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混合充氣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91879閱讀:2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混合充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特別涉及能夠使氣囊可靠、迅速充氣的混合充氣機,以及使用混合充氣機的氣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用于車輛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的充氣機的發(fā)展,使用加壓介質(zhì)和固體氣體的混合充氣機受到關注。對混合充氣機的主要設計需求就是,充氣機在預定的時間內(nèi)對氣囊按預定的量充氣,以便氣囊被有效地點火。迄今已經(jīng)提出了關于滿足這種需求的結(jié)構(gòu)的建議(比如,參考JP-A No.8-282427)。由于這種混合充氣機制作得安裝在車輛內(nèi),對車輛的重量產(chǎn)生影響的充氣機的重量和規(guī)格,構(gòu)成其重要的設計需求。還需要在減少重量和部件數(shù)量的同時,保持混合充氣機的功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混合充氣機,其中,充氣機的重量可以減少,制作過程可以簡化,并提供使用這種混合充氣機的氣囊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可以用于帶有一個單一氣體生成室的單一式混合充氣機和帶有兩個(復合式)或三個以上氣體生成室的多級充氣式混合充氣機中的任一種。
      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手段,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帶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的混合充氣機,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安裝在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以及一個帶有與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充氣機殼體的內(nèi)部充滿含有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氣體發(fā)生器有一個由帶有多個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氣體發(fā)生器包括一個容放氣體生成劑的氣體生成室,氣體生成室與充氣機殼體通過連通孔相互連通,所有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連通孔具有如下尺寸在氣體生成室中生成的燃燒氣體可以流到外面,但可以阻止氣體生成劑外泄。
      這是帶有一個氣體生成室的單一式混合充氣機。有可能通過調(diào)整多個連通孔的尺寸(孔徑),在不使用阻漏屏網(wǎng)的情況下防止氣體生成劑外泄。由于沒有使用履蓋使充氣機殼體與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氣體生成室連通的連通孔的屏網(wǎng),混合充氣機的重量可以因為屏網(wǎng)的重量而減少。另外,由于不需要屏網(wǎng)的安裝步驟,制造步驟就可以減少,制造步驟還可以簡化。
      此外,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另一種手段,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配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的混合充氣機,它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裝在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一個帶有與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在充氣機殼體內(nèi)充滿了含有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氣體發(fā)生器有一個由帶有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包括各自帶有氣體生成劑的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第一氣體生成室和充氣機殼體通過第一連通孔相互連通,第二氣體生成室和充氣機殼體通過第二連通孔相互連通,所有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具有如下尺寸在第一和/或第二氣體生成室中產(chǎn)生的燃燒氣體可以流到外面,但可以阻止氣體生成劑外泄。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使用以下三個模式(a)多個第一連通孔未被屏網(wǎng)履蓋,但多個第二連通孔被屏網(wǎng)履蓋,(b)第一連通孔被屏網(wǎng)履蓋,但第二連通孔未被屏網(wǎng)履蓋,(c)第一和第二連通孔都未被屏網(wǎng)履蓋。在這些實施例中,(c)是最可取的。
      這是帶有二個氣體生成室的復式混合充氣機。同上述的單一式混合充氣機一樣,通過調(diào)整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尺寸(孔直徑),在不使用屏網(wǎng)的情況下防止氣體生成劑外泄。由于沒有使用履蓋使充氣機殼體與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氣體生成室連通的連通孔的屏網(wǎng),混合充氣機的重量可以因為屏網(wǎng)的重量而減少。另外,由于不需要屏網(wǎng)的安裝步驟,制造步驟就可以減少,制造步驟還可以簡化。在傳統(tǒng)的復式混合充氣機中,屏網(wǎng)安裝在每一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上。由于沒有使用屏網(wǎng),就可以減少兩個部件的數(shù)量,由于可以省略兩個屏網(wǎng)的安裝步驟,減少重量和簡化制造步驟的效果非常大。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多個連通孔或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徑。通過將連通孔的直徑設置得相同,控制由于燃燒氣體生成劑而生成的燃燒氣體的外流量和外流狀態(tài)就容易了,此外,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制造也可以簡化。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多個連通孔或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可以具有范圍從0.5mm到3mm的直徑,最好是在1.0mm到2.0mm之間。通過在預定范圍內(nèi)確定所有多個連通孔或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孔徑,由于燃燒氣體生成劑而生成的燃燒氣體的外流量和外流狀態(tài)就可以在整體上在連通孔中受到控制,即使某些孔被堵塞了。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連通孔或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量可以為100到600,最好為200到500。通過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確定連通孔或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量,由于燃燒氣體生成劑而生成的燃燒氣體的外流量和外流狀態(tài)就可以在整體上在連通孔中受到控制,即使某些孔被堵塞了。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第一連通孔的總數(shù)可以是50-300,更為可取的是100-250,而第二連通孔的總數(shù)可以是50-300,更為可取的是100-250。通過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確定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數(shù),由于燃燒氣體生成劑而生成的燃燒氣體的外流量和外流狀態(tài)就可以在整體上在連通孔中受到控制,即使某些孔被堵塞了。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連通孔或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開口面積可以為100到600mm2,最好為200到500mm2。通過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確定連通孔或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開口面積,由于燃燒氣體生成劑而生成的燃燒氣體的外流量和外流狀態(tài)就可以在整體上在連通孔中受到控制,即使某些孔被堵塞了。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設置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中的多個連通孔或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可以沿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縱向設置成多行,并沿外周方向設置成多行。通過將連通孔設置成多行,關于連通孔的孔徑、總數(shù)和開口面積的條件可以容易地控制,因此,充分滿足條件的混合充氣機就可以有效地生產(chǎn)出來。
      此外,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另一種手段,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配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的混合充氣機,它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安裝在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一個帶有與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在充氣機殼體內(nèi)部充滿了含有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氣體發(fā)生器有一個由帶有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包括帶有氣體生成劑的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帶有第一點火裝置的第一點火裝置室與第一氣體生成室連接,帶有第二點火裝置的第二點火裝置室與第二氣體生成室連接,第一氣體生成室和充氣機體殼通過多個第一連通孔相互連通,第二氣體生成室和充氣機體殼通過多個第二連通孔相互連通,所有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具有如下尺寸在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中生成的燃燒氣體可以流到外面,但可以阻止氣體生成劑外泄,第二連通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和/或縱向設置在距第二點火裝置一定距離處。
      在本發(fā)明中,“第二連通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和/或縱向設置在距第二點火裝置一定距離處”這一表述,包括與第二點火裝置的三種狀態(tài),即,第二連通孔沿橫向設置在一定距離處的狀態(tài),第二連通孔沿縱向設置在一定距離處的狀態(tài),第二連通孔沿橫向和縱向設置在一定距離處的狀態(tài)。充氣機殼體的橫向意指相對于充氣機殼體的縱向中心軸朝向充氣機殼體的側(cè)壁的方向。
      當?shù)诙B通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設置在一定距離處時,最好是所有第二連通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設置在與第二點火裝置不同的方向。當連通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設置在不同的方向時,最好所有的第二連通孔沿橫向成90°或更大的角度指向與第二點火裝置不同的方向。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象上述的單一式混合充氣機那樣,有可能通過調(diào)整各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的尺寸(孔徑)在不使用阻漏屏網(wǎng)的情況下防止氣體生成劑外泄。并且,由于屏網(wǎng)被省略了,充氣機的重量可以減少,生產(chǎn)步驟可以減少,氣體生成劑的泄露可以被防止。關于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和屏網(wǎng)之間的關系,上述三種模式,(a)-(c)可以應用,模式(c)最可取。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當?shù)诙B通孔和第二點火裝置彼此鄰近設置時(即,當它們設置得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是相同的方向時,如圖3中所示的實例),通過利用上述設置,所有的氣體生成劑都能夠順利、均勻地燃燒。沒有上述設置,一般來說,接近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生成劑順利燃燒,但有一種相反的可能性,即離開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生成劑不順利地燃燒。
      對本發(fā)明包括上述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還進一步滿足從下述條件(1)到(3)選擇出來的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條件(1)受壓介質(zhì)的量(A克分子)與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氣體的量(B克分子)之間的克分子比為8/2到1/9。
      (2)受壓介質(zhì)的重量(X)與氣體生成劑重量(Y)的重量比(X/Y)為0.1比7。
      (3)在氣體生成劑燃燒時由以下公式確定的壓力指數(shù)小于0.8rb=αpn(其中,rb燃燒速率,α系數(shù),p壓力,n壓力指數(shù))。
      在一處于壓力P1(70kg/cm2)下的容器中測量燃燒速度rb1和在一處于壓力p2(100kg/cm2)下的容器中測量燃燒速度rb2之后,壓力指數(shù)(n)從兩個公式中得到,rb1=αp1n和rb2=αp2n。
      通過滿足條件(1)和(2),加壓介質(zhì)的裝填量可以減少。因此,即使在殼體的體積下降時(換句話說,殼體的長度和/或?qū)挾?直徑)減小了),加壓介質(zhì)的注入壓力(=殼體的內(nèi)部壓力)沒有上升,但可以維持在體積減小前的相同水平上。最好是,A/B為8/2到3/7,X/Y為0.5到5。
      通過滿足條件(3),氣體生成劑初始燃燒時的燃燒速度受到控制,而不陡然上升,由此殼體的內(nèi)部壓力只有輕微上升。因此,即使當殼體的厚度減少時,仍可取得滿意的熱阻。此外,由于殼體的內(nèi)部壓力只輕微地上升(換句話說,內(nèi)部壓力變化很小),氣體生成劑穩(wěn)定地燃燒,使得氣體生成劑能夠完全燃燒。壓力指數(shù)(n)以0.1到0.8為佳,最好為0.1到0.7。
      對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使用的氣體生成劑沒有具體的限制,下面舉一個例子。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如以下的1)和2)所示,用于單一式混合充氣機的一個氣體生成室中容放的氣體生成劑,或用于復式混合充氣機的第一氣體生成室中容放的第一氣體生成劑和第二氣體生成室中容放的第二氣體生成劑,可以基于與充注在充氣機殼體中的加壓介質(zhì)的組成的關系確定。
      1)含氧的加壓介質(zhì)當加壓介質(zhì)由氧和惰性氣體如氬、氦(在本發(fā)明中氮也包括在惰性氣體中)等組成時,氧發(fā)揮作用,以便將由作為氣體生成裝置的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和蒸氣,同時,氬發(fā)揮作用,以便促進加壓介質(zhì)的熱膨脹。由于加壓介質(zhì)的泄露可以被輕易地發(fā)現(xiàn),在加壓介質(zhì)中最好含有氦,以便防止不完全產(chǎn)物的散布。含氧的加壓介質(zhì)的具體組成要根據(jù)所使用的氣體生成劑及其種類來確定,氧的含量最好約為8至30克分子%。加壓介質(zhì)的注入壓力(=充氣機殼體中的壓力)以10000到70000kPa為佳,最好是30000到60000kPa。
      作為單一式混合充氣機和復式混合充氣機中的氣體生成劑,例如,可以使用火藥(gun propellant)。作為火藥,可以使用單基火藥、雙基火藥和三基火藥。除此之外,可以使用通過混合二次爆炸、粘合劑、增塑劑和穩(wěn)定劑等獲得的火藥,并將獲得的混合物模制成所需形狀。
      二次炸藥可包括六氫三硝基三嗪(RDX),環(huán)四亞甲基四硝基胺(HMX),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和三氨基胍硝酸酯(TAGN)。例如,當使用RDX作為二次炸藥的氣體生成劑在20670kPa壓力下和3348K的燃燒溫度下在缺氧環(huán)境中燃燒時,在燃燒氣體中形成的氣體包括33克分子%的氮、25克分子%的一氧化碳、25克分子%的蒸氣、8克分子%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成分。
      粘合劑可包括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乙酸丙酸纖維、乙基纖維素、聚乙酸乙烯脂、疊氮聚合物、聚丁二烯、聚丁二烯氫化物和聚亞氨脂;增塑劑可包括三羥甲基乙烷三硝酸酯、丁三醇三硝酸酯、硝化甘油、二(2,2-二硝基丙基)乙縮酸/甲醛、縮水甘油基氮化物和乙?;一鶛幟仕狨サ龋环€(wěn)定劑可以包括乙基中定劑(ethlcentralite)、二苯胺和loesosinol。
      二次炸藥對粘合劑、增塑劑和穩(wěn)定劑的比最好是大約50至90wt.%的二次炸藥對大約總和為10到50wt.%的粘合劑、增塑劑和穩(wěn)定劑。
      在某種情況下,在正常壓力下燃燒上述構(gòu)成的氣體生成劑是困難的。然而,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由于其內(nèi)部預先維持在高壓,氣體生成劑可以穩(wěn)定順利地燃燒。
      2)不含氧的加壓介質(zhì)當加壓介質(zhì)基本上由惰性氣體如氬、氦(在本發(fā)明中氮也包括在惰性氣體中)等組成時,且當組成不包含氧時,氬發(fā)揮作用,以便促進加壓介質(zhì)的熱膨脹。因為加壓介質(zhì)的泄露可以被輕易地發(fā)現(xiàn),在加壓介質(zhì)中最好含有氦,以便防止不完全產(chǎn)物的散布。加壓介質(zhì)最好不含氧。然而,加壓介質(zhì)中以含氧,以便改進氣體燃燒劑的燃燒。在此情況下,填加的氧的量以不超過10克分子%為佳,最好是5克分子%。加壓介質(zhì)的注入壓力以10,000到70,000為佳,最好是30,000到60,000kPa。
      作為在單一式混合充氣機和復式混合充氣機中容放的氣體生成劑,可以使用包括燃料和氧化劑或者包括燃料、氧化劑和塊形成劑的材料,如果必要他們與粘合劑混合在一起并形成所需形狀。如果使用這種氣體生成劑,由其燃燒生成的氣體可同加壓介質(zhì)一起提供給氣囊充氣。特別是,在使用包括塊形成劑(slag-forming agent)的氣體生成劑時,從充氣機排出的煙霧量可以大量減少。
      優(yōu)選地,燃料可以是選自胍衍生物的一種或兩種或多種材料,胍衍生物如硝基胍(NQ)、亞硝酸胍(GN)、碳酸胍、氨基硝基胍、氨基亞硝酸胍、氨基碳酸胍、二氨基亞硝酸胍、二氨基碳酸胍,以及三氨基亞硝酸胍。此外,作為燃料,可以使用選自四唑和四唑衍生物的一種或兩種材料。
      作為氧化劑,可以使用一種或兩種或多種選自硝酸鍶、硝酸鉀、硝酸銨、高氯酸鉀、一氧化銅、氧化亞鐵、堿式硝酸銅的材料。相對于按重量計100份的燃料,氧化劑的組成量優(yōu)選地是按重量計10到80份,最好是按重量計20到50份。
      最好是,塊形成劑可以是一種或兩種或多種選自酸土、滑石、膨潤土、硅藻土、陶土、二氧化硅、礬土、硅酸鈉、四氮化三桂、碳化硅、水滑石,以及其混合物的材料。相對于按重量計100份的燃料,塊形成劑的組成量是按重量計0到50份為佳,最好是按重量計1至10份。
      最好是,粘合劑可以是一種或兩種或多種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鈉鹽、羥乙基纖維素、淀粉、聚乙烯醇、瓜爾膠、微晶纖維素、聚丙烯酰胺和硬脂酸鈣的材料。相對于按重量計100份的燃料,粘合劑的組成量是按重量計0到30份為佳,最好是按重量計3至10份。
      當使用具有上述組成的氣體生成劑和加壓介質(zhì)時,加壓介質(zhì)的量(A克分子)與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氣體的量(B克分子)之間的克分子比以調(diào)整到8/2到1/9為佳,最好是8/2到3/7。
      如上所述,加壓介質(zhì)的裝填量可以通過調(diào)整加注入混合式充氣機的壓介質(zhì)的量與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氣體的量之間的克分子比而減少。因此,即使充氣機殼體的體積減小時(即,當殼體的長度和/或?qū)挾?直徑)減小時),仍可以將壓力維持在與減小體積前的相同的水平上,無需提高加壓介質(zhì)的注入壓力(殼體的內(nèi)部壓力)。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加壓介質(zhì)的重量(X)與氣體生成劑的重量(Y)的重量比(X/Y)以0.1到7為佳,最好是0.5到5。
      在以上混合充氣機中,最好是由以下公式確定的壓力指數(shù)rb=αpn(其中,rb燃燒速度,α系數(shù),p壓力,n壓力指數(shù)),在氣體生成劑燃燒時,小于0.8。壓力指數(shù)(n)以0.1到0.8為佳,最好是0.1到0.7。在這種情況下,壓力指數(shù)(n)通過按照上述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進行測量來取得。
      當一這種方式將壓力指數(shù)(n)設置得小于0.8時,氣體生成劑燃燒的初始階段的燃燒速度受到限制不能突然上升,由此,殼體內(nèi)的壓力的上升小。因此,即使在殼體厚度減小時,也可以維持殼體的充分的抗壓。另外,由于殼體內(nèi)部壓力的增加小(即內(nèi)部壓力的變化小),氣體生成劑穩(wěn)定地燃燒,以便所有氣體生成劑完全燃燒。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作為加壓介質(zhì)和氣體生成劑之間的關系,可以利用上述組合1)和2),組合2)更可取。
      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氣囊系統(tǒng),包括一個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配有一個沖撞傳感器和一個控制裝置;以及一個容放上述混合充氣機和氣囊的艙殼。
      在本發(fā)明中,“氣體發(fā)生器”是指這樣的的裝置,其具有氣體生成性能,由于氣體發(fā)生器殼體(氣體生成室)中的氣體生成裝置(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產(chǎn)生高溫燃燒氣體,由此允許高溫燃燒氣體流入充氣機殼體?;旌铣錃鈾C在其充氣機殼體中包括氣體發(fā)生器,“充氣機”一詞是指,具有流出性能,在充氣機殼體內(nèi)和氣體發(fā)生器外存在的加壓介質(zhì),通過高溫燃燒氣體從氣體發(fā)生器流入殼體,對象氣囊這樣的被充氣的目標進行充氣的裝置?!盎旌稀币辉~是指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高溫燃燒氣體和加壓介質(zhì)的組合。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由于沒有使用覆蓋使充氣機殼體與設置在氣體生成機殼體中的氣體生成室連通的連通孔的屏網(wǎng),部件數(shù)量和制作步驟就可以減少,由于混合充氣機的重量減少和簡化的制作過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圖1是表明本發(fā)明混合充氣機一實施例的縱向剖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混合充氣機中氣體發(fā)成器殼體的示意平面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沿其橫向的第二氣體生成室的示意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混合充氣機另一實施例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示意平面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混合充氣機另一實施例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示意平面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號數(shù)描述100混合充氣機102充氣機殼體105氣體發(fā)生器殼體110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20第一氣體生成室124第一氣體生成劑125第一連通孔130第二氣體生成室134第二氣體生成劑135第二連通孔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以下將參考表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表明帶有兩個氣體生成室的復式混合充氣機100的一個實施例的縱向剖面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示意平面視圖,圖3是圖1所示沿其橫向截取的第二氣體生成室的示意剖面視圖。圖2和圖3用于解釋連通孔的布置。
      如圖1所示,充氣機殼體102包括一個圓筒式承壓容器,其內(nèi)部空間103充滿加壓介質(zhì)并保持在高壓。加壓介質(zhì)一般通過在與充氣機殼體102的一端連接的擋持件145上形成的小孔107注入,小孔107在加壓介質(zhì)注入后被密封銷109關閉。除了其在擴散器180一側(cè)上的端部之外,充氣機殼體102可以形成得有一個均勻的外直徑(平面外形,沒有縮頸等)。
      氣體發(fā)成器108的外殼是由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形成的。氣體發(fā)生器108在其中包括一個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一個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它們形成得圍繞著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設置得沿充氣機殼體102的縱向彼此相鄰串連。氣體發(fā)生器108設置在充氣機殼體102中,沿其縱向的一端通過焊接被固定在擋持件145上。
      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包括一個圓筒形殼體111,并通過其中充填有引爆劑(傳爆藥)112a的引爆劑杯116a和被作為第一關閉裝置的第一可破裂盤119關閉的第一連通通道113與第一點火器117連接。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通過火焰?zhèn)魉涂?18與第一氣體生成室120連通。
      第一氣體生成室120被設置得圍繞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并由氣體發(fā)生器殼體105、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的殼體111、第一隔壁(第一檔板)126和第二隔壁(第二檔板)136形成。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的所需量容放在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充氣機殼體102通過多個第一連通孔125彼此連通。
      如圖2所示,多個第一連通孔125沿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縱向設置成六列(六個孔),并沿外周向設置在氣體生成殼體的105的整個表面上。多個第一連通孔125如圖2所示順序設置,但他們也可以按與第二連通孔135相同的方式交錯設置。
      第一連通孔的孔徑是1.2mm,第一連通孔的總數(shù)為192,總孔口面積是217mm2,多個第一連通孔125可以不沿外周方向設置在整個表面上,且可以設置在部分表面上?;蛘吡硗?,孔可以分為多個組,各組孔可以彼此按適當?shù)木嚯x分開設置。設置在多個表面上意味著,例如,總共192個第一連通孔125被分為96個孔的兩個組,這兩個組彼此分開設置。第一連通孔可以分為三個或四個以上的組,這些組可以彼此分開設置。
      在本實施例的混合充氣機100中,由于沒有提供防止第一氣體生成劑124外漏的屏網(wǎng),第一連通孔125和第一氣體生成劑124彼此接觸。
      第二氣體生成室130是由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的殼體111、第二隔壁(第二檔板)136和擋持件145(第二可破裂盤139)形成的。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所需量容放在其中。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和充氣機殼體102通過多個第二連通孔135彼此連通。
      例如,如圖2所示,多個第二連通孔135沿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縱向設置成四列(四個孔),并沿其外周向(見圖3)設置在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半個表面上。多個第二連通孔135如圖2所示那樣交錯設置,但他們也可以按與第一連通孔125相同的方式順序設置。
      第二連通孔135的直徑是1.2mm,第二連通孔的總數(shù)為128,總孔口面積是145mm2,多個連通孔135可以僅設置在部分表面上?;蛘吡硗?,如上所述,孔可以分為多個組,孔各組可以彼此分開設置。
      在本實施例的混合充氣機100中,由于沒有提供防止第二氣體生成劑124外泄的屏網(wǎng),因此第二連通孔135和第二氣體生成劑134彼此接觸。
      第二氣體生成室130通過由作為第二關閉裝置的第二可破裂盤139關閉的第二連通通道與第二點火器140連接。參考號數(shù)112b表示引爆劑,參考號數(shù)116b表示引爆劑杯。
      由于第一點火器117(第一點火裝置115)和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沿充氣機殼體102的縱向設置在中心軸上(在圖1中點劃線所示,具有圖3中的中心點O),第二點火器140相對于中心軸偏心地設置。因此,所圖3所示,第二氣體生成室130構(gòu)造得使第二連通孔135沿橫向(徑向)位于第二點火器140的相對側(cè)上。例如,當?shù)诙B通孔135和第二點火器140設置得彼此靠近時,(當?shù)诙c火器位于圖3中虛線所示的位置140a時),第二連通孔135和第二點火器140a沿充氣機的橫向設置在同樣的方向上。因此,第二點火器140a附近的氣體生成劑134可以很好地燃燒,但存在于相對側(cè)上的氣體生成劑134則不能充分燃燒。
      圖1至3表明了帶有兩個氣體生成室的復式充氣機。圖4中表明的是本發(fā)明應用于帶有一個氣體生成室的單式充氣機的例子。在如圖4所示的帶有一個氣體發(fā)生器殼體205的單式混合充氣機的情況下,單式氣體生成室與充氣機殼體借以連通的多個連通孔225,沿氣體生成器殼體205的縱向設置成十列(十個孔),且同時沿其外周向設置在其整個表面上。連通孔225的孔徑為1.2mm,連通孔的總量為320,總開口面積為362mm2。在這種情況下,連通孔225可以不沿外周向設置在整個表面上,且可以設置在部分表面上。或者另外,如上所述,孔可以分為多個組,各組孔可以彼此分開設置。在圖1所示的混合充氣機100中,無論第二點火器140是否偏心設置,第一連通孔125和第二連通孔135可以如此形成使得某些或全部孔沿充氣機殼體的橫向指向不同方向,以便防止煙霧排出充氣機殼體100。接下來,將在圖5的基礎上對第一連通孔125和第二連通孔135的布置的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在圖5中,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一側(cè)上的氣體生成殼體105的一表面被切去。在這種情況下,下文中的“煙霧”對應于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生成劑中的固體成分(例如,金屬成分)。
      如圖5所示,多個第一連通孔125僅在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一個表面上形成,多個第二連通孔135僅在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相對表面上形成。通過將第一連通孔125和第二連通孔135設置在氣體發(fā)成器殼體105的橫向相對側(cè)上,彼此相對,當由燃燒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的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生成的煙霧(第一煙霧)從第一連通孔125流出并附著在充氣機殼體102的一相對內(nèi)壁面上時,由于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燃燒生成的氣流(第二氣流)流入第一煙霧附在其上的充氣機殼體102的內(nèi)壁面的相對側(cè)。因此,第一煙霧被防止由于第二氣流被驅(qū)散,并被防止流出混合充氣機100。
      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量可以等于、大于或小于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的量,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劑的形狀和成份可以是一樣或不一樣的。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的體積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且各體積可以通過調(diào)整第一隔壁126和第二隔壁136來調(diào)整。
      如上所述,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與第一氣體生成室120連通,第一氣體生成室120與充氣機殼體102連通,并且,第二氣體生成室130與充氣機殼體102連通。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下,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壓力維持在高水平上,即維持在與充氣機殼體102(內(nèi)部空間103)中的壓力同樣的水平上。
      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沿充氣機殼體102的縱向彼此串連相鄰設置。通過將這些室以此方式串連設置,即便在氣體生成室被分為兩個的時候,混合充氣機的整體體積也可以做得很緊湊,重量的增加可以受到限制。
      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擁有獨立的通道,通過這些通道由第一氣體生成劑124和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分別燃燒生成的氣體流入充氣機殼體102。即,在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生成的氣體從第一連通孔125流入充氣機殼體102,在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生成的氣體從第二連通孔135流入充氣機殼體102。
      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20、130以這樣一種方式設置,使得當?shù)谝粴怏w生成室120中生成的氣體在通過一內(nèi)流通道的第一連通孔125后于充氣機殼體102內(nèi)流向擴散器口182時,作為第二氣體生成室130的內(nèi)流通道的第二連通孔135相對于作為第一氣體生成室120的內(nèi)流通道的第一連通孔125位于所述氣體流向的相反方向上。
      通過按如此方式設置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20、130,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的燃燒不影響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燃燒。這種布置就是有效的,因為在加壓介質(zhì)不包含氧氣時,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的燃燒不影響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燃燒。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的設置次序是可以相反的。
      在擋持件145中形成的點火裝置室114包括第一和第二點火裝置室115、141。第一點火裝置室容放第一點火器117,第二點火裝置室容放第二點火器140。第一和第二點火裝置室可以沿充氣機殼體102的橫向彼此平行相鄰設置。
      第一點火器117和第二點火器140通過點火器套環(huán)143安裝到擋持件145上,擋持件145用焊接之類的方式在連接部分146處固定到充氣機殼體102上。
      連接器170連接在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延伸部上。帶有圖示形狀用于在觸發(fā)時破裂主可破裂盤178的拋射體175通過O型環(huán)172安裝在使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和連接器170彼此連通的一孔中,使得拋射體175跨在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和連接器170之間。拋射體175的尖端位于連接器170的內(nèi)部空間176中。內(nèi)部空間176和充氣機殼體102的內(nèi)部空間103僅通過設置在連接器170的面對殼體105內(nèi)表面的表面上的所需數(shù)量的氣體流入孔166連通。一氣流通路105a形成在殼體105內(nèi)表面與連接器170外表面之間。因此,內(nèi)部空間103中的加壓介質(zhì)在觸發(fā)時會經(jīng)由氣體流動通道105a流入氣體流入孔166。
      擴散器180與充氣機殼體102的一端連接。擴散器180通過焊接固定在其連接部分181上。主可破裂盤178作為主要關閉裝置安裝到擴散器180的面向拋射體175的一端,以便在觸發(fā)前鎖閉加壓介質(zhì)向擴散器口182的移動通道。因此,在觸發(fā)前,氣體流入空間150和充氣機殼體102的內(nèi)部空間130彼此被完全隔離開來,這樣,加壓介質(zhì)的穿過被過阻斷。
      擴散器180在另一端設置有多個用于將加壓介質(zhì)送到氣囊的擴散器口182并還設置有用于去除微粒子的擴散器屏網(wǎng)186。用于將擴散器180連接于氣囊艙殼的柱螺栓190被固定在擴散器180的外端面上。
      在混合充氣機100中,優(yōu)選地,上述各組成部件相對于中心軸(圖1中表示為點劃線)沿橫向?qū)ΨQ設置,但某些或全部組成部件可相對于中心軸偏心設置。
      在本發(fā)明的混合充氣機中,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的設置可以象如下所述那樣變化。
      例如,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可以設置得于充氣機殼體102內(nèi)在相對側(cè)上彼此面對。在這種情況下,加壓介質(zhì)填入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之間的空間。
      此外,例如,在充氣機殼體120中,第一氣體生成室120(或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可以圍繞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設置,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或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可以圍繞第一氣體生成室120設置。
      本發(fā)明的氣囊系統(tǒng)包括一個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后者包括一個沖撞傳感器和一個控制部件;以及一個其中容納混合充氣機100和氣囊的艙殼?;旌铣錃鈾C100在第一點火點火器117和第二點火點火器140一側(cè)與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沖撞傳感器和控制部件)相連,且混合充氣機100通過旋擰柱螺栓190連接并固定于裝有氣囊的艙殼。在具有如此結(jié)構(gòu)的氣囊系統(tǒng)中,可以根據(jù)沖撞程度調(diào)整生成的氣體的量,并通過適當設定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中觸發(fā)信號的輸出條件調(diào)整氣囊的膨脹速度。
      接下來,將參考圖1對混合充氣機100的運作進行說明。在混合充氣機100被觸發(fā)前,貯存在充氣機殼體102中的高壓下的加壓介質(zhì)已經(jīng)流入分別經(jīng)連通孔125、135彼此連通的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并已經(jīng)通過連通孔118進一步流入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且這些室的內(nèi)部保持同樣高壓下。此外,安裝了拋射體175,以便跨在保持在同樣壓力下的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和內(nèi)部空間176之間,誤操作被防止。
      在車輛碰撞的情況下,第一點火器117被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點燃以破裂第一可破裂盤119(固定在形成第一連通孔113的擋持件145上),點燃并燃燒在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中的引爆劑112a,由此形成高溫增壓氣體。
      當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中的壓力被生成的增壓氣體提高時,被該壓力推動的拋射體175移動以用拋射體175的尖端破裂主可破裂盤178。此時,增壓氣體的一部分由于主可破裂盤179的破裂流入氣體流入空間150。
      大部分增壓氣體通過火焰?zhèn)魉涂?18流入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以點燃并燃燒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生成了預期量的高溫燃燒氣體(對應于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的裝填量)。此時,由于加壓介質(zhì)已經(jīng)流入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從而該室120保持在高壓,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的燃燒是穩(wěn)定的。由于火焰?zhèn)魉脱b置室110、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被圓筒形殼體111和第二隔壁136彼此分隔開來,第二氣體生成劑134未被點燃和燃燒。由于第一氣體生成室120的第一連通孔125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30的第二連通孔135的設置,第二氣體生成劑134沒有被第一氣體生成劑124的燃燒點燃或燃燒。
      此后,由于高溫燃燒氣體經(jīng)第一連通孔125流入充氣機殼體102,就此提高了其中的壓力,進一步加壓的介質(zhì)經(jīng)破裂的主可破裂盤178流入氣體流入空間150。已經(jīng)以這種方式流入氣體流入空間150的進一步加壓的介質(zhì)在經(jīng)過擴散器屏網(wǎng)186后從擴散器口182噴射出來,然后給安裝在氣囊艙中的氣囊充氣。
      當?shù)谝稽c火器134被觸發(fā)時或在第一點火器134被觸發(fā)稍后(大約10至40ms),第二點火器140被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同時點燃,且第二可破裂盤139(固定在形成第二連通通道的擋持件145上)被破裂以點燃并燃燒引爆劑112b,于是,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第二氣體生成劑134被點燃以生成所需量的高溫燃燒氣體(對應于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裝填量)。此時,由于加壓介質(zhì)已經(jīng)流入第二氣體生成室130,并且該室130已經(jīng)維持在高壓,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燃燒狀態(tài)是穩(wěn)定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點火并燃燒第二氣體生成劑134,僅只點火器被使用而引爆劑可以省略。
      此外,如圖1和圖3所示,由于第二點火器140與第二連通孔135間隔開且在沿徑向上布置在不同方向,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的第二氣體生成劑134均勻地燃燒。例如,如果第二連通孔135設置在第二點火器140附近,第二點火器140附近的一部分第二氣體生成劑134順利地燃燒,但遠離第二連通孔135的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其他部分在某些情況下易于燃燒。
      由于第二氣體生成劑134的燃燒生成的高溫燃燒氣體通過第二連通孔135流入充氣機殼體102,增加了那里的壓力,余下的進一步加壓的介質(zhì)通過破裂的主可破裂盤178流入氣體流入空間150,從擴散器口182射出以進一步給氣囊充氣。
      上述混合充氣機分兩個階段產(chǎn)生燃燒氣體。第一氣體生成室120可以防止氣囊的充氣動作落后于車輛的碰撞,第二氣體生成室130能夠使加壓介質(zhì)完全從充氣機殼體102中排出并使氣囊迅速充氣到滿意的安全水平。
      另外,由于配備了兩個氣體生成室,該混合充氣機也可以適于其中燃燒氣體僅在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生成的實施例模式,其中燃燒氣體在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20和130中同時生成的實施例模式,以及其中在第一氣體生成室120中生成燃燒氣體的定時和在第二氣體生成室130中生成燃燒氣體的定時之間的間隔按所需方式控制的模式。
      實例下面通過參考實例更具體地描述本發(fā)明。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順便說一句,下面使用的氣體生成劑形狀為單穿孔圓柱體,外徑為5.4mm,內(nèi)徑為0.7mm,長度為55.4mm。
      例1圖1所示實施例的復合式混合充氣機100被生產(chǎn)出來。詳情如下充氣機殼體102用高抗拉強度鋼(抗拉強度90kg/mm2)制造。作為加壓介質(zhì),使用了2.6克分子(100g)的包括氬和氦[Ar∶He=96∶4(克分子比)]的混合氣體(32000kPa的內(nèi)部壓力)。作為氣體生成劑,對于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中的每一個使用20g的包括硝基胍、硝酸鍶、羧甲基纖維素和酸土(34∶50∶9∶7)的組合物(A/B=7.2/2.8)(總量為40g,其對應于1.0克分子的生成氣體)。加壓介質(zhì)和氣體生成劑之間的重量比(X/Y)為2.5。因此,在觸發(fā)時,總共3.6克分子的氣體可以使用,觸發(fā)前加壓介質(zhì)和氣體生成劑的總重量為140g。在這種情況下,壓力指數(shù)(pressure index)(n)為0.6。
      上以結(jié)構(gòu)的混合充氣機100具有54mm的直徑和156mm的長度(該長度不包括長度為20mm的柱螺栓)。充氣機殼體102的厚度為2.5mm,充氣機的總重量為1200g。當該混合充氣機100通過同時點燃第一和第二點火器而觸發(fā)時,充氣機殼體102的內(nèi)部壓力為48000kPa。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充氣機,用于配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設置在所述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以及具有與所述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所述充氣機殼體的內(nèi)部充注有包含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具有由帶有多個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包括其中容放氣體生成劑的氣體生成室;所述氣體生成室和所述充氣機殼體通過所述各連通孔互相連通;以及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所述連通孔中的每一個具有這樣的尺寸,使得在所述氣體生成室中生成的燃燒氣體能夠經(jīng)由其流出但氣體生成劑可被防止外漏。
      2.一種混合充氣機,用于配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設置在所述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以及一個具有與所述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所述充氣機殼體的內(nèi)部充注有包含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有一個由帶有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在其中包括各自具有氣體生成劑的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所述第一氣體生成室和所述充氣機殼體通過所述第一連通孔互相連通;所述第二氣體生成室和所述充氣機殼體通過所述第二連通孔互相連通;以及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中的每一個具有這樣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氣體生成室中生成的燃燒氣體能夠經(jīng)由其流出,但氣體生成劑可被防止外漏。
      3.一種混合充氣機,用于配有氣囊的車輛的充氣式安全系統(tǒng),包括一個充氣機殼體,一個設置在所述充氣機殼體中的氣體發(fā)生器,以及一個具有與所述氣體發(fā)生器連接的點火裝置的點火裝置室,其中,所述充氣機殼體的內(nèi)部充注有包含惰性氣體的加壓介質(zhì),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有一個由具有多個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形成的外殼;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在其中包括各自具有氣體生成劑的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具有第一點火裝置的第一點火裝置室與第一氣體生成室連接;具有第二點火裝置的第二點火裝置室與第二氣體生成室連接;所述第一氣體生成室和所述充氣機殼體通過所述第一連通孔互相連通;第二氣體生成室和所述充氣機殼體通過所述第二連通孔互相連通;以及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中的每一個具有這樣的尺寸,使得在第一和/或第二氣體生成室中生成的燃燒氣體能夠經(jīng)由其流出,但氣體生成劑可被防止外漏,所述各第二連通孔在所述充氣機殼體的橫向和/或縱向上與所述第二點火裝置間隔開設置。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連通孔未被一屏網(wǎng)履蓋。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氣體生成劑與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接觸。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具有相同的孔徑。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具有范圍從0.5至3mm的孔徑。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數(shù)為100至600。
      9.如權利要求2或8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在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中,所述第一連通孔的總數(shù)為50至300,所述第二連通孔的總數(shù)為50至300。
      10.如權利要求1至9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總開口面積為100至600mm2。
      11.如權利要求1至10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連通孔或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沿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縱向設置出多列并沿周向上設置成多行。
      12.如權利要求2至10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部分或全部沿所述充氣機殼體的橫向形成在不同方向。
      13.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在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中,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所述第一連通孔沿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縱向設置成多列并沿周向設置在整個表面上,設置在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上的多個第二連通孔沿所述氣體發(fā)生器殼體的縱向設置成多列并沿周向設置在一半或少于一半的表面上。
      14.如權利要求3或13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氣體發(fā)生器進一步包括一個火焰?zhèn)魉脱b置室,火焰?zhèn)魉脱b置室設置在所述第一點火裝置室的縱向延伸部分上,并與所述第一氣體生成室連通,連接于所述第二氣體生成室的第二點火裝置相對于所述充氣機殼體的縱向中心軸偏心設置。
      15.如權利要求3、13和14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點火裝置室設置得彼此相鄰且沿所述充氣機殼體的橫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點火裝置室設置在所述充氣機殼體的縱向中心軸上。
      16.如權利要求2或15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具有獨立的內(nèi)流通道用于其中生成的氣體流向所述充氣機殼體。
      17.如權利要求2或16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沿所述充氣機殼體的縱向相串聯(lián)地彼此相鄰設置。
      18.如權利要求2或16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沿所述充氣機殼體的縱向相串聯(lián)地彼此相對設置。
      19.如權利要求2或16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沿所述充氣機殼體的橫向平行設置,彼此相鄰或彼此間隔開。
      20.如權利要求1和19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其滿足下述各項條件(1)至(3)中的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條件(1)加壓介質(zhì)的量(A克分子)與由于氣體生成劑的燃燒生成的氣體的量(B克分子)之間的克分子比為8/2到1/9;(2)加壓介質(zhì)的重量(X)與氣體生成劑重量(Y)的重量比(X/Y)為0.1到7;(3)在氣體生成劑燃燒時由以下公式確定的壓力指數(shù)小于0.8rb=αpn(其中,rb燃燒速度,α系數(shù),p壓力,n壓力指數(shù))。
      21.一種氣囊系統(tǒng),包括配設有沖撞傳感器和控制裝置的觸發(fā)信號輸出裝置,以及一艙殼,其中容放如權利要求1至2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混合充氣機和氣囊。
      全文摘要
      一種可以減少重量和工時的混合充氣機。在第一和第二氣體生成室(120,130)之間提供連通的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25,135)和充氣機殼體(102)在氣體發(fā)生器殼體105中形成,以便不需要屏網(wǎng)。這樣,重量和工時的減少就成為可能。
      文檔編號B60R21/272GK1420825SQ01807421
      公開日2003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兩保榮一, 小川明久 申請人:大賽璐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