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碳馬氏體型彈簧鋼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屬于合金鋼領域。主要適用于制造中、重型車輛的等截面或板截面板簧,也可用作其它機械彈簧。
鋼板彈簧是支承車體重量,緩和震動的重要部件,它承受一定的負荷、沖擊、彎曲、扭轉和交變疲勞等多種應力作用,因此,應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良好配合及優(yōu)良的熱成形性和熱處理性能。
目前,世界各國彈簧鋼的實際碳含量均在0.4~0.7%(重量百分比)之間,且大多為油淬并中溫回火。例如美國的AISI9260、AISI9255、AISI6152;英國的En47、En11;日本的SuP6、SuP7、SuP9、SuP11;西德的60SiMn6、55Si7、50CrV4;我國的50CrVA、55SiMnVB、60Si2Mn等。這些鋼雖然都有較高的強度但其共同的缺點是韌性低,表面脫碳傾向大,因而疲勞壽命不高;另外,熱處理必須油淬,因而消耗了可貴的能源,污染了環(huán)境,影響工人的健康。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度高、韌性好、表面脫碳傾向小的水淬彈簧鋼。
本發(fā)明突破了現(xiàn)有彈簧鋼都是中碳含量的傳統(tǒng)局面,應用低碳馬氏體理論,首次在彈簧鋼中引入低碳馬氏體型鋼號,并綜合Si-Mn系和Cr-V系彈簧鋼于一體,在熱處理工藝上采取水淬加低溫回火,研制成功了一種新型彈簧鋼25Si2MnCrV。新型彈簧鋼25Si2MnCrV的具體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0.22~0.29%C、2.00~2.30%Si、1.20~1.50%Mn、0.60~0.90%Cr、0.07~0.15%V、RE(稀土)<0.1%,其余為Fe。
在成分上,碳含量降至0.30%以下,并與適量的Si配合,是本發(fā)明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目的是能實現(xiàn)水淬,避免脫碳和保持高的屈強比,Mn-Cr共用除提高淬透性外,還有一定的抗腐蝕作用;添加少量V主要是細化晶粒。
本發(fā)明的冶煉和軋制工藝與一般合金彈簧鋼相似,無特殊要求。熱處理采用水淬并低溫回火,這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淬火溫度為910~950℃,加熱總時間按1~2分鐘/毫米板厚計算,淬火介質為水,水溫≤50℃,回火溫度為260~310℃,保溫時間≥9分鐘/毫米板厚。
按照上述成分和熱處理工藝生產鋼板,在常溫下具有如下力學性能,即σb≥145kgf/mm2,σs≥130kgf/mm2,δ≥6、φ≥35%、αk≥6kg-m/cm3。
上述性能均高于60Si2Mn和55SiMnVB彈簧鋼的標準規(guī)定。此外,單片疲勞壽命比60Si2Mn和55SiMnVB彈簧鋼高40%以上,且脫碳傾向小,允許水淬,水淬時的全馬氏體深度可達30毫米,故綜合性能良好。
本發(fā)明經(jīng)濟效果顯著,淬火介質由傳統(tǒng)的礦物油改成水,使生產每噸鋼板彈簧可省油12kg;低溫回火比傳統(tǒng)的中溫回火,每噸鋼可節(jié)電19度。另外,在下料時可提高收得率,延長切割刀具的壽命,且無公害。
實施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化學成分范圍,在電爐上冶煉3爐鋼,3個鋼的具體化學成分如表1。經(jīng)軋制后,在930℃水淬,300℃回火,所得的力學性能如表2。
權利要求
1.一種合金彈簧鋼其特征在于具體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為0.22~0.29%C、2.00~2.30%Si,1.20~1.50%Mn、0.60~0.90%Cr、0.07~0.15%VRE(稀土)<0.1%,其余為Fe。
2.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彈簧鋼,其特征在于顯微組織為低碳馬氏體型。
專利摘要
本發(fā)明系合金彈簧鋼。主要用于制造中、重型車輛的等截面或變截面板簧。本發(fā)明突破了彈簧鋼均為中碳含量的傳統(tǒng)局面,采用低碳與高硅相匹配,水淬和低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獲得了高強度和高韌性的良好配合以及高的耐疲勞壽命等優(yōu)異的綜合性能。由于采用水淬工藝,每生產一噸鋼板可節(jié)油12公斤,節(jié)電19度,經(jīng)濟效果顯著,且無環(huán)境污染。
文檔編號C22C38/34GK86100259SQ86100259
公開日1987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1986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楊培義, 楊其萍, 朱親江, 劉喜林, 張建軍, 朱仁章, 劉慶華 申請人:冶金工業(yè)部鋼鐵研究總院, 南昌鋼鐵廠, 大冶鋼廠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