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480247閱讀:415來源:國知局
      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包括箱體、油路系統、氣路系統、動力系統和噴射系統;動力系統包含氣動馬達和油液驅動部件;油液驅動部件包括驅動底座、滾動體、套軸和端蓋B;油路系統包括油箱、導管和油液軟管;氣路系統包括接頭A、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氣管A、接頭B、接頭C和單向閥;噴射系統包括噴射閥體、活塞、油量調節(jié)手柄和端蓋A;通過旋轉油量調節(jié)手柄,調節(jié)潤滑油壓力,從而改變潤滑油噴射速度和油滴大小。通過旋轉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調節(jié)壓縮空氣的流量,進而改變潤滑油的油量。本發(fā)明結構緊湊,使用簡單,不需要電源,使用工業(yè)常用0.8~1MPa壓縮空氣為動力源,油量和油滴大小可調,可以滿足一般生產現場或者防爆特殊環(huán)境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切削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機械加工中,通常采用大量澆注式切削液供給方式,從而實現沖洗切肩,降低切削區(qū)溫度,延長刀具壽命等作用,但是大量切削液的使用,不僅造成了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污染了環(huán)境,危害了員工的鍵康。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下,國家對環(huán)境污染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切削液的處理費用也越來越高。
      [0003]微量潤滑(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1n,MQL)技術是在保證有效潤滑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切削液的用量。它通過把微量的潤滑油滴噴射到切削區(qū),對切削點進行潤滑。微量潤滑可以顯著減少傳統切削液用量,同時還降低刀具與工件、刀具與切肩之間的摩擦,防止粘結,延長刀具壽命,提高加工表面質量。
      [0004]目前,微量潤滑裝置的主要有2種形式,一種是通過霧化系統形成油霧,然后由壓縮空氣帶到切削區(qū),這種形式結構復雜,體積較大,油霧用量和油滴大小很難控制。另外一種,是通過油栗和噴嘴,形成油霧,直接噴射或者壓縮空氣帶入,這種形式價格較貴。

      【發(fā)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油霧用量和油滴大小較難控制、結構復雜、體積較大等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該裝置結構緊湊,可使用工業(yè)常用0.8-lMPa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無需額外電源提供動力,油量和油滴大小可調。
      [0006]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0007]—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包括箱體、油路系統、氣路系統、動力系統和噴射系統;所述油路系統、氣路系統、動力系統和噴射系統安裝在箱體上;
      [0008]所述動力系統包含氣動馬達和油液驅動部件;所述氣動馬達安裝在箱體側板上;所述氣動馬達的馬達底座上開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氣動馬達的前端連接油液驅動部件;所述油液驅動部件包括驅動底座、滾動體、套軸和端蓋B;所述驅動底座上設有型腔和中心孔;所述滾動體為繞線盤狀結構,且位于型腔中心內部;所述套軸位于滾動體內部中心;所述氣動馬達的主軸穿過驅動底座,與滾動體上的套軸通過鍵連接;所述驅動底座外端連接端蓋B;所述滾動體的兩個盤片沿圓周方向開有4-10個彼此對應的通孔A;所述通孔A內設置有轉輥;所述型腔的下端面開有半圓槽;所述驅動底座上對應于半圓槽的兩端處分別開有入口和出口;
      [0009]所述油路系統包括油箱、導管和油液軟管;所述油箱固定在箱體的上部;所述油箱的上蓋開有小孔;油箱的底部連接導管,導管末端連接油液軟管;所述油液軟管位于半圓槽內;
      [0010]所述氣路系統包括接頭A、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氣管A、接頭B、接頭C和單向閥;所述接頭A連接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的入口,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的后端連接氣管A,氣管A出口連接接頭B;所述接頭B連接進氣口 ;所述接頭C的一端連接出氣口,另一端連接單向閥;
      [0011]所述噴射系統包括噴射閥體、活塞、油量調節(jié)手柄和端蓋A;所述噴射閥體靠近油液驅動部件的一端設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頭;所述快速接頭后端連接疏散閥孔;所述疏散閥孔后端開有油液壓縮腔;所述疏散閥孔內部裝配有疏散閥的圓柱面;疏散閥的圓柱面外壁開有油槽;疏散閥的密封錐面位于圓柱面后部,密封錐面與疏散閥孔右端面接觸;所述油液壓縮腔內部安裝有疏散閥錐柱、活塞和油量調節(jié)手柄前端;所述疏散閥錐柱和活塞錐柱之間通過彈簧A連接;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前端壓住活塞后端;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后端連接端蓋A;所述噴射閥體的下半部開有氣孔,所述氣孔前端設有環(huán)形氣腔;所述氣孔和環(huán)形氣腔的中心線與噴射系統軸線垂直,且與動力系統的軸線平行;所述氣孔內安裝單向閥;所述環(huán)形氣腔內安裝噴嘴的后端。
      [0012]進一步的,所述氣動馬達包括馬達底座、主軸、轉子和葉片;所述轉子回轉中心位于馬達底座的空腔中心偏上部,為偏心轉子;所述轉子沿圓周方向均布有4-6個葉片槽;所述葉片插在葉片槽內;所述葉片和葉片槽之間設有彈簧B;所述轉子和主軸之間通過鍵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夾角為240-300°。
      [0014]進一步的,所述進氣口下方開有放大孔A,放大孔A直徑為進氣口直徑的2-3倍;所述出氣口左側設有放大孔B,放大孔B直徑為出氣口直徑的2-3倍。
      [0015]進一步的,所述轉輥和驅動底座的型腔外壁距離為油液軟管直徑的1/3-1/2。
      [0016]進一步的,所述驅動底座的入口到出口的圓心角為120-160° ;入口和出口的中心線與驅動底座外圓切線方向銳角夾角均為30-70°。
      [0017]進一步的,所述噴嘴后端沿圓周方向設有錐孔;所述噴嘴前端設有油管;所述錐孔和噴油孔在噴嘴頂端匯合,與油管的油管通道相連通。
      [0018]進一步的,氣孔內部氣體壓力比進氣口內部氣體壓力小0.3?0.4MPa,噴油孔內部氣體壓力比氣孔內部氣體壓力小0.2?0.3MPa。
      [0019]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通過在箱體上設置油路系統、氣路系統、動力系統和噴射系統,通過旋轉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改變進入氣動馬達的壓縮空氣的流量,進而調節(jié)葉片的旋轉速度,從而改變潤滑油的油量;通過旋轉油量調節(jié)手柄,改變彈簧的張緊程度,從而調節(jié)克服疏散閥的潤滑油壓力,進而改變潤滑油噴射速度和油滴大小;本發(fā)明裝置結構緊湊、使用簡單,可采用工業(yè)常用0.8-lMPa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避免了電氣設備的應用,可用于一般生產現場或者防爆等特殊環(huán)境使用。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微量潤滑系統裝置的軸測圖。
      [0021]圖2為動力系統爆炸圖。
      [0022]圖3為氣動馬達剖視圖。
      [0023]圖4為動力系統、氣路系統和噴射系統組合圖。
      [0024]圖5為噴射系統和油液驅動部件剖視圖。
      [0025]圖6為噴射系統的剖視圖。
      [0026]圖7為圖6中A處局部放大圖。
      [0027]圖8為噴嘴向視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9]1-箱體,2-油路系統,3-氣路系統,4-動力系統,5-噴射系統,6_氣動馬達,7_油液驅動部件,201-油箱,202-導管,203-油液軟管,204-小孔,301-接頭A,302-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3-氣管A,304-接頭B,305-接頭C,306-單向閥,501-噴射閥體,502-活塞,503-油量調節(jié)手柄,504-端蓋A,505-快速接頭,506-疏散閥孔,507-油液壓縮腔,508-疏散閥,509-密封錐面,510-油槽,511-彈簧A,512-氣孔,513-環(huán)形氣腔,514-噴嘴,515-錐孔,516-噴油孔,517-油管通道,518-油管,601-馬達底座,602-進氣口,603-出氣口,604_主軸,605-轉子,606-葉片,607-彈簧B,608-放大孔A,609-放大孔B,701-驅動底座,702-滾動體,703-套軸,704-端蓋B,705-型腔,706-通孔A,707-轉輥,708-半圓槽,709-入口,710-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0031]如圖1所示,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包括箱體1、油路系統2、氣路系統3、動力系統4和噴射系統5;所述油路系統2、氣路系統3、動力系統4和噴射系統5安裝在箱體I上。所述油路系統2包括油箱201、導管202和油液軟管203;所述油箱201固定在箱體I的上部;所述油箱201的上蓋開有小孔204;油箱201的底部連接導管202,導管202末端連接油液軟管203。
      [0032]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動力系統4包含氣動馬達6和油液驅動部件7;所述氣動馬達6安裝在箱體I側板上,為裝置提供動力;所述氣動馬達6包括馬達底座601、主軸604、轉子605和葉片606 ;所述氣動馬達6的馬達底座601上開有進氣口 602和出氣口 603 ;所述進氣口602和出氣口603之間夾角為240-300° ;為了保證壓縮空氣快速均勻地進入氣腔中,所述進氣口 602下方開有放大孔A608,放大孔A608直徑為進氣口 602直徑的2-3倍;為了讓有一定壓力的空氣快速脫離氣腔中,所述出氣口 603左方設有放大孔B609,放大孔B609直徑為出氣口603直徑的2-3倍。所述轉子605回轉中心位于馬達底座601的空腔中心偏上部,為偏心轉子;所述轉子605沿圓周方向均布有4-6個葉片槽;所述葉片606插在葉片槽內;所述葉片606和葉片槽之間設有彈簧B607,葉片槽底部的彈簧B607把葉片606壓在馬達底座601的內圓表面上;所述轉子605和主軸604之間通過鍵連接。
      [0033]所述氣動馬達6的前端連接油液驅動部件7;所述油液驅動部件7包括驅動底座701、滾動體702、套軸703和端蓋B704;所述驅動底座701上開有型腔705和中心孔;所述驅動底座701的入口709到出口710的圓心角為120-160° ;入口709和出口710的中心線與驅動底座701外圓切線方向銳角夾角皆為30-70°。所述滾動體702為繞線盤狀結構,且位于型腔705中心內部;所述套軸703位于滾動體702內部中心;所述氣動馬達6的主軸604穿過驅動底座701,與滾動體702上的套軸703通過鍵連接;如圖5所示,所述驅動底座701外端連接端蓋B704;所述滾動體702的兩個盤片沿圓周方向開有4-10個彼此對應的通孔A706;所述通孔A706內設置有轉輥707;所述型腔705的下端面開有半圓槽708;所述驅動底座701上對應于半圓槽708的兩端處分別開有入口709和出口710;所述油液軟管203位于半圓槽708內。所述轉輥707和驅動底座701的型腔705外壁距離為油液軟管203直徑的1/3-1/2。
      [0034]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氣路系統3包括接頭A301、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氣管A303、接頭B304、接頭C305和單向閥306;所述接頭A301連接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的入口,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的后端連接氣管A303,氣管A303出口連接接頭B304;所述接頭B304連接進氣口602;所述接頭C305的一端連接出氣口 603,另一端連接單向閥306。所述噴射系統5包括噴射閥體501、活塞502、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和端蓋504;所述噴射閥體501靠近油液驅動部件7的一端設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頭505;所述快速接頭505后端連接疏散閥孔506;所述疏散閥孔506后端開有油液壓縮腔507;如圖7所示,所述疏散閥孔506內部裝配疏散閥508的圓柱面;所述疏散閥508圓柱面外壁開有油槽510;所述密封錐面509位于疏散閥508后部,密封錐面509與疏散閥孔506右端面接觸;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油液壓縮腔507內部安裝有疏散閥508錐柱、活塞502和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前端;所述疏散閥508錐柱和活塞502錐柱之間通過彈簧A511連接;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前端壓住活塞502后端;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后端連接端蓋504;
      [0035]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噴射閥體501的下半部開有氣孔512,所述氣孔512前端設有環(huán)形氣腔513;所述氣孔512和環(huán)形氣腔513的中心線與噴射系統5軸線垂直,且與動力系統4的軸線平行;所述氣孔512內安裝單向閥306;所述環(huán)形氣腔513內安裝噴嘴514的后端。所述噴嘴514后端沿圓周方向設有錐孔515;所述噴嘴514前端設有油管518;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錐孔515和噴油孔516在噴嘴514頂端匯合,與油管518的油管油道517相連通。
      [0036]工作過程:
      [0037]該動力系統4由車間工位氣源的壓縮空氣推動,氣體壓力0.8-lMPa,壓縮空氣經由接頭A301、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氣管A303、接頭B304進入氣動馬達進氣口602,由于放大孔A608的作用,壓縮空氣非常容易地進入到氣腔中,驅動葉片606呈逆時針轉動,在葉片606轉動過程中,葉片606由裝在轉子605葉片槽底部的彈簧B607頂出,在離心力和彈簧力的作用下,使得葉片606始終和馬達底座601內腔接觸,保證壓縮空氣的密封性。葉片606帶動轉子605轉動,轉子605呈偏心裝配,從放大孔A608到馬達底座601內腔外圓的下母線,轉子605外圓到馬達底座601內腔表面距離越來越大,驅動氣腔體積逐漸增大,其中的空氣壓力逐漸減少,這是驅動階段。當葉片606通過馬達底座601內腔的下母線后,轉子605外圓到馬達底座601內腔外圓距離逐漸減小,兩個葉片606之間的排放氣腔體積逐漸減小,其中空氣受到壓縮,壓力逐漸增大,當前一個葉片606轉到放大孔B609時,排放氣腔中的壓縮空氣,進入到放大孔B609,通過出氣口 603進入到接頭C305,進入單向閥306,輸入到噴射系統的氣孔512,空氣壓力降低為0.5?0.6MPa。
      [0038]滾動體702轉動,帶動轉輥707運動,轉輥707—方面繞自身軸線轉動,同時繞滾動體702中心線轉動。轉輥707運動過程中壓縮油液軟管203,使得當前轉輥707后面油液軟管203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油箱201中的潤滑油在重力和真空吸引的作用下,通過導管202,進入油液軟管203內。由于油液軟管203較細,兩個轉輥707間距較小,每次送給的油量很小。微量潤滑油在轉輥707的驅動下,進入到快速接頭505和疏散閥508之間的小油腔,當油壓大于彈簧A511的壓力時,微量潤滑油推動疏散閥508向右運動,使得疏散閥508上面的密封錐面509與疏散閥孔506右配合端面脫開,油沿著疏散閥508上的油槽510進入到油液壓縮腔507,進而經過噴嘴514的噴油孔516噴出,形成微量油霧;氣孔512中的壓縮空氣進入到環(huán)形氣腔513中,然后進入到噴嘴514底部的錐孔515通道,到達噴嘴514頂部噴出,與噴油孔516噴出的油霧混合;所噴出的高壓氣體對油霧進一步碎化,帶動微量油滴經過油管518的油管通道517輸送到達切削區(qū)。通過旋轉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調整進入氣動馬達6的壓縮空氣的流量,從而調節(jié)轉子605的旋轉速度,進而改變轉輥707的轉速,最終可以調整和控制潤滑油的油量。通過旋轉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改變彈簧A511的張緊程度,從而調節(jié)克服疏散閥508的潤滑油壓力,進而改變潤滑油噴射速度和油滴大小。
      [0039]所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I)、油路系統(2)、氣路系統(3)、動力系統(4)和噴射系統(5);所述油路系統(2)、氣路系統(3)、動力系統(4)和噴射系統(5)安裝在箱體(I)上; 所述動力系統(4)包含氣動馬達(6)和油液驅動部件(7);所述氣動馬達(6)安裝在箱體(I)側板上;所述氣動馬達(6)的馬達底座(601)上開有進氣口(602)和出氣口(603);所述氣動馬達(6)的前端連接油液驅動部件(7);所述油液驅動部件(7)包括驅動底座(701)、滾動體(702)、套軸(703)和端蓋B(704);所述驅動底座(701)上設有型腔(705)和中心孔;所述滾動體(702)為繞線盤狀結構,且位于型腔(705)中心內部;所述套軸(703)位于滾動體(702)內部中心;所述氣動馬達(6)的主軸(604)穿過驅動底座(701),與滾動體(702)上的套軸(703)通過鍵連接;所述驅動底座(701)外端連接端蓋B(704);所述滾動體(702)的兩個盤片沿圓周方向開有4-10個彼此對應的通孔A(706);所述通孔A(706)內設置有轉輥(707);所述型腔(705)的下端面開有半圓槽(708);所述驅動底座(701)上對應于半圓槽(708)的兩端處分別開有入口(709)和出口(710); 所述油路系統(2)包括油箱(201)、導管(202)和油液軟管(203);所述油箱(201)固定在箱體(I)的上部;所述油箱(201)的上蓋開有小孔(204);油箱(201)的底部連接導管(202),導管(202)末端連接油液軟管(203);所述油液軟管(203)位于半圓槽(708)內; 所述氣路系統(3)包括接頭A(301)、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氣管A(303)、接頭B(304)、接頭C(305)和單向閥(306);所述接頭A( 301)連接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的入口,氣體流量調節(jié)閥(302)的后端連接氣管A(303),氣管A(303)出口連接接頭B(304);所述接頭B(304)連接進氣口( 602);所述接頭C( 305)的一端連接出氣口( 603),另一端連接單向閥(306); 所述噴射系統(5)包括噴射閥體(501)、活塞(502)、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和端蓋A(504);所述噴射閥體(501)靠近油液驅動部件(7)的一端設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頭(505);所述快速接頭(505)后端連接疏散閥孔(506);所述疏散閥孔(506)后端開有油液壓縮腔(507);所述疏散閥孔(506)內部裝配有疏散閥(508)的圓柱面;疏散閥(508)的圓柱面外壁開有油槽(510);疏散閥(508)的密封錐面(509)位于圓柱面后部,密封錐面(509)與疏散閥孔(506)右端面接觸;所述油液壓縮腔(507)內部安裝有疏散閥(508)錐柱、活塞(502)和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前端;所述疏散閥(508)錐柱和活塞(502)錐柱之間通過彈簧A(511)連接;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前端壓住活塞(502)后端;所述油量調節(jié)手柄(503)后端連接端蓋A(504);所述噴射閥體(501)的下半部開有氣孔(512),所述氣孔(512)前端設有環(huán)形氣腔(513);所述氣孔(512)和環(huán)形氣腔(513)的中心線與噴射系統(5)軸線垂直,且與動力系統(4)的軸線平行;所述氣孔(512)內安裝單向閥(306);所述環(huán)形氣腔(513)內安裝噴嘴(514)的后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馬達(6)包括馬達底座(601)、主軸(604)、轉子(605)和葉片(606);所述轉子(605)回轉中心位于馬達底座(601)的空腔中心偏上部,為偏心轉子;所述轉子(605)沿圓周方向均布有4-6個葉片槽;所述葉片(606)插在葉片槽內;所述葉片(606)和葉片槽之間設有彈簧B(607);所述轉子(605)和主軸(604)之間通過鍵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602)和出氣口(603)之間夾角為240-30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602)下方開有放大孔A(608),放大孔A(608)直徑為進氣口(602)直徑的2-3倍;所述出氣口(603)左側設有放大孔B(609),放大孔B(609)直徑為出氣口(603)直徑的2-3倍。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輥(707)和驅動底座(701)的型腔(705)外壁距離為油液軟管(203)直徑的1/3-1/2。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底座(701)的入口(709)到出口 (710)的圓心角為120-160° ;入口(709)和出P (710)的中心線與驅動底座(701)外圓切線方向銳角夾角均為30-70°。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514)后端沿圓周方向設有錐孔(515);所述噴嘴(514)前端設有油管(518);所述錐孔(515)和噴油孔(516)在噴嘴(514)頂端匯合,與油管(518)的油管通道(517)相連通。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量潤滑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氣孔(512)內部氣體壓力比進氣口(602)內部氣體壓力小0.3?0.4MPa,噴油孔(516)內部氣體壓力比氣孔(512)內部氣體壓力小0.2?0.3MPa。
      【文檔編號】B23Q11/10GK105834826SQ201610263568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發(fā)明人】裴宏杰, 陳少峰, 陳林峰, 李公安, 付坤鵬, 王貴成
      【申請人】江蘇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