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門內擋風條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種門內擋風條及其制造方法。
已知汽車門框上安有玻璃控制部和車門玻璃,車門玻璃的外緣與上述控制部相連。填堵車門玻璃與門內板之間的縫隙也已公知。圖7示出了門內擋風條與玻璃控制部之間的相互關系。
如圖7所示,門框100的玻璃控制部101具有緊貼在門玻璃103內表面的內伸出部102a和緊貼在門玻璃103外表面的外伸出部102b。門內擋風條105有用粘性物質粘在上面的多孔橡膠106,用來封住內伸出部102a與門玻璃103之間的橫斷面通常為三角形的縫隙S。由于縫隙被多孔橡膠106堵住了,汽車行駛中風不能透過車門,于是也聽不到嘶嘶風聲。
但是,由于多孔橡膠106只是用粘合劑簡單地粘在門內擋風條105的近端,安裝擋風條時如果碰到多孔橡膠,則橡膠很容易被碰掉。
此外,由于多孔橡膠106硬度低,在安裝門內擋風條105時容易產生不期望的彎曲,導致?lián)躏L條105偏離預定位置。因此,多孔橡膠106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地堵住三角形縫隙S。
而且,由于用手工安裝多孔橡膠106,工作效率低下,因而增加了整個產品的成本。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種可以令人滿意地填堵玻璃控制部與門玻璃內表面之間橫斷面為三角形縫隙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降低總成本。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個方面,提供—種門內擋風條,用該門內擋風條堵住汽車車門玻璃與車門內板之間的縫隙。門內擋風條有用于裝在門內板上的基部?;可暇哂杏糜诰o貼在車門玻璃內表面上的伸出部。伸出部的一端超出基部沿汽車前-后方向伸出,以形成—個凸緣,該凸緣用來填堵橫斷面通常為三角形的縫隙。該縫隙由門玻璃內表面和位于門玻璃周邊的玻璃控制部來限定。
利用這種布置,玻璃控制部與門玻璃內表面之間三角形橫斷面的縫隙就會適當?shù)囟律狭?,于是可以避免汽車行駛時由于風穿過此縫隙產生的嘶嘶聲。
在優(yōu)選的形式中,上述伸出物最好具有從與超出基部的一端伸出部方向相反伸出的相對端,以提供單獨的伸出部,用來填堵橫斷面通常為三角形的單獨縫隙,該縫隙由門玻璃內表面與玻璃控制部來限定。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造門內擋風條的方法,其步驟為整體制成用于安裝在車門內板上的基座和用于緊貼在車門玻璃內表面的伸出部;向下折彎伸出部的一端時,切掉基部的一端,于是使伸出部端突出于基部。
這樣,擋風條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從而降低了總的生產成本。另外,由于前、后緣是與下伸出部整體成形的,因而不必擔心它們會從下伸出部上掉下來。
整體成形過程最好包括用PVC樹脂擠壓模塑。這樣前、后凸緣都是用與下伸出物11相同的PVC樹脂制成,從而提高了堅固性,不易分開。
下面僅通過實例,并參考附圖,具體介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
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在汽車上的車門裝置的剖面圖;圖2為裝在車門裝置的門內板上的、根據(jù)本發(fā)明制成的門內擋風條透視圖;圖3為沿圖2Ⅲ-Ⅲ線的剖面圖;圖4A為門內擋風條的后視圖;圖43為沿圖4AⅣb-Ⅳb線的剖面圖;圖4C為沿圖4AⅣc-Ⅳc線的剖面圖;圖5為沿圖3Ⅴ-Ⅴ線的剖面圖;圖6A-6C為門內擋風條的生產方式;圖7為示出現(xiàn)有門內擋風條與現(xiàn)有玻璃控制部的相對位置的透視圖。
以下的說明實質上僅為實例,不能用來限制本發(fā)明及其應用或使用。
首先參見圖1,圖中前車門1有門外板2、門內板3、可以在門外板2和門內板3之間上下移動的門玻璃5、裝在門外板2上的具有緊貼在門玻璃5的外表面的上下伸出部6和7的門外擋風條8,裝在門內板3上具有緊貼在門玻璃5的內表面的上、下伸出部10和11的門內擋風條12。
如圖2虛線所示,門內擋風條12裝在前門框14和中門框15之間門內板3上。前門框14和中門框15的橫斷面大致為U型的,與門玻璃控制部16配合用來封閉或接納車門玻璃5的周邊。
再來參見圖3,門內擋風條12的前端緊貼在前門框14的玻璃控制部16上。門內擋風條12的后端緊貼在中門框15的玻璃控制部16上。
從圖4A-4C可以看出,門內擋風條12包括裝在門內板3(見圖1)上的基部20、由基部20中部伸出的上伸出部10(見圖4B)及由基座20下部伸出的下伸出部11(見圖4B)。擋風條20由聚氯乙烯(PVC)樹指擠壓模塑成型,使上、下伸出部10和11與基部20的中心金屬板21整體成型。
基部20具有大致為L形的橫斷面?;?0的前端20a與后端20b的傾角為θ?;?0上還具有多個安裝凸起21a,該凸起21a在中心金屬板21上冷沖并使冷沖部向金屬板21后面折彎而形成。將安裝凸起21a插入門內板3上配套的安裝孔中(未示出)并彎曲固定,使門內擋風條8固定到門內板3上。標號21b為沖壓形成安裝凸起21a后形成的孔。
基部20的前、后端20a和20b的傾角θ應與如圖2所示的前門框14和中門框15的傾角一致。
下伸出部11的前凸緣11a自基部20前端20a向前伸出,伸出距離為L1。后凸緣11b自基部20后端20b向后伸出,伸出距離為L2。標號25為部分植入上、下伸出部10和11下面的人造毛。
圖5中前凸緣11a伸進并堵在橫斷面通常為三角形的縫隙S1中,該縫隙由玻璃控制部16的內前伸出部16a和車門玻璃5內表面來限定。同樣,后凸緣11b伸進并堵在橫斷面通常為三角形的縫隙S2中,該縫隙由玻璃控制裝置16內后伸出部16b和門玻璃5內表面來限定。
下面參照圖6A-6C介紹門內擋風條的制造方法。鑒于前、后凸緣11a和11b都是用類似的方法制成的,這里僅介紹后凸緣11b的制造方法。
如圖6A所示,門內擋風條的坯料為PVC樹脂擠壓模塑成型,于是上、下伸出物10和11與基部20的中心金屬板21整體成型,然后切成預定長度形成門內擋風條12。與圖4A中的后端20b相似,切割平面25的傾角為θ。
下一步,將擋風條12的下伸出物11的后端沿箭頭①向下折。
下伸出部11折過來后,切除基部20后端和上伸出部10的斷邊26(見虛線部分)。這樣,下伸出部11的后端自基部20的后端向外伸出L2的距離以形成后凸緣11b。
然后,后凸緣11b如圖6c所示沿箭頭②方向折回原來位置。
下面介紹如何使用本發(fā)明的門內擋風條12。
由于前凸緣11a和后凸緣11b與下伸出部11是整體成型的,不必擔心前、后凸緣11a和11b會從下伸出部11上掉下來。
而且,由于前、后凸緣11a和11b是用與下伸出物11相同的PVC樹脂制成的,提高了堅固性,因此與下伸出物11一樣不易折彎斷裂,具有良好的追隨性。如圖5所示,前凸緣11a置于橫斷面為三角形的縫隙S1中預先確定的位置,正好堵住縫隙S1。而后凸緣11b置于橫斷面為三角形的縫隙S2中預先確定的位置,正好填堵住縫隙S2。
在前面講到的實施例中,門內擋風條包括上下伸出部10和11。下伸出部11的前、后兩端有分別用于填堵縫隙S1和S2的前、后凸緣11a和11b。然而,也可有另外的布置。例如,上伸出部的前、后兩端也可有相應的前、后凸緣。
另外一種模式是門內擋風條只有—個伸出部而不是上、下兩個伸出部。該伸出部的前、后兩端有相應的前、后凸緣。
在實施例中,上述的上、下伸出部10和11是與基部20的中心金屬板21用PVC樹脂整體擠壓模塑成型的。它們也可用其他樹脂以類似方法劑壓模塑成型。
盡管上面只討論了用于前車門1的門內擋風條12,但是它也同樣適用于車后門。如果用于車后門,基部20的前、后兩端20a和20b的傾角θ應與后門框傾角一致。
顯然,根據(jù)以上介紹,可以對本發(fā)明做一些小的改動或改變。因此可以理解為,在附加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本發(fā)明可以按照除上面介紹的以外方式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填堵汽車車門玻璃和汽車車門內板之間縫隙的門內擋風條,它包括用來固定在上述門內板上的基部。所述基部有伸出的以緊貼在上述車門玻璃內表面上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超出所述基部沿汽車前、后方向伸出,形成—個凸緣,用于填堵橫斷面通常呈三角形的縫隙,該縫隙由所述車門內表面與封閉所述車門玻璃周邊的玻璃控制部來限定。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內擋風條,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具有從超出所述基座所述一端伸出部方向反方向伸出的相對端,該相對端形成單獨的凸緣用于填堵橫斷面通常呈三角形的單獨縫隙,該縫隙由所述門玻璃內表面與上述玻璃控制部來限定。
3.一種制造門內擋風條的方法,它由下列步驟組成整體成型用于安裝在門內板上的基部和用于緊貼在門玻璃內表面上的伸出部;向下折彎上述伸出部的一端,切下所述基部的—端,于是該伸出部的末端長于所述基部。
4.一種制造權利要求3中所述門內擋風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整體成型步驟包括對PVC樹脂進行擠壓模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上、下伸出部的門內擋風條。下伸出部有前、后兩個凸緣,用來填堵玻璃控制部內伸出部與車門玻璃內表面之間的橫斷面通常呈三角形的縫隙。由于該縫隙被適當?shù)囟律狭?避免了汽車行駛中由于風從該縫隙中穿過產生的嘶嘶聲。本發(fā)明還涉及了一種制造擋風條的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總成本。
文檔編號B60J10/02GK1228376SQ9810775
公開日1999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3月6日
發(fā)明者吉岡純一, 宮本涉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