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座席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881186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座席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座席裝置。本發(fā)明的座席裝置(5)具備:多根彈簧(73),它們以拉緊的方式并排地架設于框架(72)的開口;緩沖墊(60),其載置于該彈簧上;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60)的位移連動的部件(72C、72D);以及壓敏開關(SW1),其以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該壓敏開關(SW1)中的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12)支承于部件(72C、72D),形成該開關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22)在一方的開關元件(12)與緩沖墊(60)之間,配置成能夠向一方的開關元件側位移。
      【專利說明】座席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座席裝置,適合檢測車輛等中的座席的落座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作為車輛中的安全系統(tǒng)之一,對乘車時未佩戴座椅安全帶這一情況進行警告的報警系統(tǒng)得到實際應用。該報警系統(tǒng)在檢測出人的落座的狀態(tài)下未檢測出佩戴座椅安全帶的情況下,發(fā)出警告。作為這種報警系統(tǒng)等所使用的落座傳感器,在下述專利文獻I中被提出。
      [0003]該專利文獻I的落座傳感器具備:薄膜開關,其具有配置于緩沖墊的下方的檢測部;支架,其具有被S彈簧支承并且配置于檢測部的下方的受壓部;以及隔離物,其夾裝于檢測部與受壓部之間。
      [0004]該薄膜開關的檢測部構成為,具備上部薄片以及下部薄片、及配置于該上部薄片與下部薄片間的隔離保持部,通過緩沖墊的按壓而使配置于各薄片的觸點彼此經(jīng)由隔離保持部接觸。
      [0005]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 - 105278
      [0008]然而,由于上述專利文獻I中的構成檢測部的上部薄片與緩沖墊的下表面接觸,所以例如在將物體放置于緩沖墊的情況下,也存在觸點彼此容易接觸而進行誤檢測的趨勢高這一課題。


      【發(fā)明內容】

      [0009]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適當?shù)貦z測落座的座席裝置。
      [0010]本
      【發(fā)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專心地研宄,其結果是,研宄出專利文獻I的落座傳感器無法適當?shù)貦z測落座的其它原因。即,在落座傳感器被彈簧支承的情況下,緩沖墊因按壓向下方位移,彈簧也以與該緩沖墊相同的方式向下方位移,因此該緩沖墊與落座傳感器的相對位置幾乎沒變。由于該原因,無論是在人落座于緩沖墊的情況下,還是在將除人以外的物體放置于緩沖墊的情況下,落座傳感器的觸點彼此接觸的可能性均提高,無法充分區(qū)分人與物。
      [0011]因此,本
      【發(fā)明者】進一步反復專心地進行了研宄,其結果是,獲得了能夠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fā)明。
      [0012]本發(fā)明是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多根彈簧,它們以拉緊的方式并排地架設于框架的開口 ;緩沖墊,其載置于上述多根彈簧上;不與由落座引起的上述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部件;以及壓敏開關,其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配置于上述框架的開口內的上述緩沖墊的下方,上述壓敏開關中的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支承于上述部件,上述壓敏開關中的形成開關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在上述一方的開關元件與上述緩沖墊之間,配置成能夠向上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側位移,上述一方的開關元件與上述另一方的開關元件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0013]在這種座席裝置中,由于在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部件支承有壓敏開關中的一方的開關元件,所以即便緩沖墊位移,一方的開關元件的位置也不變化。
      [0014]然而,雖然在放置有比人輕的物體的情況下,緩沖墊幾乎不位移,但是在人落座的情況下,緩沖墊的位移大。在產(chǎn)生這種位移的緩沖墊與無論該緩沖墊的位移如何均不位移的一方的開關元件之間,以能夠向該一方的開關元件側位移的方式配置有另一方的開關元件。
      [0015]因此,由于在緩沖墊放置有物體的情況下,緩沖墊幾乎不位移,所以能夠抑制壓敏開關成為導通而被誤檢測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在人落座的情況下,緩沖墊位移,所以一方的開關元件與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相對位置變化從而上述開關元件接觸,壓敏開關成為導通。
      [0016]這樣,提供能夠適當?shù)貦z測落座的座席裝置。
      [0017]另外,優(yōu)選上述壓敏開關沿著上述緩沖墊的下表面與該緩沖墊的下表面對置。
      [0018]若將這種情況與沿著緩沖墊的下表面不對置的情況相比,則在緩沖墊以陷入的方式位移時,能夠確保壓敏開關與緩沖墊下表面接觸的部位更大。因此,能夠進一步更加明確地區(qū)分人與物。
      [0019]另外,優(yōu)選上述壓敏開關配置于比上述多個彈簧靠下方的位置。
      [0020]若將這種情況與不將壓敏開關配置于比多個彈簧靠下方的位置的情況相比,則能夠減少由放置有比人輕的物體引起的壓敏開關被緩沖墊按壓而成為導通這一誤檢測。
      [0021]另外,優(yōu)選上述壓敏開關配置于在上述彈簧的垂直方向上未與上述彈簧重疊的位置。
      [0022]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避免壓敏開關按壓于比緩沖墊剛性大的彈簧,其結果是,能夠提尚壓敏開關的耐久性。
      [0023]另外,優(yōu)選上述壓敏開關配置于上述框架的開口內的框架附近。
      [0024]若將這種情況與將壓敏開關配置于開口內的中央?yún)^(qū)域的情況相比,則能夠易于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另外,本
      【發(fā)明者】確認到由于在人落座的情況下,距臀點位于前方的緩沖墊以整體上陷入的方式位移,所以即便將壓敏開關配置于開口內的框架附近,也與配置于該開口內的中央?yún)^(qū)域的情況同等地,使來自緩沖墊的壓力施加于落座傳感器。因此,能夠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也能夠適當?shù)貦z測人的落座。
      [0025]另外,優(yōu)選具有載置上述壓敏開關的傳感器載置臺,上述傳感器載置臺固定于上述部件。
      [0026]由于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在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部件固定的傳感器載置臺,支承落座傳感器,所以即便在除緩沖墊的下方以外未設置該部件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傳感器載置臺將落座傳感器配置于緩沖墊的下方。因此,能夠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也能夠在該緩沖墊的下方支承落座傳感器。
      [0027]另外,優(yōu)選上述傳感器載置臺在上述緩沖墊的位移方向上具有彈性。
      [0028]若是這種傳感器載置臺,則對應于由落座引起的從緩沖墊施加的壓力而壓敏開關成為導通以后,能夠在從該緩沖墊施加壓力的方向移動。因此,能夠防止過度的壓力施加于壓敏開關,從而能夠提尚壓敏開關的耐久性。
      [0029]另外,優(yōu)選還具備加強部件,該加強部件設置于上述壓敏開關與和該壓敏開關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之間,并且該加強部件的剛性比上述緩沖墊的剛性大,上述加強部件與上述緩沖墊的位移連動。
      [0030]在具備這種加強部件的情況下,即便在緩沖墊下表面因緩沖墊的長時間使用劣化而下垂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與加強部件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下垂至比加強部件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夠抑制由緩沖墊下表面下垂引起的區(qū)分人與物或者體重不同的人彼此的精度降低。除此之外,即便在緩沖墊下表面具有凹凸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由該凹凸引起的區(qū)分人與物或者體重不同的人彼此的精度降低。
      [0031]另外,上述壓敏開關具有:第一絕緣片,其具有撓性;第二絕緣片,其具有撓性,并且配置于比上述第一絕緣片靠上述緩沖墊下表面?zhèn)鹊奈恢?;片狀的隔離物,其夾設于上述第一絕緣片與上述第二絕緣片之間,并且形成有開口 ;上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其設置于上述第一絕緣片的表面上;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其設置于上述第二絕緣片的表面上,并且經(jīng)由上述隔離物的開口與上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對置。
      [0032]另外,在上述壓敏開關中,優(yōu)選在上述部件與上述第一絕緣片之間,設置有隔著上述第一絕緣片覆蓋上述隔離物的開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緩沖部件。
      [0033]根據(jù)這種壓敏開關,在對第一絕緣片以及第二絕緣片雙方施加有壓力的情況下,上述雙方的絕緣片以進入隔離物的開口的方式彎曲,并且經(jīng)由該開口相互對置的電極彼此接觸,從而壓敏開關成為導通。
      [0034]但是,在壓敏開關被受到壓力也不變形的物體載置的情況下,第一絕緣片不彎曲,僅第二絕緣片彎曲,因此有可能產(chǎn)生一對電極彼此的接觸壓力變弱。
      [0035]對于該點,由于上述落座傳感器在第一絕緣片的與隔離物側相反一側具有緩沖部件,所以無論壓敏開關是否被受到壓力也不變形的物體載置,均能夠通過該緩沖部件使第一絕緣片彎曲。
      [0036]另外,優(yōu)選上述緩沖部件形成為具有第一緩沖部件及第二緩沖部件的雙層構造,其中,上述第一緩沖部件設置于上述第一絕緣片的與上述隔離物側相反的一側;上述第二緩沖部件設置于上述第一緩沖部件的與上述第一絕緣片側相反的一側,并且具有與上述第一緩沖部件的剛性不同的剛性。
      [0037]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一方的緩沖部件調整第一絕緣片的變形的程度,通過另一方的緩沖部件緩和從緩沖墊施加的負載。因此,不僅能夠提高壓敏開關的耐久性,而且能夠調整該壓敏開關的靈敏度。
      [0038]另外,優(yōu)選第二緩沖部件的剛性比上述第一緩沖部件的剛性小。
      [0039]在這種情況下,與壓敏開關接觸的第一緩沖部件主要作為調整第一絕緣片的變形程度的部件發(fā)揮功能,離壓敏開關遠的第二緩沖部件主要作為緩和從緩沖墊施加的負載的部件發(fā)揮功能,并且能夠防止第一絕緣片多余的彎曲。因此,與將第一緩沖部件以及第二緩沖部件形成為相當于該第二緩沖部件的一層的緩沖部件的情況相比,不僅能夠進一步更加提高壓敏開關的耐久性,而且能夠調整該壓敏開關的靈敏度。
      [0040]另外,優(yōu)選上述壓敏開關具有相互接近的第一壓敏開關以及第二壓敏開關,上述第一壓敏開關在從上述緩沖墊的座面?zhèn)仁┘佑械谝恢亓恳陨蠒r被導通,第二壓敏開關在從上述緩沖墊的座面?zhèn)仁┘佑械诙亓恳陨系闹亓繒r被導通,上述第二重量比上述第一重量大。
      [0041]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僅第一壓敏開關被導通的情況、與第一壓敏開關以及第二壓敏開關雙方被導通的情況這兩種模式,獲得施加于緩沖墊的重量的不同。因此,能夠區(qū)分體重不同的人彼此。
      [0042]發(fā)明的效果
      [0043]如以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實現(xiàn)能夠適當?shù)貦z測落座的座席裝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4]圖1是從上側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所使用的落座傳感器的圖。
      [0045]圖2是表示第一傳感器部的結構的分解圖。
      [0046]圖3是表示沿著圖1的W — W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
      [0047]圖4是表示落座傳感器的等價電路的圖。
      [0048]圖5是表示從傾斜方向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情形的圖。
      [0049]圖6是表示沿著圖5的X — X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
      [0050]圖7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人落座于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時的情形的圖。
      [0051]圖8是表示人落座于緩沖墊時的緩沖墊下表面與彈簧下部的位移量的測定狀態(tài)以及測定結果的圖。
      [0052]圖9是通過沿著圖7的Y — Y線的剖面表示壓敏開關被導通的情形的圖。
      [0053]圖10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
      [0054]圖11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人落座于第二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時的情形的圖。
      [0055]圖12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
      [0056]圖13是以與圖5相同的視點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
      [0057]圖14是表示沿著圖13的Z — Z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
      [0058]圖15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不第五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
      [0059]圖16是以與圖3相同的視點表示第一壓敏開關以及第二壓敏開關的剖面的圖。
      [0060]圖17是表示在人正常落座時緩沖墊的下表面承受的負載的分布的概念圖。
      [0061]圖18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壓敏開關的結構的圖。
      [0062]圖19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情形的圖。
      [0063]圖20是對隔離物的開口與緩沖部件的關系進行說明的圖。
      [0064]圖21是以與圖3相同的視點表示具有其他緩沖部件的壓敏開關的圖。
      [0065]圖22是以與圖15相同的視點表示具備加強部件的座席裝置的圖。
      [0066]圖23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的結構的圖。
      [0067]圖24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的結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8](I)第一實施方式
      [0069]對本發(fā)明所優(yōu)選的第一實施方式,使用附圖詳細地進行說明。
      [0070]圖1是從上側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所使用的落座傳感器I的圖。如圖1所示,落座傳感器I具備第一傳感器部2、第二傳感器部3以及電纜4來作為主要構成要素,第一傳感器部2與第二傳感器部3通過電纜4電連接。
      [0071]電纜4是通過絕緣部件覆蓋信號線的部件,例如為同軸電纜或者平行兩芯線等。
      [0072]圖2是表示第一傳感器部2的結構的分解圖。如圖2所示,第一傳感器部2具備第一電極片10、第二電極片20、隔離物30以及緩沖部件40來作為主要構成要素。
      [0073]第一電極片10具有第一絕緣片11、第一電極12以及端子13。
      [0074]第一絕緣片11為具有撓性的薄片狀的絕緣片,例如形成為矩形形狀。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一絕緣片11由應配置第一電極12的主區(qū)塊B1、以及應配置端子13的子區(qū)塊B2構成。子區(qū)塊B2比主區(qū)塊BI小,并且與該主區(qū)塊BI中的長度方向的端部連結。
      [0075]作為第一絕緣片11的材料,能夠例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者聚萘二甲酸(PEN)等樹脂。
      [0076]第一電極12是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例如形成為大致圓形的金屬印刷層。另外,第一電極12配置于主區(qū)塊BI的一方的表面上。
      [0077]端子13是導體的層,例如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金屬片。另外,端子13配置于子區(qū)塊B2的與配置有第一電極12的面同側的表面上,經(jīng)由第一布線14與第一電極12電連接,并且經(jīng)由未圖示的布線與車輛的電氣部件電連接。
      [0078]第二電極片20與第一電極片10相同地具有第二絕緣片21、第二電極22以及端子23ο
      [0079]第二絕緣片21為具有撓性的薄片狀的絕緣片,例如形成為矩形形狀。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二絕緣片21由應配置第二電極22的主區(qū)塊Β11、以及應配置端子23的子區(qū)塊Β12構成。主區(qū)塊Bll形成為與第一絕緣片11的主區(qū)塊BI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子區(qū)塊Β12形成為與第一絕緣片11的子區(qū)塊Β2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此外,與主區(qū)塊Bll連結的子區(qū)塊Β12的連結位置,相對于與第一絕緣片11的主區(qū)塊BI連結的子區(qū)塊Β2的連結位置,位于相對不同的位置。
      [0080]作為第二絕緣片21的材料,與第一絕緣片11相同地,能夠例舉ΡΕΤ、ΡΒΤ或者PEN等樹脂。此外,第二絕緣片21的材料可以與第一絕緣片11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081]第二電極22是形成開關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例如形成為大致圓形的金屬印刷層。另外,第二電極22配置于主區(qū)塊Bll的表面上。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二電極22的大小形成為與第一電極12相同的大小,第二電極22的配置位置設為,與第一電極12相對于主區(qū)塊BI的配置位置相對相同的位置。
      [0082]端子23是導體的層,例如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金屬板。另外,端子23配置于子區(qū)塊B12的與配置有第一電極12的面同側的表面上,經(jīng)由第二布線24與第二電極22電連接,并且與電纜4的一端電連接。
      [0083]隔離物30為薄片狀的絕緣片,并且具有開口 31。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隔離物30形成為與第一絕緣片11的主區(qū)塊BI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作為該隔離物30的材料,與第一絕緣片11以及第二絕緣片21相同,能夠例舉ΡΕΤ、ΡΒΤ或者PEN等樹脂。此外,隔離物30的材料可以與第一絕緣片11或者第二絕緣片21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084]開口 31的周緣形狀例如為大致圓形,開口 31的直徑為比第一電極12以及第二電極22的直徑稍微小的狀態(tài)。另外,開口 31的配置位置設為,與第一電極12相對于主區(qū)塊BI的配置位置相對相同的位置。
      [0085]在該開口 31形成有與隔離物30的外部在空間上連接的狹縫32。S卩,狹縫32的一端與對應的開口 31連結,另一端在隔離物30的側方敞開。
      [0086]緩沖部件40是若被施加壓力則以被壓扁的方式變形的彈性部件,例如由設置有多個空孔的海綿狀的樹脂、纏繞有樹脂制纖維的無紡布或者橡膠等形成。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緩沖部件40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其廣面形成為與第一絕緣片11的主區(qū)塊BI的廣面相同。
      [0087]圖3是表示沿著圖1的W — W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如圖3所示,在隔離物30的一面貼附有第一電極片10,在該隔離物30的另一面貼附有第二電極片20。而且,在第一絕緣片11的與隔離物30對置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貼附有緩沖部件40從而構成第一傳感器部2。
      [0088]在該第一傳感器部2中,由一對絕緣片11以及21的一部分、夾設于上述片部分之間的隔離物部位、以及經(jīng)由設置于該隔離物部位的開口 31對置的一對電極12以及22,形成壓敏開關SW1。此外,絕緣片11以及21的一部分是指至少配置有電極的部分。S卩,壓敏開關SWl是薄膜開關,該壓敏開關SWl中的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是第一電極12,另一方的開關元件是第二電極22。
      [0089]另一方面,第二傳感器部3由與第一傳感器部2相同的第一絕緣片11、第二絕緣片21、隔離物30以及緩沖部件40構成,如圖1所示,通過該構成部分形成壓敏開關SW2。
      [0090]圖4是表示落座傳感器I的等價電路的圖。如圖4所示,壓敏開關SWl與壓敏開關SW2經(jīng)由電纜4串聯(lián)地電連接。另外,壓敏開關SWl以及SW2配置于未連接有電纜4的第一傳感器部2的端子13與第二傳感器部3的端子13之間。
      [0091]接下來,對具備上述落座傳感器I的座席裝置5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從傾斜方向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的情形的圖,圖6是表示沿著圖5的X — X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此外,X — X線的位置是比人正常落座時的臀點(hip point)靠前方的位置。正常落座是指以臀部位于座面的最深處且后背與靠背接觸的狀態(tài)落座,臀點是指處于正常落座的狀態(tài)的臀部中的向最下側伸出的部位。
      [0092]如圖5以及圖6所示,座席裝置5具備緩沖墊60、緩沖載置單元70、上述落座傳感器I以及一對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來作為主要構成要素。此外,在圖5以及圖6中,省略了落座傳感器I中的電纜4,僅示出該落座傳感器I中的第一傳感器部2以及第二傳感器部3。
      [0093]緩沖墊60是成為落座對象的部件,并且為若被施加壓力則以被壓扁的方式變形的彈性部件。作為這種彈性部件的材料,能夠例舉發(fā)泡氨基甲酸乙酯等。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該緩沖墊60的后端部連結有靠背部件61。
      [0094]緩沖載置單元70具有架臺71、支承框架72以及多個彈簧73。架臺71為成為支承緩沖墊60的基盤的基座部件,并且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
      [0095]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通過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設的左基礎腳部71A以及右基礎腳部71B、立設于左基礎腳部71A的左前腳部71C以及左后腳部71D、以及立設于右基礎腳部71B的右前腳部71E以及右后腳部71F構成架臺71。作為上述腳部71A?71F的材料,例如能夠例舉金屬或者陶瓷等。
      [0096]支承框架72是支承多個彈簧73的框架部件,并且固定于架臺71。另外,支承框架72與架臺71相同地,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
      [0097]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由前框架72A、后框架72B、左框架72C以及右框架72D構成支承框架72,上述框架72A?72D固定于左前腳部71C、左后腳部71D、右前腳部71E以及右后腳部71F每個的上端。
      [0098]作為各框架72A?72D的材料,例如能夠例舉金屬或者陶瓷等。此外,各框架72A?72D的材料可以與腳部7IA?7IF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各框架72A?72D也可以與腳部71A?71F成形為一體。
      [0099]多個彈簧73是載置緩沖墊60的部件,并且以拉緊的方式并排地架設于支承框架72的開口。
      [0100]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各彈簧73為在相同面上反復彎曲為S字狀的金屬部件,并且其剖面形狀例如為圓形。另外,這些彈簧73的前端安裝于前框架72A,后端安裝于后框架72B。這樣,多個彈簧73沿著緩沖墊60的前后方向,隔開規(guī)定間隔以拉緊的方式架設于支承框架72中的框架上端的開口面上,作為緩沖墊60的墊子來構成。
      [0101]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是載置落座傳感器I的壓敏開關部位的部件,在一方的傳感器載置臺80A載置有第一傳感器部2,在另一方的傳感器載置臺80B載置有第二傳感器部3。
      [0102]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例如形成為相互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的板形形狀。
      [0103]傳感器載置臺80A的一端固定于左框架72C,傳感器載置臺80B的一端固定于右框架72D。另外,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的另一端以隔開規(guī)定距離的方式相互對置,并且位于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
      [0104]載置于傳感器載置臺80A的第一傳感器部2、與載置于傳感器載置臺80B的傳感器部3配置為,以緩沖墊60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為基準左右對稱。另外,第一傳感器部2的壓敏開關SWl與傳感器部3的壓敏開關SW2,以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配置于比各彈簧73靠下方的位置。
      [0105]該壓敏開關SWl以及SW2的配置位置為,在支承框架72的開口的垂直方向上與開口重疊的位置。即,支承框架72的開口與壓敏開關SWl以及SW2為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關系。另外,壓敏開關SWl以及SW2的配置位置為,在各彈簧73的垂直方向上不與彈簧73重疊的位置。即,各彈簧73與壓敏開關SWl以及SW2為在上下方向上不重疊的關系。并且,壓敏開關SWl以及SW2的配置位置為比多個彈簧73中的最外側的彈簧73靠外側的位置。
      [0106]作為這種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的材料,例如能夠例舉金屬或者陶瓷等。此夕卜,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的材料可以與架臺71或者支承框架72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107]圖7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人落座于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時的情形的圖。如圖7所示,在人落座于緩沖墊60的情況下,從該緩沖墊60的座面施加壓力。
      [0108]該壓力傳遞至緩沖墊60的下方,緩沖墊以及彈簧以整體陷入的方式位移,該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從沒有落座時的位置(用虛線表示)變低。
      [0109]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載置于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的壓敏開關SWl以及SW2配置為以緩沖墊60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為基準左右對稱。因此,能夠將從緩沖墊60施加的壓力,大體上均衡地傳遞至上述壓敏開關SWl以及SW2。
      [0110]圖8是表示人落座于緩沖墊60時的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的位移的測定狀態(tài)以及測定結果的圖。具體而言,圖8(A)是表示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的位移的測定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B)是表示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的位移量的圖表。
      [0111]如圖8(A)所示,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的位移,使用配置于比臀點靠前方并且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的激光位移儀LDM進行了測定。
      [0112]如圖8(B)所示可知:在人落座于緩沖墊60的情況下,與將貨物放置于該緩沖墊60的情況相比,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一直到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而大幅位移。
      [0113]此外,圖8(B)的橫軸表示越朝向紙面右側越接近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寬度方向)的中心部,并且越朝向該紙面左側越接近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意思。
      [0114]圖9是通過沿著圖7的Y — Y線剖開的剖面表示壓敏開關SWl為導通的情形的圖。如圖9所示,若人落座于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的緩沖墊60,則壓力從緩沖墊側及傳感器載置臺側這雙方(參照箭頭)施加于壓敏開關SWl。
      [0115]在緩沖墊側,緩沖墊下表面彎曲,將壓敏開關SWl的第二絕緣片21向下方按壓。
      [0116]另一方面,在傳感器載置臺側,由于傳感器載置臺80A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所以不會彎曲。但是,由于在壓敏開關SWl的第一絕緣片11的下側貼附有緩沖部件40,該緩沖部件40無論傳感器載置臺80的剛性的程度如何均彎曲,所以將第一絕緣片11向上方按壓。
      [0117]這樣被按壓的第一絕緣片11與第二絕緣片21由于具有撓性,所以以進入隔離物30的開口 31的方式彎曲。通過這樣彎曲,經(jīng)由開口 31相互對置的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以規(guī)定壓力接觸。這樣,壓敏開關SWl被導通。
      [0118]此外,第一絕緣片11的按壓量能夠通過緩沖部件40的厚度、材料來調整。因此,通過緩沖部件40,能夠調整壓敏開關SWl中的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的接觸壓力,其結果是,能夠調整壓敏開關SWl的靈敏度。
      [0119]另外,在被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夾住的隔離物30的開口 31,形成有將開口與外部連通的狹縫32 (圖2)。
      [0120]因此,在第二絕緣片21彎曲時,開口 31的空氣不會殘留于開口內而是經(jīng)由狹縫32被排出。即,能夠避免因開口 31內的空氣抑制第一絕緣片11以及第二絕緣片21的彎曲。因此,與未形成有狹縫32的情況相比,能夠使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容易接觸,并且能夠提高壓敏開關SWl的靈敏度。
      [0121]這樣,關于壓敏開關SWl的導通動作進行了說明的事項,對于其他壓敏開關SW2也相同。
      [0122]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由于壓敏開關SWl與壓敏開關SW2串聯(lián)連接,所以在上述雙方均被導通的情況下,與車輛的電子部件電連接從而被檢測出落座。
      [0123]根據(jù)以上,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中,具有支承框架72,該支承框架72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而且,通過固定于該支承框架72的傳感器載置臺80A,來支承具有壓敏開關SWl的第一傳感器部2。
      [0124]在這種座席裝置5中,如圖7所示,即便緩沖墊60位移,支承框架72也不變形。因此,即便緩沖墊60位移,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0支承于支承框架72的第一傳感器部2的壓敏開關SWl的位置也不變化。
      [0125]然而,雖然緩沖墊60在將物體放置于該緩沖墊60的情況下,幾乎不產(chǎn)生位移,但是在人落座于該緩沖墊60的情況下,大幅位移。
      [0126]如圖5以及圖6所示,在產(chǎn)生這種位移的緩沖墊60的下方,以與該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配置有具有壓敏開關SWl的第一傳感器部2。
      [0127]因此,在將物體放置于緩沖墊60的情況下,幾乎不產(chǎn)生緩沖墊60的位移,從而抑制壓敏開關SWl被導通而被誤檢測的情況。另一方面,在人落座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距臀點位于前方的緩沖墊60大幅位移,該緩沖墊60與壓敏開關SWl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從而壓敏開關SWl與緩沖墊60接觸,壓敏開關SWl被導通。這樣,提供能夠適當?shù)貦z測落座的座席裝置5。
      [0128]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構成壓敏開關SWl的一方的開關元件亦即第一電極12與構成該壓敏開關SWl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亦即第二電極22在上下方向相對(參照圖9等)。
      [0129]S卩,構成壓敏開關SWl的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22沿著緩沖墊60的位移方向配置。因此,與使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22在與緩沖墊60所位移的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相對的情況相比,不需要將該緩沖墊60的位移變換為電極相對的方向之類的部件。因此,在座席裝置5中,能夠直接區(qū)分人與物。
      [0130]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壓敏開關SWl的一方的開關元件亦即第一電極12與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亦即第二電極22形成為板狀,它們正對而成為平行的狀態(tài)。然而,若一方的開關元件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中的至少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彼此相對的狀態(tài),則該開關元件也可以為除板狀以外的形狀,并且無論開關元件彼此是否平行均可。換言之,只要在上下方向俯視觀察一方的開關元件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情況下,該開關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即可。
      [0131]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壓敏開關SWl以沿著緩沖墊的下表面與該緩沖墊的下表面對置的方式配置。即,以與緩沖墊下表面大體上平行的方式配置壓敏開關SWl。因此,在緩沖墊60以陷入的方式位移時,能夠確保壓敏開關SWl與緩沖墊下表面接觸的部位更大,其結果是,能夠進一步更加明確地區(qū)分人與物。
      [0132]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圖6所示,壓敏開關SWl配置于比多個彈簧73靠下方的位置。
      [0133]因此,與未將壓敏開關SWl配置于比多個彈簧73靠下方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因放置比人輕的物體而引起的壓敏開關SWl被緩沖墊60按壓而被導通這一誤檢測。
      [0134]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圖6所示,壓敏開關SWl配置于在各彈簧73的垂直方向上未與上述彈簧73重疊的位置。
      [0135]因此,能夠避免壓敏開關SWl被按壓于比緩沖墊60剛性大的彈簧73,其結果是,能夠提高壓敏開關SWl的耐久性。
      [013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圖6所示,第一傳感器部2配置于支承框架72的開口內的支承框架附近。
      [0137]因此,與在支承框架72的開口內的中央?yún)^(qū)域配置第一傳感器部2的情況相比,能夠容易地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另外,在人落座的情況下,如圖7所示,距臀點位于前方的緩沖墊60以整體上陷入的方式位移,所以即便第一傳感器部2配置于支承框架72的開內口的靠支承框架的位置,也與在該開口內的中央?yún)^(qū)域配置的情況同等地來自緩沖墊60的壓力施加于第一傳感器部2。因此,能夠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并且能夠適當?shù)貦z測人的落座。
      [0138]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圖6所示,壓敏開關SWl配置于比多個彈簧73中的位于最外側的彈簧73靠外側的位置。
      [0139]因此,如上所述,能夠避免壓敏開關SWl按壓于比緩沖墊60剛性大的彈簧73從而提高壓敏開關SWl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壓敏開關配置于比位于最外側的彈簧靠外側的位置,所以容易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
      [014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圖6所示,通過一對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將具有壓敏開關SWl的第一傳感器部2與具有壓敏開關SW2的第二傳感器部3支承為左右對稱。而且,上述壓敏開關SWl以及SW2串聯(lián)地電連接。
      [0141]因此,在貨物等偏向緩沖墊60的左側或者右側放置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壓敏開關SWl以及SW2雙方被導通,其結果是,能夠進一步更加適當?shù)貦z測落座。
      [0142](2)第二實施方式
      [0143]接下來,對本發(fā)明所優(yōu)選的第二實施方式,使用附圖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是,對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座席裝置的構成要素中的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參照附圖標記,并適當?shù)厥÷灾貜驼f明。
      [0144]圖10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如圖10所示,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在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I而具備落座傳感器101方面、以及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而具備傳感器載置臺81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不同。
      [0145]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I形成為通過電纜4將第一傳感器部2與傳感器部3電連接的結構。另外,第一傳感器部2以及3的壓敏開關SWl以及SW2,配置于比彈簧底靠下方,且配置于靠緩沖墊60的左右端的位置。
      [0146]與此相對,如圖10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101僅由落座傳感器I的第一傳感器部2構成。另外,第一傳感器部2的壓敏開關SWl配置于比彈簧底靠下方,且配置于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101(第一傳感器部2)中的端子13以及23 (圖2)經(jīng)由未圖示的布線與車輛的電氣部件中的一對端子電連接。
      [0147]另一方面,第一實施方式的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另外,如圖6所示,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的一端固定于支承框架72,另一端位于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
      [0148]與此相對,本實施方式的傳感器載置臺81在緩沖墊60的位移方向具有彈性。另夕卜,如圖10所示,傳感器載置臺81配置于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其一端固定于支承框架72的左框架72C,另一端固定于支承框架72的右框架72D,在該傳感器載置臺81的下部形成有空間。
      [0149]雖然這種傳感器載置臺81的形狀在圖10中形成為板狀,但是并不特別限定,各種形狀均能夠應用。此外,在載置落座傳感器101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為具有平坦的面的形狀。另外,對于傳感器載置臺81的材料,只要在緩沖墊60的位移方向具有彈性即可,并不特別限定,但是例如能夠例舉金屬或者橡膠等。
      [0150]圖11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人落座于第二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時的情形的圖。如圖11所示,在人落座于緩沖墊60的情況下,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在距臀點位于前方的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以臀部的垂直方向為基準以整體陷入的方式位移,并且從沒有落座時的位置(用虛線表示)變低。
      [0151]雖然因這種位移而落座傳感器101被按壓,但是載置該落座傳感器101的傳感器載置臺81在緩沖墊60的位移方向具有彈性,并且在該傳感器載置臺81的下部形成有空間。因此,在對落座傳感器101施加有某種程度以上的按壓力的情況下,載置該落座傳感器101的傳感器載置臺81以向下方陷入的方式移動。
      [0152]根據(jù)以上,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中,載置落座傳感器101的傳感器載置臺81在緩沖墊60的位移方向具有彈性,并且在該傳感器載置臺81的下部形成有空間。
      [0153]因此,對應于由落座引起的從緩沖墊60施加的壓力,而壓敏開關SWl被導通以后,能夠在從該緩沖墊60施加壓力的方向移動。即,對應于從緩沖墊60施加的壓力而壓敏開關SWl被導通以后,在從該緩沖墊60施加壓力的方向移動,而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60的位移連動。這樣,在對應于從緩沖墊60施加的壓力,而壓敏開關SWl被導通以后,傳感器載置臺81在從該緩沖墊60施加壓力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能夠防止過度的壓力施加于開關,從而能夠提尚該開關的耐久性。
      [0154](3)第三實施方式
      [0155]接下來,對本發(fā)明所優(yōu)選的第三實施方式,使用附圖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是,對于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座席裝置的構成要素中的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參照附圖標記,并適當?shù)厥÷灾貜偷恼f明。
      [0156]圖12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如圖12所示,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在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I而具備第二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101方面、以及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而具備傳感器載置臺82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5不同。
      [0157]該傳感器載置臺82與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80B相同地,具有不會因由人的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該傳感器載置臺82的一端作為固定端,固定于架臺71的例如左基礎腳部71A。
      [0158]另一方面,傳感器載置臺82的另一端位于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而且,在該傳感器載置臺82的上表面中的、在各彈簧73的垂直下方方向上不與彈簧73重疊的位置,載置有落座傳感器101。
      [0159]雖然這種傳感器載置臺82的形狀在圖12中形成為板狀,但是并不特別限定,各種形狀均能夠應用。此外,在載置落座傳感器101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為具有平坦的面的形狀。
      [0160]另外,傳感器載置臺82的材料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架臺71以及支承框架72相同地,例如能夠例舉金屬或者陶瓷等。此外,傳感器載置臺82的材料可以與架臺71或者支承框架72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161]即便應用這種傳感器載置臺82,也能夠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夕卜,在緩沖墊60的下方配置有車輛的電子部件等的情況較多。因此,在確保該種物體的配置空間并且還將落座傳感器配置于彈簧73下方的觀點來看,上述第一實施方式有利。
      [0162](4)第四實施方式
      [0163]接下來,對本發(fā)明所優(yōu)選的第四實施方式,使用附圖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是,對于第四實施方式中的座席裝置的構成要素中的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參照附圖標記,并適當?shù)厥÷灾貜偷恼f明。
      [0164]圖13是以與圖5相同的視點表不第四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圖14是表不沿著圖13的Z — Z線的剖面的情形的圖。
      [0165]如圖13以及圖14所示,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在取代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I而具備落座傳感器102方面,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不同。
      [0166]該落座傳感器102是僅將落座傳感器I中的第一傳感器部2作為構成要素的傳感器。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102 (第一傳感器部2)中的端子13以及23(圖2)經(jīng)由未圖示的布線與車輛的電氣部件中的一對端子電連接。該落座傳感器102通過固定于前框架72A的傳感器載置臺80A支承于前框架72A,并且配置于該支承框架72的開口內中的前框架附近。
      [0167]配置于該前框架附近的落座傳感器102位于在支承框架72的開口的垂直方向上與開口重疊的位置。即,支承框架72的開口與落座傳感器102成為在上下方向重疊的關系。另外,配置于前框架附近的落座傳感器102位于在各彈簧73的垂直方向上不與彈簧73重疊的位置。即,各彈簧73與落座傳感器102成為在上下方向未重疊的關系。
      [0168]在應用了這樣配置的落座傳感器102的情況下,與將落座傳感器102配置于支承框架72的開口的中央?yún)^(qū)域的情況相比,能夠容易地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
      [0169]另外,由于在人落座的情況下,距臀點位于前方的緩沖墊60以整體上陷入的方式位移,所以只要是距離該臀點位于前方,則即便將落座傳感器102配置于支承框架72的開口中的靠支承框架的位置,也與配置于該開口的中央?yún)^(qū)域的情況同等地,來自緩沖墊60的壓力施加于落座傳感器102。因此,能夠確保應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的電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間,并且也能夠適當?shù)貦z測人的落座。
      [0170](5)第五實施方式
      [0171]接下來,對本發(fā)明所優(yōu)選的第五實施方式,使用附圖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是,對于第五實施方式中的座席裝置的構成要素中的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參照附圖標記,并適當?shù)厥÷灾貜偷恼f明。
      [0172]圖15是以與圖6相同的視點表不第五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的圖。如圖15所不,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在將壓敏開關SWll以及SW12兩個壓敏開關配置于第四實施方式的傳感器載置臺80A方面,與將一個壓敏開關SWl配置于該傳感器載置臺80A的第四實施方式不同。
      [0173]此外,上述壓敏開關SWll以及SW12也可以作為一個薄膜開關構成,也可以如第一實施方式那樣構成為,將具有壓敏開關SWll的薄膜開關與具有壓敏開關SW12的薄膜開關經(jīng)由電纜連接。
      [0174]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中,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以從緩沖墊下表面承受相同程度的壓力的方式,以相互接近的狀態(tài)配置。
      [0175]S卩,以與施加于緩沖墊下表面的負載的關系考慮的情況下,在緩沖墊下表面與注目的部位的負載差為20%以下的區(qū)域的垂直方向,且在彈簧73的下側,配置有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
      [0176]另外,以與相互鄰接的彈簧73的關系考慮的情況下,在該彈簧73之間,且在與彈簧73的中心軸正交的直線上,使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不相互接觸地排列地配置。另外,以與壓敏開關的開口 31(圖2)的關系考慮的情況下,隔開該開口 31的直徑的5倍值以下的間隔,配置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
      [0177]然而,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中,具有從緩沖墊下表面至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最短距離Dl比從緩沖墊下表面至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最短距離D2小的關系。
      [0178]此外,最短距離Dl或者D2也能夠稱為從緩沖墊下表面的朝向垂直方向的緩沖墊下表面至第一壓敏開關SWl或者第二壓敏開關SW2的直線距離。
      [0179]圖16是以與圖3相同的視點表不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剖面的圖。具體而言,圖16(A)表不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剖面,圖16(B)表不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剖面。
      [0180]如圖16所示,具有構成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緩沖部件41的厚度Tl比構成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緩沖部件42的厚度T2大的關系。通過具有這種關系,上述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
      [0181]此外,在因緩沖部件41與緩沖部件42的厚度不同而引起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靈敏度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靈敏度實際上不同的情況下,適當?shù)卣{整該緩沖部件41或者42的硬度等。
      [0182]靈敏度是感知壓力的程度,并且表示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第一電極12)與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第二電極22)的接觸的容易度。
      [0183]如以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中,在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支承框架72,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0A支承有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因此,即便緩沖墊60進行了位移,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位置也不變化。
      [0184]另一方面,在從座面?zhèn)葘彌_墊60施加了人等的重量的情況下,緩沖墊下表面以及彈簧底以整體陷入的方式位移,并且從未落座時的位置變低。該位移量在人落座的情況下、與放置有比該人輕的物體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0185]S卩,在人落座的情況下,緩沖墊60作為整體向下方大幅位移,相對于第一壓敏開關SWll及第二壓敏開關SWl2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在該情況下,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被緩沖墊60按壓而被導通。另一方面,在將物體放置于緩沖墊的情況下,由于緩沖墊60幾乎不位移,相對于第一壓敏開關SWll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相對位置的變化量也小,所以能夠抑制第一壓敏開關SWlI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被導通而被誤檢測。因此,能夠區(qū)分人與物。
      [0186]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座席裝置中,第一壓敏開關SWll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以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在緩沖墊的下方以接近的狀態(tài)配置。另外,具有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的關系。
      [0187]因此,能夠以僅第一壓敏開關SWll被導通的情況、與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雙方被導通的情況這兩種模式,獲得施加于緩沖墊60的重量的不同。因此,也能夠區(qū)分體重不同的人彼此。
      [0188](6)其他實施方式
      [0189]以上,將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作為一個例子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
      [0190]例如,在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通過將構成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緩沖部件41的厚度,形成為比構成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緩沖部件42的厚度大的關系,從而使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
      [0191]然而,將最短距離Dl形成為比最短距離D2小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使緩沖部件41與緩沖部件42的厚度不同。例如也可以取代緩沖部件41以及42,或者在緩沖部件41以及42的基礎上,將第一絕緣片11、第二絕緣片21、第一電極12、第二電極22以及隔離物30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厚度形成為,第一壓敏開關SWl比第二壓敏開關SW2厚的關系。S卩,只要為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厚度Tx (圖16)比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厚度Ty (圖16)厚的狀態(tài)即可。
      [0192]另外,也可以通過預先在傳感器載置臺80A的上表面形成凹凸,在厚度相同的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中,將供第一壓敏開關SWlI配置的面,形成為比供第二壓敏開關SW2配置的面低,從而使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
      [0193]另外,在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靈敏度形成為相同程度,并且形成為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然而,也可以形成為第一壓敏開關SWl的靈敏度比第二壓敏開關SW2的靈敏度高,從緩沖墊下表面至壓敏開關SWll以及SW12的最短距離為相同程度。
      [0194]此外,作為使第一壓敏開關SWl的靈敏度比第二壓敏開關SW2的靈敏度高的方法,例如例舉有使第一壓敏開關SWll中的開口 31形成為比第二壓敏開關SW12中的開口 31大的關系的情況。作為其他例子,例舉有使第一絕緣片11、第二絕緣片21、第一電極12、第二電極22或者隔離物30的硬度形成為,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相比使第一壓敏開關SWll小的關系的情況。
      [0195]另外,也可以將在第一壓敏開關SWll中的開口 31形成的狹縫32保持原樣,省略在第二壓敏開關SW12中的開口 31形成的狹縫32。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在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開口 31中,開口內的空氣未被排出而滯留,因該空氣抑制第一絕緣片11以及第二絕緣片21的彎曲,所以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靈敏度比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靈敏度高。因此,即便在制造時形成的開口 31的大小等產(chǎn)生誤差,也能夠易于明確地使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靈敏度與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靈敏度不同。
      [0196]然而,也可以具有第一壓敏開關SWll的靈敏度比第二壓敏開關SW12的靈敏度高的關系,并且具有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與僅具有任一關系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更加明確地區(qū)分人與物或者體重不同的人彼此。
      [0197]總之,只要為在從緩沖墊60的座面?zhèn)仁┘佑械谝恢亓恳陨系闹亓繒r,第一壓敏開關為導通,在從該緩沖墊60的座面?zhèn)仁┘佑斜鹊谝恢亓恐氐牡诙亓恳陨系闹亓繒r,第二壓敏開關為導通的關系即可。
      [0198]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在支承框架72,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傳感器載置臺80B,支承有落座傳感器I的壓敏開關部位(第一傳感器部2以及3)。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在支承框架72,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1,支承有落座傳感器101。在上述第三實施方式中,在架臺71,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2,支承有落座傳感器101。在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以及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在支承框架72,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0A支承有落座傳感器102。
      [0199]然而,支承落座傳感器I的壓敏開關部位、落座傳感器101或者102的支承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如,能夠應用省略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傳感器載置臺80B,通過傳感器載置臺80A支承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落座傳感器101的方式。另外,能夠應用通過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支承框架72與傳感器載置臺80A以及傳感器載置臺80B作為一體從而成形支承框架,并且在該座部框架上載置落座傳感器,從而未經(jīng)由傳感器載置臺直接地進行支承的方式。與該方式相同,能夠應用通過將上述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架臺71與傳感器載置臺82作為一體從而成形架臺,并且在該架臺上載置落座傳感器,從而未經(jīng)由傳感器載置臺直接地進行支承的方式。
      [0200]另外,作為這樣通過傳感器載置臺間接地或者直接地對壓敏開關進行支承的部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形成有具有不會因由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的架臺71或者支承框架72。
      [0201]然而,支承落座傳感器I的壓敏開關部位、落座傳感器101的部件,也可以為除架臺71或者支承框架72以外的部件,另外,不必具有不會因由落座引起的施加于緩沖墊60的壓力而變形的程度以上的剛性也可??傊?,只要是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60的位移連動的部件,均能夠獲得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202]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在由支承框架72圍起的開口內的左框架72C的附近與右框架72D的附近分別配置有落座傳感器I。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以及上述第三實施方式中,在由支承框架72圍起的開口內的中央部分配置有落座傳感器101。在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以及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在由支承框架72圍起的開口內的前框架72A的附近配置有落座傳感器102。
      [0203]優(yōu)選這種配置位置距離人正常落座時的臀點位于前方。此外,如上述所述,正常落座是指以臀部位于座面的最深處且后背與靠背接觸的狀態(tài)落座,臀點是指處于正常落座的狀態(tài)的臀部中的向最下側伸出的部位。
      [0204]這里,在圖17中示出在人正常落座時緩沖墊下表面承受的負載的分布。在該圖17中,紙面左側相當于緩沖墊60的前側,紙面右側相當于緩沖墊60的后側。
      [0205]如圖17所示可知:對于在人正常落座時緩沖墊下表面承受的負載,臀點HP及其前方比臀點靠后方大。
      [0206]另外,在人正常落座時緩沖墊下表面承受的負載的分布大體上分為第一區(qū)域MG1、第二區(qū)域MG2與第三區(qū)域MG3三個階段。第一區(qū)域MGl為如下區(qū)域,S卩,以在人正常落座時緩沖墊下表面承受的負載中負載最大的部位(以下稱為最大負載部位)為基準,至相對于該部位的負載的比例為90%以上的部位為止的區(qū)域。另一方面,第二區(qū)域MG2為如下區(qū)域,即,以最大負載部位為基準,至相對于該最大負載部位的比例為80%以上且不足90%的部位為止的區(qū)域。另一方面,第三區(qū)域MG3為如下區(qū)域,S卩,以最大負載部位為基準,至相對于該最大負載部位的比例為10%以上且不足80%的部位為止的區(qū)域。
      [0207]這樣,在落座傳感器1、101或者102配置于距離臀點HP位于前方的情況下,與配置于比該臀點HP靠后方的情況相比,能夠適當?shù)貦z測人的落座。此外,如上述所述,由于支承緩沖墊60的彈簧73通過彈簧整體支承負載,所以相比較作為整體與緩沖墊60 —起向下方位移。因此,只要是距離人正常落座時的臀點位于前方,也可以為上述第一區(qū)域MGl?第三區(qū)域MG3中的任一區(qū)域。
      [0208]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應用了由一對電極片10以及20與隔離物30構成的壓敏開關SW1、SW2、SW11或者SW12,但是例如也可以應用圖18所示的壓敏開關。
      [0209]該圖18所示的壓敏開關SW3僅在將隔離物30變更為多個彈簧33方面,與上述壓敏開關SWl不同。上述彈簧33以隔著第一電極12以及第二電極22的方式相互對置地配置,彈簧上端固定于第二絕緣片11,彈簧下端固定于第一絕緣片11。即便應用這種壓敏開關,也能夠起到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也可以應用除壓敏開關SWl?SW3、SW11以及SW12以外的結構的壓敏開關。
      [0210]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壓敏開關SWl、SW2、SWl I或者SWl2配置于比彈簧底靠下方的位置,但是只要以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配置于緩沖墊60的下方即可,也可以不比彈簧底靠下方。
      [0211]具體而言,例如例舉有圖19所示的實施例。圖19是以與圖14相同的視點表示座席裝置的情形的圖。如圖19所示,在該座席裝置中,緩沖墊60成形為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不同的形狀。即,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中緩沖墊下表面大致平坦,相對于此在本實施例中不平坦。具體而言,緩沖墊下表面的前端部以朝向中央部下降的方式傾斜,該傾斜面形成為大致平坦。
      [0212]另一方面,落座傳感器102以與該傾斜面隔開縫隙的方式與該傾斜面對置,并且經(jīng)由傳感器載置臺80A支承于前框架72A。此外,該落座傳感器102中的構成壓敏開關SWl的一方的開關元件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沿上下方向俯視觀察該開關元件的情況下重疊。即,如上述所述,若一方的開關元件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相對,則該開關元件的形狀為何種形狀均可,并且也可以不平行。
      [0213]這樣,即便是壓敏開關配置于比彈簧底靠上方的位置的實施例,也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情況相同,能夠直接并且明確地區(qū)分人與物。
      [0214]此外,在圖19所示的實施例中,構成落座傳感器102的壓敏開關SWl以沿著緩沖墊的下表面與該緩沖墊的下表面對置的方式配置。即,以與緩沖墊下表面大體上平行的方式配置有壓敏開關SWl。因此,在緩沖墊60以陷入的方式位移時,能夠確保壓敏開關SWl與緩沖墊下表面接觸的部位更大,其結果是,能夠進一步更加明確地區(qū)分人與物。
      [0215]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四實施方式中,落座傳感器I的第一傳感器部2以及3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或者落座傳感器101以及102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為I個。另外,在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落座傳感器102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為2個。然而,作為落座傳感器I的第一傳感器部2以及3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或者落座傳感器101以及102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能夠為I個或者2個以上的各種數(shù)量。
      [0216]此外,在將壓敏開關數(shù)量設定為2個以上的情況下,第一傳感器部2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與傳感器部3中的壓敏開關數(shù)量也可以不同。
      [0217]另外,在將壓敏開關數(shù)量設定為2個以上的情況下,壓敏開關彼此的開口的大小也可以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大開口的壓敏開關的絕緣片與具有小開口的壓敏開關的絕緣片相比容易彎曲,具有大開口的壓敏開關的靈敏度與具有小開口的壓敏開關相比提高。因此,例如,在通過緩沖墊6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的位置配置有壓敏開關,并且在該左右端側配置有壓敏開關的情況下,通過使該壓敏開關中的開口的大小不同,能夠抑制上述壓敏開關中的靈敏度的偏差。此外,雖然上述實施方式的開口 31的直徑形成為比第一電極12的直徑稍微小的狀態(tài),但是也可以為該第一電極12的直徑以上。
      [0218]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的形狀、大小一致,并且相互完全地重疊。然而,只要處于能夠檢測按壓力的范圍,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22的大小、形狀等也可以不同,也可以未相互完全地重疊。
      [0219]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在第一絕緣片11的下表面貼附有緩沖部件40?42,但是也可以省略該緩沖部件40。在省略了該緩沖部件40?42的情況下,能夠相應地將壓敏開關SWl?SW3、Sffll或者SWl2進行薄厚化。
      [0220]此外,在上述第五實施方式中省略緩沖部件41以及42的情況下,只要如上述所述那樣,改變除緩沖部件41以及42以外的構成要素的厚度等而使最短距離Dl比最短距離D2小即可。
      [0221]另外,由于即便省略緩沖部件40?42,壓敏開關SWl?SW3、SW11或者SW12的上側也承受按壓,所以不因該緩沖部件40的省略而使壓敏開關SWl?SW3、SW11或者SW12不被導通。但是,如上述所述,在調整壓敏開關SWl?SW3、SW11或者SW12的靈敏度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具有緩沖部件40。
      [0222]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應用了經(jīng)由第一絕緣片11覆蓋隔離物30中的開口31整體的緩沖部件40?42,但是例如如圖20所示,也可以應用覆蓋開口 31的一部分的緩沖部件43。在應用這種緩沖部件43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該緩沖部件43覆蓋開口的比例(緩沖部件對開口的關閉量),能夠調整壓敏開關SWl?SW3、Sffll或者SW12的靈敏度。
      [0223]此外,在將壓敏開關數(shù)量設定為2個以上的情況下,緩沖部件43對該壓敏開關彼此的開口的關閉量也可以不同。例如,通過將緩沖部件43應用于第二壓敏開關SW2,將緩沖部件40應用于第一壓敏開關SWl,能夠使第一壓敏開關SWl的靈敏度比第二壓敏開關SW2的靈敏度高。
      [0224]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貼附于第一絕緣片11的下表面的緩沖部件40為單層構造,但是也可以為雙層構造。具體而言,如圖21所示,在第一絕緣片11的下表面貼附有第一緩沖部件40A,在該第一緩沖部件40A的下表面貼附有第二緩沖部件40B。第二緩沖部件40B的剛性形成為比第一緩沖部件40A的剛性小的關系。
      [0225]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緩沖部件40A主要作為調整第一絕緣片11的變形程度的部件發(fā)揮功能,第二緩沖部件40B主要作為緩和從緩沖墊60施加的負載的部件發(fā)揮功能。
      [0226]因此,與將第一緩沖部件40A以及第二緩沖部件40B形成為相當于該第二緩沖部件40B的一層的緩沖部件的情況相比,不僅僅能夠使壓敏開關SWl?SW3、Sffll或者SW12的耐久性提高,而且能夠調整該壓敏開關SWl?SW3、Sffll或者SW12的靈敏度。
      [0227]此外,第一緩沖部件40A具有以與隔離物30的厚度對應的量進行彎曲的程度的剛性即可。另外,具有剛性比第二緩沖部件40B的剛性大的第一緩沖部件40A的厚度比該第二緩沖部件40B的厚度薄的情況,在提高壓敏開關SWl?SW3、Sffll或者SW12的耐久性并且調整靈敏度的觀點來看,更加優(yōu)選。
      [0228]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彈簧73的形狀形成為S字狀,但是例如能夠應用Z字狀等各種形狀。此外,彈簧73的彎曲部分的反復間隔可以連續(xù),也可以隔開規(guī)定間隔,還可以隨機。
      [0229]另外,應反復的彎曲部分的形狀也可以是相同的,例如也可以以使S字狀與Z字狀組合或者使反轉了 3字狀或者U字狀的形狀彼此組合之類的方式使其不同。并且,雖然彎曲部分的反復次數(shù)也可以沒有,但是優(yōu)選有反復次數(shù)。此外,雖然多個彈簧73在緩沖墊60的前后方向以拉緊的方式架設,但是也可以在左右方向或者傾斜方向以拉緊的方式架設。
      [0230]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壓敏開關SWl、SW2、SWl I或者SWl2與該壓敏開關所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之間未設置有任何部件。
      [0231]然而,優(yōu)選在壓敏開關SW1、SW2、Sffll或者SW12與該壓敏開關所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之間,設置有與緩沖墊60的位移連動的加強部件。
      [0232]具體而言,例如例舉有圖22所示的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板狀的加強部件90配置于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與該壓敏開關所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之間,并且配置于鄰接的彈簧73之間。該加強部件90的一端側固定于鄰接的彈簧73的一方,該加強部件90的另一端側固定于鄰接的彈簧73的另一方。
      [0233]在具備這種加強部件90的情況下,即便在緩沖墊下表面因緩沖墊60的長時間使用劣化而下垂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與該加強部件90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下垂至比加強部件90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夠抑制由緩沖墊下表面下垂而引起的區(qū)分人與物或者體重不同的人彼此的精度降低。除此之外,即便在緩沖墊下表面具有凹凸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由該凹凸引起的區(qū)分人與物或者體重不同的人彼此的精度降低。
      [0234]此外,除這種加強部件90之外,例如也可以應用貼附于第一壓敏開關SWll以及第二壓敏開關SW12所對置的緩沖墊部分的薄膜狀的加強部件。但是,在防止緩沖墊下表面下垂至彈簧73的下方的觀點來看,與貼附薄膜狀的加強部件的情況相比,優(yōu)選應用上述加強部件90。
      [0235]作為這種加強部件的材料,只要比緩沖墊60的剛性大即可,越比該剛性大越優(yōu)選。具體而言,例舉有金屬、樹脂等。
      [0236]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具有將第一電極12作為一方的開關元件并將第二電極22作為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壓敏開關SWl?SW3的落座傳感器1、101或者102。
      [0237]然而,例如也可以采用圖23所示的落座傳感器200。該落座傳感器200在緩沖墊下表面的垂直方向的一根彈簧73的下側,具有以與該彈簧73隔開縫隙的方式被支承的金屬箔210作為一方的開關元件、并將彈簧73作為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壓敏開關SW20。
      [0238]在該落座傳感器200中,金屬箔210印刷于基板211的一面,經(jīng)由該基板211例如載置于傳感器載置臺80A,從而通過該載置臺80A支承于支承框架72。
      [0239]此外,傳感器載置臺80A可以是上述傳感器載置臺81或者82,也可以是其他載置臺。總之,只要是載置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載置臺即可。在這種載置臺由樹脂等非導電性部件構成的情況下,能夠省略基板211。
      [0240]另外,在該落座傳感器200中,雖然作為一方的開關元件,應用了金屬箔210,但是例如也可以應用金屬棒??傊灰切纬砷_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觸點),其形狀或者材質能夠應用各種形狀或者材質。
      [0241]并且,在該落座傳感器200中,雖然作為另一方的開關元件,應用了彈簧73,但是除彈簧73以外也可。例如也可以相對于彈簧73安裝絕緣性基板,在該絕緣性基板的與一方的開關元件對置的部分設置另一方的開關元件。
      [0242]總之,若與一方的開關元件對置的彈簧73具有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則可以直接具有該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也可以間接具有該另一方的開關元件。但是,在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為與一方的開關元件對置的彈簧的情況下,用于載置緩沖墊的現(xiàn)有的彈簧兼用作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因此,與作為物理上的部件將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安裝于彈簧的情況相比,能夠以省略該另一方的開關元件所帶來的簡易的結構適當?shù)貦z測落座。
      [0243]作為其他例子,也可以采用圖24所示的落座傳感器300。該落座傳感器300在緩沖墊下表面的垂直方向在一根彈簧73的下側具有以與該彈簧73隔開縫隙的方式被支承的磁傳感器310作為一方的開關元件并且將通過安裝部件(未圖示)安裝于彈簧73的磁鐵311作為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壓敏開關SW30。
      [0244]在該落座傳感器300中,磁傳感器310例如載置于傳感器載置臺80A,通過該載置臺80A支承于支承框架72。
      [0245]此外,傳感器載置臺80A可以是上述傳感器載置臺81或者82,也可以是其他載置臺。總之,只要是載置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載置臺即可。
      [0246]另外,安裝部件只要是將磁鐵311安裝于彈簧73的部件即可。但是,優(yōu)選安裝部件為以與作為一方的開關元件的磁傳感器310對置的方式將磁鐵311安裝于彈簧73的部件。
      [0247]從上述壓敏開關SWl?SW3、SW20或者SW30明確,在壓敏開關中,只要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支承于不與由落座引起的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部件,形成該開關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在一方的開關元件與緩沖墊之間,以能夠向一方的開關元件側位移的方式配置即可。這樣的話,能夠如上述那樣區(qū)分人與物。
      [0248]另外,在將這種壓敏開關以相互接近的狀態(tài)以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緩沖墊的下方的情況下,能夠如上述那樣區(qū)分體重差不同的人。
      [0249]此外,對于座席裝置中的各構成要素,除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或者其他實施方式所示的內容以外,在不脫離本申請目的的范圍,能夠適當?shù)剡M行組合、省略、變更、附加公知技術等。
      [0250]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251]本發(fā)明對車輛等交通工具的座席具有可利用性,對應佩戴座椅安全帶的座席特別具有可利用性。
      [0252]附圖標記的說明:
      [0253]1、101、102、200、300…落座傳感器;2、3…傳感器部;4…電纜;5…座席裝置;10...第一電極片;11…第一絕緣片;12…第一電極;13、23…端子;14…第一布線;20…第二電極片;21…第二絕緣片;22…第二電極;24…第二布線;30…隔尚物;31…開口 ;32…狹縫;40?43...緩沖部件;40A...第一緩沖部件;40B...第二緩沖部件;60...緩沖墊;70...緩沖載置單元;71…架臺;72…支承框架;73…彈簧;80A、80B、81、82…傳感器載置臺;90…加強部件;Sffl?SW3、SW11、SW12、SW20、SW30…壓敏開關;210…金屬箔;211…基板;310…磁傳感器;311…磁鐵。
      【權利要求】
      1.一種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多根彈簧,它們以拉緊的方式并排地架設于框架的開口 ; 緩沖墊,其載置于所述多根彈簧上; 不與由落座引起的所述緩沖墊的位移連動的部件;以及 壓敏開關,其與緩沖墊下表面隔開縫隙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開口內的所述緩沖墊的下方, 所述壓敏開關中的形成開關的一方的開關元件支承于所述部件, 所述壓敏開關中的形成開關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在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與所述緩沖墊之間,配置成能夠向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側位移, 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與所述另一方的開關元件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沿著所述緩沖墊的下表面與該緩沖墊的下表面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配置于比所述多個彈簧靠下方的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配置于在所述彈簧的垂直方向上未與所述彈簧重疊的位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開口內的框架附近。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載置所述壓敏開關的傳感器載置臺,所述傳感器載置臺固定于所述部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感器載置臺在所述緩沖墊的位移方向上具有彈性。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加強部件,該加強部件設置于所述壓敏開關與和該壓敏開關對置的緩沖墊部分之間,并且該加強部件的剛性比所述緩沖墊的剛性大, 所述加強部件與所述緩沖墊的位移連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具有: 第一絕緣片,其具有撓性; 第二絕緣片,其具有撓性,并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絕緣片靠所述緩沖墊下表面?zhèn)鹊奈恢茫? 片狀的隔離物,其夾設于所述第一絕緣片與所述第二絕緣片之間,并且形成有開口 ; 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其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片的表面上;以及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其設置于所述第二絕緣片的表面上,并且經(jīng)由所述隔離物的開口與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部件與所述第一絕緣片之間,設置有隔著所述第一絕緣片覆蓋所述隔離物的開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緩沖部件。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沖部件形成為具有第一緩沖部件及第二緩沖部件的雙層構造,其中,所述第一緩沖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片的與所述隔離物側相反的一側;所述第二緩沖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緩沖部件的與所述第一絕緣片側相反的一側,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一緩沖部件的剛性不同的剛性。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緩沖部件的剛性比所述第一緩沖部件的剛性小。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座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敏開關具有相互接近的第一壓敏開關以及第二壓敏開關, 所述第一壓敏開關在從所述緩沖墊的座面?zhèn)仁┘佑械谝恢亓恳陨系闹亓繒r被導通,第二壓敏開關在從所述緩沖墊的座面?zhèn)仁┘佑械诙亓恳陨系闹亓繒r被導通,所述第二重量比所述第一重量大。
      【文檔編號】B60N2/44GK104487285SQ201380039100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中崎滋, 長谷川仁 申請人:株式會社藤倉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