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零件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電火花加工技術的零件多角度小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許多零部件都需要進行多角度小孔加工,比如航空渦輪葉片、能源領域用的防沖擊組件等。一般來說,多角度小孔主要是作為冷卻孔使用的。傳統(tǒng)加工多角度小孔的方式是采用鉆削的方式加工,加工效率慢、成本高、小孔位置精度差,對深小孔、多角向小孔難以加工。
為了解決傳統(tǒng)技術中加工效率慢、成本高的問題,現(xiàn)在對零件小孔加工主要采用電火花加工方式,但是利用電火花加工仍然會存在小孔精度較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電火花加工技術的零件多角度小孔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的優(yōu)點。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電火花加工技術的零件多角度小孔加工方法,包括工裝制作和電火花加工;
所述工裝制作包括以下過程:測量需要加工出小孔的零件的尺寸,并根據(jù)上述零件的尺寸和結(jié)構制作專用工裝;工裝包括用于對零件進行支撐的支撐面、用于對零件基準圓進行定位的定位件;工裝與零件基準圓的單邊配合間隙在0.02-0.06mm,通過工裝的支撐面來保證零件加工的平面度小于0.2mm;
所述電火花加工包括以下過程:
(1)將工裝裝夾在機床的c軸支撐盤上;
(2)校準工裝基準圓與c軸同心度小于0.01mm;
(3)校準工裝基準直邊與機床x軸平行,確定機床c軸旋轉(zhuǎn)起始角度為0;
(4)校準工裝支撐面與機床b軸垂直度小于0.01mm,確定b軸為0;
(5)以工裝基準圓為標準校正x軸、y軸坐標;
(6)裝夾壓緊零件打平零件大平面小于0.2mm;
(7)按參數(shù)卡調(diào)用數(shù)控程序完成零件角向加工。
本發(fā)明的設計要點在于,對工裝設計從而調(diào)整專用工裝與零件的基準選擇以及所選擇的基準孔之間的配合,正是由于選擇了合適的基準以及基準孔之間的配合,從而實現(xiàn)了多角向小孔加工精度高、使得零件孔徑公差能保證±0.05mm、綜合位置的精度能達到±0.1mm。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防沖擊擋板組件結(jié)構示意圖。
圖2為專用工裝的結(jié)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如下所示:1-工裝主體,2-第一圓形凸起,3-第二圓形凸起,4-第三圓形凸起,5-支撐臺,6-直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電火花加工技術的零件多角度小孔加工方法,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對如圖1所示的防沖擊擋板組件進行多角度小孔加工,加工方法包括了工裝制作和電火花加工。
工裝制作測量需要加工出小孔的防沖擊擋板組件的尺寸,并根據(jù)上述防沖擊擋板的尺寸和結(jié)構制作專用工裝;
如圖2所示,制作而成的專用工裝包括工裝主體1,所述工裝主體上設有支撐面、基準圓指示件、零件定位件。
所述零件定位件包括兩個設置在工裝主體上表面的圓形凸起,分別為第一圓形凸起2和第二圓形凸起3。所述零件定位件用于對零件安裝位置進行確定。
所述第一圓形凸起位于工裝主體中心,所述第一圓形凸起中部還設有通孔,便于機床的同心軸穿過。
所述基準圓指示件也為設置在工裝主體上表面的圓形凸起,為第三圓形凸起。所述第三圓形凸起4中部也設有通孔,作為基準圓標識。
為了與防沖擊擋板組件匹配,所述第一圓形凸起、第二圓形凸起和第三圓形凸起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工裝主體關于三個圓心凸起圓心所在直線對稱。
工裝主體上表面還設有凸出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包括6個支撐臺5,用于對防沖擊擋板組件下表面進行支撐,所述6個支撐臺皆為長方體結(jié)構。上述6個支撐臺以工裝主體的圓心為中心均勻分布。支撐面的存在對防沖擊擋板組件不平的底部進行支撐,保持防沖擊擋板組件上表面與機床x軸之間的平行。所述工裝主體一側(cè)設有直邊6,用于作為基準邊。
由于,本實施例的重要意義在于可以使得工裝與防沖擊擋板組件基準圓的單邊配合間隙在0.02-0.06mm,零件加工的平面度小于0.2mm,因此工裝的各項尺寸是十分重要的。
所述第一圓形凸起的外徑為77.1mm,內(nèi)徑為40mm,高度為15mm。
所述第二圓形凸起的直徑為77.1mm,高度為15mm。
所述第三圓形凸起的外徑為77.1mm,內(nèi)徑為40mm,高度為15mm。
所述第一圓形凸起的圓心與第二圓形凸起的圓心之間的距離和所述第一圓形凸起的圓心與第三圓形凸起的圓心之間的距離皆為120.6mm。
任意相鄰的兩個支撐臺之間的夾具為60°。
任意一個支撐臺的長、寬、高分別為70mm、12mm、15mm。
任意一個支撐臺與第一圓形凸起圓心之間的最短距離為85.388mm。所述電火花加工包括以下過程:
(1)將上述工裝裝夾在機床的c軸支撐盤上;
(2)校準工裝基準圓與c軸同心度小于0.01mm;
(3)校準工裝基準邊與機床x軸平行,確定機床c軸旋轉(zhuǎn)起始角度為0;
(4)校準工裝支撐面與機床b軸垂直度小于0.01mm,確定b軸為0;
(5)以工裝基準圓為標準校正x軸、y軸坐標;
(6)裝夾壓緊防沖擊擋板組件打平零件大平面小于0.2mm;
(7)按參數(shù)卡調(diào)用數(shù)控程序完成零件角向加工。
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jié)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發(fā)明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zhì)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仍然與本發(fā)明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