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利用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進行多工位同步磨削,分度盤帶動治具沿上料工位、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第四磨削工位和卸料工位依序輪轉,上料工位、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第四磨削工位和卸料工位同步進行相應磨削加工操作;本發(fā)明采用多工位同步磨削,實現(xiàn)修枝剪刀片刃口磨削的全自動化加工,大幅提高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刀片開刃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修枝剪是用于修剪植物枝葉的園林工具,參見專利公告號CN301991402S公開了一種修枝剪,其包括兩塊刀片,一塊為無需開刃的鈍刀片,另一塊為需要開刃的利刀片,通常利刀片的刃口為單面刃口,刃口形狀為圓弧形,這樣剪枝的時候所用的力使利刀片刃口漸入枝條,鈍刀片起到托住枝條的作用,枝條不致斷裂,而且非常省力。然而現(xiàn)有的修枝剪刀片刃口的磨削通??拷?jīng)驗豐富工人的利用專用夾具進行手工磨削,磨削前先用數(shù)控車床加工刀片刀面斜面,然后在利用砂輪在刀面斜面上精磨出刃口,大批量加工生產(chǎn)時效率非常低,而且刃口精度難以精確控制,難以保證批量刀片刃口形狀一致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采用多工位同步磨削,實現(xiàn)修枝剪刀片刃口磨削的全自動化加工,大幅提高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利用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進行多工位同步磨削;
[0006]所述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包括操作臺,操作臺上設有由步進電機控制的分度盤,操作臺上沿分度盤周邊依序設有上料工位、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第四磨削工位和卸料工位,分度盤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六個用于夾裝修枝剪刀片的治具,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和第四磨削工位分別設有與分度盤上的治具
對應的磨削機構;
[0007]分度盤帶動治具沿上料工位、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第四磨削工位和卸料工位依序輪轉,上料工位、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第三磨削工位、第四磨削工位和卸料工位同步進行如下工藝加工操作:
[0008]上料工位,將修枝剪刀片固定夾裝于治具上,并將治具與分度盤緊固連接;
[0009]第一磨削工位,通過與該第一磨削工位對應的磨削機構對修枝剪刀片進行刀面斜面粗磨加工,在修枝剪刀片的一側加工形成刀面斜面;
[0010]第二磨削工位,通過與該第二磨削工位對應的磨削機構對修枝剪刀片的刀面斜面的尾段進行精磨加工,消除修枝剪刀片刀面斜面尾段的毛刺;
[0011]第三磨削工位,通過與該第三磨削工位對應的磨削機構修枝剪刀片的刀面斜面的刃口進行精磨加工,在修枝剪刀片的刀鋒一側形成單面刃口;
[0012]第四磨削工位,通過與該第四磨削工位對應的磨削機構修枝剪刀片的刀面斜面的起始端進行精磨加工,消除修枝剪刀片刀面斜面起始端的毛刺;
[0013]卸料工位,將修枝剪刀片從治具上取出,再將治具與分度盤預固定連接。
[0014]其中,第一磨削工位、第二磨削工位和第三磨削工位的磨削機構采用周向運動磨頭對修枝剪刀片進行磨削加工,第四磨削工位的磨削機構采用徑向運動磨頭對修枝剪刀片進行磨削加工。
[0015]優(yōu)選的,所述治具夾裝兩片修枝剪刀片,各工位同時加工兩片修枝剪刀片,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001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
[0017]本發(fā)明所述的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采用多工位同步磨削,實現(xiàn)修枝剪刀片刃口磨削的全自動化加工,大幅提高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僅需一個普通工人在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對修枝剪刀片進行上料和卸料操作,降低用工成本,還加工效率大幅提升,而且磨削精度高,尤其對于批量修枝剪刀片刃口形狀一致性較好,提升產(chǎn)品質量。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9]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的操作臺和分度盤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為本發(fā)明的治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發(fā)明的治具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發(fā)明的壓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發(fā)明分度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圖6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本發(fā)明第一磨削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9為本發(fā)明第一磨削工位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為本發(fā)明周向運動磨頭的磨削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29]圖11為圖10中B-B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0]圖12為本發(fā)明第四磨削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13為本發(fā)明徑向運動磨頭的磨削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1.操作臺;2.步進電機;3.分度盤;4.轉臺;5.定位盤;6.定位氣缸;7.定位塊;8.定位孔;9.上料工位;10.第一磨削工位;11.第二磨削工位;12.第三磨削工位;13.第四磨削工位;14.卸料工位;15.治具;16.基板;17.壓板;18.緊定螺栓;19.修枝剪刀片;20.卡槽;21.擋邊;22.夾邊;23.磨削機構;24.機架;25.滑臺;26.徑向驅動氣缸;27.滑塊;28.磨頭驅動電機;29.周向運動磨頭;30.徑向運動磨頭;31.舉升頂桿;32.絲桿;33.導向螺母;34.舉升電機;35.支撐桿;36.齒盤;37.滑輪;38.旋轉驅動電機;39.驅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34]參見圖1-圖13,一種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
[0035]其包括操作臺,參見圖1、圖2和圖7,操作臺I上設有由步進電機2控制的分度盤3,步進電機2固定設置于操作臺I上,步進電機2上端安裝有用于承載分度盤3的轉臺4,步進電機2的驅動軸穿過轉臺4中央與分度盤3連接,步進電機2驅動分度盤3在轉臺4上步進式轉動。操作臺I還固定連接有定位盤5,定位盤5上設有由定位氣缸6驅動控制的定位塊7,分度盤3上設有與定位塊7限位配合的定位孔8,定位塊7上端呈錐形,以便于定位塊7導向滑入定位孔8,從而使分度盤3精確定位,消除轉角誤差,定位氣缸6帶動定位塊7下降并脫離定位孔8,分度盤3可在步進電機2帶動下步進式轉動,當分度盤3轉動到位后,定位氣缸6帶動定位塊7上升并插入定位孔8,對分度盤3起到定位作用,還可通過定位塊7是否插入定位孔8來判斷分度盤3是否轉動到位,以避免誤操作。
[0036]參見圖1,操作臺I上沿分度盤3周邊依序設有上料工位9、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第四磨削工位13和卸料工位14,分度盤3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六個用于夾裝修枝剪刀片19的治具15,參見圖3、圖4和圖5,治具15包括基板16和壓板17,壓板17、基板16和分度盤3從上至下依序通過緊定螺栓18固定連接,基板16上設有與修枝剪刀片19鉸接銷釘限位配合的卡槽20,壓板17的底部設有與修枝剪刀片19的刀脊相匹配的擋邊21,壓板17的上部設有與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配合的夾邊22,修枝剪刀片19固定夾置于壓板17的夾邊22與基板16之間。安裝修枝剪刀片19時,先擰松緊定螺栓18,然后將修枝剪刀片19的刀脊緊密抵靠于壓板17的擋邊21上,然后擰緊緊定螺栓18,以使修枝剪刀片19緊密夾置于壓板17的夾邊22與基板16之間,同時將壓板17和基板16固定在分度盤3上。為保證修枝剪刀片19的刀脊與壓板17的擋邊21緊密抵靠,還可以借助專用卡具進行檢測,即當修枝剪刀片19裝入壓板17與基板16之間時,通過卡具檢測和定位后,再擰緊緊定螺栓18夾緊,以確保修枝剪刀片19安裝到位。
[0037]所述治具15用于夾裝兩片修枝剪刀片19,壓板17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所述擋邊21,壓板17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兩個所述夾邊22,當兩片修枝剪刀片19夾置于所述治具15上時,兩片修枝剪刀片19的刃口位于同一圓弧。參見圖10,每個治具15可以夾裝兩片修枝剪刀片19,并且兩個修枝剪刀片19的刀尖相對,從而可是機架24上的周向運動磨頭29—次對兩片修枝剪刀片19進行磨削,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0038]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和第四磨削工位13分別設有與分度盤3上的治具15--對應的磨削機構23,第一磨削工位1的磨削機構23用于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粗磨,第二磨削工位11的磨削機構23用于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尾段精磨,第三磨削工位12的磨削機構23用于修枝剪刀片19刃口精磨,第四磨削工位13的磨削機構23用于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起始端精磨。
[0039]由于采用多工位同步磨削,實現(xiàn)修枝剪刀片19刃口磨削的全自動化加工,大幅提高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僅需一個普通工人在上料工位9和卸料工位14對修枝剪刀片19進行上料和卸料操作,降低用工成本,還加工效率大幅提升,而且磨削精度高,尤其對于批量修枝剪刀片19刃口形狀一致性較好,提升產(chǎn)品質量。
[0040]所述磨削機構23包括轉動設置于操作臺I上的機架24,參見圖8,機架24上設有滑臺25,滑臺25的一端與機架24鉸接,滑臺25另一端通過絲桿驅動機構與機架24活動連接,滑臺25上裝設有由徑向驅動氣缸26驅動控制的滑塊27,滑臺25上設有與滑塊27配合的滑軌,在滑軌上還設有可調限位塊,可調限位塊用于限定滑塊27在徑向驅動氣缸26驅動控制下移動的最大行程位置,可調限位塊的限位位置根據(jù)修枝剪刀片19的實際磨削深度進行調節(jié)設置,滑塊27上安裝有由磨頭驅動電機28驅動控制的周向運動磨頭29或徑向運動磨頭30,參見圖9、圖1O和圖11,其中第一磨削工位1、第二磨削工位11和第三磨削工位12的滑塊27上安裝周向運動磨頭29,用于修枝剪刀片19橫向磨削,參見圖12和圖13,第四磨削工位13的滑塊27上安裝徑向運動磨頭30,用于修枝剪刀片19豎向磨削,徑向驅動氣缸26驅動滑塊27沿滑臺25直線往復動作,用于控制磨削深度和向周向運動磨頭29或徑向運動磨頭30提供磨削推力。
[0041]參見圖8,滑塊27上設有線性導軌,線性導軌上設置由升降電機控制的升降板,升降板通過導軌軸承滑動設置于線性導軌上,升降電機的驅動軸上連接有與滑臺25螺紋配合的螺桿,當升降電機帶動螺桿轉動時,升降板沿導軌上下升降,磨頭驅動電機28裝設于升降板上。升降電機控制升降板在線性導軌上升降,從而帶動磨頭驅動電機28及周向運動磨頭29或徑向運動磨頭30相對修枝剪刀片19上下升降,起到對刀和調節(jié)進刀量的作用。
[0042]參見圖8,絲桿驅動機構包括舉升頂桿31、絲桿32、導向螺母33和舉升電機34,舉升電機34安裝與機架24上,舉升電機34驅動絲桿32轉動,導向螺母33套設于絲桿32上,舉升頂桿31—端與導向螺母33鉸接,另一端與滑臺25鉸接。舉升電機34驅動絲桿32轉動,導向螺母33在絲桿32驅動作用和舉升頂桿31的限位作用下沿絲桿32軸向滑移,從而通過舉升頂桿31帶動滑臺25相對機架24轉動,起到調節(jié)磨削角度的作用,舉升電機34通過絲桿32、螺母和舉升頂桿31來控制滑臺25角度,控制精度較高,且絲桿32具有較好的位置鎖定效果,磨削過程穩(wěn)定可靠,從而保證修枝剪刀片19的品質。
[0043]參見圖1和圖8,操作臺I上在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第四磨削工位13對應的位置設有支撐桿35,支撐桿35上設有齒盤36,機架24的一端與支撐桿35轉動連接,機架24的下部設有滑輪37,機架24上設有旋轉驅動電機38,旋轉驅動電機38的驅動軸上設有與齒盤36嚙合的驅動齒輪39。驅動齒輪39在旋轉驅動電機38的驅動下繞齒盤36轉動,進而帶動機架24在操作臺I上以支撐桿35為軸心轉動,支撐桿35的軸心與治具15的軸心重合,即可使機架24上的周向運動磨頭29沿修枝剪刀片19的刃口所在圓弧作圓周磨削運動,旋轉驅動電機38通過驅動齒輪39和齒盤36配合帶動機架24轉動起到自動磨削和調節(jié)磨削位置的作用。
[0044]—種利用本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磨削修枝剪刀片19的加工方法,步驟如下:
[0045]I)調節(jié)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和第四磨削工位13上的磨削機構23,包括升降電機帶動升降板沿線性導軌上下升降運動完成對刀和進刀量調節(jié)操作,徑向驅動氣缸26驅動控制滑塊27沿滑臺25直線運動完成磨削深度調節(jié)操作,舉升電機34通過絲桿32、螺母和舉升頂桿31來控制滑臺25翻轉完成磨削角度調節(jié)操作,旋轉驅動電機38通過氣動齒輪和齒盤36來控制機架24轉動完成周向運動磨頭29或徑向運動磨頭30的磨削范圍調節(jié)操作;2)在上料工位9的治具15上,固定裝夾修枝剪刀片19;3)在第一磨削工位10上,利用該工位上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進行粗磨;4)在第二磨削工位11上,利用該工位上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進行精磨;5)在第三磨削工位12上,利用該工位上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的刃口進行精磨;6)在第四磨削工位13上,利用該工位上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起始端進行精磨;7)在卸料工位14上,卸裝修枝剪刀片19。
[0046]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第一磨削工位10用于兩個修枝剪刀片19中段刀面斜面的粗磨,第二磨削工位11用于兩個修枝剪刀片19中段刀面斜面的精磨,第三磨削工位12用于兩個修枝剪刀片19中段的刃口進行精磨,其修枝剪刀片19中段的范圍如圖9所示,為保證產(chǎn)品一致性,每個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的磨削均是從刀面斜面起始端(刀柄)磨向尾段(刀尖),第四磨削工位13用于兩個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起始端精磨,其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起始端的位置如圖13中箭頭所示,第一磨削工位10的徑向運動磨頭30先對其中一個刀片的刀面斜面起始端進行精磨,然后轉動再至另外一個刀片的刀面斜面起始端進行精磨。
[0047]以上所述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進行多工位同步磨削; 所述轉盤式全自動刀片磨削機包括操作臺(I),操作臺(I)上設有由步進電機(2)控制的分度盤(3),操作臺(I)上沿分度盤(3)周邊依序設有上料工位(9)、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第四磨削工位(13)和卸料工位(14),分度盤(3)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六個用于夾裝修枝剪刀片(19)的治具(15),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和第四磨削工位(13)分別設有與分度盤(3)上的治具(15)—一對應的磨削機構(23); 分度盤(3)帶動治具(I5)沿上料工位(9)、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II)、第三磨削工位(12 )、第四磨削工位(I 3)和卸料工位(14)依序輪轉,上料工位(9 )、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第三磨削工位(12)、第四磨削工位(13)和卸料工位(14)同步進行如下工藝加工操作: 上料工位(9),將修枝剪刀片(19)固定夾裝于治具(15)上,并將治具(15)與分度盤(3)緊固連接; 第一磨削工位(1),通過與該第一磨削工位(1)對應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進行刀面斜面粗磨加工,在修枝剪刀片(19)的一側加工形成刀面斜面; 第二磨削工位(11),通過與該第二磨削工位(11)對應的磨削機構(23)對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的尾段進行精磨加工,消除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尾段的毛刺; 第三磨削工位(I2),通過與該第三磨削工位(12)對應的磨削機構(23)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的刃口進行精磨加工,在修枝剪刀片(19)的刀鋒一側形成單面刃口; 第四磨削工位(13),通過與該第四磨削工位(13)對應的磨削機構(23)修枝剪刀片(19)的刀面斜面的起始端進行精磨加工,消除修枝剪刀片(19)刀面斜面起始端的毛刺; 卸料工位(14),將修枝剪刀片(19)從治具(15)上取出,再將治具(15)與分度盤(3)預固定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磨削工位(10)、第二磨削工位(11)和第三磨削工位(12)的磨削機構(23)采用周向運動磨頭(29)對修枝剪刀片(19)進行磨削加工,第四磨削工位(13)的磨削機構(23)采用徑向運動磨頭(30)對修枝剪刀片(19)進行磨削加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修枝剪刀片的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5)夾裝兩片修枝剪刀片(19)。
【文檔編號】B24B41/00GK105922086SQ201610505157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日
【發(fā)明人】李慶, 吳亞蘭, 胡如方, 邵洋, 趙文英, 杜文文, 蔣遠遠, 江德松, 楊金國, 彭榮富, 殷瀟, 高凱迪, 馬奔馳, 張飛龍, 李曉明, 項煜, 劉盼明
【申請人】安徽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