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エ裝夾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加工玻璃模具用的エ夾具結構。
背景技術:
エ夾具在エ業(yè)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玻璃模具的生產(chǎn)也不例外。所謂的エ夾具,是指用于在機械加工中對エ件進行夾持或定位,以達到一定エ藝要求的特別的裝備或工具。エ夾具通常需要滿足在產(chǎn)品生產(chǎn)時無干涉現(xiàn)象、定位準確可靠、結構簡練和操縱方便等要求。由于エ夾具有針對制造某種產(chǎn)品的專屬的特點,因此通用化程度低,往往由生產(chǎn)機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廠商以量體裁衣的方式自行制作,玻璃模具生產(chǎn)廠商也大多以自制的方式配備各種エ夾具。近年來,各式中高檔的加工中心(綜合加工設備)為廣大企業(yè)所應用,加工中心加工產(chǎn)品具有速度快和質量好及產(chǎn)品標準化程度高等優(yōu)勢,但是如果缺乏理想的エ夾具,則仍然會暴露出加工速度難以提高以及產(chǎn)品質量難以保障的問題。例如,當要將玻璃模具如瓶模付諸加工中心完成銑扁頭、鉆孔、攻內孔螺紋和開槽等エ序時必須由エ 夾具將玻璃模具可靠夾持或稱鎖定;又如當要對玻璃器皿的鍋爐蓋把手模具銑底槽時,則同樣須由エ夾具將把手模具夾住或稱鎖定。而エ夾具對エ件的快捷鎖定或解鎖以及鎖定可靠和準確是保障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質量的極其重要的因素,上述加工中心的概念是指備有刀具,具有自動換刀功能,對エ件一次夾裝后進行多エ序加工的數(shù)控機床、數(shù)控銑床。加 エ中心是高度機電一體的產(chǎn)品,エ件夾裝后,數(shù)控系統(tǒng)能控制機床或銑床按不同エ序自動選擇、更換刀具、自動對刀、自動改變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等,可連續(xù)完成鉆、銑、鉸、攻絲等多種エ序。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可見諸加工玻璃模具的エ夾具結構的技術信息,典型的如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1659015B推薦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エ夾具”、授權公告號CN101898311B提供的“在玻璃模具毛坯上銑取定位基準面用的夾具結構”、授權公告號 CN101891372B介紹的“玻璃器皿模夾具”和授權公告號CN101891373B披露的“玻璃器皿的
器皿I吳夾具”,等等。并不限于上面例舉的エ夾具各有各的技術長處,并且印證了本申請人在上面提及的“針對制造某種產(chǎn)品的專屬的特點”,即印證了針對玻璃模具的特定部位的夾住,并且上述技術方案之間不存在互為借鑒的前提條件。如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所知,玻璃模具的形狀與玻璃器皿之間保持著亦步亦趨的關系,并且隨著玻璃器皿的新穎形狀或稱款式的不斷推出,玻璃模具也相應不斷改變,有些形狀極其特殊的玻璃器皿和/或玻璃器皿部件由于缺乏合理的エ夾具而難以付諸前述的加 エ中心加工。典型的如作為玻璃器皿部件的鍋蓋手柄(也稱手把),由于其形狀十分特殊,因此若要對鍋蓋手柄模具的底槽實施銑加工,務必依賴特殊的ェ夾具,否則只能望之興嘆。或許出于這種原因,迄今為止在我國尚無生產(chǎn)廠商用玻璃模具加工玻璃材質的鍋蓋手柄,并且在已公開的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也未見諸得以借鑒的即適合于對鍋蓋手柄模具可靠夾住與定位的技術啟示。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持久的設計與嘗試,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能準確可靠地并且快捷地對作為エ件的鍋蓋手柄模具夾持而藉以付諸銑加工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エ夾具結構。本發(fā)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ー種加工玻璃模具用的エ夾具結構,包括一底座, 該底座在使用狀態(tài)下與加工中心的銑床固定;一對結構相同的并且以面對面的方式滑動地配設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在該對支架上并且在面對面的ー側的上部各開設有一第一限位塊槽和一第二限位塊槽,第一、第二限位塊槽彼此形成八字形關系,并且在第一限位塊槽上配設有ー第一限位塊,而在第二限位塊槽上配設有ー第二限位塊,第一、第二限位塊同樣彼此形成八字形的位置關系;一對結構相同的并且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之間的下方的夾緊裝置,該對夾緊裝置中的其中一個夾緊裝置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的ー對支架中的其中ー個支架上,而ー對夾緊裝置中的另ー個夾緊裝置則上下移動地設置在一對支架中的另ー個支架上。在本發(fā)明的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底座朝向所述支架的ー側的表面并且沿底座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底座滑動槽和一第二底座滑動槽,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彼此并行,所述的ー對支架與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共同固定。在本發(fā)明的另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底座朝向所述支架的ー側的表面并且沿底座的長度方向構成有一凹入于底座的表面的第一螺釘讓位槽,該第一螺釘讓位槽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之間,在所述的支架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第一螺釘讓位槽的位置開設有一第二螺釘讓位槽。在本發(fā)明的又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底座滑動槽以及所述的第二底座滑動槽的橫截面形狀呈倒置的T字形。在本發(fā)明的再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架的形狀均呈L形。在本發(fā)明的還有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支架上開設有ー導滑腔,所述的一對夾緊裝置各包括夾緊塊、夾緊塊滑動座、調整螺桿和定位夾板,夾緊塊滑動座與所述的導滑腔滑動配合,夾緊塊構成于夾緊塊滑動座上,并且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之間的下方,調整螺桿配設在支架上,并且與夾緊塊滑動座連接,定位夾板與夾緊塊滑動座連接并且將夾緊塊滑動座夾持在支架上。在本發(fā)明的更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支架的頂部并且居于中間位置開設有ー調整螺桿孔,而在所述的夾緊塊滑動座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調整螺桿孔的位置開設有ー螺桿連接孔,所述的調整螺桿在穿過所述調整螺桿孔后與所述螺桿連接孔連接。在本發(fā)明的進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夾緊塊朝向上的一側構成有ー斜面。在本發(fā)明的又更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槽之間構成有
ー夾角a。在本發(fā)明的又進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夾角為120°。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由ー對支架上的夾緊裝置配合第一、第二限位塊將用于制造鍋蓋手柄的玻璃模準確、快捷并且可靠夾住,滿足對鍋蓋手柄的底槽進行銑加工的エ 藝要求。
圖I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圖I的剖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fā)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jù)本發(fā)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大體上呈矩形體的底座1,該底座I在使用狀態(tài)下與圖中示意的銑床的銑床平臺4 (也可稱銑床工作臺面)用第一螺釘14固定。在底座I朝向上的一側的表面即朝向下面還要詳述的ー對支架2的一側開設有一第一底座滑動槽11和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2。由圖所示,第一底座滑動槽11位于底座I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即圖示位置狀態(tài)的左側,而第二底座滑動槽12位于底座I的長度方向的另ー側即位于圖示位置狀態(tài)的右側,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均自底座I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并且彼此是并行的。優(yōu)選地,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的橫截面形狀均呈倒置的T字形。又,在底座I朝向上的表面還構成有一凹入于底座I的表面的第一螺釘讓位槽13,該第一螺釘讓位槽13位于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之間。請繼續(xù)見圖1,給出了一對結構完全相同的并且整體形狀呈L形的支架2,在該對支架2的彼此面對面的ー側的上部開設有一第一限位塊槽21和一第二限位塊槽22,該第一、第二限位塊槽21、22彼此形成八字形的位置關系,正是由于這種關系而在第一、第二限位塊槽21、22之間構成有ー夾角a,在本實施例中,夾角a的度數(shù)為120°。在第一限位塊板21上通過第二螺釘2111固定有一第一限位塊211,而在第二限位塊槽22上通過第三螺釘2211固定有一第二限位塊221。在支架2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前述的第一螺釘讓位槽 13的位置開設有一與第一螺釘讓位槽13相對應的第二螺釘讓位槽23,藉由第一、第二螺釘讓位槽13、23避開前述的第一螺釘14的干渉。當根據(jù)エ藝要求即根據(jù)圖3示意的鍋蓋手柄模具5的尺寸將ー對支架2之間的間距調整后用第四螺釘26在對應于前述的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的位置固定。在支架2的中部(高度方向)開設有一導滑腔24,并且在支架2的頂部開設有ー調整螺桿孔25,該調整螺桿孔25與導滑腔24相通。請依然見圖1,在前述的一對支架2上各配設有ー結構相同的夾緊裝置3,各夾緊裝置3包括夾緊塊31、夾緊塊滑動座32、調整螺桿33和定位夾板34,夾緊塊滑動座32與前述的導滑腔24滑動配合,并且在該夾緊塊滑動座32上開設有ー螺桿連接孔321。夾緊塊 31優(yōu)選的方式是一體構成于夾緊塊滑動座32上,位于導滑腔24タト,并且該夾緊塊31對應于前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211、221之間的下方,在夾緊塊31朝向上的一側構成有一斜面 311。調整螺桿33在探過調整螺桿孔25后探入到導滑腔24內,與前述的螺桿連接孔321連接。定位夾板34通過第五螺釘341與開設在夾緊塊滑動座32上的螺釘孔322連接。由定位夾板34將夾緊塊滑動座32固定在支架2上。請見圖2和圖3并且結合圖1,在圖3中示出了鍋蓋手柄模具5,通過圖I所示的第一、第二限位塊211、221對鍋蓋手柄模具5的兩端的對應夾住面51夾住,并且由夾緊塊 31的斜面311對鍋蓋手柄模具5的底面52 (也可稱背面)的部位夾住,具體是通過對夾緊裝置3的調整螺桿33的操作實現(xiàn)。被夾住于一對支架2之間的鍋蓋手柄模具5由銑床的銑刀6對鍋蓋手柄模具5的底槽53進行銑加工。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能夠對鍋蓋手柄模具5實施夾持,因此為制作玻璃材質的鍋蓋手柄成為了現(xiàn)實,并且整個裝置結構簡練,操作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該底座(I)在使用狀態(tài)下與加工中心的銑床固定;一對結構相同的并且以面對面的方式滑動地配設在所述底座(I)上的支架(2),在該對支架(2)上并且在面對面的一側的上部各開設有一第一限位塊槽(21)和一第二限位塊槽(22),第一、第二限位塊槽(21、22)彼此形成八字形關系,并且在第一限位塊槽(21)上配設有一第一限位塊(211),而在第二限位塊槽(22)上配設有一第二限位塊(221),第一、第二限位塊(211、221)同樣彼此形成八字形的位置關系;一對結構相同的并且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211、221)之間的下方的夾緊裝置(3),該對夾緊裝置(3)中的其中一個夾緊裝置(3)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的一對支架(2)中的其中一個支架(2)上,而一對夾緊裝置(3)中的另一個夾緊裝置(3)則上下移動地設置在一對支架(2)中的另一個支架(2)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1)朝向所述支架(2)的一側的表面并且沿底座(I)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底座滑動槽(11)和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2),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彼此并行,所述的一對支架(2)與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11、12)共同固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1)朝向所述支架(2)的一側的表面并且沿底座(I)的長度方向構成有一凹入于底座(I) 的表面的第一螺釘讓位槽(13),該第一螺釘讓位槽(13)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底座滑動槽 (11、12)之間,在所述的支架(2)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第一螺釘讓位槽(13)的位置開設有一第二螺釘讓位槽(23)。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座滑動槽(11)以及所述的第二底座滑動槽(12)的橫截面形狀呈倒置的T字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的形狀均呈L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2)上開設有一導滑腔(24),所述的一對夾緊裝置(3)各包括夾緊塊(31)、夾緊塊滑動座(32)、調整螺桿(33)和定位夾板(34),夾緊塊滑動座(32)與所述的導滑腔(24)滑動配合, 夾緊塊(31)構成于夾緊塊滑動座(32)上,并且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211、221) 之間的下方,調整螺桿(33)配設在支架(2)上,并且與夾緊塊滑動座(32)連接,定位夾板 (34)與夾緊塊滑動座(32)連接并且將夾緊塊滑動座(32)夾持在支架(2)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2)的頂部并且居于中間位置開設有一調整螺桿孔(25),而在所述的夾緊塊滑動座(32) 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調整螺桿孔(25)的位置開設有一螺桿連接孔(321),所述的調整螺桿(33)在穿過所述調整螺桿孔(25)后與所述螺桿連接孔(321)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夾緊塊 (31)朝向上的一側構成有一斜面(311)。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塊槽(21、22)之間構成有一夾角(a)。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角 (α )為 120。。
全文摘要
一種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夾具結構,屬于工裝夾具技術領域。包括底座;一對配設在底座上的支架,在該對支架上并且在面對面的一側的上部各開設有第一限位塊槽和第二限位塊槽,第一、第二限位塊槽彼此形成八字形關系,在第一限位塊槽上配設有第一限位塊,在第二限位塊槽上配設有第二限位塊,第一、第二限位塊彼此形成八字形的位置關系;一對夾緊裝置,該對夾緊裝置中的其中一個夾緊裝置上下移動地設置在一對支架中的其中一個支架上,一對夾緊裝置中的另一個夾緊裝置則上下移動地設置在一對支架中的另一個支架上。優(yōu)點可由一對支架上的夾緊裝置配合第一、第二限位塊將玻璃模準確、快捷并且可靠夾住,滿足對鍋蓋手柄的底槽進行銑加工的工藝要求。
文檔編號B23Q3/06GK102581657SQ2012100694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fā)明者張春華, 朱冬良, 馬連保 申請人:常熟市偉恒模具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