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有色合金的連鑄設備,尤其是一種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
背景技術:
電極板柵作為電子集流體,同時起到固定活性物質的作用,是鉛酸蓄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鉛酸蓄電池的使用過程中,多孔的活性物質會滲透硫酸,導致板柵發(fā)生腐蝕,影響板柵的循環(huán)使用壽命,進而對蓄電池的耐用性造成重要的影響;同時,電子的傳遞要求板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要求在使用過程中板柵的腐蝕產物具有較低的阻抗,尤其是正極板柵。板柵的耐腐蝕性和晶體結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改進板柵的晶體結構,以改善板柵的耐腐蝕性能和鈍化產物,通常的方法包括加入銻等合金元素以及鑄軋工藝的采用。與直接鑄造成型的板柵相比,鑄軋成型工藝首先鑄成鑄坯,然后對鑄坯壓延形成薄鉛帶,之后通過切口拉伸等工藝最終形成板柵。由于軋制使得鉛帶的組織更致密、機械強度高,因此所生產的板柵耐穿透腐蝕、循環(huán)壽命延長。鑄坯的成型可采用模鑄或連鑄。鉛的模鑄采用重力澆鑄法,模具的型腔、分型面均沿縱向設置,實施容易,但凝固時間長,生產效率低,鉛液大量暴露且位置分散,鉛煙污染大。連鑄的自動化程度高,鉛液僅在結晶輪附近暴露,可通過集中抽風的方式降低鉛煙污染,因此污染小。常用的連鑄設備主要包括浸鑄設備、熔料牽引連鑄設備、雙輥連鑄機、鋼帶輪式連鑄機。浸鑄設備,通過將旋轉的冷卻成型輥筒浸入熔池中,在成型輥筒表面連續(xù)的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屬帶。熔料牽引連鑄設備,通過中間包和旋轉的冷卻成型輥筒相配合,中間包熔池中的金屬液不間斷地在旋轉的冷卻成型輥筒表面涂覆并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屬帶。浸鑄設備、熔料牽引連鑄設備,在用于制備具有較大厚度的鉛帶時,由于鉛的密度極大,一立方米的鉛重約11. 3噸,重力會破壞熔化金屬在輥筒上的連續(xù)性,因此厚度越大成型越困難、厚度均勻性越差,尤其是針對低銻鉛合金等凝固區(qū)間較寬的鉛合金,目前浸鑄設備、熔料牽引連鑄設備連鑄鉛帶的厚度通常為Imm左右。雙輥連鑄機,常用于鋼帶的鑄坯連鑄,兩輥相對設置,金屬液由兩輥上方澆入兩輥輥縫處形成熔池;隨輥的轉動,熔池內的金屬液經輥的冷卻形成連續(xù)的坯殼并進入輥下方的冷卻輥道;坯殼內未凝固的金屬液在冷卻輥道進一步冷卻,最終形成完整的鑄坯。雙輥連鑄機,坯殼內未凝固的金屬液需要在冷卻輥道進一步冷卻,由于鉛質軟,坯殼強度低、易變形;且鉛密度大,會進一步加劇坯殼的變形。因此為了保證所生產鑄坯厚度的均勻性,就需要限制坯殼內未凝固金屬液的量,因此鑄坯的厚度難以提高,目前雙輥連鑄機連鑄鉛帶的厚度通常為5mm左右,不超過10mm。鋼帶輪式連鑄機,包括結晶輪、鋼帶輪系、無頭鋼帶,鋼帶通過鋼帶輪系繃緊并隨主動鋼帶輪的轉動而運動,結晶輪自轉且外圓柱面上設置有內凹的結晶腔;結晶輪安裝于鋼帶外側,其部分外圓柱面與鋼帶外側面緊貼,并通過鋼帶封閉該部分的結晶腔形成沿結晶輪周向延伸的型腔;型腔兩端,一端為澆鑄口、另一端為拉坯口,通過冷卻系統(tǒng)對鋼帶、結晶輪的冷卻,由澆鑄口注入的金屬液在型腔內逐步凝固形成鑄坯,隨結晶輪、鋼帶的運動鑄坯由拉坯口拉出。由于通過鋼帶包圍結晶腔形成完整的密閉型腔,為鑄坯提供了良好的支撐,金屬液能自動對凝固收縮進行補液,因此保證了鑄坯形狀的穩(wěn)定性;因此,相對于上述的浸鑄設備、熔料牽引連鑄設備、雙輥連鑄機,金屬液以及凝固過程中的鑄坯暴露最少,鉛煙污染小、鑄坯氧化少,鑄坯的斷面尺寸僅受鋼帶支撐能力的限制,能獲得更厚的鑄坯。但鋼帶輪式連鑄機,由過結晶輪軸向的縱向平面將結晶輪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澆鑄口位于結晶輪第一區(qū)域的上部,受上帶輪的限制,澆注中間包及其傾注平臺位于結晶輪第二區(qū)域上方;為了避免和澆鑄中間包及中間包的澆鑄傾斜平臺產生干涉,輸送輥道由結晶輪第一區(qū)域的外側延伸至結晶輪上方;而型腔沿結晶輪周向延伸,鑄坯繞過結晶輪由第二區(qū)域拉出,因此設置有一端高于另一端的弧形引橋,引橋高的一端位于結晶輪上方并與輸送輥道相連、低的一端位于結晶輪第二區(qū)域的外側,由引橋和輸送輥道構成對鑄坯進行輸送的鑄坯輸送機構。采用上述鑄坯輸送機構時,在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鑄坯向上運動,且部分懸空,受自重影響大。傳統(tǒng)的鋼帶輪式連鑄機,主要用于制備線材生產用鋁棒、銅棒,鑄坯斷面小且鋁、銅的強度較高,因此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鑄坯不會在自重作用下變形;但鉛密度極大且質軟,因此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鑄坯在自重作用下極易變形甚至斷裂,無法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尤其是大斷面的鉛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鉛帶在自重作用下變形甚至斷裂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包括機架、結晶輪、鋼帶輪系、無頭鋼帶、鑄坯輸送機構;所述結晶輪的外圓柱面上設置有內凹的結晶腔;所述鋼帶通過鋼帶輪系繃緊并繞過結晶輪,通過鋼帶封閉結晶輪的部分結晶腔構成型腔,所述型腔的一端為澆鑄口、另一端為拉坯口 ;所述鑄坯輸送機構包括引橋和輸送輥道,所述引橋一端高于另一端并構成平滑的輸送曲面;由過結晶輪軸向的縱向平面將結晶輪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所述澆鑄口位于結晶輪第一區(qū)域的上部,所述引橋高的一端位于結晶輪上方、低的一端位于結晶輪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所述輸送輥道一端位于結晶輪上方并與引橋高的一端相連、另一端位于結晶輪第一區(qū)域的外側;所述拉坯口位于結晶輪第二區(qū)域的下部;設置有固定在機架上的鑄坯支撐機構,所述鑄坯支撐機構由結晶輪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斜向下延伸至結晶輪的拉坯口位置的上方,由鑄坯支撐機構形成平行于結晶輪軸向的鑄坯支撐面;所述引橋低的一端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一端的上方。進一步的,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小于或等于60°。進一步的,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相鄰的一端位于結晶輪對應位置的外圓柱面的切向平面上。進一步的,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大于或等于30°。作為一種優(yōu)選,設置有固定在機架上的用于分離結晶輪和鑄坯的第一劈尖和用于分離鑄坯和鋼帶的第二劈尖;所述第一劈尖位于拉坯口的上方及鑄坯支撐機構與結晶輪相鄰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劈尖的尖端插入結晶輪的結晶腔底部;所示第二劈尖設置在下帶輪的上方;由第二劈尖以及結晶輪和下帶輪之間的鋼帶構成鑄坯支撐機構。進一步的,設置有安裝在機架上的推板機構;所述推板機構包括翻轉體及翻轉體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體的一端與機架鉸接并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一端端頭的外側,鉸接軸的軸向平行于結晶輪軸向,在驅動機構作用下翻轉體繞鉸接軸轉動。進一步的,在所述引橋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軸向的限位輥;在所述翻轉體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軸向的連接托輥,所述翻轉體通過連接托輥的托輥軸與機架鉸接;所述連接托輥與限位輥相鄰且兩者之間的輥縫寬度和鑄坯厚度相適應。進一步的,所述翻轉體由翻轉體支架及安裝在翻轉體支架一組支撐托輥構成,各支撐托輥的軸向均平行于連接托輥軸向;所述驅動機構由一端與機架鉸接、另一端與翻轉體支架鉸接的直線驅動機構構成。進一步的,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為平滑的曲面;對應翻轉體由下至上翻轉的極限位置,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和引橋的輸送曲面之間形成寬度與鑄坯厚度相適應的間隙。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拉坯口和引橋之間增設鑄坯支撐機構,使得引橋低的一端外移,從而降低了引橋的坡度,因此能夠增強引橋對其上鑄坯的支撐能力;其次,通過鑄坯支撐機構對拉坯口和引橋之間的鑄坯形成良好的支撐,能夠避免鑄坯懸空;其三,通過鑄坯支撐機構在開澆時對鑄坯的坯頭進行臨時支撐,能夠方便通過人工或設備將坯頭轉移至引橋及輸送輥道上,因此能夠避免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鉛帶在自重作用下變形甚至斷裂,適用于鉛帶尤其是大斷面鉛帶的生產。
圖1是本發(fā)明鋼帶輪式連鑄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包括機架100、結晶輪200、鋼帶輪系、無頭鋼帶301、鑄坯輸送機構;所述結晶輪200的外圓柱面上設置有內凹的結晶腔;所述鋼帶301通過鋼帶輪系繃緊并繞過結晶輪200,通過鋼帶301封閉結晶輪 200的部分結晶腔構成型腔,所述型腔的一端為澆鑄口 203、另一端為拉坯口 204 ;所述鑄坯輸送機構包括引橋Iio和輸送輥道120,所述引橋110—端高于另一端并構成平滑的輸送曲面;由過結晶輪200軸向的縱向平面將結晶輪200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所述澆鑄口 203位于結晶輪200第一區(qū)域的上部,所述引橋110高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上方、低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所述輸送輥道120 —端位于結晶輪200上方并與引橋110高的一端相連、另一端位于結晶輪200第一區(qū)域的外側;所述拉坯口 204位于結晶輪 200第二區(qū)域的下部;設置有固定在機架100上的鑄坯支撐機構,所述鑄坯支撐機構由結晶輪200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斜向下延伸至結晶輪200的拉坯口 204位置的上方,由鑄坯支撐機構形成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鑄坯支撐面;所述引橋110低的一端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200 —端的上方。通過在拉坯口 204和引橋110之間增設鑄坯支撐機構,使得引橋110低的一端外移,從而降低了引橋110的坡度,因此能夠增強引橋110對其上鑄坯的支撐能力;其次,通過鑄坯支撐機構對拉坯口 204和引橋110之間的鑄坯形成良好的支撐,能夠避免鑄坯懸空;其三,通過鑄坯支撐機構在開澆時對鑄坯的坯頭進行臨時支撐,能夠方便通過人工或設備將坯頭轉移至引橋110及輸送輥道120上,因此能夠避免拉坯口 204和輸送輥道之120間的鉛帶在自重作用下變形甚至斷裂,適用于鉛帶尤其是大斷面鉛帶的生產。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越大,則鑄坯支撐結構對鑄坯的支撐效果越差。因此,為了保證鑄坯支撐面對鑄坯的支撐效果,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小于或等于60°。進一步的,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小于結晶輪200對應位置的外圓柱面切向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時,在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接處對鑄坯形成折彎,會妨礙鑄坯和結晶輪200的脫離。因此,最好的,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對應位置的外圓柱面的切向平面上。但由于鑄坯支撐面131與結晶輪200相連處位于拉坯口 204上方,因此在相切的前提下,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還受拉坯口 204設置位置的影響;而拉坯口 204設置的位置,又會影響鋼帶輪系尤其是下帶輪303的設置空間。具體的說,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越大,則下帶輪303的設置空間越大,設置越方便。因此,為了方便下帶輪303的設置,同時避免鑄坯支撐結構和下帶輪303產生干涉, 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大于或等于30°。具體的,在如圖1所示的實例中,適應于大斷面鉛帶的鑄造,為了增加鋼帶301的強度,增大了鋼帶301的厚度,相應的,為了保證鋼帶301在鋼帶輪系上的繃緊,增大了各鋼帶輪的外徑,因此為了保證下帶輪303的設置,拉坯口 204位置的切向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為44°。上述鑄坯支撐機構可以采用任意的結構,如板、輥道等。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簡化結構,設置有固定在機架100上的用于分離結晶輪200和鑄坯的第一劈尖131和用于分離鑄坯和鋼帶301的第二劈尖132 ;所述第一劈尖131位于拉坯口 204的上方及鑄坯支撐機構與結晶輪200相鄰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劈尖131的尖端插入結晶輪200的結晶腔底部;所示第二劈尖132設置在下帶輪303的上方;由第二劈尖132以及結晶輪200和下帶輪303之間的鋼帶301構成鑄坯支撐機構。鑄坯支撐機構包括結晶輪200和下帶輪303 之間的鋼帶301,也即結晶輪200和下帶輪303為間隔設置,通過對應鉛帶的自重,能進一步增大鋼帶301的張力,進一步保證鋼帶301對型腔的密封。進一步的,設置有安裝在機架100上的推板機構170 ;所述推板機構包括翻轉體及翻轉體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體的一端與機架100鉸接并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 200 一端端頭的外側,鉸接軸的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在驅動機構作用下翻轉體繞鉸接軸轉動。在開澆時,翻轉體位于初始位置,通過鑄坯支撐機構和翻轉體對鑄坯進行臨時支撐;隨連鑄的進行,當鑄坯達到一定的長度后,鑄坯的坯頭延伸至翻轉體,翻轉體通過驅動機構向上翻轉,從而帶動鑄坯向上翻轉,鑄坯坯頭在自重作用下掉落至輸送輥道120上,并通過鑄坯的自重保證了鑄坯同引橋110、輸送輥道120的配合,從而避免了通過人工將坯頭轉移至引橋及輸送輥道上時,可能的對鑄坯的損壞。該操作同樣適用于生產過程中,鉛帶斷裂后從新將鉛帶送至輸送輥道120。為了避免在翻轉體向上翻轉的過程中,鑄坯與翻轉體完全脫離并向下掉落,就需要增大翻轉體向上翻轉的速度,從而將鑄坯及其坯頭甩出,因此對引橋110、輸送輥道120、 鑄坯的沖擊均較大。因此,進一步的,在所述引橋110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限位輥111 ;在所述翻轉體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連接托輥172,所述翻轉體通過連接托輥172的托輥軸171與機架100鉸接;所述連接托輥172與限位輥111相鄰且兩者之間的輥縫寬度和鑄坯厚度相適應。通過連接托輥172與限位輥111對鑄坯形成夾持,能在翻轉過程中對鑄坯形成一定的支撐和限位,因此能夠有效降低對翻轉速度的要求,從而降低了對引橋110、輸送輥道120、鑄坯的沖擊。進一步的,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為平滑的曲面;對應翻轉體由下至上翻轉的極限位置,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和引橋110的輸送曲面之間形成寬度與鑄坯厚度相適應的間隙。鑄坯能沿鑄坯翻轉面和輸送曲面之間的間隙向上延伸,由于間隙的限位作用,因此無需通過翻轉操作將坯頭送至輸送輥道120,進而通過鑄坯的自重保證了鑄坯同引橋110、輸送輥道120的配合。因此,能夠大大縮短需要翻轉的鑄坯長度,翻轉的鑄坯重量小,翻轉速度要求低,能進一步的降低了對引橋110、輸送輥道120、鑄坯的沖擊;同時,鑄坯長度的縮短也縮短了對翻轉體長度的需要,因此進一步方便了推板機構170和鑄坯支撐機構的設置。另外,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卷板、連軋速率的波動,導致同連鑄速率存在一定的速度差,鑄坯會在引橋110處拱起,此時可通過調整弧形的翻轉體的狀態(tài)對拱起的鑄坯進行限位和支撐,避免了鑄坯的變形和斷裂。翻轉體可以由輥道、弧形板等構成。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方便弧形翻轉體的設置,具體的,所述翻轉體由翻轉體支架174及安裝在翻轉體支架174—組支撐托輥173 構成,各支撐托輥173的軸向均平行于連接托輥172軸向;所述驅動機構由一端與機架100 鉸接、另一端與翻轉體支架174鉸接的直線驅動機構175構成,所述直線驅動機構175為油缸。
權利要求
1.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包括機架(100)、結晶輪 000)、鋼帶輪系、無頭鋼帶(301)、鑄坯輸送機構;所述結晶輪Q00)的外圓柱面上設置有內凹的結晶腔;所述鋼帶(301)通過鋼帶輪系繃緊并繞過結晶輪000),通過鋼帶(301)封閉結晶輪O00)的部分結晶腔構成型腔,所述型腔的一端為澆鑄口 003)、另一端為拉坯口 (204);所述鑄坯輸送機構包括引橋(110)和輸送輥道(120),所述引橋(110) —端高于另一端并構成平滑的輸送曲面;由過結晶輪(200)軸向的縱向平面將結晶輪(200)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所述澆鑄口(20 位于結晶輪(200)第一區(qū)域的上部,所述引橋(110) 高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上方、低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所述輸送輥道(120) —端位于結晶輪(200)上方并與引橋(110)高的一端相連、另一端位于結晶輪 (200)第一區(qū)域的外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坯口(204)位于結晶輪(200)第二區(qū)域的下部;設置有固定在機架(100)上的鑄坯支撐機構,所述鑄坯支撐機構由結晶輪(200)第二區(qū)域的外側斜向下延伸至結晶輪O00)的拉坯口(204)位置的上方,由鑄坯支撐機構形成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鑄坯支撐面;所述引橋(110)低的一端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200) —端的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小于或等于6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位于結晶輪(200)對應位置的外圓柱面的切向平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鑄坯支撐面與結晶輪(200)相鄰的一端同水平方向的銳角夾角大于或等于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固定在機架(100)上的用于分離結晶輪(200)和鑄坯的第一劈尖(131)和用于分離鑄坯和鋼帶(301)的第二劈尖(132);所述第一劈尖(131)位于拉坯口(204)的上方及鑄坯支撐機構與結晶輪(200)相鄰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劈尖(131)的尖端插入結晶輪 (200)的結晶腔底部;所示第二劈尖(13 設置在下帶輪(303)的上方;由第二劈尖(132) 以及結晶輪(200)和下帶輪(303)之間的鋼帶(301)構成鑄坯支撐機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安裝在機架(100)上的推板機構(170);所述推板機構包括翻轉體及翻轉體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體的一端與機架(100)鉸接并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200) —端端頭的外側,鉸接軸的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在驅動機構作用下翻轉體繞鉸接軸轉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橋(Iio)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限位輥(111);在所述翻轉體與鑄坯支撐機構相鄰一端的端頭設置有軸向平行于結晶輪(200)軸向的連接托輥(172),所述翻轉體通過連接托輥(172)的托輥軸(171)與機架 (100)鉸接;所述連接托輥(17 與限位輥(111)相鄰且兩者之間的輥縫寬度和鑄坯厚度相適應。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體由翻轉體支架(174)及安裝在翻轉體支架(174) —組支撐托輥(173)構成,各支撐托輥(173)的軸向均平行于連接托輥(17 軸向;所述驅動機構由一端與機架 (100)鉸接、另一端與翻轉體支架(174)鉸接的直線驅動機構(175)構成。
9.如權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其特征在于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為平滑的曲面;對應翻轉體由下至上翻轉的極限位置,由翻轉體形成的鑄坯翻轉面和引橋(110)的輸送曲面之間形成寬度與鑄坯厚度相適應的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有色合金的連鑄設備,提供了一種設置有鑄坯輸送機構的連鑄鉛帶用鋼帶輪式連鑄機,由過結晶輪軸向的縱向平面將結晶輪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澆鑄口位于第一區(qū)域上部,拉坯口位于第二區(qū)的下部;設置有固定在機架上并由第二區(qū)域外側斜向下延伸至拉坯口位置上方的鑄坯支撐機構,引橋高的一端位于結晶輪上方、低的一端位于鑄坯支撐機構遠離結晶輪一端的上方,輸送輥道一端位于結晶輪上方并與引橋高的一端相連、另一端位于結晶輪第一區(qū)域的外側。通過在增設鑄坯支撐機構,降低引橋坡度,為拉坯口和引橋之間鑄坯提供支撐,能夠避免拉坯口和輸送輥道之間的鉛帶在自重作用下變形甚至斷裂,適用于鉛帶尤其是大斷面鉛帶的生產。
文檔編號B22D11/06GK102407301SQ20111037837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馮旭龍, 唐曉東 申請人:馮旭龍, 德陽宏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