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豎爐加料設備布料斜槽的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豎爐加料設備布料斜槽的冷卻裝置,所述豎爐加料設備包括一個在豎爐頂部中心垂直安置的固定加料通道;一個同軸安裝在所述加料通道周圍的轉動套環(huán);一個同軸安裝在所述套環(huán)外部的固定外罩,所述外罩與套環(huán)在橫向確定一個基本呈環(huán)形的空腔,該空腔借助于一個牢固地連結在轉動套環(huán)上的隔圈與豎爐內部隔開;一個以可轉動方式安裝在轉動隔圈中的布料斜槽;一個使套環(huán)和隔圈圍繞豎爐和加料通道的垂直軸線轉動的傳動裝置;兩個在所述空腔中沿直徑相對布置的傳動箱體,所述傳動箱體與轉動隔圈一起圍繞所述垂直軸線轉動,并對斜槽懸掛軸起作用使后者繞一根水平軸線轉動;一個固定在轉動套環(huán)上端的環(huán)形供應槽,它的同心內外壁在一個固定頂板中滑動,至少一根管子穿過所述固定頂板使得供應給環(huán)形槽的冷卻流體能夠進入。
專利US-A-3,880,302介紹過一種同類型的加料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所擔心的是,加料設備沒有當前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料鐘,也就是說,這種設備必須要在非常困難的條件,尤其要在因高溫和氣體中充滿腐蝕性和磨蝕性粉塵的條件下來盡好的完成操作。
為了減輕最嚴重的受損部件,這尖加料設備最初提供了不可控制的惰性氣體環(huán)流,所用的惰性氣體具有壓力,并在環(huán)形空腔中實使冷卻。這種環(huán)流具有雙重作用,即冷卻受惰性氣體圍住的部件,并防止磨蝕性粉塵進入環(huán)形空腔,它是以惰性氣體朝著豎爐內部的相反方向流過將固定構件和轉動構件分開的迷宮來達到。
最近有人推薦(見文件EP-B1-0,116,142)用水冷系統(tǒng)代替以不可控制的惰性氣體接觸冷卻的冷卻系統(tǒng),所述水冷系統(tǒng)借助冷卻蛇形管來冷卻轉動隔圈。因此,這種冷卻直接保護轉動隔圈的壁,從而減少了對于其它零件(例如軸承、齒輪等等)的熱傳遞(傳導或者輻射)。
迄今為止,還沒有過冷卻布料斜槽的打算。原因之一是至今對于具有豎爐上部工作溫度的斜槽的冷卻還沒有緊迫的需求,上述傳動裝置冷卻系統(tǒng)已能使斜槽滿意地工作,因此,沒有必要直接冷卻斜槽。然而,由于現(xiàn)用采用動力推動的煤噴射工藝替代傳統(tǒng)的石油衍生燃料,情況已發(fā)生變化。使用這種固體燃料導致豎爐中心區(qū)域溫度升高,在加料平面上方的峰值可能超過1000℃,這樣的高溫會使保護斜槽的抗磨板書強度降低,從而導致維修和更換頻繁,以及斜槽機械強度下降。
確實,專利GB-1,487,527推薦了一種布料斜槽,斜槽上具有供冷卻系統(tǒng)使用的雙層壁,所推薦的冷卻系統(tǒng)使用與氣體直接接觸的方法進行冷卻,它把穿過斜槽懸掛軸的斜槽冷卻回路與一個環(huán)形空腔相連,并在環(huán)形空腔中注入惰性氣體,以便惰性氣體能在斜槽內部傳送得盡量遠些。但是,這一推薦不能為斜槽提供有效的冷卻,因為在冷卻系統(tǒng)通道出現(xiàn)阻力的條件下,惰性氣體只能以無規(guī)則的形式流入斜槽冷卻回路。為了冷卻有效,就應提高箱體內部惰性氣體的壓力,但這會導致氣體通過保持氣體用的迷宮處大量漏出,因而導致氣體過度損耗。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本文開端處介紹的加料設備中的布料斜槽提供一種可控制的槽形冷卻裝置。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發(fā)明裝置的基本特征為,布料斜槽包括一個用來冷卻斜槽體下表面的回路,它通過管道與環(huán)形槽直接相連,所述管道沿軸向穿過斜槽懸掛軸和轉動接頭。
根據(jù)一個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冷卻流體是一種惰性氣體,其中可能加有少量水或水蒸汽以便增加其熱容量。
該斜槽冷卻系統(tǒng)可由包圍著槽體下表面的雙層壁構成,并由縱向隔板分成多個獨立的隔間,所述隔間在朝向豎爐內側面的斜槽端部是敞開的。
所述環(huán)形槽最好與一個環(huán)形密封圈配合,所述密封圈固定在頂板上并且伸入環(huán)形槽內部,并且具有與環(huán)形槽內壁構成多重迷宮環(huán)的內外凸肋。
因此,本發(fā)明能提供一種便于引導的冷卻,只要朝需要冷卻的地方輸送惰性氣體即可。
穿過斜槽懸掛軸的通道可以由一根可靠地依附在懸掛軸上的同軸導管構成,所述導管穿過懸掛軸,并且通過一個補償器和一個前沿密封與斜槽的一側相連。這種結構可用來提供料槽及其懸掛軸之間膨脹所需的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也可用一根能少量變形的薄管來代替補償器。
此外還可使用水作為冷卻流體,冷卻水可通過一根懸掛軸進入斜槽冷卻回路,然后通過另一根相對的懸掛軸排出。
用水冷的斜槽冷卻回路可包括一根“U”形的、沿縱向埋藏在一個耐火材料層中的蛇形管,所述耐火材料層圍繞著糞槽體下表面,并處于一個金屬外套的內部。這樣的蛇形管還可進一步包括多個用于熱交換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在耐火材料層本體中的全部蛇形管的任何一個側壁上橫向伸出。在厚度方向,這些散熱片既可做在蛇形管和槽體之間,也可做在蛇形管和外套之間,還可做在蛇形管和耐火材料層的中間。
根據(jù)另一個本發(fā)明實施例,斜槽冷卻回路包括兩根分開的“U”形蛇形管,它們在斜槽槽體下方縱向延伸,并且分別與兩個穿過每根懸掛軸的同軸的入口和出口通道相連。
根據(jù)一個優(yōu)先的本發(fā)明實施例,兩根“U”形的蛇形管相對于槽體的縱向中軸線同軸地排列,而且冷卻水以相反的方向從它們內部流過。在使用惰性氣體冷卻的情況下,穿過懸掛軸的通道可由多根具有可變形管壁的導管構成,也可由波紋管類型的補償器構成,以便在斜槽及其懸掛由之間保持一定的運動自由度。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介紹幾個實施例,使本發(fā)明的其它細節(jié)和特征更加明顯,其中
圖1簡略地畫出采用氣體的斜槽冷卻裝置的第一實施例;
圖2簡略地畫出通過環(huán)形供應槽的一個垂直橫截面;
圖3簡略地畫出通過該斜槽懸掛軸的一個垂直橫截面;
圖4和圖5畫出斜槽冷卻回路的細部;
圖6畫出穿過斜槽懸掛軸的一個通道的第一實施例;
圖7畫出穿過斜槽懸掛軸的一個通道的第二實施例;
圖8簡略地畫出一個用水冷卻斜槽的系統(tǒng);
圖9簡略地畫出通過斜槽懸掛軸的一個垂直橫截面,所述斜槽裝備著斜槽冷卻回路第一實施例;
圖10和11簡略地畫出該斜槽冷卻回路第一實施例的細部;
圖12、13和14表示出與冷卻蛇形管相連的散熱片的三種不同布置形式;
圖15簡略地畫出通過斜槽懸掛軸的一個垂直橫截面,所述斜槽裝備著水冷卻回路第二實施例;
圖16和17簡略地畫出圖15所示的斜槽冷卻回路的細部;
圖18和20簡略地畫出穿過斜槽懸掛軸的冷卻水通道的兩個實施例;
圖19和21表示穿過斜槽懸掛軸的同軸雙冷卻水通道的兩個實施例。
首先,圖1畫出一個布料斜槽30的上部,該斜槽的傳動和懸掛機構具有上述專利US-A-3,880,302中所介紹的類型,因而只作簡單描述,讀者可參閱該項專利以便得知詳情。
斜槽30由兩根懸掛軸32、34懸掛,以便能環(huán)繞后者的水平軸線轉動,這兩根軸被安置在一個轉動隔圈36中,能在傳動裝置作用下圍繞垂直軸線0轉動,所述傳動裝置沒有畫出,在上述專利中對它有較詳細的介紹。
斜槽30圍繞其懸掛軸水平軸線的轉動是借助于兩個箱體38、40產生的,所述箱體38、40跟隔圈36、斜槽30一起圍繞垂直軸線0運動。所述傳動、懸掛機構被容納在一個密封罩42中,密封罩的頂板44包括一個帶有通道46的孔,所述通道46允許正在加入的爐料流過,進入一個同軸的、成為隔圈36的一部分的轉動套環(huán)48。
套環(huán)48的上部周圍做出一個環(huán)形槽50,其內壁(由套環(huán)48構成)和外壁在固定頂板44的相應溝槽中滑動。根據(jù)文件EP-B1-0,116,142,環(huán)形槽50(細部如圖2所示)是一個為蛇形管(未畫出)供應流體的溝槽,它還為套環(huán)48和轉動隔圈36周圍提供冷卻水,所述冷卻水的參考標號為52,它裝在環(huán)形槽50底部的一個隔倉中。
根據(jù)本發(fā)明,環(huán)形槽50還作為冷卻用惰性氣體的入口,所述惰性氣體經管道54、56(見圖1)送往斜槽30的懸掛軸32、34上安裝的轉動接頭58、60。
惰性冷卻氣體能通過頂板44的通道62進入環(huán)形槽50。為了使惰性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注入環(huán)形槽50,而不致造成大量漏入密封罩42內部這一危險,環(huán)形槽50的內部包括一個內外表面均有多個凸肋66與環(huán)形密封圈64,此處所述的凸肋66與環(huán)形槽50的內外表面相吻合,因而形成一個能造成明顯壓降的多重迷宮,使得裝在環(huán)形槽50中的惰性氣體不會從密封圈邊緣大量漏出。
為了提高惰性氣體的熱容量和增加其冷卻能力,可在環(huán)形槽50高度處往惰性氣體注入少量水或水蒸汽。
圖3畫出斜槽30的懸掛軸以及氣體冷卻回路實施例的一些細部,所述斜槽可以具有如同專利GB-1,487,527中所介紹的類型,也就是說,可包括一個內部具有耐磨板襯里(未畫出)的半圓筒形槽體68,槽體68具有兩個鴨嘴形橫向掛鉤70、72,因而能可拆裝地掛地懸掛軸32和34上,并借助于后者圍繞著水平軸線作傾斜。
槽體68的下部襯有一個外套74,從而構成一個冷卻該槽體用的空腔,外套74最好用隔板76沿縱向分成多個單獨的隔間74a、74b、74c和74d,在朝向爐子內側面的斜槽30端部這些隔間是敞開的。每個隔間都由管子78、80供氣,所述管子位于斜槽30的上部區(qū)域的槽體68內部,每根管子都包括在槽體68內側的一個弧形部分和貼近掛鉤70、72的縱向部分,所述縱向部分再與軸向穿過軸32、34并與轉動接頭58、60相接的通道連結。
在簡圖3至5中用箭頭指明氣體的流動方向,從而將使用惰性氣體的冷卻系統(tǒng)清楚地表達出來。這一系統(tǒng)不僅為斜槽的槽體68提供了有效的冷卻,還冷卻了斜槽懸掛軸。從下端離開斜槽30的氣體在爐內與爐子上部的氣體混合在一起。
圖6簡略地畫出一個穿過懸掛軸32的氣體通道第一實施例,根據(jù)這個實施例,將一根導管82同軸地安裝在軸32內部,導管82可靠地依附在軸32上,但能朝此圖的左方軸向脫開后者。導管82的內側具有一具波紋管補償器84,它借助于一個環(huán)狀物85彈性地頂在一個孔的外部邊緣上,以便與斜槽的掛鉤70接通。補償器84允許斜槽和它的懸掛軸32之間有一些運動自由度,以便抵消熱變形以及制造誤差。而且,考慮到惰性氣體壓力不是很高這一事實,補償器84的彈性能在掛鉤70和導管82之間提供足夠的密封。
圖7畫出一個穿過懸掛軸的通道的另一個實施例。在圖7實施例中,由圖6補償器84提供的機動性改由一根具有可少量變形薄壁的導管86提供。該導管86同軸地穿過軸32,并插進掛鉤70的一個相應孔洞中,形成程度足夠的密封。
圖8畫出斜槽30的一個水冷卻系統(tǒng)的實施例,所述冷卻水流過將環(huán)形槽50與一根或兩根斜槽懸掛軸相連的管道,并通過斜槽內部的蛇部管。如圖8所示,懸掛軸32借助于一根管道88并通過一個轉動接頭90與環(huán)形槽50相連。管道88最好包括一個旋塞92,以便發(fā)現(xiàn)漏水時關閉這個冷卻系統(tǒng)。旋塞92可以是一個帶有轉動手柄的旋塞,借助于一根插入密封罩42的孔洞94的桿就可開啟,而關閉旋塞是自動進行的,其方法是在隔圈圍繞爐子垂直軸線0轉動期間借助于通過孔洞94插入的桿使手柄朝板倒方向轉動。這種安排使旋塞可在保持密封罩內外部密封性的狀態(tài)下操作。
在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冷卻水通過一個轉動接頭96進入回路,并且在流經斜槽冷卻回路之后從另一個接頭90排出。從轉動接頭90排出的冷卻水回落到一個收集器中,該收集器與文件EP-B1-0,116,142介紹的裝置一致。
圖10和11畫出一個用于圖8系統(tǒng)的斜槽冷卻回路的第一實施例。該冷卻回路基本上包括一根“U”形蛇形管100,它的兩根支管沿著槽體68的外側在中軸線的兩邊縱向延伸,這根蛇形管100由兩根管子連接到斜槽懸掛軸32、34的軸線上,冷卻水按圖9、11中箭頭所示方向流動。
為了改善熱交換,在蛇形管100全長的任何一個側面上做出導熱良好材料(例如銅)制造的散熱片102。圖12至14畫出這些散熱片的不同形狀和布置。這幾張圖中的每一張都以橫截面形式畫出穿過耐火材料層104的冷卻蛇形管100,所述耐火材料層104位于一個金屬外套106內部的槽體68外表面周圍。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冷卻散熱片102a布置在槽體68和蛇形管100之間,并與所述槽體和蛇形管直接接觸。
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散熱片102b在耐火材料層104的主體中延伸,大約在后者厚度的中心,并且用銅焊焊在蛇形管100的兩側。
而在14所示的實施例中,蛇形管100在槽體68和散熱片102c之間延伸,因此安排在外套106側的散熱片和槽體68之間形成一個熱橋。
十分明顯,在圖11所示的實施例中,由于采用沿著一個方向的單根蛇形管,靠近回路進口的斜槽側邊比起冷卻水離開斜槽的相對側來,得到較好的冷卻。15至17畫出一個具有雙冷卻回路的第二實施例,它能使斜槽30的冷卻比較均勻。
在圖17中比較詳細地表示出,這種冷卻回路包括兩根蛇形管108和110,它們都沿著槽體外表面縱向伸展并且呈“U”形,而且蛇形管110布置在蛇形管108兩個支管的內側。通過蛇形管108和110的環(huán)形方向用箭頭表示,便每個冷卻水流入支管位于一根冷卻水離開支管的旁邊,反過來也一樣,從而保證斜槽冷卻較為均勻。而且,裝備兩根用于冷卻的蛇形管也增加了冷卻密度,因此,在這一實施例中,即便可能,也不需要在蛇形管上安裝冷卻用散熱片以及把它們埋藏在耐火材料層中。然而,雙冷卻回路需要裝備通過懸掛軸32、34的雙通道。
現(xiàn)在參照附圖,詳細介紹圖9實施例和圖15實施例中穿過懸掛軸的通道。圖18畫出這種通道的第一實施例,它適用于圖9所示的單回路,這種回路由導管112構成,所述導管穿過懸掛軸34的一個通道同軸延伸并具有可少許變形的薄壁,而穿過軸32的相對導管的形狀是相同的。導管112的外端與轉動接頭96直接相連,內端與斜槽掛鉤72伸出的蛇形管100的一個孔洞同軸接合,并在其間放置一個輔助密封圈114。導管112的厚度以及在導管112和蛇形管100入口之間滑動的接頭的厚度不大,允許一定程度的變形,所述變形可以是沿著軸線方向,也可以是沿著垂直于后者的方向。顯而易見,導管112必須能方便地向外脫開,以便卸下斜槽。
圖19是圖18裝置的原理應用于圖15所示的雙蛇形管實施例的情況。根據(jù)這個實施例,具有能勝任變形的薄壁的兩根導管116和118同軸布置在穿過懸掛軸34的通道中,而且一根導管在另一根的內部,兩根導管的外端與一個轉動雙接頭(未畫出)相連,而內側與兩根蛇形管108、110的孔洞同軸接合,并在其間放置輔助環(huán)形密封圈。
圖20畫出穿過軸34的通道的第二實施例,它適用于圖9所示的單冷卻回路。根據(jù)這一實施例,一根剛性導管120同軸地穿過一個貫穿軸34的通道,并且其外端與轉動接頭96相連。導管120的內端經過一個波紋管補償器122與環(huán)形密封124相連,所述環(huán)形密封124位于斜槽掛鉤72高度處,并安放在蛇形管100的一個相應孔洞中。因此補償器122能在導管120和斜槽之間提供相對運動的自由度。這個實施例的特征是導管120上做出多個長孔126,在圖18、19實施例中,由于導管112、116周圍具有間隙,熱交換不太有效,而所述長孔126使冷卻水能圍繞導管120環(huán)流,因而與圖18、19實施例相比較,它和軸34的熱接觸較好。當然,在圖20所示的實施例中,必須采取措施以保證爐子側的密封性,為此可在導管120的凸緣周圍安裝一個O形密封圈128。
圖21是圖20裝置的原理應用于圖15所示的雙蛇形管冷卻回路的情況。與圖20中的導管120正好對應的導管130同軸地穿過軸34,并與蛇形管108以密封的方式連結,這根導管允許冷卻水流與軸34接觸,以便有助于后者的較好冷卻。然而,這根導管130還具有一根導管132,所述導管132同軸地穿過導管130,允許冷卻水從蛇形管110流入其中,而且導管132也是通過一個輔助密封的媒介物進行連接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豎爐加料設備布料斜槽的冷卻裝置,所述加料設備包括一個在豎爐子頂部中心垂直安裝的固定通道(46),它用來引導爐料;一個同軸安裝在所述加料通道(46)周圍的轉動套環(huán)(48);一個同軸安裝在所述套環(huán)(48)外部的固定外罩(42),所述外罩(42)與套環(huán)(48)在橫向確定一個基本呈環(huán)形的空腔,該空腔借助于一個牢固地連結在轉動套環(huán)(48)上的隔圈(36)與豎爐內部隔開;一個以可轉動方式安裝在轉動隔圈(36)中的布料斜槽(30);一個使套環(huán)(48)和隔圈(36)圍繞豎爐和通道(46)的垂直軸線轉動的傳動裝置;兩個在所述空腔中沿直徑相對布置的傳動箱體(38,40),所述傳動箱體(38,40)與轉動隔圈(36)一起圍繞所述垂直軸線轉動,并對斜槽(30)的懸掛軸(32,34)起作用使斜槽繞一根水平軸線轉動;一個固定在轉動套環(huán)(48)上端的環(huán)形供應槽(50),它的同心內外壁在一個固定頂板(44)中滑動,至少一根管子使得供應給環(huán)形槽(50)的冷卻流體能夠進入;其特征為,所述布料斜槽(30)包括一個用來冷卻斜槽槽體下表面的回路,它通過管道與環(huán)形槽(50)直接相連,所述管道沿軸向穿過斜槽(30)的懸掛軸(32,34)和轉動接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冷卻流體是一種惰性氣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斜槽(30)的冷卻回路由包圍著槽體(68)下表面的雙層壁構成,并由縱向隔板(76)分成多個獨立的隔間(74a,74b,74c,74d),這些隔間在朝向豎爐內側面的斜槽(30)端部是敞開的。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使用一個固定在所述頂板(44)上并且伸入所述環(huán)形槽(50)內部的環(huán)形密封圈(64),該密封圈具有與槽(50)的內壁構成多重迷宮的內外凸肋(66)。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30)的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一根可靠地依附在懸掛軸上的同軸導管(82)構成,所述導管(82)穿過所述懸掛軸但可從后者拆下,并且通過一個補償器(84)和一個前沿密封媒介物與斜槽(30)的一個側面(70)相連。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30)的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一根可靠地依附在懸掛軸上的能少量變形的薄壁導管(86)構成,所述導管(86)穿過所述懸掛軸,可從后者拆下,并且與斜槽(30)側面(70)的一個相應孔接合。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冷卻流體是水。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冷卻水通過所述斜槽(30)的一根懸掛軸(32,34)進入斜槽(30)的冷卻回路,然后通過另一根相對的懸掛軸(34,32)排出。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冷卻回路包括一根“U”形的沿縱向埋藏在一個耐火材料層(104)中的蛇形管(100),所述耐火材料層(104)圍繞著槽體(68)的下表面,并處于一個金屬外套(106)的內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蛇形管(100)包括多個用于熱交換的散熱片(102),所述散熱片(102)在耐火材料層(104)本體中的全部蛇形管(100)的任何一個側壁上橫向伸出。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散熱片(102a)在厚度方向做在所述斜槽的蛇形管(100)和槽體(68)之間,從而使散熱片(102a)與蛇形管(100)和槽體(68)保持熱接觸。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散熱片(102b)在厚度方向做在蛇形管(100)和耐火材料層(104)的中間。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散熱片(102c)在厚度方向做在蛇形管(100)和外套(106)之間,從而使蛇形管(100)與槽體(68)和散熱片(102c)保持熱接觸。
14.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斜槽冷卻回路包括兩根分開的“U”形蛇形管(108,110),它們在斜槽(30)的槽體(68)下方縱向延伸,并且分別與兩個穿過每根懸掛軸(32,34)的同軸的入口和出口通道相連。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兩根“U”形的蛇形管(108,110)相對于槽體(68)的縱向中軸線同地排列,而且冷卻水以相反的方向從所述的兩根蛇形管(108,110)流過。
16.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一根具有可少量變形薄壁的導管(112)構成,所述導管(112)可向外側拆出,并通過一個環(huán)形密封圈(114)媒介物與蛇形管(100)相連。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兩根具有可少量變形薄壁的同軸導管(116,118)構成,所述導管(116,118)通過環(huán)形密封圈媒介物與兩根蛇形管(108,110)相連。
18.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一根導管構成,這根導管通過一個補償器(122)和一個密封(124)作為媒介物與所述斜槽的蛇形管(100)相連,并做出多個縱向長孔(126),所述長孔允許冷卻水流出,進入一個圍繞導管(120),并由一個0形密封圈(128)進行密封的空腔。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每根穿過所述斜槽懸掛軸(32,34)的通道由一根中心導管(132)構成,這根導管(132)與一根蛇形管(110)相連,并同軸地穿過一根第二導管(130),所述第二導管(130)通過一個補償器和一個密封作為媒介物與另一根蛇形管(108)相連,在第二導管(130)上還做出多個縱向長孔,所述長孔允許冷卻水流出,進入一個圍繞這根導管并由一個O形密封圈進行密封的空腔。
全文摘要
一種豎爐加料設備布料斜槽的冷卻裝置,所述加料設備包括加料通道(46);轉動套環(huán)(48)和轉動隔圈(36);固定外罩(42);可轉動地安裝在轉動隔圈(36)上的布料斜槽(30);傳動裝置;以及兩個使斜槽懸掛軸(32,34)繞水平軸線轉動的傳動箱體(38,40)。套環(huán)(48)的上部固定著供應冷卻流體的環(huán)形槽(50)。布料斜槽包括一個槽體下表面冷卻回路,該回路經過軸向穿透懸掛軸(32,34)的通道及轉動接頭與環(huán)形槽(50)相連。
文檔編號C21B7/10GK1067683SQ92104060
公開日1993年1月6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6月12日
發(fā)明者斯倫·蓋, 安東諾夫·雷多米爾, 龍納迪·艾米利 申請人:保羅·伍爾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