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拖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拖拉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一些拖拉機的駕駛室基本為:上半部為透明的,下半部為不透明的,而這種密閉的駕駛室的通風效果不好,特別是在夏天,無法為駕駛的司機提供一個良好的駕駛環(huán)境。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拖拉機;該拖拉機可以便捷的控制其行駛,而且駕駛室具有良好的視野和優(yōu)越的通風條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多功能拖拉機,包括車身,所述車身兩旁側各設置有一對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中部設置有駕駛室,位于駕駛室后側的車身上設置有用于帶動車輪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由一罩殼蓋住,所述車身前側與一車斗底部相鉸接,所述車斗底部中部與一油缸一端相鉸接,所述油缸另一端與車身中部相鉸接;所述駕駛室包括豎設于車身中部的框架和設于框架兩旁的門體,所述框架的前后側及門體上聯(lián)接有隔離網(wǎng),所述框架頂部設置有一遮擋板。進一步的,所述車斗的截面呈倒凸字形,所述車身的后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拖車繩相聯(lián)接的連接環(huán)。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柴油發(fā)動機或汽油發(fā)動機。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便捷的控制其行駛;駕駛室新穎的設計具有良好的視野和優(yōu)越的通風條件,可以位駕駛的司機提供一個很好的駕駛環(huán)境,而且該拖拉機前側的車斗用于搬運貨物,卸載方便快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I 一車身 2 —車輪 3 —駕駛室4 一罩殼 5 —車斗6 —油缸7 —框架8—門體9 一隔尚網(wǎng) 10 —遮擋板11 一連接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參考圖例,一種多功能拖拉機,包括車身1,所述車身兩旁側各設置有一對車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中部設置有駕駛室3,位于駕駛室后側的車身上設置有用于帶動車輪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由一罩殼4蓋住,所述車身前側與一車斗5底部相鉸接,所述車斗底部中部與一油缸6—端相鉸接,所述油缸另一端與車身中部相鉸接;所述駕駛室包括豎設于車身中部的框架7和設于框架兩旁的門體8,所述框架的前后側及門體上聯(lián)接有隔離網(wǎng)9,所述框架頂部設置有一遮擋板10,該遮擋板可以用于遮擋陽光,隔離網(wǎng)可以在茂密的林子里,防止樹枝進入駕駛室內(nèi),而且具有很好的視野和散熱條件。所述車斗的截面呈倒凸字形,所述車身的后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拖車繩相聯(lián)接的連接環(huán)11。所述驅動裝置為柴油發(fā)動機或汽油發(fā)動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拖拉機,包括車身,所述車身兩旁側各設置有一對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中部設置有駕駛室,位于駕駛室后側的車身上設置有用于帶動車輪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由一罩殼蓋住,所述車身前側與一車斗底部相鉸接,所述車斗底部中部與一油缸一端相鉸接,所述油缸另一端與車身中部相鉸接;所述駕駛室包括豎設于車身中部的框架和設于框架兩旁的門體,所述框架的前后側及門體上聯(lián)接有隔離網(wǎng),所述框架頂部設置有一遮擋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拖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斗的截面呈倒凸字形,所述車身的后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拖車繩相聯(lián)接的連接環(huán)。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拖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柴油發(fā)動機或汽油發(fā)動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拖拉機,包括車身,所述車身兩旁側各設置有一對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中部設置有駕駛室,位于駕駛室后側的車身上設置有用于帶動車輪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由一罩殼蓋住,所述車身前側與一車斗底部相鉸接,所述車斗底部中部與一油缸一端相鉸接,所述油缸另一端與車身中部相鉸接;所述駕駛室包括豎設于車身中部的框架和設于框架兩旁的門體,所述框架的前后側及門體上聯(lián)接有隔離網(wǎng),所述框架頂部設置有一遮擋板;該拖拉機可以便捷的控制其行駛,而且駕駛室具有良好的視野和優(yōu)越的通風條件。
文檔編號B60P1/04GK202966056SQ20122061447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fā)明者邵火灶 申請人:福建省勁牛重工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