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垂直分型造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鑄件澆鑄時用的砂模的制作機械。
背景技術:
砂模是將裝在型腔里的型砂用二塊裝有模板的壓板從型腔的前后兩面向型腔內 擠壓制成的。市場上有多種結構形式的造型機,其中有一種垂直分型無箱射壓自動造型機。 該機包括一個落地箱式機座,機座的前部有正壓板、反壓板、反壓板框架、控制反壓板翻轉 運動用的連桿機構、砂?;搴托颓唤M件,反壓板鉸聯在反壓板框架內,連桿機構與反壓板 鉸聯,反壓板在連桿機構的作用下可上、下翻轉,型腔組件上有型腔前口和型腔后口,型腔 組件的上方有射砂筒和壓力氣包,機座上位于型腔組件的后方有二組油缸組件,二組油缸 組件一前一后同在一條水平軸向中心線上,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相同,都包括缸體、活塞和 活塞桿,但結構件的方位相反,其中前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前伸的,其伸出端與正壓板垂 直固定聯接,后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后伸的,其伸出端固定套裝有一個十字架,十字架和 反壓板框架之間有四根導杠,這四根導杠的前端與反壓板框架固定聯接,后端與十字架固 定聯接,二組油缸組件的二個缸底是一體件,缸體的端口有支撐活塞桿用的缸口組合件,每 組油缸組件里都有二個油腔,其中活塞和缸底之間的空間為缸體底部油腔,活塞桿的外壁 面和缸筒內壁面之間的空間為圓環(huán)形夾套油腔,二組油缸組件里的這四個油腔分別有一個 油腔口。其中夾套油腔的油腔口位于對應的缸口組合件上。該機還包括油路系統(tǒng)和控制系 統(tǒng),油路系統(tǒng)包括一個機座油箱、一個油泵、二組油缸組件里的二個缸體底部油腔和二個夾 套油腔、以及系統(tǒng)連通管道,油泵有正排口和反排口,各油腔都與油泵連通,且連通管道上 分別有一個油閥,油閥和油泵的動作由控制系統(tǒng)控制。該機使砂模成型機械化和自動化,但存在以下缺點第一、反壓板被后油缸組件里 的活塞桿拉到型腔組件前并與型腔前腔口閉合后即達到了終點位置,即再不能向腔內運動 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反壓板在擠壓過程中只有擠壓力,沒有擠壓行程,而正壓板則 既有擠壓力又有擠壓行程,由此導致了砂模前部和后部緊實度不一的現象,影響砂模質量, 第二、該機的每個油缸組件中僅有二個油腔,其中缸體底部油腔既作壓板的行進動力來源, 又作壓板的擠壓動力來源,這個油腔的橫截面積比較大,活塞桿以及由活塞桿驅動的壓板 的運動速度比較低,正、反壓板的低速運行在擠壓時間段里是可行的,但在非擠壓時間段里 就不可行了,因為效率低、能耗大。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砂模前部和后部緊實程度不一的問題,并提高效率、降 低能耗。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落地箱式機座,機座的前部有正壓板、反壓板、反壓板框架、 連桿機構、砂?;搴托颓唤M件,反壓板鉸聯在反壓板框架內,連桿機構與反壓板鉸聯,反 壓板在連桿機構的作用下可上、下翻轉,型腔組件有型腔前口和型腔后口,型腔組件的上方
3有射砂筒和壓力氣包,機座上位于型腔組件的后方有二組油缸組件,二組油缸組件一前一 后同在一條水平軸向中心線上,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相同、都包括缸體、活塞和活塞桿,但 結構件的方位相反,其中前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前伸的,其伸出端與正壓板垂直固定聯 接,后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后伸的,其伸出端固定套裝有一個十字架,該十字架和反壓板 框架間有四根導杠,這四根導杠的前端與反壓板框架固定聯接、后端與十字架固定聯接,二 組油缸組件的缸底是一體件,二個缸口分別裝有支撐活塞桿用的缸口組合件,油缸組件里 有油腔,油缸組件里的油腔包括活塞和缸底之間的缸體底部油腔和活塞桿的外壁面和缸筒 的內壁面所夾的圓環(huán)形夾套油腔,所有油腔都有油腔口,其中二個夾套油腔的油腔口位于 對應的缸口組合件上,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油路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油路系統(tǒng)包括一個機座油 箱、一個油泵、二組油缸組件里的缸體底部油腔和活塞桿缸筒間的夾套油腔和系統(tǒng)連通管 道,油泵有正排口和反排口,所有油腔都與油泵連通,而且連通管道上都有油閥,油泵和油 閥的動作由控制系統(tǒng)控制,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還分別包括一個圓 管形的活塞滑桿,活塞滑桿懸臂式固定聯接在缸底上,其自由端開口,油缸組件里的活塞的 中間有滑孔,活塞通過其中間的滑孔套裝在活塞滑桿上,活塞與活塞滑桿滑動配合,油缸組 件里的活塞桿為圓管形,其伸出端有封口件,二組油缸組件里的油腔還包括由活塞桿和活 塞滑桿內腔構成的油腔,二組油缸組件里的這二個油腔的油腔口分別位于一體的缸底上, 二組油缸組件里的二個缸體底部油腔共用一個油腔口,該共用的油腔口也位于一體的缸底 上,油路系統(tǒng)還包括二組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和活塞滑桿內腔油腔和一個高位油箱,二個 活塞桿和活塞滑桿內腔油腔分別由一條管道與油泵的正排口連通,二個缸體底部油腔通過 共用的油腔口和一條共用的管道與油泵的正排口連通。二個活塞桿和缸筒間的夾套油腔分 別通過一條管道與油泵的反排口連通。二個缸體底部油腔還通過其共用的油腔口和一條管 道與高位油箱連通,該連通管道上有外控單向閥,高位油箱有溢流管道與機座油箱連通。后油 缸組件里的缸體長度被加長,反壓板向型腔組件運動的終點位置可達型腔組件前腔口以內。由此可見,二組油缸組件里各有三個油腔,其中活塞和缸底之間的缸體底部油腔 雖然對活塞桿的驅動速度不高,但驅動力比較大,故專作擠壓動力來源油腔,而活塞桿和活 塞滑桿的內腔油腔雖對活塞桿的驅動力不大,但驅動的速度很高,故作活塞桿行進動力來 源油腔,這樣既提高效率,又降低了能耗。由于二個缸體底部油腔共用一個油腔口,使正、反 壓板擠壓的同步性提高。由于后油缸組件中的缸體長度被加長,使反壓板向型腔組件運動 的終點位置達到型腔口以內,使反壓板在擠壓過程中和正壓板一樣,既有擠壓力又有擠壓 行程,解決了砂模的前部和后部壓實程度不一的問題。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主視圖,即從該實施例的左側看的視圖。圖2是本實施例中二組油缸組件的剖視圖,其中缸體的缸底采用了組合剖切平面圖3是本實施例的油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一個落地箱式機座1,機座的前部有正壓板3、反壓板18、反壓板框架2、連桿機構17、砂模滑板10和型腔組件5,反壓板鉸聯在反壓板框架內,連 桿機構與反壓板鉸聯,反壓板在連桿機構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翻轉,圖1中所示的反壓板是 處于上翻并到位狀態(tài),下翻并到位時與正壓板平行,型腔組件有型腔前口和型腔后口,型腔 組件的上方有射砂筒6和壓力氣包8。機座上位于型腔組件的后方有二組油缸組件7和12, 二組油缸組件一前一后同在一條水平軸向中心線上。如圖2所示,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相 同,但結構件的方位相反,其中前油缸組件包括缸體21、活塞23、活塞桿4和活塞滑桿22,后 油缸組件包括缸體25、活塞24、活塞桿13和活塞滑桿26。二組油缸組件中的二個缸底為 一體件19,如圖1所示,前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4是前伸的,其伸出端與正壓板3垂直固定 聯接,后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13是后伸的,其伸出端固定套裝有一個十字架14,十字架和 反壓板框架之間有四根導杠9,四根導杠的前端與反壓板框架2固定聯接,后端與十字架14 固定聯接。由圖2可見,活塞滑桿22和26懸臂式固定聯接在缸底19上,活塞滑桿為圓管 形,其自由端開口,油缸組件里的活塞23和24的中間分別有滑孔,活塞通過其中間的滑孔 套裝在活塞滑桿上,活塞與活塞滑桿二者滑動配合,前油缸組件的缸體端口裝有活塞桿支 撐用的缸口組合件20,后油缸組件的缸體端口裝有缸口組合件27,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為 圓管形,其伸出端有封口件,由圖2還可以看到,前油缸組件里有三個油腔,其中活塞和缸 底之間的空間為缸體底部油腔B1,缸筒內壁面和活塞桿的外壁面之間的空間為圓環(huán)形夾套 油腔C1,活塞桿和活塞滑桿的內腔也構成一個油腔A1,同樣后油缸組件里也有同樣的三個 油腔,即缸體底部油腔B2、夾套油腔C2和活塞桿、活塞滑桿內腔油腔A2,六個油腔都有油腔 口,其中缸體底部油腔&和化共用一個油腔口 B',油腔A1有油腔口 A/,油腔A2有油腔 口 A2',油腔C1有油腔口 C/,油腔C2有油腔口 C2',其中油腔口 B'、A/和A2'位于一 體的缸底19上,油腔口 C1'位于前油缸組件里的缸口組合件20上,油腔口 C2'位于后油缸 組件里的缸口組合件27上,由圖3可見,本實施例還包括油路系統(tǒng),該油路系統(tǒng)包括機座油 箱16、油泵15、電機M、高位油箱11、油缸組件里的油腔ApAyBpB2. Q、C2、油閥A1" ,A2"、 B" ,C1"、C2“、溢流閥E"、單向閥D1"、D2"、D3"、D4〃、控制單向閥D5"和管道系統(tǒng),油 泵有正排口和反排口,油閥有開位和關位。油腔~、A2分別通過一條管道與油泵15的正排 口連通,油腔Bp B2通過一條共用的管道與油泵的正排口連通,油腔Cp C2分別通過一條管 道與油泵的反排口連通,這五個連通管道上分別有一個油閥,即A1" ,A2"、B〃 ,C1"和C2" 中對應的一個。溢流閥E1"和單向閥D1"、D2“是控制壓力用的,溢流閥通過一條管道與油 泵的正排口連通,該管道上有單向閥D1 “,溢流閥還通過一條管道與油泵的反排口連通,該 管道上有單向閥D2",溢流閥還有管道與機座油箱連通。油泵的正、反排口還分別通過一條 管道與機座油箱連通,其中油泵的正排口與機座油箱的連通管道上有單向閥D4",油泵的 反排口與機座油箱的連通管道上有單向閥D3",油腔口 B'與高位油箱11連通,該連通管 道上有控制單向閥D5",高位油箱還有溢流管道與機座油箱連通。本實施例的動作程序如下1.射砂當正壓板將型腔組件后腔口封閉、反壓板將型腔組件前腔口封閉形成型 腔后,儲存在氣包8里的壓縮空氣將射砂筒6中松散的型砂射入型腔。2.擠壓油泵正排位運行,油閥B" ,A1"、A2“ ,C1"和C2"開,油泵向油腔&、B2、 A1、和A2充油,油腔C1和C2向油泵泄油,正、反壓板相向運動,將型砂雙向擠壓成砂模。然后 油閥B" ,A1"、Q“關閉。[0015]3.反壓板起模并上翻油泵反排位運行,油腔C2充油、A2泄油,反壓板向左運動與 砂模脫離,并上翻到位,到位后,油閥C2"、A2“關閉,期間通過外控油的作用使單向閥D5" 打開,油腔B2里的油液擠回高位油箱16。4.砂模出腔、合型油泵正排位運行,油閥A1"和C1"開,油腔、沖油,C1泄油,正 壓板向左運動,將砂模推出型腔,并推到指定位置與前砂模合型,其間油腔B1從高位油箱吸 油。5.正壓板脫模并回位油泵反排位運行,油腔A1泄油,C1充油,正壓板向右運動脫 離砂模并運動至型腔組件后腔口后,油閥A1" X1"關閉,正壓板停止運動,期間通過外控油 的作用使單向閥D5"打開,B1腔油液擠回高位油箱16.6.反壓板下翻并回位油泵正排位運行,油閥A2"和C2"開,油腔4充油,油腔C2 泄油,B2從高位油箱吸油,反壓板下翻并快速向左運動至型腔組件前腔口,然后油閥A2"和 C2"關閉,反壓板停止運動。以上六步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
權利要求一種垂直分型造型機,包括一個落地箱式機座,機座的前部有正壓板、反壓板、反壓板框架、連桿機構、砂模滑板和型腔組件,反壓板鉸聯在反壓板框架內,連桿機構與反壓板鉸聯,反壓板在連桿機構的作用下可上、下翻轉,型腔組件有型腔前口和型腔后口,型腔組件的上方有射砂筒和壓力氣包,機座上位于型腔組件的后方有二組油缸組件,二組油缸組件一前一后同在一條水平軸向中心線上,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相同,都包括缸體、活塞和活塞桿,但結構件的方位相反,其中前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前伸的,其伸出端與正壓板垂直固定聯接,后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是后伸的,其伸出端固定套裝有一個十字架,該十字架和反壓板框架間有四根導杠,這四根導杠的前端與反壓板框架固定聯接、后端與十字架固定聯接,二組油缸組件的缸底是一體件,二個缸口分別裝有支撐活塞桿用的缸口組合件,油缸組件里有油腔,油缸組件里的油腔包括活塞和缸底之間的缸體底部油腔和活塞桿的外壁面和缸筒的內壁面所夾的圓環(huán)形夾套油腔,所有油腔都有油腔口,其中二個夾套油腔的油腔口位于對應的缸口組合件上,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油路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油路系統(tǒng)包括一個機座油箱、一個油泵、二組油缸組件里的缸體底部油腔和活塞桿缸筒間的夾套油腔和系統(tǒng)連通管道,油泵有正排口和反排口,所有油腔都與油泵連通,而且連通管道上都有油閥,油泵和油閥的動作由控制系統(tǒng)控制,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還分別包括一個圓管形的活塞滑桿,活塞滑桿懸臂式固定聯接在缸底上,其自由端開口,油缸組件里的活塞的中間有滑孔,活塞通過其中間的滑孔套裝在活塞滑桿上,活塞與活塞滑桿滑動配合,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為圓管形,其伸出端有封口件,二組油缸組件里的油腔還包括由活塞桿和活塞滑桿內腔構成的油腔,二組油缸組件里的這二個油腔的油腔口分別位于一體的缸底上,二組油缸組件里的二個缸體底部油腔共用一個油腔口,該共用的油腔口也位于一體的缸底上,油路系統(tǒng)還包括二組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和活塞滑桿內腔油腔和一個高位油箱,二個活塞桿和活塞滑桿內腔油腔分別由一條管道與油泵的正排口連通,二個缸體底部油腔通過共用的油腔口和一條共用的管道與油泵的正排口連通,二個活塞桿和缸筒間的夾套油腔分別通過一條管道與油泵的反排口連通,二個缸體底部油腔還通過其共用的油腔口和一條管道與高位油箱連通,該連通管道上有外控單向閥,高位油箱有溢流管道與機座油箱連通,后油缸組件里的缸體長度被加長,反壓板向型腔組件運動的終點位置可達型腔組件前腔口以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垂直分型造型機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前、后二組油缸組件的結構除包括缸體、活塞和活塞桿以外,還包括一個活塞滑桿,活塞滑桿懸臂式固定聯接在缸底上,其自由端開口,油缸組件里的活塞的中間有滑孔,活塞通過其中間的滑孔套裝在活塞滑桿上,活塞與活塞滑桿滑動配合,油缸組件里的活塞桿為圓管形,其伸出端有封口件,此舉使油缸組件里的油腔由二個增至三個,增加的一個是空心的活塞桿和空心的活塞桿內腔油腔,該油腔在活塞桿行進運行期間使用,活塞桿及被活塞桿驅動的正、反壓板的行進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文檔編號B22C15/08GK201720399SQ20102022070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冀勇, 李彥青, 胡建波 申請人:滿城縣永紅鑄造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