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尤其是一種適應用于大口徑和大長度的連桿的生產方法和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在工程機械、液壓支護、連桿連接等多項領域中,廣泛地使用連桿,在機械領域中,連桿的需求量很大,一般都是通過鍛壓工藝使連桿成形,因此用于連桿模具的是機械加工領域中的重要的一個工藝裝置,在鍛壓工藝中,可能出現(xiàn)工件因打擊或局部變形而使工件軸線水平降低、軸線旋轉一定角度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連桿的精度,減少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在模具回程時,由于模具夾持、脫料裝置力量受限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帶料現(xiàn)象,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因此提高了連桿的成型精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彈簧柔性裝置、上助力桿、下助力桿、導向槽、調整輪和導向輪,上助力桿設置為與下助力桿鉸接式聯(lián)接,在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彈簧柔性裝置,在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調整輪和導向輪,調整輪和導向輪設置在導向槽中,調整輪和導向輪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轉動式聯(lián)接,導向槽設置為與壓力機機架聯(lián)接,連桿模具設置在彈簧柔性裝置上。連桿毛坯放到連桿模具中,壓力機對連桿模具進行鍛壓工藝,連桿模具對彈簧柔性裝置產生壓力,彈簧柔性裝置產生緩沖彈簧力,同時調整輪和導向輪在導向槽中上下移動,保證連桿模其的位置不變,由于設計了彈簧柔性裝置、上助力桿、下助力桿、導向槽、調整輪和導向輪,在鍛壓工序中,防止了工件軸線水平降低、軸線旋轉的現(xiàn)象發(fā)生,保證了連桿毛坯與連桿模具之間的位置精度,因此提高了連桿的成型精度。本發(fā)明設計了,在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之間的中間部位上設置為通過轉軸上助力桿與下助力桿鉸接式聯(lián)接。本發(fā)明設計了,調整輪設置在導向輪的上端,調整輪的直徑設置為大于導向輪的直徑。本發(fā)明設計了,彈簧柔性裝置設置為包含有伸縮桿和彈簧、在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伸縮桿,伸縮桿的兩端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和下助力桿鉸接式聯(lián)接,在伸縮桿上設置有套裝的彈簧,連桿模具設置在伸縮桿上。本發(fā)明設計了,還包含有臂板和支架,臂板設置在連桿模具的上端,臂板設置在支架上,臂板設置為與支架滑動式聯(lián)接,在臂板的上下端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支架螺紋聯(lián)接的螺母。四
附圖為本發(fā)明的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伸縮桿2、彈簧3、上助力桿4、下助力桿5、導向槽6、調整輪7、導向輪8、臂板9和支架10,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之間的中間部位上設置為通過轉軸上助力桿4與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伸縮桿2,伸縮桿2的兩端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伸縮桿2上設置有套裝的彈簧3,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調整輪7和導向輪8,調整輪7和導向輪8設置在導向槽6中,調整輪7和導向輪8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轉動式聯(lián)接,調整輪7設置在導向輪8的上端,調整輪7的直徑設置為大于導向輪8的直徑,導向槽6設置為與壓力機機架聯(lián)接,連桿模具1設置在伸縮桿2上,臂板9設置在連桿模具1的上端,臂板9設置在支架10上,臂板9設置為與支架10滑動式聯(lián)接,在臂板9的上下端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支架10螺紋聯(lián)接的螺母。連桿毛坯放到連桿模具1中,壓力機對連桿模具1進行鍛壓工藝,連桿模具1對伸縮桿2產生壓力,彈簧3產生緩沖彈簧力,同時調整輪7和導向輪8在導向槽6中上下移動,保證連桿模具1的位置不變;當連桿模具1回程時,連桿模具1的上模與臂板9接觸,對連桿模具1的上模產生一個沖擊力,防止連桿毛坯隨連桿模具1的上模一起移動。我所在的公司是生產連桿的專業(yè)企業(yè),不但有通用的壓力機,而且為了適應連桿的生產工藝,還有專用壓力機,在進行連桿的生產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對模具附件的設計,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中,還發(fā)現(xiàn)還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經過統(tǒng)計,能提高20%。本發(fā)明具有下特點1、由于設計了彈簧柔性裝置、上助力桿4、下助力桿5、導向槽6、調整輪7和導向輪8,在鍛壓工序中,防止了工件軸線水平降低、軸線旋轉的現(xiàn)象發(fā)生,保證了連桿毛坯與連桿模具1之間的位置精度,因此提高了連桿的成型精度。2、由于設計了臂板9和支架10,防止了連桿被連桿模具1上模被帶出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了生產的安全。3、由于設計了壓縮隨動裝置,能保持工件在打擊下壓過程中水平姿態(tài)不改變,一定漲力的漲力彈簧能保持工件的隨動及脫模作用,因此保證了工件成形質量和連桿中心線的直線度。4、由于設計了上提防帶裝置,防止工件經打擊被上模抱緊上帶,設計中包含了壓縮隨動裝置和上提防帶裝置,保證了各種壓力在對桿類工件打擊時,隨動壓縮跟進且跟進過程能保持工件的平行狀態(tài)、回程彈性漲力脫模;鍛打完畢回程時,又有防止上模拖帶工件上行,保護了模具,便于人員操作的安全。在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上助力桿4設置為與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彈簧柔性裝置,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調整輪7和導向輪8,調整輪7和導向輪8設置在導向槽6中,調整輪7和導向輪8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轉動式聯(lián)接,導向槽6設置為與壓力機機架聯(lián)接,連桿模具1設置在彈簧柔性裝置上的技術內容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彈簧柔性裝置、上助力桿、下助力桿(5)、導向槽(6)、調整輪(7)和導向輪(8),上助力桿(4)設置為與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 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彈簧柔性裝置,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調整輪(7)和導向輪(8),調整輪(7)和導向輪⑶設置在導向槽(6)中,調整輪(7)和導向輪⑶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⑷和下助力桿(5)轉動式聯(lián)接,導向槽(6)設置為與壓力機機架聯(lián)接,連桿模具(1)設置在彈簧柔性裝置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其特征是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之間的中間部位上設置為通過轉軸上助力桿(4)與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其特征是調整輪(7)設置在導向輪⑶的上端,調整輪(7)的直徑設置為大于導向輪⑶的直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其特征是彈簧柔性裝置設置為包含有伸縮桿(2)和彈簧(3)、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伸縮桿0),伸縮桿O)的兩端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伸縮桿(2)上設置有套裝的彈簧(3),連桿模具(1)設置在伸縮桿( 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臂板(9)和支架(10),臂板(9)設置在連桿模具(1)的上端,臂板(9)設置在支架(10)上,臂板(9)設置為與支架(10)滑動式聯(lián)接,在臂板(9)的上下端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支架(10)螺紋聯(lián)接的螺母。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連桿模具的隨動裝置,包含有彈簧柔性裝置、上助力桿(4)、下助力桿(5)、導向槽(6)、調整輪(7)和導向輪(8),上助力桿(4)設置為與下助力桿(5)鉸接式聯(lián)接,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一端的之間設置有彈簧柔性裝置,在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調整輪(7)和導向輪(8),調整輪(7)和導向輪(8)設置在導向槽(6)中,調整輪(7)和導向輪(8)分別設置為與上助力桿(4)和下助力桿(5)轉動式聯(lián)接,導向槽(6)設置為與壓力機機架聯(lián)接,連桿模具(1)設置在彈簧柔性裝置上;因此提高了連桿的成型精度。
文檔編號B21J13/02GK102554094SQ2011104624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杜廣智, 陳 峰 申請人:杜廣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