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4,5-二取代苯基-1,2,3-噻二唑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4,5-二取代苯基-1,2,3-噻二唑類衍生物,及該化合物作為微管抑制劑在制備抑制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同時涉及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腫瘤,特別是惡性腫瘤,已經(jīng)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中國是第一位的致死病因。發(fā)現(xiàn)和尋找新的有效的抗腫瘤新藥是當前的重大課題。
微管蛋白是尋找抗腫瘤藥物的一個重要靶點,已經(jīng)有很多重要的微管抑制劑構成抗腫瘤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數(shù)以百計的微管抑制劑,包括天然的,半合成或全合成的,已經(jīng)被報道。其中,CombretastatinA-4(CA-4),從南部非洲柳樹中被分離得到,具有非常強大的微管抑制作用。由于CA-4結構簡單,以此為先導物,進行結構改造已經(jīng)有很多報道,可以參見文獻Nam,N.H.Curr.Med.Chem.2003,10,1697.和Tron,G.C.;Pirali,T.;Sorba,G.;Pagliai,F(xiàn).;Busacca,S.;Genazzani,A.A.J.Med.Chem.2006,49,3033,有比較詳細的綜述。但是CA-4本身水溶性差,容易形成反式異構體而失去活性,已有文獻報道的結構改造,存在或合成比較復雜,或者活性不夠高,或毒性大等缺點。
目前,它的前藥,CA-4磷酸鹽(CA-4P),已經(jīng)在美國上三期臨床。
我們基于CA-4的化學結構特點和已有文獻報道,設計合成以1,2,3-噻二唑五元環(huán)來替代CA-4的順式二苯乙烯結構。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設計與合成具有良好抗腫瘤作用的CA-4類似物。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備這一系列化合物的方法,同時測定其體外的藥理活性,顯示出很好的結果。
本發(fā)明的目標產(chǎn)物可以用以下結構式來表示 其中,R1~R6各自獨立地為氫、甲氧基、鹵素原子、硝基、氨基、羥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硅氧基等,但R1~R6不同時為氫,或者相鄰兩取代基還可以為-OCH2O-從而構成五元環(huán)。
本發(fā)明化合物還包括上述結構式所示衍生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鹽及其水合物等。這些無毒鹽包括該衍生物與酸形成的鹽。所述的酸可以為如鹽酸、硫酸、氫溴酸、磷酸等的無機酸或如乙酸、檸檬酸、草酸、酒石酸、苯甲酸、蘋果酸等的有機酸。所述水合物的結晶水數(shù)目為0~16中的任意實數(shù)。
本發(fā)明的化合物其代表性的例子可以為如下化合物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化合物4 化合物5 化合物6 化合物7
化合物8 化合物9 化合物10 化合物11 化合物12 化合物13
化合物14 化合物15 化合物16 化合物17 化合物18 化合物19
化合物20 化合物21 化合物22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化合物可以按照以下反應路線合成得到反應路線
步驟1將取代二苯乙酮原料2(1-2毫摩爾,制備方法參考文獻Napolitano,E.;Ramacciotti,A.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1989,119,19;Angle,S.R.;Neitzel,M.L.J.Org.Chem.2000,65,6458.)和對甲苯磺酰肼(2~3當量)溶于乙醇(25毫升)中,在加熱回流條件下,反應3小時左右。減壓蒸除溶劑,油泵抽干,得到中間產(chǎn)物。
步驟2將步驟1中得到的中間產(chǎn)物溶于干燥氯仿(30毫升)中,小心滴加亞硫酰氯(2毫升),冰水冷卻,自然升至室溫,反應4~6小時。停止反應,減壓蒸除溶劑,倒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或者直接小心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分液,萃取。有機相依次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洗,無水硫酸鈉(鎂)干燥。柱分離得到產(chǎn)物1,產(chǎn)率30~80%。
其中當取代基為二甲基叔丁基硅氧基,采用以下常規(guī)方法脫除該取代基將所得產(chǎn)物1溶于四氫呋喃中,加入等當量的四丁基氟化銨,室溫反應10~40分鐘,按通常方法后處理即得。
其中當取代基為硝基時,可以按通常方法將硝基還原成為氨基。當取代基為氨基時,可以按以下常規(guī)方法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鹽或水合物將含有氨基的產(chǎn)物1溶于溶劑中,滴加1~10當量的酸,按尋常方法后處理得到。
所述的酸為選自包括鹽酸、硫酸、氫溴酸、磷酸的無機酸或包括乙酸、檸檬酸、草酸、酒石酸、苯甲酸、蘋果酸的有機酸。水合物結晶水數(shù)目為0~16中的任意實數(shù)。
本發(fā)明進一步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在制備治療腫瘤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述實例將有助于理解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并不限于所舉實例。
本發(fā)明所用試劑均為市售,核磁共振譜由Varian Mercury-400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測定,質(zhì)譜由MAT-95型質(zhì)譜儀測定,熔點儀采用Buchi 510,溫度未校正。
實施例1由如下結構式表示的4-對甲氧基苯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2,3-噻二唑(化合物15)的制備。
取2-(3,4,5-三甲氧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乙酮(1mmol)和對甲苯磺酰肼(2mmol)溶于乙醇(25毫升)中,加熱回流3h,減壓蒸除溶劑,油泵抽干。溶于干燥氯仿(30毫升)中,小心滴加亞硫酰氯(2毫升),冰水冷卻,自然升至室溫,反應4小時。停止反應,減壓蒸除溶劑,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分液,萃取。有機相依次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洗,無水硫酸鈉干燥。柱分離得到產(chǎn)品,收率51%。
Mp95-97℃;NMR3.73(s,6H),3.84(s,3H),3.89(s,3H),6.55(s,2H),6.93(d,2H,J=9.0),7.62(d,2H,J=9.0);MS358(21),330(91),315(100),163(24),149(14)。
實施例2化合物1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化合物1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3化合物2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2,化合物2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4化合物3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3,化合物3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5化合物4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4,化合物4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6化合物5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5,化合物5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7化合物6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6,化合物6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8化合物7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7,化合物7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9化合物8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8,化合物8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0化合物9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9,化合物9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1化合物10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0,化合物10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2化合物11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1,化合物11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3化合物12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2,化合物12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4化合物13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3,化合物13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5化合物14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4,化合物14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6化合物16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6,化合物16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7化合物17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7,化合物17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9化合物18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8,化合物18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19化合物19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19,化合物19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實施例20化合物20的制備除了使用相應的原料外,以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備化合物20,化合物20的結構式、熔點以及NMR和MS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1中。
表1
實施例22本發(fā)明的化合物的藥理活性測試1體外活性測試方法和結果如下其中CA-4和秋水仙素為陽性對照實驗組。
抗腫瘤生物活性體外篩選試驗1篩選方法四氮唑鹽(microculture tetrozolium,MTT)還原法*細胞株HL60人白血病作用時間72h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率%
抗腫瘤生物活性體外篩選試驗2篩選方法磺酰羅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蛋白染色法細胞株A-549人肺腺癌作用時間72h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率%
抗腫瘤生物活性體外篩選試驗3篩選方法磺酰羅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蛋白染色法細胞株HT29人腸癌作用時間72h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率%
2體內(nèi)活性測試方法和結果如下。
從藥理實驗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含有CA-4的結構特征的一系列噻二唑衍生物均具有較強的抗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當取代基一邊為三甲氧基取代苯基,另一邊優(yōu)選甲氧基,羥基,硝基或者氨基時,具有很強的體外活性同時羥基和氨基的存在也會使毒性加大。根據(jù)實際情況,申請人選擇其中四個體外活性比較強的化合物做了體內(nèi)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與體外實驗的結果較好的吻合。
給藥方法及療程選用18-22克雌性KM小鼠及生長良好的7-11天的S-180瘤種,將瘤組織制成細胞懸液,接種于小鼠右側腋部皮下,約1.0-2.0×106細胞/只,接種24小時后隨機分籠,腹腔注射給藥連續(xù)7天。停藥后24小時處死動物,稱體重、瘤重,計算各組平均瘤重,按下列公式求出腫瘤抑制率并進行t檢驗。
腫瘤抑制率=[(空白對照組平均瘤重-治療組平均瘤重)/(空白對照組平均瘤重)]×100%實驗結果
注CA-4為陽性對照,NS為空白對照組,5-Fu為模型采用陽性對照。
權利要求
1.由下面結構式1所表示的4,5-二取代苯基-1,2,3-噻二唑類衍生物 上面結構式1中,R1~R6各自獨立地為氫、甲氧基、鹵素原子、硝基、氨基、羥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硅氧基,但R1~R6不同時為氫,或者相鄰兩取代基還可以為-OCH2O-從而構成五元環(huán)。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包括所述衍生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鹽及其水合物,這些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鹽包括該衍生物與酸形成的鹽,所述水合物的結晶水數(shù)目為0~16中的任意實數(shù)。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酸包括選自鹽酸、硫酸、氫溴酸、磷酸的無機酸或選自乙酸、檸檬酸、草酸、酒石酸、苯甲酸、蘋果酸的有機酸。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為以下化合物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化合物4 化合物5 化合物6 化合物7 化合物8 化合物9 化合物10 化合物11 化合物12 化合物13 化合物14 化合物15 化合物16 化合物17 化合物18 化合物19 化合物20 或化合物21
5.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按照以下反應路線進行 2 中間產(chǎn)物1其中,R1~R6各自獨立地為氫、甲氧基、鹵素原子、硝基、氨基、羥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硅氧基,但R1~R6不同時為氫,或者相鄰兩取代基還可以為-OCH2O-從而構成五元環(huán);(1)將2代表的化合物和2~3當量的對甲基苯磺酰肼溶于乙醇中,加熱回流2~5小時,蒸除溶劑,得到中間產(chǎn)物;(2)將上步所得中間產(chǎn)物溶于氯仿或二氯甲烷的溶劑中,滴加二氯亞砜,冰水冷卻,自然升至室溫,反應4-6小時,然后經(jīng)后處理得到產(chǎn)物1。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描述的制備方法,其中當取代基為二甲基叔丁基硅氧基時,采用以下方法脫除該取代基將所得產(chǎn)物1溶于四氫呋喃中,加入等當量的四丁基氟化銨,室溫反應10~40分鐘,然后經(jīng)后處理即得。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描述的制備方法,其中當取代基為硝基時,可以將硝基還原成為氨基。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描述的制備方法,其中當取代基為氨基時,可以將其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鹽或水合物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1,溶于溶劑中,滴加1~10當量的酸,經(jīng)后處理得到。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的酸為選自包括鹽酸、硫酸、氫溴酸、磷酸的無機酸或包括乙酸、檸檬酸、草酸、酒石酸、苯甲酸、蘋果酸的有機酸,水合物結晶水數(shù)目為0-16中的任意實數(shù)。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衍生物在制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4,5-二取代苯基-1,2,3-噻二唑類衍生物,以及該類化合物作為微管抑制劑在制備抑制腫瘤的藥物方面的應用,同時涉及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文檔編號C07D417/04GK1865252SQ20061002778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吳茂江, 丁健, 陳奕, 林莉萍, 楊春皓, 謝毓元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