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頂裝載天線的安裝結構,尤其是涉及插入并固定在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以往的安裝在車輛頂蓋上的天線通常將從天線底座突出的螺紋凸起插入到設置在車輛頂蓋上的安裝孔中,通過螺母進行連接而固定在車輛頂蓋上。在此種結構的情況下,在進行安裝作業(yè)時,螺栓會脫落等,而且,由于經由車輛頂蓋從車廂內側進行連接,因此存在作業(yè)性差的問題。為了消除此種作業(yè)性差的情況,在與本申請相同的申請人作出的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一種容易向車輛安裝且能夠減輕操作者負擔的車輛用車頂天線的安裝結構。該安裝結構使用帶腳墊片,從車廂外側將安裝結構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之后,伴隨從車廂內側進行的螺栓等的連接操作,帶腳墊片的腳部擴開,腳部的爪切入車輛頂蓋的車廂內側,從而固定于車輛頂蓋并與車輛頂蓋電連接(接地)。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1-036315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6-248486號公報例如要使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安裝結構將天線固定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時, 若帶腳墊片的剛性過高,則在腳部擴開之前,腳部的爪切入車輛頂蓋,隔著車輛頂蓋設置在相向位置上的爪支座與爪的位置不一致而有可能導致車輛頂蓋發(fā)生變形。近年來的車輛的輕量化的趨勢中,車輛頂蓋的薄型化也不斷發(fā)展,因此車輛頂蓋的變形可能性更高。因此, 考慮了降低帶腳墊片的剛性以使腳部容易擴開的情況。帶腳墊片是通過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等制造的,通過降低金屬板的剛性,能夠使腳部容易擴開。然而,降低金屬板的剛性時, 墊片部的剛性也下降,因此在利用螺栓進行連接時,帶腳墊片的墊片部有可能會意外變形。 若墊片部發(fā)生變形,則腳部的爪無法充分地切入車輛頂蓋,無法刺破車輛頂蓋的涂裝層,有可能接地不充分。而且,在車頂裝載天線尺寸增大以用于復合天線、帶腳墊片本身的尺寸也增大時,若要通過相同尺寸的螺栓進行連接,則墊片部也有可能發(fā)生變形。
發(fā)明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以規(guī)定的轉矩可靠地進行向車輛頂蓋的電連接及固定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具備天線底座, 其配置在車廂外側;第一螺紋部,其設置在天線底座上,向車輛頂蓋側突出,并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第二螺紋部,其與第一螺紋部連接;帶腳墊片,其具有墊圈和多個腳部,其中,所述墊圈具有第一螺紋部或第二螺紋部所貫通的孔,所述多個腳部具有從墊圈延伸并能與車輛頂蓋抵接的爪;抵接部,其設置在第一螺紋部的周圍,在經由帶腳墊片的墊圈將第一螺紋部和第二螺紋部連接時,與腳部抵接而使多個腳部擴開;以及加強板,其與帶腳墊片的墊圈重疊配置,并分散施加給墊圈的第二螺紋部的力。在此,帶腳墊片的墊圈為多邊形形狀或圓形形狀,加強板與墊圈的形狀對應地形成為多邊形形狀或圓形形狀即可。另外,帶腳墊片的多個腳部在與墊圈的連接部的中央部或兩側部附近具有切口部,加強板具有卡止于切口部的突起部即可。另外,加強板的剛性比墊圈的剛性高即可。另外,帶腳墊片在多個腳部擴開之前具有通過車輛頂蓋的安裝孔的寬度,在從車廂外側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而使多個腳部擴開之后,該帶腳墊片的寬度比車輛頂蓋的安裝孔的寬度寬即可。發(fā)明效果在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中具有能夠以規(guī)定轉矩可靠地進行向車輛頂蓋的電連接及固定的優(yōu)點。
圖1是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的立體圖。圖3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向車輛頂蓋安裝時的帶腳墊片的腳部的動作的簡要剖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另一例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的另一例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10天線底座20、20a 第一螺紋部21內螺紋孔21a外螺紋30、30a 第二螺紋部40、40a帶腳墊片41、41a 墊圈42、42a 腳部43 爪45 孔48、48a 切口部50抵接部60、60a 加強板62、62a 突起部65 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與圖示例一起說明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圖1是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主要包括天線底座10、 第一螺紋部20、第二螺紋部30、帶腳墊片40、抵接部50以及加強板60。另外,以覆蓋天線底座10的方式設置的框體部和設置在框體部上的天線桿等未圖示。天線底座10配置在車廂外側。更具體來說,天線底座10配置在車廂外側的車輛頂蓋上,并載置有電路基板等。并且,天線底座10只要作為電路基板及所安裝的天線的接地部起作用即可,由導電體構成即可。而且,在天線底座10的位于車輛頂蓋一側的面上設有爪支座12。第一螺紋部20設置在天線底座10上,向車輛頂蓋側突出,并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在圖示的例子中,示出第一螺紋部20具有內螺紋孔21。另外,第一螺紋部20具有能夠插入電纜等的孔(未圖示),天線和車廂內的接收器等經由該孔連接。第二螺紋部30與第一螺紋部20連接。在圖示的例子中,示出第二螺紋部30為外螺紋(螺栓)。即,第二螺紋部30擰入到第一螺紋部20的內螺紋孔21中。帶腳墊片40具有墊圈41和多個腳部42。該帶腳墊片40例如通過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等一體成型即可。墊圈41具有第二螺紋部30所貫通的孔45。在圖示的例子中, 示出墊圈41大致為四邊形形狀。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墊圈也可以是六邊形形狀或八邊形形狀等多邊形形狀。而且,多個腳部42從墊圈41延伸。更具體來說,腳部42從墊圈41的周邊延伸,從與墊圈41的接合部以S字形向內側略微彎曲后,以向外側擴開的方式形成為直線狀。即,直線狀的部分相對于第一螺紋部20傾斜地形成。另外,在圖示的例子中,腳部42為3個。這是在墊圈41的3條邊上設置腳部42,而未設置腳部42的剩下的一條邊是與設置在第一螺紋部20上的用于插入電纜的孔相對應的部分。而且,在腳部42的前端具有能與車輛頂蓋抵接的爪43。爪43是在利用螺栓進行連接時切入車輛頂蓋的部件。 并且,以通過天線底座10的爪支座12和爪43夾入車輛頂蓋的方式,使爪支座12位于爪43 向車輛頂蓋切入的位置的里面?zhèn)?。另外,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帶腳墊片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圖示例,例如也可以是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在腳部側方延伸設置錐部的結構。在此,腳部42在其與墊圈41的接合部具有切口部48。在圖示的例子中,切口部 48設置在腳部42與墊圈41的接合部的中央部附近。這樣設置是為了在利用螺栓進行連接時使腳部42容易擴開,可以通過該切口部48的尺寸來調整與腳部42相對于螺栓連接轉矩的擴開強度。另外,抵接部50設置在第一螺紋部20的周圍。當經由帶腳墊片40的墊圈41連接第一螺紋部20和第二螺紋部30時,抵接部50以使多個腳部42擴開的方式與腳部42抵接。在后面詳細說明抵接部50與帶腳墊片40的關系。并且,在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中,加強板60與帶腳墊片40的墊圈41 重疊地配置。設置加強板60,以分散第二螺紋部30施加在墊圈41上的力,在該加強板60 的中央部具有第二螺紋部30所貫通的孔65。加強板60優(yōu)選形成與墊圈41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由此,通過第二螺紋部30來防止墊圈41變形的情況。圖2表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的立體圖。圖中標注與圖1相同的附圖標記的部分表示相同部件,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在圖示的例子中,由于墊圈41為四邊形形狀,因此加強板60相應地形成四邊形形狀。墊圈為六邊形形狀或八邊形形狀等多邊形形狀時,相應地形成多邊形的加強板即可。而且,在加強板60 上設有突起部62,突起部62卡止于帶腳墊片40的切口部48。即,在圖示的例子中,由于切口部設置在腳部42與墊圈41的接合部的中央部附近,因此突起部62也相應地設置在加強板60的一條邊的中央部附近。在此,突起部62卡止于切口部48,在利用螺栓進行連接時, 只要能獲得防止加強板60旋轉等效果即可,因此具有至少一個突起部即可。另外,加強板60當然可以由與墊圈41相同的原材料形成,但優(yōu)選剛性比墊圈41 高。通過由比墊圈41的板厚更厚或更硬的原材料形成,能夠可靠地防止墊圈41的變形。在上述的例子中,加強板和帶腳墊片分體構成,但也可以一體構成。例如,可以通過將板狀體彎折180度,將兩片對合而構成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然而,若將加強板和帶腳墊片分體構成,則容易改變加強板的厚度或材質,因此能夠可靠地抑制墊圈的變形。而且,與一體形成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相比,容易制造。接下來,使用圖3說明腳部的動作。圖3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向車輛頂蓋安裝時的帶腳墊片的腳部動作的簡要剖視圖,圖3(a)表示向車輛頂蓋安裝前的狀態(tài),圖3(b)表示螺栓連接過程中的狀態(tài),圖3(c)表示螺栓連接后的狀態(tài)。圖中, 標注與圖1相同的附圖標記的部分表示相同部件。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帶腳墊片40在多個腳部42擴開前具有通過車輛頂蓋R的安裝孔H的寬度。帶腳墊片40與第一螺紋部20、第二螺紋部30、抵接部50及加強板60 —起從車廂外側插入到設置在車輛頂蓋R上的安裝孔H中(參照圖 3(a))。由于能夠預先將第二螺紋部30以臨時固定的狀態(tài)插入到安裝孔H中,因此在連接時螺栓等不會脫落。另外,第一螺紋部20的天線底座10的根部的與車輛頂蓋面平行的截面形狀具有與車輛頂蓋R的安裝孔H基本一致的形狀。由此,通過使第一螺紋部20的根部與安裝孔H嵌合,能夠防止天線底座10相對于車輛頂蓋R旋轉或晃動。然后,若擰緊第二螺紋部30即螺栓,則以帶腳墊片40的腳部42向外側擴開的方式、腳部42的內側與抵接部 50抵接。如上所述腳部42向內側以S字形略微彎曲后,以向外側擴開的方式形成為直線狀,通過使該直線狀部分與抵接部50抵接,向使腳部42向外側擴開的方向施力。因此,擰緊螺栓時,腳部42向外側擴開(參照圖3(b))。并且,第二螺紋部30連接結束時,腳部42 擴開,并且設置在腳部42的前端的爪43切入車輛頂蓋,電連接及固定結束(圖3(c))。如圖所示,爪43在腳部42擴開后切入車輛頂蓋R,從腳部42向車輛頂蓋R —側具有角度地設置。而且,如圖所示,爪支座12配置成其位置與爪43向車輛頂蓋切入的位置處的車輛頂蓋 R的里面?zhèn)葘H鐖D3(c)所示,在連接結束時,多個腳部42比車輛頂蓋R的安裝孔H的寬度寬。 由此,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不會從安裝孔H脫落,僅通過從車廂內側的連接作業(yè)就能夠可靠地進行安裝。操作者預先將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插入到車輛頂蓋R的安裝孔H中即可,然后從車廂內側擰緊螺栓,因此作業(yè)性也優(yōu)良。 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通過如此構成,能夠以規(guī)定的轉矩可靠地進行向車輛頂蓋的電連接及固定。此時,通過設置加強板,能夠防止墊圈意外變形的情況,爪可靠地切入車輛頂蓋,刺破車輛頂蓋的涂裝層而可靠地電連接。而且,通過設置加強板,能夠將第二螺紋部的按壓力均勻地傳遞給帶腳墊片,因此腳部不會不均勻地打開。因此,可以可靠地使腳部的爪切入設有帶爪底座的位置,從而能夠防止車輛頂蓋變形的情況。此外,即使在車頂裝載天線尺寸增大以用于復合天線、帶腳墊片本身尺寸也增大的情況下,即使以相同尺寸的螺栓進行連接,也能夠通過加強板防止墊圈的變形。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另一例進行說明。圖4是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另一例的分解立體圖。圖中,標注與圖1相同的附圖標記的部分大致表示相同部件,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圖1所示的例子的第一螺紋部具有內螺紋孔且第二螺紋部為外螺紋,但圖4所示例的結構為內外螺紋相反。即,第一螺紋部為外螺紋,第二螺紋部由作為內螺紋的螺母構成。以下,參照附圖進行說明。在圖示的例子中,在天線底座10上,外螺紋21a作為第一螺紋部20a而突出。并且,在第一螺紋部20a的周圍設有抵接部50。設置在帶腳墊片40的墊圈41上的孔45及設置在加強板60上的孔65中貫通有第一螺紋部20a,并通過作為第二螺紋部30a的內螺紋的螺母進行連接。由此,腳部42與抵接部50抵接,腳部擴開。關于上述動作,與圖1所示的例子相同,因此省略說明。如此,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在第一螺紋部及第二螺紋部的任一者為外螺紋、內螺紋時都能夠適用。接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的另一例。圖 5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的加強板和帶腳墊片的另一例的立體圖。圖中,標注與圖1相同的附圖標記的部分大致表示同一部件,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在圖1或圖 2中,示出了帶腳墊片的墊圈或加強板大體為四邊形形狀,但圖5所示的帶腳墊片的墊圈或加強板大致為圓形形狀。如圖所示,帶腳墊片40a的墊圈41a為圓形形狀時,腳部42a的連接部處于腳部 42a的中央部附近,因此切口部48a設置在腳部4 與墊圈41a的接合部的兩側部即可??梢酝ㄟ^切口部48a的尺寸來調整腳部4 相對于螺栓連接轉矩的擴開強度。并且,關于加強板60a,與墊圈41a對應而構成圓形形狀,且突起部6 卡止于帶腳墊片40a的切口部48a。 另外,加強板60a為正圓的情況下,即使在利用螺栓進行連接時發(fā)生旋轉也無妨,因此也可以不設置突起部62a。另外,本發(fā)明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圖示例,當然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用于將天線固定于車輛頂蓋的安裝孔,其特征在于,具備天線底座,其配置在車廂外側;第一螺紋部,其設置在天線底座上,向車輛頂蓋側突出,并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第二螺紋部,其與所述第一螺紋部連接;帶腳墊片,其具有墊圈和多個腳部,其中,所述墊圈具有所述第一螺紋部或第二螺紋部所貫通的孔,所述多個腳部具有從墊圈延伸并能與車輛頂蓋抵接的爪;抵接部,其設置在第一螺紋部的周圍,并且,在經由帶腳墊片的墊圈連接第一螺紋部和第二螺紋部時,與腳部抵接而使多個腳部擴開;以及加強板,其與所述帶腳墊片的墊圈重疊地配置,分散第二螺紋部施加給墊圈的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腳墊片的墊圈為多邊形形狀或圓形形狀,所述加強板與墊圈的形狀對應地形成為多邊形形狀或圓形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帶腳墊片的多個腳部在與墊圈連接的連接部的中央部或兩側部附近具有切口部, 所述加強板具有卡止于切口部的突起部。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強板的剛性比墊圈的剛性高。
5.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腳墊片在多個腳部擴開之前具有通過車輛頂蓋的安裝孔的寬度,在從車廂外側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而使多個腳部擴開之后,所述帶腳墊片的寬度比車輛頂蓋的安裝孔的寬度寬。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能夠以規(guī)定的轉矩可靠地進行向車輛頂蓋的電連接及固定的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車頂裝載天線安裝結構包括天線底座(10)、第一螺紋部(20)、第二螺紋部(30)、帶腳墊片(40)、抵接部(50)以及加強板(60)。第一螺紋部(20)向車輛頂蓋側突出并被插入到車輛頂蓋的安裝孔中。帶腳墊片(40)具有墊圈和多個腳部,所述多個腳部具有能與車輛頂蓋抵接的爪。抵接部(50)設置在第一螺紋部的周圍,在經由墊圈連接第一螺紋部和第二螺紋部時,與腳部抵接而使多個腳部擴開。加強板(50)與墊圈重疊地配置,并分散第二螺紋部施加給墊圈的力。
文檔編號B60R16/02GK102195118SQ20111007042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8日
發(fā)明者王勁松 申請人:原田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