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定位支座、設置于定位支座上用于驅動澆鑄料筒轉動的轉軸、澆鑄料筒、由澆鑄料筒引出的澆鑄管、模具槽,以及用于定位和引導模具槽移動的圓形軌道;澆鑄管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澆鑄管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和高壓泵;模具槽設置有多個模具單元,模具單元通過導流槽相連通;圓形軌道由相互配合的左半體和右半體構成。本實用新型避免金屬溶液溢出,降低模具裝置對澆鑄產品質量的影響,保證金屬澆鑄液排出的均一性,實現(xiàn)連續(xù)澆鑄作業(y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金屬溶液溢出造成的材料損失,保證澆鑄產品的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澆鑄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用金屬熔液澆鑄零件就是高溫金屬熔液的凝固過程,現(xiàn)有的澆鑄裝置大多采用模具裝置與澆鑄液噴出管道位置相對固定的形式,且模具裝置設置為單體式結構,當一個模具裝置中的金屬溶液達到預設值時,通過起重機或其它驅動機構將模具裝置移開,在整個澆鑄過程中,常出現(xiàn)模具中的澆鑄液注射量與要求值不一致,出現(xiàn)過多或過少的現(xiàn)象,即使同一批產品也很難保持均一性,而且容易產生金屬溶液溢出現(xiàn)象,與此同時,采用起重機式的起吊方式將金屬模具移開,會產生較大力度的振動,容易影響澆鑄的質量。與此同時,在現(xiàn)有澆鑄過程中,澆鑄液主要依靠重力的作用排出,難以形成穩(wěn)定、均勻澆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質量澆鑄產品的產生。
[0003]基于以上分析,設計一種新型的澆鑄裝置,在保證正常作業(yè)的同時,減少澆鑄作業(yè)時金屬模具的振動,降低模具振動對澆鑄產品的影響,提升澆鑄液排出的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提聞燒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澆鑄裝置在金屬零部件澆鑄過程中,模具裝置中的金屬溶液容易溢出、金屬模具移動式產生較高強度的振動影響澆鑄質量、金屬澆鑄液排出不均一穩(wěn)定性差,且不能實現(xiàn)連續(xù)澆鑄作業(yè)等技術缺點,提供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避免金屬溶液溢出,降低模具裝置對澆鑄產品質量的影響,保證金屬澆鑄液排出的均一性,實現(xiàn)連續(xù)澆鑄作業(y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金屬溶液溢出造成的材料損失,保證澆鑄產品的質量。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0006]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底座(I )、固定于底座(I)上的定位支座(2 )、設置于定位支座(2 )上用于驅動澆鑄料筒(4 )轉動的轉軸(3 )、澆鑄料筒(4)、由澆鑄料筒(4)引出的澆鑄管(5)、模具槽(9),以及用于定位和引導模具槽(9)移動的圓形軌道(14);所述澆鑄管(5)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6),澆鑄管(5)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所述模具槽(9)設置有多個模具單元(10),模具單元(10)通過導流槽(11)相連通;所述圓形軌道(14)由相互配合的左半體(12)和右半體(13)構成。
[0007]進一步,所述高壓噴頭(6 )與惰性氣體儲備室(7 )和高壓泵(8 )相連通。
[0008]進一步,所述導流槽(11)設置于模具單元(10)的上端口,導流槽(11)底部與模具單元(10)上端面相平齊。
[0009]進一步,所述模具槽(9)設置與圓形軌道(14)弧度相配合的弧形結構。
[0010]進一步,所述模具槽(9)可在圓形軌道(14)內移動。
[0011]進一步,所述模具槽(9)的周長小于圓形軌道(14)周長的一半。
[0012]進一步,所述澆鑄管(5)與澆鑄料筒(4)設置為一體式結構,轉軸(3)可驅動澆鑄管(5)沿圓形軌道(14)轉動。
[0013]進一步,所述轉軸(3)設置有內置式驅動電機。
[0014]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模具槽(9)可沿圓形軌道(14)在圓形軌道(14)內移動,與此同時,澆鑄管(5 )與澆鑄料筒(4)可跟隨模具槽(9 )移動,完成對指定模具單元(10 )的澆鑄作業(yè),此種設計結構,降低模具單元(10)移動時產生的巨大震動,降低對剛澆鑄完還未完成定型的澆鑄液的影響,提升產品質量。
[0016]2、本實用新型各模具單元(10)單元之間通過導流槽(11)相連通,導流槽(11)設置于模具單元(10)的上端口,導流槽(11)底部與模具單元(10)上端面相平齊,當某個模具單元(10)中的澆鑄液過多時,多余的澆鑄液就會通過導流槽(11)進入相鄰的模具單元
(10)中,避免澆鑄液的溢出和過多澆鑄液產生的不合格產品的發(fā)生。
[0017]3、本實用新型模具槽(9)的周長小于圓形軌道(14)周長的一半,當位于左半體
(12)的模具槽(9)中各模具單元(10)澆鑄完成時,可通過圓形軌道(14)移動至圓形軌道
(14)的右半體(13)進行冷卻定型,同時在左半體(12)更換新的模具槽(9)并進行澆鑄作業(yè),實現(xiàn)連續(xù)澆鑄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
[0018]4、本實用新型在澆鑄管(5)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6),澆鑄管(5)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在進行澆鑄作業(yè)時,利用高壓泵(8)將惰性氣體儲備室(7)中的惰性氣體輸送至澆鑄管(5)中與澆鑄液混合,并高壓噴頭(6)排出,此種設計結構,提升了澆鑄液排出時的均勻度,提升澆鑄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作業(y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閱附圖1及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底座(I)、固定于底座(I)上的定位支座(2 )、設置于定位支座(2 )上用于驅動澆鑄料筒(4 )轉動的轉軸(3)、澆鑄料筒(4)、由澆鑄料筒(4)引出的澆鑄管(5)、模具槽(9),以及用于定位和引導模具槽(9)移動的圓形軌道(14);所述澆鑄管(5)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6),澆鑄管(5)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所述模具槽(9)設置有多個模具單元(10),模具單元(10)通過導流槽(11)相連通;所述圓形軌道(14)由相互配合的左半體(12)和右半體(13)構成。
[0023]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高壓噴頭(6)與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相連通。
[0024]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導流槽(11)設置于模具單元(10)的上端口,導流槽(11)底部與模具單元(10)上端面相平齊。
[0025]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模具槽(9)設置與圓形軌道(14)弧度相配合的弧形結構。
[0026]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模具槽(9)可在圓形軌道(14)內移動。
[0027]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模具槽(9)的周長小于圓形軌道(14)周長的一半。
[0028]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澆鑄管(5)與澆鑄料筒(4)設置為一體式結構,轉軸(3)可驅動澆鑄管(5)沿圓形軌道(14)轉動。
[0029]優(yōu)選地,作為改進,所述轉軸(3)設置有內置式驅動電機。
[003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模具槽(9)可沿圓形軌道(14)在圓形軌道
(14)內移動,與此同時,澆鑄管(5 )與澆鑄料筒(4)可跟隨模具槽(9 )移動,完成對指定模具單元(10)的澆鑄作業(yè),此種設計結構,降低模具單元(10)移動時產生的巨大震動,降低對剛澆鑄完還未完成定型的澆鑄液的影響,提升產品質量。
[0031 ] 本實用新型各模具單元(10)單元之間通過導流槽(11)相連通,導流槽(11)設置于模具單元(10)的上端口,導流槽(11)底部與模具單元(10)上端面相平齊,當某個模具單元(10)中的澆鑄液過多時,多余的澆鑄液就會通過導流槽(11)進入相鄰的模具單元(10 )中,避免澆鑄液的溢出和過多澆鑄液產生的不合格產品的發(fā)生。
[0032]本實用新型模具槽(9)的周長小于圓形軌道(14)周長的一半,當位于左半體(12)的模具槽(9)中各模具單元(10)澆鑄完成時,可通過圓形軌道(14)移動至圓形軌道(14)的右半體(13)進行冷卻定型,同時在左半體(12)更換新的模具槽(9)并進行澆鑄作業(yè),實現(xiàn)連續(xù)澆鑄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
[0033]本實用新型在澆鑄管(5)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6),澆鑄管(5)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在進行澆鑄作業(yè)時,利用高壓泵(8)將惰性氣體儲備室(7)中的惰性氣體輸送至澆鑄管(5)中與澆鑄液混合,并高壓噴頭(6)排出,此種設計結構,提升了澆鑄液排出時的均勻度,提升澆鑄質量。
[003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澆鑄料筒(4)中儲存金屬澆鑄液,金屬澆鑄液經由澆鑄管
(5)并通過高壓噴頭(6)輸出至模具單元(10)中,在整個澆鑄過程中,模具槽(9)可在圓形軌道(14)上移動,與此同時,澆鑄管(5)及澆鑄料筒(4)亦可沿圓形軌道(14)做圓周運動,如圖1所示,在進行澆鑄作業(yè)的第一階段,模具槽(9)位于圓形軌道(14)的左半邊(12),待澆鑄作業(yè)完成后,模具槽(9)沿著圓形軌道(14)移動至圓形軌道(14)右半邊(13)進行進一步冷卻;隨后,如圖2所示,在左半邊(12)更換新的模具槽(9),繼續(xù)進行澆鑄作業(yè),依次類推,連續(xù)進行澆鑄作業(yè)。
[0035]本實用新型在澆鑄過程中,利用高壓泵(8)將惰性氣體儲備室(7)中的惰性氣體輸送至澆鑄管(5)中與澆鑄液混合,并高壓噴頭(6)排出,此種設計結構,提升了澆鑄液排出時的均勻度,提升澆鑄質量。
[0036]按照上述表述,即可完成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
[003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底座(I)、固定于底座(I)上的定位支座(2)、設置于定位支座(2 )上用于驅動澆鑄料筒(4 )轉動的轉軸(3 )、澆鑄料筒(4)、由澆鑄料筒(4)引出的澆鑄管(5)、模具槽(9),以及用于定位和引導模具槽(9)移動的圓形軌道(14);所述澆鑄管(5)出口端設置有高壓噴頭(6),澆鑄管(5)中部設置有依次相接的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所述模具槽(9)設置有多個模具單元(10),模具單元(10)通過導流槽(11)相連通;所述圓形軌道(14)由相互配合的左半體(12)和右半體(13)構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噴頭(6)與惰性氣體儲備室(7)和高壓泵(8)相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槽(II)設置于模具單元(10)的上端口,導流槽(11)底部與模具單元(10)上端面相平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9)設置與圓形軌道(14)弧度相配合的弧形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9)可在圓形軌道(14)內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9)的周長小于圓形軌道(14)周長的一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澆鑄管(5)與澆鑄料筒(4)設置為一體式結構,轉軸(3)可驅動澆鑄管(5)沿圓形軌道(14)轉動。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軌道的轉盤式連續(xù)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3)設置有內置式驅動電機。
【文檔編號】B22D35/04GK204094078SQ201420561807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張功政, 王銳 申請人:四川省金鐳鑄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