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拉刀夾頭滑套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套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拉刀夾頭的滑套結構。
背景技術:
拉刀夾頭機構通常是通過拉刀夾頭滑套在夾頭體上移動,實現對拉刀的鎖緊和松開動作。拉床一般在運動過程中為了保證拉刀的運作,通常會加一些切削液在拉刀等部位上,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的拉刀夾頭結構,該滑套1’內的軸向通孔11’供夾頭體通過, 并且夾頭體在通孔11’內作軸向運動。因此,在拉削過程中會有切削液滲入到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填充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的空隙,使兩者之間產生真空狀態(tài),產生較大的附著力,導致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無法相互移動產生卡滯現象,因而降低了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的配合,導致無法實現對拉刀的鎖緊和松開動作。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清除拉刀夾頭滑套內多余切削液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包括滑套以及位于滑套內軸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內用于容置夾頭體,并且所述滑套在夾頭體外側沿其軸向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具有從外壁貫通至通孔的通氣孔。通過該通氣孔能夠排出拉刀夾頭滑套內多余的切削液,消除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的真空狀態(tài), 使滑套能夠在夾頭體外側上下移動,兩者之間更好地配合。為了便于加工,所述通氣孔與所述通孔的內表面垂直。優(yōu)選地,所述通氣孔沿所述滑套的外壁均勻分布。優(yōu)選地,所述通氣孔位于所述通孔的內表面的下斜面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排出拉刀夾頭滑套內多余的切削液,消除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的真空狀態(tài),使滑套能夠在夾頭體外側上下移動,兩者之間能夠更好地配合,進而能夠實現拉刀的鎖緊和松開動作。
圖1為現有技術中拉刀夾頭滑套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滑套1內設有軸向的通孔11,該通孔11容置夾頭體,并且所述滑套1在夾頭體外側沿其軸向運動。所述滑套1上開設有通氣孔2,該通氣孔2自滑套1的外壁貫通至滑套1內的通孔11,因此,當滑套在夾頭體外側運動時,兩者之間的切削液可以通過通氣孔2從滑套1內排出,防止夾頭體和滑套之間因為切削液填充了空隙,而產生真空狀態(tài)而無法相互移動。優(yōu)選地,為了加工方便,通氣孔2與滑套1的內表面垂直設置,因此在加工的時候只需要從滑套1的任何一內表面垂直打一個貫通至外壁的孔即可。通氣孔2可以沿滑套1 的外壁均勻分布有多個,優(yōu)選地,可以為對稱的兩個。優(yōu)選地,該通氣孔2位于滑套1的內表面的下斜面12上。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方式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包括滑套(1)以及位于滑套(1)內軸向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內用于容置夾頭體,并且所述滑套(1)在夾頭體外側沿其軸向運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套(1)上具有從外壁貫通至通孔(11)的通氣孔O)。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2)與所述通孔 (11)的內表面垂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2)沿所述滑套(1)的外壁均勻分布。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2)位于所述通孔(11)的內表面的下斜面(12)上。
專利摘要一種拉刀夾頭滑套結構,包括滑套以及位于滑套內軸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內內用于容置夾頭體,并且所述滑套在夾頭體外側沿其軸向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具有從外壁貫通至通孔的通氣孔。因此通過該通氣孔能夠排出拉刀夾頭滑套內多余的切削液,消除拉刀夾頭滑套和夾頭體之間的真空狀態(tài),使夾頭體能夠順暢在拉刀夾頭滑套內上下移動,兩者之間能夠更好地配合。
文檔編號B23Q3/00GK202155713SQ20112023284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1日
發(fā)明者林綠高 申請人:縉云縣高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