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動罩的機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床,其具有工作臺以及床鞍,在工作臺或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一側面和與其相反側的側面配置第一可伸縮罩和第二可伸縮罩。并且,該第一、第二可伸縮罩的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臺或上述床鞍的與其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傾斜,而且第一可動罩與第二可動罩相互相反地傾斜。
【專利說明】具有可動罩的機床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可動罩的機床,該可動罩具備罩結構,該罩結構適用于排出由機 床的使用而產(chǎn)生的切屑。
【背景技術】
[0002] 利用稱為防濺板的罩來覆蓋對工件進行加工的機床的加工區(qū)域,從而防止工件的 加工中產(chǎn)生的切屑向機床外飛散。為了防止切屑附著于配置在加工區(qū)域且載置工件的工作 臺的驅動部分,可伸縮罩的一端固定于工作臺,另一端固定于防濺板的側面部。在這樣的機 床中,切屑會堆積在固定于工作臺的可伸縮罩上。為了解決該問題,在日本特開平6-91457 號公報、日本特開平11-70438號公報中公開了通過使可伸縮罩的上表面傾斜而使切屑難 以堆積的構造。
[0003]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開平6-91457號公報所示的技術中,由于除了可伸縮罩的上 表面傾斜之外沒有安裝主動地掃落切屑的機構,因此切屑不能充分地從加工區(qū)域排出。
[0004]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開平11-70438號公報所示的技術中,記載了在固定載置有工 件的工作臺并使具備主軸的支柱移動的類型的機床中的切屑的排出,但是并沒有公開改善 工作臺在水平面內向兩個方向移動的類型的機床的切屑的排出的技術。
【發(fā)明內容】
[0005] 因此,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可動罩的機 床,該可動罩具備罩結構,該罩結構適用于排出由機床的使用而產(chǎn)生的切屑。
[0006] 本發(fā)明的機床具有工作臺以及床鞍,在上述工作臺或者上述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 一側面以及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分別配置第一可動罩和第二可動罩。并且,上述第一可動 罩以及第二可動罩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臺或者上述床鞍的與其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傾斜,而且上述第一可動罩與上述第二可動罩相互相反地傾斜。
[0007] 也可以使上述第一可動罩的傾斜角度與上述第二可動罩的傾斜角度不同。
[0008] 能夠在上述第一可動罩以及第二可動罩各自的上表面配置供給切削液的切削液 供給流道。
[0009]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可動罩的機床,該可動罩具備罩結構,該罩結構適 用于排出由機床的使用而產(chǎn)生的切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通過參照附圖的以下實施例的說明,能夠使本發(fā)明的上述或其他的目的以及特征 更加明確。其中:
[0011] 圖1是本發(fā)明的機床的實施方式1的俯視圖(示意圖)。
[0012] 圖2是圖1的機床的主視圖(示意圖)。
[0013] 圖3是本發(fā)明的機床的實施方式2的俯視圖(示意圖)。
[0014] 圖4是圖3的機床的主視圖(示意圖)。
[0015] 圖5A以及圖5B是用于說明在圖1所不的一對可伸縮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 表面與另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傾斜方向相互不同的狀態(tài)的圖。
[0016] 圖6A以及圖6B是用于說明在圖3所不的一對可伸縮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 表面與另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傾斜方向相互不同的狀態(tài)的圖。
[0017] 圖7A以及圖7B是用于說明在圖1所示的一對可伸縮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 表面與另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傾斜方向以及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狀態(tài)的圖。
[0018] 圖8A以及圖8B是用于說明在圖3所示的一對可伸縮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 表面與另一方的可伸縮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傾斜方向以及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首先,使用圖1 (俯視圖)以及圖2 (主視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機床的實施方式1。
[0020] 機床40所具備的稱為防濺板的罩1將床鞍21、工作臺7、支柱18、主軸4以及工 具5與外部隔離,形成加工空間。罩1包括:隔著工作臺7設置于與支柱18對置的一側的 前面罩30 ;設置于該前面罩30的左右的側面罩31、32 ;以及后面罩33和頂罩(未圖示)。這 些前面罩30以及左右側面罩31、32具有從各自的下端與床體19連接的底部。由該底部形 成罩1的底面。
[0021] 在床體19上通過床鞍移動機構20 (參照圖4)支撐床鞍21,在該床鞍21上通過 工作臺移動機構22支撐工作臺7。工件6載置于工作臺7。再有,在床體19上堅立設置有 支柱18,在該支柱18的上部固定有裝配工具5的主軸4。機床40通過使主軸4與工作臺7 在加工空間內相對移動,從而利用工具5對載置于工作臺7上的工件6進行切削加工。床 鞍移動機構20以及工作臺移動機構22分別由導軌和沿該導軌被引導的引導件構成。床鞍 21的移動方向(第一方向)相對于工作臺7的移動方向(第二方向)垂直。此外,在本實施方 式中,床鞍21的移動方向與機床40的前后方向(與圖2的紙面垂直的方向)對應。
[0022] 為了防止加工中產(chǎn)生的切屑堆積于床鞍的驅動部(導軌或進給螺栓)而使用能夠 伸縮的可伸縮罩l〇a、10b。可伸縮罩10a、10b的上表面具有在與這些可伸縮罩10a、10b的 伸縮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傾斜的形狀。可伸縮罩l〇a、10b隔著床鞍21,并以其伸縮方向與床 鞍21的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式配置于床鞍21與罩1之間。
[0023] 即、在一對可伸縮罩10a、10b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10a (前側可伸縮罩)的一端固 定于床鞍21的前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前面罩30,并且,另一方的可伸縮罩10b (后側可 伸縮罩)的一端固定于床鞍21的后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后面罩33。此時,使前側可伸 縮罩10a的上表面的傾斜方向與后側可伸縮罩10b的上表面傾斜方向相互相反,并且分別 向前側可伸縮罩l〇a的上表面與后側可伸縮罩10b的上表面供給切削液。在圖1以及圖2 中,如圖2所示,配置于機床主體前側的前側可伸縮罩10a的上表面從圖1以及圖2紙面的 右側朝向左側下降,配置于機床主體后側的后側可伸縮罩l〇b的上表面從圖1以及圖2的 紙面的左側朝向右側下降。此外,前側可伸縮罩l〇a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后側可伸縮罩 l〇b的傾斜角度也可以不一樣。
[0024] 如圖1所示,為了向被罩1隔離的加工空間供給切削液,在加工空間內配置有左切 削液供給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從未圖示的切削液供給裝置通過未圖示的流道 向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供給切削液。在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的 規(guī)定的兩處設有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以及第二切削液供給噴嘴13b,在右切削液供給 流道12的規(guī)定的1處設有第三切削液供給噴嘴14。從這些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供給噴 嘴13a、13b、14向加工空間內的規(guī)定方向(圖1的箭頭27b、27c、27a所示方向)排出切削液。
[0025] 例如,向可伸縮罩10a、10b的上表面、罩1的底部(作為從左側面罩31的下端連接 于床體19的左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左底面2、以及作為從右側面罩32的下端連接于床體19 的右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因為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配置于前側 可伸縮罩10a的斜面的下降端,所以從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向罩1的左底面2噴出切 削液。另一方面,第二切削液供給噴嘴13b向后側可伸縮罩10b的斜面的上側排出切削液, 利用該切削液使落至后側可伸縮罩l〇b的上表面的切屑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第三切削 液供給噴嘴14向前側可伸縮罩10a的斜面的上側和罩1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
[0026] 落至前側可伸縮罩10a的上表面的切屑與切削液一起向罩1 (防濺板)的左底面2 流下,落至后側可伸縮罩l〇b的上表面的切屑與切削液一起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通過 配置于罩1內的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以及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從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 供給噴嘴13a、13b、14排出,并且供給至可伸縮罩10a、10b的上表面的切削液從這些可伸縮 罩10a、10b的上表面(斜面)的高處向低處流動。
[0027] 根據(jù)上述的構成,因從可伸縮罩10a、10b向罩1 (防濺板)的底部落下的切屑分散 而防止其集中于特定處,從而能夠期待改善切屑的排出性的效果。另外,因為距離加工液供 給裝置較遠的部分切削液的供給量變少,所以通過使該部分的可伸縮罩的傾斜比其他部分 更大,能夠促進切屑的除去。
[0028] 接下來,使用圖3 (俯視圖)以及圖4 (主視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機床的實施方式2。
[0029] 稱為防濺板的罩1將床鞍21、工作臺7、支柱18、主軸4以及工具5與外部隔離,形 成加工空間。罩1包括:隔著工作臺7設置于與支柱18對置的一側的前面罩30 ;設置于該 前面罩30左右的側面罩31、32 ;以及后面罩33與頂罩(未圖示)。這些前面罩30以及左右 側面罩31、32具有從各自的下端與床體19連接的底部。由該底部形成罩1的底面。
[0030] 在床體19上通過床鞍移動機構20支撐床鞍21,在該床鞍21上通過工作臺移動 機構22支撐工作臺7。工件6載置于工作臺7。再有,在床體19上堅立設置支柱18,在該 柱18的上部固定有裝配工具5的主軸4。機床40通過使主軸4與工作臺7在加工空間內 相對移動,從而利用工具5對載置于工作臺7上載置的工件6進行切削加工。床鞍移動機 構20以及工作臺移動機構22分別由導軌和沿該導軌被引導的引導件構成。床鞍21的移 動方向(第二方向)相對于工作臺7的移動方向(第一方向)垂直。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 床鞍21的移動方向與機床40的左右方向(圖4的紙面的左右方向)。
[0031] 為了防止加工中產(chǎn)生的切屑堆積于床鞍的驅動部(導軌或進給螺栓)而使用能夠 伸縮的可伸縮罩l〇c、10d??缮炜s罩10c、10d的上表面具有在與這些可伸縮罩10c、10d的 伸縮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傾斜的形狀??缮炜s罩l〇c、10d隔著床鞍21,并以其伸縮方向與床 鞍21的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式配置于床鞍21與罩1之間。
[0032] 即、在一對可伸縮罩10c、10d中的一方的可伸縮罩10c (左側可伸縮罩)的一端固 定于床鞍21的左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左側面罩31,并且,另一方的可伸縮罩10d (右側 可伸縮罩)的一端固定于床鞍21的右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右側面罩32。此時,左側可 伸縮罩10c的上表面的傾斜方向與右側可伸縮罩lOd的上表面傾斜方向相互相反,并且分 別向左側可伸縮罩l〇c的上表面與右側可伸縮罩10d的上表面供給切削液。在圖3以及圖 4中,配置于機床主體左側的左側可伸縮罩10c的上表面從后側向前側下降,另一方面,配 置于機床主體右側的右側可伸縮罩l〇d的上表面從前側向后側下降。此外,左側可伸縮罩 l〇c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右側可伸縮罩10d的傾斜角度也可以不一樣。
[0033] 如圖3所示,為了向被罩1隔離的加工空間供給切削液,在加工空間內配置有左切 削液供給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從未圖示的切削液供給裝置通過未圖示的流道 向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供給切削液。在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的 規(guī)定的兩處設有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以及第二切削液供給噴嘴13b,在右切削液供給 流道12的規(guī)定的1處設有第三切削液供給噴嘴14。從這些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供給噴 嘴13a、13b、14向加工空間內的規(guī)定方向(圖3的箭頭27b、27c、27a所示方向)排出切削液。
[0034] 例如,向可伸縮罩10c、10d的上表面、罩1的底部(作為從左側面罩31的下端連接 于床體19的左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左底面2、以及作為從右側面罩32的下端連接于床體19 的右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因為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配置于左側 可伸縮罩10c的斜面的下降端,所以從第一切削液供給噴嘴13a向罩1的左底面2排出切 削液。另一方面,第二切削液供給噴嘴13b向左側可伸縮罩10c的斜面的上側排出切削液, 利用該切削液使落至左側可伸縮罩l〇c的上表面的切屑向罩1的左底面2流下。第三切削 液供給噴嘴14向右側可伸縮罩10d的斜面的上側和罩1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
[0035] 落至左側可伸縮罩10c的上表面的切屑與切削液一起向罩1 (防濺板)的左底面2 流下,落至右側可伸縮罩l〇d的上表面的切屑與切削液一起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通過 配置于罩1內的左切削液供給流道11以及右切削液供給流道12從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 供給噴嘴13a、13b、14排出,并且供給至可伸縮罩10c、10d的上表面的切削液從這些可伸縮 罩10c、10d的上表面(斜面)的高處向低處流動。
[0036] 根據(jù)上述的構成,因從可伸縮罩10c、10d向罩1 (防濺板)的底部落下的切屑分散 而防止其集中于特定處,所以能夠期待改善切屑的排出性的效果。另外,因為距離加工液供 給裝置較遠的部分切削液的供給量變少,所以通過使該部分的可伸縮罩的傾斜比其他部分 更大,能夠促進切屑的除去。
[0037] 在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方式的發(fā)明中,雖然可伸縮罩10a、10b的一端固定于床鞍 21,但取而代之也可以采用固定于工作臺7且切屑不落至工作臺移動機構22的構成。
[0038] 此外,圖5A以及圖5B表示在機床的工作臺或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一側面(前側 面)以及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后側面)分別配置前側可伸縮罩l〇a (第一可動罩)以及后側 可伸縮罩10b (第二可動罩)的機床和這些前側可伸縮罩10a的上表面以及后側可伸縮罩 l〇b的上表面的傾斜方向(參照箭頭)。此外,在圖5A以及圖5B中,前偵彳可伸縮罩10a的上 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后側可伸縮罩l〇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0039] 另外,圖6A以及圖6B表不在機床的工作臺或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一側面(左側 面)以及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右側面)分別配置左側可伸縮罩l〇c (第一可動罩)以及右側 可伸縮罩10d (第二可動罩)的機床和這些左側可伸縮罩10c的上表面以及右側可伸縮罩 l〇d的上表面的傾斜方向(參照箭頭)。此外,在圖6A以及圖6B中,左偵彳可伸縮罩10c的上 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右側可伸縮罩l〇d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0040] 圖7A以及圖7B表示在機床的工作臺或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一側面(前側面)以及 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后側面)分別配置前側可伸縮罩l〇a (第一可動罩)以及后側可伸縮 罩10b (第二可動罩)的機床和這些前側可伸縮罩10a的上表面以及后側可伸縮罩10b的 上表面的傾斜方向(參照箭頭)。在圖7A以及圖7B中,前側可伸縮罩10a的上表面的傾斜 角度與后側可伸縮罩l〇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不同(在圖7A以及圖7B的右側分別表示前 側可伸縮罩l〇a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后側可伸縮罩10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不同的兩個 例子)。
[0041] 另外,圖8A以及圖8B表示在機床的工作臺或床鞍的其移動方向的一側面(左側 面)以及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右側面)分別配置左側可伸縮罩l〇c (第一可動罩)以及右側 可伸縮罩10d (第二可動罩)的機床和這些左側可伸縮罩10c的上表面以及右側可伸縮罩 l〇d的上表面的傾斜方向(參照箭頭)。此外,在圖8A以及圖8B中,左偵彳可伸縮罩10c的上 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右側可伸縮罩l〇d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不同(在圖8A以及圖8B的右側 分別表示左側可伸縮罩l〇c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與右側可伸縮罩10d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 不同的兩個例子)。
【權利要求】
1. 一種機床,其具有工作臺以及床鞍,并且在上述工作臺或者上述床鞍的其移動方向 的一側面以及與其相反的另一側面分別配置第一可動罩和第二可動罩,上述機床的特征在 于, 上述第一可動罩以及上述第二可動罩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臺或者上述床鞍的與 其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傾斜,而且上述第一可動罩與上述第二可動罩相互相反地傾斜。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可動罩的傾斜角度與上述第二可動罩的傾斜角度不同。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可動罩以及上述第二可動罩各自的上表面配置有供給切削液的切削液供 給流道。
【文檔編號】B23Q11/08GK104057355SQ201410108890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淺野佳太 申請人:發(fā)那科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