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自攜式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夠為自行車胎隨時充氣的打氣筒。
目前市場上生產(chǎn)出售的打氣筒都是與自行車分立的。使用這種打氣筒。只有專門攜帶或在打氣筒存放地點才能為自行車胎充氣。但是事實上,除特殊情況外。根本無人將打氣筒每次外出都隨車帶上。因此,一旦自行車需要充氣,就會常常因找不到打氣筒而束手無策,只好推車步行??梢?,這種打氣筒使用起來極為不便,常常會給騎自行車的人帶來麻煩。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自行車自攜式的打氣裝置,它能夠根據(jù)需要,隨時方便地為自行車胎充氣。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在自行車三角架后斜梁的位置,不安裝原車架,而只在其兩端加工出一段與原車梁直徑相同,供安裝打氣筒的圓管基座,用與原車梁直徑相同的鋼管制成可以安裝在兩基座間的打氣筒,然后通過特殊的螺紋連接機構固定于自行車后斜梁上。這樣,打氣筒就成了自行車本身的一個零部件隨車而行,從而達到了自行車自攜打氣筒,可隨時方便使用的目的。本發(fā)明由于與普遍打氣筒原理相同,所以結構較為簡單,拆裝換件方便,且易于制造。另外,由于是利用車梁處制成打氣筒,所以還節(jié)約了原材料。
發(fā)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一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自行車自攜式打氣筒的剖面圖;圖二是自行車自攜式打氣筒的安裝位置示意圖;圖三是鋼管(5)零件圖。
參照圖一,自行車梁處制成的打氣筒下基座(1)外徑加工成陽螺紋,將帶有充氣孔的打氣管底座(2)用下連接套(3)固定于下基座(1)上。充氣孔外口通過螺紋將充氣嘴(4)固定。將圓鋼管(5)兩端內徑加工成陰螺紋后,下端與底座(2)連接固定,上端與上封套(6)連接,然后用上連接套(8)與上基座(7)通過螺紋連接。在鋼管(5)靠近上封套(6)一側,加工成兩側對應的二長形孔,以容納橫穿過打氣桿(9)可往復移動的橫柄(10)。在橫柄(10)上,通過螺釘(11)將打氣手柄(12)固定在橫柄(10)上。打氣桿(9)下端通過螺釘(13),墊片(14)將打氣皮碗(15)固定。在鋼管(5)的長方形孔下端,制成兩個向里折回的橫檔板,其下表面用來限制皮碗(15)上移,上表面用來限制在橫檔板與橫柄間的壓簧(16)。然后,將充氣皮管(17)的一端插入充氣嘴(4)固定,另一端接橡膠壓縮式緊固氣門嘴夾(18)。在上基座(7)上,將帶有用以固定氣門嘴夾(18)的固定柱(19)的園環(huán)(20)用螺釘(21),螺母(22)緊固。
為了便于緊固和增加磨擦力,可將打氣筒底座(2)、下連接套(3)、上封套(5)、上連接套(7)的外表面滾花或制成兩個以上的偶數(shù)平面,在打氣手柄(12)外表面上滾花。
使用時,只須從固定柱(19)上松下氣門嘴夾(18)連接在氣門嘴上,然后移動打氣手柄(12)即可充氣。
這種自行車自攜式打氣筒,也可在自行車橫梁或前斜梁處制造。
實際生產(chǎn)時,可單獨制成打氣筒,然后通過下連接套(3),上連接套(8)分別固定于下基座(1)和上基座(7)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由打氣筒底座(2)、下連接套(3)、鋼管(5)、上封套(6)、上連接套(8)固定于自行車后斜梁下基座(1)和上基座(7)之間的自行車自攜式打氣裝置,其特征在于a、打氣筒底座(2)下端略大于鋼管(5)直徑,用以卡住下連接套(3),上端加工成陽螺紋與鋼管(5)連接;b、下連接套(3)上端卡住打氣筒底座(2)。下端通過螺紋與下基座(1)連接;c、在鋼管(5)上制有供橫柄(10)往復移動的長形孔。孔下端內折制成橫檔板,用以限制皮碗(13)和壓簧(14);d、上封套(6)下端制有陽螺紋與鋼管(5)連接,上端略大于鋼管(5)直徑,用以卡住上連接套(8);e、上連接套(8)下端卡住上封套,上端通過螺紋與上基座(7)連接;f、在打氣桿(9)上端開有一孔,從中穿過橫柄(10);g、打氣手柄(12)固定于橫柄(10)上;h、在橫柄(10)與橫檔板之間裝有壓簧(16);i、在上基座(7)上裝有帶固定柱(19)的圓環(huán)(20)。
2.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裝置,其特征是在打氣筒底座(2)、下連接套(3)、上封套(6)、上連接套(7)、打氣手柄(12)外表面滾花。
3.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屬的裝置,其特征是在打氣筒底座(2)、下連接套(3)、上封套(6)、上連接套(7)上制有兩個以上偶數(shù)平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
1、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安裝在自行車橫梁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
1、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安裝在自行車前斜梁上。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隨時為自行車胎充氣的自行車自攜式打氣筒。該打氣筒的特征是在自行車梁處加工成一打氣筒,做為自行車的一個零部件隨車攜帶。這樣,當需要時,就可以利用這種自攜式打氣筒立即為自行車胎充氣,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因打氣筒與自行車分立所產(chǎn)生的麻煩。
文檔編號B60C23/00GK86209476SQ86209476
公開日1987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86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韓玉明 申請人:韓玉明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