒng);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包括消隙傳動箱部組、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和卡盤部組,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通過消隙傳動箱部組驅(qū)動,在回轉(zhuǎn)工作臺部組上設(shè)有四套用于裝夾工件的卡盤部組;所述主機單元有四個,它們按90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回轉(zhuǎn)工作臺單元外圍,每個主機單元均包括底座部組、立柱部組、Y軸拖板部組和主傳動箱部組。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合理,不僅能完成鏜銑加工功能,還可用于大量的孔系鉆削、攻絲加工,在有效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生產(chǎn)效率可提高四倍。
      文檔編號B23P23/00GK102328207SQ2011102734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單文勇, 葉穗, 周暉, 徐金霖, 黃俊桂 申請人:無錫橋聯(lián)數(shù)控機床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