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研磨吸塵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塵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以隨著施工時操作位置的移動而移動之研磨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的室內(nèi)裝璜,最基本的工序首先必須將墻面研磨平整,然后在研磨平整的墻面上粘貼上裝飾性墻布或進行油漆工程。目前研磨機之種類很多,有雙回轉式之高轉速低扭力機種、也有專用供較粗糙表面處理之單回轉式之低轉速高扭力研磨機,并配合不同之被研磨表面,又可分為平磨及側磨兩種操作方式;然而,不論上述何種研磨機,研磨機在研磨作業(yè)時必然會產(chǎn)生許多研磨屑或粉末, 而所產(chǎn)生的研磨屑或粉末對于人身的健康都有不良影響,甚者更可能造成職業(yè)傷害,成為終身的遺憾。雖然目前操作人員于研磨時,大多戴上口罩進行施工,然而口罩僅能過濾一部分之研磨屑或粉末進入身體內(nèi),大部分塵屑還會隨著操作者的呼吸而進入肺部,仍然會造成身體上之傷害。由此可見,上述習用之研磨機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者,而亟待加以改良創(chuàng)新。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從而開發(fā)一種使用者于研磨時, 可將研磨產(chǎn)生之粉塵透過吸塵裝置集塵,避免粉塵于空氣中漫天飛舞而造成身體傷害之研磨吸塵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座體,所述座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一吸塵裝置,所述吸塵裝置設置于座體之容置空間內(nèi);一調(diào)整機構及固定于調(diào)整機構上之連通管,所述調(diào)整機構系設置于座體之容置空間內(nèi),用于控制連通管上、下位移作動;所述連通管的一端與吸塵裝置相互連接;一研磨裝置,所述研磨裝置與連通管另一端相互連接,該研磨裝置包含有殼體及位于殼體內(nèi)之研磨機,研磨機之研磨面則外露于殼體外,研磨機與殼體間設有彈性組件,使得研磨機可相對于殼體底部彈性往復作動。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作為優(yōu)選,所述座體系通過金屬板體相互組合連接而成,使其分別形成頂面、底面及連接頂面、底面之側面,通過板體使得座體內(nèi)側形成一容置空間。作為優(yōu)選,所述座體底面設有復數(shù)滑動輪,供座體滑動位移。[0016]作為優(yōu)選,所述吸塵裝置外連接有一吸塵管,所述吸塵管系與連通管相互連接。作為優(yōu)選,所述調(diào)整機構為螺桿與螺帽配合機構,所述配合機構上設有可旋轉控制螺桿位移量之控制盤。所述控制盤可以為手動,也可以連接有電子控制裝置。作為優(yōu)選,所述殼體由金屬板體組合而成,通過板體使其形成有頂面開放式之容置空間,板體底部則設有一穿孔,穿孔下方連接有可與連通管相互套接之套接管,使得殼體容置空間與連通管相互連通。作為優(yōu)選,所述殼體底部則另設有至少一個以上與研磨機相互連接的定位柱,提供研磨機相對于殼體彈性往復作動時之穩(wěn)定性及水平性。作為優(yōu)選,所述吸塵裝置系為氣旋式吸塵器或水過濾型吸塵器。作為優(yōu)選,所述研磨機系為偏心式研磨機。作為優(yōu)選,所述連通管系為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使用者于研磨的同時,可將研磨產(chǎn)生之粉塵通過吸塵裝置集塵,其動作靈活,使用方便,避免粉塵于空氣中漫天飛舞而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立體分解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立體組合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完整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研磨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體實施示意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面實施前示意圖;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面實施后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座體,11、頂面,12、底面,13、側面,14、容置空間,15、滑動輪,2、
吸塵裝置,21、吸塵管,3、研磨裝置,31、殼體,32、研磨機,321、研磨面,33、容置空間,34、穿孔,35、套接管,36、彈性組件,37、定位柱,4、調(diào)整機構,41、控制盤,5、連通管,6、控制開關,
7、墻面,8、粉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如圖1-3所示的研磨吸塵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包含有一座體I、一吸塵裝置2、一研磨裝置3、一調(diào)整機構4及與調(diào)整機構4連動之連通管5。所述座體I系通過金屬板體相互組合連接而成,使其分別形成頂面11、底面12及連接頂面11、底面12之側面13,通過板體使得座體I內(nèi)側形成有一容置空間14,座體I底面12則可設有復數(shù)滑動輪15,供座體I滑動位移。所述吸塵裝置2系設置于座體I之容置空間14內(nèi),而吸塵裝置2外則連接有一吸塵管21,且吸塵管21系與連通管5相互連接,透過吸塵裝置2所產(chǎn)生之吸力而可吸引連通管5內(nèi)之粉塵;上述之吸塵裝置2系可為氣旋式吸塵器或水過濾型吸塵器。所述調(diào)整機構4系設置于座體I之容置空間14內(nèi),于此實施例中,該調(diào)整機構4系為螺桿與螺帽配合機構,上面連接有控制盤41,所述控制螺桿之控制盤41系設置于座體 I頂面11上,提供使用者通過旋轉控制盤41而控制螺桿之位移距離;所述調(diào)整機構與連通管固定連接。此外,本實用新型之調(diào)整機構4除了可通過旋轉控制盤41加以調(diào)整外,使用者亦可于控制盤41上連接有電子控制裝置(圖面未標示),通過電子控制亦可相同達到控制螺桿位移距離之效果。所述連通管5,系為中空管體并設置連接于調(diào)整機構4上,使得連通管5得以透過調(diào)整機構4而上、下位移作動,該連通管5之一端則與吸塵裝置2之吸塵管21相互連接,另端則與研磨裝置3連接;上述之連通管5系為金屬管體所制成,但不以金屬材質(zhì)為限,如也可采用塑料制作。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研磨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所述之研磨裝置3系與連通管5相互連接,研磨裝置3包含有殼體31及研磨機32 ;該殼體31系由金屬板體所組成, 通過板體使其形成有頂面開放式之容置空間33,殼體31底部則設有一穿孔34,穿孔34下方則連接有可與連通管5相互套接之套接管35,使得殼體31、容置空間33與連通管5相互連通;所述研磨機32系設置于殼體31容置空間33內(nèi),上述之研磨機32系為偏心式研磨機, 而研磨機32與殼體31底部間則設有彈性組件36,使得研磨機32可相對于殼體31底部彈性往復作動,殼體31底部則另設有復數(shù)與研磨機32相互連接的定位柱37,提供研磨機32 相對于殼體31彈性往復作動時之穩(wěn)定性,研磨機32頂面之研磨面321則外露于殼體31頂面,通過研磨機32帶動研磨面321旋轉作動后,提供研磨之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系設有彈性組件36及定位柱37,因此于研磨之過程中,研磨面321透過彈性組件36而可與墻面維持一定之平整度,若墻面有不平整之情況時,定位柱37亦可維持研磨面321因彈性組件36之彈性擠壓而維持位移水平,此外,研磨后所產(chǎn)生之粉塵亦透過殼體31之穿孔34而進入連通管內(nèi)。此外,本實用新型之吸塵裝置2及研磨裝置3之電源系可整合于單一電源開關上, 透過單一電源開關而控制本實用新型所需之電力,同時亦可于座體I頂面11設有可分別控制吸塵裝置2及研磨裝置3之控制開關6,提供使用者分別控制吸塵裝置2及研磨裝置3。如圖5-7所示,為本研磨吸塵裝置之立體及側面實施示意圖;實施時,使用者系旋轉調(diào)整機構4之控制盤41,使得研磨裝置3之研磨面321與墻面7相互貼合,此時再啟動吸塵裝置2及研磨裝置3,透過研磨機32帶動研磨面321之旋轉而研磨墻面7,研磨后所產(chǎn)生之粉塵8則進入研磨裝置3之殼體31內(nèi),并透過殼體31底部之穿孔34掉入連通管5內(nèi), 再藉由吸塵裝置2將連通管5內(nèi)之粉塵集中吸附,可避免研磨裝置3于研磨之過程中所產(chǎn)生之粉塵8布滿于周遭空氣中。綜上所述,本創(chuàng)作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顯示其迥異于現(xiàn)有技術之特征,為
一大突破。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之范圍。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座體,所述座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一吸塵裝置,所述吸塵裝置設置于座體之容置空間內(nèi);一調(diào)整機構及固定于調(diào)整機構上之連通管,所述調(diào)整機構系設置于座體之容置空間內(nèi),用于控制連通管上、下位移作動;所述連通管的一端與吸塵裝置相互連接;一研磨裝置,所述研磨裝置與連通管另一端相互連接,該研磨裝置包含有殼體及位于殼體內(nèi)之研磨機,研磨機之研磨面則外露于殼體外,研磨機與殼體間設有彈性組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系通過金屬板體相互組合連接而成,使其分別形成頂面、底面及連接頂面、底面之側面,通過板體使得座體內(nèi)側形成一容置空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底面設有復數(shù)滑動輪,供座體滑動位移。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裝置外連接有一吸塵管,所述吸塵管系與連通管相互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diào)整機構為螺桿與螺帽配合機構,所述配合機構上設有可旋轉控制螺桿位移量之控制盤。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由金屬板體組合而成,通過板體使其形成有頂面開放式之容置空間,板體底部則設有一穿孔,穿孔下方連接有可與連通管相互套接之套接管,使得殼體容置空間與連通管相互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底部則另設有至少一個以上與研磨機相互連接的定位柱,提供研磨機相對于殼體彈性往復作動時之穩(wěn)定性及水平性。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裝置系為氣旋式吸塵器或水過濾型吸塵器。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機系為偏心式研磨機。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研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管系為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研磨吸塵裝置,包含有一座體、一吸塵裝置、一研磨裝置、一調(diào)整機構及與調(diào)整機構連動之連通管;該吸塵裝置系設置于座體內(nèi)并與連通管相互連接,調(diào)整機構則設置于座體內(nèi),并可帶動連通管上、下位移作動,該研磨裝置系與連通管之另端相互連接,提供研磨裝置于研磨墻面時所產(chǎn)生之粉末進入連通管內(nèi),并透過吸塵裝置加以集塵。本實用新型在使用者于研磨的同時,可將研磨產(chǎn)生之粉塵通過吸塵裝置集塵,其動作靈活,使用方便,避免粉塵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文檔編號B24B37/34GK202344382SQ2011204987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fā)明者孔招全 申請人:孔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