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木工鋸撥齒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木工機械和手工用鋸的撥鋸齒用的專用工具。
現(xiàn)在木工撥鋸齒,機械類大多數(shù)人用錘頭砸或用活動搬手撥鋸齒。手工類大多數(shù)人用一鐵板,在鐵板上鋸幾道深淺不同寬窄不等的口或者用鉗子撥鋸齒,常因用力不勻致使鋸齒撥斷或撥出來的鋸齒斜度不一致而影響使用效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撥齒角度一致的木工鋸撥齒鉗。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撥齒鉗主要由左鉗柄、右鉗柄、頂針、頂針座組成。其中左鉗柄與右鉗柄鉸接,頂針末端與右鉗柄鉸接,拉桿的一端與右鉗柄鉸接,拉桿的另一端與頂針鉸接,頂針座安裝在右鉗柄頂端。在左、右鉗柄相對運動時,通過拉桿帶動頂針繞右鉗柄上的鉸接點向上轉動,頂針的頂端作用在放置在頂針座上的鋸片齒的根部,繼續(xù)用力捏左右鉗柄,頂針的頂端將使鋸齒折彎一定角度,從而使撥齒更準確、更方便。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撥的齒角度準確、簡便、迅速,并且該撥齒鉗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既能適用于手工用鋸,也適應機械用鋸。
圖1為本發(fā)明的木工鋸撥齒鉗的主視圖;
圖2為圖1局部被剖開的主視圖;
圖3為圖1中右鉗柄的主視圖;
圖4為圖3的側視圖;
圖5為圖1中左鉗柄的主視圖;
圖6為圖5的側視圖;
圖7為頂針的主視圖;
圖8為頂針的側視圖;
圖9為頂針座的主視圖;
圖10為圖9的側視圖;
圖11為拉桿的主視圖;
圖12為圖11的側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將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參見圖1和圖2,本發(fā)明的木工鋸撥齒鉗主要由右鉗柄2、左鉗柄3、頂針4、拉桿5、頂針座6組成。其中左鉗柄3通過一銷軸7與右鉗柄2轉動連接,頂針4通過銷軸8與右鉗柄2轉動連接,頂針座6通過軸轉動地安裝在右鉗柄2的前端,拉桿5通過銷子12、13分別與左鉗柄3和頂針4轉動連接。另外,頂針座6周面上設有六個不同角度的V形槽,該槽的底角與所撥齒的角度相等。頂針4的頂尖14為一字形,安裝時,該頂尖14與頂針座6上的V形槽底相對應。在右鉗柄2頂端設有一螺栓10,該螺栓10的頂端可抵在頂針座6的周面上,當它頂在V形槽中時,頂針座6將被固定而不能轉動,從而所撥齒的角度也就確定。在右鉗柄2的前端還設有一螺栓11,它起調整鋸片16和支撐鋸片16的作用。在左、右鉗柄3、2之間設有一彈簧1,在未撥齒前,左、右鉗柄3、2在彈簧1的作用下繞銷軸7反向移動,頂針4在拉桿5的作用下繞銷軸8反時針轉動,此時頂針4的頂尖14脫離頂針座6。當撥齒時,捏住左、右鉗柄3、2壓縮彈簧1,頂針4在拉桿5的作用下繞銷軸8順時針轉動,在順時針運動一定距離碰到鋸片16,繼續(xù)移動就將鋸齒撥偏一所需角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木工鋸撥齒鉗,它包括左鉗柄、右鉗柄,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頂針、拉桿、頂針座,其中左鉗柄和右鉗柄鉸接,頂針末端與右鉗柄鉸接,拉桿的一端與左鉗柄鉸接,拉桿的另一端與頂針鉸接,頂針座安裝在右鉗柄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齒鉗,其特征在于頂針座可轉動地安裝在右鉗柄上,并通過螺栓可將其固定在右鉗柄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齒鉗,其特征在于頂針座周面上設有多個不同角度的V形槽,該槽的底角與所撥齒的角度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齒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頂尖為一字形,安裝時,該頂尖與頂針座上的V形槽底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齒鉗,其特征在于在左、右鉗柄之間設有一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齒鉗,其特征在于右鉗柄前端還設有一螺栓,以支撐鋸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木工鋸的撥齒鉗,該撥齒鉗主要由左、右鉗柄,頂針、頂針座組成。其中左鉗柄和右鉗柄鉸接,頂針末端與右鉗柄鉸接,拉桿的一端與左鉗柄鉸接,拉桿的另一端與頂針鉸接,頂針座安裝在右鉗柄頂端。本發(fā)明適用于手工用鋸和機械用鋸的撥齒,其撥齒準確、迅速、簡便。
文檔編號B23D63/00GK1083759SQ9310924
公開日1994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1993年8月9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8月9日
發(fā)明者彭兆祥 申請人:彭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