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附屬裝置,特別是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因為兒童的體形較小,特別是對嬰幼兒而言,一般車輛上的安全帶并不適用,所以常會在車中放置供兒童承坐的兒童安全座椅,并利用兒童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帶來束縛住兒童,以確保行車安全。由于不同年齡的兒童體形各有差異,所以需要能夠調整安全帶高低的設計。
如圖1、圖2所示,美國第6,491,348號專利案揭露了一種習用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00,其包括座體71、安全帶72、安全帶控制板73及調整桿74。
安全帶控制板73是用來調整安全帶72的高低;調整桿74系連接于安全帶控制板73后方而可用來固定安全帶控制板73。
座體71及安全帶控制板73上開設有兩前后對應的導槽711,以供安全帶72穿設而過;安全帶控制板73并能沿著座體71上下移動以進一步調整安全帶72的高低。
安全帶控制板73后方兩側并延伸有兩把手75,且于座體71后方設置有三相互平行的脊柱81(圖中只顯示二脊柱),每一脊柱81上形成有數(shù)位于不同高度的凹孔811。
調整桿74可移動地設置于把手75上,并能夠被脊柱81的凹孔811所支撐。
當對于安全帶72的高度進行調整時,需先將雙手的手掌分別頂?shù)钟诎咽?5上,再進一步以手指將調整桿74往把手75靠近,使得調整桿74脫離凹孔811的限制后,使用者即能利用把手75帶動整個安全帶控制板73上下移動,進而調整安全帶72的高低,并當調整桿74置于使用者擇定的凹孔811后,即能夠將安全帶控制板73固定住。
上述習知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00雖已具備有安全帶72調整的設計,但卻需要同時利用雙手才能進行調整,特別是當此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00放置于車中而只能側身進行調整時,此雙手調整的設計更顯出其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單手調整安全帶高度、使用方便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
本實用新型包括座體、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及安全帶;座體具有供承坐的座部及自座部往預定方向延伸的背靠部;背靠部具有前、后面及兩貫穿前、后面的第一、二導槽;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包括兩定位件、調整件、兩頂桿及控制件;兩定位件設置于背靠部后面并位于第一、二導槽兩側,其上分別對應開設有數(shù)個位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調整件設置于背靠部后面并可上下移動,其具有左右端及開設有與第一、二導槽相對應以供安全帶穿過的第一、二開口;兩頂桿分別穿設于調整件的左右兩端中,并能沿著調整件在與定位件上定位槽干涉的第一位置及與定位件上定位槽釋離的第二位置間左右橫移;控制件可移動設置于調整件上,并連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移動;安全帶穿過第一、二導槽并固定于座體上。
其中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調整件與控制件之間設有恒產生推抵控制件向調整件外移動的彈性恢復力彈性元件。
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調整件上滑動組設兩穿設過控制件、頂桿的連動件,借以使控制件及頂桿可移動地設置于調整件上。
調整件上開設有兩呈一直線排列以供兩連動件穿設的凹溝;兩連動件可沿著凹溝移動并帶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橫向移動。
控制件上開設有兩與調整件上的凹溝相對應但并不互相平行供穿設于凹溝內兩連動件穿設的開孔,以借由控制件相對調整件移動而帶動兩連動件沿著凹溝移動。
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定位件上固定設有借以限制調整件上下移動位置的限位件,以確保調整件上的第一、二開口與座體背靠部上第一、二導槽相對應。
限位件具有固定于背靠部后面上并鄰近于第一、二導槽的框體、自框體的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一限位部及自框體的另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二限位部;第一、二限位部系套設于定位件上,以限制調整件上下移動的位置。
座體具有兩自背靠部兩側向外延伸的翼部及兩自座部兩側向外延伸的側壁部。
座體下方設有借以支撐座體的基座。
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座體、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及安全帶;座體具有座部及設有第一、二導槽的背靠部;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包括兩定位件、調整件、兩頂桿及控制件;兩定位件設置于后面并位于第一、二導槽兩側,其上分別對應開設有數(shù)個位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調整件設置于后面并可上下移動,其上開設有與第一、二導槽相對應的第一、二開口;兩頂桿分別穿設于調整件的左右兩端中,并能沿著調整件在與定位件上定位槽干涉的第一位置及與定位件上定位槽釋離的第二位置間左右橫移;控制件可移動設置于調整件上,并連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移動;安全帶穿過第一、二導槽并固定于座體上。當進行高度調整時,只需要用單手握持住調整件并利用手指按壓控制件以使其往調整件靠近并帶動頂桿相互接近而處于第二位置上,使得頂桿內縮而與定位件相釋離;接著再將調整件上下移動到所欲調整的高度后松開控制件,控制件外推使頂桿往第一位置移動而與定位件相卡合,完成高度調整的動作;即本實用新型利用控制件同時帶動兩頂桿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移動,以控制頂桿與定位件彼此間的干涉與釋離,所以只需要利用單手就能夠迅速地調整安全帶的高低;不僅可單手調整安全帶高度,而且使用方便,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習用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為習用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結構示意后視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正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仰視圖(兩頂桿在第一位置)。
圖7、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后視圖(兩頂桿在第一位置)。
圖8、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部分剖視圖(彈性元件設置于調整件中)。
圖9、為圖6中A-A剖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仰視圖(兩頂桿在第二位置)。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后視圖(兩頂桿在第二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放置于車輛內,并用來供兒童承坐以確保其行車安全。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座體1、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3及安全帶4。
座體1為由上殼體101及下殼體102相互組合而成的中空構造。上殼體101由緩沖材質,例如保麗龍、泡棉制成。下殼體102具有一可掀離的后蓋103。
座體1可區(qū)分為供兒童承坐的座部11及供兒童的背部倚靠的背靠部12。背靠部12自座部11往預定方向延伸,以使背靠部12與座部11之間呈符合人體工學上的設計的角度。背靠部12具有前面121、后面122及兩相間隔并貫穿前、后面121、122的第一導槽15及第二導槽16。
此外,座體1更具有兩自背靠部12兩側向外延伸的翼部13、兩自座部11兩側向外延伸的側壁部14及四個護套孔17。四個護套孔17左右對稱開設于座部11與背靠部12之間兩側以供車輛上安全帶穿設的護套孔17,借以進一步將本實用新型固定于車輛中。
翼部13及側壁部14分別與背靠部12及座部11相配合以形成容置兒童的空間,并能夠防止兒童側向移動而掉落于安全座椅外。
如圖4所示,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3設置在背靠部12的后面122上。
如圖5所示,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3包括兩呈桿狀的定位件30、呈長形調整件31、兩頂桿32、控制件33、兩連動件34及彈性元件35。
定位件30系縱向設置于座體1中并固定于背靠部12后面122上。兩定位件30為相間隔位于座體1第一導槽15及第二導槽16兩側的桿狀體,兩定位件30上分別對應開設有數(shù)個位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301。
調整件31滑動套設于定位件30上的兩相對端310并可沿著定位件30上下移動。調整件31的前端兩側上開設有與第一導槽15相對應的第一開口311及與第二導槽16相對應的第二開口312。此外,在調整件31的頂面上開設有兩呈一直線排列的凹溝313及兩分別與第一、二開口311、312相通的長槽314,于調整件31上設有套設彈性元件35的凸塊315。
兩頂桿32分別穿設于調整件31的左右兩端310中,每一頂桿32在遠離定位件30的一端設有孔洞321,且頂桿32能沿著調整件31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左右橫移。當在第一位置的時候,頂桿32相對于調整件31外移而能突伸入定位件30的定位槽301中。當在第二位置時,各頂桿32則相對于調整件31內縮自定位槽301中退出而不與定位件30相干涉。
如圖5、圖6、圖7所示,控制件33為呈側置的U字形殼體,并在其頂面上開設有兩呈八字形的長形開孔331,開孔331與調整件31上的凹溝313相對應但并不互相平行,此外,控制件33中形成有與調整件31的凸塊315相對應配合的長形槽道332。
兩連動件34可為分別由上而下穿設于凹溝313、開孔331及頂桿32的孔洞321中的鉚釘,各連動件34具有鉚合于調整件31上方的上端341及相反于上端341并穿設于頂桿32的孔洞321上的下端342,連動件34可沿著凹溝313移動并帶動頂桿32橫向移動,因此借由連動件34的作用,能夠達到使控制件33、頂桿32可移動地設置于調整件31上的目的。以使控制件33可移動設置于調整件31上,并連動頂桿32在第一、二位置間移動。
如圖8所示,彈性元件35為以預壓狀態(tài)設置于控制件33的槽道332中的伸縮彈簧,彈性元件35的一端固定頂?shù)钟谕箟K315上,其另一端受控制件33的內壁面頂?shù)?,以使彈性元?5恒產生推抵控制件33向調整件31外移動的彈性恢復力。
如圖3、圖9所示,安全帶4系固定于座體1中,安全帶4最佳系呈肩-肩-腿的Y字形的三點式,安全帶4具有第一肩帶部41、第二肩帶部42及用來扣合第一、二肩帶部41、42的扣環(huán)43。第一、二肩帶部41、42的一端是固定于座體1中,第一肩帶部41的另一端沿調整件31的長槽314及第一開口311由第一導槽15穿設而出;第二肩帶部42的另一端依序由長槽314及第二開口312由第二導槽16穿設而出。簡言的,安全帶4的第一、二肩帶部41、42能夠被調整件31帶動而上下移動。
因此,如圖6、圖7所示,借由彈性元件35的彈性恢復力向外推抵控制件33,所以各個頂桿32在第一位置上并突伸入各相對應的定位槽301中,安全帶4的第一、二肩帶部41、42就被固定在預定的高度,此時兩頂桿32是相互遠離的。
當進行高度調整時,先打開后蓋103后,如圖6所示,只需要用單手握持住調整件31并利用手指按壓控制件33以使其往調整件31靠近。亦即如圖10、圖11所示,壓縮彈性元件35,使兩連動件34沿著控制件33的八字形開孔331移動而相互接近,并帶動頂桿32相互接近而處于第二位置上,使得頂桿32內縮而與定位件30相釋離。
接著再將調整件31上下移動到所欲調整的高度后松開控制件33,在彈性元件35彈性性恢復力作用下,將外推控制件33,使頂桿32往第一位置移動而與定位件30相卡合,完成高度調整的動作。
此外,如圖4、圖5所示,為了限制調整件31上下移動的位置,本實用新型更包括固定于定位件30上的限位件5。
限位件5具有固定后面122上并鄰近于第一、二導槽15、16的框體51、自框體51的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一限位部52及自框體51的另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二限位部53。第一、二限位部52、53系套設于定位件30上,故能夠限制調整件31上下移動的位置。當然,由于限位件5系固定于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3與背靠部12之間,故框體51上開設兩個與第一、二導槽15、16相對應的長形開口511,以免防礙安全帶4通過。
最后,如圖4所示,本新型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更包括基座6,除了供座體1放置外,更方便使用者將此安全座椅放置于車輛的座位上。
歸納上述,本新型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利用控制件33同時帶動兩頂桿32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移動,以控制頂桿32與定位件30彼此間的干涉與釋離,所以只需要利用單手就能夠迅速地調整安全帶4的高低,確實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它包括座體、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及安全帶;座體具有供承坐的座部及自座部往預定方向延伸的背靠部;背靠部具有前、后面及兩貫穿前、后面的第一、二導槽;安全帶穿過第一、二導槽并固定于座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包括兩定位件、調整件、兩頂桿及控制件;兩定位件設置于背靠部后面并位于第一、二導槽兩側,其上分別對應開設有數(shù)個位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調整件設置于背靠部后面并可上下移動,其具有左右端及開設有與第一、二導槽相對應以供安全帶穿過的第一、二開口;兩頂桿分別穿設于調整件的左右兩端中,并能沿著調整件在與定位件上定位槽干涉的第一位置及與定位件上定位槽釋離的第二位置間左右橫移;控制件可移動設置于調整件上,并連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調整件與控制件之間設有恒產生推抵控制件向調整件外移動的彈性恢復力彈性元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調整件上滑動組設兩穿設過控制件、頂桿的連動件,借以使控制件及頂桿可移動地設置于調整件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整件上開設有兩呈一直線排列以供兩連動件穿設的凹溝;兩連動件可沿著凹溝移動并帶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橫向移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件上開設有兩與調整件上的凹溝相對應但并不互相平行供穿設于凹溝內兩連動件穿設的開孔,以借由控制件相對調整件移動而帶動兩連動件沿著凹溝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的定位件上固定設有借以限制調整件上下移動位置的限位件,以確保調整件上的第一、二開口與座體背靠部上第一、二導槽相對應。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具有固定于背靠部后面上并鄰近于第一、二導槽的框體、自框體的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一限位部及自框體的另一側向后延伸并彼此上下相間距的兩第二限位部;第一、二限位部系套設于定位件上,以限制調整件上下移動的位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體具有兩自背靠部兩側向外延伸的翼部及兩自座部兩側向外延伸的側壁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體下方設有借以支撐座體的基座。
專利摘要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為提供一種可單手調整安全帶高度、使用方便的車輛附屬裝置,提出本實用新型,它包括座體、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及安全帶;座體具有座部及設有第一、二導槽的背靠部;安全帶高度調整結構包括兩定位件、調整件、兩頂桿及控制件;兩定位件設置于后面并位于第一、二導槽兩側,其上開設有數(shù)個位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調整件設置于后面并可上下移動,其上開設有第一、二開口;兩頂桿分別穿設于調整件的左右兩端中,并能沿著調整件在與定位件上定位槽干涉的第一位置及與定位件上定位槽釋離的第二位置間左右橫移;控制件可移動設置于調整件上,并連動頂桿在第一、二位置間移動;安全帶穿過第一、二導槽并固定于座體上。
文檔編號B60N2/28GK2630034SQ03264559
公開日2004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陳舜民 申請人:明門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