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連接金屬帶材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特別是在帶材處理設備中用于使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的方法,其中,帶材尾端與帶材始端在構成搭接的情況下彼此相疊地定位并且在搭接的區(qū)域內(nèi)在多個連接點處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借助咬口連接(壓鉚)制作所述連接點。
【專利說明】用于連接金屬帶材的方法和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特別是在帶材處理設備中或帶材處理線中用于使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的方法以及設備,其中,帶材尾端與帶材始端在構成搭接的情況下彼此相疊地定位并且在搭接的區(qū)域內(nèi)在多個連接點處相互連接。
【背景技術】
[0002]在也被稱為帶材處理線的帶材處理設備中,通常卷繞成卷捆(Coils)的帶材在入口部分中被退繞、然后經(jīng)過一個或者多個處理站并且在出口部分中必要時重新被卷繞或者作為可選方案還被切成板材。為了不必總是重新穿入帶材,而使新卷捆的帶材始端與最后那個卷捆的帶材尾端相連接。
[0003]從實踐當中已知:通過焊接連接使金屬帶材相互連接,其方式是:在多個焊點處將帶材尾端與帶材始端相互焊接。在不同類型的金屬帶材中以及特別是在由鋁合金構成的金屬帶材中,焊接連接實踐中經(jīng)常要面臨一些困難。這樣,例如對于鋁合金,電阻點焊會引起形成飛濺的問題。此外,還存在著電焊條(電極)粘附在帶材上的危險以及由于并聯(lián)的原因兩個相鄰焊點之間需要最小間距。有些合金根本不能借助電阻點焊方式進行焊接。對于縫焊也是類似情況,縫焊方式在鋁合金的情況中同樣具有形成飛濺的問題以及此外還具有低劣的焊縫質(zhì)量。在攪拌摩擦焊接中也會產(chǎn)生差的焊縫質(zhì)量,特別是在帶材厚度很小的情況下。
[0004]出于上述原因已經(jīng)有人提出:通過摩擦點焊來置入作為焊點的連接點。這樣的方法可以普遍通用于各種不同的金屬合金,特別是鋁材或者鋁合金,而且特別是不產(chǎn)生妨礙性的毛刺(參照EP 2 202 025A1)。摩擦點焊可能會在焊接涂漆的帶材時產(chǎn)生問題。另外,例如在將鋁材焊接在鋼材上的情況下模具的壽命不是最理想的。
[0005]作為焊接以外的可選方案,實踐當中還經(jīng)常使用沖壓連接(Stanzverbindung),該沖壓連接也被稱為針腳式縫合(Stitchen)并且通常可用于直至約6_的帶材厚度。在此通常成問題的是如下事實:在沖壓過程中產(chǎn)生由于沖壓模具的切割間隙而導致的毛刺或者仍很松地或仍很輕地連接于帶材的屑花小塊(Flitterpartikel)。在帶材穿過帶材處理線以及隨此包繞處理線輥子的過程中,毛刺或者屑花小塊可能會折斷并粘附在處理線輥子上,特別是在所述處理線輥子涉及塑料涂層輥子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這一點還曾提出:借助膠帶對沖壓連接部進行膠粘處理(參照例如DE 10 2005 037 182A1)。
[0006]此外,在實踐當中還使用粘接連接,然而通常僅僅達到最大1_的帶材厚度。在帶材厚度較大的情況下存在著粘合縫在帶材處理線中在輥子經(jīng)過時由于帶材的彎曲剛度而被剝開的危險。
[0007]總之存在著提供可選的或者改進的用于連接金屬帶材之方法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0008]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文首所述類型的、用于連接金屬帶材或者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帶材尾端的方法,特別是在帶材處理設備中,該方法能夠普遍通用于各種不同的金屬合金、特別是鋁材或鋁合金并且可以在不形成干擾性毛刺的情況下得以實現(xiàn)。
[0009]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針對這種類型的用于使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的方法,本發(fā)明規(guī)定:借助咬口連接制作連接點。也稱為壓鉚(Clinchen)的咬口連接是一種不使用添加材料將金屬帶材/板材連接的工藝方法。咬口連接模具(壓鉚模具)通常包括一陽模和一陰模。待連接的帶材類似于在深沖工藝中那樣在塑性變形的情況下通過陽模被壓入或壓向陰模。隨此,帶材在不使用鉚釘?shù)那闆r下形狀鎖合地(和力鎖合地)相互連接。由于陰模和陽模的構造設計,在陰模上或陰模內(nèi)材料沿寬度方向流動,因此-類似于鉚釘連接-實現(xiàn)了一種形狀鎖合的連接,而不使用(單獨的)鉚釘。例如由DE 10 2008 025 074A1公開了一種這樣的用于咬口連接或者說壓鉚的方法。
[0010]本發(fā)明以如下認識為出發(fā)點:金屬帶材能夠簡單和可靠地通過咬口連接或者說壓鉚相互連接。這樣,各種極其不同的合金的金屬帶材、特別是還有鋁帶材便能夠可靠地相互連接。不同厚度和強度的金屬帶材能夠相互連接。在此,如下所述的實際情況是有益的:只有變形過程而不是切削過程使兩個帶材相互連接,從而不產(chǎn)生毛刺或者屑花(Flitter)。因此,在使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相連接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帶材處理線中,對已知咬口連接的應用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具備特別的意義??梢灾谱鞲哔|(zhì)量和高強度的帶材連接,該帶材連接還滿足帶材處理設備或者帶材處理線中很高的要求。即便是涂漆的或涂層的金屬帶材,也能借助壓鉚毫無問題地進行連接。
[0011]優(yōu)選地,同時制作多個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間隔開的連接點,而構成至少一個在帶材寬度或者接近帶材寬度上延伸的連接點序列。這樣適宜的是:制作至少一個帶有多于10個、優(yōu)選多于20個(例如30個或者更多)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連接點的連接點序列。在此,本發(fā)明以如下認識為出發(fā)點:借助傳統(tǒng)的、例如也用于沖壓連接的連接擠壓設備可以施加高的擠壓力,從而存在同時置入大量連接點的可能性。在此,可以充分利用僅僅唯一一個連接點序列使帶材始端與帶材尾端連接。作為可選方案,本發(fā)明提出:同時制作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設置的連接點,而構成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設置的連接點序列。雖然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原則上也可沿著帶材寬度和/或沿著帶材行進方向依次單獨地或者成組地置入各個連接點。然而優(yōu)選的是同時置入至少一個連接點序列。特別優(yōu)選同時置入所有的連接點序列。
[0012]各連接點利用連接壓機制作。對此,本發(fā)明提出:以最多三個擠壓沖程、優(yōu)選以僅僅唯一一個擠壓沖程制作整個帶材連接,也就是說所有的連接點。如果例如置入兩個或三個連接點序列的話,那么存在著同時依次以各一個擠壓沖程置入這些連接點序列的可能性。然而優(yōu)選的是以唯一一個擠壓沖程置入所有的連接點序列(例如兩個或者三個連接點序列)。
[0013]利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連接不同厚度的金屬帶材。本方法總體上可以在0.15mm至5mm的厚度范圍內(nèi)使用。其中,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利用一個并且是同一個壓鉚模具來使不同厚度的帶材相連接。然而優(yōu)選為不同厚度的帶材使用不同的壓鉚模具。這樣適宜的可以是:為不同的帶材厚度或者帶材厚度范圍使用具有不同點直徑(或陽模直徑)的壓鉚模具。在薄帶材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小的點直徑進行作業(yè),于是優(yōu)選置入很多的連接點。在厚帶材的情況下優(yōu)選使用大的點直徑進行作業(yè),于是置入的連接點要少一些。
[0014]在考慮到如下的事實的情況下,即適宜的是使本方法與帶材特性和特別是材料和帶材厚度相匹配,本發(fā)明在優(yōu)選的發(fā)展設計中提出:從多個可供使用的壓鉚模具中選擇性地選出適合于相應帶材的壓鉚模具并利用模具更換設備將其從連接壓機外部的等待位置轉(zhuǎn)移到連接壓機內(nèi)部的作業(yè)位置中。在此存在著在模具更換期間使壓鉚模具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或位移的可能性。然而優(yōu)選壓鉚模具在模具更換期間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對此,本發(fā)明以下述知識為出發(fā)點:壓鉚模具通常由上模和下模構成,從而上模與下模能夠在帶材平面之外平行于該帶材平面移動。因此存在著在模具更換期間使上模與下模沿著帶材行進方向在帶材平面的上方和在帶材平面的下方位移的可能性,從而也可以在金屬帶材位于處理線之中的情況下實現(xiàn)模具更換,具體地說,同樣也在上模與下模借助側向?qū)蚣B接成一種框架狀的模具組的情況下,因為導向件那時是位于帶材寬度之外。
[0015]在模具更換設備中例如可以提供多個壓鉚模具供使用。補充地存在下述可能性:除了一個或者多個壓鉚模具,還提供用于沖壓連接的傳統(tǒng)的沖壓模具以供使用,因而設備在需要時還可以被改裝用于沖壓。這一點例如適合于脆性的材料,這些材料通過壓鉚可能不能最理想地連接??偠灾?,因此本發(fā)明方法的出眾之處在于其高靈活性。
[0016]作為補充,可選地提出:除了壓鉚,還使帶材尾端與帶材始端相互粘性連接,例如相互粘合。
[0017]本發(fā)明的主題還包括一種利用所述類型的方法連接金屬帶材的設備。這樣的設備的特征在于,設置帶有壓機機架、壓機上部和壓機下部的連接壓機,其中,帶有至少一個用于咬口連接的陽模(或者陰模)的上模固定在壓機上部上和帶有至少一個用于咬口連接的陰模(或者陽模)的下模固定在壓機下部上,其中,壓機上部和/或壓機下部為了施加擠壓力而能夠利用一個或者多個驅(qū)動裝置(彼此相對)移動。這樣存在著借助驅(qū)動裝置使帶有上模的壓機上部相對固定的下模移動或者反過來的可能性。驅(qū)動裝置例如可以是液壓式的擠壓缸。其中,特別是也可以使用沖壓連接壓機的現(xiàn)有的構造設計。它可以施加高擠壓力,從而不僅能夠置入單獨的連接點,而且同時能夠置入大量的連接點,特別是一個或者多個完整的連接點序列。
[0018]這樣本發(fā)明提出:上模構造成帶有多個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陽模(或陰模)的復合模具(Mehrfachwerkzeug),并且下模構造成帶有多個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陰模(或陽模)的復合模具。上模和下模可以具有10個以上優(yōu)選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陽?;蜿幠?,優(yōu)選20個以上(例如30個或更多)的陽模或陰模。如果-如同還將在下文中闡述的那樣-無陰模地,也就是說利用一種無構造輪廓的平坦的陰模進行作業(yè)的話,必要時也可以為大量的陽模實現(xiàn)一個共同的對頂配合面。
[0019]因此上模與下模構成一個壓鉚模具或者一個模具組,其中,上?;蛳履?yōu)選可以通過導向件、例如通過導向柱相互連接。這些導向件、例如導向柱在模具裝配的狀態(tài)下在連接壓機內(nèi)是設置在帶材寬度之外。
[0020]在考慮到如下的事實的情況下,即應該以簡單的方式使本方法與不同的帶材和特別是帶材厚度相匹配,特別優(yōu)選地,模具更換設備設置有多個上模和多個下模(和因此多個模具組),這些模具能夠選擇性地從壓機內(nèi)部的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壓機外部的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
[0021]根據(jù)優(yōu)選的第一實施方式,上模和下模利用模具更換設備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從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為此,驅(qū)動裝置、例如液壓式更換驅(qū)動裝置或者說更換缸作用到模具上。更換方向為平行的這種變型方案具有下述優(yōu)點:即使在金屬帶材位于設備內(nèi)以及因此位于連接壓機內(nèi)的情況下也能夠更換模具,因為上模位于帶材平面的上方并且下模位于帶材平面的下方,從而,即使是在模具通過導向柱呈框架狀地相互連接的情況下也能夠更換模具。然而作為可選方案,上模和下模也可以利用模具更換設備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從等待位置轉(zhuǎn)移到作業(yè)位置中,以及反過來。那么優(yōu)選的是,模具更換設備具有至少一個設置在壓機旁邊的、帶有模具的更換臺。在該更換臺上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設置有多個模具。更換臺于是(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例如一個位置(的大小)并將一個新模具(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推入壓機框架內(nèi)。若上模和下模通過導向柱相互連接的話,則需要在沒有金屬帶材位于設備中時實施更換。
[0022]借助模具更換設備,存在著提供多個壓鉚模具或者模具組供使用的可能性,從而可以實現(xiàn)設備與相應給定條件、特別是不同的帶材厚度的簡單匹配。補充地存在如下的可能性:為模具更換設備配備附加的(傳統(tǒng)的)沖壓模具,使得該機器在需要的情況下還能夠改裝成沖壓設備。
[0023]如已經(jīng)闡述的那樣,用于壓鉚的模具通常一方面具有陽模以及另一方面具有陰模。陰模例如可以是具有構造輪廓的或具有成型形狀的陰模,該陰??梢耘c陽模形狀相匹配。但是陰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也可以指沒有構造輪廓的、平坦的陰模,因此就是一種平坦的配對模具,從而還在某種程度上包括了 “無陰模的”壓鉚法(Clinchverfahren)。
[002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可選的設計中,帶材通過調(diào)溫處理的壓鉚相互連接。于是規(guī)定:在連接之前和/或期間將待連接的金屬帶材進行加溫。為此存在著利用合適的調(diào)溫設備對帶材本身進行預熱、然后再進行壓鉚的可能性。作為另選或者補充,也可以通過壓鉚模具本身進行調(diào)溫處理。為此存在著對上模和/或下模加溫的可能性,從而就使帶材在接觸壓力下得以加溫,此后再進行成形。為此適宜的可以是:利用一種沒有構造輪廓的陰?;蛘咭环N沒有構造輪廓的配對模具進行作業(yè),其中,配對模具和/或陽??梢员患訜?。在經(jīng)由一個或者兩個模具對帶材加溫時,適宜的可以是:在壓鉚或擠壓之前利用合適的器件、例如夾緊裝置等將帶材相互壓緊。這樣便存在著利用頂壓機構將帶材壓向(經(jīng)過加熱的)對頂配合面的可能性,從而實現(xiàn)對連接區(qū)域的加溫。接著借助陽模便實施壓鉚。但是,也可以利用模具或者陽模本身來實現(xiàn)加熱期間的接觸壓力。于是在(第一)加熱階段中,僅僅實施對帶材的固定以及在此時實施加溫,然后在(第二)壓鉚階段中進行連接。
[0025]對于調(diào)溫處理的壓鉚,適宜的是:可動的模具、例如上??梢晕恢每刂频剡M行調(diào)節(jié),更確切地說特別是當陽模在加熱階段中為了實現(xiàn)接觸預熱必須定位在帶材上時。另外,在借助模具進行接觸預熱的情況中適宜的是:(在加熱期間)能夠依據(jù)帶材來調(diào)節(jié)接觸壓力。
[0026]通過對金屬帶材的調(diào)溫處理(加溫)提高了其可變形性或者說其變形能力,從而連接過程能夠得到優(yōu)化。這一點特別是在使用脆性材料的情況中是有益的,因為通過調(diào)溫處理能夠提高脆性材料的可變形性??偠灾?,對于某些材料或者材料組合進行調(diào)溫處理可能是有益的??梢员苊饬芽p的形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下文將參照僅僅示出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加以闡述。附圖示出:
[0028]圖1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垂直剖視圖;
[0029]圖2為圖1所示對象的沿著方向X觀察的簡化圖;
[0030]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垂直剖視圖;
[0031]圖4為圖3所示對象的側視圖;和
[0032]圖5為圖4所示對象的沿著方向Y觀察的簡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附圖示出了一種用于連接金屬帶材的設備,即用于將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優(yōu)選這樣的設備整合集成于帶材處理設備(帶材處理線)中,例如整合集成于這種帶材處理線的入口區(qū)域中。在那里卷繞的金屬帶材在入口部分內(nèi)退繞、然后經(jīng)過各種不同的處理站并且在出口部分中重新被卷繞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繼續(xù)加工。為了不必總是重新穿入金屬帶材,使新卷捆的帶材始端與最后那個卷捆的帶材尾端相連接。為此,帶材始端與帶材尾端在構成搭接的情況下彼此相疊地定位并且在搭接的區(qū)域內(nèi)在多個連接點上相互連接。這樣的連接方法原則上是已知的。在附圖中并未示出金屬帶材,僅僅畫出了帶材平面E。
[0034]根據(jù)本發(fā)明,借助咬口連接(壓鉚)來制作連接點。為此,該設備具有一個帶有壓機機架3、壓機上部4和壓機下部5的連接壓機2。在圖4中畫出帶材行進方向B,在圖1和3中它垂直于繪圖平面。在壓機上部4上固定有一個帶有多個用于壓鉚的陽模8的上模6。在壓機下部5上固定有一個帶有多個用于壓鉚的陰模的下模7。帶有陽模8的上模6與帶有陰模9的下模7構成模具組10a、b、c。上模6和下模7分別構造成分別具有多個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陽模8和陰模9的復合模具。在所示實施例中,壓機上部4為了施加擠壓力可利用驅(qū)動裝置11相對固定的壓機下部5移動。驅(qū)動裝置11在實施例中構造成液壓式擠壓缸11,這些擠壓缸以它們的活塞連接到可移動的壓機上部4上并且支撐在壓機機架3的固定的上橫梁上。圖1和3以分開的圖示分別在一半中示出閉合狀態(tài)以及在另一半中示出開啟狀態(tài)的壓機2。在壓機機架3上,壓機上部4在導向件15上被引導。
[0035]所示出的實施方式分別配備有一個模具更換設備12,該模具更換設備提供多套分別由上模6和下模7構成的模具組10a、b、c供使用。借助這個模具更換設備12,各套模具組10a、b、c可以選擇性地從壓機內(nèi)的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壓機外的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通過這種方式提供了對模具進行更換和使設備與所期望的給定條件、例如相應帶材厚度相匹配的可能性。因為優(yōu)選的是,為連接確定的帶材厚度使用不同的模具。
[0036]—方面圖1和2以及另一方面圖3至5不出了兩個具有構造不同的模具更換設備12的實施方式。
[0037]在圖1和2中不出了第一實施方式,其中,模具6、7利用模具更換設備12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從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等待位置中。為此,模具更換設備12在這個實施方式中設置在壓機2的側旁。它具有一個帶有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B相繼設置的模具組10a、b、c的更換臺14。如果位于連接壓機2內(nèi)的模具應該更換的話,那么將它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從壓機中拖(或推)到更換臺14上。然后更換臺14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例如一個位置(的大小),使得另一個模具然后能夠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被推(或拖)入壓機2內(nèi)。在圖2的經(jīng)過簡化的俯視圖中可以看到: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在模具更換設備12內(nèi)設置有四個不同的模具或者模具組10a、b、c、10'。三個模具組10a、b、c設置用于壓鉚,利用這些模具組可以置入一個、二個或三個連接點序列。因此,第一模具1a具有一列的陽模和陰模,而第二模具組1b則具有兩列的沿著帶材行進方向B相繼設置的陽模和陰模以及第三模具組1c具有三列的沿著帶材行進方向B相繼設置的陽模和陰模,從而能夠根據(jù)哪個模具10a、b、c設置在壓機2內(nèi)的情況選擇性地以唯一一個壓制沖程置入一個、兩個或者三個連接點序列。作為補充,設置有一套附加的模具組10',該模具組構造成沖壓模具10',因而該壓機還能夠簡單地改裝用于沖壓連接。很清楚,例如可以為不同的帶材厚度或者帶材厚度范圍使用不同的模具組,其中各個模具組10a、b、c通常具有不同的點直徑或者陽模直徑。通常小的點直徑用于薄帶材,于是置入較多的連接點。大的點直徑用于厚帶材,于是通常置入的點要少一些。
[0038]在此可以看到:上模6與下模7在構成模具組10a、b、c的情況下通過導向件13相互連接。在該實施例中是涉及導向柱13,這些導向柱保證上模6與下模7以及陽模和陰模能很好地在所期望的位置中聚攏。其中,每個模具組具有總共四個設置在角上的導向柱
13。這一點同樣也適用于圖1和2所示出的實施方式,如同針對于圖3和4所示的實施方式那樣。
[0039]在圖1和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更換模具組10a、b、c或者10',而圖3至5示出第二實施方式,其中,模具組10a、b、c或者10'為了更換而沿著帶材行進方向B移動。各個模具組也是沿著帶材行進方向B相繼設置的,然而這次不是相對于連接壓機2側向錯開,而是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對連接壓機2錯開。而金屬帶材的通過并不受妨礙,因為上模6始終設置在金屬帶材或者帶材平面E的上方并且下模7始終設置在金屬帶材的下方以及因為導向柱13始終設置在帶材范圍之外。在這個實施方式中,于是還可以在帶材位于設備中時對模具組進行更換。圖4示出這樣一個視圖,在該視圖中,沖壓模具10'示例性地設置在機器之中。
[0040]為了能夠更換模具組10a、b、c、10',通常設置有更換驅(qū)動裝置,例如液壓式驅(qū)動裝置,這些驅(qū)動裝置在附圖中未詳細示出。
[0041]在圖2和5中畫出的模具示出:利用本發(fā)明的設備可以同時制成大量的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間隔開的連接點,構成至少一個在帶材寬度或者接近帶材寬度上延伸的連接點序列。根據(jù)使用哪個模具而定,還可以同時制成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設置的連接點序列。因此存在著下述可能性:即使在連接點序列較為靠近的情況下也能以唯一一個擠壓沖程制造整個帶材連接。連接壓機利用液壓缸11提供充足的擠壓力。
[0042]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僅僅示出了在壓機的一側上的更換臺??梢匝a充地在相對的一側上設置第二更換臺。
[0043]在壓鉚之前和/或壓鉚期間可以對帶材進行加溫。為此可以適當?shù)卦O置調(diào)溫設備。細節(jié)情況未予以示出。
【權利要求】
1.特別是在帶材處理設備中用于使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的方法,其中,所述帶材尾端與所述帶材始端在構成搭接的情況下彼此相疊地定位并且在搭接的區(qū)域內(nèi)在多個連接點處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借助咬口連接(壓鉚)制作所述連接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時制作多個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間隔開的連接點,而構成在帶材寬度或者接近帶材寬度上延伸的連接點序列。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間隔開的連接點,而構成多個沿著帶材行進方向相繼設置的連接點序列。
4.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連接壓機制作所述連接點,其中,尤其是以最多三個擠壓沖程、優(yōu)選以僅僅唯一一個擠壓沖程制作整個帶材連接。
5.如權利要求1至4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不同厚度的帶材使用不同的連接模具,特別是帶有不同的點直徑或者陽模直徑的壓鉚模具。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多個可供使用的壓鉚模具中選擇性地選出適合于相應帶材的壓鉚模具并利用模具更換設備將其從連接壓機外部的等待位置轉(zhuǎn)移到連接壓機內(nèi)部的作業(yè)位置中。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鉚模具在模具更換期間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鉚模具在模具更換期間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移動。
9.如權利要求1至8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一個或者多個壓鉚模具,還使用用于沖壓連接的沖壓模具。
10.如權利要求1至9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帶材始端和帶材尾端附加地相互粘性連接,例如相互粘合。
11.如權利要求1至10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連接之前和/或期間將待連接的帶材和/或一個所述模具或者多個所述模具進行加溫。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一個所述模具或者多個所述模具進行位置控制地調(diào)節(jié)。
13.特別是在帶材處理設備中按照如權利要求1至12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用于使第一金屬帶材的帶材尾端與第二金屬帶材的帶材始端相連接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置有連接壓機(2),該連接壓機包括壓機機架(3)、壓機上部(4)和壓機下部(5),其中,帶有至少一個陽模(8)的上?!?固定在所述壓機上部(4)上并且?guī)в兄辽僖粋€陰模(9)的下模(7)固定在所述壓機下部(5)上,其中,壓機上部(4)和/或壓機下部(5)為了施加擠壓力而能夠借助一個或者多個驅(qū)動裝置(11)移動。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6)構造成帶有多個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陽?;蜿幠5膹秃夏>吆?或所述下模(7)構造成帶有多個分布在帶材寬度上的陰?;蜿柲5膹秃夏>?。
15.如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上模(6)和下模(7)通過導向件(13)相互連接成模具組(10a,b,C),例如通過多個柱體導向件。
16.如權利要求1至15之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帶有多個上模(6)和多個下模(7)的模具更換設備(12),所述上模和下模能夠選擇性地從壓機內(nèi)部的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壓機外部的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6)和下模(7)利用所述模具更換設備(12)平行于帶材行進方向(B)從所述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所述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6)和下模(7)利用所述模具更換設備(12)橫向于帶材行進方向(B)從所述作業(yè)位置轉(zhuǎn)移到所述等待位置中,以及反過來。
19.如權利要求16至18之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更換設備(12)配備有多個壓鉚模具(6,7)或者可選地配備有一個或者多個壓鉚模具出,7)以及至少一個沖壓模具。
20.如權利要求13至19之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至少一個調(diào)溫設備,利用該調(diào)溫設備能使帶材和/或一個所述模具或者多個所述模具在連接之前和/或期間得以調(diào)溫。
【文檔編號】B21D39/03GK104245173SQ201380022083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3日
【發(fā)明者】A·諾埃, F·阿姆鮑姆 申請人:礦山機械和軋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