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

      文檔序號:3198502閱讀:35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屬于機械加工精度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錯齒銑刀盤是加工大模數齒輪的成形刀具,通過旋轉運動和齒向進給運動,包絡加工齒輪,高效的去除毛坯材料,完成齒輪齒槽部分的粗銑加工或者半精銑加工,所留有的余量再通過磨齒等后道工序實現齒輪的精加工,成為解決了大型齒輪齒加工瓶頸約束的有效方案,滿足國內外風力發(fā)電、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港口機械等行業(yè)的需求。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具有多刃斷續(xù)切削和變切屑厚度等特點,屬于典型的非自由強力切削, 基于該工藝系統(tǒng)的靜態(tài)特性和動態(tài)特性,通過齒向精度和齒形精度等綜合評價加工精度。 第一,靜態(tài)特性方面可通過提高機床運動精度、刀具的制造精度等手段,進而提高加工精度。第二,動態(tài)特性與機床本身結構剛性、刀具安裝、工件形狀、夾具形式、導軌結合面以及切削力等因素相關,同時由于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不對稱安裝特性,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工況的差異,動態(tài)特性也明顯不一致,加工精度變得錯綜復雜。為了確定加工精度,可應用三坐標或者齒輪檢測儀進行評價,而對于大型齒輪而言,相應的檢測裝備比較龐大,非常昂貴,一般企業(yè)沒有能力配置。同時銑齒工藝一般屬于前處理工序,不需要在這些精密設備上進行檢測。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對該種工藝進行評價,以便后道工序的進行。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首先基于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形成的切屑拓撲結構,進而求得三向動態(tài)切削力,作為切削過程中所表征出來的關鍵物理量,間接反應了機床的動態(tài)特性,進而提出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差異化因素,其次在保持錯齒銑刀盤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與加工后工件齒面接觸的位置,再次,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置錯齒銑刀盤(1)和齒輪O),其中錯齒銑刀盤(1)上刀片為錯齒布置;設定坐標軸X、Y和Z向分別為齒輪O)的徑向、軸向和切向;
      2)設置切削深度為X向錯齒銑刀盤(1)與齒輪O)的接觸長度;
      3)設定錯齒銑刀盤(1)旋轉運動速率為w并在齒向方向上設定錯齒銑刀盤(1)的進給運動速率為V,進行齒形包絡加工;
      4)獲得切屑拓撲結構;
      5)在保持錯齒銑刀盤(1)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1)與加工后齒輪(2)齒面接觸的位置;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將接觸與不接觸區(qū)分開進而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在表格紙中齒向與齒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獲得該區(qū)域的加工精度。
      步驟5)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銑齒工藝的運動方式,切屑拓撲結構由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銑齒工藝當前成形切屑表面(4)組成;
      采用指數經驗模型Ft = Kt · ha · 1求出切向力,式中Kt、a為系數,h為切屑厚度,1為切屑長度,由切屑拓撲結構的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時刻、不同位置h和1均變化,將切屑拓撲結構進行離散,獲得每一段切削力,進而積分獲得瞬時切向力巧=J^IrFd/,式中l(wèi)d、Iu分別為積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時徑向力Fr與瞬時軸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數倍。結合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分布情況,將Ft、F,、Fa投影到坐標軸X、Y和Z上, 獲得銑齒工藝三向典型載荷Χ向載荷、Y向載荷呈現倒梯形形式,而Z向載荷在一個區(qū)間內呈現正負變化,為典型的交變載荷;根據切削的位置情況,確定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的分界線。
      步驟6)包括以下步驟
      a)銑齒工藝結束后,退刀并記錄該位置為0,在齒面均勻涂有著色劑;
      在X向,將錯齒銑刀盤(1)退出已加工齒槽距離L,設已加工齒槽距離L為0.20mm, 初始化微進給距離Δ = 0. 01mm,設置計數器i = 0 ;
      b)在上述步驟a位置,將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進行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計數器i增加1,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檢測錯齒銑刀盤包絡面與齒形表面的接觸情況;
      c)如果包絡面未與齒面接觸,則重復步驟(b);如果包絡面開始與齒面接觸,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M,并進入步驟(d)
      d)在上述步驟b位置,講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動微進給距離 Δ,計數器再次增加1,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由于錯齒銑刀盤與齒面接觸非常小,故瞬時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應的X、Y、Z三向載荷比在銑齒工藝情況下顯著減小,可以忽略不計,此時包絡面自身精度只與機床靜態(tài)特性有關,與齒面的接觸即認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紙將接觸情況進行檢測記錄,形成接觸區(qū)域( 和未接觸區(qū)域(6);
      e)如果齒輪表面的著色劑沒有完全去除,重復步驟d,如果齒輪( 表面的著色劑完全去除,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N,并進入步驟e ;
      f)按照順序,從M到N對各次檢測的結果統(tǒng)計,確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況,可以發(fā)現整個齒上偏差為L-M* Δ,下偏差為L-N* Δ,即加工精度為[L-N* Δ L_M* Δ ]。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刀具在形成齒面時受到工藝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切削力使刀具與工件產生變形,造成工件各個截面的齒形誤差,隨著刀具的運動,不同截面的齒形誤差在齒向上的不同,疊加形成齒向誤差;刀具與工件在切入、切中、切出的不同階段,載荷對成形精度的影響不同,造成加工精度誤差的多樣變化。而本方法可直接確定加工精度與誤差分布,實現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檢測,思路簡潔明了,檢測可靠,容易在現場使用。


      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加工示意圖。
      圖2表示銑切屑拓撲結構示意圖。
      圖3表示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X、Y、Z三向典型載荷分布示意圖。
      圖4表示本發(fā)明退刀位置0示意圖。
      圖5表示本發(fā)明初始位置L示意圖。
      圖6采用本發(fā)明的微進給示意圖。
      圖7采用本發(fā)明單次微進給包絡后檢測的方格紙標記結果示意圖。
      圖8采用本發(fā)明全部微進給包絡后檢測的方格紙標記結果示意圖。
      圖中1為錯齒銑刀盤,2為齒輪,21為著色劑,3為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4為銑齒工藝當前成形切屑表面,5為接觸區(qū)域,6為未接觸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技術內容作說明。
      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如圖1,設置錯齒銑刀盤⑴和齒輪O),其中錯齒銑刀盤⑴上刀片為錯齒布置;設定X、Y和Z向分別為齒輪O)的徑向、軸向和切向;
      2)設置切削深度為X向錯齒銑刀盤(1)與齒輪O)的接觸長度;
      3)設定錯齒銑刀盤(1)旋轉運動速率為w并在齒向方向上設定錯齒銑刀盤(1)的進給運動速率為V,進行齒形包絡加工;
      4)在保持錯齒銑刀盤(1)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1)與加工后齒輪 (2)齒面接觸的位置;
      5)獲得切屑拓撲結構;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將接觸與不接觸區(qū)分開進而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
      步驟5)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銑齒工藝的運動方式,獲得切屑拓撲結構,見圖2,切屑拓撲結構由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銑齒工藝當前成形切屑表面(4)組成;
      采用指數經驗模型Ft = Kt · ha · 1求出切向力,式中Kt、a為系數,h為切屑厚度, 1為切屑長度,由切屑拓撲結構的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時刻、不同位置于h和1均變化,將切屑拓撲結構進行離散,獲得每一段切削力,進而積分獲得瞬時切向力巧=J^IrFd/,式中l(wèi)d、Iu分別為積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時徑向力Fr與瞬時軸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數倍。結合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分布情況,將Ft、F,、Fa投影到坐標軸X、Y和Z上, 獲得銑齒工藝三向典型載荷圖3中,X向載荷、Y向載荷呈現倒梯形形式,而Z向載荷在一個區(qū)間內呈現正負變化,為典型的交變載荷;根據切削的位置情況,確定切入、切中、切出三6個階段的分界線。
      X向載荷迫使刀具在徑向脫離工件,造成加工正偏差,影響齒形精度,隨著時間的變化,進而影響齒向精度。Z向載荷迫使刀具與工件在切向位置晃動,造成加工或正或負偏差,影響齒形精度,隨著時間的變化,進而影響齒向精度。Y向載荷影響x、z載荷,進而影響加工精度。在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三向典型載荷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也不一樣。在切入階段,銑齒加工不直接成形,即不會影響加工精度,不用討論;在切中階段,X向、Y向和Z 向載荷幅值不變,對加工精度影響一致;切出前半階段,X向、Y向和Z向載荷幅值不變,對加工精度影響一致;切出后半階段,X向、Y向和Z向載荷幅值逐漸衰減,加工精度逐漸提高。
      三向典型載荷作為切削過程中所表征出來的關鍵物理量,間接反應了機床的動態(tài)特性,進而反應了銑齒加工精度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化,見圖4。
      步驟6)包括以下步驟
      a)銑齒工藝結束后,退刀并記錄該位置為0,在齒面均勻涂有著色劑;
      在X向,將錯齒銑刀盤(1)退出已加工齒槽距離L,設已加工齒槽距離L為0.20mm, 初始化微進給距離Δ = 0. 01mm,設置計數器i = 0,見圖5 ;
      b)在上述步驟a位置,將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進行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計數器i增加1,見圖6。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檢測錯齒銑刀盤包絡面與齒形表面的接觸情況;
      c)如果包絡面未與齒面接觸,則重復步驟(b);如果包絡面開始與齒面接觸,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M,并進入步驟(d)
      d)在上述步驟b位置,講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動微進給距離 Δ,計數器再次增加1,見圖6。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由于錯齒銑刀盤與齒面接觸非常小,故瞬時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應的X、Y、Z三向載荷比在銑齒工藝情況下顯著減小,可以忽略不計,此時包絡面自身精度只與機床靜態(tài)特性有關,與齒面的接觸即認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紙將接觸情況進行檢測記錄,形成接觸區(qū)域( 和未接觸區(qū)域(6),見圖7 ;
      e)如果齒輪表面的著色劑沒有完全去除,重復步驟d,如果齒輪( 表面的著色劑完全去除,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N,并進入步驟e ;
      f)按照順序,從M到N對各次檢測的結果統(tǒng)計,確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況,見圖 8。可以發(fā)現整個齒上偏差為L-M* Δ,下偏差為L-N* Δ,g卩加工精度為[L_N* Δ L_M* Δ ],在表格紙中齒向與齒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獲得該區(qū)域的加工精度,即齒輪( 齒面各個位置的加工精度分布均可確定;
      對比齒輪( 齒面各個位置的加工精度分布與三向典型載荷,在靜態(tài)特性較好的情況下,與步驟幻的理論分析一致。如果不一致,須檢查機床運動精度、刀具的制造精度等靜態(tài)特性并重復進行微進給包絡檢測。
      權利要求
      1.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1)設置錯齒銑刀盤(1)和齒輪O),其中錯齒銑刀盤(1)上刀片為錯齒布置;設定坐標軸X、Y和Z向分別為齒輪O)的徑向、軸向和切向;2)設置切削深度為X向錯齒銑刀盤⑴與齒輪(2)的接觸長度;3)設定錯齒銑刀盤(1)旋轉運動速率為w并在齒向方向上設定錯齒銑刀盤(1)的進給運動速率為v,進行齒形包絡加工;4)獲得切屑拓撲結構;5)在保持錯齒銑刀盤(1)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1)與加工后齒輪(2)齒面接觸的位置;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將接觸與不接觸區(qū)分開進而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在表格紙中齒向與齒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獲得該區(qū)域的加工精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幻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銑齒工藝的運動方式,切屑拓撲結構由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銑齒工藝當前成形切屑表面(4)組成;采用指數經驗模型Ft = Kt · ha · 1求出切向力,式中Kt、a為系數,h為切屑厚度,1 為切屑長度,由切屑拓撲結構的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時刻、不同位置 h和1均變化,將切屑拓撲結構進行離散,獲得每一段切削力,進而積分獲得瞬時切向力巧=J^IrFd/,式中l(wèi)d、Iu分別為積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時徑向力Fr與瞬時軸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數倍。結合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分布情況,將Ft、F,、Fa投影到坐標軸X、Y和Z上, 獲得銑齒工藝三向典型載荷Χ向載荷、Y向載荷呈現倒梯形形式,而Z向載荷在一個區(qū)間內呈現正負變化,為典型的交變載荷;根據切削的位置情況,確定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的分界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其特征是步驟6)包括以下步驟a)銑齒工藝結束后,退刀并記錄該位置為0,在齒面均勻涂有著色劑;在X向,將錯齒銑刀盤(1)退出已加工齒槽距離L,設已加工齒槽距離L為0. 20mm,初始化微進給距離Δ = 0. 01mm,設置計數器i = 0 ;b)在上述步驟a位置,將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進行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 Δ,計數器i增加1,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檢測錯齒銑刀盤包絡面與齒形表面的接觸情況;c)如果包絡面未與齒面接觸,則重復步驟(b);如果包絡面開始與齒面接觸,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M,并進入步驟(d)d)在上述步驟b位置,講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動微進給距離Δ,計數器再次增加1,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由于錯齒銑刀盤與齒面接觸非常小,故瞬時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應的X、Y、Z三向載荷比在銑齒工藝情況下顯著減小,可以忽略不計,此時包絡面自身精度只與機床靜態(tài)特性有關,與齒面的接觸即認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紙將接觸情況進行檢測記錄,形成接觸區(qū)域( 和未接觸區(qū)域(6);e)如果齒輪表面的著色劑沒有完全去除,重復步驟d,如果齒輪( 表面的著色劑完全去除,將當前的計數器i值賦予N,并進入步驟e ;f)按照順序,從M到N對各次檢測的結果統(tǒng)計,確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況,可以發(fā)現整個齒上偏差為L-M* Δ,下偏差為L-N* Δ,即加工精度為[L-N* Δ L_M* Δ ]。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首先基于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形成的切屑拓撲結構,求得三向動態(tài)切削力,作為切削過程中所表征出來的關鍵物理量,間接反應了機床的動態(tài)特性,進而提出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差異化因素,其次在保持錯齒銑刀盤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與加工后工件齒面接觸的位置,再次,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本方法可直接確定加工精度與誤差分布,實現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檢測,思路簡潔明了,檢測可靠,容易在現場使用。
      文檔編號B23F23/12GK102554362SQ20121005172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日
      發(fā)明者張金, 洪榮晶, 黃筱調 申請人:南京工業(yè)大學, 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