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包括“L”形支承底座,“L”形支承底座內設置有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第一支撐臂一端由下銷軸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第一支撐臂另一端設置有橫向支承塊;第二支撐臂一端由上銷軸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縱向支承塊;“L”形支承底座上還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第一伺服電機連接有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壓觸第一支撐臂;第二伺服電機連接有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壓觸第二支撐臂;縱向支承塊與橫向支承塊處于同一平面且形成夾角α。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確保曲軸軸頸磨銷的精度,穩(wěn)定工藝質量。
【專利說明】
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曲軸磨削的支承裝置,具體的涉及一種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颈尘凹夹g】
[0002]現(xiàn)有多缸曲軸加工工藝是平端面打中心孔—銑主軸頸連桿軸頸—時效—粗磨主軸頸粗磨連桿軸頸—精磨曲軸主軸頸—精磨連桿軸頸。此工藝涉及較長曲軸時,軸頸尺寸精度需達到IT6級、軸頸圓度及圓柱度<0.006、表面粗糙度<0.4、軸頸跳動<0.04,其工藝要求很高。傳統(tǒng)曲軸軸頸磨削都采用中心液壓支承磨削,由于機床液壓系統(tǒng)受天氣、油溫、 控制閥、加工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支承壓力不穩(wěn)定,從而導致曲軸軸頸的圓度、粗糙度、及跳動達不到要求,難以保證曲軸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保障曲軸軸頸磨削的圓度及圓柱度,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的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包括“L”形支承底座,所述“L”形支承底座內設置有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所述第一支撐臂一端由下銷軸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所述第一支撐臂另一端設置有橫向支承塊;所述第二支撐臂一端由上銷軸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縱向支承塊;所述“L”形支承底座上還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連接有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所述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壓觸第一支撐臂;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連接有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所述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壓觸第二支撐臂;所述縱向支承塊與橫向支承塊處于同一平面且形成夾角a。操作時,將標準曲軸裝到機床上并將兩頂尖頂上,控制第一伺服電機伺服水平方向前行,第一支撐臂以下銷軸為支點旋轉至橫向支承塊接觸軸頸表面,此位置為橫向零位;再將百分表表針對準軸頸調節(jié)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過盈〇.03-0.05毫米并后緊螺栓;之后,再控制第二伺服電機伺服水平方向前行,第二支撐臂以上銷軸為支點旋轉使縱向支承塊以垂直方向接觸軸頸表面,此位置為縱向零位,同樣將百分表表針對準軸頸表面再調節(jié)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過盈0.03-0.05毫米后并緊螺栓;上述操作完成后試磨削不良品工件,工件軸頸磨圓后卸下工件檢查工件軸頸圓度和軸頸跳動,如達不到要求應重新調節(jié)縱向和橫向的過盈量直到磨削工件合格為止。采用本實用新型磨削六拐曲軸時需增加兩個中心支承裝置,分別支承m、v主軸頸。本實用新型設置兩個支承點,分別用伺服電機力矩的調節(jié)來承受磨削時的水平和垂直分力及工件重力,當工件逐漸磨小時,中心支承裝置具有恒力矩自動跟蹤功能,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設定為恒力矩位置控制。保證了磨削工件軸頸圓度和圓柱度以及中間軸頸對主軸軸心線的跳動。
[0005]優(yōu)選的,所述下銷軸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的底邊上,所述上銷軸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的側邊上。其方便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連接,布局合理,作業(yè)穩(wěn)定、高效。
[0006]優(yōu)選的,所述橫向支承塊與第一支撐臂、縱向支承塊與第二支撐臂分別活動連接。 其磨損后方便更換,確保軸頸磨銷精度。
[0007]綜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確保曲軸軸頸磨銷的精度,穩(wěn)定工藝質量?!靖綀D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包括“L”形支承底座 300,所述“L”形支承底座300內設置有第一支撐臂403和第二支撐臂503;所述第一支撐臂 403—端由下銷軸402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300,所述第一支撐臂403另一端設置有橫向支承塊401;所述第二支撐臂503—端由上銷軸502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300,所述第二支撐臂503的另一端設置有縱向支承塊501;所述“L”形支承底座300上還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100、第二伺服電機200;所述第一伺服電機100連接有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400,所述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400壓觸第一支撐臂403;所述第二伺服電機200連接有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 500,所述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500壓觸第二支撐臂503;所述縱向支承塊501與橫向支承塊401 處于同一平面且形成夾角a。[〇〇11]所述下銷軸402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300的底邊上,所述上銷軸502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300的側邊上。[0〇12]所述橫向支承塊401與第一支撐臂403、縱向支承塊501與第二支撐臂503分別活動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是:利用第一伺服電機100、第二伺服電機200數(shù)控伺服恒力矩自動跟蹤功能,保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恒支承力,在工件直徑磨小時能恒力自動跟蹤支承。利用平面曲柄搖擺機構原理,實現(xiàn)第一伺服電機100向正方向水平移動,推動第一支撐臂403以下銷軸402為中心旋轉,保證水平方向位移支承;利用平面曲柄搖擺機構原理,實現(xiàn)第二伺服電機200向正方向水平移動,推動第二支撐臂503以上銷軸502為中心旋轉,保證垂直方向位移支承,完成軸頸700支承后,磨削砂輪600實施磨削。[〇〇14] 實施例(濰柴WD615曲軸軸頸磨削)
[0015]標準濰柴WD615曲軸裝到機床,磨削機床的兩頂尖壓觸曲軸端面,控制第一伺服電機100伺服軸向正方向水平移動,第一支撐臂403以下銷軸402旋轉至橫向支承塊401接觸軸頸表面,此位置為橫方向零位,將百分表表針對準軸頸再調節(jié)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400過盈 0.03-0.05毫米然后并緊螺栓,再選第二伺服電機200伺服軸向正方水平移動,第二支撐臂 503沿上銷軸502旋轉至縱向支承塊501接觸軸頸表面,此位置為縱方向零位,同上用百分表調整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500過盈0.03-0.05毫米然后并緊螺栓。上述操作完成磨削砂輪600 開始試磨削不良品工件,工件的軸頸700磨圓后卸下檢查圓度和跳動,如達不到要求應重新調整橫向和縱向的過盈量直到磨削工件合格為止。
[0016]磨削六拐曲軸時需以本實用新型分別支承m、v主軸頸。
[00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達到了以下有益效果:[〇〇18]1、軸頸700圓度及圓柱度提高1級,粗糙度可達到0.2,軸頸700的跳動<0.02,工藝能力得到保證;本實用新型作業(yè)狀態(tài)下始終托住軸頸700外圓,可以提高磨削精度和防止工件的自激振動。
[0019] 2、提高磨削工效,降低生產成本。采用本實用新型后,留給精磨磨削加工余量0.8-0.9毫米,粗磨加工余量1.2-1.5毫米,是原粗精磨余量的70%;粗磨工效提高15%,精磨工效提高30%。據(jù)統(tǒng)計原工藝粗磨時間是600秒,單件粗磨生產成本9.6元/根;原工藝精磨時間是 1200秒,單件精磨生產成本14.2元/根;而采用本實用新型后單件粗、精磨生產成本可降5.7 元/根,相關企業(yè)應用,經濟效益可觀。
[0020]由上看出,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曲軸磨削機床配合,在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可保障產品的質量。
【主權項】
1.一種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包括“L”形支承底座(300),其特征在于:所述 “L”形支承底座(300)內設置有第一支撐臂(403)和第二支撐臂(503);所述第一支撐臂 (403)—端由下銷軸(402)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底座(300),所述第一支撐臂(403)另一端 設置有橫向支承塊(401);所述第二支撐臂(503)—端由上銷軸(502)活動連接于“L”形支承 底座(300),所述第二支撐臂(503)的另一端設置有縱向支承塊(501);所述“L”形支承底座 (300)上還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100)、第二伺服電機(200);所述第一伺服電機(100)連接 有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400),所述橫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400)壓觸第一支撐臂(403);所述第二 伺服電機(200)連接有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500),所述縱向力矩調節(jié)螺栓(500)壓觸第二支 撐臂(503);所述縱向支承塊(501)與橫向支承塊(401)處于同一平面且形成夾角a。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銷軸 (402)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300)的底邊上,所述上銷軸(502)設置于“L”形支承底座(300) 的側邊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主軸頸磨削中心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支承塊 (401)與第一支撐臂(403)、縱向支承塊(501)與第二支撐臂(503)分別活動連接。
【文檔編號】B24B5/42GK205600441SQ201620424632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fā)明人】汪舵海, 孫書義
【申請人】安徽白兔湖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