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前照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用前照燈,其至少切換第一配光圖案例如近光用配光圖案(錯車用配光圖案)和第二配光圖案例如遠光用配光圖案(行駛用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
背景技術:
這種車輛用前照燈以往就有(例如,日本特開2010 - 108777號公報)。以下,說明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具備半導體型光源、固定反射器、可動反射器、驅動源和由齒輪齒條副構成的驅動力傳遞機構。以下,說明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的作用。當·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時,如果點亮半導體型光源,就得到近光用配光圖案。如果使該可動反射器經(jīng)由驅動源以及驅動力傳遞機構位于第二位置時,就得到遠光用配光圖案。在這種車輛用前照燈中,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與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位置精度是很重要的??墒?,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由于齒條以及齒輪的熱膨脹收縮的影響,如果將齒條和齒輪之間的齒隙設定為“0”,則雖然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但由于熱膨脹導致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增大。另一方面,如果將齒條和齒輪之間的齒隙設定地較大,則雖然能夠較小地維持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但由于熱收縮導致齒隙進一步變大,從而位置精度降低。另外,在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中,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穩(wěn)定是很重要的??墒?,就以往的車輛用前照燈而言,由于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在組裝時或組裝后的振動或工作負載等,有時會出現(xiàn)如下的情況,即,齒條以與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旋轉,從而齒條的平齒部和齒輪的圓形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變得不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工作負載增加從而需要將驅動源大型化,或者,需要設置防止齒條旋轉的機構。由于該驅動源的大型化或齒條的旋轉防止機構等部件的增加,有制造成本提聞、質量和消耗電力變大的傾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如下的車輛用前照燈,即,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另外,本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如下的車輛用前照燈,S卩,能夠使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穩(wěn)定。本發(fā)明(方案一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半導體型光源;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驅動源;以及驅動力傳遞機構,該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驅動源和可動反射器之間,將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可動反射器,從而使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和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本發(fā)明(方案二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齒條是設有與節(jié)線平行的狹縫,并向與狹縫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本發(fā)明(方案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齒條是由板部件構成,并向與板部件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本發(fā)明(方案四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半導體型光源;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驅動源;以及驅動力傳遞機構,該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驅動源和可動反射器之間,將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可動反射器,從而使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齒條和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的、齒條的齒部或者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意一方的齒部的高度,高于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的、齒條的齒部或者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 意一方的齒部的高度。本發(fā)明(方案五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齒條的兩端部的齒部的高度高于齒條的中間部的齒部的高度,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一位置是齒輪與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二位置是齒輪與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本發(fā)明(方案六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一位置是齒輪與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二位置是齒輪與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齒輪的齒部之中,與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以及與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的高度,高于與齒條的中間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的高度。本發(fā)明(方案七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半導體型光源;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驅動源;以及驅動力傳遞機構,該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驅動源和可動反射器之間,將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可動反射器,從而使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固定在驅動源上的齒條、和固定在可動反射器上并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與齒輪嚙合的齒條的齒部形成為以齒條的與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本發(fā)明(方案八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半導體型光源;固定反射器,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驅動源;以及驅動力傳遞機構,該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驅動源和可動反射器之間,將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可動反射器,從而使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固定在驅動源上的齒條、和固定在可動反射器上并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與齒輪嚙合的齒條的齒部形成為以齒條的與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的圓形形狀。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方案一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由于齒條是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因此能夠吸收齒條以及齒輪的熱膨脹收縮,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在將齒隙(游隙、間隙)設定為“0”的狀態(tài)下,若齒條和齒輪熱膨脹而使得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增大,則為了吸收該負載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彈性變形來吸收熱膨脹的影響,能夠較小地維持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由此,能夠實現(xiàn)驅動源的小型化、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的輕減化。另一方面,若齒條和齒輪熱收縮而使得齒條和齒輪之間的齒隙增大,則為了吸收該齒隙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彈性變形來吸收熱收縮的影響,因此能夠將齒隙維持在“0”的狀態(tài),并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如此,由于本發(fā)明(方案一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順利地且在短時間內進行近光用配光圖案和遠光用配光圖案的切換。并且,由于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提高近光用配光圖案以及遠光用配光圖案等的配光精度。除此之外,作為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材料,不需要選擇線膨脹系數(shù)(熱膨脹率)較小的高價的材料,隨之能夠使制造成本變得廉價?!け景l(fā)明(方案二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由于在齒條上設置了與節(jié)線平行(也包括大致平行)的狹縫,因此結構簡單。并且,由于相對于熱膨脹收縮能夠可靠地彈性變形,因此能夠可靠地吸收熱膨脹收縮,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本發(fā)明(方案三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由于齒條是由板部件構成,且向與板部件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的部件,因此結構簡單。并且,由于相對于熱膨脹收縮能夠可靠地彈性變形,因此能夠可靠地吸收熱膨脹收縮,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本發(fā)明(方案四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在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齒條的齒部或者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意一方的高度高的齒部相嚙合,并且,在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即,在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移動時),齒條的齒部或者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意一方的齒部的高度低的齒部相嚙合。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在將齒輪和齒條的高度高的齒部之間的齒隙(游隙、間隙)設定為“0”的狀態(tài)下,即便齒條和齒輪熱膨脹,也能夠較小地維持齒輪和齒條的高度低的齒部之間的負載。由此,能夠實現(xiàn)驅動源的小型化、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的輕減化。另一方面,在齒輪和齒條的高度低的齒部之間設置了齒隙的狀態(tài)下,即便齒條和齒輪熱收縮,也能夠將齒輪和齒條的高度高的齒部之間的齒隙維持在“0”的狀態(tài)或者接近于“0”的狀態(tài),并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如此,由于本發(fā)明(方案一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順利地且在短時間內進行近光用配光圖案和遠光用配光圖案等的切換。并且,由于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提高近光用配光圖案以及遠光用配光圖案等的配光精度。除此之外,作為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材料,不需要選擇線膨脹系數(shù)(熱膨脹率)較小的高價的材料,隨之能夠使制造成本變得廉價。本發(fā)明(方案五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的停止位置時,齒輪與齒條的一端部的高度高的齒部相嚙合,另外,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齒輪與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高度高的齒部相嚙合,并且,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齒輪與齒條的中間部的高度低的齒部相嚙合。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本發(fā)明(方案六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的停止位置時,齒輪的高度高的齒部與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齒輪的高度高的齒部與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并且,在可動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齒輪的高度低的齒部與齒條的中間部的齒部相嚙合。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本發(fā)明(方案七、八的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是與齒輪嚙合的齒條的齒部形成為齒·條的與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或者圓形形狀。其結果,即便在由于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組裝時或組裝后的振動或工作負載,齒條以與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而旋轉的情況下,齒條的圓弧形狀的齒部或者圓形形狀的齒部和齒輪的圓形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也是一定的。因此,不需要由于驅動力傳遞機構的齒條和齒輪的工作負載增加而將驅動源大型化,或者,也不需要設置防止齒條旋轉的機構,因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較低。
圖I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一的燈組件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II向視圖(燈組件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位于第一位置的上側可動反射器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的側視圖(除去固定反射器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4是表示位于第二位置的上側可動反射器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的側視圖(除去固定反射器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5是表示齒條的放大側視圖。圖6是表不齒條的齒部的聞度的聞低的說明圖。圖7是表示齒條的齒部和齒輪的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8是表示具有傾斜截止線和水平截止線的近光用配光圖案的說明圖。圖9是表示遠光用配光圖案的說明圖。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二的燈組件的側視圖(是表示位于第一位置的上側可動反射器的側視圖,且是除去固定反射器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三的主要部分(驅動源、驅動力傳遞機構、位于第一位置的上側可動反射器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的立體圖。圖12是圖11的IX向視圖(主要部分的側視圖)。圖1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四的主要部分(驅動源、驅動力傳遞機構、位于第一位置的上側可動反射器)的側視圖。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五的齒輪的說明圖。圖15是表示齒條的齒部和齒輪的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1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六的齒條的齒部和齒輪的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1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七的齒條的齒部和齒輪的支部的嚙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1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八,并表示日間行車燈用配光圖案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jù)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再者,并不是用本實施方式限定本發(fā)明。在附圖中,附圖標記“VU — VD”表示屏幕的上下的垂直線。附圖標記“HL - HR”表示屏幕的左右的水平線。再者,在本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所謂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將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安裝在車輛(汽車)上時的車輛的“上、下、前、后、左、右,,。實施方式一的結構說明圖f圖9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一。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的結構。圖中,附圖標記I是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汽車用前照燈)。上述車輛用前照燈I切換圖8所示的近光用配光圖案(錯車用配光圖案)LP、和圖9所示的遠光用配光圖案(行駛用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上述近光用配光圖案LP以肘點E為邊界,在行駛車道側(左側)具有傾斜截止線CLl,并且在對面車道側(右側)具有水平截止線CL2。上述傾斜截止線CLl與屏幕的水平線HL — HR所成的角度約為15°。上述遠光用配光圖案具有第一遠光用配光圖案HPl以及第二遠光用配光圖案HP2以及第三遠光用配光圖案HP3以及減光近光用配光圖案LPl。如圖f圖4所示,上述車輛用前照燈I包括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固定反射器3、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作為驅動源的螺旋管5、驅動力傳遞機構6、光源安裝部件(LED基座)7、安裝托架8、散熱部件9、和未圖示的燈殼以及燈玻璃(例如,透明的外透鏡等)。上述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上述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以及上述固定反射器3以及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以及上述螺旋管5以及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以及上述光源安裝部件7以及上述安裝托架8以及上述散熱部件9構成燈組件。上述燈組件2U、2D、3、4U、4D、5、6、7、8、9,經(jīng)由例如光軸調整機構(未圖示)配置在由上述燈殼以及上述燈玻璃劃分的燈室內。再者,在上述燈室內,除了上述燈組件2U、2D、3、4U、4D、5、6、7、8、9以外,有時還配置有霧燈、轉彎燈、車距燈、轉向信號燈等其他的燈組件。上述光源安裝部件7以及上述安裝托架8分別以相互定位的狀態(tài)固定在上述散熱部件9上。上述散熱部件9經(jīng)由上述光軸調整機構安裝在上述燈殼上。上述半導體型光源2U、2D是例如LED、EL (有機EL)等自發(fā)光半導體型光源,即半導體型光源。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LED。上述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上述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分別安裝在上述光源安裝部件7的上下的安裝面上。上述固定反射器3固定在上述散熱部件9上。上述固定反射器3具有由拋物面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構成的上側反射面IOU以及下側反射面10D。上述上側反射面IOU反射來自于上述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的光。上述下側反射面IOD反射來自于上述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的光。在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左右兩側,分別左右水平地且一體地設置有上側旋轉軸11U、下側旋轉軸11D。上述旋轉軸IlUUlD能夠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安裝托架8上。其結果,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能夠在第一位置(圖I以及圖3所示的位置)和第二位置(圖4所示的位置)之間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安裝托架8上。再者,有時在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上, 設置使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從第二位置自動恢復到第一位置的彈簧(未圖示)。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具有由拋物面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構成的上側反射面12U、下側反射面12D。上述上側反射面12U反射來自于上述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的光。上述下側反射面12D反射來自于上述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的光。上述螺旋管5固定在上述散熱部件9上。上述螺旋管5具有柱塞(進退桿)13。上述柱塞13在上述螺旋管5處于無通電狀態(tài)時,位于第一位置(圖f圖3所示的后退位置),在上述螺旋管5處于通電狀態(tài)時,位于第二位置(圖4所示的前進位置)。在上述螺旋管5上設有使上述柱塞13從第二位置自動恢復到第一位置的彈簧(未圖示)。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設在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上述旋轉軸IlUUlD和上述螺旋管5的上述柱塞13之間。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將上述螺旋管5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從而使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包括齒條14、和從上下與上述齒條14嚙合的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上述齒條14固定在上述柱塞13的一端(前端)上。上述上側齒輪15U以及上述下側齒輪I 分別固定在上述上側反射面10U、上述下側反射面IOD的一端。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是將上述齒條14的直線運動轉換成上述上側齒輪15U以及上述下側齒輪15D的旋轉運動的機構。在本例中,上述齒條14由金屬部件構成。上述齒條14在上下分別設有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并在左右兩側設有平面的倒角。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是以上述柱塞13的中心軸、即上述齒條14固定在上述螺旋管5的上述柱塞13上的中心(上述齒條14的與上述螺旋管5的固定中心)0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再者,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也可以是平形狀。在上述齒條14的上述上側齒部17U和上述下側齒部17D上分別嚙合有上述上側齒輪15U和上述下側齒輪15D。在上述齒條14的上述上側齒部17U和上述下側齒部17D之間的中間部,設有與節(jié)線(上下的圓形齒部的節(jié)線)平行(也包括大致平行)的狹縫16。上述齒條14是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向與上述狹縫16交叉的方向(圖2、圖3中的實線箭頭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
上述狹縫16的寬度(上下方向的寬度)設定為因熱膨脹收縮而追隨作用于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的力能夠彈性變形的程度的大小。上述狹縫16在上述齒條14之中與固定上述柱塞13的一側的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開口。如圖5、圖6所示,上述齒條14的兩端部的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的高度H1,比上述齒條14的中間部的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的高度H2高。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停止的第一位置是上述上側齒輪15U以及上述下側齒輪I 分別與上述齒條14的一端部(右端部)的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相嚙合的位置。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停止的第二位置是上述上側齒輪15U以及上述下側齒輪I 分別與上述齒條14的另一端部(左端部)的上述上側齒部17U以及上述下側齒部17D相嚙合的位置。在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6上分別設有使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的擋塊、和使上述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上述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二位置的擋塊。
實施方式一的作用說明以下,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由如上所述的結構構成,以下,說明其作用。首先,使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圖I、圖3所示的狀態(tài)的位置)。即,若切斷對于螺旋管5的通電,則由于彈簧的作用以及未圖示的擋塊的作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另外,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分別與齒條14的一端部(右端部)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這時,使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點燈發(fā)光。于是,從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放射光。這些光的一部分被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遮蔽。剩余的光被固定反射器3的上側反射面IOU以及下側反射面IOD的近光用反射面反射。該反射光作為圖8所示的近光用配光圖案LP被照射到車輛的前方。接下來,使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二位置(圖4所示的狀態(tài)的位置)。即,若向螺旋管5通電而使螺旋管5驅動,則齒條14經(jīng)由柱塞13從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前進移動。于是,圓形齒部分別與齒條14的圓弧形狀的上側齒部17U、下側齒部17D相嚙合的上側齒輪15U、下側齒輪I 旋轉。這樣一來,經(jīng)由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以及上側齒輪15U、下側齒輪15D,螺旋管5的驅動力由直線運動被轉換成旋轉運動并傳遞給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其結果,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同步地從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轉,并通過未圖示的擋塊的作用而位于第二位置。另外,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分別與齒條14的另一端部(左端部)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這時,使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點燈發(fā)光。于是,從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放射光。這些光被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側反射面12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下側反射面12D反射。另外,沒有入射到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側反射面12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下側反射面12D的剩余的光,被固定反射器3的上側反射面IOU以及下側反射面IOD反射。這些反射光作為圖9所示的遠光用配光圖案HP1、HP2、HP3、LP1被照射到車輛的前方。在此,若溫度由于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的點燈滅燈、對螺旋管5的通電或通電切斷、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則齒條14以及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膨脹,從而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之間的負載增大,為了吸收由該負載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14向與狹縫16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另外,齒條14以及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收縮,從而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KD之間的齒隙增大,為了吸收由該齒隙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14向與狹縫16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即,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移動時,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分別與齒條14的中間部的高度H2低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ち硗猓幢阍谟捎隍寗恿鬟f機構6的齒條14與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的組裝時或組裝后的振動或工作負載等,齒條14以與螺旋管5的固定中心(柱塞13的中心軸)0為中心而旋轉的情況下,齒條14的圓弧形狀的上側齒部17U、下側齒部17D和上側齒輪15U的圓形齒部、下側齒輪15D的圓形齒部也以一定的狀態(tài)(條件)相嚙合。另外,與齒輪15U、1 相嚙合的齒條14的齒部17U、17D是以齒條14的與螺旋管5的固定中心0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其結果,本發(fā)明能夠使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齒輪15UU5D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穩(wěn)定。實施方式一的效果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以及作用,以下,說明其效果。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由于齒條14是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因此能夠吸收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的熱膨脹收縮的影響,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在將齒隙設定為“0”的狀態(tài)下,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膨脹,從而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I 之間的負載增大,為了吸收該負載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14彈性變形從而吸收熱膨脹的影響,因此能夠較小地維持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I 之間的負載。由此,能夠實現(xiàn)螺旋管5的小型化、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的輕減化。另外,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1,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的停止位置時,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分別與齒條14的一端部(右端部)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并且,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分別與齒條14的另一端部(左端部)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在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即,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移動時),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分別與齒條14的中間部的高度H2低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其結果,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在將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和齒條14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之間的齒隙設定為“0”的狀態(tài)下,即便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膨脹,也能夠較小地維持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和齒條14的高度H2低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之間的負載。由此,能夠實現(xiàn)螺旋管5的小型化、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的輕減化。另一方面,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收縮,從而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KD之間的齒隙增大,為了吸收該齒隙的增大造成的影響,齒條14彈性變形而吸收熱收縮的影響,因此能夠將齒隙維持在“0”的狀態(tài),并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
置精度。更具體地說,在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和齒條14的高度H2低的上側齒 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之間設置了齒隙的狀態(tài)下,即便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熱收縮,也能夠將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和齒條14的高度Hl高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之間的齒隙維持在“0”的狀態(tài)或者接近于“0”的狀態(tài),并能夠
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如此,由于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之間的負載,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順利地且在短時間內進行近光用配光圖案LP和遠光用配光圖案HP1、HP2、HP3、LP1的切換。另一方面,由于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因此與以往相比,能夠提高近光用配光圖案LP以及遠光用配光圖案HPI、HP2、HP3、LPl的配光精度。除此之外,作為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的材料,不需要選定線膨脹系數(shù)(熱膨脹率)較小的高價的材料,隨之能夠使制造成本變得廉價。由于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在齒條14上設有與節(jié)線平行(也包括大致平行)的狹縫16,因此結構簡單。并且,相對于熱膨脹收縮,能夠可靠地彈性變形,因此能夠可靠地吸收熱膨脹收縮,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MD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就本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而言,與上側齒輪15U的圓形齒部、下側齒輪15D的圓形齒部相嚙合的齒條14的上側齒部17U、下側齒部17D是以齒條14的與螺旋管5的固定中心(柱塞13的中心軸)0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其結果,即便在由于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的組裝時或組裝后的振動或工作負載等,齒條14以與螺旋管5的固定中心(柱塞13的中心軸)0為中心旋轉的情況下,齒條14的圓弧形狀的上側齒部17U、下側齒部17D和上側齒輪15U的圓形齒部、下側齒輪15D的圓形齒部的嚙合狀態(tài)(條件)也是一定的。因此,不需要因為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4和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的工作負載增加而將螺旋管5大型化,或者不需要設置防止齒條14的旋轉的機構,因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和質量和消耗電力較低。實施方式二的說明
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二。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9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具備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固定反射器3的上側反射面IOU以及下側反射面10D、上側旋轉軸IlU以及下側旋轉軸11D、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側反射面12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下側反射面12D、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和齒條14的圓弧形狀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即,具備上側組件以及下側組件。相對于此,本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具備上側半導體型光源(未圖示)、上側可動反射器4U、固定反射器(未圖示)的上側反射面(未圖示)、上側旋轉軸11U、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 側反射面12U、上側齒輪15U、和齒條14的圓弧形狀的上側齒部17U。即,只具備上側組件。本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尤其是由于本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能夠將一部分的結構部件設置成一半,因此能夠減少部件件數(shù),并且能夠減少組裝工序,隨之能夠使制造成本變得廉價。如此,本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最適合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量(光輸出)大的情況。實施方式三的說明圖11、圖12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三。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三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0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一、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IA是在由金屬部件構成的齒條14的中間部設置了與節(jié)線平行的狹縫16。相對于此,本實施方式三的車輛用前照燈IB使用了由板部件、在本例中是板簧構成的齒條18。上述齒條18包括上側板部件18U和下側板部件18D和中央板部件18C。上述齒條18是上述上側板部件18U以及上述下側板部件18D向與上述上側板部件18U以及上述下側板部件18D交叉的方向(圖12中實線箭頭方向)彈性變形的齒條。在上述上側板部件18U和下側板部件18D上分別設有上側齒部和下側齒部。上側齒輪15U和下側齒輪I 分別與上述上側板部件(上側齒部)18U和下側板部件(下側齒部)18D相嚙合。上述中央板部件18C固定在螺旋管5的柱塞13上。本實施方式三的車輛用前照燈IB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一、二的車輛用前照燈1、1A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尤其是由于本實施方式三的車輛用前照燈IB是齒條18由板部件(在本例中是板簧)18U、18D、18C構成,而且上側板部件18U以及下側板部件18D向與上側板部件18U以及下側板部件18D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因此結構簡單。并且,由于相對于熱膨脹收縮能夠可靠地彈性變形,因此能夠可靠地吸收熱膨脹收縮,能夠較小地維持驅動力傳遞機構6的齒條18和齒輪15U、1 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位置精度。實施方式四的說明圖13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四。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四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2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一或三的車輛用前照燈1、1B具備上側半導體型光源2U以及下側半導體型光源2D、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固定反射器3的上側反射面IOU以及下側反射面10D、上側旋轉軸IlU以及下側旋轉軸11D、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側反射面12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的下側反射面12D、上側齒輪15U以及下側齒輪15D、和齒條14的上側齒部17U、18U以及下側齒部17D、18D。即,具備上側組件以及下側組件。相對于此,本實施方式四的車輛用前照燈IC具備上側半導體型光源(未圖示)、上側可動反射器4U、固定反射器(未圖示)的上側反射面(未圖示)、上側旋轉軸11U、上側可動反射器4U的上側反射面12U、上側齒輪15U、和齒條14、18的上側齒部17U、18U。即,只具備上側組件。本實施方式四的車輛用前照燈IC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一至三的車輛用前照燈1、1A、1B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尤其是由于本實施方式四的車輛用前照燈IC與上述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同樣,能夠將一部分的結構部件設置成一半,因此能夠減少部件件數(shù),并且能夠減少組裝工序,隨之能夠使制造成本變得廉價。綜上所述,本實施方式四的車輛用前照燈IC與上述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同樣,最適合于半導體型光源的光量(光輸出)大的情況。實施方式五的說明圖14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五。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五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3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是將齒條14的兩端部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的高度Hl設置成比齒條14的中間部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的高度H2高。相對于此,本實施方式五的車輛用前照燈是將齒輪15(上側齒輪15U、下側齒輪15D)的齒部之中的齒部161以及齒部162的高度設置得比齒部163、164、165的高度高,其中齒部161與齒條14的一端部的齒部(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齒部162與齒條14的另一端部的齒部(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齒部163、164、165與齒條14的中間部的齒部(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再者,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停止的第一位置是上述齒輪15(上側齒輪15U、下側齒輪15D)的齒部161與上述齒條14的一端部的齒部(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的位置,上側可動反射器4U以及下側可動反射器4D停止的第二位置是上述齒輪15 (上側齒輪15U、下側齒輪15D)與上述齒條14的另一端部的齒部(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相嚙合的位置。本實施方式五的車輛用前照燈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實施方式六的說明圖16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六。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六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5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是齒條14A的上側齒部17U形成為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本實施方式六的車輛用前照燈是齒條14B的齒部17形成為圓形形狀。本實施方式六的車輛用前照燈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二的車輛用前照燈IA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實施方式七的說明圖17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七。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七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6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是齒條14的上側齒部17U以及下側齒部17D形成為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本實施方式七的車輛用前照燈是齒條14B的齒部17形成為圓形形狀。本實施方式七的車輛用前照燈能夠達到與上述實施方式一的車輛用前照燈I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實施方式八的說明圖18表示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前照燈的實施方式八。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八的車輛用前照燈。圖中,與圖廣圖13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個部件。
上述實施方式一至七的車輛用前照燈I、1A、1B、1C能夠得到近光用配光圖案LP和遠光用配光圖案HP1、HP2、HP3、LPl0相對于此,本實施方式八的車輛用前照燈在可動反射器4U、4D位于第一位置時,能夠得到近光用配光圖案LP,在可動反射器4U、4D位于第二位置時,能夠得到遠光用配光圖案HPI、HP2、HP3、LPl,在可動反射器4U、4D位于第三位置時,如圖18所示,能夠得到日間行車燈用配光圖案DPI、DP2、DP3、DP4、DP5。實施方式一至八以外的例子的說明再者,在上述實施方式一至八中,作為第一配光圖案,說明了近光用配光圖案LP。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作為第一配光圖案,也可以是除了近光用配光圖案LP以外的配光圖案,例如,高速公路用配光圖案、霧燈用配光圖案等,以肘點為邊界,在行駛車道側具有傾斜截止線,且在對面車道側具有水平截止線的配光圖案。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一至八中,說明了左側行駛車道用的車輛用前照燈I。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對于右側行駛車道用的車輛用前照燈也能夠適用。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一至八中,是具備上側組件以及下側組件,或者只具備上側組件的車輛用前照燈。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是只具備下側組件的車輛用前照燈、具備左側組件以及右側組件的車輛用前照燈、只具備左側組件的車輛用前照燈、只具備右側組件的車輛用前照燈等。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一至八中,作為驅動源使用了螺旋管5。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作為驅動源也可以使用螺旋管5以外的驅動源,例如電動機。這時,需要有將電動機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齒條14、14A、14B、18的直線運動的機構。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一至八中,停止位置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這兩處以及追加了第三位置的三處。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作為停止位置也可以是四處以上。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中,能夠得到兩個配光圖案,在上述實施方式五中,能夠得到三個配光圖案。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是能夠得到四個以上的配光圖案的車輛用前照燈。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一中,在齒條14的兩端部設置了高度Hl高的齒部17U、17D。但是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將高度Hl高的齒部設在齒條14的兩端部以外的部位,例如中央部。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前照燈,至少切換第一配光圖案和第二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具備半導體型光源; 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 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 驅動源;以及 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所述驅動源和所述可動反射器之間,將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可動反射器,從而使所述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和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前照燈,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是設有與節(jié)線平行的狹縫并向與所述狹縫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前照燈,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是由板部件構成并向與所述板部件交叉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結構的齒條。
4.一種車輛用前照燈,至少切換第一配光圖案和第二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具備半導體型光源; 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 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 驅動源;以及 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所述驅動源和所述可動反射器之間,將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可動反射器,從而使所述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齒條和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 所述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時的、所述齒條的齒部或者所述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意一方的齒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可動反射器位于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止位置以外的位置時的、所述齒條的齒部或者所述齒輪的齒部之中至少任意一方的齒部的高度。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前照燈,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條的兩端部的齒部的高度高于所述齒條的中間部的齒部的高度,所述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一位置是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 所述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二位置是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前照燈,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一位置是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 所述可動反射器停止的第二位置是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位置, 所述齒輪的齒部之中,與所述齒條的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以及與所述齒條的另一端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的高度,高于與所述齒條的中間部的齒部相嚙合的齒部的高度。
7.—種車輛用前照燈,至少切換第一配光圖案和第二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具備半導體型光源; 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 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 驅動源;以及 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所述驅動源和所述可動反射器之間,將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可動反射器,從而使所述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驅動源上的齒條、和固定在所述可動反射器上并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 與所述齒輪嚙合的所述齒條的齒部形成為以所述齒條的與所述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的圓形的一部分的圓弧形狀。
8.—種車輛用前照燈,至少切換第一配光圖案和第二配光圖案而照射車輛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具備半導體型光源; 固定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 可動反射器,具有使來自于所述半導體型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且配置成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 驅動源;以及 驅動力傳遞機構,設在所述驅動源和所述可動反射器之間,將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可動反射器,從而使所述可動反射器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驅動源上的齒條、和固定在所述可動反射器上并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 與所述齒輪嚙合的所述齒條的齒部形成為以所述齒條的與所述驅動源的固定中心為中心的圓形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輛用前照燈,具備半導體型光源(2U、2D)、具有反射面(10U、10D)的固定反射器(3)、具有反射面(12U、12D)的可動反射器(4U、4D)、螺旋管(5)和驅動力傳遞機構(6)。驅動力傳遞機構(6)包括彈性變形的齒條(14)和齒輪(15U、15D)。齒條(14)的兩端部的齒部(17U、17D)的高度(H1)高于齒條(14)的中間部的齒部(17U、17D)的高度(H2)。其結果,本發(fā)明能夠較小地維持齒條(14)和齒輪(15U、15D)之間的負載,并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可動反射器(4U、4D)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度。
文檔編號B60Q1/02GK102951063SQ20121028274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安部俊也 申請人:市光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