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囊打開部構造、內箱及氣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搭載在汽車等車輛中的氣囊的氣囊打開部構造、內箱 及氣囊裝置,特別涉及能夠在氣囊裝置動作時使氣囊向車內順利打開 的氣囊打開部構造、內箱及氣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等車輛中,通常都搭載有氣囊裝置,其在碰撞時等使氣囊 在車內膨脹展開而約束乘員。關于這種氣囊裝置,開發(fā)、采用了下述 各種類型的氣囊裝置內置于方向盤內的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內置于 儀表板內的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內置于車輛側面部或座椅內的側面 氣囊裝置、內置于車門上部的簾式氣囊裝置等。這些氣囊裝置,通常 情況下被收容在車輛構造物內而不會注意到它們的存在,在碰撞時等 緊急時刻穿破車輛構造物而使氣囊膨脹展開。因此,氣囊裝置的氣囊 打開部,通常情況下必須將其覆蓋而與車內內飾相同,在緊急時刻則 必須使氣囊順利迅速地打開。在此,圖4是表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圖,(A)是剖視圖,(B) 是圖4(A)中的B部放大圖。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內置于配置在副 駕駛座前面的儀表板41的車體側。而且,如圖4 (A)所示,副駕駛 座用氣囊裝置,包括通常被折疊而在緊急時刻膨脹展開的氣囊(未 圖示)、向氣囊供給氣體的充氣機42、收容氣囊及充氣機42的保持器 43、安裝在儀表板41上的外板44以及與外板44的內側相連并將保持 器43卡定的內箱45。另外,保持器43,通過接合部件46連接并固定 在固定部件47上。在上述儀表板41上形成有開口部41a,從而可以使氣囊打開。在開口部41a上,通過扣鉤44a等安裝外板44,其外表面被加工成與儀 表板41相同。而且,在外板44的內側形成多個能夠使外板44易于在 氣囊展開時開裂的缺口 44b。通過上述缺口 44b將外板44劃分成固定 部44c和門部44d。上述內箱45,包括與外板44的內側相連的內板45a和形成用于 收容保持器43的空間的側壁45b。而且,在側壁45b上形成有多個卡 定孔45c,將連接在保持器43上的鉤部43a卡定。而且,內板45a在 中央部被分成兩部分,各內板45a包括連接在外板44的固定部44c上 的支撐部451、連接在門部44d上的鉸鏈板部452以及在支撐部451與 鉸鏈板部452之間形成的鉸鏈部453。鉸鏈部453,如圖4 (B)所示, 大致形成U字形,通常tl t4的厚度均勻。上述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在車輛碰撞等緊急時刻,使充氣機42 動作而向氣囊(未圖示)供給氣體。氣囊,在保持器43及內箱45內 膨脹,推壓內板45a及外板44。外板44,在處于門部44d之間的缺口 44b處分裂,以使氣囊向車內打開。隨著氣囊的膨脹展開,外板44的 門部44d向儀表板41 一側旋轉,在固定部44c與門部44d之間的缺口 44b處進一步分裂。此時,由于外板44的固定部44c及門部44d分別 連接在內板45a上,所以即使在缺口 44b處分裂,門部44d也不會離 散。門部44d,在內板45a的鉸鏈部48的作用下,進一步向儀表板41 一側旋轉,從而一分為二地打開。在此,內箱45—般由樹脂形成,易于受到周圍溫度的影響而發(fā)生 硬化或軟化,因此為了使內板44適當?shù)匾环譃槎卮蜷_,必須設法改 進鉸鏈部453的形狀。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鉸鏈部,向與外板 分離的方向鼓出,并且從固定部一側向車門加固部一側逐漸變薄(參 見專利文獻1的圖4)。而且,專利文獻2的鉸鏈部的彎曲頂部的壁厚 也比彎曲鉸鏈部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要薄(參見專利文獻2的圖4)。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6 — 96267號公報、圖4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3—137057號公報、圖4但是,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鉸鏈部中,由于固定部一側整體較厚 地形成,所以在使外板一分為二地打開時的延伸量少,鉸鏈部整體(即 U形部的直徑)必須較大地形成,以彌補不足的量。但是,如果增大U 形部的直徑,則外板與內板的非熔敷部增大,外板的加固效果減弱。 而且,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在縱長地形成U字形的情況下,因制造困 難而產生成本升高的問題。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鉸鏈結構中,由于在外板一分為二地打開時 最容易延伸的部位(彎曲頂部)的壁厚形成得較薄,所以產生彎曲頂 部應力過于集中的問題。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囊打開部 構造、內箱及氣囊裝置,可以不受周圍溫度影響地使鉸鏈部小型化, 以使氣囊順利地向車內打開。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下述一種氣囊打開部構造包括形成于車輛 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覆蓋該開口部的外板以及與該外板的 內側相連的內板,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 和與所述車輛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板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支撐部以及在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 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鉸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部, 在其頂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剛性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而且,所述鉸鏈部,可以在所述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 成剛性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而且,所述低剛性部 優(yōu)選是壁厚形成得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而且,所述 薄壁部優(yōu)選與鄰接的厚壁部平滑地相連。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下述一種內箱其與覆蓋形成于車輛構造物 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的外板的內側相連,并且收容于所述開口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和與 所述車輛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箱具有與所述外板相連的內板和用于形成收容保持器的空間的側壁,在所述保持器中收納氣囊,所 述內板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支撐部以及在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鉸鏈 部,所述鉸鏈部,在其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成剛性比其他部分 低的低剛性部。而且,可以在所述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成剛性 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而且,所述低剛性部優(yōu)選是 壁厚形成得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而且,所述薄壁部 優(yōu)選與鄰接的厚壁部平滑地相連。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下述一種氣囊裝置其具有通常情況下被折 疊并在緊急情況下膨脹展開的氣囊、向該氣囊供給氣體的充氣機、至 少收容所述氣囊的保持器、覆蓋形成于車輛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 口部的外板以及與該外板的內側相連并將保持器卡定的內箱,其特征 在于,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和與所述車 輛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箱具有與所述外板相連的內板和用于 形成收容保持器的空間的側壁,在所述保持器中收納氣囊,所述內板 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支撐部以及在 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鉸鏈部,所述 鉸鏈部,在其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成剛性比其他部分低的低剛 性部。而且,可以在所述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成剛性比所述鉸 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而且,所述低剛性部優(yōu)選是壁厚形成 得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而且,所述薄壁部優(yōu)選與鄰 接的厚壁部平滑地相連。根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的氣囊打開部結構、內箱及氣囊裝置,通過在鉸鏈部的頂部與支撐部之間形成低剛性部,可以使作為鉸鏈部而需要 剛性的支撐部及頂部保持剛性,并使低剛性部作為外板門部旋轉時的 起點而發(fā)揮作用,因而可以不易受到周圍溫度影響并使鉸鏈部小型化。 因此,可以使氣囊順利地向車內打開。而且,如果在鉸鏈部的頂部與鉸鏈板部之間形成低剛性部,則可 以增大外板門部旋轉時的起點,可以不易受到周圍溫度影響并使鉸鏈 部小型化。另外,通過使上述低剛性部形成壁厚比鉸鏈部的其它部分要薄的 薄壁部,可以容易且低成本地形成低剛性部。而且,通過使薄壁部與 鄰接的厚壁部平滑連接,可以降低鉸鏈部處產生的應力集中。
圖1是表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圖,(A)為剖視圖,(B)為 圖1 (A)中的B部分的放大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氣囊展開時的動作的 圖,(A)是氣囊膨脹初始階段,(B)是外板分裂階段,(C)是門 部旋轉階段,(D)是門部旋轉結束階段。圖3是表示鉸鏈部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圖,(A)是第二實施方式, (B)是第三實施方式,(C)是第四實施方式,(D)是第五實施方 式。圖4是表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圖,(A)為剖視圖,(B)為 圖4 (A)中的B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利用圖1 圖3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這里, 圖1是表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圖,(A)為剖視圖,(B)為圖1 (A)中的B部分的放大圖。圖1所示的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內置于配置在副駕駛座前面的 儀表板l的車體側。而且,如圖l (A)所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 包括通常情況下被折疊并在緊急情況下膨脹展開的氣囊(未圖示)、向氣囊供給氣體的充氣機2、收容氣囊和充氣機2的保持器3、安裝于 儀表板1上的外板4以及與外板4的內側相連并將保持器3卡定的內 箱5。而且,保持器3通過接合部件6連接固定到固定部件7上。另外, 充氣機2,也可以不收容到保持器3中,而是安裝到保持器3外部。在上述儀表板l上,大致以矩形形成有氣囊打開用的開口部la, 以使氣囊可以打開。在開口部la上,通過多個扣鉤4a安裝外板4,其 外表面被加工成與儀表板1相同。在此,雖然對外板4與儀表板1為 分體部件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外板4也可以與儀表板1一體形成。 而且,在外板4的內側形成易于使外板4在氣囊展開時開裂的多個缺 口4b。通過該缺口4b,將外板4劃分成一對固定部4c、 4c和一對門部 4d、 4d。另外,圖1 (A)所示的三處缺口 4b、 4b、 4b,也可以由一連 串的線狀槽形成。上述內箱5,包括與外板4的內側相連的內板5a和形成用于收 容保持器3的空間的側壁5b。在此,可以采用振動熔敷、超聲波熔敷、 螺栓連接、鉚釘連接、粘接劑連接、熱鉚接等各種接合方法來連接外 板4和內板5a。而且,在側壁5b上形成有多個卡定孔5c,將連接在保 持器3上的鉤部3a卡定。而且,內板5a在中央部被分割成兩部分,各 內板5a包括連接在外板4的固定部4c上的支撐部51、連接在門部4d 上的鉸鏈板部52以及在支撐部51與鉸鏈板部52之間形成的鉸鏈部53。 鉸鏈部53,大致形成U字形,其形成向與氣囊打開方向相反的一側突 出的形狀。另外,氣囊打開部構造,由開口部la、外板4以及內板5a 構成。如圖1 (B)所示,上述鉸鏈部53具有頂部53a、連接支撐部51 和頂部53a的支撐部側連接部53b以及連接鉸鏈板部52和頂部53a的鉸鏈板側連接部53c,在支撐部側連接部53b設置壁厚比鉸鏈部53的 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54。而且,薄壁部54,與鄰接的厚壁部平滑地相 連。通過平滑地形成薄壁部54,能夠緩和鉸鏈部53產生的應力集中。 在此,設支撐部側連接部53b的厚壁部的厚度為tl、薄壁部54的厚度 為t2、頂部53a的厚度為t3、鉸鏈板側連接部53c的厚度為t4時,厚 度tl、厚度t3及厚度t4大致相同,薄壁部54的厚度t2比其他厚度tl、 t3、 t4薄。另外,為了確保鉸鏈部53作為鉸鏈所必需的剛性,厚度t2 的最薄部的厚度優(yōu)選為其他厚度tl、 t3、 t4的75 957。左右,更為優(yōu)選 80 90%左右。另外,在圖1中,雖然使支撐部側連接部53b的內側(氣 囊惻)凹陷而使壁厚變薄,但是也可以使相反側(外板側)凹陷而使 壁厚變薄,或者可以使兩側凹陷而使壁厚變薄。而且,雖然圖示了厚 度tl、厚度t3及厚度t4大致相同的情況,但是只要形成能夠確保剛性 的厚度即可,而不必非使上述厚度tl、 t3、 t4大致相同。這樣,如果在鉸鏈部53的支撐部側連接部53b上形成薄壁部54, 則該薄壁部54成為剛性比鉸鏈部53的其他部分低的部分(低剛性部)。 因此,該薄壁部54成為氣囊打開時使鉸鏈部53旋轉的起點。即,即 使固定支撐鉸鏈部53的支撐部51和鉸鏈部53的旋轉時延伸的頂部53a 的剛性維持必要剛性,也能夠使鉸鏈部53在薄壁部54處旋轉,因而 與沒有薄壁部54時相比,可以將鉸鏈部53的形狀設計得較小。上述薄壁部54僅為低剛性部的一個示例,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支 撐部側連接部53b上形成多個沖孔、或形成多個較小凹凸、或在表面 形成多個切口、或形成多條狹縫、或將支撐部側連接部53b的材料改 成低剛性材料等各種方式。接著,參照圖2對圖1所示副駕駛座氣囊裝置的氣囊展開時的動 作進行說明。在這里,圖2是表示圖1所示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的氣 囊展開時的動作的圖,(A)是氣囊膨脹初始階段,(B)是外板分裂 階段,(C)是門部旋轉階段,(D)是門部旋轉結束階段。圖2 (A)所示的氣囊膨脹初始階段,是氣囊8在內箱5的內部膨 脹而推壓儀表板5a的階段。氣囊裝置,從感應或檢測到車輛碰撞等情 況的ECU (電控單元)接收到預定的信號時,由充氣機2向氣囊8供 給氣體。氣囊8,如圖中的箭頭方向所示地進行膨脹,與儀表板5a接 觸而推壓儀表板5a。這時,在本發(fā)明中,由于能夠使鉸鏈部53小型化, 所以在氣囊8膨脹的階段,鉸鏈部53不易妨礙氣囊8,因而可以使氣 囊順利地向車內打開。圖2 (B)所示的外板分裂階段,是氣囊8推壓外板4而使外板4 分裂成固定部4c、 4c及門部4d、 4d的階段。這時,適當設定缺口部 4b的深度及外板4的厚度,以使門部4d與門部4d之間的缺口部4b易 于比固定部4c與門部4d之間的缺口部4b先分裂。而且,雖然外板4 的門部4d與固定部4c分離,但是由于其在內側與內板5a相連,因而 不會離散。另外,固定部4c由扣鉤4a固定在儀表板1上,因而不會在 氣囊8膨脹時脫離。圖2 (C)所示的門部旋轉階段是隨著氣囊8的膨脹而使門部4d 以鉸鏈部53為中心向固定部4c 一側旋轉的階段。這時,雖然鉸鏈部 53因氣囊8膨脹被頂起而向上方延伸,但是由于形成薄壁部54,所以 易于以薄壁部54為起點進行旋轉。而且,鉸鏈部53的頂部53a因門 部4d旋轉被拉伸而最易伸長,頂部53a形成了能夠承受所施加的張力 的厚度。即,即使為了提高鉸鏈部53的剛性而使壁厚加厚,在本發(fā)明 中,也可以通過形成薄壁部54而附設旋轉支點,從而確保門部4d的 足夠的延伸量。因此,不必增大鉸鏈部53的形狀,可以使鉸鏈部53 小型化。圖2 (D)所示的門部旋轉結束階段是門部4d向固定部4c一側彎 折的階段。根據(jù)氣囊8的形狀或車內的狀況,不一定限于圖2 (D)所 示的狀態(tài),由于在鉸鏈部53上形成了薄壁部54,即使在這樣完全彎折的狀態(tài)下,也可使鉸鏈部53發(fā)揮作用。接著,對鉸鏈部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這里,圖3是表示 鉸鏈部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圖,(A)是第二實施方式,(B)是第三實 施方式,(C)是第四實施方式,(D)是第五實施方式。圖3 (A)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使支撐部側結合部53b的壁厚從 支撐部51 —側的厚度tl逐漸變薄,達到預定的厚度t2后,向與厚度 tl大致相同的厚度t3的頂部53a平滑連續(xù),從而形成薄壁部54。而且, 圖3 (B)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以溝槽狀形成薄壁部54。而且,圖3 (C) 所示的第四實施方式,薄壁部54由傾斜的兩個面構成。如上述實施方 式所示,薄壁部54可以釆用各種形狀。圖3 (D)所示的第五實施方式,在鉸鏈板側連接部53c上也形成 剛性較低的薄壁部55。例如,厚度tl與厚度t3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 厚度t2與厚度t4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厚度t2、 t4形成得比厚度tl、 t3薄。這樣,除了支撐部側結合部53b以外,還在鉸鏈板側結合部53c 上形成薄壁部55,從而可以增大鉸鏈部53的旋轉起點,從而可以實現(xiàn) 鉸鏈部53的小型化。另外,在此雖然對厚度t2與厚度t4減薄至大致 相同的厚度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設計成厚度t2與厚度t4的 減薄比例不同。而且,對于厚度tl和厚度t3,只要是能夠確保剛性的 厚度,不一定非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上述薄壁部55僅是低剛性部的一例,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鉸鏈板 部側連接部53c上形成多個沖孔、或形成多個較小凹凸、或在表面形 成多個切口、或形成多條狹縫、或將支撐部側連接部53c的材料改成 低剛性材料等各種方式。而且,薄壁部55的形狀,與薄壁部54相同 地,可以采用圖3 (A) (C)所示的各種形狀。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根據(jù)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副駕駛座用氣囊裝置,只要是下述氣囊打開部構造, 無論是設在哪個部分的氣囊裝置均能夠適用,上述氣囊打開部構造具 有形成于車輛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覆蓋開口部的外板以及與外板的內側相連的內板,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上述開口部 的門部和與車輛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內板具有與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固定部相連的支撐部以及在鉸鏈板部與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U字形的鉸鏈部。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門部或鉸鏈部的個數(shù)可以是一 個,也可以是三個以上,車輛構造物可以是除儀表板以外的門部、頂 棚部、方向盤部等,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囊打開部構造,包括形成于車輛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覆蓋該開口部的外板以及與該外板的內側相連的內板,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和與所述車輛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板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支撐部以及在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鉸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部,在其頂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剛性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氣囊打開部構造,其中, 所述鉸鏈部,在所述頂部與所述鉸鏈板部之間形成剛性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低的低剛性部。
3. 如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氣囊打開部構造,其中, 所述低剛性部是壁厚形成得比所述鉸鏈部的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
4. 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氣囊打開部構造,其中, 所述薄壁部,與鄰接的厚壁部平滑地相連。
5. —種內箱,其與覆蓋形成于車輛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 的外板的內側相連,并且收容于所述開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和與所述車輛 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箱具有與所述外板相連的內板和用于形成收容保持器的空 間的側壁,在所述保持器中收納氣囊,所述內板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 支撐部以及在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鉸鏈部,在由所述開口部、所述外板及所述內板構成的氣囊打開部構造中,采用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氣囊打開部構造。
6. —種氣囊裝置,其具有通常情況下被折疊并在緊急情況下膨脹 展開的氣囊、向該氣囊供給氣體的充氣機、至少收容所述氣囊的保持 器、覆蓋形成于車輛構造物上的氣囊打開用開口部的外板以及與該外 板的內側相連并將保持器卡定的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具有在氣囊展開時打開所述開口部的門部和與所述車輛 構造物相連的固定部,所述內箱具有與所述外板相連的內板和用于形成收容保持器的空 間的側壁,在所述保持器中收納氣囊,所述內板具有與所述門部相連的鉸鏈板部、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 支撐部以及在所述鉸鏈板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的大致呈U字形的 鉸鏈部,在由所述開口部、所述外板及所述內板構成的氣囊打開部構造中, 釆用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氣囊打開部構造。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氣囊打開部構造、內箱及氣囊裝置,可以不受周圍溫度影響地使鉸鏈部小型化,以使氣囊順利地向車內打開。本發(fā)明的內箱(5)包括與外板(4)的內側相連的內板(5a)和形成用于收容保持器(3)的空間的側壁(5b)。內板(5a)包括連接在外板(4)的固定部(4c)上的支撐部(51)、熔敷在門部(4d)上的鉸鏈板部(52)以及在支撐部(51)與鉸鏈板部(52)之間形成的鉸鏈部(53),鉸鏈部(53)具有頂部(53a)、連接支撐部(51)和頂部(53a)的支撐部側連接部(53b)以及連接鉸鏈板部(52)和頂部(53a)的鉸鏈板側連接部(53c),在支撐部側連接部(53b)上設置壁厚形成得比鉸鏈部(53)的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54)。
文檔編號B60R21/215GK101274613SQ200810008608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菅野?;?申請人:高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